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媒体论文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精选

电视媒体论文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媒体社会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社会学认为,社会纠纷是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直接的和公开的旨在遏制各自对手并实现自己月的的互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利益的复杂性,人们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奉十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冲突。而社会秩序正是在社会行动者的利益冲突、角色冲交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社会纠纷就会存在。

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社会纠纷及其解决的记载与评述。中国历史上有息讼观念的盛行,因此很多社会纠纷是通过封建家长出面协调,邻里地甲调解等方式解决的。学术界对此的认识最早可见于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在研究纠纷解决方面,就日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仍是法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经济法学等)与社会学(包括政治社会学)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法学界大多从法学的层面、政治学的层面,从法治的精神与角度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而大众媒介在社会纠纷解决过程中是否能发挥作用,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学者们还鲜有论及。

国外学者的“社会冲突论”、“政治参与论”、“集体行动理论”、“博弈论”等,均对社会纠纷的机理及其解决有所涉及与论述。其中引人注月的是“社会冲突论”与“博奔论”。“社会冲突论”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纠纷)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分析了其机能,并指出这些机能的实现,能使社会整体的整合度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其对于博弈要素、博弈类型的描述恰可分析各种纠纷的缘起与解决。而关于社会纠纷的解决实践,在人类社会早期,往往依靠的是决定于人们力量对比的私力救济。随着公共机构的出现与强大,私力救济逐渐被以国家、法庭、监狱等为表征的公力救济所取代,建立起了以司法为中心的纠纷解决机制。

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个社会中,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相互协调地共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动作协调系统。有学者分析说。其实质是将国家通过法院所垄断的纠纷懈决权逐步向社会回归,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从国家到社会的总体演变,在法院的周嗣组织培植多种形态的纠纷解决机制,构造出一套“以社会为依托、以法院为核心的纠纷解决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和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共同构成了纠纷解决方式的可选择性。20世纪6()年代,ADR概念在美国兴起。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又称之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概念既可以根据字面意义译为“替代性(或代替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亦可根据其实质意义译为“审判外(诉讼外或判决外)纠纷解决方式”。这样在一个社会中,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彰显司法的尊崇与权威,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以协商、调解、仲裁等达到和解的目的。

当各种庞杂行政与法律的手段,让人们疲惫不堪之时,大众传媒开始被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中电视终结者模式(TVtroubleshooter)充分展现了传媒的威力。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在其《传播生态学》一书中,对其运作方式作了如下的归纳:电视秀倾向于曝光并把个人的争端转换为能被观众认识的广泛的“争端”类别的一个案例,而观众指望能反过来把自己的申诉写信告诉TvT,从面延续这个循环(即把个人的争端曝光一转换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一引发更多的个人申诉一再曝光……)。TvT的成功在于推动了纠纷快速和公平的解决,其示范作用使得通过大众媒介解决纠纷的方式为许多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共同倡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观念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纠纷。同时,由于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客观上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使得很多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生存质量降低,生存难度加大,极易导致社会纠纷。以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和谐与冲突、贫穷与富裕等矛盾总是相依共生、互相转化的,和谐与冲突并不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存在社会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纠纷产生以后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一个健康的社会并不回避社会纠纷,而是积极主动应对纠纷和解决纠纷。社会纠纷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视角来理解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即在充分考虑社会纠纷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多种可以选择的方式来解决争端的社会救济机制。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是各圜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普遍特征。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申诉、信访、诉讼等各种方式在内的纠纷解决机制。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礼会纠纷总量较大,纠纷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现有的机构及力量不足以应对社会纠纷的解决。很多社会纠纷的解决存在着随意性大、解决方式不够系统科学、解决程序不够稳定合理等问题,社会纠纷解决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社会秩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命题。在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电视媒体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电视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忠实再现讯息的形态,对受众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凯尔纳曾经这样表述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当今,电视是文化象征的主要表现者。电视上的图像既是主观规范性的又是客观描述性的。它不仅用图画展示社会上的新鲜事,而且还引导人们怎样去适应社会秩序。在实践中,电视媒体以报道社会纠纷为己任,参与纠纷的调解、促成纠纷的解决,在考虑收视率等经济利益因素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电视媒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由此观之,电视媒体在化解社会纠纷、减少社会冲突对立、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的方式、途径以及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强调大众媒介宣传教化功能为核心的社会纠纷传播理念,已经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社会科学当前最明显的缺点是缺乏时问元,缺乏深度,这种深度不可能产生于对社会作静止的研究。只有研究社会不断的变化中呈现自己的各种力量的动态格局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看电视,还要用电视”,央视经济频道改版后这句响亮的广告语。更是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电视媒体介入社会纠纷解决的价值与意义。

