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1-02

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档案学教育改革对于档案学适应新背景、新形势的必要性,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4年至今,全国三十多所档案高等教育院校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本科教学为例,对其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档案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改革变化着。笔者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现状。

2007级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17门,具体包括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事业史、办公自动化、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外国档案管理、档案微机管理、档案法规、信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课程实习(专业);专业选修课22门,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科技信息检索、中国政治制度史(古、近、现代)、社科文献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东北地方史、管理心理学、专业外语、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软件介绍、特种档案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秘书学、档案行政管理、书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文物鉴赏、档案价值研究、CAD文件管理。2008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信息管理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秘书学、VB程序设计;专业选修课25门,删掉了东北地方史等一些史类课程,增加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2009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办公自动化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科技信息检索,专业选修课25门,稍作调整。2010年以后沿用2009版教学计划。

通过分析,可将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概括为几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稳定性较强

2007年以来虽然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稍有调整,但是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始终保持在17门,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由2007级的22门增加到2008级的25门,并一直延续至2012级。这说明,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稳定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实验课程、实习(专业)有特色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使其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每一届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相匹配开设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且各大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们实习的基地。专业实习成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为出众的一个环节。

二、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课程改革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必经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是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并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目的。

(一)厚基础

“厚基础”即指档案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门类齐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档案学专业,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宽口径

“宽口径”就是要以档案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多个方向发展为辅。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与合并时,将原隶属于历史学的档案学专业划归到管理学名下,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并列[1]。档案学隶属于管理学,而且又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的情况出现后,档案学势必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产生融合。与此同时,随着图情档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档案学理论向更广阔的方面扩展,而且也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是促使档案学教育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演进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档案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曾经隶属于历史学,从这两点来看,不能因为档案学专业如今学科属性的改变而放弃与历史学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体系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类课程需要保留下来。

(三)强能力

实践性强是档案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2]。所以说,档案学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调动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用。

三、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改革正是实现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预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趋势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和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一)基础理论课程改革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调整,即档案学专业,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图书档案类”二级类下的专业。这次专业调整顺应了国际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3]。既然档案学已划入管理学门下,那么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势必要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且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丰富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这恰恰成为改变传统档案观的基础[4]。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中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未能满足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管理能力的需要,建议增设此类课程。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政府将成为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场所,电子政务是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今后档案学发展的方向,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的背景,对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应逐步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此外,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发挥与相关学科融合渗透的优势,在选修课方面增加一些例如档案行政管理学、档案社会学, 档案目录学、档案经济学、档案统计学、档案心理学、档案美学等分支学科的课程,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贮备。

(二)实践课程改革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管理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从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实验课程和实习的课时如果能更多一些,从学校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更容易实现。

(三)打造专业特色

黑龙江省档案馆因大量清朝满文档案而闻名全国,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的专业特色可以依托于此。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可与黑龙江满语研究所合作,设置偏重满文历史文献开发方向,增设例如清史、档案文献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以辅助满文档案的整理与开发;也可与黑龙江省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翻译整理满文档案。这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打造,有利于传承满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更有利于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斌.对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2).

[2]陈辉,于元元.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研究――以档案学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说课 评课 课程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机制

课 题: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107303)研究成果。

随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为此,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永恒课题。一个科学的高效的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根本。这些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抓说课,抓评课,创新了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把构建、实施新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到实处,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说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说专业课程体系,可以简称为说专业,实际上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任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由若干课程群科学组合而构成的,因此又常称为课程结构体系,简称为课程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专业课程体系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际就是高等学校专业办学的一个基本系统。在高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重点专业的建设就是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怎样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呢?以前,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制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下放给各个高校自行制定。我国新生的高职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一些高职院校开始职业课程开发。随后,出现了职业课程改革的浪潮。高职示范校建设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学校借鉴了我国基础教育首创的“说课”机制。基础教育的“说课”,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说课”,一般是一节课或一次课的“说课”;其好处是将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教学智慧的叠加,逐步形成最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开展“说专业、评专业”的活动,即以说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引领专业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包括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等等。不但要求各个专业说出专业课程体系方案及其构建过程,而且要说出理论依据;说完以后进行点评、反馈、修改。通过多次的反复的“说专业、评专业”,最终形成了5个重点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设、数控技术、金融保险)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层层验收,获得了优秀的评价,并于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说课程整体设计,评价课程实施方案的质量

