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姓“社”姓“资”的制度属性的区别。由于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提,因而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基础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要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及后来的实践,是重要的历史性尝试。在这之前,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市场经济。虽然列宁很早就提出过搞混合经济的设想,但没有来的及实施。而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的设想,还在我国进行了长期全面的实践,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还为认识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同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是不完善的,有些实践也是盲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摸着石头过河。许多问题,如怎样将国企推向市场,国企要不要搞股份制、要不要搞破产、三农问题如何解决、金融体制如何改革,等等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即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之点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与之并存的必然是非公有经济的各种形式,它们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也提出了改革传统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任务。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不同公有制形式共同出资的股份制等。传统的国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尚不完全适应,经过改革,在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国家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将会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益,在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方面发挥出特有的优势。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巴菲特;索罗斯;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孙竹(1965-),女,山西新绛人,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国金融、国际石油经济与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3-0009-04 收稿日期:2008-03-10

在当今世界亿万富豪中,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两位顶尖级的凭靠纵横国际金融市场致富的金融家,然而他们的财富策略却存在根本的区别。巴菲特是股市的投资者,而索罗斯则是在股市、外汇市场等许多虚拟资本市场中进行投机的基金经理。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财富理论,以及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其财富策略,并对虚拟经济中投资与投机策略在财富积累中的作用进行评述。

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认为:第一,财富由实体经济中劳动创造,也来源于自然资源,物质财富通过商品交易实现向社会财富的转化;第二,虚拟资本的“财富”属性实质是价值符号功能;第三,虚拟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是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实体经济的场所,该市场“钱能生钱”的现象,实质是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股票等虚拟资本虽然不能创造财富,却是实体经济所创造财富的分配凭证;虚拟资本投机交易是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再分配。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实体经济决定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实体经济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体经济决定了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及价格;随着虚拟资本的不断发展,虚拟资本的运动逐渐脱离实体经济而具有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孙竹,2005、2007)

一、巴菲特与索罗斯创业史及其成就比较

沃伦・巴菲特1930年生于美国。1956年,巴菲特与朋友投资10.5万美元入美国股市,开始其投资生涯。1965年,巴菲特以14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其改组成投资基金公司。目前,他的投资涉及保险,珠宝、能源、食品和饮料等领域。50多年来,巴菲特的财富稳步增长,近年来一直排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前列。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索罗斯携5000美元来到纽约。1969年以25万美元设立“双鹰基金”,1979年改名为“量子基金”。1992年,索罗斯下注英镑走低,导致英镑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几天内获得10亿美元回报。1997年6月,索罗斯攻击东南亚金融体系,一个月赚20亿美元。然而,1998年以后,索罗斯先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失手,随后又在港元狙击战中败给香港特区政府;2000年,量子基金在科技股开始狂跌之前,错买进大量高科技股票引发亏损。此后,索罗斯对所管理的基金进行了重组,并对投资战略进行调整,少了几分投机冒险,多了一点保守稳重。

由图1可知,1993年后两人的财富额拉开距离,下面以两人1993年以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由表1看,1993年~2007年间巴菲特和索罗斯财富增长额分别为437亿和74亿,个人财富世界排名巴菲特始终处于前4名,而索罗斯则突飞猛进由144名跃居第37位(2002年),然后又下降到第80位(2007年)。从1956年他们各自开始投资生涯算起,巴菲特由10.5万美元资金起家到2007年达到520亿美元,索罗斯由5000美元起步,到2007年达到85亿美元,他们财富增长倍数分别为50万倍和170万倍,也就是,若1956年投入的1美元,到2007年的50年里,巴菲特把1美元变成了50万美元,索罗斯把1美元变成了170万美元。(见表2)