社会纠纷发生以后,最初是被限制在相对的社会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但是,当社会纠纷进一步发展后就可能演变成破坏现有生存秩序的冲突。电视媒体在社会冲突的发生、演变、调合的过程中,既可以帮助释放社会大众的情绪和意见,对相关社会机构形成解决纠纷的舆论压力,也可以通过公开讨论等途径使纠纷得以解决。具体来说,电视媒体在多元化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社会整合。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说,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动时。“传播”能联系协同社会各部分成员以应对环境变化。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通道,媒体提供的全面、系统、确切的信息能帮助人们准确认识社会纠纷的本质及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主要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和公共话语平台,调度信息,服务公众,有时甚至直接参与讨论,通过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而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促进社会秩序的建立和优化。从社会和公众的层面看。每当社会纠纷发生后,人们首先会评估自己与事件的关系,其中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持续的信息决定如何行动。政府和社会机构职能部门也迫切需要相关信息来部署行动。

在社会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信息传播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叉可以发挥积极的社会动员作用。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2008年的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中,重庆市委书记与出租车司机、市民代表座谈,电视媒体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视直播,开国内电视媒体参与社会纠纷懈决的先河。由于直播形式的新颖性,人们把焦点从罢运转移到政府对问题解决的每一进程,媒体成为政府活动的舞台,媒体的报道也一步步改变着受众对政府的看法、态度。这一社会纠纷解决的过程中,电视媒体的社会整合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化解矛盾。白岩松曾经就中国电视的功能,给出过“解密、解闷、解读、解气、解决”的定义。其中最后“两解”是新时期社会赋予电视媒体的新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的发展变化,电视媒体的功能日益丰富多彩。新涌现的电视节目既有解闷型的,也有解密型的,但是社会影响最大的当属“民生投诉”、“民生调解”、“民生帮忙”等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节目。这一现象表明:

首先,大量的民事纠纷、社会矛盾需要公正公平、快捷的解决平台。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成本过高,使得老百姓渴望找到一条更快捷的解决机制。于是,不找法院找记者成为许多普通群众解决纠纷时的首选。其次,我国司法制度素来倡导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这为媒体参与调解,化解社会纠纷提供了空间。电视媒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可以集中优质资源,集结社会智慧,搭建公平公正的快速调解平台;最后,公众普遍认识到媒体的力量,看到了媒体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述种种现象表明电视媒体在承担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这一社会功能时,不仅有社会需求、还有形象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舆论引导。哈贝马斯认为一个社会中理想的情况是在相对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公民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政党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就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和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进程。尽管我国的大众媒体仍然隶属于政治权力领域,但传媒的信息组织属性和利益组织属性已充分凸现出来。不仅如此,我国传媒还己开始具有了评判和制约的功能,在很多问题上也开始反映普通公众的呼声。“社会纠纷导致的公共危机往往起于谣言和小道消息,盛于社会恐慌,终于信息的公开、透明。信息越公开、越充分、越及时越好,越有利于减少社会恐慌和消灭谣言,越有利于尽快妥善解决纠纷。舆论一方面把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问以最快速度传播给人们,同时也把社会舆情真实、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到决策部门;另一方面,舆论也将政府决策部门已经做出的决策及决策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快速地传递给人们。及时动员和约束人们执行和遵守。

舆论就是意见,是集合性的、规模化的、群体性的意见;而只要是意见,是看法,就可能似是而非,就会有正确和错误。舆论是有方向的,舆论中包含着明确的或者隐蔽的价值指向,不管是方向还是指向,并不都是合理的、应当的。因此,舆论引导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引导舆论的主体很多,引导舆论的方式也很多。但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也许是最有效的方式。“”电视媒体不只是通报信息和报道新闻,它还有更为重要的责任,这就是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的舆沦引导。

