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总称。它是人类相互交流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超越时代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争力的重要内容。正如2013年8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十以来,党中央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优秀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术轻道”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被边缘化,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一项技能,谋一个“饭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步变成了职业学校。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之外,还具有研究学问、创新知识、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因此,高校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处世之则和精神境界。“读书志在圣贤”,圣人和君子是中国人推崇的理想人格,所谓君子,就是有仁德之人,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诚、敬、孝”的思想,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跨时空的生命力。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感受到道德修养力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化感召,并努力成为敬业、诚信、友善、正直的人。“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主要在于这个人能否刻意努力地修养他的道德,只有先注重并决心去培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在修养良好的道德上来,才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可能。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最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素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也主要是为了学习获得“饭碗”的技能,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是片面发展的人,人不是一种工具,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完善人才的人格个性,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它包括整体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审美力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好载体与媒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儒家弘扬的刚健有为、勇毅力行的进取精神中,以及道家推崇的致虚守静、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吸取品格修养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品格,实现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不只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私德”,还要有良好的“公德”,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思想宝库。儒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从“修身”开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人生目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确立学生的责任主体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当代的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技术、传播知识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评判标准,是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意识和崇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

对于人文社科和理论性基础学科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等“有形”方面,而是体现在人才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担当等“无形”方面,但由于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实践活动很少,已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好的分析能力、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较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容的人文环境

中华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连绵不绝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学习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总是以极大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华传统文化尊崇“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宽容性,不仅使儒释道三者能够得以长期并存,也让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气氛,能够促进思想的自由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

(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批判性思维

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必要条件往往就是批判。只有对旧有事物或原有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才能谈得上创新,批判性思维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它能够发散思维空间,疏通思想脉络,提高思维效率,提供思维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比如,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体现了一种质疑精神,要求人要善于思考,要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质疑精神恰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老子构建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它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深含着怀疑和批判精神。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育理念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体系中,不论从小学到大学,还是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基本还是应试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一直处于考试的沉重压力下,重分数轻素质、重技能技巧,学生的身心成长受到忽视。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全面教育,变成职业培训所,这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借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再者,中国传统书院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在师生中提倡论辩答疑,注重通过相互讨论,激发创造性,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而这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所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

三、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推进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大学的文化氛围是对各个大学独有的人文气息、学术氛围、学校精神与办学传统的总称。大学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湖泊、花园、以及亭台楼阁等“硬件”的建设,让学生能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校园文化;也要注重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软件”的建设,让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言传身教,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凝练独特的办学精神相结合,有文化内涵,又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深厚悠久而又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二)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永葆青春。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也要发展,没有传承,人才培养将失去文化“根基”,而没有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历史表明,文化的传承是与创新发展紧密相结合的,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着重从创新入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这里说的从创新收入,指的既是指要对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也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要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要敢于新和发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这也是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利推动。

(三)完善教育形式,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种是“填鸭”的灌输式,一种是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启发式。灌输式是教育者通过系统的讲授,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启发式是通过启发受教育者,使其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培育创新型人才要合理运用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育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要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产生求知欲,并把求知欲转化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欲,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创新的智力支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艳文.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2]杨胜宽.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袁川.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建设 意义 问题 应用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既包含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和智慧,又借鉴和融合了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它倡导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直接影响和塑造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成为人们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需要,更是我们今天重建道德高地和伦理秩序,传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很多都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各高校的校园传统都是以古为鉴,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励志名言等一般取自中国古代经典;学生组建的国学社、非遗青年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曲艺协会、中医与养生协会、武术协会等都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致敬;校园环境的设计都以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和”与“美”为其内涵,不仅强调布局和谐,更强调寓意深刻,以物言志;高校主导开展的很多校园活动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积极鼓励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以及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走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提升其质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如在德育方面,以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和价值,更为道德宣传和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案例;在智育方面,《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明清实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更是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美育方面,中国传统曲艺、雕刻、书法、绘画、武术等,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了学生的气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较为单一。并且,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面大都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大多只是在相关活动周或者重要节日之时才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另外,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还未将互联网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有效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兴阵地。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表明,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在从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大多只是运用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作为备课资料,而其中的案例鲜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更没有突出强调要与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衔接。