从这些综合数据分析,巴菲特财富大幅度稳定增长,索罗斯财富小幅度波动增长。首先,巴菲特的财富总量增长快。从业以来巴菲特财富年均增长10.4亿美元,索罗斯仅增长1.7亿美元;1993年以来,巴菲特财富年均增长31亿美元,索罗斯仅增长5.2亿美元。其次,索罗斯的财富增长率高。从业以来,索罗斯财富增长倍数约170万倍,而巴菲特增长倍数为50万倍;1993年以来,索罗斯增长6.7倍,巴菲特增长5.3倍。第三,巴菲特财富排名始终稳定在前4名以内,而索罗斯的排名则呈现不稳定状态。这说明,巴菲特的财富额变动是系统性的,与整个经济的变动有关,当他的财富缩水时,其他人(如比尔・盖茨)的财富也同样缩水,所以,在全球排名上他是稳定地排在前列;而索罗斯的财富额虽然稳步增长。但排名是不稳定的,说明他的财富增长与其他富翁相比不稳定,时快时慢。1997年~2001年索罗斯在全球的排名从原来的144名上升到37名,跑赢了其他富翁;但之后排名下降,2007年降到80名。巴菲特与索罗斯财富额及排名变动的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财富积累上作用的不同。

二、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1.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巴菲特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投资者。他认为,在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投资者应该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可归纳为:没有人能成功预测股市短期波动走势;应向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企业投资,以获得财富稳步增长;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企业,让这些企业为你创造财富。巴菲特相信:是企业而不是市场在创造财富。把资本经由股票市场直接投资到生产和经营能力强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从巴菲特投资的企业特点看,他注重购买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股票。一注重投资传统实体经济产业,并长期持有企业股票;二注重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的考察,即重视物质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可能性;三重视购买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股票,尽可能多地分享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巴菲特持有美国可口可乐、吉列及迪斯尼等大公司的大量股票。1995年之后他的投资策略中在股市投资的基础上,又增加并购企业的方法,但这种改变仍然秉承其财富创造的基本思想。

2.索罗斯的投机策略及财富观

索罗斯的投资策略准确地说是一种投机策略。这种策略在需要过人胆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和判断力。索罗斯的投机策略可总结为:侧重于购买短期证券以保持高度灵活性;既做空头也做多头;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巧妙利用借贷和抵押,投资于货币、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多种资产。索罗斯投机策略基于他对金融市场的哲学思考。索罗斯认为,自然现象的进程不依人的意志而发展,但社会领域如金融市场却受到参与主体思想或偏见的影响。

索罗斯(2000)说,“我所注重的是参与者的偏见,而不是基本面”,当然,两者都不应忽略。股价是猜测的对象,猜测是信息和偏见的混合物。当市场参与者认识到基本面与评价之间的反射性联系时,就有可能导致对所谓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基本面的轻视,并产生跟随投机行为的趋势,造成不稳定的效果。当不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众行为越来越严重时,这些机构投资者和银行都可以从日益增加的不稳定中获利。(索罗斯,2000)

从上述思想看,索罗斯获利是通过关注市场股价的变动趋势,利用甚至制造股价的波动,根据股价与参与者偏见的相互影响即反射性,扭曲市场对实体经济市场信息的评价,来获取投机收益的。这种获利方法仅通过虚拟资本市场运作即可牟取资本短期增值。从其投资策略看,尽管他非常注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等对虚拟资本价格的影响,但他并不否认实体经济状况对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性作用。但投机这种资本增值方式常常需要扭曲虚拟资本市场的价格来增值,使得虚拟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能正常实现,对直接投资者和筹资者以及资源配置机制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索罗斯也有反思,他提出,“我们不能对金融市场实行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当局应认识到“反射性只会增加不稳定性”,并在不稳定有失控危险时进行干预。(索罗斯,2000)

三、用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分析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策略及财富观

第一,巴菲特投资实体经济,获得财富大幅增长的事实,是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一个证明,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的决定作用;而索罗斯大规模虚拟资本投机在短期内获得财富快速增长的事实,则反映了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及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

巴菲特在确定投资目标之前,要考察公司历史,进行行业分析和市场调查,并对企业领导层能力及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搞清企业增长的实力与基础。他认为投资股票不需要由市场来证明对错,定期观察市场的唯一目的,是搜寻是否有人低价出售有增值潜力的公司股票。巴菲特的上述观点说明,他的财富主要源头并不在股市,而是股市外的实体经济企业。

