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专业分析

体育专业分析

体育专业分析

体育专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 兼职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成线性增长,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了“就业难”、“用人难”两种极端市场。学生需要保障,市场需要经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两者悬殊。为了能更好的和市场接轨,一部分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兼职”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兼职收入也可以满足不用的需求。但是就目前市场而言,大学生兼职存在很大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去深度研究的问题,虽然国内外也有人就此情况进行了研究,只是目前整个社会还并没有对此产生很强的关注。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体育专业研究生生体育服务兼职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醒体育专业学生良性兼职,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业的冲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也呼吁学校、社会肯定大学生兼职的行为,重视大学生兼职的现象,各自采取相应行动,逐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兼职市场,为大学生兼职进行有益、有效的兼职提供保障在体育服务兼职中遇到的工作方面的问题。

2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服务兼职遇到的问题

2.1课余时间不充足

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完成学业以外的时间从事兼职活动,并没有影响其自身的学业,而是放弃了自己平时休息的时间。当然,也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依照工作而定,工作和学业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冲突的,但一定存在冲突。换句话说,这部分学生会因为工作而出现逃课的现象。

2.2工资待遇低

通过随机调查再一次统计,我发现薪酬在50元/小时以上的都是专业培训类和专项教练类,薪资在30元/小r以内的,都分布在户外拓展、大型活动工作人员、健身房健身教练以及体育营销服务类。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和价值本身,价值决定了价格。

2.3可供选择兼职种类单一

大多数兼职学生都聚集在培训类教练,聚集在营销服务里的学生,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销售行业,一部分也是为了积累经验,为做教练而准备。其次就是户外拓展类和大型体育活动工作人员,这是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选择,男生相对比女生多。

2.4获取兼职途径面窄

大部分的体育服务兼职都是老师或同学介绍的,其次就是通过网络获取兼职,还有就是一些体育类公司的宣讲会,学校的大型招聘会,也有不少公司平时来学校宣讲招聘。有些也通过路边张贴的广告海报咨询兼职。

3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服务兼职的建议与结论

3.1建议

在兼职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颇多的问题,就针对这些问题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专访了一些专家,最后整理出以下建议:夯实基础最重要,进入大学不要盲目的选择兼职,先静下心夯实基础,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再有选择的兼职。薪酬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目前来看,纵使薪资相比其他兼职还比较乐观,请不要盲目的去选择,选择对自身的发展有帮助的行业更重要。选择兼职有很多不同的目的,但是自我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抱着这个目的去收获这个结果。学会维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政府也应完善助学金系统,使真正需要的学子无需为钱而四处兼职。

3.2结论

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服务兼职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兼职的目的以提升自我为主。并且学生时间的选择对兼职与学业二者的协调有冲突。但通过兼职所获得的薪酬较一般兼职还比较乐观,只是兼职的途径比较有限。学校就是象牙塔,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期,当然,兼职就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方法。体育服务兼职不仅仅拓展了我们的交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从另一方面说,兼职也带给了我们或多或少的经济收入,满足了除了生活费之外额外的开支,也可以满足我们一些储存了很久的梦想,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可以提升个人就业的竞争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2] 邢惠淳,姜馨悦.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与启示[J].才智,2015(13):239-240.

[3] 李亚玲,廖晓文.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72-75.

[4] 刘乐阳.大学生兼职现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

体育专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类型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54-03

1引言

1.1体育新闻专业纷纷成立是新闻教育“超常规”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决定办学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学质量的优劣是社会需求评价中的关键

21世纪初,新闻教育事业开始了“超常规”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每年平均增加10个左右。2000到2002年,3年间共增加新闻学类专业点204个,每年平均增加68个。其中仅2003年一年,就新增专业点100多个。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当中新闻学类专业点增加了7倍,由66个发展到470个,这是“超常规”的发展速度[1]。

