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第1篇

心理辅导课有时也叫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心理辅导课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因此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近几年,除了心理辅导教师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也渐渐开始尝试开展心理辅导课。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又发现很多教师的心理辅导课设计缺乏系统性,辅导主题分析不到位或不透彻,辅导过程脱离辅导目标,辅导步骤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等特点。基于这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心理辅导课要以目标为导向,系统地设计辅导过程。

一般情况,心理辅导课的辅导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是指对有关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态度与情感目标是指形成对社会、自然、他人以及对自我的积极态度与情感。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是指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三个目标层次明确,清晰易懂,在当前心理辅导课设计中较为常用。在确定三个层次辅导目标的前提下,心理辅导课的辅导过程就需要围绕辅导目标而设计,然后选择合适的辅导方法和辅导材料来设计辅导步骤或环节。因此,一般情况下,辅导过程可以根据三层次辅导目标设计三个步骤,分别针对和实现三个目标。

关于心理辅导课过程的设计,钟志农提倡“起承转合”的团体动力思想,认为心理辅导课的过程包括暖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四个阶段。曹梅静、王玲等人提出“导入―展开―结束”的三阶段教学模型。笔者结合他们的辅导设计思想以及以目标为导向的思想,认为心理辅导课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简称“三阶五步”。三个阶段是“导入―展开―结束”。导入阶段对应的是暖身步骤;展开阶段占据了整堂课的大部分,包括与三层次教学目标对应的三个教学步骤;结束阶段即课堂总结环节。因此将辅导过程概括为“三阶五步”。

一、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即暖身步骤,是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开始。心理辅导课需要学生心灵的敞开,当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不仅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同时也存在焦虑与阻抗,这阻碍了学生心灵大门的开放。暖身步骤正是学生心灵之门打开的钥匙。

钟志农特别重视心理活动课的暖身阶段,认为暖身对团体动力起着开启的作用,是整堂课前进的动力保障。笔者赞同其观点,认为暖身阶段不仅暖身更要暖心;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要启发学生心灵;不仅与下一环节密切衔接,更要对整堂课充满意义;不仅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更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和经验开放。

暖身阶段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法,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身体略微活动,从而促进放松,也可以是对心理有启发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领悟道理;可以是需要团体间个体相互合作进行的活动;也可以是不需要合作个体独立的活动。但无论如何,暖身步骤的基本原则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不能只让个别同学参与,其他学生观望,如此起不到整体暖身的作用。另外游戏结束时,适当地让学生谈谈感受和启发,教师给予引导和小结,并自然地引出题目和过渡到下一环节内容。一般情况,该阶段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总之,暖身阶段减轻了学生的焦虑感和戒备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为整堂课打下了基础。

二、展开阶段

暖身后应该是进入正式的教学与辅导,但是对于这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设计。笔者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密切地联系辅导目标,以辅导目标为指引设计步骤。因此,根据三层目标模式,笔者认为该教学阶段也基本上可以设计为三个步骤,以对应三层辅导目标。

步骤一,What&Why。该环节主要是认知目标达成环节,认知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普遍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简单地说是学生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因此这个环节可以采用认知法教学,包括故事法、讨论法、艺术欣赏法等,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学生相互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相关概念、原理和意义。选用的素材可以来自名人故事、经典寓言,也可以来自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对学生有很强的励志作用和榜样作用,后者来自实际生活故事,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对学生的启发更大。一般情况,可以先呈现名人故事,再呈现实际案例,从远到近自然过渡。在故事呈现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可以讨论故事说明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积极的反馈、引导和总结。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0分钟。

步骤二,Who。该环节主要是态度与情感目标的达成,是学生作为自主、独立的个体体验和探索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学生体验“我的感受是什么”“我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在不断和反复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该环节主要是根据上个环节学生明白了一些现象和原因后,开始试图分析和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在上个环节我们明白了别人身上的一些现象,那么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然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写在纸上,写好之后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感受以及原因。也可以使用想象技术,即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状态(也可以说是催眠),并跟着教师的指导语回忆过去或者想象未来,在想象中体验各种感受。在想象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想象的内容以及体验到的感受。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学生当事人扮演具体生活事件,重新经历生活事件和感受;也可以改编生活故事,体验积极的情绪。此环节的学生讨论尤为重要,同伴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分享体验感受,有助于当事人形成积极全面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作积极的引导和总结。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0分钟。

