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范文第1篇

摘 要:广播电视学科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以如何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学”“术”并重为切入点,从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及研究比重三方面提出对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解与思考,认为广播电视学科应注重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加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并重视对广播领域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科;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广播研究

作者简介:汪丽,女,黑龙江鸡西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媒介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臻丰富、成熟,其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也备受关注,人们注意到,广播电视学科正努力从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下属分支走向独立。然而,同新闻学的有无“学”“术”之争一样,广播电视学科的“学”与“术”问题,也历来颇有争议。尤其在业界,始终不乏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支持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广播电视研究脱离实践,有“学”无“术”。对此,本文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是有“学”有“术”的,如何做到“学”“术”并重?以下结合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问题谈个人的三点思考。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之思

广播电视是否有“学”,如何使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学”?从根本而言,这涉及广播电视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但目前,广播电视学科在此方面仍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其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究竟应如何建设?一般认为,广播电视要建构起相对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被广泛认可,首先应做到两点,即:厘清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使学科外延与内涵得以清晰界定;关注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类实践,使“学”、“术”得以有机结合。这是建设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正确思路,但在现实中,这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处理:一方面,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过多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并形成分支学科,这看似丰富了学科内涵,实则却模糊了其外延,难以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尚不够成熟的当下,广播电视研究对“术”的关注似乎过度,以致缺乏在学理层面的积淀,这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研究议题的频繁转换上,如“超女”火热就同质化地研究选秀节目,“非诚勿扰”火爆就转而研究相亲节目等,这看似与时俱进,实则是一种浮躁跟风的现象,最终只会导致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论研究成为“术”的尾巴,难以成“学”。

针对这一学科建设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在此,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阐释个人较为认可的一种建构模型,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鼎新教授的“两大领域、三大模块”。[ 1](见图1)

图1:谢鼎新教授提出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架构图

在该结构图中,广播电视学科体系被分为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涉及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及独特内涵三大模块,层次清晰、分支合理,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体现该学科体系的逻辑性,且对与该学科体系建设相关的交叉综合问题保持必要的张力”[2]。因此,个人认为该模型能够做到前文所言的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应做到的两点,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其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应被纳入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语境中。当今的时代已不可与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同日而语,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介的融合成为现实乃至大势所趋,因此,需以发展的眼光,置身媒介融合的视野及语境中,来探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首先,广播电视研究应正视并重视出现于该领域的融合活动,以透过实践层面的归因分析与经验总结,从学理上为“学”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当广播电视领域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现了新的现象时,原有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构思路及方法必须更新,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等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媒介融合这一现实的关照,将不仅利于避免书斋学问,更能在新的语境下为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更为合理的研究范式。

总之,对于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上述理解与思考,旨在建立一个基于“术”又与“术”和谐统一的“学”。

二、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生培养之思

如果说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可有力反击“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言论,那么对于广播电视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反思则旨在反击“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的说法。

广播电视学科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缘于该学科的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大都脱离广播电视实践,这一问题尤其存在于研究生培养中。由于大多数开设广播电视学科的高校均只招收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其研究又常与广播电视实践活动脱钩,如此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广播电视研究则难免会被认为有“学”无“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理解与思考在于,要证明或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有“学”有“术”,除了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实践这一基本要求外,广播电视学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设置与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为例,除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外,该院系于2009年底成功申请到广播电视(电视编导)专业这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开设资格并自2010年起招生。该专业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培养此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使理论涵养在与实践操作的互动中得以提升。从长远来看,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设置对于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尚不成熟的广播电视学科而言,此举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摆脱有“学”无“术”的批判,从而向着更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迈进。

当然,需强调的是,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都要在研究中兼顾学理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广播电视学科“学”“术”并重。而对二者加以区分,旨在有所侧重地为该学科的不同分支培养人才。

三、广播研究缺失之思

事实上,上述两点思考已基本可反映出笔者对如何使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有“术”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此外,就广播电视学科的相关研究而言,笔者的思考还在于广播研究较之电视研究的缺失问题。

这一点在数字中显而易见。通过中国知网,以“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分别有34851条、100549条、11453条记录,进而可得出,仅关注广播领域和仅关注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有22598个、89096个,后者几乎是前者的4倍,可见,广播研究缺失严重。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广播媒体,还是处于媒介融合浪潮中的现代广播,都应被给予同电视一样的重视。若将研究焦点如此偏颇地聚在电视领域,那么广播电视学科就无所谓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继而“学”“术”问题便无从谈起。

