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历程;特征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1-0014-05

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其价值取向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并表现出鲜明的动态性、相对性、生成性和历史性特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历程,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化特征,对实现职业教育价值理想和现实实践的统一,进而确立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历程

从教育学上讲,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其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1]。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阶段

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还有诸如人们的社会地位、政治立场、教育意识、所受教育的程度、能力水平、自身需要等主观因素[2]。其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影响教育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职业教育实践不同发展阶段实然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历程的具体分析,可以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化特征。

根据社会生产力所表现出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决定的劳动生产组织形式,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教育。前工业文明时期,氏族或家庭是主要生产劳动组织,职业教育内容是传承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其形式以培养职业人的艺徒教育为主。第二阶段是职业学校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确立,工业文明使得职业教育首次实现了教用分离,职业教育离开一线生产而主要在制度性的职业学校中开展。第三阶段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3]。后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仅靠离生产实践较远的职业学校已不能胜任技术发展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校企合作日益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职业教育价值边界不断扩大,所涉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其价值取向也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历程

1.家传世学和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以学校产生为标志,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人类社会之初,人类仅靠双手和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生产力极低,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只能靠集体与大自然作斗争,一切活动首先是保证族群的生存,不仅职业教育没有从教育中分离出来,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也湮没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此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家传世学”,即在族群内部,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积累斗争的经验,通过各种仪式规范人的行为,建立权威与秩序。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提高族群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恶劣的生存状态和提高人类活动自由度,以保证族群的生存和发展。此阶段教育价值取向是群体的、生存的价值取向,即强调群体的生存高于一切。在价值主体上面向群体生存而非个体需求,族群的利益高于个人的需要;在价值内容上是面向生产实践而非社会生活,传承生产实践经验和生存经验以保证族群最大限度的生存。这种族群的、生存的价值取向的特点是自在的、初级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单位逐步由族群发展到家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占据统治地位。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日益增多和社会的不断分工,学校教育出现。但学校成立之初即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把其视为特权和统治势力传承的工具,无视劳动人民的学习需求,不屑于劳动技能的传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家传世学”的基础上诞生了学徒制。学徒制的出现满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成为古代社会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是生存价值、技术传承价值和社会分层价值。职业教育客观上实现了技术传承,推动技术不断进步,其价值更多体现在通过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满足个体的生存需要;在社会价值方面,学徒制进一步巩固了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思想,固化了社会分层。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价值主体上由族群指向家庭和个人,个人价值不断凸显;在价值内容上围绕职业实现技术传承。这种家庭的、职业的价值取向是主动的、功利的。

2.职业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其规模不断扩张、技术不断进步直接导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出现,大大促进和解放了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大变革,社会化大生产确立。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学徒制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对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同时,现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初期,工作程序化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通过短期的、简单的学习与训练就能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由此大规模培养初级技能人才的学校职业教育应运而生。近代以学校教育形式为主的职业教育价值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不再囿于个人的生存,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技术传承与传播方面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认同。其次,职业教育的最大变化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视野,成为社会统治的工具。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双轨运行导致社会分层固化,并随着失业问题出现和逐步加深,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社会稳定价值开始显现。第三,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机器大生产提出了劳动纪律问题,突出了劳动尊严问题,职业学校教育被赋予培养职业人的历史使命,其职业道德价值凸显。职业学校通过对劳动观念的阐释,对敬业、诚信等职业精神的尊崇,对规范意识、劳动秩序、组织纪律等职业道德的弘扬等对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确立。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技术传承价值、社会稳定价值和职业道德培养价值等方面,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其价值取向在价值主体上超越了家庭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事业;在价值内容上强调技术传承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经济发展价值尽显;在价值追求上是功利的,其工具性价值大大强化,功利取向成为此阶段职业教育价值的最显著特征。但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却难以获得相称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被当作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工具,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职业教育,此现象受到社会启蒙思想家、宗教改革家和教育学家等的关注[4]。

