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艺发展论文

工艺发展论文

工艺发展论文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积极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多样化举办学生成果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技能、学沟通、学合作、学服务、学奉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多样化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一、认真把握现阶段北京市媒体文艺基本情况,充分认识加强北京市媒体文艺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北京市属媒体包括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法制晚报》《竞报》等十多家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强、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媒体。北京市的媒体文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艺资源丰富。北京汇聚了很多文艺人才以及实力雄厚的艺术作品生产、制作、发行机构,每年有大量文艺作品在北京面世。二是媒体发展基础好。北京的媒体起步早、底子厚,发展潜力巨大,很多媒体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三是媒体影响广泛。由于地处首都,北京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密切关注。北京市属媒体已拥有广泛而稳定的受众群体。四是业内竞争激烈。多家市属媒体及中央、外省市部分媒体对北京市场的争夺几近白热化。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伴随着信息的日益丰富,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诸如:个别媒体报道忽视舆论导向,一味取悦受众,低俗、媚俗之风时有发生;跟风、炒作现象屡禁不止;个别记者有失职业操守,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现象依然存在;文艺评论说好话的多,说真话的少。不正之风的存在,严重损害着媒体的良好形象和媒体文艺宣传工作的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北京市的媒体文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媒体文艺宣传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应该走在全国前列。做好首都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对于促进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首都群众的文化素质,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具有重大意义。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媒体文艺宣传工作,要求市属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既充分发挥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发展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主流舆论,又重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坚持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目的。

二、新形势下做好北京市媒体文艺宣传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从抓管理、抓阵地建设入手,加强舆论导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提高媒体文艺宣传水平

1、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

媒体文艺宣传工作是媒体整体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对媒体的管理,包括对媒体文艺的管理。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了由市属媒体总编辑、有关单位主管新闻的负责同志参加的新闻通气会制度,并通过市记者协会建立了新闻阅评制度,定期刊发《新闻阅评情况》。2003年,率先制定了关于规范新闻职业道德的文件,即《关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不实新闻的若干规定》。近年来,我市还先后颁布了《北京市新闻战线自律公约》等行为规范文件,编发了《北京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新闻纪律培训大纲》《近年来娱乐报道低俗化的30个典型案例和警示分析》等教材、资料。

与此同时,各媒体也自觉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编辑、版面(栏目)负责人、主管领导三级审稿(片)制,不折不扣地遵守宣传纪律。北京电视台在节目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采取把关前移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有效地从源头杜绝了事故隐患,另一方面提高了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了节目的安全播出。2003年,北京电台在全国省级电台中首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确保北京电台在媒体发展与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创新进取。

2、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

北京市认真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新闻、文艺人才“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专门举办了文艺编辑、记者培训班,召开文娱记者与艺术家面对面座谈会,在编辑、记者中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文艺编辑、记者队伍。

3、以阵地建设为基础,构建健康的文艺评论环境

市属媒体把办好文艺宣传版面、栏目作为巩固、强化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有效途径,自觉地通过增刊、设专栏等方式,加强文艺宣传。《北京青年报》在文娱新闻版块加强言论建设的同时,开辟了文艺评论专版《读家酷评》,每周五个版。这种文艺评论的规模,体现了媒体对自身文化宣传使命的高度重视。该版创办四个月以来,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北京娱乐信报》自创办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报道,先后开设了《戏剧电影周刊》《文化星期天》和《梨园周刊》等专刊。2006年,又增加了文化新闻和副刊的版面数量。今年,北京电视台改变文艺栏目开办思路,全面改版,压缩节目,以导向为前提,走精品之路。北京电台文艺广播改版后,文艺欣赏和娱乐节目的播出时间约为14小时,占总播出量的70%。

在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市属媒体面对文艺宣传中出现的虚假、浮夸之风,大力倡导、营造健康、正常的文艺评论环境。2005年,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之时,《北京日报》特邀文艺评论家撰写专稿,以《谁是历史的主人?》为醒目标题,明确提出――“21世纪的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还能不能够不加保留地赞美一个封建专制的皇帝”,鲜明地亮出“我们的祖先伟大不等于皇帝伟大”的论点。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可读性强,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