可以说,在“学”“术”并重的发展道路上,广播电视学科任重道远。

注释:

1.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7-48页

2.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8页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 天线发射 安全播出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35-0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所涉及到的应用系统配置有很多,如天馈线系统、配电系统、接地系统、冷却和防尘系统等。各系统的完善和安全性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础保障。广播电视部门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也成为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广播电视天线发射系统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目前是我国执政党进行思想精神宣传的主要阵地,其也是推广舆论、传播讯息的主流大众媒体之一。广播电视为人们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享受文化生活的基本方式。通过广播电视人们能够了解到当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趋势、新兴文化等。知晓当前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焦点事件,了解中国共产党制定出的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学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领和中国共产党所大力宣扬的党建精神。我国执政党把广播电视作为与民众间进行思想与精神传播交流的平台,党的方针政策、精神要领通过广播电视渗透到民众心中,并在民众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以贯彻和落实。广播电视能否正常播出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局面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动荡、民心是否安定等层面的问题。不管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谐安稳的和平年代,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都是十足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我国广电总局反复重申,重点强调:广播电视部门的领导都应认识到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各级领导人应从政治角度出发,坚守明确的政治立场,高度提升自身的政治意识和全局意识,加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建设。广播电视的播出既要保证其安全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又要确保其达到经济投入小而又能够创造高价值经济效益的理想目的。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的是:广播电视节目讯息在传输、播放的过程中,其完整性、安全性、流畅性都能够得以保障。技术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础保障。建立健全中波广播无线发射系统对于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加强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的具体举措

2.1 完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完善是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的基础和前提。电脑播控系统支持多台电脑与对应发射机的相连。该系统设置便于第一时间检测出系统的运行指标。根据所显示的指标的不同,可以直观的发现问题所在,继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故障进行及时且正确的处理。现阶段,我国众多广播电视部门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设置了自动开关机的功能。技术人员根据发射机常规的工作时间为其设置了合理的自动开关机的时间。发射机自动开关机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机器代替人工的智能转换,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发射机和人工的工作效率,消除了能源浪费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减少发射机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发射机的使用寿命和年限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长。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采用多界面监控、监听、监测的方式,对多个节目的安全性进行同步审查,及时发现播放过程的异常所在,并根据故障特征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和方法解决故障,以此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信号源的安全性是决定广播电视能否安全播出的直接因素。要想保证信号源的安全播出,需采用微波信号、网络信号和卫星信号等作为安全支撑。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会采用微波信号来加强和保障信号源的安全性。倘若微波信号在人为作用下或受外界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中断停止时,需及时启动备用信号源,也就是网络信号和卫星信号来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连续性。

2.2 规范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营管理

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需要在每个细节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以此来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做下良好的铺垫。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机房管理、安全监控制度、工作人员值班和交接制度、供配用电管理制度、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制度、系统日常维修检测制度等。广播电视部门在机房人员进出方面应加强管制,人员进出需持有相关证件,非部门制定人员或是外来无证人员皆不可随意进出机房。部门人员需明确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在进行班次交替时,需清楚上一值班人员所交代的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需严谨细心,遵守岗位纪律,明确监听要求。对供、配、用电的制度规范有明确的了解,对相关设备和参数进行适时巡查,清楚关键参数和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明确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报告呈递流程,遵守报告呈递原则和基本要求,按规定制定和规范报告的内容和书写形式。部门档案库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审查、整理和归纳。对维修档案、技术档案的入库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库房档案的高质和严谨性。广播电视安全监控机房应当设置安全警报装置,以此减少因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人员及物资损失,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充足的保障。

2.3 加强广播电视单位部门人员的素质建设

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的各个细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广播电视单位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广播天线发射系统完整性、高效性的有力保障。在日常维护和监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成为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以及广播电视安全播放的关键要素。因此,部门领导应加强对发射台的技术人员以及故障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广播电视天线发射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发射台的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熟悉新的业务,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建设,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清楚的认识到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所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天线发射与安全播出技术在不断的实现更新和调换。技术人员需对检修和维护工作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适应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谈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

一、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于1958年5月1日在北京电视台试验运行,同年9月2日正式运行。后来在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当地试验彩色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运行。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广播电视信号系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信技术、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完善。但是因为信号系统发射传输的过程受到干扰导致电视节目无法正常观看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健康技术,是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播送的有效手段。