在社会纠纷发生时,媒体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观点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情绪,此时的媒体舆论所产生的作用就举足轻重。电视媒体需要正确地解读事件,恰当地发表评论,促成上下左有的有效信息沟通、意见对话、情感交流,就是最好的舆论引导。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政府、媒体和公众是大众传播系统的三个基本角色,媒体在公众与政府之间,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媒体之间,能够建构起信息沟通、意见对话、情感交流的中介平台,是实现舆论引导的基本方式,也是正确方式。方式正确了,结果才有可能正确。

第四,舆论监督。社会纠纷既是社会存在的常态也是社会存在的非常态表现。之所以说它是常态是因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无法避免社会纠纷的存在,所谓非常态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纠纷都与不当或者错误言行有关。社会纠纷的非常态是由不正常的常态累积而成的,是不正常的常态的积淀爆发。因此,社会纠纷的背后总是会隐藏着一些阴暗的甚至是丑恶的元素。电视媒体只有敢于直面丑恶,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传播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对于新媒体的出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变化,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由于对人们的舆论和社会生活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因此,受政策、传播理念以及各种体制的束缚,给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巨大的限制,尤其是不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像网络一样与观众实施互动,只能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形式进行播放,并不能够对于某一新闻某一话题针对观众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反馈,而是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信息的反馈,这种传播形式的单一性限制了电视新闻的传播。

(二)国内外新闻报道内容不平衡

新闻报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于网络和手机电视都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传播。而对于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电视新闻主要侧重于国内的新闻报道,对于海外新闻、国际新闻缺少评论和各种报道,尤其是在互联网速度发生之快的状态下,电视新闻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欠缺造成了观众缺乏对国际新闻的了解,从而使得国际化之间的交流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还应该加强海外新闻的针对性和包容性。从新闻报道上更多地了解国际新闻,国际新闻也成为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从而使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之一是对于新闻内容的“快”。但是电视新闻由于具有固定的播放时间,并不能够将刚发生的事件通过电视及时地传达给观众,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爆发,使得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播出时间产生了时间差,这有可能对于观众的预防措施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不如新媒体的更新快,直接失去了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措施

(一)加强电视新闻的互动电视新闻

在为观众提供重要的新闻内容外,还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元的话语空间。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达和普遍的情况下,能够使数字化时代下实现多元化的舆论形式,在于观众的互动和舆论的发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新闻变革的理念实现社会的创新,从而加强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使得电视新闻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事实上,互动理念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是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革新,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变革的必然结果,只有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更真实、更体现民众的思想。从而将大众的声音反映到新闻节目中,能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舆论压力大的情况下,民众的声音最能反映新闻的真实程度。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中文在国际上也得到了普遍,有更多的人去学习中文,我们在关注世界母语的同时,国际上也在关注中国的声音。在互联网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这需要电视新闻改变传统的媒介环境和新闻的生产模式,才能呈现给观众以新颖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大众在新媒体的情况下,会从报纸、电视台和网络进行多方面的接触新闻,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更多的是以手机的形式进行传播,这对于传统媒体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电视新闻针对社会的发展在新闻的节目安排上能够给予国际新闻更多的空间和播放,只有共同发展,才能使得更多的人继续关注电视新闻节目。