4、整合资源,加强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艺宣传氛围

对重点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宣传是加强文艺舆论引导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里整合媒体资源,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寻找最能为受众接受的切入点,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优秀主旋律作品的宣传教育作用。2005年,在电影《生死牛玉儒》上映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属媒体对该片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市属报纸共计刊发各类报道50多篇,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市属媒体在文化报道中的总体思路是让真正有文化含量的文化新闻构成强势,让真正的高雅艺术信息成为亮点。北京每年都举行国际戏剧、交响乐、舞蹈三大演出季。演出季期间,在不影响同时期其它文化活动宣传的情况下,我们整合市属媒体资源,形成宣传合力,不仅宣传剧目本身,更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着眼于全面提升受众的文化素质。这样做既扩大了演出季的社会影响,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们在文艺宣传方面注重加强对民族艺术的宣传力度。无论是重点剧目,还是小型演出,市属媒体都自觉地通过生动形象的报道予以推介,达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目的。2004、2005年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新编京剧《梅兰芳》和《袁崇焕》。《北京晚报》从这两部戏刚刚建组开始就派记者跟踪报道,直到剧目公演结束。多篇报道被安排在文化版头版突出位置刊发。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精粹,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了千场“民族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今年还将有1000多场演出送到本市的大、中、小学,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市属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并多次到学校现场采访,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报道促进了民族艺术在青少年中的推广。

与此同时,市属媒体还加大了服务农民、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力度,关注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报道面向他们开展的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并对优秀农村题材、青少年题材文艺作品,在刊发、播出、宣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北京晨报》每年都开辟相当版面对“打开音乐之门”等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并积极推动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北京交响乐团的“李德伦普及交响音乐会”正是采纳了晨报的建议,富有创意地改为每次与一支学生乐团合作,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该音乐会成为品牌活动。

5、强化主流意识,主动抵制低俗化倾向

市属媒体认为报道本身品质的提升是开展好工作的关键。因此,他们注重强化主流意识,在娱乐新闻里发掘文化价值,保持文化格调,拒绝低俗和痞气。2005年底,“超级女声”选拔活动尘埃落定。《北京日报》及时刊发了《超女过后的冷思考》一文,对超女现象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借专家和读者的口传达了靠一夜成名不该是年轻人追求的目标的理念。

由于文娱报道涉及的名人多、事件多、冲突多,市属媒体专门制定了打假规章,坚持如实报道,制止虚假新闻出现。他们要求记者首先要学会质疑,善于甄别消息源头,切忌捕风捉影。尽量减少电话采访,直接采访当事人,杜绝一面之辞。

(二)按照“三贴近”要求,把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做活、做新、做精

市属媒体在文艺宣传中以“三贴近”为突破口,以贴近群众需要为立足点,努力做到深入人心,取得实效,积极开拓思路,报道视野由小变大,报道领域也从单纯的文化报道向人文历史、高新科技等多领域拓展。在对电视连续剧《神舟》的报道中,市属媒体没有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结合神舟六号飞船的宣传,报道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弘扬航天精神。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媒体文艺宣传工作,市属媒体还打破固有的工作定势,主动组稿。2005年,《北京日报》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活动中,主动策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稿,适时推出了《徐肖冰:生死拍下百团大战》等12篇独家“人物特稿”,受到读者好评,并被多家媒体转载、播出。