二、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问题

(一)发射监控系统羸弱

广播电视信号系统通过发射机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射频震荡,不会受区域的影响。但是在信号传输条件不良或者信号接收条件过低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信号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极大影响了观众的用户体验。目前我国的信号发射监控技术较为羸弱,使得部分观众因为信号传输条件不良或信号接收条件过低等因素出现节目卡顿、音画不同步甚至雪花屏的问题,这就导致广播电视无法起到应有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发展。

(二)信号系统监控易受干扰

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系统监控技术在发射与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多数为高频干扰,一种前端机和主控机受到电磁波辐射的信号干扰;另一种是通过接地线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干扰,还有一种是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干扰。信号干扰使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不能正常运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传播质量,阻碍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监控技术的发展。

三、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

(一)提高信号监控技术

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实时监控信号,及时预警,可以有效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减少人工监控的付出,减少了工作压力,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播质量上。在学习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时,要切合实际综合考虑所采用的广播电视信号的特点,以及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技术的特点设计完善的监控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送,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质量。

(二)提高信号系统监控抗干扰能力

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系统监控技术干扰源主要是电磁波辐射以及通过接地线和传输线的高频干扰,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首先对于电磁波辐射干扰的问题要建立电磁波辐射屏蔽室,当下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发射部门都采用此种方式来解决电磁波辐射问题。其次要注意接地线的放置,安置电视发射机时要对电视发射机周遭环境认真调研规划,设计最佳的接地方案,避免高频干扰。当下主流的接地方案是一点接地,不仅成本低廉,同时有效保障了信号发射过程中,其电路元件以及布线不会产生过多静电荷,满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

针对传输过程中的高频干扰,主要通过提高信号传输方式来加强信号质量,一般选用平衡传输方式。比如,平衡信号传输到前端C调制转换为不平衡信号,不平衡信号再传输至主控机,可以大幅提高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的使用平衡传输方式和平衡双绞线。

四、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监控的重要性

合理的使用监控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事故,这一优点无论是在广播电视信号系统还是其他各行各业都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广播电视信号系统的监控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与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问题,有效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避免节目卡顿、音画不同步、雪花屏等问题,大幅度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与此同时,完善的监控方案可以避免广播电视传播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火灾、宕机、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失误等不同程度的事故,从而有效降低广播电视部门的运营与维护成本,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五、总结

综上所诉,广播电视行业日常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监控手段,合理控制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避免广播电视信号系统发射与传播过程中的高频干扰。广播电视行业倚重设备稳定性的行业,其设备价格高昂,合理的监控手段能有效避免设备因安全隐患而损毁,有效的减少广播电视行业的养护成本。

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目前相对落后,相关从业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合理规划设计应急方案,保障我国广播电视播送质量,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政府应提高对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视,提高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媒体需求,促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相关技术不断进步,迈入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王飞.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信号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6,(12):53-54.

[2]王逗逗,朝乐梦.试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中的安全播出[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230.

[3]付伟鑫.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的安全播出问题分析与讨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65.

[4]李瑞.对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信号检测系统的相关探究[J].科技传播,2016,(07):58-59.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分析;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1-0053-02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可以有效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由于广播电视网络规模的扩大,提高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各个新型技术与设备应用到广播电视网络中,形成庞大的网络体系,并给网络管理加大了难度。视频监控系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并作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广播电视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视系统简介

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视系统属于网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对网络状态与性能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监控广播电视网络使用过程,达到监测、控制与管理的目的,进而有效保证广播电视信号在节目播放中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使得用户可以接收到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实际应用中,视频监控系统收集广播电视网络各个设备设施的工作参数、状态以及用户接受信息等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后明确网络故障与故障性质,并找出故障发生位置,魇涞酵络管理中心处,进行故障汇报。根据用户发出的指令,监视系统会对网络故障进行有效控制,进而降低网络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同时,为了降低广播电视网络发生故障的几率,结合安全规范,视频监视系统设置用户权限,只有经授权的合法用户能进入到网络系统中接受广播电视网络信号,将合法信号传输给用户,进而实现广播电视网络视频播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

2 广播电视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2.1 安全原则

在进行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安全原则,监控系统的各个设施配置与安装都要遵循安全原则,强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功能,严格控制监控系统的安装质量和产品选用,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而为广播电视网络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2.2 标准原则

