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家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5-02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其展时间约为1895-1910年。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相似:均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的反动;均是对工业化的风格的强烈反应;均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均放弃对传统风格的参照;均受日本风格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所取代。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英、美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设计运动的一场衔接。其装饰特点,在后现代风格再次受到重视,也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以椅子的设计为例来透析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列举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的设计师关于椅子的设计,来分析两次运动的不同特征。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特别是家具和室内装饰,引起世界的广泛重视,它的设计风格比艺术与手工艺艺术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在设计方面与巴黎设计师不同,椅子选材是用不同木材镶嵌进行家具装饰,以达到装饰的目的,特别的用不同材料来组合椅子。在装饰方面,运用大量动物和植物的装饰图案,采用曲线,避免直线,自然主义非常强烈。而且在这些产品中,能看出来其受东方工艺的影响,在图案样式,镶嵌技艺等方面带明显带有中国家具和日本工艺的特征。(图1)

图1 椅子 南锡派 法国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也是欧洲新艺术运动活动中心之一,19世纪以来,布鲁塞尔就已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一个中心,并产生了一些典型的新艺术作品。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就是其中一位代表,是青年风格与新艺术运动的多面手,在运动中的重要突破是对机械化的认可,还有关于设计原则的理论。他的主要作品是建筑方面的,但在家具的设计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椅子设计带有明显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特征的影响,但在线条的设计上体现了新艺术的特征。(图2)

图2 亨利・凡德・威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 - Chair - 1895比利时

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和德国“青年风格”运动在家具设计上也有许多建树。奥地利运动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同类运动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代表人物中选取了两位突出的设计师来分析他们的作品特征。第一位是约瑟夫・霍夫曼,其设计的造型呈几何形态,很少装饰,力求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体现产品的实用性。(图3,4)。另外一位是瓦格纳,他是霍夫曼等人的老师,被称为分离派运动之父。他设计的椅子具有简洁的方形造型和新艺主术运动风格的装饰细节,是分离派的早期佳作。(图5)德国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格”运动,他分为两个阶段。贝伦斯设计的餐桌椅,可以看出深受分离派的影响,是用磨光橡木做成的。他的功能主义倾向和采用简单几何形式,表明了他有意识的开始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所以作品开始走向理性。(图6)

图3 约瑟夫・霍夫曼为普克斯多特疗养院设计的“坐椅” 1908年 材料:着色木、金属

图4 椅子 约瑟夫・霍夫曼 维也纳分离派 奥地利

图5 椅子 奥托・瓦格纳 奥地利

图6 彼得・贝伦斯 德国

准确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这样说是因为该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相似,但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而装饰艺术运动是继新艺术运动之后的一场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它起源于法国巴黎,席卷了欧洲许多国家,也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欧美各个国家中,装饰艺术运动不尽相同,法国的设计倾向于产品和艺术品,美国则倾向于建筑,室内,公共设施等,而英国的设计基本只是维持传统,其设计没有太大的变化。继续就通过椅子的例子来分析装饰艺术运动的特征。法国家具设计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洛可可时代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集中体现在家具和室内设计上,此时的家具设计师人数众多,比较有影响的是埃米尔―贾奎斯・鲁尔曼,艾琳・格雷等。鲁尔曼对于椅子的设计是通过昂贵的木材并用其镶嵌,用上等的皮革作为材料,高雅而华丽。椅子具有简单的几何外形,这种强烈反差形成了特殊的视觉效果。还有一个特点是他设计的椅子做了扶手和把柄。(图7)爱尔兰女设计家艾琳・格雷,把装饰艺术运动与国际现代主义运动联系起来,她的设计基于两者之间的立场,她设计的椅子利用了现代主义钢管结构,还有皮革,使用的色彩稳重细腻,效果极其精巧。她的成就和设计风格直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依然得到广泛的重视。(图8)