当然,巴菲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只要投资实体经济就可获得财富,这取决于所投资企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即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顺利实现其价值,转化为价值形态的财富;还取决于股市的分配机制是否有效。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市场需要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财富后,还需要通过股市的分红、股票升值等方式,将企业创造的部分财富回报给投资者。如果股票不分红,股民就只能通过股价波动来获利,股市的分配机制效率就大大降低,股市的长期投资将被抑制,短期投机成为获利的主要方式,股市必然充盈投机氛围。当股市只吸纳资金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给资金以回报,就会打击资金继续进人股市的积极性,阻碍股市为实体经济筹措资金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完善虚拟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对实体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们在图1中看到巴菲特的财富额有波动,特别是2000年,财富额有104亿美元的下降。这是与整体经济的变动相关的系统性变动。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由1999年底11497点下降到2000年底的10787,纳斯达克指数由1999年底的4069点下降到2000年底的2471;比尔・盖茨的财富额也同样下降,由1999年的900亿美元下降到600亿美元。

相比巴菲特稳健高额财富积累,索罗斯尽管财富变动不稳定,但他在个案上的投资收益巨大,且以财富快速积累见长。索罗斯对虚拟资本价格运动规律的独特运用说明,虚拟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一方面,虚拟资本市场若能发挥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社会财富的增长将快速有效;若虚拟资本市场不能将市场中的资金有效配置于实体经济中,而是滞留在市场中投机,那么尽管索罗斯大规模虚拟资本投机短期内获得财富增长,可这仅利于投机者个人,是市场投资者财富再分配,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而且还会给金融市场秩序和实体经济则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无论从财富积累意义上,还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都应倡导巴菲特“价值”投资方式,对大规模投机行为进行必要的管制。

第二,巴菲特与索罗斯财富积累的不同方式和特点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市场的运动具有不同的规律。相对于虚拟资本的运动,实体资本的运动规律更稳定,容易把握;而虚拟资本运动如股票市场价格运动则更复杂,风险较高。

实体经济产品价格决定与虚拟资本的价格决定方式不同。实体经济市场中的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与市场供求。而人们能较容易地对市场上的商品供求及成本做出较为准确判断,商品的价格波动易于恢复其真实价值。因此,投资实体经济获得财富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状况相联系,较少受到投机波动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稳健的。相反,在虚拟资本市场上,由于需要对公司的赢利及最后分红等更多因素进行估计,所以对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收益多少的判断不易准确做出;更甚者,比股票价格波动更大的是衍生性虚拟资本的价格。由于期权、互换等形式的虚拟资本收益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更稀疏,更难以通过判断实体经济的状况来对某种衍生工具的收益做出判断,再加上衍生虚拟资本交易中使用资金杠杆,以及与人们心理预期相互作用,使其交易更频繁,价格波动更剧烈。因此,虚拟资本市场投机获利的风险很大。索罗斯财富积累的高获利、不稳健的特点正好说明了这点。简言之,巴菲特重视实体经济财富增长的规律,获得财富稳定增长;索罗斯注意虚拟资本市场价格运动规律,在高风险中获取财富波动性增长。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证券公司;专业融资模式;借鉴

1专业化融资模式特点

专业化证券融资模式,是日本、台湾等地区早期社会信用薄弱、分业经营等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模式主要特点在于证券金融公司存在,证券金融公司是一种为有价证券发行、流通和信用交易结算提供资金和证券借贷的专业机构,主要目的是疏通分业经营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动,同时通过垄断融资融券业务控制信用交易规模,防止金融风险。

1.1专业化融资机构特点

证券金融公司一般采用股份制形式,股东大多是商业银行、交易所等各类金融机构,还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和企业;除自有注册资本外,债务资金来源主要从货币市场融取,包括发行商业票据,吸收特定存款,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向银行贷款等。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展信用交易转融资融券。在机制设计上,日本实行单轨制,即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然后证券公司向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融券,投资者不能直接从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证券商可以部分参与货币市场融资,但不能直接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融券;这些金融机构如需借出证券,需要先转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单轨制特点是融资融券活动传递链单一化,机制上比较容易理顺,但垄断性较高。台湾采用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同时融资融券的“双轨制”,在“双轨制”结构中,部分获得许可的证券公司可以直接对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然后通过证券抵押的方式从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也可以将不动产作抵押向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融资。而没有许可的证券公司,只能接受客户的委托,代客户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融券。这样证券金融公司实际上既为证券公司办理资券转融通,又直接为一般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朝多元化发展,但机制较烦琐。除信用交易业务外,证券金融公司还为证券公司证券承销、新股发行等业务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及为证券公司并购、项目融资等业务提供过桥贷款等。