3.现代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扭转了近代机器大工业对人的异化,流水线式的工厂化生产劳动方式不再适应时代所需。在知识社会里,知识成为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劳动对象符号化、劳动过程一体化,体力劳动重要性下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个性化的生产组织出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单纯依靠学校进行大规模初级操作技能学习的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离开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就无法生产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与此相适应,职业新生与消亡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职业流动加速,工作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职业教育由面向平民的教育发展成为人人都需要的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形成,职业教育对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进一步关注,更加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更加重视促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此阶段的职业教育重点由知识传授、技艺传承转向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其竞争价值、创新价值为世人所认同;由固化社会分层和维护社会稳定转向促进社会流动,由为扩大生产服务转向为建立创新型组织服务,由追求职业发展转向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由追求功利转向促进实现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取向、人文取向,并不断实现着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统一。

总之,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价值、社会流动价值、个体发展价值,其取向在价值主体上由社会取向转向社会和个体取向并重,在价值内容上由族群生存和国家统治的工具上升到人的本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在价值追求上充分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彻底解放。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

根据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内涵和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主体追寻各自不同的职业教育价值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其价值主体经历了从群体取向、社会取向到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并重,价值内容从生存取向到发展取向,价值理想从功利取向到人文取向的演进历程。在实现价值理想的过程中,多元价值主体相互竞争,竞争的结果在不同时代呈现各异的价值取向内容,并表现出鲜明的动态性、相对性、生成性和历史性特征。

(一)动态性

根据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可知,价值取向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必然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决定[5]。这种判断、选择和决定是人的内在行为,而人的行为是与人的需求、处境、追求和各种客观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这些需求、处境等又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价值取向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性指价值取向总是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总是处在历史阶段的不断更替中,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从片面到全面,从合理性到合目的性,从社会到个人,从实践到理想;价值取向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不断实现着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实践取向与理想取向的统一;价值取向越来越符合时代要求,越来越反映历史阶段特征,越来越接近职业教育活动实践,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理想的实现。

动态变化是与静态相对立的,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不变地、僵化地看待价值取向,这意味着在选择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时,必须考虑价值取向的动态变化性,要有机遇意识,善于抓住时机,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不断调整、改进、修正其价值取向,以便跟上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步伐,及时反映职业教育实践的变化,从而指引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二)相对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对性表现在价值主体的相对性、价值内容的相对性、价值内容内涵和结构的相对性等方面。价值主体的相对性是指任何价值取向都是针对不同的价值主体,都是某一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因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不同,职业教育的价值主体也不同,每类价值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内容的相对性是指各类价值主体对职业教育所持的价值取向内容不同,即同一价值主体有多方面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理想不同。相对性更是指不同的价值内容是价值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通过判断和选择的结果,不同时空条件下各主体价值立场、态度和倾向会有所变化,即价值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各内容重要性也会不断变化。总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对性意味着职业教育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一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有不同的价值内容。

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对性,对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判断时,首先要分析价值取向的主体是谁,其所持的价值内容是什么,价值内容的历史时空条件是什么,等等,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总是一定时空条件下某个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其价值内容是具体的、相对的,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适用于任何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

(三)生成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生成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经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始终处于不断地解构和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生成性特征。生成性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6]。因此,在生成性思维的指导下,需要重视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价值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价值的不断创造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生成性是建立在其相对性基础上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对性指出了价值取向总是某一价值主体特定时空条件的价值取向,其内容具体、相对,有不同的结构和重点。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生成性,要分析这种价值取向是在什么时空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在此时空条件下,价值主体是如何判断、选择并最终形成此价值取向的,其所持的立场、态度和倾向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总之,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生成性,不断超越原有价值取向的樊篱,才能形成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历史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发展性决定了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首先就是任何价值取向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任何价值取向都是历史的,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其次,任何价值取向都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片面到完善的过程,也都会成为历史的过去,还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取向的历史;再次,任何价值取向都是具体的,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谈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有什么可行性和不可行性;最后,历史性意味着职业教育过程不能静止为一个点、一个方面,而是连续的,既受前面价值取向的影响,又影响以后的价值取向[7]。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指明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征,甚至出现不同于前一历史时期的新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其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为明显的阶段分期。价值取向变化虽然是连续的,不能脱离当时历史条件,也不能离开原有的基础和历史而重新开始,但这种变化却不是线性的、均匀的,而是在变化的速度、变化的侧重点、变化的节奏上有所不同,时急时缓,有时剧烈有时平稳,甚至在某些时候表现为颠覆性地变革[8]。这样,价值取向就会在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内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当出现颠覆式变革时,就意味着新的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意味着在选择和确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时,必须意识到价值取向的历史条件、发展轨迹及变化趋势,意味着整体、连续地看待价值取向,正确区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不同阶段内价值取向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提高价值取向的针对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实现价值取向的预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三、结语