图7椅子 埃米尔―贾奎斯・鲁尔曼 emile jacques ruhlmann法国

图8 椅子 艾琳・格雷 Eileen Gray 法国

美国在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其设计与整个社会背景,政治空气,文化,经济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和和其相关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等领域。椅子都刻有自己的翅膀扩展到坝顶铁路天鹅。 天鹅,椅背和前方和后方军刀腿给椅子一个舒适的立场。蓝色羊毛坐垫和银色木是很好的搭配。(图9)

图9 左 银叶扶手椅

装饰艺术运动的总体特点可以总结为: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它是折衷主义的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加上未来的工业化,但它不算一种特定的风格。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集中体现的特征为:手工艺与工业化的结合;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的融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但由于其出发点是为了贵族服务的,所以在战后没有得到发展。

新艺术运动与装饰主义运动是西方艺术史上两个重要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发生在一个特定时期,它经历了传统装饰到现代设计的转变,表达了设计师希望突破传统的勇气与魄力。伴随着文学艺术和民主思潮的发展,艺术设计家、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也潜移默化的转变,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并表现在设计作品中。与此同时,他们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进一步运用到设计教育的改革中,为当代家具的设计精神和价值本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海军.设计的现代转向――对新艺术运动家具设计的认识与思考[J]. 装饰. 2007(06)

[3]许佳.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先驱[J]. 艺术百家. 2006(03)

[4]潘燕丹编著,许柏鸣主编.材料的魅力――当代家具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范文第2篇

摘要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其最初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拜占庭艺术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拜占庭艺术对其风格的启发进而探究克里姆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拜占庭艺术 克里姆特风格 拜占庭镶嵌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作为欧洲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其作品时刻透露着绘画内容的哲理性、艺术手法的象征性和实用的装饰风格性。追根溯源,克里姆特的艺术成就与其所处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 克里姆特艺术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欧洲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空前提高,拜金主义也随之渗透于人的生存意识中,消极情绪与

繁荣的物质世界形成错位,同时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西方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受到挑战,艺术家们急需找寻一种新的方式舒缓焦躁的情绪。此时,东方美术的传入使得西方画家开始接触认识东方美术,重新审视借鉴东方美术,于是新艺术运动吸收了东方美术的造型语言,运用平面的形式、意象的空间背景、抽象的线条以及富于装饰性的画面效果,创造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全新形式。

克利姆特的绘画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继承象征主义的衣钵,利用种种象征的形式,犀利地反映着工业社会给人们精神带来的困惑。他的绘画在形式上大量借鉴东方美术的内容与元素,在尊重本民族审美传统的同时,将民族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等因素运用于绘画之中,取得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他借鉴的东方元素中,拜占庭艺术是克里姆特接触的第一步,而恰恰是这一次的华丽转身奠定了其风格形成的独特基础。

二 拜占庭艺术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形式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由于贸易往来,使之吸收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养分,形成独特的东西方融合的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在100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几次大的风格变化,早期拜占庭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西方古典传统。6世纪,拜占庭艺术进入了第一盛期,其风格在建筑、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中建立起来。艺术家开始强调表现内在精神体验,并赋予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

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以线条和平涂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体型平面化。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为精神力量取代,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并藉线条的力量和色彩的明度表现,形成了典型的金色背景。

而色彩鲜明璀璨的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后繁荣发展。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从重肉体转化为精神的象征。拜占庭插图则以东方式的装饰色彩、风格化的形象处理和灿烂的金色背景为特征。珐琅、宝石和贵重金属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也是其表现的主要形式。

通观整个拜占庭艺术,突破传统注重精神的表达,并渗透着浓郁的东方气息,对整个欧洲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克里姆特的就近借鉴提供了便捷。

三 拜占庭美术对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影响

克里姆特同时代的画家在欧洲工业时代大环境的压抑下,急于用艺术表达内心,迫切地需要用一种新的手段来抒情,而此时拜占庭风格的传入为其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于是对拜占庭镶嵌画风格的借鉴成为克里姆特迈出强烈的装饰风格的第一步。

