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金冶炼技术

黄金冶炼技术

黄金冶炼技术

黄金冶炼技术范文第1篇

(1)上游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为44.96%,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西南地区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这主要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较晚,储采比偏低。从配套产业来看,采矿采石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东北、黄河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总资产规模相对薄弱。

(2)中游产业:火力发电和炼焦业。火力发电业是我国煤炭产业链中游环节最主要的节点,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而火力发电业的供需及配套的电力供应及设备制造业均集中于北部沿海地区。处于煤化工产业链环的炼焦业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达到57.91%。炼焦行业的资源依赖性较强,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炼焦业与配套焦煤资源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而需求却以东部为主。

(3)下游产业:冶金、化工和建材业。冶金业的黑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地区,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和肥料制造业,其分别集中于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其中肥料制造业的区域集中性不高。建材业的水泥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均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此外,与之配套的设备生产也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等地区。

2 关键产业链环区域效率评价

2.2 关键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1)上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从DEA运行结果来看,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黄河中游地区处于生产前沿面,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该地区是煤炭业的集中分布区,煤炭资源开发早,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南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主要源于该地区辅助链环具有比较优势,如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等,但该地区面临煤炭资源严重馈乏的劣势。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规模效率较好,但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配套产业的产矿采石设备制造业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黄河中游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与之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亦较低。

(2)中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火力发电业中,东北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分布较集中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等地区技术效率均很低。技术效率低是导致火力发电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而电力高消费区其电力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分析配套产业的电力供应,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规模有效,东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配套产业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业中,西北地区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此外,东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但其技术效率不高。炼焦业的整体效率较高。其中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技术效率也较高,同时由于这些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炼焦业具有比较优势。  (3)下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冶炼业中,南部沿海的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长江中游地区的黑色金属延压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率最高,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的生产效率也较高。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整体效率较高,其中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分析化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以西北地区总体效率最高,但目前该地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的分布较薄弱,而分布最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规模效率很低。肥料制造业则以南部沿海地区总体效率最高,其他分布较集中的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其总体效率均偏低。肥料制造业的整体效率不高,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肥料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建材业中的水泥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均集中于北部沿海,而其总体效率却分别以北部沿海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最高。配套产业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分散,这也是该行业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3 提升我国煤炭产业整体效率的几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赋存的不均衡,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格局。一方面,资源条件决定了煤炭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各区域煤炭产业结构趋同的不足,各产业链环在各区域均有分布,形成资源和市场过度的区域间竞争,其中以煤炭采选、火力发电、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水泥制造、基础化工原料制造等产业链环最为显著;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资源条件、资金优势等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各煤炭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引致区域效率与区域分布之间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现为:煤炭资源集中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偏低,而煤炭资源贫乏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反而较高,就煤炭采选业、炼焦业、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加工等主要产业链环分析,煤炭资源严重匮乏的南部沿海地区其经济效率均高于西南和东北地区。而实质上,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率为根本,实现资源与效率的统一。针对现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率:

(1)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炼焦产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建材业等产业链环的发展,针对该地区煤炭企业分散的问题,须加强对该地区煤炭企业的资源整合。

(2)东北地区煤炭资源较丰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适合发展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采矿石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作为老工业基地,该地区煤炭采选业的技术效率偏低,须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总体经济效率。

(3)西南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但其煤炭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的配套性较好,而且拥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表现为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土地便宜、能源费用低、政策优惠等,适合发展资源和劳工密集型以及部分资源加工型的重化工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化工业、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业等。其中西南地区煤炭资原后备储量相对充足,而现阶段该地区煤炭采选业的经济效率偏低,应加强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能力,提升煤炭开采技术。

(4)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煤炭资源相对匮乏,但经济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适合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采矿采石设备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相关产品贸易及进出口等煤炭产业链下游产业继续延伸的相关产业。此外,由于资源的限制,应逐渐收缩并向中西部转移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建材业等高耗能产业。

参考文献

黄金冶炼技术范文第2篇

随着稀土科学基础研究更加深入,有更多能够发挥稀土元素本征特性的新材料、新应用技术不断涌现,不断开发出更多能够体现稀土价值的功能材料和应用器件。同时,新材料、新应用对稀土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黄小卫,就是深耕稀土元素的提取分离研究,以创新技术和工艺助力稀土资源高效、清洁开发利用的佼佼者。