至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开办情况:目前开设体育新闻教育的院校有两类:一是体育院校;例如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十余家院校相继开办新闻专业。二是综合大学在原有的新闻或相关院系开办的体育新闻专业;如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据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正在筹办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新闻教育还是体育新闻教育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对办学能力最好的评估,而对于新近加入到新闻教育中来的院校来说,甚至关系到专业的生存问题。

1.2衡量本科教育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成才率,它也是体育新闻专业在未来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目前,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每一个专业、每一所学校能否吸引学生的最重要的素之一,也是专业声望、学校名誉的具体体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兴办专业的核心任务。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体育及传媒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和新闻兼通的、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及相关的宣传部门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媒介经营管理以及公关、策划、广告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这是一个相对务实的目标,可以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顺利实现此目标的前提。

1.3运用较成熟的科学测量手段,了解在校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可以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和继续成才提供依据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自身的人格特点是否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其成才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通过科学的手段了解在校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更是就业指导的依据,增添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3.1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量表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与年龄相关,其中,个体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这方面的研究,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影响最大。他把职业兴趣和工作环境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R)、研究型(l)、艺术型(A)、社会型(S)、经营型(E)、常规型(C),并用职业六边形模型来描述六种兴趣类型之间的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基于不同测量工具和不同被试群体的研究似乎都支持了该结构模型[3]。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量表是较常用的工具,前后分为七部分,分别从个人的兴趣、特长、价值取向等角度进行评估[4]。

1.3.2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教授卡特尔编制的,是公认权威的测量人格的工具之一。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质是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形式和一致性。经过卡特尔及其同事在几十年时间里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测量,发现差不多有20种基本特质。后来又收集到更多的证据,确定为最基本的16种潜源特质[5]。

1.3.3通过科学测量,可以真实的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人格特征,为因材施教、就业指导提供依据霍兰德在其职业人格理论中,提出了“职业兴趣就是人格的体现”的观点。冯伯麟等在1987年曾探讨职业兴趣类型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格、兴趣类型和职业类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6]。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使用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2005级(大一年级)、2003级(大三年级)全体学生施测。

2.2程序使用二份测验同时对学生进行测查。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分为七部分,分别从个人的兴趣、特长、价值取向等角度进行评估,把职业兴趣和工作环境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R)、研究型(l)、艺术型(A)、社会型(S)、经营型(E)、常规型(C)。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共有187项题目,包括16种个性因素和8项次级因素,分别为:乐群性(A)、敏锐性(B)、稳定性(C)、影响性(E)、活泼性(F)、规范性(G)、交际性(H)、情感性(I)、怀疑性(L)、想象性(M)、隐秘性(N)、自虑性(O)、变革性(Ql)、独立性(Q2)、自律性(Q3)和紧张性(Q4)以及适应焦虑、内向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怯懦与果断、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发明创造能力、成长能力等。

2.3统计方法

本研究抽取体育传媒系2005级全体学生(113人)和2003级全体学生(63人),其中2005级受到有效问卷92份,2003级受到有效问卷46份。在此基础上,使用ssps13.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两个年级学生个人的理想职业与其对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判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霍兰德认为大部分人的职业兴趣可被归于六种类型,也是六种人格类型的表现。具体含义为:

艺术取向的人往往重视审美品质,自我表现欲强,喜欢创造性的工作,参与性强,富于幻想和创造性,情绪不稳定;与此匹配的职业有: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刻家、漫画家等。

经营取向的人喜欢影响和控制他人,喜欢冒人际危险和经济危险,爱交际、精力充沛、乐观、和蔼、细心、竞争性强;与该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有:推销员、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等。

社会取向的人往往乐于助人、有责任心、热情、善于合作、理想,善解人意,友善合作,具有人际交往的技巧。与该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有:社会学者、导游、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公共保健护士等。

研究取向的人喜欢独立工作,具有分析概括能力、数理和科学能力,仔细、独立、安详、俭朴;与该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有:分析员、设计师、自然科学学家等。