拜占庭艺术不仅从精神层面启发了克里姆特,更从表现形式上刺激了克里姆特狂热的艺术表现欲。

1 拜占庭艺术从精神层面对克里姆特风格的启发

(1) 主观意识上突出高度象征性,以神秘的哲理性主题表达极度的生死情感宣泄。

拜占庭美术发展到盛期逐渐转为重精神层面的探究,作品中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受,有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克里姆特绘画中的神秘力量更多反映在主题选择后的诠释上,其作品主题主要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在克里姆特选择的主题中,“生与死”是永恒的隐性主题。克里姆特对生命的诞生―死亡的画面探究蕴藏着一种对人生本性的关注和思考,并用具有高度象征性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克里姆特的《死神与生命》便是一幅表现人生进程的寓意画,几个不同年龄性别的形象相偎依,挤成一团,告示了人的一生从生长到死亡的短暂过程。画的主题极度悲观,但克里姆特情感的象征性宣泄却是最淋漓尽致的。

(2) 基于与现实生活相反的生活态度使得艺术对本能进行非理性支配。

8―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对拜占庭艺术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们内心基于与生活相反的生活态度使得拜占庭美术进行了对本能的非理性支配,843年,圣像争论平息下来后,拜占庭美术发展进入了第二盛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形象原有的美有所丧失,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人间感情。人们对世俗艺术发生了新的兴趣。此时的克里姆特同样处在社会环境复杂的状态中,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世俗,用其独特反差的方式描写着社会世俗。克姆特的代表作之一《吻》,表现的是人类的共性之一:爱欲。这幅画在风格上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和东方装饰风味,表现出了哀愁与感伤,甚至还带有些颓废的色彩。这种与当时生活相反的内心抒发貌似甜蜜却悲伤,貌似非理性,却犀利地反映着理性的社会,貌似寓意不明,却清晰地流露出作者矛盾的内心。

2 拜占庭艺术对克里姆特风格表现形式上的影响

成熟的拜占庭艺术人物形象平面化,不以形体为基础。色彩上有着典型的金色背景,注重材料的多样性。而这些给了克里姆特启发,其“镶嵌画风格”逐渐成熟。

(1) 构图上

在空间构图上突出平面抽象性。克里姆特承接拜占庭镶嵌画特点对空间形式的表现从古典主义严谨的透视造型表现物象自然属性中解脱出来,在饰有繁复纹样的主体与简单纯化的背景对比中表达西方传统绘画对空间深度的追求。传统的三维形体和空间处理被抽象化的平面形式取代,简化了画面空间层次。如《弗里查・里德勒》中的画面形象,无论远近,都被拉到同一清晰度的平面上,大面积的色彩与细节描绘都沿着清晰的轮廓和平面敷色的二维空间推进。克里姆特借助符号化的构图方式发掘客体之外的涵义,用空间形式的平展性和构图的抽象性营造画面视觉的愉悦,使平面抽象的图示呈现出直接而丰富的生命力。

(2) 色彩上

拜占庭镶嵌画色彩以半宫廷式的奢华著称,多用金色背景,而克里姆特在此基础上更是将金色运用到华美的地步,金色主导着整个色彩格调。《阿德尔・布罗克・鲍尔像》画中为配合布罗克・鲍尔的华贵形象,克里姆特在背景及衬裙上用了灿烂的金色。画面以金色作背景底纹,各式金黄色纹样图案构成的衣饰包裹着人物的优雅形象,整个画面显得高贵华丽,可谓金碧辉煌。

此外,克里姆特绘画中所用的色彩的另一个特点也和拜占庭艺术中的用色相似:这些色彩是一种完全的主观化表现,而非客观描述的色彩。如画面中红与绿的冲突搭配使用。主观色彩的运用更加强了作者画面喻意性的特征,为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赞叹及对死亡的眷顾等复杂情绪的抒发提供了载体。

