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1篇

“跨越性批判”是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比较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而得出的关于马克思方法论的新认识。跨越性批判在延续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特质认识基础上,强调这种辩证批判的动态性和立场的传统性。从跨越性批判方法论视角来看,在党的十以来确立的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出发点、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文化观,不仅传承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中的辩证法精神,同时通过对批判立场的转换回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的实践困境,开创了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新进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观;马克思方法论;跨越性批判;批判继承;文化自信

当代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通过对康德与马克思批判方法的比较发现,马克思自称为辩证法的学术批判方法,其实质是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转换的动态性“跨越性批判”。从跨越性批判这一方法论视角审视传统文化观,我们可以发现的传统文化观既是对“批判继承”原则之合理性内核的理论传承;同时,又通过对“中国梦”的历史衔接和文化自信的根本地位确认,实现了批判继承的立场转换,从而回答了时代“破四旧”有批判而无继承之实践困境的学理原因,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

一、从破到立: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百年巨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帝国列强的侵扰。为摆脱中国近代落后屈辱的现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从而使中华民族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国人遍寻救国救民之良方。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经历了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包袱到时期的“四旧”,最后回归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一文化自信的百年嬗变。一百年前的今天,正值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阶段。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有着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用源自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武器,拉开了旨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迅速推开,并起到摧古拉朽的思想启蒙作用,其背后既有清末后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中体西用”实践失败的现实刺激,更有经严复结合中国现实需求而转述的达尔文进化论思潮的学理支撑。在进化论的思维范式下,空间意义上并存的中西文化被解读为时间维度上的古今序列。而近代中国的没落也由此被用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过时性。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也被看做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沉重历史包袱,甚至是保守腐朽的历史阻挡力量。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孔孟儒学则首当其冲被作为批判的对象。基于此,留日归来的吴虞一提出“打倒孔家店”,便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盛行的口号和标志。另一方面,由于儒学主张孝为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新文化运动自然也将批判孝道、鼓励新青年勇敢走出“吃人”家庭作为改造旧社会、重塑国民性的重中之重。甚至为了对抗文化传承的历史惯性,胡适等人还曾提出废除汉语等全盘西化计划。实际上,为了深入批判“三纲”、旧礼教,鲁迅、吴虞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礼教吃人”说。但此说并非新文化运动首创,早在乾隆年间,早期启蒙思想家、汉学家戴震即有理学“以理杀人”之说。[1]然而,李贽、戴震等人对儒学的批判是从儒学真伪或从儒学道统与政统的区分层面来进行的内部批判。这种批判虽然不乏思想启蒙意义,但其宗旨还在于维护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儒学道统。一旦把对儒学的批判纳入进化论框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只剩下存废与否的零和选择。现代新儒家梁漱溟正是看到这一批判的深层逻辑,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力图通过将中、西、印三种文化视作空间并存、各有优劣的文化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承续的合理性。然而,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面前,传统文化的艰难呵护不仅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被看做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无谓挣扎。这大概也是梁漱溟何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新儒家的原因吧,毕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在“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纠结中自沉湖底。正如严复译作《天演论》是基于爱国主义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新文化运动的诸多先锋也面临着成长于斯又激烈批判之的情感冲突与逻辑困境。十月革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让企盼中国走向新生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生存与文化自尊有机融合的可能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阶段论同时为文化革故鼎新的必然性和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实存性提供了理论论证;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论对文化相对独立性的认肯,也为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提供了可能性。也正是由此出发,提出辩证看待、批判继承的传统文化观。然而,建国后在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年代,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在实践中沦为有批判无继承的全面“破四旧”运动。文化的时代性成了直接判定文化落后程度的直观标识,甚至文化本身也成了亟需革命的对象。不难想象,孔孟儒学、乃至孔府、孔庙本身在时期会有什么命运。改革开放后,面对长达八十余年的反传统运动所造成的传统文化断裂,学界和社会开始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时间,诠释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蔚为壮观,并与新一轮的译介西学思潮颉颃并存。然而,真正系统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具体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方法的还是党的十以来关于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传统文化观。由此,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由破到立的百年巨变。