常规取向的人喜欢传统工作,个性比较顺从、工作务实、认真细心,条理性好,有耐性;与该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有:银行职员、图书管理员、会计、收银员、统计人员、电脑操作员、办公室职员等。

现实取向的人喜欢现实性的实在的工作,行动多于思考,不善于交际,他们真诚、谦逊、敏感、务实、朴素节俭、腼腆;与此种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的职业有:需要熟练技能方面的职业,动植物管理方面的职业,机械管理方面的职业等[7]。

在测验中有“写出三个你理想的职业(专业)”一题中,我们分别对两个年级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在这里,我们主要以学生的第一选择为标准。

从表1我们得知,二个年级的学生在个人认为的理想职业选择中,职业类型的依次排序为A-E-S-I-C-R,在霍兰德的职业分类中新闻记者属于艺术型A,受目前专业影响,二个年级的学生选择新闻工作的人数最多:2005级51人中有43人选择新闻工作,其中的9人选择体育新闻工作。2003级27人中有17选择新闻工作,只有3人选择体育新闻。可见,对体育新闻的专业(职业)认同感并不强烈(具体内容见附件1)。

经过施测,从表2中我们发现,二个年级的学生职业类型的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顺序依次为S-E-A-C-I-R(2003级)和S-A-E-I-C-R(2005级),说明学生自我认为的职业兴趣和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距。

在表2的基础上,我们对六种类型学生的得分进行T-TEST分析,发现在经营型E、社会型S、常规型C三个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两年的学习,2003级学生对各人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评价有所上升,但是,这个结果是基于表2中的职业类型的划分。

3.2对二个年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对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评价进行了初步统计,结果见表4、表5。

从表4、表5得知,学生看待一项工作的重要程度,主要来源于个人利益的满足、特别是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当然这种结果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作为对社会责任感要求较高的新闻工作,学生给予的关注不高,这是新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3.3两个年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与个性因素的关系以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在16PF的16种个性因素和8个次级因素中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六种职业兴趣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乐群性、活泼性、内向与外向因素外,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6、表7)。

前人研究显示[8],不同职业兴趣类型的个性因素与霍兰德对6种职业的描述有一定的吻合性。

A类型的人在稳定性、规范性上得分很低,而情感性、想象性、创造性方面得分很高。

S型的人独立性最低,表明希望成为组织中的一员,并热爱组织活动。

E类型的人是外向的,有较高水平的自发性,在社交情境中表现自如,富有冒险精神等。

I类型的人在乐群性、活泼性、情感性、内外向型上得分最低,而在敏锐性、稳定性、规范性、独立性、安详机警、果断性以及发明创造能力上得分最高。

R型的想象性最低,是一个现实主义和脚踏实地的人,更倾向于直接去做某件事情。

但是在本研究中,应该存在显著差异的个性因素没有在统计分析中发现,这与学生的职业类型相对集中有关(表2)。

4结论

4.1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学生明确专业学习态度,适应未来就业形势的途径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还缺少职业教育的内容,对未来职业的感性理解导致了在填报志愿中的盲目性和本科专业学习阶段的懈怠,以及就业阶段的迷茫和随意。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本科阶段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真实了解,沟通未来职业和本科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是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必要措施。

4.2作为成立时间较短的体育新闻专业,需要研究者和教育者尽快树立专业意识,为学生能树立正确而牢固的专业思想最好保障在本研究中体现出的学生专业意识不强的原因之一,是体育新闻作为一个专业方向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核心的专业理念。又由于目前新闻行业,特别是体育新闻实践中,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屡屡发生,使得体育新闻的专业凝聚力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何梓华.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兼论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的问题[J].新闻战线,2005,7:64-65.

[2] 孟文娣,毕雪梅,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86-1088.

[3] 蔡永红,林崇德,肖丽萍,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及其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80-85.