(三)大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尽如人意,这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平时浏览通俗文学、卡通漫画、时尚杂志等比较多,而阅读文史哲类书籍、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比较少,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更少。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存在差异的。

三、贯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部署

(一)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明确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其价值的当代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简言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秉持发展的思维和综合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而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提供特有的文化场域和文化动力。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由高校主要领导挂帅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事宜,聘请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校园文化建设指导老师,编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同时对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其次,纠正校园文化建设偏重宣传现代潮流和科技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务必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再次,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住,避免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复古倾向和形式主义,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

因此,作为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承担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延续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同时,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探索利用网站、QQ、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传媒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建立宣传传统文化的网站,精选优秀古典文化开拓学生的野;组建 QQ群或微信群,选取学生关心的文化热点,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开展网络动漫节,将传统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荧屏;购买传统文化电子出版物,让学生随时随地尽享阅读的乐趣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还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创建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让学生乐于投身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再次,动员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做一个真正懂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根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座价值深远的文化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方向以及面临的问题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物质财富取得极大进步、世界各民族精神家园却日渐荒芜的当前,亟须加大力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来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前发展[3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一

党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如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并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传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5 ],每一代领导集体都做出很大贡献,先后提出了“革命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观点及体系[6 ],并且在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的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警句和格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多次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表明了当前国家对待传统优秀文化的态度和立场。现在国家宣传倡导的很多价值观念都是基于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例如,和谐思想、人本思想、德治理念、小康社会、讲诚信等。这些传统优秀文化对于维护国家团结、民族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发出倡导,是让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都内在的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优良美德。如奉献、孝悌、友善、爱国、公平、辞让、和谐等美德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内容是一致的。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潜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7 ],推动其完善与发展。对待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人们要用心传承,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时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要想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8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对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要发展,首先要培养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市场。那么什么才是人民需要的文化?什么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什么是人民最容易接受的文化?首先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9 ],其中蕴藏着深深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有其独特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接受与吸收的文化,也是最容易发展壮大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理念,比如和谐、中庸,对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作用。还有全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原始风景和风俗习惯等,对于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比如,云南的旅游业、东北的二人台等,都是以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愈来愈烈,中华民族要想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与渗透,就必须发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环顾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当代的新兴技术结合来促进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比如,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游戏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也必将进入大发展时期。因此,应该将文化产业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

二、新时期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一)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

儒家思想中最主要的“仁、义、礼、智、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年来都被当作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不可丢失的精神品质。此外,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如“舍生取义”“三省吾身”“不耻下问”等观念,对于培养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意义重大。同时,传承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对于当前道德体系的构建、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民族精神的树立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要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致虚守静”。这种遵循自然、顺应规律、无为和谐统一的思想主张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使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顺其自然,换个角度思考。道家思想倡导得顺从内心,对于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现象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传承道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重大。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非攻、尚贤、贵义”等思想,实质上是在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世观念,它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当前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墨家思想提倡全体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提倡教育的民主与公平,对于当代提高全民素质和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所以,传承墨家文化对于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二)个人精神道德方面的内容

第一,进取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精神也十分值得当代人们传承下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推崇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珍贵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中华民族克服重重磨难、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进取精神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提升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也作用非凡,因此,对其必须要大力继承与弘扬,以此激发人民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勇气。第二,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家邦一体”等爱国主义思想都表达了古代人民国家利益至上的深厚爱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悠久,最早儒学提出爱国等于爱民,所以爱国不只是人民忠于国家,国家也要爱人民,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表现为激励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而不断奋斗,表现着人民对于国家的热爱。当代,虽然人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但是爱国主义精神不可缺失。传承爱国精神,对于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意义重大。第三,自律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克己、知耻守节等自律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自律精神就是通过反省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言行规范,从而提升精神素养,然后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这种精神在当代也十分有借鉴意义,首先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传承这种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代社会,人心浮躁,社会中各种腐败落后现象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将修身自律、知耻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出去,那么整个社会都会有一种新的氛围。