回顾历史是为了审视现在和把握未来,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其历史演进的历程中,呈现出动态性、相对性、生成性和历史性等特征,为我们审视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立场和多维视角。当前对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诸多疑虑和困惑,诸如以就业为导向是否合适,技能培养能否概括职业教育的本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否适应我国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审视和回答,同样需要回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根据价值取向的特征来具体分析。具体来说,对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首先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性,避免用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待价值取向,根据实践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适时修正,不断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优化整合;其次要充分理解价值取向的生成性特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判断和把握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明确方向,提高预见性和可行性;最后要准确把握价值取向的历史性特征,提高价值取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时刻关注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实现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理想价值取向是面向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价值主体上是全面的,不论是个体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在价值内容上是超越生存而面向发展的,不论是职业取向还是学术取向。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只有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过程及趋势,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才能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条件,主动协商科学的、动态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实现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有效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2:1593.

[2]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57.

[3]马庆发.职业教育学学科的身份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0(1):10-15.

[4]卢洁莹.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5]张成涛.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0(4):12-15,30.

[6]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53.

[7]候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D].保定:河北师范大学,2008.

[8]肖化移.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兼论高等教育的价值观[J].职教通讯,2003(1):29-31.

On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olu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Jun-hong, ZHOU Zhi-g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榆中县;历史教学资源;新课程

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加强教学资源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强化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对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甘肃省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市东郊,是兰州市所管辖的三县之一,为部级贫困县。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欠发达,该县教育投资有限,信息化网络、多媒体等硬件资源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亟待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毗邻省会城市兰州,在新课程实施和推广上相比于其他更偏远地区又有着明显的优势,当地特殊的人文历史也为历史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之处,该地区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在甘肃众多农村地区历史教学中较为典型。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榆中县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历史教学资源。要进行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很多历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利用,关键就在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只有历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才能减少每个历史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整合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提供充足的时间。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榆中县应该积极利用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扩充历史教师队伍。并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派教师去东部新课程实施比较好的地区参观考察,吸收经验,增强教师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二、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也是制约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一个因素。目前六所中学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悬殊,榆中县第一中学和恩玲中学在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讲台,但是这些设施都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鼓励并督促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此外,对于其他几所学校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加快图书馆的建设。在逐步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注意传统历史教学资源如教室、黑板等的再开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为教师整合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建立合理的教学资源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三、配合教学进度穿插讲授乡土史

各学校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从史籍、县志、报刊中收集整理历史知识,与每学期历史教科书内容列成对照表,将筛选出的重要乡土史资料融入教学环节中。这种通过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形式穿插讲授乡土史,是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目前条件下可行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乡土史内容导入新课,从教科书内容过渡到乡土史内容,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等近代史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尝试以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创始人张一悟①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榆中县有张一悟烈士墓、张一悟纪念馆,因此,对于张一悟学生并不陌生,通过穿插讲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历史”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使专题史和乡土史相得益彰,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加强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合作