(二)及时更新内容新闻的及时性

能够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动态,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新媒体不断冲击着新闻传播格局,新闻信息过载和传播渠道过剩使电视新闻频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因此,在对于电视新闻进行安排的情况下,要将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尽可能缩短,或者设置专属的新闻电视节目,才能将新闻及时地反映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同等重要,而不是等待播音员进行时间上的整理后才能播出,这样的效果远远落后于网络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结语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1)新媒体的概念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它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传播主体普遍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丰富化。首先,传播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观众,它可以使得人们在任意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应的电视新闻内容。其次,在许多的传播平台都可以有相应的新闻获取,甚至比电视可以更早了解这些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新闻内容。最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图片传播上,而新媒体背景之下的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丰富,包括动态图、视频等,都成为激发人们获取新闻兴趣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并不是说将要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要明确传统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闻的播出时间受限,许多时候都必须要观众在固定的时间点,选择固定的频道来观看新闻内容,这就导致了时空的局限性,以及对于观众自身积极性的一种抑制。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相对枯燥,观众对其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有限,并不能够兼顾到全部的受众。所以受众的范围不能够扩大,很多时候也很难真正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首先,促进了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传统的新闻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或者传统的纸媒进行传播的,而新媒体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渠道。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终端,都成了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人们可以更加随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内进行新闻内容的获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电视新闻时间安排。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也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新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推广,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在传播内容的变化上,确实新媒体视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就是有关于国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规的,这些与许多观众的实际生活都是具有较小关系的。所以许多时候观众并不能够带着更多的积极性来看待这些新闻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人们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而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与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许多突破。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图片、插图,更是有了许多的动态图或者短小视频,这非常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满足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另外,作为全新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更是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将新闻内容按照板块进行分类,一方面便于人们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是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们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近些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一大批品牌节目的出现,丰富了银屏,有大批的新闻品牌节目,也挺立在各卫视或各地面频道,可见,电视媒体的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对电视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打造需要宣传,电视媒体也都适时地把宣传重点投入对品牌栏目的宣传上。在北京电视台,对于品牌栏目的宣传,多年来形成了总编室统一宣传、各频道宣传科宣传、栏目自身宣传等一套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新媒体出现后,有些品牌栏目还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进行各种方式的推介。众所周知,电视媒体的从业者在信息选择、画面剪辑、特技包装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的从业者所无法替代的。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必须借助于专业的人员创作出专业的作品,在技术上,画面更清晰、声音更逼真,视听感受更愉悦;在经验值上,电视语言更贴切、处理方式更多样、制作手法更具表现力,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拼的就是专业、真实、精致。在一次媒介渠道公信力的调查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远远排在其他媒体之上,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排在所有媒体之后,由此判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也是媒体竞争中的巨大优势,电视媒体所创作的内容务必要始终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得公信者得天下。在北京电视台,集中了很多优秀节目编导和记者,也推出了很多家喻户晓的栏目品牌。例如,《法治进行时》《养生堂》《档案》等,这些栏目以其专业的制作团队、长期积累的制作经验以及始终坚持真实的态度,在银屏前留住了众多忠实的观众,这些都是利用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进行品牌建设最好的例子。

二、电视栏目的品牌建设要深度挖掘信息资源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经说过:电视媒体的发展建立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失去了这个依托,电视媒体难有大的发展机会。然而,令我们庆幸的是,电视媒体的一代又一代的决策者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仅在信息资源内容的源头垄断上下功夫,还在信息资源内容的深度挖掘上做文章。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集中表现为多种形式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既然没有新媒体那样灵活多变,就应该坚持做视频内容的创作者,把视频内容的传播交予新媒体,这样的模式其实就是“三网融合”、“三屏合一”最终的发展结果。在北京电视台,依托于台内现有资源而推出的北京网络电视台,基本上把所有频道所有节目都进行了信息化、数据化处理,加上其他网络媒体对北京电视台节目的传播,明显地扩大了传播的受众范围,而对于北京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而言,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对于品牌栏目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符合传统媒体的发展规律,又要适用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对于媒体而言,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每种媒体之间都在不断地竞争和融合,但又如同广播没有取代报刊,电视电影没有取代广播一样,网络媒体的出现也无法彻底地取代电视媒体。归结到一点,就是电视媒体拥有多年培养的电视制作人才和多年积累的电视制作经验,这是其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宝贵财富。目前,作为电视媒体要做的,不是去急匆匆地扩展传播网络,而是让自身对内容的创作能力更强,对内容的创作范围更广,使内容的挖掘更具深度,换句话说,电视媒体要打造出更多的、更好的、更专业的品牌栏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一加一》、北京电视台《锐观察》、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等新闻栏目,就突出体现了对信息资源内容的深度挖掘。

三、电视栏目的品牌建设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的手段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电从业者;新媒体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问,一个曾在1997年引起全球中文互联网世界强烈共鸣的帖子再度被球迷们重温,那就是当年11月2日由网友老榕发表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当中国队10月31日负千卡塔尔队,当广播和电视被失望的球迷关掉的时候,这篇由网友的帖子瞬间传遍Internet网,让无数华人球迷唏嘘一片,将关注的目光重新回到中国足球。在不到48小时时间里,它为仅能容纳300个BBS帖子的四通利方赢得两万多次点击率……

传奇故事被球迷铭记,更令广电从业者深思:短短48小时,中文互联网世界被什么打动?是不同的视角?还是全新的交流方式?是媒体的优势?还是内容的魔力?技术的日新月异,给广电从业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时代不断进步,广电从业者如何选择?如何应对?