黄小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已经从事稀土冶炼、分离提纯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开发30多年,业绩突出,成果卓著。

勇于创新,屡破难题

黄小卫,1962年生于湖南临澧,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冶金专业。毕业当年,黄小卫被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总院”)稀土所,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国成教授开展稀土金属冶炼分离研究,从此与稀土形影不离,直到今天。

30多年来,黄小卫一步步成长,从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再到如今有研总院的首席专家。

同样在这30多年里,我国的稀土工业也实现迅速发展。稀土开采、提取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圈内人”,黄小卫见证了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历程,也清楚地了解与行业发展相伴的种种问题――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实现稀土行业绿色发展,是黄小卫和无数稀土研究者的梦想。

为了解决稀土提取分离过程稀土资源利用率低、氨氮和高盐废水、含放射性废渣等三废污染难题,黄小卫教授带领团队持之以恒,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开发出多项低碳、低盐、无氨氮高效提取分离稀土新工艺,提升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为我国稀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革新包头矿冶炼传统工艺,提升稀土资源回收利用率

包头稀土矿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共生的混合矿,结构复杂,是世界公认的难冶炼矿种。

上世纪70年代,黄小卫的老师张国成教授等开创了包头矿冶炼第一代硫酸法(硫酸焙烧―复盐沉淀―碱转―盐酸优溶)、第二代硫酸法(硫酸焙烧―脂肪酸萃取),开启了包头稀土资源的工业规模开发利用。

但不能否认,前两代工艺都存在工艺流程复杂、中和除杂渣量大、稀土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小卫在张国成教授的带领下,于上世纪80年代成功研发出“硫酸焙烧―P204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即第三代硫酸法工艺,攻克了包头稀土矿低成本、大规模连续生产的难题。

到上世纪90年代,针对包头矿中磷含量升高、稀土回收率大幅下降的问题,研发成功包头稀土矿固磷―硫酸强化焙烧新工艺,使稀土回收率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并主持建成当期世界最大的年产1.5万吨氯化稀土冶炼分离工程。

如今,相关技术和工艺已在几十家包头矿冶炼企业应用,年冶炼包头稀土精矿超过15万吨,占包头矿总量的90%以上,并被Lynas公司应用于冶炼澳大利亚Mt.Weld 稀土矿,成为世界冶炼复杂轻稀土矿的经典工艺。

上述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国外2项),分别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主创新非皂化萃取分离新技术,消除氨氮废水污染

稀土矿物复杂、稀土元素性质非常相近,冶炼分离难度大,化工材料消耗高且未循环利用,导致三废污染严重。另外,一些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环保意识薄弱,随着稀土工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三废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各地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传统的氨皂化萃取分离稀土工艺氨氮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等问题,黄小卫带领团队开发了萃取过程酸平衡技术、稀土浓度梯度及平衡酸度调控技术等适用于不同萃取体系的无氨氮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

这一系列技术的创新点在于,省去了氨皂化有机相、碳酸氢铵沉淀转型等工序,解决了非皂化萃取过程有机相中稀土负载量小、分离能力低等关键技术难题,从源头上消除氨氮废水污染。相关技术已在甘肃稀土、中国稀有稀土、广东珠江稀土等大型稀土企业成功应用,每年减排氨氮或钠盐废水上百万吨,材料成本下降40%,并大幅降低了环保和生产成本,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为《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1年,该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又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此外,在甘肃稀土实施的4000吨年硫酸体系非皂化联动萃取分离稀土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创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新技术,解决高盐废水污染问题

为解决高盐废水排放问题,黄小卫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具有原始知识产权的碳酸氢镁皂化萃取分离及沉淀稀土新工艺。

据了解,该工艺以廉价白云石和石灰,以及回收稀土生产过程产生的镁盐废水和CO2废气为原料,连续碳化制备纯净的碳酸氢镁溶液,替代氨水或液碱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替代碳铵沉淀制备碳酸稀土,从源头上消除氨氮废水;同时,实现镁盐废水和CO2封闭循环利用。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可解决稀土提取过程中的盐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问题,消除氨氮废水污染,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稀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有专家评价:该技术为我国金属冶炼分离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原创性工艺。