[4] 陆文笛.职业倾向分析[J].成才与就业,2005,6:25-26.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2-203.

[6] 刘军,敖景文,陈强,等.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修订版的实证效度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4,4:86-88.

[7] 刘海玲,王立山.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职业时空,2005,22:5-7.

[8] 刘军,敖景文,陈强,等.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修订版的实证效度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4,4:86-88.

体育专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西省 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 体操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一、体操教学内容实施情况分析

从表1看出教学大纲规定普修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只有江西师范大学和赣南师范学院有体操专项教学,其余三所没有专项。但是通过对老师的问卷调查得知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只有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能全部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另外三个学校只能部分实施教学内容,甚至有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单双杠三个学校无法完成教学。

二、体操教材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各个高校在教材的选用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同一年相同年级使用不同的版本和不同出版时间的教材,但是教材的出版时间都是选择1985年以后的,而且各个学校在选用教材出版时间上都在向本年靠拢,2004年到2005年各个高校使用教材在编写者上有很大的不同。2006年到2008年教材的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编写者基本相同。这说明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趋势上有相同的认识。

三、体操教学学时比例、学期安排的调查分析

1.教学时数的对比分析

教学时数也就是课时,课时分配应根据该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如体操这样的基础性学科,内容多、练习多所以用的时间也较多。但通过对5所高校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学时安排体操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

2.学期安排的比较分析

体操必修课的安排上,5所高校都安排了两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以上。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在体操教学的总学期数逐年递减,但是从2007年开始到2008年又开始教学的每年安排的学时上升,学期数没有增加。江西师大和赣南师范学院在2004年到2005年学期安排都是三个学期,但是一周上课的次数减少,两个学校在第三学期的2次/周减少到1次/周。2005年到2006年江西师大和赣南师范学院在上体操课的学期数上都减少到两个学期,江西财经大学在2004年到2005年虽然安排的学期数减少,但是总的教学次数没有减少。

四、江西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在职体操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改革的主题在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新时期的体操教学需要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文化层次、崇高敬业精神的专业体操教师。

1.体操专项教师年龄、学历状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在20名体操专业教师中,25一35岁的教师有9人,占45%,36一45岁的教师有8人,占40%,46岁以上3人,占15%。由此可见目前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师队伍年轻化,老中青搭配较好。年轻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比较强,可以给教师队伍带来新鲜气息和活力;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又比较丰富,可以在教学上给年轻教师起榜样作用。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体操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1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体操教师占总人数的86%,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体操教师却为空白。虽然学历与体操教学质量不能划等号,但体操内涵的表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引进却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体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背景教育、职后培训状况调查分析

体操是一项早期专业化与直观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而作为一名体操专业教师如果没有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和教育实践经验,对体操教学的“质”和“量”是难以保障的。我们通过对20名教师接受专业教育背景及职称的情况调查得知接受过l-3年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0%,接受过4-8年的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总人数的40%,而没有接受过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只占1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过10年以上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0%,同时有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0%和40%,助教占10%,由此可见体操专业教师专业结构和专业教育背景分布比较合理。

3.体操教师性别结构分析

高校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及多种课型的发展变化,要求男女生分班上课。因此,就提出了对体育教师性别结构的相应要求。从调查的20名体操教师结果显示,男教师为18名,占总体的90%:女教师2名,仅占总体的10%。全国普通高校抽样结果显示,男性占64.4%,女性占35.6%。相比之下,江西省女性体操教师低于全国水平25.6个百分点,女体操教师比例偏低。

参考文献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立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类课程设置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杨波,马海涛.论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

[4]汪正毅,陈丽琼等.21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学改革方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体育专业分析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生存现状;社会需求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规模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体育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在为社会培养大量体育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客观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生存现状,对于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现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高校局域网、河南省教育厅档案室、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参加有关会议,收集课题所需资料。

1.2.2访谈法采用召开专访和召开座谈会形式,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高校,随机抽样进行实地走访。