一般来说,传统教学是不讲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每学期开学,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填写一份教学日历表就可以开始上课了。现在为了确保每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师做好整体教学设计,并且通过说课进行课程评价。现代职业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理论指出,要符合课程开发构建课程标准,还要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便促进和达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整体教学设计是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教学要求(课程标准)来进行的。

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基本设计方案和教学进程表两大部分。其中,基本设计方案包括:课程基本教学信息、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项目或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基本模式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表达和学业评价)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设计;学业评价反馈系统设计和课程资源设计等内容。课程教学进程表包括:项目或子项目(课程单元)标题;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业评价;学时分配等内容。根据目前高职生的学情和学习风格,教学过程设计还特别强调“理实一体化”、启发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

说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主要是说上述这些内涵和如何设计的,还要有根据地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也就是说,要具有高职课程理论以及课程设计理论的依据,同时还要工学结合,将有关专业理论与专业岗位实践融合起来。

专家、同行、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说课点评或评价。目的是提高课程整体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三、说单元课教学设计,评价教师执教能力和素质

单元课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单元课教学质量可以看出教师具体教学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看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及其修养修炼,看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目前国内外教学设计论著实际上涉及的主要是单元课教学设计。

单元课教学设计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单元课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单元课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单元名称、课时/ min、上课班级、上课地点、学习目标(能力和知识等)、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等)、教学模式与策略(模式、方法、手段和评价等)、课外作业、课程资源、教学反思等内容。单元课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min等内容。

教师说课结束后,由专家、同行、研究人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要对教师的说课进行细致的点评或评价。专家团队还会到教学现场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最后,专家团队还要对教师的单元课教授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四、构建说课评课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说课可以在课前进行(设计性说课),也可以课后进行(反思性说课),形式灵活。说课是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说课这种形式很贴近课堂讲课,它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组织、监控能力。由此对教师的授课评价也就可以参考说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过长期教学质量跟踪和教学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摸索出一条说课评课机制,不但确保全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而且培养出一批批青年教师,提升了他们职业教育的执教能力。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新“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构建了新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证明,“说课评课”体系机制是构建可靠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可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兴良,马爱玲.教学智慧的生成与表达――说课原理与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说课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1教案在气象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案是教师为传授学科特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也是教师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将特定时段的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教学实施体系。教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载体,也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主要标志。授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载体,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1.1教案对于培训教学活动组织的作用

备课是教学准备的关键,教案是备课的真正载体。撰写教案的过程是对备课中所做的各种课堂教学设想进一步条理化、科学化,并用文字书面表达的过程。撰写教案是备课的关键环节,也是备课的物化成果之一。教案是教学(培训)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进一步细化,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是准确控制课堂节奏的行动指南,也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好一份教案,教师花费的时间是一堂课的3~6倍,新教师甚至达到10倍以上。

1.2教案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效益中的作用

教案是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效益的基础,对于气象继续教育而言,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补充,例如公式推导、天气图分析等,还是天气预报服务管理实践,例如个例分析、思维导图绘制等,都需要遵守严格的思维逻辑。不少年轻教师重视技术,忽视备课和教案编写。虽然乍一看起来视觉效果十分丰富,但教学完成后并没有点透知识点及其组织逻辑,反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会不断发展变化,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需要精心设计讲授思路、系统传递教学内容、合理把握重点难点,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1.3教案在教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编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撰写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应该把“如何撰写教案”纳入青年师资培训,对教案撰写的规范、要求、目的、意义等进行宣讲,让教师了解教案撰写要求,掌握教案撰写技巧。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教案的监督、考核评价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的重要部分。

