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本科论文

投资本科论文

投资本科论文

投资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新股申购+附股点评】回调,A股低开带来短期机会!轻指数,重个股!

投资者担忧科技巨头估值过高,纳指大跌1.8%,创英国退欧公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科技巨头股价集体重挫。纳指今日大跌1.8%,创下英国退欧公投以来的最差单日表现。苹果下跌3.88%,盘中一度跌约6%,Alphabet股价下跌3.4%,Netflix跌4.73%,亚马逊跌3.16%,英伟达大跌6.5%。中概股方面,京东跌近7%,阿里巴巴跌超2%。周五稍早,高盛报告发出警告,Facebook、亚马逊、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对美股影响太大,又波动率偏低,导致投资者低估五家科技公司面临的风险,一旦形势有变,这种低估危险的风险就会加剧。投资者担忧,科技巨头估值过高,存在泡沫,纷纷止盈,将资金投资于其他股票。受此影响,罗素2000指数收涨0.43%,报1421.71点,创收盘纪录新高,本周累涨1.16%。标普500指数收跌2.02点,跌幅0.08%,报2431.7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89.44点,涨幅0.42%,报21271.9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13.85点,跌幅1.80%,报6207.92点;纳斯达克100指数跌2.4%。本周,标普500指数跌0.3%,道指涨0.3%,纳指大跌1.55%。

投资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不要轻易预测市场

判断股价到达什么水准,比预测多久才会到达某种水准容易。不管如何精研预测技巧,准确预测短期走势的几率很难超过60%。如果你每次都去尝试,错了就止损退出市场,不仅会损失你的金钱,更会不断损害你的信心。我觉得不如从基本面入手寻找一些有长期价值潜力的股票职称,结合一些技术方法适当控制风险,尽量长期持有股票职称,而对于长期的市场走势给予一个轮廓式的分析和判断。

投资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07-02

根据教育部文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以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到“国际投资学”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一、重新定位“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目标

贯彻(教发〔2015〕7号)《指导意见》,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教学应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体到“国际投资学”课程,由于“国际投资学”知识主要应用于国际资本运用和国际投资管理,因此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在国际资本运用和国际投资管理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对“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使学生具备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分析能力

不同类型的国际资本其国际投资具有不同的动因,相同类型的国际资本的国际投资在投资规模、投资方式与管理风格等方面也往往差异较大,其对东道国的经济带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往往很不相同。因此,要使学生具备国际资本运用能力,就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科学分析不同投资类型、不同投资主体、不同投资规模、不同投资方式、不同管理风格的国际资本对东道国经济与社会的正负面影响的能力,以满足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人才需要。此外,“国际投资学”知识不仅可以应用于利用外资,还可应用于国际投资,而具备国际投资分析能力是做好国际投资的前提与基础。实践中,国际直接投资分析主要包括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估、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等;而国际间接(证券)投资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资金面分析和行业面分析等。因此,使学生具备国际投资分析能力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不同方式国际投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二)使学生具备查阅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

英文信息的能力

做好利用外资与国际投资除了要具备国际资本运用能力与国际投资分析能力外,还要及时掌握国际资本与国际投资方面的充分信息。这要求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获取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信息的能力。实践中,国际资本运用、国际投资决策与管理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比较高,而这些及时的信息大多是英文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人才就须具备查阅英文相关信息的能力。应该强调,查阅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信息不仅要有好的英文基础,而且要掌握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等方面的专业英文术语以及查阅上述信息的途径、方法等。对此,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应该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做出安排。

(三)使学生初步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

国际资本运用、国际投资决策与管理都是实务性非常强的工作,做好上述工作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投资为例,投资行业的良好职业习惯通常体现在“对投资信息与数据的高度敏感、对投资风险控制的高度警惕、对恰当投资时机的耐心等待”等具体事情上。因此,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应该在课堂授课中向学生渗透、传递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性,传授相关的隐性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优化“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主体、国际投资方式、国际投资决策、国际投资管理等。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也应该传授这些知识,但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考虑,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在上述知识的传授中应与一般的本科院校有所不同。

(一)侧重国际投资理论的应用阐释

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国际投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国际投资理论的讲授。基于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需要,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论讲授都可以分为偏于理论创新的理论阐释和偏于应用的理论阐释,偏于理论创新的理论阐释主要讲授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的内容、理论的假设条件、理论假设条件的改变对理论创新的启示等;而偏于应用的课程理论阐释主要讲授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的应用环境、理论假设条件与实践的吻合与背离以及就如何应用理论对学生进行启示等。由于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国际资本运用和国际投资管理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国际投资理论的讲授应当是偏于应用的理论阐释。