1.2.3理论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理论分析方法,对获取材料进行处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

1.2.4统计分析法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材料,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分析

2.1.1用人单位类型分布特征及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由于毕业生分配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省份、高校采用召开毕业生分配洽谈会的形式,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不同的要求,分析用人单位类型,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工作。下面以河南省教育厅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的2005年和2006年两次毕业生分配洽谈会为例加以分析。

两次毕业生分配洽谈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统计(见图1),59个招聘单位中,中等学校(含中学、中等技术专业学校)有48所,占82%;人才服务中心有2个,占4%;小学1所,占2%;教育局4个,占7%;俱乐部(含宾馆业)2个,占4%;幼儿园2所,占4%。95%的用人单位都分布在教育系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功能依然强大,但体育俱乐部和宾馆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说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趋势正在形成,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另外,对学历的要求明显提高。有51个用人单位要求必须是本科学历,占87%;对专科生的需求量占13%。说明本科生的社会需求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

2.1.2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问题根据白文飞等2002年对全国15所体育院校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32.48%,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河南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5.5%,初次就业率为70.9%;《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第44期报道,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率为73%,河南省77.76%,其中灵活就业率28.66%。本次调研发现,河南省2005年体育专业总体就业率达80%以上,最能反映就业情况的初次就业率平均在50%左右或更低一些,新升本院校考研率在10%以上,河南大学、河南师大高于20%。

2.2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分析

2.2.1河南省全日制学校学生、教师数量从河南省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看,高中人数成上升趋势,2002年以后,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小学以及初中在校生人数成明显下降趋势。虽然高中人数处于上升期时期,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结合全国人日宏观走势,可以肯定今后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小学以及初中的在校生人数将进入到明显的缓慢下降趋势中,预示着今后若干年内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激增(见图2)

河南省专职教师数量的发展趋势呈现为:学前教育、高中逐年攀升,其中高中的增幅较为明显。初中小幅下降,小学下降幅度较大。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数量关系,学前班学生数量在下降,而教师的数量则在攀升;小学、初中则呈现了师生数量同步下降的态势;高中师生数量呈上升态势。以上分析说明,近期教师的社会需求量应该较为稳定,但从今后5—10年的中期发展来看,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见图3)。

2.2.2河南省中学体育课教师年需求量

根据河南省高校现行的引进人才制度,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进入高校任教,故只讨论中学所需教师情况。

(1)河南省中学校体育教师数量。本次调研显示,河南省普通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初中1:435,高中1:350。截止2004年,初中在校生人数591.35万人,高中在校生人数278.7万人。由此推算,河南省现有初中体育教师约1.36万人,高中体育教师约7963人。

(2)中学体育课教师年需求量。据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刘贤龙、周绍忠两位老师的研究成果,普通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教师每年减员率(退休率、其他原因离岗等)稍有不同,2006年至2010年平均减员率为6.927%。从河南省初中、高中生总数量的发展趋势看,今后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故不考虑学生数量变化带来的教师需求量的增加情况。所以,普通初中每年需要补充942名,高中需要补充552名。每年河南省需要补充的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约为:1494人(见表1)。

但必须注意的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此,在每年所需的将近1500名中学体育教师名额中,中心城市、城镇中学教师基本处于满编状态,而大量需要教师的边远、贫穷落后地区,毕业生并不情愿前往,即便是落后地区走出来的学生宁肯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去。这就会使每年河南省需要补充的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大打折扣。

2.3运动训练专业现状

研究显示,教练员队伍的自然减员率为5.6%,河南省每年需要补充的教练员数量仅为86人。由于一线的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都是国家队和省体工队退役的队员,故此重点分析二、三线专职教练员情况。接受访问调查的河南省l7所中专、体校领导大都表示,没有技术或专业理论特别好的毕业生,他们宁肯不再进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用人单位在进人问题上的谨慎,同时地市级中专体校近些年由于出口不畅导致的招生困难,以及单位编制所限导致的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以开设运动训练专业较早的河南师大为例,该专业毕业生2005和2006年灵活就业率高达58.14%和57.0l%,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