(3) 材料上

拜占庭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优雅细腻且具有浓郁的装饰效果。加入珐琅、硬石、镜子碎片和彩色玻璃的拜占庭镶嵌画启发了克里姆特的创作灵感,他尝试打破绘画与应用技术之间的界限,实践新材料在绘画中的应用并且获得成功,实现了新艺术和象征主义的综合。

借鉴了拜占庭风格加上祖传的金银首饰工艺技巧,使克里姆特的装饰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大胆地在作品中运用沥粉、贴金箔、嵌螺钡、贴羽毛等特殊技巧,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水蛇―I》中金、翠两色的水草纹的穿插,组成一种近乎抽象的、由点和线构成的音乐的韵律,这种装饰化构图,便是运用蛋彩、沥粉、贴金等多种方法画成的。

通过各种材料的恰如其分地运用,彰显出克里姆特深沉的象征意味、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形式感风格。

四 结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欧洲艺术寻求新突破的时期,东方艺术的相继发现,使欧洲掀起了“东方文艺复兴”的浪潮。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形成。作为研究克里姆特风格的第一步,拜占庭艺术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与铺垫,为我们了解克里姆特风格提供了依据,也为我们认识装饰艺术与实用功能的结合,尤其是东西方艺术融合对世界的影响提供了参照。

参考文献:

[1] 何政广:《克里姆特/世界名画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3] [西]帕科・阿森修编,王伟译:《瓦格纳与克里姆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李向伟:《装饰艺术风格的共性与个性刍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艺术;艺术设计;风格;建筑装饰;园林设计;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60-01

一、概述

“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期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初期的前10年间,是西方古典主义进入现代主义的转折和过渡。它首先从法国开始,之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场运动的涉及而非常广泛,几乎波及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大量有着自然优美曲线造型的艺术杰作。

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处在世纪之交,它的艺术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一,它与历史风格决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师反对守旧、折衷而机械的传统模式,将他们的艺术设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甚至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之上;第二,崇尚自然弯曲的参照物,在设计中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大量出现,把感觉因素引入设计中,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第三,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第四,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一)建筑装饰设计风格

1.自然曲线的唯美主义装饰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美学特征是像植物的卷须和风吹斜烟似的平滑的曲线。因此,在建筑装饰上追求简洁而且尽量减少浮饰,建筑物内外的墙面、栏杆、窗根以及家具等装饰以螺旋形、波浪形及扭曲的形状为主,大量使用铁艺构,这与古典主义有条理的结构及新哥特风格的呆板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2.极端形式主义的风格

“新艺术运动”中建筑装饰在西班牙呈现出强烈的极端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是由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所创造的。在1900"--1910年,高迪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激发下,他的设计具有了鲜明的形式主义风格特征。例如,他设计的西班牙米拉公寓尽量地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连建筑外部的装饰墙体也被加工成为一种历尽沧桑的岩溶地质的感觉,而阳台犹如海涛中舞动的海带,整体建筑好似一个溶化时的冰淇淋。

3.传递出现代主义的气息

这一时期在建筑上的设计追求简单纵横直线的形式倾向,采用简单的立体式几何形式,内在稍加细节装饰,使建筑体积感非常强,可以说是对立体主义的建筑探索。运用简单几何形式的风格和直线的搭配进行装饰,尽量避免过多的细节装饰,显得朴素大方。