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困境的方法论分析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此后,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辩证看待并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都是对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态度,并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指导包括当下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何以在同样坚持“批判继承”原则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会走向“厚今薄古”、“越是精华越要批判”的极端境地,以至于在实践中沦为形而上学的有批判无继承、只否定不肯定。最终一场波及全国的“破四旧”运动给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让在曲阜座谈会上无法忘却对传统文化的戕害。今天,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以便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传统文化,就不能简单将“批判继承”这一理论的辩证法实质与实践的形而上学矛盾归因为当时的“左”的思潮等外在因素,而应该从方法论层面分析传统文化观困境的内在学理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继续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并推动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具体而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和内容:首先,从继承历史文化的必要性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都需要了解和利用自身历史文化。正如恩格斯警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的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3]124从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那些只知照搬马克思主义而不懂中国历史现实的教条主义者和民族虚无主义者,很容易“在这个伟大斗争中跌下了或跌下过机会主义的泥坑”。[4]602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4]635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不断试错之后被选择的。因此,绝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宗、历史,“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只有从自身历史文化出发,使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真正提升民族自信心。其次,从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决定了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辩证看待,又要批判继承。一方面,特定阶段的意识形态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说,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合理性,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这种尊重并非颂古非今,而是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因此,需要按照“人民性”这个标准来甄别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并作出取舍,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新的时代需要进行改造以达到推陈出新,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体现了辩证法精神。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本为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实践中滑向形而上学式的单向批判?正如苏格拉底在《会饮篇》中所说,哲学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在两个不可调和的领域之间捕捉到的,哲学通过永恒的奋力追求在张力中画出自己的人生。[5]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辩证法渊源有自。它不是从固有的立场对对象一分为二的解读,相反更像是一个“无知者”从对立双方的互相批判中获得自身的立场和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也曾举例说明:1845年“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3]63因此,当我们从中国式“一分为二”去解读马克思的辩证法时,固然也反映了辩证法强调既否定又肯定这一特质,却忽略了西方语境中辩证法的动态立场。一旦我们以掌握了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和批判标准,运用唯物史观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从逻辑上自然会得出如下结论:“研究文化遗产,总结古代文化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作用不大。因为它们无非是封建社会文化的规律,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适用或者不能直接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6]既然我们对规律有了正确的认知,传统文化就只剩下充当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素材佐证价值,而且往往是作为反面典型来使用的。令人唏嘘的是北京故宫和主张“抽象继承”传统文化的冯友兰就是作为反面教材才被“保护”下来的。实际上,抛开批判继承的立场固定缺陷,单从情感心理学和文化接受学的角度来看,“批判地继承”将批判作为逻辑在先,也无形中使继承蒙上了心理阴影。中国传统文化“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模式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它通过“旧瓶装新酒”实现了文化的自然过渡或嫁接,不至于产生“橘生北国则为枳”的尴尬。当然,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在特殊时期的偏差并不意味着原则本身不再有效,它只是说明该原则尚存在走向流弊的学理漏洞。因此,还需要后来者进一步通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解来补充完善,而这本身也正是“批判继承”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文明的失序,总是从最细微处开始。而文明的重建又何尝不是如此?[7]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运动,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甚至断裂,不仅造成乡愁和精神家园无处依顿,而且使道德虚无主义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利益驱使下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道德建设,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建设方案和具体规范,然而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甚至低于60分的“及格线”的调查结论却让人们不得不面对道德建设的实施力度和社会道德水平现状呈现极大反差的尴尬现实。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要重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过分依赖理论的推演和舆论的宣传。正如恩格斯在总结西方思想启蒙进程中传统与新兴意识形态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3]118只有将新时期所需要的道德风尚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契人心并发挥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基于此,在党的十后专程到山东曲阜参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孔府,开宗明义地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8]更在其后的论述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持文化自信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并具体指出继承传统的方法路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意味着不仅自觉传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同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今天,我们要自觉承担交代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任务,就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再认识,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创新,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长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以黑格尔为参照来完成的。这种以黑解马的解读模式不仅为区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强化了经济决定论倾向,同时,将黑格尔与马克思对立,容易让人们误认为马克思是从固有的唯物史观立场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既否定又肯定的辩证批判,却忘了马克思用以批判的立场本身也是批判的产物。沿着这一逻辑,当我们顺利到达马克思主义之岸后,过河拆桥,黑格尔思想乃至其他学理资源自然没有任何继承的必要,甚至连批判也显得浪费时间。对此,恩格斯曾专门提醒,“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3]126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在“历史斗争的进程中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规律则需要从批判对象或具体的实践中去寻找,“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3]122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正是基于以上考量,通过对康德和马克思学术研究方法的比较发现,类似于康德在理性主义和经验论之间不断位移中形成康德的理性批判体系,马克思的批判性思想和论述同样产生于不断移动于不同话语体系所产生的强烈的视差,柄谷行人把这种批判命名为“跨越性批判”。[9]柄谷行人对马克思方法论的跨越性批判解读,强调了马克思的思想批判既不是基于某种安定的第三种立场对其他各种思想的分别批判,也不是对对立双方观点各取所需式简单综合;而是在后思想的接受中对前思想形成批判,同时用批判过了的前思想对后接受思想进行再批判。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否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质就在于马克思不仅是学成的,而且是学无止境的。从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建设自然不可能是历史虚无的全新建构,也不是无批判的历史复古。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精神进行批判,这里的批判不是为了彰显新文化的先进性,而是在批判中完成新文化,也即所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则在于“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这种传承在先的传统文化观就从根本上承认了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从学理上了新文化运动和期间之所以反传统的逻辑前提。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马克思也曾在比较近代中印两国面临西方殖民入侵时的不同表现和命运时感叹,印度无为顺从的民族文化注定了它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而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则确保了中国人民必定会发起维护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让任何觊觎中国的列强无法像吞并印度一样把中国作为顺从的战利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强调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建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出于“革命性质决定了革命任务”这一判断,忽略了社会主义新文化赖以扎根生长的民族文化土壤。根据马克思的跨越性批判方法论,马克思如果在通过批判黑格尔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应该会反过来从黑格尔的立场对唯物史观进行补充完善。而这一点也一直是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耿耿于怀的:“(这些)思想家们的一个愚蠢观念。这就是:我们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几乎是故意地忘记,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3]127这里所说的“历史因素”自然也包括由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民族精神。基于此,特别强调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把文化自信作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本前提。