到目前为止,相关技术先后申请发明专利22项(国外专利8项),已授权12项(国外5项),研究团队对全套技术进行了专利布局,提高对该项技术的掌控力。

目前该技术已在中铝广西国盛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国盛稀土有限公司、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大型稀土国企实施。

从实施情况来看,与传统液氨和液碱皂化萃取分离工艺相比,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5%和55%以上,萃取分离过程镁盐废水、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率大于90%,三废排放达到国家环保部颁布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这一技术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2011年、2015年,两次入选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4年入选工信部《稀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加快推广技术;2015年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二批)》;2016年入选工信部和环保部印发的《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2016年入选工信部稀土行业“十二五”十大突破技术之一。

该技术的成功实施,提升了我国金属冶炼分离工业化生产技术水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果显著。其在稀土冶炼行业的广泛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稀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世界稀土分离提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对我国“十三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发挥重要作用。

自主研发成功“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

自2010年以来,针对低品位离子型稀土矿硫酸铵浸取、碳酸氢铵(或草酸)沉淀回收稀土过程存在大量氨氮污染地下水,工艺流程复杂、稀土回收率低、材料消耗高等问题。黄小卫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生态环境友好型镁盐及其复合体系浸取离子型稀土矿新技术,避免了离子态钙/镁营养元素流失和氨氮污染。提出并研发成功低浓度稀土浸出液非皂化与非平衡耦合离心萃取富集新工艺,首次实现低浓度离子矿稀土浸出液直接萃取富集获得高浓度氯化稀土溶液的工业应用。

与传统工艺相比,流程缩减了5步工序,硫酸稀土浸出液(REO 0.2~2 g/L)直接萃取富集生产高浓度氯化稀土(REO 230g/L左右),总稀土回收率提高8%以上;萃余液磷含量可降至1mg/L以下,循环用于浸矿,生产过程不产生氨氮废水和含放射性废渣,成本大幅度降低。新工艺已在广西崇左六汤稀土矿山建立了日处理1200 m3、40万m3/年低浓度稀土浸出液浸萃一体化示范线,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近期,又与赣州稀土矿业、中铝广西梧州及贺州稀土公司签订了专利技术转让意向书。

2016年9月27日至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在广西崇左市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形成了离子型稀土矿镁盐体系绿色浸取-离心萃取高效富集回收的全新工艺,流程较传统工艺大为简化,成本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不产生氨氮废水和放射性废渣污染,是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工艺的一次重大变革。该成果整体领先于世界稀土金属选冶技术水平。

该成果2016年入选工信部稀土行业“十二五”十大突破技术之一,将有力推动稀土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

破浪万里,同舟共济

2014年10月26日,我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黄小卫作为30位获奖者中两位女性之一,参加颁奖典礼。

同年12月,黄小卫荣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5年4月28日,黄小卫又从人民大会堂捧回“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

…………

30年来,黄小卫获得过不少荣誉和奖励,她把这些当作对自己的鞭策,对团队的肯定。“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够获得这些殊荣非常荣幸,应该感谢有研总院给我提供良好的研发平台,感谢前辈们的精心培养,感谢研发团队所有成员辛勤付出。这些奖项更多的是对我们的鞭策,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勇攀高峰。”

有研总院从1958年就开始从事稀土研究工作,是我国最早的稀土研究单位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不断输出先进技术与人才,为我国稀土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小卫所领导的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是在原有研总院稀土冶金及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2001年,工程中心整体转制成立了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有研稀土成立15年来,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依靠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稀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装备进行产业化开发应用,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从稀土矿山到稀土功能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有研稀土各类稀土产品总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0吨/年,产品60%以上出口日本、欧美、韩国等。

有研稀土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制胜法宝正是依赖工程中心研究团队的持续创新,逐步打造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和战斗能力的团队,形成了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勤奋向上、乐于奉献的氛围。