当然,考虑到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从事其他工作的可能性,如进入中小学任专职教练员或进俱乐部当教练员等,学生的出路会更宽广一些,一些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就业更容易一些。但总体上看,河南省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规模已经大大超出社会需求。教练员是一种经验依赖型的职业,需要悟性、智慧和大量的竞赛实践,批量生产显然是不合适的。鉴于河南省目前已经拥有5个运动训练专业点,建议再审批新的运动训练专业时要慎之又慎,同时适当压缩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数量。

2.4社会体育专业生存现状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始于上世纪中期,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以及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专科层次的社会体育专业,1994年升格为本科。随后,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几所高校也设置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布点的新增量一直高居体育学类5个本科专业之首。

据调查,现在还有不少院校以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型”社会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相关资料和社会实践表明,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技能指导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据此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文化素养较好,但技术能力较差。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招生也都是按照先划定体育专业分数线,按文化课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种招生方法对“技能指导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极其不利。

从毕业生分配的角度讲,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一是专业工作失范,二是有职无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一方面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很少有受过专门的系统培养,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毕业后另谋高就。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并且有些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强,比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

截止2005年,河南省已经拥有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通过考核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万多名。他们大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有专长,他们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更多具有业余性、义务性、荣誉性的特征。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较晚,目前有6所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年招生总量400人左右。理论上讲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需要,但由于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性的认同,加上已有过多的从业人员,理论上庞大的就业岗位要想转化为现实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加大市场的培育力度。

2.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状分析

目前河南省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共有5所,分别是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大学,每年的招生规模在200人至250人之间。从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见表2),

到各级学校、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分别占到就业率的28.46%、16.05%。有极少数专业技术突出、综合素质好的毕业进入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目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高学历要求的普及,使得本科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不再成为可能。而由于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全面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一专一能”就逊色不少,再加上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属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的获得仍是一大困难,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相比,到中等学校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在逐年减少,除非是作为武术教练员到校任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者中,很多毕业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也有少数人从事了商业工作。

大多数人表示,这是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无奈选择。另外还有出国、入伍、自主创业等,所占比例达到了14.97%,到武术馆校任职和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仅分别占5.49%和3.83%,但临时就业或待业者高达31.2%。这样看来,改行的毕业生高达47.25%以上,值得我们深思。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较适合到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馆校以及俱乐部从事教练员工作。但目前各地市专业运动队和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多是退役运动员,工作状态较为稳定,因此各级教练员岗位缺编较少。有少数毕业生到民办武术馆校就业,但也属于临时状态,求稳定、求待遇的心态决定了他们随时会重新选择职业。通过调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没有从事保安工作的。据此推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日益萎缩。

2.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状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每年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50名,黄河科技学院每年招收体育康复保健专科学生40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工作。从就业经验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社会需求量小,学生知识面太过专一。河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然超过了9o%,但其中有20%以上的学生是灵活就业。那么如何看待体育康复保健专科生就业问题呢?从优势上讲,高职高专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从业的适应性也应该更好,体育康复保健符合大众健身的需要,黄河科技学院每年40人的毕业规模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是否有符合实际的从业态度从事康复保健一线工作,将会决定其就业状况。

2.7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专业现状分析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三个专业很有特色,它们以郑州大学为依托,充分利用了郑州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很好地进行了校内资源整合,3个专业每年各招收30名学生。据调查,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院校在师资力量、软硬条件方面远远不如综合性院校的旅游、新闻专业。笔者认为,在综合性院校旅游、新闻专业招收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应该会更好。

3结论与建议

(1)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继续提高,原来以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为主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世纪河南省高等体育院校学历教育的方向,今后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