(二)介绍实用的国际投资管理技巧

与一般的投资一样,国际投资也是需要大智慧才能做好的工作。要做好国际投资,不仅需要国际投资理论这种“道”层面的知识,还需要国际投资管理技巧这种“术”层面的知识,而且绝不能轻视这种“术”层面的知识。例如,在国际股票投资中,操盘技巧就很重要。在股票投资实践中,不同的操盘手根据同样的股票投资分析报告进行操盘取得的投资绩效往往相差很大,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应重视实用的国际投资管理技巧的介绍。值得强调的是,不论是国际直接投资还是国际证券投资,抑或是国际另类投资都有相应的投资管理技巧。积极学习投资成功人士总结的经验和积极参与投资实践是获得国际投资管理技巧的重要途径。

(三)注重即时国际投资信息的解读

“国际投资学”课程课堂授课应该与学生分享并解读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理由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解读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由于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国际资本运用和国际投资管理方面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要求“国际投资学”课程课堂授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习惯,而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是“国际投资学”课程在课堂授课中必须做出引导的。无疑,教师可以引用案例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但案例往往较陈旧,对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实践的价值不大。相反,如果在课堂上解读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信息对国际资本运用与国际投资实践的价值,从而使学生间接地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解读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是活跃“国际投资学”课堂的需要。应用型本科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抵触较大,很多学生甚至觉得“国际投资学”“无用”(钟生根,2014)[1],这极易导致“国际投资学”课程的课堂氛围沉闷。如果在课堂上解读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学生会因为对即时的信息感兴趣而将注意力及时转回到课堂上,如果教师针对即时的国际投资信息对国际投资实践的价值进行提问或组织讨论,课堂的气氛就能很快活跃起来。

三、创新“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

对“国际投资学”的教学方法,有研究提出“基于情景的研讨式教学”(程金亮,2014)[2]、“模拟实验教学”(吕瑛,2006)[3]、案例教学(钟生根等,2014)[4]等。笔者认为,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应用型本科“国际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应相应做出调整。

(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特殊性要求“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部分时,由于要阐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的背景,此时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理论产生背景下的案例进行解释就比较恰当;在讲授国际间接(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时,由于间接(证券)投资对操盘要求比较高,此时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法”就比较恰当;在讲授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时,可以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研讨特定东道国(如:巴基斯坦)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这种改善对我国特定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意义,即采用“基于情景的研讨式教学”比较恰当。

(二)充分发挥教学设备与双语教学的作用

投资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何平均(1973-),女,湖南邵东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8)、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投资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A20131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53-02

理论课程教学是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主要部分和基础环节,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成功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高素质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投资学专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目前,全国共有20余所学校开办了投资学专业,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省内第一个开设投资学专业的高校,2013年第一届投资学专业学生即将毕业。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优化的地方,而且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科学定位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厘清理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投资学专业发展背景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投资学专业发展沿革及背景

从投资学的发展历史与背景来看,国外最初的投资学研究是从实物投资及商业投资开始的,西方现资学专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房地产投资、工程及项目管理等实体投资为主讲内容的专业,另一类以金融(财务管理)专业(投资方向)为代表的虚拟投资作为主讲内容,并没有单纯设立投资学专业。如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房地产系、丹佛大学・丹尼尔商学院的房地产和建筑管理学院、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斯图尔特商学院的金融市场(投资方向)专业。

我国投资学专业建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南财政政法大学的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使用过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系、基本建设经济系。这与当时我国解放初期需要大力发展与改善落后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到了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投资类专业的学科建设不断拓展,许多高校成立了单独的投资系,在投资系分别设立与实体投资紧密联系的房地产金融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等,同时也设立了金融投资学、投资经济学等专业,还通过单独开设投资学专业以兼顾实体投资与虚拟投资两方面的学科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投资专业及学科体系。

2.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区分了“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首次明确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性特征、注重应用与重视能力的实践性特征、强化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性特征。创新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投资学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由于在本科层面招生时间还不长,加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高校在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也有所差异。湖南农业大学投资学专业作为湖南省内第一个投资学本科专业,教学与研究特色是从经济体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把握投(融)资理论及实务,并以公共投资(尤其是农村公共投资)的方式与效率作为研究特色。

在此基础上,根据投资学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对投资学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根据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专业知识深厚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投资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系统培养学生的金融投资、产业投资、农村农业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战略投资等投资业务技术、投资机构管理、风险投资与管理等方面需要的投资理论和管理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投资学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关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同学校、专业的定位、要求不同,其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要求(2009年秋季以后改为“通识教育计划”)、专业要求、写作和外语三部分内容,并不断致力于课程体系改革,新的课程改革计划通过制订各类标准使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实现相互融入,避免了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削弱专业教育的弊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从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深刻变化出发,立足于投资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本着“通识教育、技能培养、创新教学、特色领先”的指导思想,围绕教、学一体化和理、实一体化,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重构等方面处理好理论课程体系内部之间的协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衔接、专业理论提高与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关系,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为投资学专业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应用创新型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兼顾实体投资与虚拟投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并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农业投融资领域的关注,使投资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实践较好地与“三农”领域进行融合。

三、基于应用创新型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建设实践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结合专业教师的学科渊源,依托农经重点学科,既与金融学专业共建平台又突出投资专业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以“课堂教学提质、实践教学提档、拓展教育提量”为手段,坚持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的优化,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科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间的知识整合与衔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搭配、有效协同;打破课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加强课程体系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综合。具体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的优化与完善