黄小卫介绍,工程中心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与激励。注重传承优良的企业文化,各团队间有竞争,有合作,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团队内部也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风气,无保留地将知识、成果、经验和教训传给年轻人;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气氛,各学科领域、事业部以及部门间也形成了良好的研讨、合作共享机制,不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共同进步。“另外,有研稀土还建立了较好的激励机制,鼓励研发人员合作创新、勇挑重担,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放发展平台。”

正是这样一支不断成长壮大的创新团队,研发出了一项又一项稀土分离提纯和新材料创新技术,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应用,引领了稀土行业的绿色革命,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逐步走上了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黄金冶炼技术范文第3篇

(一)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1.资源优势

已探明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资源共三十余种,占全省已探明矿产资源的50.8%。其中铝、汞、锑、锰和硅石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贵州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自然资源,已发现和探明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铝、汞、铅、锌、锡、铜、钨、钼、钡、锡、镁、镍等12种,还有相当储量的贵金属金、银和稀有分散元素铌、钽、锗、镓、铟、镉、铼、硒、碲以及含稀土金属矿产等。在已探明矿产储量中,汞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保有储量近4亿吨,列全国第二位;锑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镓的储量居全国第四位,与铝土矿共生。贵州已发现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锰、铁、钒和钛4种。其中以锰最重要,保有资源储量7181万吨,是全省黑色金属矿产中资源最为丰富、开展勘查较多、开发利用较盛的矿种,已成为贵州著名的优势矿产之一。铁矿虽然分布广泛,在66个县市有所发现,其中45个探明一定资源储量,产地多达128处,但资源较少,保有储量仅4.5亿吨,不足全国总量的1%。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及菜园子和清镇与修文铝土矿共生的铁矿等少数产地,探明储量较多,规模可达中型,矿石较富,具较大开采利用价值。贵州黄金资源丰富,全省已探明金矿1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10多处。根据控矿构造与矿床特征,分为黔滇桂成矿区、三(都)—丹(寨)成矿带、湘(西)黔(东)成矿区、黔滇桂、黔西南成矿区。根据矿石矿物的共生组合、矿石结构、金的贮存状态及选冶工艺的不同,贵州省金矿属微细粒浸染型、石英脉型及砂金与多金属型。截至2007年底,贵州省累计探明C+D级黄金储量155吨,远景储量可达500吨。在已探明的黄金资源中有90%是难选冶原生金矿。目前已有7个地(州)市21个县产金。贵州是新兴的重点产金省之一。自从1980年发现卡林型金矿,贵州便被国内外黄金行业看作一个极具潜力的地区,也逐步形成包括设计、勘探、采选、冶炼,部门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

2.能源优势

贵州能源比较充足,为发展冶金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能源结构具有水、火互济的独特优势,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为贵州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证。贵州电力远景开发容量可达4000万千瓦,富余电力将达1000~1500万千瓦,寻找电力市场已成当务之急。投资和发电成本较低,电力供应将出现较大富余,这就为发展贵州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铝工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生产和布局比较合理

1.区位优势

贵州虽属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但与国内最大的冶金产品消费市场———广东省的距离较近,且铁路运输畅通;通过广东的黄埔港、湛江港或广西的防城港,可向极为广阔的有色金属消费市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输出产品。全省冶金企业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六盘水、黔西南等地,靠近原料产地,煤电能源充足,铁路公路畅通,生活比较方便,加上气候温和,对发展钢铁工业十分有利。尤其是水城钢铁厂,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与邻省进行矿煤对流,逐步建成贵州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迅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立,西南六省区经济协作深化,“泛珠三角”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区域间的合作互动不断加强,区域分工更趋合理,这为六盘水市谋求区域的合作与联动发展,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配矿生产

针对贵州铁矿储量少、含铝高,锰矿资源储量多、品位低及硅矿资源既多又好的情况,为了进行综合利用,平均每年从省外调入和从国外进口富铁矿与富锰矿,与本省矿石配合生产,从而促进了炼铁和铁合金的发展。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又节省了开矿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是发展贵州钢铁工业的一条好路子。贵州钢铁工业中生铁、特钢、铁合金和金属制品这4大类产品,从设备工艺到生产技术都有一定基础,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位置。由于近几年来发展较快,销路畅通,经济效益较好,从而增强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能力和贵州钢铁工业的实力。