(2)扩招在给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创造出良好硬件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比如:体育学科各专业扩招与面临控制招生规模的矛盾;理论上的社会需求旺盛与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体育专业报考生的递增与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矛盾等。只有适当控制体育专业招生规模的过快膨胀,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这些矛盾。

(3)河南省体育学科各专业招生规模已经超出社会需求,这是导致就业率低下的直接原因,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教育教学质量是导致就业率低下的直接原因。但我们应未雨绸缪,在控制招生数量的同时.严把入口关,大力提高生源质量。

体育专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就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082-0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顺利进行,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广场舞、健身操、暴走族等社会体育活动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体育是区别于规定性和竞争性比较强的学校体育、军事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体育活动,它是人民群众普遍参与的、自愿性的、公益性或商业性的体育活动,它主要以强身健体、娱乐和交流为目的。社会体育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产生巨大影响。自1997年教育部在进行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将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批准为本科专业以来[1],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迎合了社会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出现了诸多问题,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所在,为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从该文的研究目的出发,该课题组在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期刊网等资料网站上搜集、查阅了近几年来关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论著,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了后期的分类汇总。1.2.2问卷调查法为了了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参照相关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共设计了一共3份调查问卷对以上提到的几个高校的相关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一: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问卷二: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三: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1.2.3访谈法通过互联网、电话、座谈等多种方式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和相关专家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各自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看法以及建设性意见。1.2.4数理统计法根据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统计所得到的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汇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设置分析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这个介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向性指导。目前在高校的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直接搬进教学计划,而未做任何具体性的修改[2]。由于缺少直接的依据,所以这种做法往往是使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处于盲目的经验状态,影响了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及针对性。2.1.1课程设置与能力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采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对课程和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目前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许多课程,对学生来讲,主要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并同时可以受到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使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掌握并且能够指导大众体育、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毕业后基本能够肩负起社会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与当前健身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基本都是让学生分散实习,许多学生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与就业找工作等多重压力,基本上无法全身心投入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工作,导致学生的社会体育服务能力与社会体育需求严重脱节,不能在健身服务市场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谋求到学校体育领域任职。而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争体育教师的岗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显然也不占据优势,因而连续多年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被教育部亮黄牌。2.1.2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加,健身市场不断扩大,体育健身产业日渐活跃。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我们高等院校在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时更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新课程的开发力度,致力于创新课程的改革与设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学到适应社会体育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体育健身服务领域最前沿的动态和信息,为今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事社会体育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领域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由于目前尚且无法确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加工,加入个人的认知及价值观念,造成了教师对课程的重构现象十分普遍。在当下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构建各学校的专业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它却忽略了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导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效性、科学性大打折扣。被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带有很强的体育教育的痕迹,而与健身俱乐部或大众健身市场相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培养出社会体育健身市场紧缺的人才。