四、结语

正如所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0]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几经变迁,每个中华儿女渴望国富民强的爱国之心都是一样的,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沉的核心理念。如果说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正确制定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原则,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有幸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新一届领导人则在坚持和发扬批判继承原则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和根基,从而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与民族生存发展之间的主从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

作者:刘玲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05.

[2]陈金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批判地继承[J].思想研究,2014(7).

[3]徐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5][美]拉格兰,萨特海特.哲学是什么[M].韩东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邓绍基.关于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的讨论和思想认识[M]//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

[7]侯军.礼失而求诸野[N].光明日报,2014-11-21(13).

[8]李攻.曲阜论文化:山东考察谈孔子[N].第一财经日报,2013-12-05.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2篇

一、新课改中教与学的传承

首先,教学理念的传承。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特点,历来更加重视教书育人。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师要爱岗敬业,学生要勤勉刻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工作是个孤独的事业,不是呼朋引伴和鹦鹉学舌能成就的。要投入时间精力,要专注,有时甚至要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教学相长”善于总结,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完善自我。所以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适时进行鼓励和点拨。

再次,在语文双基教学中,积累知识,培训基本技能更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历来所强调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落实学生对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的记诵。培训学生掌握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单元检测,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单元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成效的鉴定,更是我们下段工作方向的依据。所以当然也要继续这个做法。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有许多我们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

二、新课改的创新之路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首先承认学生差别,培养学生特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与传统教学显著的差别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与教师关系的改变。以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且这些变化。被称作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革命。

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居于完全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首席伙伴”,是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统天下“一言堂”已经不复存在。在我们的课文课堂上,教师预设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状况。已经是渐行渐远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引领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完成的预习任务。任务包括所学课文的有有相关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题。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只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做任何指导。在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之后,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层面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接下来,教师解决学生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落实了学生的预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最终解决难题的习惯。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剪纸技法;创新能力;传承文化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广,美术课程在课程观念上由单一的课程功能向多元的课程功能转化,这使得美术课程更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均衡性和适应性。中学美术课程中剪纸内容少之胜少,就产生以下矛盾:中学美术课程安排不足与中学生的剪纸水平提高相矛盾;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应用的优势与剪纸在美术课程中缺乏相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让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传承与创新,结合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对剪纸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有如下探索。