(三)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土法冶炼已有一定规模。五十年代,贵州积极兴建小铁厂;八十年代初,又积极推进地方小型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小镁厂、小电解铝厂、小电解锌厂等,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经济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基础薄弱,冗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效益不好,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种结构单一,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较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长期采用土法冶炼,技术落后、回收率低、产品粗劣,由炉渣中丢弃了大量锌、铅、镉、锗、银等贵重金属元素,浪费了大量资源,污染极为严重。

二、存在问题

(一)观念滞后,效益低下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无证开采、违章冶炼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较为严重,耗竭过快,矿产资源利用率低。一些地区重速度、轻效益,重开发、轻节约,盲目发展了很多落后的生产能力,如土焦、土烧结、小高炉、小电炉、小轧钢等;有的企业还引进了一些落后的二手设备。大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扩大规模、不断填平补齐的倾向。影响和制约冶金企业科学发展的诸多观念、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清除,少数领导干部在适应新岗位、新流程方面还有待加强,职工的思想观念、岗位技能等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规划滞后,布局散乱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冶金工业整体布局在行业、地区间低水平重复,过于分散,内部关联度小,产业链较短;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公司或集团;盲目投资、布局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科研滞后,管理粗放

技术装备差,技术水平低,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改造投入少,产业技术升级缓慢。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规模小、总数少、水平低、高层次技术开发人才缺乏,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强企业和优势产品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产品生产粗放,单耗高,资源消耗、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一些行业能耗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值。工业发展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和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及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突出。产品多数也是原材料性质的初级产品。这种粗放式的产业与产品结构不利于提高有色行业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严重制约贵州冶金工业的发展。

(四)环保滞后,污染突出

虽然“九五”期间400多家土法炼汞的乡镇企业,3000多座土法炼锌炉被关闭,核减土锌4万吨产能,减轻了环境污染,但在贵州西部地区仍存在一定量的土法炼锌。同时,一些小型预焙槽铝厂不断出现,加重了环境治理工作的任务。

(五)资金滞后,发展受阻

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财政收人远低于经济发达省份,因而拿不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冶金工业。而省内现有冶金企业自筹资本金能力有限,难以组织上市融资,以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资金短缺严重制约贵州冶金工业的发展。由于受资金和机制的制约,长期以来我省冶金工业规划和思路多而成效少,致使我省冶金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国内其他省份。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贵州冶金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际国内冶金工业产业结构和市场发展需求,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火互济的能源组合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强金矿资源开发规划,着力建设贵阳和遵义铝工业、六盘水煤焦化工等循环经济型生态基地建设,把铝及铝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推动贵州经济跨越发展。

(一)统一规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深入分析我省的产业结构,积极进行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省内外致力于发展铝工业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充分利用已有人、财、物资源,实现相关企业的产业整合,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和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降低消耗的铝工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革促发展,尽快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大力推进钢铁、有色、黄金跨所有制改革重组,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结合冶金工业特点,重点推进节能、环保、安全、优质、高效现代化企业建设。贵州冶金企业“小而散”的状况,不利于冶金工业的发展和贵州资源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贵州冶金工业总体素质的提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贵州冶金工业战略重组。战略重组和整合可以是跨行业、跨国界。调整产品结构为重点,完善配套生产设施,并视市场供需情况适当增加精铝、铝合金等产品产量,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的铝加工产品,努力把贵州建设为全国最大的铝工业生产基地;钛工业、锌工业、钢铁工业、黄金工业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全省冶金工业在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推动资产重组,加大增量投入,扩大规模,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全省冶金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快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近几年,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贵州由于底子薄,技术装备水平仍存在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不高,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短缺等问题仍很严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仍然很重。必须高度重视推广应用行业中带有共性的、关键性技术,通过实施必要的示范项目,将共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到技术改造项目上,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升产业水平。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要制定和实施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专项,增加政府和企业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开发影响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广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材料,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改变原材料工业技术面貌。

