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精选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1篇

(一)学科延伸式

学科延伸式是指以学科为基点,延伸开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课程内容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还是相对侧重于某个学科,例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等。这一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然与一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准定义不符,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各门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截然分开。很多时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就直接来源于学科内容的启发,由此拓展延伸开去,就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专题。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加大整个课程体系综合的力度,加深研究性学习的深度,而且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当所学习知识的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科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知识难度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就越来越侧重于某个学科,学科延伸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就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二)改造整合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但它的出现也并不是毫无基础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设计和实施了活动课程,中小学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规定,开设了班团队活动、晨会(夕会)、科技文体活动、体育锻炼、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六大类活动课,在教育实践层面,探索出实施活动课的一系列操作策略。很多学校在这些方面都很有基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系列。如果把这些优良的传统丢掉实在太可惜,于是一部分学校在原有开设活动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与要求,重点突出活动目标的综合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活动的开放性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等,将原先的班团队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加以改造和有机整合,将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这一课程实施模式也说明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另起炉灶,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操作起来驾轻就熟,难度降低,有利于保持和发扬学校的特色。因此,这一模式也特别适用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较为困难的学校。缺点是由于受惯性影响,实施过程容易步入旧的窠臼,走老路,活动的综合性不够,探究性不够,有的甚至成为一种特长训练等。为此,在使用这一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继承的同时更要有新的发展。

(三)条块分割式

有的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非指定领域进行条块分割,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时或者不同的年级分别开设,或者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单列课时,剩余的课时再另做安排,以下是某市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第一中学采用的是典型的条块分割式实施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批判较多,主要理由在于很多人认为这一模式机械理解并分割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几块内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应贯穿于其他各块内容中,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这种条块式分割的课程实施方式有悖于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几块内容看似被分割,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难避免相互交叉和相互联系,还是能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一模式的产生有其深层原因,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相并列的课程,但是,由于长期受“学科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自然会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做一门“学科”。通过条块分割,原本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们的眼里立刻变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操作,不管是在课时的分配上,还是在师资方面,教师都习惯于这样类似分科式教学的模式,而且每一块内容都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缺点在于,这种模式由于分割过细,学生的学习内容往往是由学校决定的,学生有可能会缺乏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课程内容的空间,而且有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议实在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先条块式分割,在此基础上,再尝试作进一步的整合。

(四)系列专题式

所谓系列专题式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按照一定的维度划分为几个大的专题,在这些大的专题下又形成一系列的小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围绕这些专题有序展开。这一模式与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的实施非常相似。日本于1998年12月和1999年4月分别了中小学的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学习时间,新课标列出了如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健康等几个主题,让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在对专题的划分中,不同的学校会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如有的学校确立了国际理解、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参与、生活经营、资讯科技等几个专题领域。也有学校这样设计专题(如下图):[2]

从上图可见,这一设计围绕三大专题展开,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容呈现螺旋式上升。到四五年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非指定性主题活动,也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专题。除此之外,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从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自己等几个维度,确定几个大的专题,然后再将这几个大的专题划分成若干系列小专题,然后根据不同的年级,围绕这些专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这一模式的出现其实也体现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非常强调学生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时其实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真正喜欢学习什么,也并不明确如何选择学习内容。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时,教师的指导和宏观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是一个未完成的人,他们的兴趣是可以逐渐培养的。为此,经过全面规划的系列专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健全的人格。

显然,这一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计划性更强、系统性更强、内容全面、涉及面广,操作起来井然有序,比较适合较低年级的学生。其缺点在于有时灵活机动性显得不够,由于这些专题往往是教师事先拟定的,所以有时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

(五)自主课题式

这一模式的采用在当前的中小学中最为普遍。所谓自主课题式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几个学生形成一个课题组,围绕课题展开研究,聘请相关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最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这一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的权利;研究相对比较深入,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和研究方法有利。缺点在于在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学校片面追求研究过程的规范,使得学生研究课题的程序过于繁琐,学生的很多时间都耗费在写课题的研究报告上以及填写各种表格上了;专业性太强,使一些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研究的周期一般也比较长,一个学期只能研究1—2个课题;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较高。建议这一模式在初高中阶段采用。