2教案编制方法

2.1教案基本要素

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课程基本情况,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节次、授课对象、选用教材;第二部分是教学要求,包括学员学情分析(学员学历背景、专业知识背景、学员岗位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包括教材、讲义、教学个例、案例分析等各类型参考材料);第三部分是课程设计,首先要有课程导入(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哪些,后续课程有哪些),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法与手段应用、考核方式、课后反思等;第四部分是教案审定情况,即教务部门、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组组长对该教案的评阅意见。

2.2教案编制思路

教案的编制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规定了本门课程和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等,体现了本门(节)课在实现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只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保证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授课方向。教学方案整体设计的核心是教学环境、内容、手段、方法、目标的确定。一般教案编制由教学团队分工按照编制流程完成编写,包括教学大纲研读、教学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或教材编写、教学环境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等。教案必须清晰规划出课堂教学的详细步骤和教学行为,以构建清晰有序的教学程序,确保课堂教学按照既定思路有序推进。教案的编制要以满足所有学员知识、技能、态度协调发展为落脚点,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双方互动,鼓励学员质疑探究。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

2.3教案质量评价

一个科学的教案评价办法,可以充分发挥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教案评价要注意几点原则:一是形式与内容并举,二是共性与个性兼顾,三是专家评估、同行评估和学生评估相结合。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特点,不能以统一的脚本型教案标准要求所有教师,同时把教案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与工作质量的考核,使教师撰写的教案得到应有的社会价值判断,形成教案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the course plan and cultivating mode of primary teacher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t different times have their own generality and inpiduality.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aiming at cultivating primary teachers with regular college qualification,was first set up at the end of 1990s.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reform,its course plan and cultivation mode are supposed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property integrity” and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particular empasis,”with epoch-keeping, foundation-setting, knowledge-integration and specialty-orientation being its core principl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ourse for primary education; course plan; cultivating mode;comparative study

课程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素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国际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始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较之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鉴于该课程方案在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如何在对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固有特征的课程新方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研究

在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小学师资培养机构一般为师范大学、教育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其专业设置一般称为“初等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系)或“小学教育”专业。以小学师资培养来说,各国较典型的课程方案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其课程结构基本上由三大类课程与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构成。三大类课程为: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执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每类课程按修习类型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四年制教师教育学位课程(含教育教学实践)总学分一般控制在150学分左右。[1]“普通教育课程”是培养未来小学师资所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系列课程。不少国家在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程方案中,“普通教育课程”一般由若干个统整性的“学习领域”或“学科领域”构成(如开设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有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学科专业课程”则是培养未来教师执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教什么”的课程,可按不同课程模式予以设置,其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趋势。“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该类课程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即解决未来小学教师“怎么教”的课程。“教育实践环节”是未来教师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也称“临床实习”课,可单独设置,也可作为“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6~18周(1学期),各国不等。

总体上说,当前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四年制本科课程方案的共性特点是课程结构类型基本相同,课程设置基本上能体现培养小学师资的时代性、综合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专业特点。笔者曾结合课题研究对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有关高校的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作了实地考察与调研。下面以中、韩、美三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作一比较(详见表1)。

表1所列举的三国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类型基本相同,但课程内容与学分比例各有不同。如三国“普通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4%~45%,其中我国台湾省学分比例最高,课程门类较多,选修余地较大。三国“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幅度为20.3%~55%,其中韩国学分比例最高,约是中、美两国的2倍(也是本国学科类课程学分的3倍)。究其原因,除较之其他国家更注重小学教师“怎么教”这一教师职业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外,其培养机构的变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韩国小学教师培养机构是由原中等师范学校改制升格为二年制专科“教育大学”直至四年制“教育大学校”,故在其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设计中,往往会传承原中师或专科课程方案中较注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传统或特点。三国“学科专业类课程”学分比例幅度为18.5%~33.8%,其中,中国最高。较之美、韩两国,中国较注重本科专业学科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学术性,注重体现高等教育分科教学与小学教育综合性教学的有机融合与 “双专业”并重(学科类∶教育类≈1.4∶1)。三国总学分美国最低,中国最高。中国除课程设置与教育实习外,还包括毕业论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较符合中国国情。