1.2风险管理模式

在风险管理上,专业化模式主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进行管理。日本大藏省负责批准和审核证券金融公司成立条件和资格,并制定初始保证金等具体规则;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定相关规章,对融资融券保证金比率进行动态监控。此外,监管机构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严格规定,如证券商不得在保证金规定比率之下对客户融资,不得将投资人保证金挪为己用;证券金融公司根据市场和公司财务信用状况对各证券公司分配不同信用业务额度等。相比之下,台湾证券公司更注重市场运作与风险控制,如日本证券金融公司资本金充足率为2.5%左右;而台湾要求最低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并规定证券金融公司对投资者融资融券总额与其资本净值最高倍率为250%,规定公司从银行的融资不得超过其资本净值6倍,对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融资额度不能超过其净值的l5%等。

2专业融资模式市场效应和借鉴

专业化融资模式产生,使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资金借贷上分隔开,贯彻了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原则;同时证券金融公司可从货币市场吸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使资金得到更高层次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流动性和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交易价格合理形成;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协调和控制信用交易乘数效应,如在市场偏软时,可以增加资券供给,以活跃市场;当市场泡沫过多时,可以减少资券供给,以稳定市场。

公司大量临时资金需求,支持证券公司新投资银行业务拓展。当然垄断交易也会损害效率,随着市场逐步成熟,证券融资模式职能也逐渐转变。目前日本证券金融公司主要在转融券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台湾证券金融公司更多转向直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资券融通,逐步变成了市场化融资公司。

资本市场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经济模式/三大模式特点/企业理性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并在国际经济领域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占据显赫的竞争地位,其发展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措致处于竞争弱势各个不同的主体,予以研究甚至模仿。如战后,日本、德国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对于日本、德国模式的重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学习日本模式并取得成功,并统称为东亚模式。欧洲的一些国家因为崇尚德国模式而纷纷要求加入欧洲经济联合矩阵。20世纪90年代,美国取得“新经济”创记录的繁荣,美国模式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美国高企业进入调整,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又出现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造假事件的冲击,一些人开始怀疑,甚至指责美国模式的弊端。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优劣之争。

经济模式作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研究。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确立适宜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一、经济模式概念辨析及层面确定

孔夫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正名”,即对于文章所探讨的概念的本质特点、范围和层面,进行明确的阐述和规范。

1.概念辨析

为了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我们把与经济模式概念相近的几个概念加以。

(1)经济制度:又称“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即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2)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任何经济体制都是由决策结构、经营结构和动力结构组成的。[6]

(3)经济模型: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关系进行抽象的、简化的表达。表达方式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统计表或数学方程式。因为所采用的基本上是数学方法,所以常称为“经济数学模型”。

(4)经济模式:各种经济成份的构成形式和调节经济运行机制的一定式样,是撇开经济活动中的次要因素和细节,对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框架和原则所作的抽象;也可以是对国民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增长类型以及主要经济政策在上的一种设计和构造。前者属于实证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后者是规范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制度决定一国的性质,是社会经济深层次的东西,与关系较为紧密,具有稳定性。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经济制度看作象太阳系、河流系统、生物系统、机器系统等等一样的物质系统。[1]经济体制属于操作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方式、方法的总称。经济体制受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和制约,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因不同国情及不同阶段的特点而异。经济模型是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介于经济体制与经济模型之间的一种经济发展定式,经济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现行经济进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较特色的东西。

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形成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如国外许多中,经济发展模式甚至被视为经济发展道路的同义词,如development model,development pattern,development path或form of development,反映一国发展的轨迹。因此,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心内容就是分析人均GDP的发展趋势和GNP内部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及其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发展模式也注重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和手段;研究政府与企业及市场的关系。