各学校应加强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结合历史教学进度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或者组织这些单位机构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并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榆中县存在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历史教学资源。经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明肃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时期时代的方家沟遗址、郭家湾遗址、红寺遗址、马家遗址、宋代的夏官营城址、清代高家祠堂、兴隆山卧桥等7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2008年榆中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藏各类文物3368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87件、三级文物338件,文物藏量和文物精品均列兰州市各县区之首。榆中县文化馆致力于民间艺术的抢救和挖掘工作,现在已经整编出了《榆中民歌》《榆中民俗》等极为珍贵的民间文艺资料。榆中县图书馆目前有藏书8万多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中学与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很多学校迫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限制甚至禁止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外出参观。这就需要各级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相关规定,明确责任,落实细节,为学生外出参观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中学与高校的合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一是在中学建立高校实习基地,吸引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来中学进行教学实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争取为学校引入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二是聘请高校历史教学专家做中学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的指导,使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在课程专家的支持下走向科学、规范的道路。三是邀请高校历史学专家在中学举办历史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比较系统的或不能大量融入、学生又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满足学生需求。由于榆中县毗邻省会城市兰州,因此可以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诸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1年以来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纷纷在榆中县建立了新校区,榆中县大学城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些高校中有不少著名的历史学者,如果各个中学能够和这些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定期聘请大学历史教师来中学作讲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为新课程下探索地方高等院校与地方中学的合作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这是榆中县各个中学在新课程实验中独有的历史教学资源优势。

注 释:①张一悟(1895-1951),甘肃榆中人。1917年到北京求学。次年经介绍去武昌高等师范。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组建中共甘肃特支。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华县县委组织部长,参加组织渭华暴动。曾在山东被捕入狱五年。1938年后,长期在甘肃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委员。病逝于兰州。

参考文献: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编委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廖寿传.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第3篇

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的首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历史教材中有国家的繁荣强大令人瞩目,也有国家的积贫积弱遭外来入侵;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造福本国、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明创造;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素材,就会产生爱国主义热情。如《中国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的成功、唐朝的兴盛、明朝时的抗击倭寇的斗争、清代的林则徐禁烟运动;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爱国热情就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思想便在学生心中不自觉地逐渐形成。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勤劳智慧的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含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成就,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宝贵资料。在教学中,可随时把相关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例如,中国的许多科学技术发明在世界上属于“第一”“最早”,具体说,有: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进程特别是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华佗发明“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外国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脉名为“祖冲之山”;等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体验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有一次上课时,当讲到井冈山会师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为了让学生领略伟大领袖的风采,我特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井冈山会师》放大的幻灯片展示出来,激动地指着中间两个把手紧紧握在一起的伟大领袖,让同学们回答,“他们是谁?”,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还有一个农民!”“一个老头!”我愕然,我的激情被学生的冷漠冲淡了,“垮掉的一代”这是我的第一反映。课后,我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助于让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专职工作者和班主任的天职,更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职责。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基本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子说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历史教学如果能把道德教育与历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产生的印象比强行灌输要深刻、牢固得多。道德教育必须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相渗透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他们道德水平文化的提高。

五、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纪律教育

学生在学校里读书,就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扪心自问,他们真的不能做好宿舍卫生,遵守校规吗?不是,只是他们还不能端正态度。“态度决定高度!”这是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常对我们说的,“态度端正了,面对什么事情都能有可能做好!”所以,我们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知道自己来学校的目的,进而遵守学校的制度。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在晚自习的时候,常有一些同学窃窃私语,可能他们是在讨论问题,也有可能部分同学在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同学们都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定:晚自习不能在课堂里讲话。讨论,其实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在晚自习时讨论,就会影响到别的同学复习,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于是我在历史教学中,我通过、、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严守纪律,不惜牺牲的精神,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事迹,教育学生向他们学习。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对“有了良好的纪律,学习才能有保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第4篇

山区中学历史教师,是指在山区中学任教的历史教师。山区中学地处偏僻乡村,政府的投入又比较少,其办学条件(包括硬件与软件)等与城市中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专业素质往往与城市教师的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不平衡的,无论是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指标上,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城乡差距都是明显的。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教师工作生涯中,其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自身素养不断得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素养的提高过程。显然,没有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而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因此,探索新课改下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山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是实现区域均衡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思想建设

作为21世纪的山区中学历史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一切都需要加强历史教师思想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把历史教师培养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修养