二、我国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的发展回顾

以小学教师培养来说,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其培养层次、培养机构、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详见表2)。

(一)小学教师培养的中师层次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师范学校暂行章程》和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定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为培养小学(或幼儿园)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由“普通文化课程”(与小学教学科目对口的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设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两大类课程加教育实习组成,侧重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2]该层次课程方案及培养模式的特点为“浅泛型的综合式培养”,课程体系窄,缺乏整合性,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比例相差悬殊(约7∶1),学术程度或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下,但该课程方案培养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较之高师强,专业思想较巩固,较适合计划经济下小学师资培养的需要。

(二)小学教师培养的专科层次阶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中国(大陆)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起了量至质的变化。自1984年我国南通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五年一贯制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大专班开始,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后进行了培养大学专科、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试点工作。1992~1994年又先后批准了全国65所中等师范学校与所在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办学,招收初中毕业生,采用“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制”的模式进行培养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点工作(因这一试点尚未列入高等教育专业范畴,又称之为初等教育“大专学历班”)。其中,“五年一贯制”课程方案即前三年基本设置普通高中课程,后二年基本按侧文(语文)、侧数(数学)方向设置高师二年制专科课程;“三二分段制”课程方案即前三年基本设置中等师范学校三年制课程,后二年基本按侧文(语文),侧数(数学)方向设置高师二年制专科课程。此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均为“3+2”加叠式课程模式,均按侧语、侧数方向培养,初中起点的学生在完成前三年学习并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课程考核后,便可不经过高考直接升入后二年专科学习。该类模式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社会效应。但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专科、本科院校的生源必须是高中毕业生,其培养任务必须由高等学校承担,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的依法办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及中等师范学校的撤销、合并、升格,我国经济发达省市已停止试行(或逐步减少)初中起点大专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高中起点、通过高考招生培养的二~三年制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其课程方案一般按侧文或侧理方向构建。

转贴于 (三)小学教师培养的本科层次阶段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培养高层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已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之一。1998年,我国发达地区高师院校结合教育部“高师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立项实施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试点。如杭州师范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于1998年始在全国率先通过高考试招首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始称“初等教育”专业方向),成为全国首批真正意义上完全由本科高师院校单独招生与独立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试点高校。1999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4所本科高师院校作为全国首批正式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从此,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不仅在培养层次上,而且在培养机构上都真正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与本科教育专业范畴,我国大陆地区教师培养体制也由三级师范培养体制逐步向二级师范培养体制乃至一级培养体制过渡。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中小学教师培养目前已完成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并提出今后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均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至2002年,中国已有130所高等学校(含高等师范院校和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设置了“小学教育”本专科专业,其中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为65所。由于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制订一个指导性的课程方案,故各高校都结合各自办学实际或相关课题研究,进行了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探索与构建。下面就以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杭州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现行的四年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为例作一比较(详见表3)。

表3表明,各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内容结构基本类似,均含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等内容,但培养模式差异较大,基本可分为综合型模式(“综合培养、有所侧重”)与专长型模式(“分科培养”)两大类。各类课程总学分与学分比差异也较大,4所学校总学分幅度为158%~174%,“通识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为27.2%~45%,“教育专业类”课程比较幅度为17.2%~27.8%,“学科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为13.6%~41.8%,其中学科类与教育类课程之比,各校相差更为悬殊:杭州师范学院为1.4∶1;南京师范大学为1∶2;首都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均为2.1∶1。由此可见,各校培养的未来小学教师的基本规格差异也较大。