2.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标准,经济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按经济制度进行划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和亚洲模式;按制度差别进行划分:银行体制和信用体制、个人主义和共产主义、劳动市场调节的联合方式和非联合方式等;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经济模式和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法国人阿尔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包括法国、荷兰甚至日本在内);根据“新制度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模式划分为:市场导向资本主义、政府导向资本主义和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还有划分为国家需求管理型、福利国家型、社会市场型、强调公共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和国家发展导向型等等。

我们在本文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分法。这样分类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认识和把握各种模式的特点,形成既定模式的历史文化原因,针对国际市场状况而取得的特定功效。

3.层面确定

模式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范畴,根据作者选择角度的差别,根据研究对象的状况,经济模式往往具有不同层面的具体意义。在经济学领域,可以指具体企业以及产品,如GE模式、戴尔模式等;也有的指产业或部门以及地区的发展模式,如信息模式,硅谷模式等等;还有的指国家、地区或者合作体模式,如美国模式、东亚模式、莱茵模式等等;还有更广泛地从经济制度层面来论述模式的,如资本主义模式等等。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认为:首先是对于经济运行实践中,取得显著经济绩效的主体的成功运作方式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总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了突出的竞争力后,其模式才引起重视和模仿,也正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才重视研究、总结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既然是模式,势必要着眼经济发展中已经成型的一些特点和方法,表现为一定的发展定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经济发展模式最本质特点则是其动态性特点,它是对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的总结,并且要对现行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如果不从发展的动态角度予以研究,模式趋于刚性,或者僵化,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再次,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它是对于经济过程某一主体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但是该主体的构成,背后是人的设计和推导,任何一个经济模式都深深地打上文化的印记,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经济表现,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分析,才能够透视该模式的本质特点和深层结构。最后,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的范畴,无论是处于同样的经济制度下,还是立足不同的制度背景,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显示出该模式的本质特征。当前,我们把经济发展模式都置于开放的全球经济的状态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在全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成功方法,以便于我们在市场运行和国际竞争中,择优借鉴。

我们在本文所使用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宏观层面为主体内容,也包含着国家关系方面的区域合作体。从这个角度出发,德国模式,也可称为莱茵模式,扩展出来,也可以指以德国发展模式为核心的欧盟模式。

二、三大模式的比较

当今的多极世界中有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为中心,它们的经济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欧洲的已经有以德国经济为师的趋势,德国模式已经明显地成为新欧洲的典范。本文将德国模式作为欧洲的代表。

1.三大模式的不同特点

美国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利于投资、高效和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达到顶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柯茨认为:[4]这种模式中“积累的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润目标,通过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只能享有有限的和明文规定的劳动所得和权利;人们对社会和道德的总体认识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美国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弹性很强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低税,激烈的竞争和股东资本主义——股东对管理者施加压力,要求使他们利润最大化。缺点:收入差距悬殊,低福利救济,“公共物品”——例如初筹、中等——质量差,公共服务与其社会财富不成比例,低投资率和很低的储蓄率。这种模式又被称为“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模式。

日本模式是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取得了震憾欧美的“世界奇迹”。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核心是“追赶”欧美,成为重化的先进工业国。第二,关键是“后发效益”。第三,加强政府干预。第四,引进技术。第五,出口主导、“贸易立国”。第六,实行统制金融。戴维·柯茨认为:日本模式在“积累决策方面依靠私人公司,但决策最终采用与否,还必须要同公共机构进行紧密磋商之后才能决定下来,并且政府部门和银行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间接的作用;倾向于削弱劳工的政治和社会权力,但对劳资关系的形式留有余地,主张通过公司的福利措施将劳工和私人公司的关系融洽起来;主流文化在上似乎是保守主义与国家主义”;日本政府具有远见的指导,日本与政府密切合作,日本银行与公司交叉持股,日本的股民力量相对较弱。日本模式曾经是“追赶型化”取得成功的经济模式,优点有:终身雇佣制促进了忠诚和高熟练度;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质量高;银行与其他工商业企业关系密切;公司交叉持股使管理者受到保护,免遭失去耐心的股东影响,从而使之得以对投资采取长期观点。缺点:受到保护、没有完全暴露在市场力量之下的公司受到的促使其高效率地利用资本的压力很小。这种模式又被称为政府导向资本主义、“亚洲资本主义”或“开发政府”。