在进行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标准原则,设计方案要符合系统使用标准,同时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技术标准,考虑到工业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保证其使用功能,并为日后系统拓展与系统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2 ]。

2.3 实用原则

在进行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实用原则,结合广播电视网络使用情况和运行条件,开展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活动,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强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用性,满足广播电视网络正常运行需求。同时,设计人员要重视监控点布置、监控产品选择以及监控中心建设等工作,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用性与灵活性,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高效运行。

3 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构架

3.1 本地网络监控设备

本地网络监控设备属于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前端数字标识别器、远程监控器、状态回传插件、图像回传插件、上行放大器等部分,其中前端数字标识别器设置在前端视频节目源和调制器间,播出频道各设一台,赋予节目合法性信息,借助标识合法实现节目播出。远程监控器主要监控广播电视网络节目内容,在节目播出发生异常时,远程监控器会将异常信号传输给监控中心,记录故障信息,协助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修。状态回传插件是在基础监控功能的基础上,将监控器收集的信息借助上行放大器反馈到前端计算机。图像回传插件是远程监控器的辅助产品,将监控信息传输到空闲频道中,前端监控中心对其进行信号确认与鉴别。上行放大器以上行通道为核心,将监控信息回传到前端计算机,实现系统的双向传输,满足网络开发需求。

3.2 网络监控管理中心

网络监控中心作为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设置在广播电视网络监控系统前端,实现对各个网络管理子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具体涉及到网络管理系统、信息显示系统、数据系统与远程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监控管理中心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第一,网络监控管理中心可以有效监控广播电视网络的综合运行质量,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的播出时间、线路故障以及停播情况等,并控制广播电视网络系统输图像内容的传输,直观显示各个监控点运行状态,一旦发生故障,网络监控管理中心会直接显示出故障点,自动计算故障路由,提高故障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网络监控管理中心可以保存广播电视网络监控信息,其中包括故障警报信息,结合工作需要上传数据,为故障分析提供信息依据。

第三,网络监控管理中心可以准确显示广播电视网络运行信息与故障警报信息,并连接上级检测管理系统,具备安全密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3 ]。

3.3 监控信息回传功能

针对HFC网络回传功能而言,其警报信号借助自有双线网络系统进行信息回传,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和网络监控管理中心进行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协调合作,进而达到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功能。在安装设计中,要借助上行放大器、图像回传插件以及状态回传插件进行辅助监控,其数字回传效率高、运营费用较低,具有经济实惠的优势。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自身造价成本较低,在进行图像回传或者是状态回传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自有网络双向传输功能,设计人员可以对视频监控系统现有功能进行进一步拓展,为广播电视网络功能和增值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加大监控器上游物理线路的检查维修工作,防止警报信息回传失败,进而降低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性能,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在分析广播电视网络监控系统含义与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安全原则、标准原则、使用原则等设计原则,构建广播电视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框架,不断优化和提高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性能,进而保证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仲.基于音频水印技术的广播电视网络监控系统方案[C]//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2015:5.

电视与广播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G8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与接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进一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正常保质保量而对播出。而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个技术环节都会给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就是关系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关键性技术,播控技术得不到有效保障,播出节目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具体的广播电视播控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强化广播电视播控技术以及对其的维护管理水平,从而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也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长久发展和创新。由此可见,本文针对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维护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的概述

1、播控系统的组成

对于广播电视播控系统来说,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总控系统、分控系统、存储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其中总控系统是整个播控系统的核心,其作用是对广播电视台内部各演播室的信号、发射塔信号、卫星接收信号以及前端同传信号等进行综合调度,实现节目的收录和播出,是各种信号汇集的桥梁和枢纽。分控系统主要由切换台、自动播控软件以及以分控知阵为核心的音视频系统组成,其作用是负责侮个频道的具体节目播出音视频服务器是硬盘播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安全性是播出系统的关键,其作用是对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压缩和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是对播控系统的设备及信号质量进行监测和维护,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提供保障。