(三)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工作,发展循环经济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研究制定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和考核体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冶金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环境,促进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控制稀有金属开发强度,减少开采量。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10台共计125万千瓦,按照“上大压小”的产业政策关停部分135兆瓦和200兆瓦机组,按期淘汰小钢铁153.37万吨、水泥513.3万吨、焦炭188.2万吨、铁合金62.24万吨、电石19.7万吨、电解铝63万吨、锌冶炼27.82万吨等,预计可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5万吨以上。

(四)加强资源开发,提高规模开发水平

矿产资源是冶金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依据国家矿产资源有关法令和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建立奖惩制度,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矿山建设的发展。加强对金矿资源勘查开发,加强对全省范围内铝土矿资源的调查,进一步获取准确的资源数据,提供有关部门和投资者参考,作为决策的依据。引导企业和地勘单位加强勘探,提高资源保障水平。

(五)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助推企业发展

以开展资本运营的方式,抓住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机遇,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采取股份制改造,兼并,联合,破产,收购,拍卖,租赁等形式盘活存量,实现低成本扩张。选准项目,采用高新技术,争取国家资金及银行贷款支持。按照国家扶优扶强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对具备条件的公司争取优先上市发行股票,向社会筹集资金。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努力实现最大效益,增强自筹建设资金的能力,并积极利用已有的名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土地、设备、建筑物等作为投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推出有吸引力的铝电联营方案),多渠道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吸引港澳台商、外商和国际银行、财团的资金投入。

黄金冶炼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铜;起源;青铜器;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界基本上认为中国是在这个时期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对于早期青铜时代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囿于考古资料的有限和鉴定结果的不确定性,关于中国青铜器的起源相关问题在学界争议非常大。关于这个问题,我略陈管见于下。

一、青铜器与起源的定义

研究中国青铜器的起源,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青铜器与起源这两个词的含义,这是一个重要前提,之后才能真正去研究青铜器的起源。广义来说,青铜器是指用青铜铸造、打制的一切人工制品的总称,而青铜是指一种铜合金,铜锡合金、铜铅合金或者铜锡铅合金均称为青铜,[1]当然,铜是主要成分。另外,青铜中还含有微量其他元素,例如砷、碳等,含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将青铜器笼统地称之为“金”。[2]相对于纯铜,青铜较坚硬,可铸性好,易于冶炼。由于自然界中只有红铜的存在,所以,青铜一定是人工冶炼而成的。[3]根据逻辑推理,青铜产生时,一定不是人类有意识地去制造的,极有可能是人类在无意中造出了青铜,并惊叹于青铜的优良品质,然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冶炼青铜。

而起源,是指事物的发生和产生的根源。对于青铜器来说,起源就是青铜器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当然,这也包括人类开始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虽然并不会很娴熟。最初偶然发现青铜,并不算是青铜器的起源,但也是研究青铜器起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是利用自然铜的时期,也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人类通过这个加深了对金属的认识,加快了人类利用金属的进程,为青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4]因此,研究青铜器的起源,必须从人类利用自然铜开始研究。[5]

二、人类对自然铜的应用

根据对伊朗、两河流域、埃及等地考古资料的研究,人类最早认识并使用的铜是自然铜。[6]自然铜就是红铜,是自然界存在的铜金属形式,最容易被人类所利用。人类可以直接对自然铜块进行加工,无需冶炼。关于自然铜,最初是偶然发现的,人们发现这样一种原料的性能优于石器、木器,后来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自然铜。当然这些行为只能发生于有铜矿地区。

在许多地区,人们为了寻找更好的石器材料,就会去山上挖,若是石头过大,会用火去烧,这样就会获得冶炼矿石的经验。[7]这就为人类从利用自然铜到有意识地冶炼铜奠定了基础。红铜既可以是自然铜,又可以经过冶炼得到,因为人类制作陶器的温度完全可以冶炼红铜。[8]红铜在甘青地区多有发现,年代领先于中国其他地区,例如属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东乡林家、永登蒋家坪遗址,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武威娘娘台、广河齐家坪、永靖秦魏家遗址等等,均发现有红铜遗存。[9]总之,红铜在黄河上游发现较多,而且时代较早,数量较多。[10]这可以说明,红铜是最早应用的,并且是作为主要的金属应用了较长的时间。而随着红铜的应用,人类必然会逐步加深对金属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冶炼出青铜。