德国是所有发达国家中公开宜称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主要特征是银行和公司间关系密切,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德国模式追求的是三个目标: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戴维·柯茨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对资本的积累的直接干预程度可能比较小,但政治体制严格地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组织的劳工拥有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市场和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主流文化是社会民主和基督教民主”[4]。德国模式的优点是:出色的教育和培训;慷慨的福利国家和工资差距较小,培养了社会的和谐;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缺点: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限制较多,权利过大的工会、高税率、过分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广泛限制等导致了失业率居高不下。这种模式又被称为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欧洲福利资本主义”,甚至是“莱茵模式”。

2.三大经济模式比较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探讨的永恒课题之一,三大经济模式对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因素有不同的态度。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因而在经济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对这三大模式进行比较。

第一,三大经济模式中的政府因素:美国模式强调个人成功和短期金融利益,其市场模式就是自由开放;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强调集体成功与长期利益,其模式就是政府干预。

美国模式中,美国政府对市场干预手段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政府在决定资本和劳动相互作用方式上仅起到极其有限的作用:政府的任务是创造优良的货币,防止垄断扭曲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危及自由开放的贸易,从而保证和便于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此外,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比如防务和社会基础设施);政府(尤其在联邦水平上)对消费品制造业的政策带有浓重的自由主义思想,长期以来一直而且将继续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以塑造市场为中心。德国模式实质是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采取直接干预(对价格形成控制、各项政策规定和参与企业投资等)和间接干预两种手段调节市场运行中的偏差。作为后工业化国家(这里指19世纪英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德国政府充当经济现代化的实施者:德国政府在“推行各阶级合作主义模式的劳工法则中起了重要作用,实行了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和福利政策;德国政府以一系列关键方式直接影响了当地的产业积累率”。但德国政府在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介入和指导没有日本那么广泛。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家计划和指导所发挥的开发性作用。关于日本模式中的“开发政府”是指日本是一个建立在国家官僚和私人企业、产业界紧密细致合作关系之上的,是“国家指导的高速增长体系”。日本通产省及其作用是日本模式的鲜明特色和创举,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间接有效的调控,并一直管到微观,落实到企业。

总之,战后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不仅是种类和效果不同,实际上就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随着时间流逝也有所不同:现在各国所实行的政策重点之间的差别与五六十年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都在不断地总结和其他模式的有效方式,调整和改革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三大经济模式中的企业因素。美国模式中企业格局是:核心500家大公司,周围是一大批中型企业,边缘是数以万计的小企业。私营工商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制度的典型是公司制。大公司依靠庞大多变的证券市场生存;由于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要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也有人称之为“股东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作用,赞扬企业家的主动和创新精神;认为企业中股东出钱,企业家和经理出脑力,工人出劳力,三者平等结合,其中股东在企业管理方面有较大发言权,执行业务的经理绩效最为关键,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经营管理人员年薪视利润的多少而定。企业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外是靠自身积累,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集资等三种方式。美国企业筹措资金,比较侧重于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美国模式中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大多数居民手中都握有公司的股票债券,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意识,追求获得丰厚的分红收益。美国证券公司种类很多,股票价格的升降,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推动企业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日本模式中日本企业形成以大企业(母企业)为顶点,中坚企业(一般为子企业)为骨干,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垂直型”企业群体结构。公司和银行集团关系紧密,通过复杂的互相持股网联系在一起;由于银行和其它工商企业关系密切,公司管理者受到保护,从而使之能够不受股东影响进行长线投资;日本模式侧重企业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得尽量多的利润;日本企业强调集体作用,集体决策,一般先由下而上提出经营管理中的,然后请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再由领导层集体做出决策,不强调个人的作用;提倡大家庭情感,劳资协调矛盾,工会不起作用,不允许独立活动,也无全国性统一工会组织。在日本企业股东只提供资本,董事会作用不大,实际管理公司者为经理阶层,因此有人称日本为法人资本主义。日本企业筹集资金,主要依靠储蓄和银行,据有关资料统计,战后日本企业资金筹措大约有60%以上是商业银行提供,25%产生于利润留存及资产折旧,只有10%-12%来自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企业不急于追求短期利润而着眼于长期占有市场份额。日本公司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它们之间也很重视合作关系,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是“竞争加合作”关系。日本企业集团内部结构严密,大致包括综合商社—银行—生产厂家三部分,也就是说集信息、销售、资金周转和生产开发为一体。