步骤三,How。该阶段主要是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环节,是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环节。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思考“怎么办”,领悟问题解决方法。上一环节学生已经体验到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明白了原因,这一环节学生迫切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环节,可以采取讨论法,比如脑力激荡法,即针对某一问题或者某位学生的问题,让大家齐心协力出点子,帮助问题解决,因为学生提到的问题解决经验对同伴之间有更好的借鉴作用。教师也可以总结概括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各种办法写在黑板上,并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一些方法,总结成一套问题解决方法集,实现资源共享。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解决的方法不能由教师直接呈现和说教,而是由学生讨论、领悟和相互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和总结学生讨论。然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并设计如何在现实中运用这些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示范训练和行为训练。最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这堂课的收获以及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应对。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5分钟。

三、结束阶段

一个好的收尾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情况在结束阶段,教师对整堂课作总结,对学生的反应作总结,并给予学生祝福语。也可以让学生对整堂课作总结。

有些人认为结束阶段可以包含到上一个步骤里面,笔者并不赞同,因为通过整堂课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依依不舍,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个过程使师生渐渐为课堂拉上序幕。在结束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心理辅导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送给学生一首与辅导主题相关的歌或者诗,以温馨而舒缓的方式给课堂渐渐画上句号。一般情况,该阶段的时间为5分钟。

总之,心理辅导课的辅导过程设计基本理念是以目标为导向,即辅导过程围绕辅导目标而展开,“三阶五步”辅导过程的具体设计则是根据三层次目标而展开的。对一般的心理辅导课设计,“三阶五步”均适用。对于具体的一堂课来说,如果辅导目标层次有所变化的话,那么“三阶五步”的辅导过程设计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要灵活运用“三阶五步”辅导过程设计,不能生搬硬套。(稿件编号:090906004)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2]钟志农.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形成性评价[J]. 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7(1).

[3]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4]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2,5.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21004,电邮: )

封面人物档案

张璧宏, 1957年生,河南温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的办学理念,在他的带领下,许衡中学在六年多的时间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学校,被教育专家誉为“建国以来学校发展史上的三大奇迹之一”。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考察过许衡中学后,称赞“许衡中学素质教育开展得好,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先生这样说:“许衡中学是素质教育的典范,是全国最好的素质教育创新的楷模”。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法

新时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遇到了很多问题,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要发展,就必须要自我突破,不断地寻找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在很多科目中都有使用,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目标教学法,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目标完成的机率和效果。

一、体育教学中使用目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目标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目标教学法,是指以某一个特定教学介质为教学引导主体,确定特定的教学目标,并开展相应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活动中不断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课堂发展的空间,教学开放性较强。其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美国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升级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可以很好地贴近学生,促进学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2.个体机能与目标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各种机能在运动中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个体对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个体不断根据运动目标,对自身进行修改的过程。当整个适应过程完成,个体的适应机能就完全形成。在运动的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变化多呈现出波浪式曲线运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训练等因素影响着个体机能的变化,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能够对学生的个体机能形成引导和促进,帮助学生塑造出高素质的个体机能。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应用

1.目标教学法的课前设计

(1)目标教学法设计与考量的主要因素

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必须要做前期的课程设计准备,考量多种因素包括:第一,学生因素。职业学校的学生构成相对普通学校的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学生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自由活动”这个印象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为学生制定一个有效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学校因素。当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多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而私立职业学校占了很大比重,私立学校中体育课程硬件设施并不齐全,相对公立职业学校有一定差距。在体育硬件设施不到位情况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就必须将其充分考量。最后,教材因素。体育课程构成包括室内课程和室外课程两个部分,在室内多为室内项目和理论课程讲解。体育教材是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更是制定目标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当前职业学校的体育教材,课堂使用率比较低,教师很少开设室内课程,因而必须要重视教材在教学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2)目标教学法设计的具体方法