(二)园林设计风格

首先,是曲线风格的园林。“新艺术运动”强调追求曲线风格,崇尚从自然界中归纳出基本的线条,并用它来进行设计,强调曲线装饰,特别是花卉图案、阿拉伯式图案或富有韵律、互相缠绕的曲线。这些风格特点也渗透在园林设计的风格上。这种曲线风格的园林表现在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中他在巴来罗那郊区设计的居尔公园,以超凡的想象力,将建筑、雕塑和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其次,是分离派风格的园林设计。分离派风格的园林在设计中整体采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尤其是方形,放弃几乎所有的曲线,改用连续的直线和简明的色彩,仅在局部保留少量的曲线装饰,这些与“新艺术运动”中以自然题材的曲线作为装饰主题的风格大相径庭。

(三)室内设计风格

这一时期,源自自然的造型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主题。自然界中蜿蜒的纤柔曲线成了新艺术运动的一个主要标志。在这些形态各异的曲线中,往往可以感受到对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法国建筑师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站,铁的应用自如而动人。在地铁入口的设计中,吉玛德运用了标准的金属构件,进行组合形成小同的尺寸和形状,这些基于整体视觉元素的处理,在当时是非常具有远见的。

分离派的代表设计师霍夫曼设计的斯托克列宫富有盛名。整个宫殿采用了混凝上和金色构件,在细节部分有少数精致的装饰,采用豪华的材料和严谨的几何形状装饰物,使室内设计显得非常规整。这一切都表明霍夫曼的设计已经初显出了现代主义的朴素风格。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艺术运动是各种设计潮流从19世纪流向20世纪的一条通道,开创了由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的过渡方向,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流,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的设计思潮。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范文第4篇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莫里斯倡导用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和自然主义风格来解决维多利亚风格的繁复和大工业生产下产品丑陋的问题,而作为设计实践,不管是他的“红屋”住宅的设计还是家具、地毯、书籍、纺织品的纹样设计都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和对自然主义的推崇。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思想恰与东方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自然主义使得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元素得到借鉴和运用(图1、图2)。“大量的装饰都有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等等为装饰动机”[1],设计作品所呈现出的清新、自然和朴实无华受到了大众的欢迎。除此之外,他还受到了日本木版印刷的影响,采用线条和色彩使装饰图案平面化和风格化,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无独有偶,在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下形成的各设计行会和很多设计师都从东方艺术中吸取养料,如设计师爱德华•威廉•戈德温,他在各种印刷品上看到了日本风格的家具,并对日本式的风格产生了兴趣,于是将其与英国的文化结合,仿制了许多具有日本家具的直线风格的英国家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不仅仅在英国本国展开,并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影响。在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设计师也在设计中采用了东方艺术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仅是平面的具有自然主义风格的纹饰图案,而且具有更细致、更深刻的内容(图3)。美国设计师格林兄弟从结构上采用了日本民间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模数体系,设计了根堡住宅,从中国明代家具风格中寻找设计灵感,设计出大量具有东方特质的家具。与格林兄弟相同的还有美国著名设计师赖特和古斯塔夫•斯提格利,他们将东方艺术的典雅、朴实、自然和简洁大方运用到建筑、家具和平面设计中,得到世人的认可。在东方艺术中,陶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东方各国,特别是陶瓷的故乡中国和陶瓷发展非常突出的日本,对于英国的陶瓷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从当时英国的陶瓷设计上看,可以看出东方陶瓷设计的明显影响,特别是图案、釉色的运用、器型上,东方的影响特别明显” 。[2]