2.2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2.2.1课程设置分类比较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面对全体大学生普遍开设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篮球等。这些课程显然脱胎于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体育教师而设置的,对于社会体育健身市场,其功效并不明显。社会体育专业的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以南京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智能基本,并且通过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使之得到强化。通过方向课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在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或向更高学历进一步学习,找到新的支撑点,增强底气和能力。选修课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大学生基础及应用》等。而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而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关注到了未来健身服务业市场的需求,然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能培养环节收效却依然不够显著。部分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统计如表2所示。2.2.2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指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通识类课程,该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潜能和空间。当前,美、日、德等国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占总课时的30%~34%,反观我国高等院体育院校社会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比例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与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不相符合,难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江苏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关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仅仅是把思想政治类、教育科学类等基本课程进行了简单的组合,却没有从现代课程论以及本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等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造成了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与学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联系不紧密[3]。因此,在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高度的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向厚基础、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并且,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还需进一步系统论证与研究。2.2.3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指与社会体育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与形式,包括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在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显示其培养合格人才的独特作用与功能[4]。我们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在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类课程,其安排时间在20周以上,甚至26周,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的体育专业相比,实践类的课程要相对较长,这一点也更进一步表明了实践课程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2.2.4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的比例专业课程指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紧密关联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瑜珈、健美操、踏板操、健身单车、健身指导等。发达国家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重理论、轻技术“的倾向。如日本一般高校达到技术:理论为1:2的水平。不仅如此,在课程体系的构成方面更应该注意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然而这样的课程设置思路并不适合于我们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市场而言,我们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应该逐步加大技能内容的比例,以满足当前社会体育市场需求,使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能顺应市场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2.2.5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指社会体育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管理形式。必修课程因其直接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与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去向紧密关联,而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必须学习,面向社会体育专业全体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则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求,供部分学生选择学习,比如女生可以选择形体塑造、瑜珈等项目,而男生可选择搏击或格斗类项目。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产生了课程扩增即增加选修课程的趋势。各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课程设置的比例,是体育课程改革历年争论的焦点,同时这一点也反映了我们的学校更多地提供给学生自助选择和学习课程的自由度。学校设置选修科目的必要性在于:要防止必修科目覆盖面不够,与社会发展脱节,选修科目的设置可以与学生的自身特长相结合,具有时效性[5]。目前,我国一些重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逐步形成以必修课为主,大量增修选修课的新型课程体系,必修、限选和任修课程的比例基本为7:2:1,同时朝6:2:3的方向发展。专业主干课精炼集中,增设一些数量多、质量高的选修课,以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为基础,联系相关联的学科,在学术前沿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增设多类型、多层次的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以提高他们的学术与技能水平。

3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

3.1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拥有积极的服务意识的社会人才[6]。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道路,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找出最基本、最具基础的知识、基本技术和原理,以及能够反映科学性发展和交叉的、具有生命的前沿知识和边缘知识,而淘汰那些陈旧、过时、保守,与培养目标不相关的知识。课程要相对宽泛一些,如体育学、社会学、体育法学等,需要逐步建设一套较好的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材,可以是平台加模式的形式,包括学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3.2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前景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创建已有20余年,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者的问题。制约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两个不明确:其一是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其二专业方向的不明确[7]。我们的社会体育工作要以经营管理为主,通过社会体育的专业指导进行专业的辅助建设,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8]。根据江苏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前景逐步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要求课程的配套组合关系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进行优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要正确反映现实的现象和本质;系统性要求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未来,即需要稳定,同时需要寻求突破,要求课程不但反映科学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科学成就,还要反映科学的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要求课程内容要联系当今我国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结构化处理,能够打破之前教育课程的僵局[9]。具体的结构化处理包括在结构方面,课程和课程体系形成一种开放系统,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就能够得到协调统一。

3.3时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巨大潜力

21世纪将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是需要大批各级各类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10]。在任何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都是关键性的力量,他们决定着某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随着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的热情的不断高涨,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质量、数量、类型等都提出了一批新的要求。由于我国体育教师的缺乏,多年来高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师资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大力发展,21世纪初期,我国对体育专业人才的专门培养,将渐渐的从目前以学校体育教育人才为主向学校体育人才和社会体育人才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兼顾并举的道路转变,就是为了适应我国体育的明天。

4结语

我们现行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依据当前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方案。该课题组调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从体育教育专业剥离而来。考虑到社会体育专业特点及市场需求,不能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模式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必须根据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培养目标[11]。培养目标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弄清的方向性、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关键。各个高校在办学当中除了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还应该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突出专业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中,除需考虑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力,还得高度重视社会对人才技能素质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适应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健身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素卿,李凤彦.高教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22-24.

[3]郝小刚.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10(6):101-104.

[4]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陆亨伯.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2(3):73-74.

[6]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36-38.

[7]程杰,龚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0):38-41.

[8]刘平江,赵立,吴爱华.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2):12-13,16.

[9]王超英.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实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郑建岳,等.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J].西安体育学报,200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