政治理论学习管方向,当地学校务必抓紧落实,让历史教师一直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比如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这些理论尤其是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理论,对历史教师坚定抓好课堂、培育人才的信心有直接的作用。其中,邓小平关于“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以及“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和“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组织教学必须从“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出发等论述,对指导历史教师搞好教学,激励历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学习政治理论可以让山区中学历史教师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学有方向,课堂有政治,言行有规范,活动有自律,从而为营造山区中学历史教师和谐、科学、奋力、自主的工作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历史学科理念,不断提高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理想信念是教师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理念,对外是学校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对内是历史教师的自我鞭策。

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它追求的是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真正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进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新的制高点,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历史学科的灵魂和支点,必须鲜明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及要求,如“以史启德”“以史启智”“风采历史,回归本原”“魅力历史,启迪人生”等。明确了历史学科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就能满腔热情地对学生、对教学、对课堂、对自己,更主动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加强山区中学历史教师的活动建设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建设。山区中学历史教师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效的教研活动,才能凝聚力量,实现教师的发展目标。但在现实中教研活动往往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从而使教研活动容易停留于表面,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种状况限制了教师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1.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课和说课、评课等活动,通过反思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获得的历史教育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历史学习的资源,只有经过深刻反思的历史教育经验才能成为历史教师的财富。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历史教育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即使有20年的历史教育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历史教育工作的20次重复。历史教师只有善于从历史教育经验中吸取教益,才能使自己的历史教学得到改进。

学校要根据本校历史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课和说课、评课活动,努力为教师创造各种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历史教师在教研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反思意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经常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对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开展历史学科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所教的每节课都可能遇到一些新的情境,产生一些新的困惑,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或是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理念即“在研究的状态中进行教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科研,努力形成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的工作状态,从而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课改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各种需要,指导教师科学选题,引导教师采用切实可行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历史教师开展好学科教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教师把学科教研真正摆在教学的工作日程上,鼓励教师开展学科教研,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县、市、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要发挥作用,建立县、市级教研活动基地

学校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变化的内在潜力,县、市、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要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社区资源上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首先,在人力资源上要发挥示范性高中在管理、师资上的优势和潜力,输出管理“软件”和部分师资,成为培养师资的摇篮。要把普通中学、薄弱学校的师资调进示范性高中进行培训提高,轮换交流到普通、薄弱中学支教,让示范性高中的人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其次,挖掘财力资源潜力,广开门路,开辟符合政策的勤工俭学渠道,办好校办工厂、农场、商场,解决教工家属就业问题,增强学校造血功能,在开源节流上发挥示范作用,为学校建设和提高教工福利待遇提供财力保障。再次,组建县、市级历史教育资源中心,建立校外历史教育基地,架设学校、教师、社会互相联系的桥梁,形成立体式的育人网络,以促进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山区的学校大多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培训经费困难的现象,要想让所有历史教师都有外出机会去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培训在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但由当地教研室出面组建县级历史教研活动基地,对历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是一条经济有效的培训途径。为了能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能充分调动广大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教育教学新路子,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不断地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及历史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加强山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加强山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1.优化历史教师结构,有计划补充青年历史教师

目前山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极少有年轻教师愿意到偏远山区任教,能够留在山区学校任教的只有年龄较大的当地教师。山区教师素质下降,条件艰苦,收入微薄,除了统发的财政工资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他们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县城中学教师的,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山区经济的大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学校要发展必须拥有优秀教师,而要拥有优秀教师,对于比较贫困的山区中学来说,一定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让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学校必须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去留倾向,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山区中学要狠抓青年历史教师的培养,在狠抓其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引导其开展在职学习,不断提升其学历。提升学历的过程就是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自我充电的过程。还要适时引进历史本科新教师,充实并壮大历史教师队伍。对新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责任心强、能吃苦、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安心工作。这种因校制宜的用人标准,会使青年教师在中年骨干历史教师的带领下,迅速熟悉历史教学常规,认真地把课上好,积极地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从而在“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成型”的道路上发展。