创新是文化发展最真实、最深刻的动力因素。新闻的特性要求它必须以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尤其是文艺宣传,更不能以呆板、乏味的说教面孔示人,拒人以千里。因此,市属媒体在文艺宣传中,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激发读者接触、接近、接受先进文化的热情。《北京青年报》副刊开辟了新版《临时主编》,每周一期,由普通读者当主编,专职编辑只参与初期策划和最后审定。这种办版方式真正实现了宣传的最佳效果――即受众的“自我教育”与“交互教育”。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面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已经提到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日程。笔者以为,未来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结构体系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视角和方法来说,可以从人类文化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形态学、符号文艺学,甚至更新的角度和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文艺的规律,作出理论的概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但是,它的结构体系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新时期以来就有“美学—历史”相统一的各种体系模式、艺术生产论模式,还有人主张艺术反映论、审美创造论等等模式,这都是应该鼓励的。强求一律,要建构“大一统”的“范式”,不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精神,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也不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诚然,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文艺实践中,文艺理论研究要花力气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形式。这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我以为,起码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文化实践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丰富经验。因为这种文艺实践经验,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同他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审美活动重新结合的伟大实践,有着许多新的美学特征和优秀的思想的、艺术的传统;同时,它又是不断汲取人类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艺术成果创造出来的文艺,有它的辉煌的成功经验,也有挫折的深刻教训。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思维的宝贵财富,它理应是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主要理论概括内容。第二,广泛研究、分析西方从古到今的文艺理论思维材料,特别是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的思维成果,去其糟粕,取其优秀合理的成分,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思维角度和内涵。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现实,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命题,欧美一些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者”,像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伊哈布·哈桑、丹尼尔·贝尔等,对“后工业社会”或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存在和精神的评论和分析,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引为鉴戒的。第三,要认真梳理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这是一份十分宝贵而且丰富的理论遗产,有它不同于西方文艺理论的思维方式、体系、范畴和命题,需要我们进行艰巨的分析和转化的工夫,吸纳融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去,从而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体系。以上这些工作,我们在20世纪都在做,但显然没有做完。在上述这些工作中,我认为关键的一环,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思想,学习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鲜明态度,以及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路和思维方法。本文就这方面阐述一些个人的见解,请方家与同行指正。 

 

每一个理论体系都必须有它建构的逻辑起点。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注1)。这个基本“原理”,笔者以为就是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从理论建构的根本层面来说,就是实践;从理论展开的层面来说,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由此出发,它从宏观的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实践中,从人类社会大结构中,确定文艺是人们“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科学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逻辑起点。列宁从俄国革命的实践条件出发,根据历史唯物论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提出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十月革命后又提出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思想。我认为,这就是列宁文艺思想的逻辑起点。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为中心,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服从政治”的观点,以此展开他的文艺思想,这也就是毛泽东文艺理论思想展开的逻辑起点。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文艺理论

 

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把文艺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形成邓小平文艺理论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文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它既总结了过去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文艺工作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方针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建国后十七年中,党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些观点确实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但建国后随着我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再继续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观点和口号,其结果必然使文艺成为政治的工具和附庸,忽略文艺独有的特性和创作的特殊规律,限制和阻碍文艺多种多样社会功能的发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论文,邓小平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明确提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借口。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其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之后,邓小平根据我国新的历史条件,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实际情况,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内涵扩展为“为人民服务”;他还根据我国社会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将文艺工作一度出现的“为阶级斗争服务”改变成“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裂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在强调“二为”方向的同时,邓小平一再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化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他指出: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核心期刊目录。

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关键词》中,对文艺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他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各条战线的干部和群众,都要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哲学论文,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者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因此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历史性创造活动。邓小平提出的这些基本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基本任务。这一基本任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既要满足人民的文化娱乐和各种审美需要,又不能脱离时展的中心任务。

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标准的新内涵

毛泽东在《讲话》中把衡量文艺作品是非优劣的标准归结为“一个政治标准,一个艺术标准”,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衡量文艺作品是非优劣的政治和艺术标准也必然随之不断变化。为此,邓小平把毛泽东过去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修正为“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去评价”的批评标准。

就政治标准来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就相应地成为衡量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是与非的最大最根本的政治标准。正如邓小平说的“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就艺术标准来说,邓小平根据文艺创作的规律,把深刻的艺术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作为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艺术标准。在艺术内容上,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在艺术形式上哲学论文,邓小平指出:“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取、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新时期文艺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