一、感受——创设浓郁的剪纸文化氛围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趣,陶冶学生情操。在剪纸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剪纸产生兴趣,创设剪纸文化氛围是非常关键。

剪纸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了解却不是很多。因此,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让学生自己收集与剪纸相关的文字及图片,初步感知剪纸艺术。其次,老师可以开设剪纸欣赏课,通过欣赏民间优秀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深入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体会剪纸艺术的特点及其魅力。运用图片以及课件形式的欣赏课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剪纸作品的形象,还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再次在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剪纸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剪纸兴趣。

二、练能——提高学生的剪纸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剪纸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可以是极其丰富多样的,采取一些针对性、实用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由简到繁,提高学生剪纸能力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尝试从简单的剪纸方法学起,由浅到深逐步提高学生剪纸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用多种方法剪刻不同材质(彩纸、宣纸、树叶、胶片);从简单的点、线、纹样入手,到较为复杂的四折团花剪纸;从初步感受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到欣赏感受民间剪纸中各类象征符号、特定形象的寓意(喜字旁边的并蒂莲的含义:幸福、美满),并能对剪纸作品进行描述。

2、由内而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学生剪纸技艺的提高,剪纸不仅仅拘泥于模仿,而且需要采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注重培养他们自由地进行剪纸创作。

第一,多看。为了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就必须经常在网络上寻找非常具有创新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推荐一些优秀的剪纸网站;另外向他们推荐好的民间剪纸书籍。多元的剪纸世界,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新意的作品。第二,多思。思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但艺术的想象不是脱离现实的乱想,在剪纸教学中,结合剪纸课上的内容,组织学生外出观察、写生,引导他们从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人物开始,运用多种造型表现方法,就可以创作出了许多从不同视角出发,但同样美丽、有新意的作品。第三,多做。只有多动手去尝试,才不会失去自我感受、自我加工、自我创造的机会,创作更多优秀的剪纸。由于剪纸的工具比较简单,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把工具随身携带,学生可以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来剪一剪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同学的头像,卡通图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出专业的剪纸教室,可提供一些剪纸必备的材料。

三、发扬——学以致用,传承优秀的剪纸文化

学以致用,融入生活。剪纸兼备欣赏与实用功能,可直接应用到课堂与生活中,让学生多方面体会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更好的传承剪纸文化。

“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可以把相关内容与剪纸相融合,既发展了剪纸艺术,有加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用剪纸的表现形式来上《设计的魅力》等课程。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让剪纸融入校园。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道、教室等地方布置师生的剪纸作品;在校级刊物中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办学生剪纸作品展;每一种形式和学以致用的实用性都有力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作冲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4篇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化、多极化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彰显,也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一、传承发扬国有企业优秀传统文化

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企业中的人又要依靠企业生存。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集团公司湖北片区的四家电力设计、施工企业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辉煌的业绩。时代变革催生企业加速发展,湖北工程公司的诞生是重组企业稳中求变的思维创新,又是重组企业寻求发展的美好愿景。从湖北宏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容乃宏,至诚为源”到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秉承的“厚德尚能,敏行至善”,从湖北电建一公司最早形成的“中华电建第一旅”文化品牌到湖北电建二公司深入人心的“融・和”文化;充分感受企业发展中“融”与“容”的交集与厚德载物的胸襟。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与精神支柱。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湖北工程公司希望通过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独具企业特色,并为全体员工遵循的文化观念、经营思想、共同信念、共同意识和道德准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还要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步实践中。

我认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在于,将国有企业传统文化的传承“仁爱”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共享”紧密联系。“仁”是儒家伦理规范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主线,即“仁者爱人”。彰显出一种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要真正做到“爱人”,就是达到“仁”的境界,即和谐、协调、平衡、有序的状态;所谓仁,是企业发展的黏合剂与剂,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存。所谓仁郏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人与自然间的相处之道。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与之和谐相处。正因为有了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同理之心,包容之心,企业员工才能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养成、无私奉献,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企业人。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够真正从心灵深处突显,怀揣感恩之心,勇于担当,处处维护企业利益和展示企业形象。所谓“共享”,就是员工与企业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宗旨,关注员工诉求,逐步完善员工发展平台和机会,使员工社会地位、自我价值得以彰显,福利待遇不断提升。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