一、看清新媒体时代

旧媒体(oldmedia)→新媒体(newmedia)→自媒体(wemedia),新媒体时代掀起的变革可谓风起云涌,它包含着全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无尽的挑战。科学分析其由来及基础,探究其意义和影响,才能够正确应对形势,找到融入这个新时代的路径。

1.新技术指向新高度

广电行业与新技术如影随形,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技术的突破密切相关。繁荣与沉寂,都随技术发展而起伏。

在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进步过程当中,无线电的发明使广播成为现代电子传媒的鼻祖。1906年的圣诞节,加拿大物理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进行了一次实验广播,通过无线电波向空中播送圣诞故事和音乐,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空中传播自己的声音。因为新技术的支撑,在之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广播以特有的快捷传输、地域不限等特色风靡了全球。

在20世纪,人类的另一项伟大发明——电视,也是基于突飞猛进的新技术。它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许多科学家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从1873年英国科学家的瑟夫?梅发现化学元素硒具有“光电作用”的特性,为电视的发明奠定基础,到1926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在伦敦公开表演由他发明的机械扫描电视,并成功地于1928年进行了伦敦与纽约之间的电视收发试验,再到1928年,法国斯堪经克塔狄的一家电视台,进行第一次电视发射……新技术的发展一步步将电视推向全世界受众的眼前,成为一种最广泛、影响最大、最具有覆盖面的传播工具。

在过去的百年间,广电行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影响深远,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广电从业者也应运而生:美国电视新闻教父级人物、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金牌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广播和电视新闻业的”开山宗师”,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n语广播形式的爱德华R?默罗,他所做的战地新闻广播报道比报纸快好几个小时,甚至快一两天,而且覆盖面更广。

因为新技术而享受无限荣光的广电行业,如今因更新技术的更迭而需要突破。融合,互动、三网融合……经过短暂的困惑,广电行业转而发现新媒体所提供的新路径。微博、播客、网上视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更加开放的传播平台成为使广电从业者传播资讯的渠道,加快了广电行业融入新媒体时代的步伐。

2.新思维拓展新视野

2008年5月12日,当广播和电视以直播形态向外界报道汶川地震的消息,新华网打破常规,播发了快讯。

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在传播信息之外,更多的话动得以迅疾展开。在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网上寻亲、网上捐款、网上哀悼、网上公祭、关注遗孤等等活动通过网络全方位展开。乇树地震后,在4月18号到2l号期问,通过微博的传播力量,聚集了几十吨物品运往灾区……新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力‘式,代之以三维立体的思维方式,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让思维细胞在立体中撞击和接通,扩大思维活动的跨步,拓宽可能性空间。空间的无限扩大提供给人们更广阔的视野,从而迅速了解信息、洞察本质、并作出行动的决策。

灾难为新媒体展示强大功能提供了契机,而传统的广电行业在灾难中不仅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更糅合了各种媒体之优势,在紧急状态下经受了考验,并充分显示了全媒体特征:海式卫星电话传播的报道、热线寻亲、短信及帖吧互动、广电网络平台的全方位信息及服务……一个更加完备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形成更加强大的支撑。

3.新模式沟通无极限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张朝阳曾经预言:互联网的几个标签,首先是博客,它将产生内容的权利从权威人士那里交到大众手中。其次,互联网带宽的发展、存储的廉价化,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表达形式,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使人类进入了沟通无阻力的社会。最后,搜索引擎使全人类共享一个“大脑”,而每个人都是大脑中的神经元。这些都是“自媒体时代”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时代”一定会到来。全球的人们像使用大脑一样,共享一个信息平台。

自媒体作为真正属于大众的、自产自销的共享媒体,有着积极的巨大潜在力量。它的最大的优势正在于技术保障下无限发展的可能,并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进程,冲击着传统媒介形式。它用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对话”比“宣讲”更具有效力。

1997年的世界杯,中国人通过BBS感动于《大连金州没有眼泪》;2010年的世界杯,中国人通过无数个人博客对话朱广沪。媒体发展使人与人沟通无极限。

自媒体的力量并非简单地对于现实的感叹。追溯过去十年问世界上最惊悚的时刻,自媒体无处不在。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世贸中心,是亲历现场的网民开始用相机、摄像机拍摄下图片、图像传到网上,或迅速到网上书写亲身经历和感受,把随后赶到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内无法看到的最鲜活的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众多的“9?11”事件报道中,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是在《纽约时报》,而是在博客日志中。美国专栏作家安德鲁·沙利文说:“博客正在改变媒介世界,它可能酝酿出一场有关新闻在我们的文化中将如何发挥功能的革命。”