三、构建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新方案

经比较中外小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课程方案,笔者认为,各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尽管各国、各校课程类别名称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内容结构基本类似,均由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大类课程与教育实践环节构成;二是各国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大致相同,约为4∶1;三是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小学教育”基础性、综合式的专业特点和学有所长的专业主修方向。同时,各国课程方案又各具特色与不足之处,如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课程方案的总学分比中国少,而课程设置门数比中国多(特别是选修课的开设更符合未来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需要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课程设置总体上体现浅、广、新的特点。但各国学科类课程比例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通才”轻“专才”、重“师范”轻“学术”。而我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除具有“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特征外,具体还表现为课程设置深浅层次不同,课程之间学分差异较大,体现了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同权重地位与作用。“学科类”课程学分比例高于国外,更注重体现大学本科教学中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学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科教学与小学教育综合性教学的有机融合及高师教育“双专业”并重、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同步提高的特点,但也应避免学科类课程比例过高、教育类课程比例过低而导致高师传统课程结构中“学科本位”现象重现。

课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因此,在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制订一个指导性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沿用原中师培养合格小学师资的“浅泛型综合式”课程方案,又不能沿用高师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方案以及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以文、理“分科教学”为主的课程方案,更不能不顾国情简单照搬世界发达国家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课程方案与培养模式,而应在借鉴国内外小学教育培养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固有特征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课程方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学校(或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其应有的结构体系与功能,应该按照学校类型、教育目标、学科功能、修习形式及教学要求予以总体构建。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课程设置是学校(或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计划的核心与具体体现,它必然反映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此,作为新兴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依据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本专业固有的特征,坚持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专业性、特色性等原则,科学地设计课程方案,以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小学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这也应是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综上所述,新设置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应具有“三性一体”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特征。所谓“三性”,一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二是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三是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所谓“综合培养”即课程设置不仅仅体现涵盖小学教学各科目的综合性教育,同时还应体现与加强课程或学科的交叉整合,以适应我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特点(小学阶段共设9门课,其中5门为综合课程)。所谓“有所侧重”即指在综合学习各学科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能同时侧重语文、数学两个主干学科(课程模块)学习,并能专攻某个学科(专业方向),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既能适应“小班化”包班制教学,又能侧重兼教语、数两门主干课程,并能进行某门学科研究性教学的新型小学师资。“一体”即按小学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融综合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详见表4)。[3]

同时,新的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上还应体现各类课程较为合理的学分比及课内外修习的合理时间比。根据中国国情,我国四年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总学分以160~170学分为宜(其中课内学分以140~150学分为宜);三类课程比例以“通识类课程”占总学分35%~40%,“学科类课程”占总学分30%~35%,教育类课程(含教育实践)占总学分30%~35%为宜(其中,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1∶1);上课总学时以2700~2800学时为宜(每学时40分钟),其中,必修课∶选修课≈7∶3。若每生每周投入学习时间按48学时计,则上课∶自修≈1∶1。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应树立“以人为本、综合培养、改革创新、体现特色”的教育新理念,着眼于高等本科教育视角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立足于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变革,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求特色、整体优化”的原则与思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多样化模式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允许下,有条件的高校亦可设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构建与试行本硕连读的六年一贯制或“4+2”的课程培养模式,尝试学历教育与教师教育相分离的“大学+师范”的学士后师资培养模式,以培养硕士学历的高层次、专业化小学教师。

总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尚处于雏形,其课程方案在制订、实施、管理与评价过程中尚存在不同程度的理念性、科学性与规范性问题。国家、地方与高校如何在理论研究、实践试点与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一个相对统一、科学、规范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以真正建立与实施该专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切实保证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与专业化水平,有待于我们在课程的改革、实践的验证、科学的评价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1—184.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7人,其中硕士8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15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19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2001~2006六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