四、阐述了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方法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如何领导好包括文艺在内的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尚不巩固的情况下,对意识形态领域严格管理,甚至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一定的控制是必要的。但是在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心任务的情况下,在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政权比较巩固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应该采取新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邓小平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提出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方法,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他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地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他还从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特殊性出发,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首要的是对文艺工作思想上的领导,帮助文艺工作者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保证文艺沿着“二为”方向前进。这种领导不是横加干涉核心期刊目录。他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他特别尖锐地指出:衙门作风必须抛弃,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如果把这类东西看作是坚持党的领导,其结果,只能走向事物的反面。怎样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指出: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繁荣文艺的条件;提倡领导者同文艺工作者文明地、平等地交换意见;党组织严格对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哲学论文,不允许任何人自视特殊等。他认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是包揽政府文化部门和群众文化团体的业务工作,主要的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领导者要不断探索领导文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在第四次文代会之后,在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导下,1980年代我国文学艺术界迎来了创作的春天,文学和电影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尤为突出。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生前遗愿,为鼓励长篇小说创作,在1981年设立了当时我国文学家最高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芙蓉镇》《李自成》《将军吟》《东方》《冬天里的春天》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最高专业性大奖—金鸡奖也在同年设立,与1979年恢复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一道成为中国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奖。《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庐山恋》《邻居》《喜盈门》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电影获得了大奖。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又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包括文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春天。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部署文化改革繁荣发展问题,并且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1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德艺双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工艺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的领导机构,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各项工作。这是我省文艺和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对于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省七次文代会、五次作代会和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正确方向,深入生活实践,倾心文艺创作,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全省文艺和社科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一是时代脉搏把握准确。密切关注全国改革发展和山西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创作,以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探索转型跨越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前景,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二是优秀成果层出不穷。以《立秋》《一把酸枣》《解放》《粉墨春秋》等为代表的舞台剧作品,以《乔家大院》《八路军》等为代表的影视作品。以《寻找巴金的黛莉》《王家岭的述说》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以《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实践系列丛书》《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代表的社科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我省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达到新的高峰。三是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全省100多人先后获得戏剧梅花奖和小梅花奖(其中“二度梅”获得者4人),5人获得鲁迅文学奖。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重要成果,一批研究课题进入国家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有的优秀理论工作者成长为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是文化惠民富有成效。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涌现出许多活跃在基层的乡土作家、民间艺术家、歌手、工艺美术传承人,培育出许多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群众性文化团体,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基层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是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继续保留的文化事业单位运转有序,转制后的文化生产单位展现活力,以煤炭资本为代表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新一轮创作高峰正在形成,新的一批研究成果陆续面世、迅速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今天的山西,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为进一步活跃,文化强省建设呈现加快推进的强劲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文艺和社科战线艰苦创业、勤奋耕耘的结果。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转型跨越的火热实践,以昂扬的精神、出众的才华和不懈的创新,在三晋大地奏响鼓舞人心的华彩乐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社科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转型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再次证明,我省的文艺和理论队伍,是一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文追求其理、探求艺术、敢于担当、不断创新的队伍!是一文与党同心同德、与祖国同忧同乐、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抓住机遇、勇于担当、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更出色的工作和更优秀的作品。推动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党和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当代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

一、始终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努力谱写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引领。崇高的精神需要优秀的作品激发和讴歌。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在三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集体意识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进取心和磅礴正能量的精神火炬,更为我们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深厚主题和广阔时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还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性挑战,我们的创造力、精神力、文化力等软实力与处于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提升。实现中国梦,必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充分激发和凝聚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为千千万万追梦人指引奋斗的前进方向,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了给中国梦描绘浓墨重彩的山西华童,我们必须在奋力推进转型跨越的过程中加快建成小康山西、美丽三晋。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建设美丽三晋的加速时期,无论是利用好建设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先行先试,还是落实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提升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水平,都离不开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省人民走出中部欠发达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要认识到,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内在要求。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把山西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不仅文化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要强,而且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更要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省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支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既要为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为肩负神圣使命感到自豪,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作生产更多更好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以此提升山西文化的软实力,扩大山西文化的影响力。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增强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推动力。

梦承载的是理想,体现的是追求,反映的是精神,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追梦需要奋勇前行,圆梦需要顽强毅力,实现中国梦、山西梦更需要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追梦圆梦的伟大进程、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既呼唤文艺和社科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发展,也为文艺和社科繁荣发展提供丰沛的动力源泉。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高擎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进程中倾心追梦,尽力圆梦,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更有价值的社科成果。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人民群众是文艺之母,生活实践是创作之源。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文学艺术,脱离实际、脱离实践的社会科学,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在实现中国梦、山西梦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对文学艺术作品和社会科学成果寄予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期望。希望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积极呼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写。