(三)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谐、大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构成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致思趋向。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资源与和谐智慧,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展的内在思想动力,更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宝贵文化资源[10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和为贵”等和谐观念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和平与和睦的向往。和谐思想包含的丰富内涵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和谐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也具有启示作用。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大程度上是对和谐思想的传承。所以,传承和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不可忽视。

三、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时期,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能更好地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运用科学态度,大力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定历史上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有弊无利;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不管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全部都应该继承下去。这两种态度实质上都是错误的,是万万不能采取的。在不断发展的当代世界,对待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必须要分析鉴别。只有批判和抵制“糟粕”,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精华”,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态度鲜明地将适合当前发展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精华内容保留下来,将那些已经过时的和落后的文化糟粕及时有效地剔除出去。因为文化是在社会的一定氛围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曾经有益的内容可能在当代已经不再适用,所以要用扬弃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要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作用,还要大力的挖掘传统文化[7 ],同时要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文化不受侵犯。首先要整合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分类分层,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本质,并赋予它时代意义。同时,要想更好地保护传统优秀文化,就必须发挥它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更加具有活力。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让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其他国家也能了解和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做好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尊重传统文化,并不代表食古不化,要把传统的知识文化生搬硬套到当代社会。相反,要尊重传统文化。要想让它更好地在当代展现价值,就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指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9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一次次的创造性转化,才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封建社会的内容,在当代,这显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让传统文化与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与时俱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指在既有文化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实现对既有文化的开发、拓展和延伸。其本质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和超越发展。当前,我国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9 ],就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时代潮流,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加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但是也要注意,创新的关键在于实践,因此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既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要旧调重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卞成日,高承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 (1 ):83-86.

[2 ]吴灿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略探[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 (1 ):35-40.

[3 ]朱继东.毛泽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 (1 ):15-23.

[4 ]王育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内涵意蕴及提升路径[J].未来与发展,2020 (3 ):31-36+6.

[5 ]李长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审视[J].科学社会主义,2019 (6 ):59-64.

[6 ]阿斯亚・斯马义,鲍军.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J].中国地名,2020 (3 ):4-7.

[7 ]张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9.

[8 ]耿虹.发挥资产评估作用推动艺术品金融发展[J].中国资产评估,2020 (2 ):4-5.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均重点强调了要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也要求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阐述了青年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重大问题,为高校弘扬五四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可分开的时代。经济交往已具有世界性,表层文化到潜层文化,都在相互影响、渗透,交流、撞击。面临这种新的局面,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不少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当前新的时期,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扼制崇洋的思潮,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显得更为迫切、重要。在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磨炼心志,完善人格,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精髓的传承,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必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培育意义重大,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之必需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小就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全面准备。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更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育发展之必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报告”、都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部在《纲要》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而在《若干意见》中也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我们除了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教育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要全面加强我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品质,培养“品德好,品行优,品味高”的当代大学生,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学生发展之所需

在当前多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出现多元化、多样性、多变的特点,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必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广大学生的深情呼唤。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高职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不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创造者。

二、实施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感知文化、传承文化。精选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构建有代表性的内容体系;可多途并举,形成合力,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社团、展演活动、观摩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进网络、进学生大脑。采取多种路径与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起“传承文化精粹,培养综合素质”的重任。

(一)创新课程课堂教育

1.逐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开设传统文化、形象设计、礼仪礼貌、诗词鉴赏、行为养成、艺术欣赏、剪纸古画、书法等选修课程,指导树立传统文化的学习观,重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导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处处有传统”的观念,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关注传统文化,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形成学校特有的绅士文化、淑女文化,培养好品德、好人格、高素质、高品位的当代大学生。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逐句逐段细嚼慢品的教学模式,找准接触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拓展讲解。课堂上教师充分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优质课活动