应根据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目标设计。这里以篮球课程中三步上篮技术为例,进行目标教学法设计具体方法的分析。第一步,确定本节课的引导教学介质。本节课的教学介质,简单可以理解为篮球和教师,复杂的可以包括教学场地选择等等。第二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目标教学法实施的基础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顺利掌握三步上篮技术。第三步,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小目标。这个小目标的制定,是目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程序分支目标。在本课中,教师可以制定“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三步上篮技术”,这就是小目标。在一节课中小目标应该是多个,教师引导学生去逐步完成这些教学小目标。在课程完成的时候,假设小目标全部完成,那么学生就等同于完成了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小目标,直奔总目标去,那么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机率将会降低。第四步,对目标设计进行论证。这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多次论证的,如果只是设计出来,却没有论证过程,那么目标设计是否可行的风险就会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将会受到影响。

2.目标教学法的课中实施

体育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活动阶段。除了室内理论课程之外,体育教学的训练课程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准备阶段,它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训练课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第二阶段,复习阶段。温故而知新,体育教学也必须要进行复习。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如果规避复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遗忘会加深。第三阶段,目标展示和目标达成阶段。这个部分就是之前设计中提到的教学总体目标的展示和讲解,小目标的逐步引导阶段。第四阶段,目标总结强化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放在每一个小目标完成和全部课程完成之前,对目标进行总结强化,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

3.目标教学法的课后反思

课后的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总结目标是否有效的必要过程。在通过了设计和实施过程之后,应对目标的设计进行总结论证和反思。在教学中,目标存在有效和无效之分。目标设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在进行训练时,个体机能的变化问题等等。目标教学反思过程可从每一个目标是否完成入手,将多种因素考虑其中,对目标进行修改和总结,有效提高今后体育教学中目标教学法使用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学的程序感较多,在各个教学子程序的完成过程中,将体育教学总体目标实现。不可否认,教学目标无法在全部学生中达成,但却可以引导大部分学生通过完成各个目标任务,提高课程教学总目标成功完成的机率。同时,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实践体育的热情,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敏闽.《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职业.2011,(15).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教学总结;反思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步步为营地打好坚实的基础,再加以反复地训练和注重方法的总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学生制订明确的复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规律地复习,对于考试的重难点、热点等问题,在复结时要主次分明。一般来说,高三的数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加强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二是强化训练;三是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和冲刺,在整个复习的过程,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主创新。

一、对当前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目前,很多教师在高三阶段的复习中,存在着复习时间偏紧的问题,特别是数学课程的复习,基础知识点较多,知识结构框架复杂,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急于追求进度,忽略对整个过程的复习进度和复习要点,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情况。此外,一些教师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各种解题方法的总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强化训练,只有理论的讲解而没有实际的操作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学生没有建立具体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

而某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最后的复结和查漏补缺,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知识理论和题型的强化训练,却没有对整个高三阶段数学复习整体把握,其自身的数学能力失去了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必将导致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数学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数学思想方法,都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复习,特别是通过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推导数学公式、定理、结论的过程得到培养和锤炼的,在整个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对高三数学教学方法的总结

高三的数学教学,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而改变。

1.注重基础知识系统的构建

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胜过盲目的“题海”战术训练。在高三数学教学的第一阶段,就是要有目的地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制订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在整个课程的复习中,教师要在课前尽量认真备课,建立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框架,比如,对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基础的数学知识点,都要有具体的复习框架和目标。

高三的数学教学,复习是重点,复习要注重基础、注重探究、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在把握教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尽量巩固学生数学基础,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基础部分不失分。

2.专题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专题的强化训练,是建立在牢固的数学知识系统基础上的,高三阶段数学复习中的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教师如何选择强化训练题型,如何为学生制订训练任务,都将关系到学生数学应考能力的提高和成绩问题,因此,作为高三第二阶段的复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典型问题重点反思。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教师要抓住典型,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在专题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切忌将知识结构系统分离,训练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项数学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升自己在数学解题中的创新能力。

3.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

有了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题强化训练,教师不要忽略最后的查漏补缺阶段。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学生经过一年的复习都会显得有些疲惫,因此,对于最后的总结阶段也会逐渐开始放松,其心理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在最后的阶段,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对之前建立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进行反复的练习,以保证高考时的临场发挥。

高三数学的教学,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等方面不断调试,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充分的准备。注重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的积累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创新,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国强.如何提高高三数学的教学质量[J].考试:教研,2011(03).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第4篇