(六)记录本式

这一模式很有特色,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多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很多教师、学生都觉得心里没底,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有些学校就想通过一个载体,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起来有所依托。比如,某小学的“信息采集本”就是代表。有人认为,“信息采集本”是偏重于信息收集,无法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但是,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包含着各个学科,有要求摘抄优美字句的,有要求课外阅读并撰写读后感的,有要求创作的,有要求参与社会实践并记录自身体验的,有要求进行手工制作的等等,几乎囊括了各个学科的内容,这些要求的“综合味”和“实践味”都很浓。这一模式是该小学在以前语文学科中摘抄本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对于这所学校来讲,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模式较有新意,借用载体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优点在于让师生的活动有所依托,开展起来难度降低,结构性增强、计划性系统性增强,内容全面,涉及面广。这一模式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教师们还是不习惯没有“教材”的教学,“信息采集本”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担当的是教材的作用,是教师的一根拐杖,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还需要逐渐培养。同时,我们也发现,“信息采集本”之类的记录本,作为一个过程性材料,就如同档案袋一样,记载了学生的成长历程、体验历程、实践历程。而且,由于这些记录本是学校统一印刷,统一装订,外观精美,有利于学生整理和保存。六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成长记录册,是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其缺点是记录本上的要求千篇一律,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且,记录本作为一种文本,总有局限,学生丰富的体验、能力的发展有时无法用文本的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内容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另外这种记录本的造价也比较高。

(七)项目引导式

所谓项目引导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解决跨专业问题的教学活动形式。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往往通过某一项目的确立、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即围绕制作某一特定的产品来进行教学。从教育学意义上讲,由于制造产品的所有过程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而使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为主的基本特征。

项目引导教学模式是由中德合作苏州劳技师资培训中心与所属十所试点学校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德国项目课程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以高质量的技术教育著称的德国,项目课程在技术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崇,是普通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即专业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20世纪初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但与杜威的“做中学”教学模式相比较,项目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通过行为获取直接知识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与项目有关的间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相对其他模式来说目前在普通教育领域运用不太广泛,教师对这一模式也并不是十分熟悉。

二、如何看待和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实施模式

(一)首先我们要有宽容的态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只是试行,课改是一种教育实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需要大家在实践中理解、拓展和不断完善。不要在一开始就用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的手脚,要充分肯定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我们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不妨尝试先回到原点。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增加一门课而已吗?不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综合化是课程发展的一大趋势,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只要在课程实施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以上几种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不必要拘泥于具体的概念和形式。

(三)面对新课程改革,很多人形成了只唯书、只唯上,把课改纲要、课程标准当成圣经、当成金科玉律,教条式地进行理解和执行。与此相对的实践则是鲜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多样化的模式,原因就在于每个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许多学校甚至还不完全具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条件。为此,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渐变方式也应该是允许的,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是不可重复的,所以我们可以、也必须先积极稳妥地改革与发展,然后再逐步规范,最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地制宜地推广好的实施模式。

(四)课改呼唤教育者的实践智慧和实践精神。实践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的。课改的理念是先进的,事实是艰难复杂的,如果说全国上下都是一种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么这将不利于课改深入进行甚或导致课改受挫。

综上所述,这些模式的出现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实践验证。有些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条块分割式,但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有助于我们分析思考,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多样化的实施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借鉴并有机整合这些模式。比如,系列专题式的系统可以与自助课题式的灵活相结合,条块分割式的深入可以与改造整合式的全面相结合,记录本式的实施模式则完全可以贯穿到其他各种实施模式中去,记录下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成长足迹。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点,尽量避免各种模式的缺点,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越来越优化。这一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先进的课改理念真正扎根课改实践的过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2.

[2]张华,安桂清,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框架及其实验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4).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改造整合式、学科延伸式、条块分割式、系列专题式、自主课题式、记录本式、项目引导式等多种实施模式。面对这些模式,我们一方面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肯定学校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深刻分析这些模式产生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每一所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选择、有机整合各种模式,追求课程实施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2篇

一、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包括四大内容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它还包括大量的非指定性内容领域,如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专家研究和各地实践情况中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围绕“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的主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这些都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

二、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基础教育阶段,其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段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指向总体目标的同时,力图凸显目标的实践性,使目标本身成为组织教育活动的线索。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为: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挥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7—9年级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领域的具体目标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需要设计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具体目标,它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而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具体目标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活动情境,从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纬度或取向设计具体目标,从而对学生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目标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过程。

三、切实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主体是学校而不是班级,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每一所学校应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确定的基本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个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索课题或问题。课程内容的确定要具体到年级,根据学校计划的“框架”,使不同年级体现出层次和梯度上的差异,实现“预定”和“生成”的平衡。各校要充分利用过去学校和各班开展活动的传统和经验,并预先对课程资源进行明确的梳理,逐步使整个学年以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呈现出内在的“逻辑”,形成系列化,具有系统性。