德国模式中企业组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类: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以法人持股为主。公司实行共同决策制度,吸收工人参与经营管理。德国与日本同样重视储蓄,企业普遍实行监事会制度,其职权是:选举董事会成员、决定企业方针、投资方向,审查预决算、讨论工资制度;银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对企业放款中起关键作用,而对股票、债券市场、社会集资方面比较薄弱。德国银行对企业大力支持。作为中央银行的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很强、执行严格的货币政策和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制造部门经历了空前的失业水平和低效益状态,在90年代的后5年GDP增长维持在每年2%的水平;日本企业在遭遇1990年东京股市崩溃后增势也不好,事实证明“日本企业系统”模式没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样,美国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同本国内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分不开的。

3.结论

二战结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和日本模式比美国模式效果更突出,或者说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快。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不能自拔,德国经济受两德统一之累增长乏力,而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美国经济学家据此从理论上找到依据,说美国模式应当是效率最高的。但检验经济好坏有若干标准,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生产率和就业率。按照这几个标准,美国模式并不绝对优于日、德模式。过去10年中,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是1.6%,与日本相同,但低于德国;美国的生产率低于日本,而且只有德国的1/2。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社会文化情况不同,各国和地区的市场经济机制及其观念、意识各有特点,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模式,有成效,也有失误,但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所有模式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对模式自身需要反思,各种模式都是需要不断发展的。

三、三大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正在创造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道路和独特方式,有必要甄别现有典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特点,寻找对应性,以资借鉴。经济制度比较领域的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多尔教授对于美国模式特点以及日本美国获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他认为,某些方面,今天中国加入WTO像20世纪60年代日本进入“关贸总协定”。但在许多方面,现在的中国和那时的日本是不同的,“由于日本在冷战中处于美国阵营中,它很好地理解了美国模式……日本作为特定的美国客户的状况使美国模式具有头号的并不奇怪,而且在那时,集体协议、收入再分配的尺度、旨在促进增长、充分就业等凯恩斯措施对美国经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多尔看来,“中国对股票主义充满热情,但是它团体经营的传统更强”,因此“让中国人民了解经济组织的不同方式,特别是德日与英美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是十分重要的”。

三大经济模式成功经验,对我国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有多方面的启示,其中比较重要的两点是:

1.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一种管理经济,管理就离不开政府。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市场经济本来就是由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相结合的经济。从角度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对市场进行干预,只是干预的程度、范围、方式不同而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原始积累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实现的,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国内市场,并开拓了国际市场。美国政府在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实施“行政保护措施”,动辄对所谓以倾销价格出售商品或利用政府补贴进行销售的外国出口商征收惩罚性关税,筑起壁垒,保护本国的,美国政府还一向对高产品出口实行“最为严格”的控制。事实表明,市场经济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相反,市场经济呼唤敢于干预、善于干预的政府,呼唤能根据国情和按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政府。正如法国总理若斯潘所说的:没有国家,就没有市场,市场经济需要规则,需要强有力的机构,需要稳定,需要组织。削弱政府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造成经济下滑。俄罗斯就是一个例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接受西方开的“药剂”,推行全盘西化政策,大摘自由化、私有化,结果导致俄罗斯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联合国欧洲委员会1998年12月16日发表的《1998年欧洲经济调查报告》指出:从俄罗斯危机应该吸取的重要教训是,不能降低政府的作用,私有化进程中形成的私有制度既不利于实行有效的集团化管理,又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日本模式陷入困境,不是因为政府干预太多,恰恰是因为政府干预不力或不善于干预。