一、“学案导学法”的内涵

它是针对考纲要求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目标导向性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情”和“考情”,科学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它要求制定和实施学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它能够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促使学生学习动力得到持续激发。

二、“学案导学法”的结构和实施

“学案导学法”的结构一般由课前编制并印发学案自学、课堂师生共学重点难点、课后师生共同反思三部分组成,分学生自学、师生共学和总结练习三个阶段实施。

1.学生自学阶段。教师在认真研究考纲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抽调部分学生一起编写详细的学案。学案编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要求,复习教材内容,建构专题知识体系。

2.师生共学阶段:学生完成上述自学阶段任务后,师生之间便有了在课堂教学中交流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便成为学生在教师的针对性点拨和学案引导下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过程。此阶段的教学程序一般有两种: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练习。

师生共学阶段的重点是围绕学生自学阶段遗留的问题和生发的新问题而展开,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

3.总结练习阶段:总结既分个性总结和共性总结,又分知识专题总结和热点专题总结。

个性总结是指学生个体对各自学案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师生交流后进行的总结,由学生个体完成。共性总结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归纳、提升,由师生在思维碰撞后共同完成。知识专题总结,是指针对某一专题知识进行的总结,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某一方面的完整知识体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然后再由师生共同完善。热点专题总结,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热点设定的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重新建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包括基础知识练习、创新知识练习和拓展性练习。课堂练习主要解决创新知识练习、拓展性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总结练习阶段,教师要设法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

三、“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要求

1.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教学观。

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发展中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是具有巨大学习潜能的高级生灵。

树立新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既要扮演好“传道、解惑”的角色,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咨询者”、“组织者”、“援助者”等,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多种能力提供切实帮助。

树立新的课堂观,要求教师从整体着眼,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相关教学资源,科学、系统设计学案,因课而异,问题导学,实现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树立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教学当做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交往,把教学当做合作、共建的过程,从而实现“学案导学法”要求的教学民主、教学互动,进而达到以案促学,以学促教,提高效率的目的。

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思路;认知学徒法;任务设置和分析

单片机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单片机技术的向往日益强烈,但由于单片机是一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学科,学习起来的确存在一些困难。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如何引导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本门课程,是摆在所有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体悟和感受,与各位同仁分享。

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选定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13次印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且荣获了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评审二等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本次教学内容选定为第二章“增强型MCS-51单片机结构”中第二节“输入/输出口”。紧承上一章节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本章节介绍具体型号单片机结构和使用,尤其是本节“输入/输出口”内容更是重中之中,因为单片机所有数据的采集和反馈都体现在端口上。后面的内容都是对端口的精准使用,所以本节内容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本章或是本课程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均为高一新生,经过前半个学期的学习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绚丽刺激的新事物,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强是这个阶段年龄人的普遍共性。叛逆心性和不愿受约束更是直接反映在他们的言语和肢体中,所以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个体之间亦是参差不齐,不会学和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上课不注意听讲,偷懒等行为依然存在。这给任课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课程知识更好的呈现出来,还要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根据学情分析和章节的主要内容,我决定主要采用“学徒式”教学模式,制定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理解P1、P2、P3和P4端口的结构。

(2) 理解各端口“输入/输出”特性(不包含第二功能)。

(3) 合理分配和使用端口。

(4) 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撰写教案和教学PPT,准备学生导学案和工作页。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交通路口的霓虹灯亮起的时间和相应各路口指示灯的颜色,并记录在工作页上。预习本节内容,思考输入和输出对应的参考量是什么?为课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5.教学思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和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前要理清教学思路,细分教学环节,把握教学步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足准备。

课堂教学,以“课前任务提问”开始,“任务设置与分析、分组达成目标、小组汇报、总结和反思”等主要步骤构成教学环节。难点是任务的分析,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把任务解析,才能较好的分阶段完成。要让学生体会到“小事做好,难事不难”,把每个小阶段完成好,最终才能完成终极任务。重点是分组达成目标。学生水平不齐,既需要保证动作快的同学有事做,又要保证动作慢的同学跟得上,所以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将动作快的同学与动作慢的同学混合,利用小组互助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促进思考,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

6.教学手段

(1)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本节知识内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认知学徒法:教师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和要领公开化,使学生在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下协同工作解决任务或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习。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和文化适应的本质,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7.教学课时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收获最大,用4课时达成。

