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精选

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第1篇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几个问题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二、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三、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六、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题】学校体育

21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意味着所有一切都将与国际接轨,国力的竞争也就更加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更是体质、体能的较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基地,而体育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人才的基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还必须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我们重视和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具有非常特殊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1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吸取英年早逝的惨痛教训

解放前,我国的体育发展十分落后,人民体质衰弱,国人平均寿命仅有35岁,被称为“东亚病夫”。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体育运动,关心人民的健康状况。从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到1952年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再到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全民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人民体质大大增强,国人平均寿命增至71.8岁,体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事业,成为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的重要手段,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在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却出现了与之格格不入的危险局面。据国务院体改办最新有关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有58岁,低于全国人均寿命10岁以上,其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按理说改革开放的20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物质待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寿命应该高于我国人均寿命,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着不会科学地合理安排和协调工作、生活与体育健身的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重视体育锻炼,缺乏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知识,不懂得体育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因而导致了英年早逝的不良现象出现(如张广厚、钟家庆、蒋筑英等英才50岁不到就病逝),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震动和关注。在他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这个年龄阶段却因健康原因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无不令人感到深深地惋惜和莫大的遗憾,同时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人们应该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学会健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更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和牢记血的警示。鉴于这些发人深省的惨痛教谢,帮助和引导在校师范生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认识,重视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便养成体育健身的良好生活方式和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就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肩负起培养体质强健、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历史重任。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他们的健康,着眼于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和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应变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地增强他们的体质,使学生充分体验健身受益后的乐趣和快感以及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从而有利于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和树立体育健身的意识,为他们今后的事业成功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培养终身健康意识,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2.1教书育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就决定了体育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是较特殊的大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针对这一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教育的最后阶段,能否使他们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使之终身受益,并能影响他们的学生也具有体育健身意识,关键在于大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体育教师是传授体育科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专职人员,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20岁左右的大学生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和拓宽自己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努力成为未来人民教师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充分地运用体育本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兴趣盎然地渴望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认知,逐步学会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从体育健身的锻炼中体验身体受益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能重视参加体育运动,拥有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能够保持不间断地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能身体健康地为祖国教育事业工作数十年。

2.2加强体育基础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的兴趣,这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大学期间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以技术课为主,理论课甚少,这样一来就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本身的了解和认识,许多知识都不懂或是极为模糊,不知其所以然,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使他们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漠不关心,失去对体育健身的兴趣,产生轻视体育健身的错误思想,逐渐地就会变成远离体育运动的一分子,进而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最终就会导致生命过早的夭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使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讲明引发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知道其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明白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用进废退的原理,知晓体育运动的奥妙所在,诱发和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去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逐步提高体育学习的责任感和培养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2.3循序渐进与教学创新相结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学应该系统连贯,并有程有序。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严格遵循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逐步不断提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会觉得有意思、有兴趣,也才会易于接受学习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反之,如果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生实际程度相差甚远,缺乏系统性和循序性,没有给他们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就会“欲速则不达”,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其结果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对此产生畏惧感,渐渐地远离体育,放弃体育锻炼,也就谈不上培养其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势必会给他们今后的身体健康发展留下诸多隐患或不利因素,造成莫大的遗憾。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抛弃旧的条条框框,根据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推出新颖、易于学生接受和具有游戏娱乐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从而能有兴趣、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为他们今后健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也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2.4体育教学要严格要求、导之以法。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与其他院校相比,除了有相同的规律外,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高师是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基地,这些学生即将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明、知识的专职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将影响着学生的道德风貌、文明习惯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我们在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求不严和管理松懈,就会导致他们放任自流,缺乏学习的目的性、责任心和顽强拼搏的斗志,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中学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的德、智、体能否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是负有重要责任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师范生进行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得出的实践普遍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这种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的严格,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并通过体育教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的规律,掌握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身体力行,作其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这就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对他们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高师体育教学应结合师范特点,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他们的体质,更要帮助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以他们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身体去影响和塑造健康的下一代。为了避免学生离开学校,就忽视体育运动,出现学校毕业即体育毕业(终止)的不良现象。高师体育教学应放眼于学生走向社会后也能健康、幸福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注重体育教学效果的长期性,让学生终身受益。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舒心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精讲巧练,既重视学生的“学会”,更重视他们的“会学”,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习某个具体知识,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示范教学,学习过程的指导,学习规律的提示,学习能力的培养,挖掘和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多向思维,提高他们观察同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从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和锻炼的方法与手段,使他们能心情愉快、自觉地、有滋有味地乐于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从而受益终身。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德育属性和内容德育渗透思考途径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其它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突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机智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它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

二、掌握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的内容进行传授,讲究自然。要想有实效性,就不能空洞说教,更不能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而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其基本原则是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事实上,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其重点是在教学阶段,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具体而言,可以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与武术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等等。在课后总结阶段,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对同学们学习情况,包括思想品德进行讲评。

三、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重点

德育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但根本上是指健康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应加强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②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③培养学生的是非感、荣辱感;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教学以体育精神进入人格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自己的观念,只有理性认识上升到这个高度,行动才能产生飞跃。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体育教学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具体做法更是能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归纳起来,我认为离不开“精心设计、寓教于乐”这八个字。①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尽量采用“游戏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以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是一个良好的载体,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独运匠心,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②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③注重榜样教育。具体内容有: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学生标兵的榜样教育;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等等。④气候、环境、器材设备的优劣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不利的条件下训练时,也正是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的大好时机。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主要在于师生共同的努力、长期的坚持不懈。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第4篇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面,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就应及时抓紧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身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就是教师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直接形象;二是在特定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教师除了用语言教学外,行为教学更多、更直接。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对体育教师优美的动作,高尚的品德心领神会。

(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

体育教学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学习机会,不允许教师长篇地进行解脱和说教,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在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但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有所侧重,如在田径项目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中进行美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教学中高度的政治水平和科学水平。

第二,根据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最易见效。它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

第三,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多表扬、少批评,要真诚和恳切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热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后,在运动场上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教育运动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尊敬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公正、诚实、谦虚、有礼貌等,这些教育应渗透到底。

第四,在上室内课时,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爱好体育,还要有爱国的向上精神。

学校体育教学范文第5篇

谈及体育,人们往往想到的便是激动人心的拼搏和运动员们的金牌之争。其实这仅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国民素质的提高,大众体育的发展应是其中的重头戏。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程度如何,国民素质的情况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当前,国家体委为发动11亿中国人开展健身运动,准备在今年推出全民健身计划,作为体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当支持这项改革,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作用。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不注意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将会是一件终身遗憾的事。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堂体育课,向学生讲授健身知识,教导学生掌握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当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影响,许多学校把体育课当成副科,甚至有些学校到期未复习阶段就停止上体育课,“让”出时间给其他科目。这种忽视体育的做法只能损害年轻一代的成长,把锻炼身体的时间挤出让给文化知识的学习只会造成拔苗助长式的悲剧。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工作者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负责,要竭尽全力为学校体育而呼吁。健身的含义不仅是学校体育课上的锻炼,它应是一生坚持不懈的自我要求。长期以来体育锻炼被误以为只是学校体育课上的事,群众体育似乎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和要求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激烈的社会发展大潮中,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在乎时的体育课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健身的意义,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们认识到体首锻炼应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