课程设置既要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适时进行新的突破,按照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科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间的知识整合与衔接,重点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注意把握专业精髓,逐步成熟与完善现有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在具体理论课程设置上,着眼于投资学专业的宽口径特点,认为单纯的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都不能概括本专业的内容,故采取虚拟投资与实体投资并重的模式。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包括了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两门虚拟投资课程,项目融资、项目评估两门实体投资课程,以及风险投资与管理这门综合虚拟与实体投资的课程。另把项目管理设置成必选课,以完善实体投资的课程体系。整体上来讲,这种设置与安排体现了投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完备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投资领域的知识。

2.理论教学与实践(验)教学课程的逻辑搭配、有效协同

投资学专业不但是理论性强而且是实务性极强的领域,不仅要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更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作后盾。既要熟悉宏观的投资政策背景,又要精通各种投资的微观技巧。因此,课程教学改革要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安排课程教学体系时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逻辑搭配、有效协同,体现核心专业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重点讲授基本理论与原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育职业素养。实践教学突出培养投资思维,训练实务操作。如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也是当初制订培养方案的核心考虑要素,由于投资学的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在培养方案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得以提升,特开设虚拟投资模拟实习与实体投资实习,使得实践环节的课时设置超过了32%。

3.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强化与凸显

由于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院校,所属学科拥有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金融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以农为依托,借助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和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平台开展和强化农业投资相关研究,如农村公共投资、农产品期货与期权等是一大特色。特别是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特设置必选课《农村投融资专题》讲座,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类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投融资专题采取讲座的方式,就农村投融资理论及实践前沿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讨论,在第五学期开设农村投融资专题一侧重于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第六学期开设农村投融资专题二侧重于投融资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但体现了农业特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打破课程间的学科专业壁垒,加强课程体系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综合;与经济学院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公共基础课设置上求同存异,利用好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凸显教学优势和特色。

4.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课程设置要求相匹配

根据课程设置安排,与投资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情境探索式教学,以质疑问难、自主延伸、激发创新的课堂形态,树立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解决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教与学、教与育、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四大分离问题,实现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从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创新班的培养模式,实施启发式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证券交易当中来,参与到就业、创业培训模块中来。在创新项目中,让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轮流汇报,相互提出建设性建议。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小规模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学术氛围,繁荣学术活动的环境,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科研交流与沟通,为全院师生搭建更为多元化的科学研究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岩.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2]胡莉芳.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

2012,(5).

[3]韩旺红.论投资学科的发展与建设[J].投资研究,2006,(1).

投资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 区域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风险投资的空间布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发展环境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价并改善区域风险投资环境,科学的引导风险资本流向,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科技、金融、创业和人才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为改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一、风险投资区域环境系统理论

风险投资环境是一个系统,Schfer和 Roland则认为,风险投资环境系统包括经济、创业、社会和法律环境四个要素;李雪灵和蔡莉指出,风险投资支撑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经济、金融、科技、文化、人才、法律和政策等要素。在此基础上,王培宏和刘卓军评价了我国区域风险投资环境的有效性,指出我国与风险投资有关的文化、政策及法规环境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本文综合参考Schfer和 Roland的因素分类框架,结合王培宏和刘卓军的理论研究成果,最终选择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创业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才环境要素作为考察对象。

二、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一)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编制原则

1、分层设置原则

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的指标数量很多,并成簇群组合形态。为此,必须将相关指标分类、分层、分组,构建一个有多级指标层级的综合指标体系。

2、可操作性原则

首先,设计的指标要满足数据的可获得性。其次,设计的指标要有权威性和可比性,凡列入指标体系的指标都可以从公开和内部的统计资料上采集得到,内部的统计资料应采用全国统一规范的调查数据加工处理的资料,以确保资料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3、核心聚焦原则

为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操作过程便利化,在指标的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对农业品牌竞争力的特征能够深度聚焦的核心指标,以确保综合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表征性、较高的显示度。

(二)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分析与指标体系编制原则,同时考虑到各项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客观性,本文编制了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级层次,共15项指标(见表1):

三、应用研究

(一)模型及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 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的数据简化技术方法, 能够反映并解释这些实测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原理是通过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内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探求样本数据中的基本结构, 并用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作为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元素, 而排除样本之间差距不大的那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时, 是对相关的环境评价指标向量进行降维, 采用较少的因子, 以每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来评判环境的发展水平。

(二)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2008―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就业与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共有105个有效观测样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我国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东南沿海省市的投资环境发育相对良好,能够有效的支撑风险投资的发展;湖北、河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市的投资环境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而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环境相对落后,尤其是新疆、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和等地区,严重制约了其创新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科技、金融、创业和人才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因此,在实践中应注意优化中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环境,首先要增加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同时要鼓励创业活动并适度的调整区域劳动力市场刚性;此外,还要构建多层次的区域金融资本市场体系,为小微企业创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本支持,并加快人才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的智力资本落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