三、青铜器的产生

青铜器的产生,必定有一个漫长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过程,[11]所以青铜器必定是在人类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青铜又是人类熟练掌握红铜冶炼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早期的青铜器各地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但是大都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只在黄河流域发现有早期的青铜器,充分说明了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发现早期青铜器的地方在黄河流域有很多,例如,黄河上游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发现的早期铜器种类多样,以各种小型装饰品、小型工具、铜镜及权杖头等宗教仪仗用品为主要特征,镞、矛等兵器出现较晚,黄河中游主要是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北方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有青铜器,海岱地区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均发现有青铜器,还有其他地方也有发现青铜器的记录。[12]与发现红铜的地区相比,发现青铜的地区更为广泛,充分说明了青铜是相比于红铜更为先进的生产原料,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四、青铜器是否独立起源

曾经有学者认为青铜器技术是从国外传入的。[13]证据之一就是西亚利用自然铜、青铜的历史要早于中国。[14]但是我认为这是欠妥当的。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制陶技术的进步,已经具备了冶炼青铜的条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复杂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出现了阶级分化,可以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青铜器的一切条件。[15]况且,中国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在当时交通极度不便的情况下,西方的冶铜技术也难以传入。西亚的青铜产生时间早于中国,只能说明西亚的发展要早于中国。

中国在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均发现了早期青铜器,其中又以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发现的早期青铜器为多,那是否说明中国的青铜器起源是一元的呢?我认为,这也是很难的。因为比较各地区的早期青铜器,虽然存在着共同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的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器类,各地也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地都存在红铜,都有对红铜的利用,说明各地对青铜的利用是独自发展出来的。但是,各地的早期青铜器又存在着共同点,这一点也是很容易说明白的。因为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互动, [16]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传统会随着人口迁徙或者战争等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发生交流互动,从而会影响另一地的青铜器制造。所以,中国的青铜器是本土起源的,而且起源是多元的。但是这个多元必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共性越来越多,最终融合成一元。

五、最早青铜器的应用

青铜在开始应用时,所制造的器物应该是主要仿制陶器与石器,在主要器物种类上, 以制作小件的工具、兵器、装饰品为主,[17]因为人类当时制造陶器、石器的水平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自然而然会把相关技术应用到青铜器制造上,而且陶器制作水平的高超大大有助于青铜器陶范的制作。[18]到了小件青铜器技术娴熟时,开始出现了青铜容器等较为复杂、较难制作的青铜器,这也符合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另外,关于一种先进的青铜制造技术失蜡法,学界公认是从西亚传入的,中国发现的确切是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春秋时期的,例如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器等。这在以前时期的青铜器中没有发现相同的制造工艺,而且没有考古证据表明中国的青铜器有失蜡法的发展脉络,[19]另外,一项技术不可能没有基础一出现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若有,极有可能是从拥有这项技术的地区传入的。

六、青铜器起源与社会复杂化

青铜的冶炼是社会复杂化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复杂化。因为青铜冶铸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部门,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多种技能和工序的配合,这就必须有一部分社会成员脱离其它生产活动进行专业性生产,即专门从金属手工业的生产。人类对金属的掌握,表明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冶铜业的出现,决不是一种偶然性的行为,而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门性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这样又进一步产生了管理这些人和青铜器的阶层,使统治阶级的力量更为强大,加速了阶级分化与文明产生。

结语:

关于中国青铜器的起源问题,不宜过早地作出定论,因为这个问题取决于考古资料的发现,考古资料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基础,随着田野考古的发展,必然会找到更多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这个问题也会更加明晰。

参考文献

[1]、[2]、[11]马承源. 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6]、[13]滕铭予. 中国早期铜器有关问题的再探讨[J].北方文物, 1989(2):8-18.

[4]、[5]、[14]何德亮. 试析早期铜器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J].南方文物, 2007(4):92-101.

[7]、[8]唐兰.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 1979(1):4-10.

[9] 孙淑云 韩汝玢. 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冶炼与制作技术研究[J].文物,1997(7):75-85.