二、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东方艺术元素

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蓬勃兴起的新艺术运动,不受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局限,热衷于传统装饰风格,更加崇尚自然,热衷于自然曲线的运用。在这样的宗旨下,新艺术运动并未形成统一的设计风格,而其影响力却波及到十几个国家。东方艺术形式特别是日本和中国的工艺美术在新艺术运动中更加明显,“对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反对,对于手工业的爱好,对于大工业化的强烈反感,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 [3]。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定居法国巴黎的德国人萨穆尔•宾成立了“新艺术之家”,他个人对日本美术和日本传统手工艺非常入迷,不但专程去日本考察,收购日本工艺美术品,还出版了杂志《日本艺术》专门用于宣传日本艺术和工艺美术。萨穆尔•宾作为一名出版商、贸易商,为东方艺术走入欧洲,影响欧洲的现代设计做好了基垫。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法国,在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中,设计师博维不但设计家具还经营日本进口的陶瓷和工艺品商店“日本之家”,而英国人阿瑟•里柏提在伦敦开设了日本工艺品店,这都为艺术在欧洲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版画可以说对新艺术运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设计师们从日本版画中学会了平涂的手法,学会了运用留白的设计形式和提炼抽象的纹样。在新艺术运动中,陶瓷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仍影响着新艺术运动,不管是装饰风格还是加工工艺都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容。日本陶瓷的粗犷和中国陶瓷手工绘制的精细、色彩明快都丰富了设计师的设计实践(图4)。再次,东方艺术在建筑方面也得到体现,比利时的设计师霍塔将东方艺术中植物纹卷曲回旋的形式自由并流畅地运用到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既浪漫又具生命力,装饰性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曾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成员的设计师麦金托什,新艺术运动时期成立了“格拉斯哥四人派”。他对日本浮世绘的绘画方式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简单的直线,经过对这些简单直线的理解和运用,他排列和设计出不同的装饰效果,这使得他对直线有了了解,接受了新艺术运动中所没有的直线表达方式,不但追求横竖直线的构图,还以黑白为主,设计风格不同寻常(图5)。在产品设计上也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采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造型,在细节处稍加自然纹饰,这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设计师,形式上与在德国开展的名为青年派的新艺术运动有着联系,为现代主义的规整几何形式的出现打下了铺垫。

三、 装饰运动时期的东方艺术元素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新艺术运动之后在法国等国家开展的设计运动,它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并行发展。在这场运动中,东方艺术仍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各国的运动中当然少不了对陶瓷设计、家具设计以及装饰图案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图6、图7)。比如,法国的陶瓷在釉彩方面就深受中国陶瓷的影响。装饰艺术运动时期,中国的漆器工艺也被运用到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中,借此传达出华丽、尊贵的效果,“装饰艺术运动对于东方装饰的迷恋,自然导致了对于东方装饰重要手段之一的漆器的模仿和发展”[4]。除此之外,东方艺术元素还被运用在首饰设计、灯具设计等其他方面,“东方人实际上在教西方人如何设计,直接把他们的知识传播给西方世界。”[5]在传统美术和工艺上有着优势地位的东方艺术,在现代设计初期被西方各国家很好地借鉴、运用和融合到设计运动和思潮中,促进了各国现代设计面貌的形成和腾飞。

结语

在现代设计思潮跌宕起伏中,各国总是在当时具备的社会背景下学习和借鉴先进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古代的东方艺术以其美的形式、优良的功能性、良好的质地影响了很多国家的器物设计和平面设计。其实,现代设计中还有很多深受东方艺术影响,运用和融汇东方艺术元素的实例,如后起之秀北欧的现代家具设计等。这说明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为现代设计提供养料。而在目前的环境下,西方的工业化及设计理论和实践有着明显的优势,我们一方面要像他们当时运用和吸收东方艺术一样吸取现代设计的成功经验,融合到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实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文化中的精华和特质融入现代设计中,实现“古为今用”,融会贯通下的中国现代设计才能迎头赶上、独树一帜。

注释: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56 页。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装饰艺术 居住环境 设计

一、装饰艺术解析

1.装饰艺术的定义及视觉感观特征

“装饰”一词字典中有两种属性,其一是动词词性,它作为一种行为活动,表示一种工作性质,如利用纹样的形式美感装饰门窗等;其二是名词词性,解释为装饰活动的结果,例如装饰画、装饰品、装饰艺术等。事实上,它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讲,泛指装饰的活动及装饰现象;从狭义上讲,则是具体指有关装饰的品类、纹饰、图案等。①