3、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为此,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合作探究等方法;第四,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教师在指导的方式上,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在指导内容上,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教师绝对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课一课地来教,而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自然或社会现实。在学生的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

4、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内容的整合。在整合实施过程中,既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要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且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整合的方式上可参照:(1)设计兼顾四大领域内容的综合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并设计综合活动主题,并将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环节、劳动与技术教育环节,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全过程;(2)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前三大领域分别两两结合,进行整体设计,并将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其中;(3)设计以某一领域的内容为核心,涉及其它领域内容的主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刚起步,当前我们提倡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切入点,渗透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在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新理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5、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课程资源的视野。课程资源为课程设计运行创造背景和条件。在没有教材、教辅,也不可能有统一教材、教辅的情况下,我们务必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不可忽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

四、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必须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1、要有组织建设和人员保证: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并建立学生校外活动的协作单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正在落实之中)。

3、落实课时,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教师评价制度,学生评价方案、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等等。

5、搞好校内的教师培训工作。

如何配置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学校都要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进行继续教育,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我们建议学校在安排教师的时候,做到“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

班级固定;就是明确每一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是提高课程效率的重要措施。

年级协作:就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以年级为单位,把一个年级的教师相对组织起来,共同参与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由学生的活动构成,一个班级几个甚至十几个组同时进行活动,光靠一个专任教师是不够的。在某一个班级进行活动的时候,整个年级的相关教师都应该参与到课程当中来,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并发挥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学科是单一的,活动却是综合的。

学校协调:就是指学校的各个管理和职能部门都要为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年级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6、强学生安全保障。重视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五、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形成性、激励性为主,重参与、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和全面,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还应作为学生评选、提干、升学考试与评价的一部分,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参与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的评价,允许失误。

多元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反对简单的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整体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综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是由四大指定领域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成长的纵向发展。建议建立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价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管理一般采用学分制评价。学分制具有涵盖多元教学要素的管理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1、学分的评定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包括基础学分、等级学分、奖励学分和学年学分与总学分。

基础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分量。根据省新课程计划必须达到要求的教育教学量作为基本评价指标。以课时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基本单位,基础学分满分为23分,其中研究性学习7分,劳动与技术教育9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7分。学生实际取得的基础学分按照其实际参加教学活动的课时占总课时的百分比转换而成。转换标准如下表:

*

说明:A、B、C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项目不评级(下同)。等级学分满分为34.5学分。

(3)奖励学分为奖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学分,是为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而设立的。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作品或研究成果经评委认定获奖或具有一定的科学或实用价值;或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即可取得个人奖励学分。具体奖励学分为年级、校级1个学分,区级、市级2个学分,省级4个学分。

(4)学年学分=一学年各部分等级学分之和+奖励学分。

初中学生总学分=三个学年学分之和/3+三年中奖励学分之和/3。

小学学生总学分=四个学年学分之和/4+四年中奖励学分之和/4。

2、等级学分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指定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在三个指定领域中,各部分等级成绩评价的内容(或项目)如下:

研究性学习评价包括①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②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③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④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⑤研究性学习结果。

劳动技术教育评价包括:①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时量和态度;②劳动观点、劳动纪律、劳动习惯及质量意识;③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或会考成绩);④初步的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包括:①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时间量和态度;②活动中获得的体验;③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④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2)各部分等级学分评价方法:

研究性学习等级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内容五项指标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一般定为A级需五项指标等级3A2B及以上,B级需五项指标等级中C不超过2个。

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级学分评价方法:如果根据评价内容第三项指标是会考项目,则成绩必须合格,如果没有会考则确定为A级时,第二、第三项指标必须是等级A而其余二项是等级B;定为B级时,四项指标必须达到等级B及以上,如有等级C的必须有等级A相对应。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级学分评价方法:每次活动结果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考核,评定A、B、C三个等级。学年末综合各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评定学年的综合评价等级,得出相应的学分。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结构要素;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价值

(一)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去从小学、中学所学到的知识几乎是一生通用的,而在当前这急剧变化的时代,只有全面地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去获取信息,尽快获得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的能力,才能应付来自时代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仅仅依赖学校里教师传授的知识,单靠书本上的一些现成的结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获取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必然