要坚持正确方向、引领社会进步。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养人民高尚灵魂的重要力量,是弓颅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复杂。方向不明,道路就不清;精神不振,事业就难成。文艺和社科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实现途径,矢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提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礼赞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建设和普及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准。要把艺术创作和社科研究融入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大力弘扬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为核心的山西精神,大力宣传转型跨越发展的明显成效和广阔前景,深入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律和有效途径,积极探索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途径新路子,把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实践为源泉。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实践证明,一切伟大的文艺工作者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在思想上确立人民群众是主体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牢记自己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深深扎根人民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最高追求。要在行动上经常深入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带着感情,俯下身子,走进农村院落,走进工厂车间,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激发创作灵感,获取创作动力,做到“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要在作品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把文艺触角和理论视角对准人民群众,把版面荧屏多留给基层,把镜头话筒多对准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表达群众诉求,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生动展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多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多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富于创造的伟大实践,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山西梦而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脉相连,才能实现艺术生命亘古常新,不断创作创造出优秀作品。

要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升。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塑造人格灵魂、熔铸民族精神的崇高事业。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是社会对文艺和理论工作的最大期许,也是文艺和理论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名家和理论大家,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无一不是集崇高价值追求和高超艺术才华、深厚学术造诣于一身,他们本身就是思想家,都是情操高尚、情趣高雅、志存高远的人,都是具有敏锐洞察力、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的人,都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人。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社科成果,无一不是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隽永的艺术魅力于一体。大凡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都是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进步,丰富人民精神,都是时代强音与人民心声的统一体。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必须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守百姓情怀,注重现实体验,坚守艺术理想,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创作更多能够振奋精神、触及灵魂的伟大作品。必须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格,既要不断攀登艺术和学术的高峰,追求艺术和学术之美,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追求人格和品格之美;要以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繁荣昌盛为重。强化合作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实现人品与艺品的完美统一,用人格力量赢得社会尊重、人民赞誉。必须树立世界眼光,适应中国与世界开放融合加深、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加强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在思维、理念、方法等方面与时代同步,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水平。

始终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努力创造文化繁荣的新辉煌。

文化需要继承,不继承就没有了历史的厚重,失去了本源;文化更需要创新,不创新无以弥新,难以发展。我们坚持继承创新的目的在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在于精品迭出。三晋大地自古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远的不说,就拿当代来说,以赵树理、马烽等大家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独树一帜,与之相应的文化大作层出不穷,形成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杰出的艺术创造,为我省乃至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们在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方面,创制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诸多奖励,取得显著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更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推动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大有可为的时代。当前,古老而年轻的山西,正处于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正阔步前行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强烈呼唤与时代相称的名家大师,去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新剧大戏,去创造更多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晋风晋韵的精品大作,充分展现山西特色、山西气派、山西风格,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推动三晋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衷心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和理论工作者志存高远,乘势而上,与时俱进,不断攀登文学艺术和社科理论研究新高峰,奋力开拓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天地,在追梦圆梦中成为名家大师、创造精品力作。

要坚持善于继承与勇于创新的统一。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是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永恒课题。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学艺术大师、学术泰斗,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典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创造,而且要勇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和艺术元素,创新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效果,全方位、高水平地宣传和展示山西。要坚持挖掘历史底蕴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统一。既要珍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又要瞩目全省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丰富实践。过去,我们孕育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创作了国人共誉的“山药蛋”名篇;今天,右玉精神引起全国关注,建设综改试验区、推进转型跨越使山西这个能源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材,同样可以创作出振奋人心的大戏大剧,形成代表文化晋军最新水平的文艺佳品。要注意把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结合起来,注入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创作出更多融历史感、时代美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坚持放飞理想与潜心创作的统一。在当今这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发展鼓劲、为时史、为家乡画像、为人民立言,耐得住清静,守得住自我,不为浮华所动,真正沉下心来创作,成就一批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编导、戏剧创作、社科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最高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要坚持培养领军人才与形成核心团队的统一。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需要培养优秀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形成若干志同道合的创作群体。无论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还是社科课题研究,都要注意培养富有特色的核心团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人在学术团队中加强交流、接受熏陶、互动互促、共同提升,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团队,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化精品。

各位代表、同志们!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改进党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文艺和社科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艺和理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深入研究事关文艺和社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文艺和理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巩固和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壮大文化产业集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充分尊重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与广大作家、艺术家、理论家多交朋友,关心文艺和社科人才成长,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要认真做好规划,扶持重点项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努力培育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艺和理论工作队伍。要加强文艺和社科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用思想正,有理论,懂文化,热心文化,文艺、社会科学的领导干部。特别要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为文艺和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