8.教学环境和用具

多功能实训室,相关配套设施。

教学步骤

1.课前任务提问

课前任务布置中,为了采集数据的统一性,需经师生共同讨论,指定交通路口位置,以观测信号灯明亮时间和相应各路口方向信号灯颜色为任务,完成部分学生工作页。然后在课堂中,对同学进行提问,以此统一测量数据。最后对数据符合要求的同学大加鼓励;对数据不符合的同学要分析原因,以勉励和激励为主,帮助其恢复信心,并对不符合数据的共性原因进行总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始于准确的观察,正确的描述,所以该环节不能马虎,需用大约10分钟完成。

2.任务设置与分析

(1)任务设置。利用电脑和相关软件模拟交通路口信号灯,要求实验效果符合课前任务的测量数据,即模拟真实的交通路口信号灯。绘制该电路的原理图和PCB图纸。采购器件和相关耗材。完成实物交通路口信号灯的电路,对它们进行焊接和调试。

(2)任务分析。根据任务设置,师生讨论如何完成任务。经过讨论,该任务可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电路设计:构建和绘制满足要求的交通信号灯电路原理图,反复论证可行性;第二阶段,模拟仿真:利用电脑和相关软件搭接模拟电路,仿真验证第一阶段的电路。如果实验效果不能满足要求,返回第一阶段重新论证;如果满足实验效果,完成该电路的PCB图纸;第三阶段,完成实物交通信号灯电路。根据第二阶段经验证的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纸,罗列器件和耗材清单并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途径查清所需器件和耗材的价格,做好电路预算。在采购器件和相关耗材后,焊接和调试电路,最终完成实物交通路口信号灯电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同样为了完成任务设置,任务分析显得意义重大。由于学生思考必然有不周之处,需教师参与,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求真。学生是高一新生,专业能力还不成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很困难,所以教师可以给出稍欠缺(根据授课学生水平,本人设置3处故障)的电路设计,交由学生探讨论证,完善电路。无论学生是否全部找出教师欠缺电路设计中的故障,都要进行第二阶段。可在第二阶段中继续排除故障问题,让同学们在操作中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二阶段,模拟仿真。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如果仿真效果满足任务要求,再利用绘图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纸的任务。第三阶段,需要采购器件和耗材,我们可以分成2个时期完成:初期完成器件和耗材的统计,课后完成电路的预算和采购。为了更好指导学生和把握方向,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做好电路预算。推选2名采购员,陪同学生代表去采购器件和相关耗材,该环节全部交由采购员完成,教师主要保证学生安全。器件和耗材到位后,即可进行第三阶段后期。按照电路原理图和PCB图纸装配及焊接电路,并调试达到效果。

3.分组达成目标

分组达成目标是本章节的重点。为保证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采用分小组学习,动作快和动作慢同学混合搭配。以小组互助学习和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完成各个阶段任务,使各小组都达成预期目标和效果。该环节学生自由度高,各小组完成进度略有差别,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指导或评价。尤其是对进度较慢的小组,要耐心的引导,及时鼓励,防止“破罐破摔”的现象产生,因为中职学生本身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出现不好苗头,可能“感染”其他同学,导致教学目标付之流水。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各小组进度情况,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绝大数学生齐头并进。

任务分阶段实施。预计各阶段完成所需要时间如下:任务开始前和第一阶段中电路设计两项讨论大约10分钟完成。第二阶段,模拟仿真大约60分钟完成。第三阶段初期,器件和耗材清单统计,大约10分钟完成。以上阶段内容加上课前任务提问刚好90分钟,即2节课时。第三阶段初期,器件和耗材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第三阶段后期,装配、焊接和调试电路。我校本专业学生都有项目实训经验,器件识别和焊接基本功较好,出现故障较低,大约60分钟完成。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大约20分钟。总结和反思,大约10分。

4.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可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任务各阶段完成后,各小组汇报完成情况并且比较数据,进行阶段评价。第二层含义,是指项目完成后的各小组的总结汇报。这里指第二层含义,也可以看成是学生自己对本章节学习过后的总结和反思。小组互评和成员互评,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反思操作失误和漏洞,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5.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再次对本章节内容的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