传统教学论是一种主知的理论,视教师为主体,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职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近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除了尝试建立一套理论架构外,都希望将学习理论所发现的变量加以有效的控制,以促进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从过去的以研究教学行为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研究教学如何通过研究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因而,“学会学习”则成为研究的主题。可以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理解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则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由此,我们认为,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它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暗线以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四个领域,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在三条暗线四个领域上有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活动设计的。它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使学生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结构要素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这一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处理信息的能力。(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而创新技能则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它要求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2.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项能力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处理信息,以为我所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就包括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对信息进行反思和辨别的能力等等。

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分组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咨询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的能力。

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品质,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能力

1.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创造,使其能发现身边事物的问题,把问题提出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潜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这种自主创造的过程。

如在教学《海底动物之“家”》这一课时,我们就给学生画出了很多海底动物。在图中,有的动物做了介绍,有的动物没有介绍。那么这些没有介绍的动物什么动物呢?它们究竟是不是海底动物呢?是怎样生活的呢?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提了出来。此时,教师就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平铺直叙的回答,而应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如提供学生相关资料,让他们查阅,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让学生上网查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详尽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2.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游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黄色通道告诉我》这一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就是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手帕蒙住对方的眼睛,让其独自摸索着走走操场,摸摸校园理的树等等。然后请给自己蒙眼睛的小伙伴牵着自己走走。然后两人再交换。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看着学生在游戏时表现出忽而兴奋,忽而紧张,忽而神奇的小脸,可以知道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教学中的游戏,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灵活多样,又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情绪体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利器”。试想,若在这节课直接给学生讲要如何帮助盲人,那他们的感受是远远不及这种直接体验来得深的。

3.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求知欲(即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一种需要或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最具推动力的因素。在教学《嫁接小尝试》一课后,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要求:“这些水果、鲜花真神奇,我很喜欢它们,我还想学些它们的知识。”这个时候,求知欲在他们身上继续“作怪”,学习的动机在发生变化。在刚开始上这堂课时,学生拥有的是“要我学”这种外在动机,而到课后,它已转变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我要学”这种内在动机。为了解决学生的“课已上完”和“我还想学”的矛盾,我们就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现代信息工具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利用因特网,在多种网页中查找嫁接的有关资料,并试着嫁接一些新品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并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4.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等教育功能。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解决问题是有能力的体现,能发现问题同样也是具有能力的体现。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的多次反复练习,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玩中的科学》这一单元时,我们就为学生设计了“不倒翁”为何不倒、有趣的影子游戏和我的发现这样三个活动。其中,在“不倒翁”为何不倒这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玩耍不倒翁,使其自己提出“不倒翁为何不倒呢?”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拆开不倒翁,发现它的秘密。同样,在“有趣的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也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切入,以问题为“导火线”,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参考文献:

[1]李臣.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7.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中小学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1]。因此,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与设计出教育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立足课程常态化角度,从加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认知,秉承常态化教学理念,营造教学氛围;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依托本校教育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添本校特色;全科总结,开放性评价学生表现五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策略进行了阐述。

一、加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认知,秉承常态化

教学理念,营造教学氛围教学认知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对于教师教学行为具有强化说明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目标,就要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认知,秉承常态化教学理念,营造教学氛围,将常态化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落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内务整理活动课,能够让学生在整理内务,营造干净舒爽的宿舍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细致的生活作风,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进而从生活习惯到公共担当,从个人意识到团队精神等各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首先,教师要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非认知特点为基础,根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和技能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寝室是学生基本素质集中体现的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的窗口,故教师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制定整理内务的标准,让学生遵照执行,其中的具体项目包括洗漱用具摆放;鞋子和箱子的摆放;湿衣服、鞋袜的晾晒;床上物品的摆放;等等。其次,在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环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持寝室卫生、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认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关于自我生活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寝室内务整理意义进行总结,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坚持整理好内务的良好习惯,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深化。

