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外阅读文化传承研究

课外阅读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对当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阅读方式失当;阅读习惯不良;阅读数量不足;阅读品质也不高,并存在着名着叫好不叫座;快餐文化大量充斥其间等现象。故而选取高年级小学生为代表对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通过调查针对现存问题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阅读的条件、指导阅读的方法、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几个策略,希望能对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品质;名着

怎样学好语文,这是许多学生为之困扰的一个问题,要学好语文,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即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又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从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又可让学生进一步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培养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观。

既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我在实习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突然发挥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我的实习点是江北区最好的学校,学生素质一定程度上说比一般学校的学生素质要高。即便如此,情况还是这样令人尴尬。可想而知,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现状令人担忧啊!

由此,我对江北实验小学的501与502班近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调查问卷见附件1)调查结果见下表:

一、阅读现状分析

对于阅读态度和阅读兴趣的调查结果是支持课外阅读的人为100%;喜欢阅读的人占81%;教师支持的占80%;家长支持的占45%;阅读目的无论从业务还是精神方面出发皆为正常。这大致上反映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的,这一点无庸置疑。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4名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最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喜欢的学生,持认同感的学生一定程度上说就比不喜欢的学生要先进一步,自然在成绩上也有所体现。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现在的高年级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阅读方式失当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指阅读书目的随意性;二是指阅读时间的随意性,有计划的仅18人,只占19%,随意性的43人,占46%之多!课外书籍,浩似海洋,而人的生命有限,即使不干任何事也读不完,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当成长发育阶段,如果能有计划地读一批好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不尽;反之如果不加选择地随意读书,就如一日三餐,主食、零食不分,加上有一顿,没一顿,长此以往必然闹病,不利于健康。阅读方式的不当反映了阅读目的的模糊,这与缺乏阅读指导有关,必须引起重视。

(二)阅读习惯不良

阅读习惯不良,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阅读方法不对。从调查看,读书只看轮廓,跳着读的分别为34人(占37%)和20人(27%)两项相加竟达54人,占64%!而细细读的仅34人,占36%。大家知道,任何一部优质的着作,都是作者艰苦的脑力劳动的结果,必然是内容的完整性,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完美统一体。阅读的过程应该而且也可以是从内容到形式,从思维到语言的各方面综合全面的学习过程,如果是只图情节的大致了解或某些内容的惊奇,就不能全面吸收书中的精华,而且久而久之,还会养成粗枝大叶,挂一漏万的坏习惯,当然也有人主张读书“不求甚解”,但那是针对已具有相当阅读水平的人而言,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首先提倡的应是认真,细心地读书。

二是读过算数,不加思索,不做笔记或卡片。读后思考的仅17人,只占18%。

知识的吸收也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而事理的领悟,则必须借助思考。这一点不少同学忽视了,孔子也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正是学与思必须结合。这也是缺乏指导的结果。

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养成。

(三)阅读数量不足

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学期中读一到两本书,读10本的仅1人,占1%,读5~6人的占19%;读3~4本的占30%;读1~2本46%,这个最少的读书数目所占比例才是最多的。一学期200天平均每天才吸收多少知识?这么少的阅读量怎么能体现阅读效果呢,怎么谈得上提高阅读水平呢?

(四)阅读品质不高

现在的小学校园,不仅文化快餐充斥其间,而且名着更是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喜欢小说的学生有56人,占了60%。小说阅读是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进一步的调查却发现(见表十二),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绝大部分喜欢的是武侠、言情、玄幻之类的作品,他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来选择,遵从自己的直观感受,从而使阅读的对象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阅读的原因则是作为消遣,用于消磨时间,或是欣赏琼瑶的文笔和金庸武侠小说惊险离奇的情节。

从此次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历史、诗歌甚至是科普作品,认为它们太枯燥乏味,或是过于老化、过于偏激,科普读物过于深奥,缺乏形象性和通俗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久和深入,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这一点倒是令人十分欣喜,也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此次调查,最注重的还是关于名着的阅读。显然,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以四大名着为例,《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分别是69%和30%。但其阅读的方式大多以电视剧为主,以阅读率最高的《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着的仅有5人,占4%,其他作品进行过原着阅读的更是凤毛麟角。除此之外,学生偶尔也有阅读过《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的,对现代作家作品的阅读,如鲁迅的、茅盾的,也略有一二。

对外国文学名着的阅读,更让人失望。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二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就总体而言,学生阅读中外名着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阅读中外名着较多的同学,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也不错。他们也有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做一些摘记。由此看来,如果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在课外立阅读上加以引导。

(五)阅读时间有限

在阅读时间安排的问题上,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着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多数认为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尚且觉得时间紧迫,没有时间放到课外书上。至于课外阅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几乎全体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可以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这说明了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是现阶段认识和行为有些微的差异。但我认为,已经有了好的认识,只要稍加引导,相信会形成一种好的局面。我们期待着这种局面早日出现。

二、阅读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一)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说过:“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可见,如果学生没有“我要读书”这种内在需要和渴望的话,读再多的书,也是无助于知识的增长。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情景。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比如,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诉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2、交流展示。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知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等。这些做法,可以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3、适当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评比激励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采蜜集”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拓展阅读时间

1、每天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先让两位学生以通过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等作为内容,上讲台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学生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了其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书籍。

2、安排专业课时。课外阅读课一般有五种类型:读物推荐课、阅读辅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汇报课、读书笔记辅导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堂课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供学生汇报读书成果。保证每周一课时,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三)强调阅读价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方法是人们为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而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行为方式与手段的总和。阅读主要是一种感知过程,所以阅读方式本质上是关于感知与思维的方法。

1、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学习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篇以后,可以布置学生找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和其他名篇名句去读、背;读了《爬山虎的脚》,布置学生找叶圣陶的其他/Article/"target="_blank">材料,效果很好。

2、指导学生阅读有价值的书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小学生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他们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美的能力。选好书,首先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如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其次,要有教育性,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第三,要注意广泛性,体裁要广泛,小说,诗歌古诗寓言童话科普读物等,第四,要有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喜闻乐见的。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为了给学生选好读物,教师要博览群书,这样指导学生才能游刃有余。

3、指导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细读法,既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有的文章语言隽永,运用典范,以这些作品为凭借,指导学生精读,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2)粗读法。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例如名着《西游记》、《水浒传》等。教材中节选了一些中外名着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着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掩卷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3)快读法,即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其特点是快,要求读得快,理解得快。(4)选读法。要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来读,读时做到目光只扫描最关键的词句只取所需,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4、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用在课外阅读中能够使学生“积蓄丰厚”。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可坚持让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摘录重要的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进行交流。有时还让学生给文字配上插图,更增加了兴趣。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5、指导学生活学活用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应引导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当中去,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读写迁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被誉为智慧之源,课外阅读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而且实践证明,开展课外阅读正是语文教学“开放搞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构建“大语文”教学的良好环境,积累和构建小学生的文化。作为教育者,应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探索一条科学性的思路。诚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绝非坦途一道,如何在千头万绪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需要我们戮力以同心,上下而求索,共同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