[10]、[12]白云翔. 中国的早期青铜与青铜器的起源[J].东南文化, 2002(7):25-37.

[15]李先登. 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J].史学月刊, 1984(1):1-6.

[16]李伯谦. 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南方文物, 2008(1):14-20.

黄金冶炼技术范文第5篇

就在他刚刚报到五天后,他接到命令赶赴西昌,参与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1964年9月17日,黄道鑫来到了西昌“四O”公司(攀枝花钢铁厂的前身)筹建处。

从此,黄道鑫的人生就跟“攀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直至以攀钢炼钢厂厂长的身份退休。

荒山响起开炮声

1965年3月4日,在冶金部关于加快建设攀钢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由此拉开了建设攀钢的序幕。

1965年夏,来自天南海北的5万建设大军云集在金沙江畔一个长不过3公里,宽不过1公里,而落差却达到80多米的小山坡――“弄弄坪”上,沉寂了亿万年的荒山野岭响起了隆隆的开山炮声!黄道鑫也成为这大军中的一员。

在“向荒山要铁、为祖国炼钢”的口号下,建设大军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征程。至今黄道鑫还记得一些描述那段建设场景的顺口溜:“天是罗帐地是床,金沙江是大澡堂,干部工人蹲一地,酱油盐巴下干粮”“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

经过艰苦卓绝的5年奋战,山坡上终于建起了一座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炼出第一炉钢

1971年10月1日,是永载攀钢史册的一天。继1970年7月1日炼出第一炉铁后,攀钢要在这个日子炼出第一炉钢。黄道鑫被任命为“第一炉钢”冶炼的现场总指挥。

早上7点半,参加第一炉钢冶炼的13名操作人员在一号炉前站成一圈。往日里大家有摆不完的“龙门阵”,今天谁也不说话,安静得出奇,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聚光在黄道鑫的脸上。黄道鑫也非常紧张,感到脸上发烧。“要操作好完全靠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和安装建设且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转炉,压力太大了!”黄道鑫回忆道。但是,那时的黄道鑫只能强压着内心的焦躁。

黄道鑫尽量用平常的语调说道:“同志们,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国庆日。今天我们要炼的是政治钢。这第一炉钢能不能顺顺当当地在我们的手中炼成,事关重大。大家一定要精心、要沉着,一定要保证安全……”说到这里,实在说不下去了,黄道鑫只觉得嗓子眼里像在冒火,声音也变了味。

动员结束后,操作人员各就各位,静静地等候铁水的到来。

上午10时许,180吨大吊车缓缓将铁水吊了过来。黄道鑫一声令下,开始兑铁。从这一刻起,黄道鑫的心中犹如有几只兔子在一起扑腾,但是,他得克制着。开始吹炼,只见一股股黄烟夹裹着暗红色的火苗一吞一吐,舔吻着炉口与烟罩;加料,“哐咚”一股黑烟腾空而起;又吹炼、又加料、取样……很久、很久,仿佛一个世纪的时间,终于,顺利出钢了!

“成功了!成功了!”,黄道鑫激动地对着大喇叭,声嘶力竭地吼道。

人群开始沸腾起来,欢呼声震耳欲聋。“攀钢第一炉钢”的顺利诞生,为建国22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从“钢坯公司”到钢铁钒钛精品基地

“攀钢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攀钢人与困难艰苦奋斗的奋斗史,而且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创新史。”黄道鑫这样评价46年来攀钢的发展历程。

直至1986年攀钢二期工程开工前,攀钢产品除了轨梁材和少量线材外,几乎没有别的钢材产品。为此,攀钢一度被同行戏称为“钢坯公司”。

曾几何时,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铁因品位低,岩相结构特殊,难磨难选难冶炼,被外国专家判为“呆矿”。

“钢坯公司”、“呆矿”,深深刺痛着黄道鑫,还有所有攀钢人的心。

“向技术尖峰‘叫板’”,黄道鑫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40多年过去了,攀钢的钢轨技术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打破国外垄断!

开创中国钢轨热处理技术先河!

热连轧关键技术及装备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闯进世界高速轨生产“俱乐部”!

攻克微细粒级钛铁矿选矿世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