当人人都可以书写网志、拍摄照片与DV,他们也都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记者”;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QQ、MSN,都可能成为即时新闻的消息源。由此开始,草根媒体颠覆了,以往大众媒体或专业报道机构垄断新闻源的局面。(《自媒体时代》)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者,研究自媒体优势特征,汲取其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广播电视传播宵式的借鉴与补充,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势在必行。这样的研究带来全新的视角,引导从业者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自广播电视行业出现至今,自我调适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世纪末“你说我说”的广播模式,到奉世纪开始至今“说你说我”的模式,每一次自我调适的结果必然伴随着市场和受众的积极响应。于是,日常节目中,出租车驾驶员作为路况信息通报者进入电台交通频率;突发事件中,来自民间的DV资料越来越多地见诸荧屏……由于积极地学习和借鉴,自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成为广电从业者的信息源和借力的目标。

二、坚持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核心价值观

当一代传媒巨星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其纽约家中溘然长逝,《华盛顿邮报》主笔霍华德·库尔茨说:克朗凯特之死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在充斥博客、微博客Twitter等众多信息渠道的今天,美国人再也不会像当年信任克朗?凯特那样去信任新闻记者。“没有一个主持人,没有一个新闻记者,能再次拥有那种公信力了。”

当资讯传播从单向变为多向,从封闭变为公共,需要考量的核心价值却没有改变。新技术带来很多改变,但并非传媒的全部内涵。

在电视产业内容制作社会化,内容传送多元化,受众无所不在时代,传播的核心价值成为媒体责任的重要体现。在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日益突破时空限制的条件下,广电从业者尤其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传播中应该坚持的价值观。

1.坚持主流价值

不同于自媒体的属性,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广播电视承担着引导舆论的责任。因此,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广电从业者必须考虑的首要价值判断。

媒体深刻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取舍,价值因为媒体分工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作为广电媒体中的党台,仍需要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给广大受众,并积极主动积极反映民声民意,反映代表人民利益与愿望的价值观;而广电媒体中都市化的频道频率和节目,恰好可以参照一些国外做得比较好的媒体公司。他们注重对于主流人群的报道,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所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事件背后逻辑关系的深度诠释与挖掘,还有最新的时尚生活方式,最新的潮流资讯,以及经济领域最新的一些动向等等,所有一切都与推进社会进步与呈现多元生活有关,恰如凤凰董事局主席卫视刘长乐所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2.坚持文化传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与热情。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几易其稿,而关于“牢牢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表述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文化传承作为世界性课题,体现于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文化市场不是没有祖国、没有道德底线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潜力恰恰根植于深厚的国家意志、主流意识形态和基本的文化基因。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于网络游戏加强管理,对个别电视娱乐节目叫停……重要原因便是在这个海量传播的时代保持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3.坚持以人为本

新媒体时代使广电媒体的传播渠道、传播形态、接收方式、发展空间和受众范围都大大延展,而传播的核心价值是否有效,“以人为本”是传播全过程必需的理念。

作为传者,贴近受众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实践。香港凤凰卫视吴小莉、陈鲁豫的“观众缘”便来自以人为本、亲切可信的风格,因为贴近观众,从而得到观众;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成功也不折不扣是一场大众的胜利;从广播的热线参与,到电视的现场互动,对于受众的贴近成为赢得传播效果的不二法门。超级秘书网

传播对传受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传者利用媒体功能满足受众对讯息的需求,达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目的;而受者通过接受获取讯息、参与传播。而一名称职的广电从业者应该善于利用自身的职业促成这些目的的达成。

笔者曾有幸赴香港凤凰卫视以及TVB学习培训,资讯台台长陈鹤林讲述的案例和TVB录制现场的观摩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陈鹤林透露,中国移动曾经支付一个亿让凤凰台编写短信,发给移动公司VIP用户,因为他们认可凤凰卫视的专业传播非常贴心;而TVB节月录制现场,不仅具有极高的专业制作水准,而且参与节同录制的艺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场互动热力十足,富有感染力。

“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这样通过发达的渠道,专业的手段被植入媒体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广电媒体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价值、传播文化,为广大受众提供其所需要的资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