2.建立县城与山区的中学历史教师双向交流机制, 组建跨学区的历史教研组

建立县城中学历史教师与山区中学历史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是针对山区中学学科教师分布不均,合理配置现有历史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为此,当地教育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县城中学历史教师均衡配备实施方案,每年组织部分城区中学历史教师到山区中学支教,选派部分偏远山区中学历史教师到县直、城区中学挂职锻炼。对于山区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进修机会,他们与县城中学历史教师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问题,一起组织教学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生动的教研工作实践既为他们的学有所用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又为他们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县城中学要主动地承担起下乡支教的任务,并在本校历史教师下乡支教的过程中训练受援学校教师,提升该校教师水平,发挥自身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第5篇

【摘 要】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理论学者对民族音乐学的关注,对于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的争论和观念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在传统音乐的分析和研究中,究竟是坚持个案调查为核心方法还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去看待,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学,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个案调查;宏观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60-01对于传统音乐的认知与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这一概念的引入,传统的认知概念和研究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并不只是简单的在民族音乐学这一概念中加入“历史”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对当今研究传统音乐的学者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层面的覆盖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二者间的对立和统一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学习,其普及率已大胜于从前,研究这一课题的学者大多源于各大高校。当今各大高校的艺术专业和专门的音乐院校中基本都开设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等相关课程,学生和教师的数量也大大增多,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大多采取传统的个案调查法。教学多以配套的教材为蓝本,而教材中的教学多以某一地区的某个音乐现象进行分析。如分析西南民歌《槐花几时开》的风格、旋律走向、流传地域、调性特点等,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个案调查。除却课堂教学,教师去音乐采风进行传统音乐的研究的方法也脱离不开这一个案调查。从全国各大音乐核心期刊中发表的关于传统音乐的研究与分析来看,也多是以某地区、某一民歌或是某民歌类型作为单一研究分析的课题。“历史的民族音乐学”针对的恰恰是这种仅仅只对当下存在的音乐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反驳。任何一种文化、艺术都不会是一种单一的存在,世界上的万物都相互关联。许多学者对于传统音乐的分析和研究,走到个案调查的对立面去研究分析,那么是不是以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就可以深入其中呢?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存在偏颇。宏观把握是从整个的文明、历史的纵横线条中去分析某一存在的音乐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去寻求其本土的文化甚至是文明。但仅仅将研究停留于宏观上,又是不够的,毕竟音乐现象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当下它的特点、旋律走向、音乐风格等,必须要通过个案调查去分析。所以,个案调查和宏观把握,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二、“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对高校艺术教育及研究学者提出的要求(一)对高校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除了依托教材以具体的音乐现象作为个案教学的同时,在个案教学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横向和纵向的文化脉络,联系相关的经济、政治、人文背景,以及这一特定的音乐现象与其他音乐现象所持有的共性的分析,而不能以传统的、切片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一种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如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将教材的知识作为基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从历史的、宏观把握的角度去进行传统音乐的教学活动。许多高校及艺术学院每个学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民族音乐采风活动,笔者认为,采风不仅仅是记录当地所特有的音乐,更多的是需要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背景,以及音乐背后蕴含的某一地区的人文因素。(二)对研究学者提出的要求。在大多音乐院校和高校中,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并有大量的专业学者进行相关独立研究。对于传统音乐的研究,学者必须转变以往的观念,主动加强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分析和研究传统音乐的同时,将相关的历史脉络、美学思想,及东西方人类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将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研究和分析。以重庆大足区民歌“哭嫁歌”为例。“哭嫁歌”是在当时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的时代,姑娘嫁人一般都需远嫁别族,且不可轻易回娘家的前提条件下存在的,但当下重庆大足区哭嫁的习俗基本已不存在,女儿出嫁是全家都欢天喜地之事。那么,一种音乐现象的产生和消亡,就必须去分析它存在的历史环境和人文风俗。毕竟,“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是将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进行研习从而将其发扬的,而不是简单地用于创作和演奏演唱之中。三、结语在对传统音乐的研习和分析中,个案调查和宏观把握两者必须有机结合,不可偏颇其一。在以“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为核心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和相关专业的研究学者必须以更为宏观的角度去分析特定的音乐现象,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参考文献:[1]项阳.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历史的音乐学”[J].中国音乐,2008(04).[2]丹.读《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历史的音乐学”》[J].音乐研究,2011.[3]武先照.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作者简介:吴 云,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内蒙古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