二、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且整个教学活动强调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提升综合素质,并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因此,中小学在具备基本教育资源的条件下,要顺应时展,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实践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等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细致的管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沿着预定的轨道运行,让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挥出正向效应[2]。要想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一是要利用移动信息化平台整合学生信息,沟通教学进度,使学习资源适用于移动平台,并将管理手段移至移动平台;二是要利用移动平台掌握、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实践进展,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进度。例如,在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移动信息化平台,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首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就研学旅行课程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教学反思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让学生了解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己需要了解掌握的内容和技能。如在人文学科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参观古迹,理解当地文化发展的脉络,并学会欣赏中国建筑和传统工艺之美;需要通过参观博物馆,感受城市发展纹理脉络,激发对家乡、对自我的理解和认同,强化“四个自信”;需要通过游览自然风光,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赏我国壮阔的大好河山。在研学旅行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应就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安排、安全事项、行程安排表等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强调,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前最大限度地落实研学旅行的教育目的。其次,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完成每日研学内容和目标,如让学生在名山胜水中了解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学科综合理解及应用能力是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教育目的。具体来说,在研学旅行课程中,课程开始前,教师要举办开营仪式、开展安全教育,就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普及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强避险教育,加强研学旅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每队都要有教师随队,以管控安全。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由于行程丰富,交通时间长,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分工等,并分享好的团体照、活动照等,从整体的角度加强研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研学线上平台充分发挥交流的价值和细节管理领航作用。最后,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对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每日研学旅行课程完成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线下和线上的研学总结心得分享,如在参观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时,可通过研学安排目的表和内容表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参观时更有针对性,且在参观结束后更容易梳理出完整的认知体系。在参观过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学习总结分享,加深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的融合,进而提高研学旅行的有效性。

三、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现实教学活动中,特定的地域文化资源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中小学要基于特定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围绕研学活动主题开展动手实践,这对于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有着重要作用[3]。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内涵,在尊重学生特点和需求、发扬教师团队协作精神、体现师生个性追求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拓展性课程;二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深入地方文化核心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4]。例如,陶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目的,并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所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其他地域文化,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陶艺研学旅行中增加综合实践教学区域化元素、民族化元素及生活化元素,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必经道路。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趣味发展目标制定陶艺研学活动方案,如初中阶段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能将一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设计、制作或装配等,发展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创意实现能力。在进行陶艺研学教学前,教师通过安排游览三明市博物馆,布置游览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富有区域文化气息的环境下,以及感受区域文化和表现区域文化的过程中,欣赏、了解馆藏中陶瓷、金石、竹木器精品等文物,理解自己生活区域的文化独特性,从而为下一环节学生参观并了解陶艺馆等教学实践做好铺垫。教师在陶艺研学教学中安排参观陶艺生活馆、了解陶艺生活、了解历史文化等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可使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受美和鉴赏美,能帮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将眼前感受到内化为自己的审美素质。其次,在了解陶瓷的起源分类并欣赏陶瓷作品,感受陶瓷艺术的精湛巧妙后,学生可在陶艺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体验陶艺制作,亲手进行拉胚制作、泥条盘筑、泥条成型、模制、彩绘装等,以体验陶艺快乐,感受传统文化。在学生动手进行陶艺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情况和审美教育目标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鼓励学生动手进行陶艺创新,如让学生根据参观的博物馆中的陶瓷、金石、竹木器精品等文物进行艺术创作,创作属于自己心中所想的陶艺;或者制定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随意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富有地域文化氛围中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这样适当地拓宽陶艺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宽度,能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和创新动手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显著推进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重视地域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彰显生命个性[5]。

四、依托本校教育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添本校特色

本校教育资源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案例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本校教育资源视为重要的隐性教育渠道,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综合实践教学课堂,强化对实践教育价值观的认同[6]。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不仅是解决实践教学资源有限与学生对实践教学需求多样化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构建一个动态、系统且具有本校综合实践教育特色的资源库,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的重要举措。依托本校教育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添本校特色,主要从打造教学、实践和创新全链条,创设本校特色教育资源,以及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打造教学、实践和创新全链条,创设本校特色教育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找到归属感,发挥自身特长,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建三个教学环节,包括集中讲授、实践体验、研讨创作。一是集中讲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并以所讲述的综合实践内容为教育实践注脚,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开展实践体验,根据了解到的综合实践活动素材布置实践活动;三是要研讨创作,即让学生根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研讨,完成相关作品创作。其次,要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个科目都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创新的重要资源,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运用好当前学生学习的内容,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准实施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在陶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中,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涉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陶瓷的形状等涉及相关的数学知识;陶瓷上的雕塑、绘画等涉及美术知识;陶瓷的制作过程涉及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等等。因此在陶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以本校特色教育资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元素,探索构建陶艺研学旅行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然后在陶艺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科目知识,以及学校现有的信息教育资源等收集陶艺研学旅行设计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细节沉浸体验,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强对本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全科总结,开放性评价学生表现

综合实践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一)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着眼于学科交叉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取向就是课程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以某门课程的知识为主要知识体系的课程,它是各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这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五)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要求活动主题在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开发主体的教师,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挖掘学校资源,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五突出”[J].教学与管理,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