在造型艺术中,装饰被划分为工艺装饰、装饰艺术、装饰纹样、室内装饰等种类。②在这些分类中,装饰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出现最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最普遍的艺术形态及文化现象,作用于视觉美感时,装饰特征表现为秩序性、程序化、单纯化、夸张化、平面化、符号化(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2.装饰艺术的演变

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式,而艺术的滥觞可以说是以装饰的产生为标志的。沃林格说:“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仿佛是一个图表,在这个图表中,人们充分强调了装饰艺术发展的重要性。”③装饰艺术的历史便成了人类艺术发展史的主线:

(1)手工业时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方的狩猎民族已经能制作出带有动物形象的投枪器一类的工具。新石器时代早期,欧洲已经有绘制有曲、有直和三角形装饰的陶器出现。而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艺术创作的彩绘陶器与古罗马的银器工艺,分别以高度的制陶技巧和錾刻方式表现出当时高度的装饰艺术。

中世纪的造物设计,主要通过将自然形态抽象成纹饰、描摹神话故事和人物来对事物的外表做装饰性处理,从而在器皿、彩陶、家具、纺织品、服饰中都烙下了独有的装饰风格记号,在此期间的工艺造物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引致装饰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

文艺复兴以后,设计艺术进入了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巴洛克”作为一种设计风格追求活泼浪漫、标新立异,装饰则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洛可可”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以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而巴洛克、洛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都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一场新革命。

(2)机器时代

在19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装饰设计和手工艺术的方式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看,是一种装饰艺术的设计,即用装饰艺术的方式去纠正机器生产中缺少设计元素的弊端。

新艺术运动可谓是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的延续,两者皆是对当时工业化产品缺少设计的反驳,从自然中汲取装饰的素养与题材,抛弃原有的传统模式,全面地倾向自然,筛选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具备有机形态美的部分,突出自然中无直线的曲线美。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异化的产物。装饰艺术运动关注机械产品上的装饰设计,尝试以装饰设计的方式使机械产品具有美感和典雅的艺术效果。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标志着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现代艺术设计运动真正终结了旧有装饰形式存在的历史。装饰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结构性的形式消融在现代主义新建筑中。

后现代主义按照詹克斯的话,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再加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追求历史的、装饰的折衷主义风格,其主导因素是装饰风格的综合和形式的抽出、拼接、混合,即折衷构造,成为既有历史内涵,又有新意的综合样式。

二、装饰艺术与居住环境设计的关联性

居住环境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民居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化,人类对居住的概念不断外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已扩展到人类居住的整体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两者都是服务于人的。在手工业时代,装饰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设计中,虽然装饰的形态和涵义有所变化,但其本质并没有变,使得从装饰艺术的角度分析研究居住环境设计有了相互参照的可能。

1.亲近自然的关联

在创作的过程中,装饰艺术的审美意识、风格和语言、形态均来自于生活和大自然;居住环境设计以自然环境为基点,目的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表现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互相渗透和协调共生。居住环境设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手法也是千变万化,有的以借景为巧,借自然之景,从自然中吸取作装饰之用;有的从自然中取材结合人工创造,室内装饰品中所谓“人工天成”正体现这一点;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也常使用“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手法。由此可知,自然是装饰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媒介,居住环境设计与装饰艺术因亲近自然而共融。

2.视觉感观上的关联

装饰的形式可以说沉淀和表征着人类的视觉对于形式的感受体验,它将具备形式美感的符号刺激和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赫伯特·里德曾认为,“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装饰艺术不仅是人类视觉感官的产物,同时又不断地以自身的存在和变化致使人的视觉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促成其他艺术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内容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内部结构及要素的关系。居住环境艺术在视觉感官的表达上,无论是对装饰的靠近,还是对装饰的背离,其实质只不过是这一艺术的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并非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满足时代视觉审美要求和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语言,这也许是装饰艺术与居住环境设计的交流与整合中所具备的另一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