在美国发生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的假账丑闻后,不仅美国的制度遭到批评,甚而连美国人一向引以为豪的“美国经济模式”也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认为,是自私自利的美国企业文化导致了假账丑闻的发生。他说,在美国,股东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司管理层为了使股价不断上升,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假账丑闻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英国记者威尔·哈顿在刚刚出版的《我们居住的世界》一书中强调,重视股价的美国经济模式事实上剥夺了整个经济的活力。伦敦大学经济系教授弗雷德·盖伊指出:“人们开始重新看待英美式市场原理。重视与股东、员工、相关企业和社区等各方面关系的欧洲大陆型经营和企业管理模式,今后将进一步受到关注。”由于对于美国经济模式的质疑,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必须对于市场进行严格的适度监管。与此相应,当前学术界对于经济模式的,比较注重公司的正规运行和政府的有效监督,关于公司的治理模式的研究开始盛行起来。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至于如何干预另当别论。无可置疑,政府不应统揽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不应包办代替,不应无所不为,而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政府的职责应该是:依据国情制定战略计划,控制宏观经济平衡;制定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市场,确保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引导外资投向,控制外资总量、结构和布局。确保有效、合理利用外资;惩制经济犯罪,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打击走私、偷税漏税,制止贪污、行贿受贿;协调劳资关系、产业关系,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防止资源浪费和被掠夺性开发,确保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处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还必须指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是动态的,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市场规则进行修订,宏观的货币、财政政策手段的实施以及对公营企业的直接计划目标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是一种政府干预程度较德国模式更大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2.微观主体——企业行为理性化,与政府和银行建立恰当的关系

市场调节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社会由经济不发达走向经济发达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最佳选择。所以,作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须以市场调节作为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这一点与当代西方国家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是共同的。而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有机相关的基本前提:即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化行为、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的公平竞争法律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也就必须具备上述三个基本前提。当前,关于市场体系与法律规则两个方面,参照国际惯例逐步接轨是不成的,中央的政策也早巳明确。问题的焦点在于第一个条件即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化行为——主要是企业理性化行为如何实现。正如近年来一些学者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须以私营经济或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公司制民营经济这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为基础,也就是说,除了一些特殊产业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与控制地位之外,将一般竞争性产业中的众多中小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为以公司制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为补充的经济主体构成是必要的。所以,从一般竞争性产业的微观经济主体构成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当达国家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也是共同的,即在一般竞争性产业,都要以私营或民营经济为基础。

三大模式的经验证明,同私营、民营经济相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的国有及地方公营企业,通常具有管理的社会成本高、效率低的弱点,但是,这些可以被政府直接控制的经济成份在一些特殊产业如垄断性、基础设施性,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性及高科技性等产业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直接增进国民福利和公平目标的实现。因此,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有必要在国防、金融、保险、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及矿产、公共物品与服务、高科技等特殊产业保持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的主导和控制地位。从这一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德国模式比较接近,但在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的比重及其主导,控制力上,比德国模式还要大。政府是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的出资人代表和第一者,管好、管住国有及地方公营经济以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公共目标(并非都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根本标准)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所以,对于这一类特殊的经济成份,政企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分开的。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保持这类经济成份在一些特殊产业的主导和控制地位,就必须对这类经济成份分类进行重新定位,并建立健全一整套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总之,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一个模式的自发探索过程,这种自发探索过程,都是建立在自身现实的经济条件、国情和文化基础上。我国构建一个中国式的市场经济模式,不能照抄照搬,否则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采用“一个具体的模式时,结果总是证明它处在失败的边缘”。从全球经济模式发展趋势看,代表西方自由竞争的美国经济模式,是一个加强“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不断地增加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权力;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是加强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过程,不断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的选择模式是保证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我们学习他国经济模式,构建中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其一,中国化——理清三大模式与各国独特情况的关系,在实践中摸索出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人口、等相适应的中国模式。其二,动态化——三大经济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模式也不应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其三,系统化——三大经济模式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国模式要协调好诸多方面的行为:建立市场为主导的市场机制,加速培育多种市场,搞活微观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建立新型宏观调控体系,加速法制步伐建设等等。 【】

[1] Beck,Thorsten;Levlne,Ross;Loayza,Norman,2000,"Finance and the Sourcea of Growth,"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a,58(1).

[2] GREENWOOD,JEREMY AND SMITH,BRUCE.1997,"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J.Econ.Dynamica and Control,Jan.21(1),pp.145-81.

[3] [英]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4] [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 华民.西方混合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 [美].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菲.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仉建涛.经济增长模式比较[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