2、播控系统的特点

无沦从播控技术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来看,都对播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目前播控系统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普遍,几乎播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应用了电子技术最新的发展成果以播控系统中最重要的总控系统为例,在其设计中采用了分布式的多级知阵结构,某广播电视台的播控系统由总控知阵、输入输出知阵和两个互为镜像的播控知阵组成了互相连接而又相对独立的环形结构体系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各个知阵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各类信号的有效划分和隔离:同时,当单个知阵发生故障时,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比较小,能够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此外,现代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还体现在播控系统的智能监控系统上:监控系统的服务器通过网络与设备连接起来,利用SNMP等协议将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状态等自动采集到监控系统的服务器上,经服务器处理后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当出现信号异常时,系统会以声光报警等多种手段提醒工作人员:监控软件对信号进行连续不断监测是通过一个“N选1"知阵输送到测试设备上【1】,测试设备将收到的信号与数据库中的信号标准值进行比较后确定测试结果是否正常。总之,现代电子技术对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举措。而做好日常管理,也必然成为了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知道,管理出效益和成绩。因此,要结介实际,研究完善的广播电视播控管理体制机制,诸如岗位职责、值班制度、安全制度、重要节目播出保障制度、检修制度、消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广播电视、机房、设备等进行检查,定期清理和打扫有关机器设备【2】。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播控的日常操作、使用、管理和维护,发现隐患和故障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落实。

2、强化技术维护工作

强化技术维护工作是做好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从事技术维护工作的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沦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安全播控的应急预案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操作,使他们熟悉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的线路设计和布置、信号源的分布以及设备的状态信息等,这样可以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有备无患。在技术维护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对播控系统的用电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并将其与办公、照明和动力线路分开,防止由于短路问题而引发严重事故。

3、强化监测监管的力度

监测监管,是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途径。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认真对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信号等进行监测、监听以及监管,对于加强维护与管理极为重要。在广播电视播控维护与管理中,我们要时时监测监控其播出的信号以及回收信号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落实【3】。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管理与维护,及时查看广播电视播控的设备运行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配电、速度等关键环境与内容,尽量做到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解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还可以引进功能完备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监控。此外,要切实加大对广播电视播控相关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力度,尽力保证相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进一步提升播控技术安全水平

安全管理是播控技术维护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技术维护工作的核心任务。播控技术的安全管理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包括机房供电的安全、音视频服务器的安全、软件的安全以及人员的安全等。具体表现在:

机房供电的主备两路应分别经过两组UPS到机房的配电柜,同时供电:对于单电源设备来说,若存在主备两组设备,应做到主备分开,主设备和备设备分别接到主电源和备电源上,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单路断电的情况下播出仍能正常进行对于目前大部分广播电视台采用的硬盘播出系统来说,每个频道应采用一主一备两个硬盘播出信号,这样在主路出现静音、静帧、黑场等故障时,可以立即切换到备路播出要保证播控系统软件的安全必须要做好软件的维护工作:首先要对刻录机、字幕机和播出控制机等安装防火墙:其次要对系统配置进行备憔如果机器间相互联网,则必须将机器与外网进行严格隔离:侮周应利用合适的时间对机器进行重启,这样有利于避免死机和其它随机错误的发生另外,广播电视播控机房是电视台的心脏,应设立门卫或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对机房工作人员应核发出入证,对其他需进入机房的人员(如参观等),必须要得到机房负责人的同意,有专人负责全程陪同,并对进出人员信息进行备案【4】。磁带尤其是临时送带应送到上载机房进行登记审核,不能直接送到播控机房,进入播控机房的磁带必须是经上载科审核过的准确无误的磁带。

5、加强业务培训,促进维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广播电视技术日新月异,迫使技术维护人员要小断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掌握现代广播电视新技术,以提高技术维护能力。所以抓好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搞好广播电视优质女全播出的关键。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了多种形式鼓励职工在岗自学、岗位成才。通过办短训班、聘请专业人员讲课、选送人员到外进修、互帮互学、举行技术能手竞赛等,更新其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与此同时,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介的办法,强化职工的操作技能,参加检修实践、事故分析,提高判断和排除故障能力,遇到较难故障,现场指导。装机、调机时全体人员都参与熟悉设备,不定期地抽查考核,做到应知应会,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努力,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职工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为县台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和女全优质播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特别在一系列重要播出保障期,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女排部署和要求。全台自上而下自我加压,自觉行动,在对女全播出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各类设备、各项预案进行全而彻底的大检查、大整改的同时,严肃纪律,落实各项制度,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亲自带班,技术骨干一线作业,切实加强重点部位管理,增强了防范能力,确保了重要播出期和经常性的安全播出工作。

结束语

广播电视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其中播控技术是广播电视能够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播控技术水平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就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有效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闫玉平.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维护管理探讨[J].祖国,2014,02:56.

[2]毕宏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探讨[J].网友世界,201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