以教学设计为主,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优质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打造课堂模式实用且效果较好的精品课堂。体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想境界。

4.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媒体网络平台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都已普遍利用手机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高职院校应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关注学生兴趣,搭建微信平台,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微信媒体。同时,将课程教学体系、学生活动与微信网络教育相结合,以此来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和沟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有效开展。

(二)开创第二课堂教育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学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探索,关注周围的人、事、物,开展传统文化的积累交流评比活动,养成看报、听广播、做笔记、记日记等良好习惯。通过树立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从中体验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1.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在学生会和社团中开展争做美德之星等活动,在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诚信教育,以提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美德良好作风。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大力挖掘、激发并保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学典礼、军事训练、入学教育、企业文化讲堂、毕业典礼、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技能活动,引导学生加入到传统戏曲、茶艺、剪纸、书法、古典乐器等人文类兴趣班来,以此来陶冶情操,更好地宣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和做之间慢慢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加强传统节日教育

以传统节日的形式重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教育活动,在高职中传承感恩父母、尊师重道的优秀文化。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以国庆节、建党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为契机,在大学生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广大师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3.抓好经典诵读教育

在高职院校利用早读早锻炼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在各学院开展不同的国学诵读内容,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组织教师诵读《大学》、《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利用好学生会和各个学生社团,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传统文化氛围;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广泛开展生活化、故事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并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

4.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学生参观文化遗迹、名人名事、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做好地方国粹教育,以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如: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皮影戏等国粹教育。

【参考文献】

[1]樊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5(05).

[2]陈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J].奋斗,2015(03).

[3]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05).

[4]王鹏程.论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校管理,2015(08).

[5]彭铁光,李洪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4).

[6]王旭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该怎样进校园[J].语文建设,2015(03).

[7]鞠升川. 新形势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8]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0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融合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先进的德育理念和宝贵的德育内容,它与现代德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折射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因子,而且能够使思政教学在效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对我们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品德高尚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中包含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渴望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他曾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国古人对祖国的统一、民族命运的忧患精神是我们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能激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树立大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使命和责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格培养,从而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和塑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首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比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其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坚守节气、不惧强势的英雄气概。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最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宽容忍让、海乃百川的容忍之道。这些良好的品质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义利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提倡修身养性,主张道德践履。任何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外化为外在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即知行合一。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阐述,比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这些都要求我们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去衡量和实现内在的道德品质,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一方面可以反省自己,从而扬弃内在的道德品质,使道德品性实现升华。另一方面就是再次去践行自己的品性气质,达到知行合一。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彼此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融合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一)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文化是历史的本质反映,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如果按照思政领域的双主体理论来讲,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对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意义重大。一方面,从受教育者来讲,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包括人们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完善,更包括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改善以及对个人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另一方面,从教育内容来讲,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高校思政课课堂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和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所以能够很好的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

(二)有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一方面,扩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受众面。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新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新青年,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因此,以学生为载体,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明智之举。另一方面,增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性。高校的思政课是一门培养政治素养过硬、道德品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的优秀人才的必修课程,如果将高校思政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就会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载体和依据,同时,通过实践的参与,循序渐进的养成践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思想的习惯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重点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感恩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内容设定上要有所偏重,目前,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有的大学生也深受其害,考试作弊,不懂得孝顺父母,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等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种情况,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内容编写上,要适当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所宣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教育实践,要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荀子说,“学至于行而后止”,可见,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停止于获取知识而应该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之上。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将教育实践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去。加强与当地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少数民族村寨的联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升华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践行之上。

(三)在教学环境上,需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的思政教育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应该在学校的角角落落都折射出学校的校园文化,从而全面深入的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同时利用校园网、校报、其他学生社团刊物等媒体手段,在学校中广泛的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校园无处不育人、无处不传道的氛围和环境。

总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重要思路,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同时也是培育出更多同志所提倡的“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优秀“四可”青年的过程。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