纵观世界企业一直是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50年代前企业竞争靠硬件,60年代竞争核心凭技术,70年代竞争侧管理,80年代竞争重营销,90年代竞争讲品牌。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世界著名企业成功背后都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共享价值观作支撑。如:通用电气永远推崇“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三个传统,秉承诚信是人之本,也是企业立身之本”;沃尔玛“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等。重组的湖北工程有限公司,肩负整合、团结、引领成员企业发展的重任,吸收和提炼各成员企业的文化精髓,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全员性企业文化值入,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考评机制。

二是坚持指导思想。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力量源泉。

三是提倡以人为本。员工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是企业最重要资源。著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Z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的宗旨就是帮助雇员的成长。”企业只有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培育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以企业为家,企业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5篇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存在意义已经超越了其原本的医学范围,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图腾,由于在理论基础、诊断过程、治疗机理和治疗方法上与现代西方医学大相径庭。如今正遭受着国际同行甚至是本国医学工作者的质疑与挑战,因此,研究新时代下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中医的内涵与学科特点

所谓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的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一部中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史,几千年来,它凝聚了太多中国人那令人叹服的智慧与勇气,从神农尝百草到“望闻问切”四诊疗法的产生再到华佗麻醉与“五禽戏”的运用最后到医学大作《本草纲目》的问世,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治疗流程与方法,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具有非常鲜明的治疗与诊断特点。首先,它以经验与相似观作为其诊断与治疗的依据,这与现代临床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这也是中医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验与相似观在现代医学看来并不能作为诊断与治疗的理论依据与模型,尤其是不能作为使用药物的依据与证明。因为有许多疾病从病人外观上来看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然而却有可能源于截然不同的成病机理,如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的感冒发烧非常相似,但成病机理却截然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差异巨大。其次中医以辩证论治为其诊疗依据,这是中医区别于现代西方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将人看作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一旦人体的某一方面受损,其他方面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理特征,而中医治疗的目的正是在于调和与恢复人体的这种生理平衡。辩证论治还表现在诊疗方法上,众所周知,“望闻问切”四http://诊疗法是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其内容就包含了综合辩证分析疾病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的辩证理论思想。最后,中医还相信人体具有自愈能力,中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并不是在于使用药物,而在于调和与指导人的精神状态的发展,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2 中医方法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2006年一位学了20多年中医的中南大学教授在网上发表取消中医的签名,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方舟子也在网上大肆渲染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同年10月10日,国家卫生部出面声明:坚决反对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认为这言论是无知的表现。07年1月11日吴仪在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表态:中医的地位、作用和科学性毋庸置疑。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言论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以至于让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都参与进来,中医方法真的是伪科学吗?如果是,那又怎么解释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作出的贡献呢?退一步讲,即使中医不是科学,那不是科学的东西就应该抛弃吗?那么现代社会应该抛弃的东西就太多了。诸如神学、宗教学、星相学等等都应该成为被我们放弃的东西。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科学所包含的特点主要有三个:1.条件给定,结论一致;2.不依赖于研究者主体;3.有一个实验与推理的过程。中医方法的研究符合其中两个特点,但唯独有一个特点并不符合,那就是中医研究它依赖于研究者主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然而任何的临床医学它都依赖于研究者主体,难道所有的临床医学都不是科学吗?此外,假如按照科学的上述特点进行分析,许多学科都不能纳入到科学体系中,至少不能纳入到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体系中。如社会学中的吸毒与宗教问题,又如经济学中的投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好的佐证了中医目前的困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不是科学的东西就不一定不可取,而且我们不能只要科学而抛弃其他任何东西。

3 中医方法的现代化

其实自清末以来,中国国运衰弱,西方医学趁此机会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从那时起,许多人就开始主张中医的现代化,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医就陷入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多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医学的发展也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手段来辅助医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依靠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来归纳中医学的规律性,再结合医学专家的理论解释形成医学发现、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最终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及与其

转贴于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