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范文第1篇

传播学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及播音与主持这两个影视应用类专业本科班与新闻学本科班,有着不同的授课计划、内容及方法,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讲授传播学课程要因人制宜,内容素材选取上应该偏向与这两个专业相关的传播学案例,兼用传播学的讲述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传播学;实证研究

为响应国家培养多品种应用型人才的号召,高等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影视应用类专业的传播学课程的课时数被大量缩减,因此对于该类课程的讲授势必要采用新的内容及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①

一、以经典案例为基础,结合影视类专业学生特点,因业制宜

传播学这门课程作为舶来品,它最初提出和形成在美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为美国政治竞选宣传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宣传服务,而传播学的经典案例与这两方面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该类案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非一般案例所能匹及。比如说,在讲“议程设置”这一章节时,必然绕不过1967年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一起进行的一项关于大众传媒各种认知效果的研究与1968年的总统竞选,以及对于1972年总统竞选的重要研究成果——《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议程设置”这一理论的由来及发展过程。尤其在一些重要概念的讲解上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如“个人议程的信息源”问题,其信源主要来自电视网以及报纸报道的竞选新闻,并得出结论——新闻媒介对议程设置起了较大的作用,但为了讲清这一论证过程,还需要提到“电视上的付费政治广告”以及“人们之间对于候选人和议题的谈论”这两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为了讲透该知识点,不可避免地就要谈到美国的政治竞选与麦库姆斯及肖在做“媒介认知”研究的时代背景,只有如此,学生方能深刻理解而不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讲“传播效果”这一章节时,不得不提卡尔•霍夫兰的“二战中对美国士兵的说服研究”,不仅因为该研究是有限效果论的奠基性成果,而且是理解“说服研究”时代大背景的重要注脚。尤其是霍夫兰对于四部影片《战争的序幕》、《纳粹出击》、《瓜分与征服》、《不列颠之战》的分析研究,是说服传播必讲的经典案例,该研究不仅得出“受众的个体差异导致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改变”这一重要结论,而且从方法上看,电影评估研究在军队中的研究采用了“带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为传播研究建立了新的标准,在《我们为何而战》的实验中注重细节控制,也成为后来者学习的典范。由此可见经典案例在整个传播学教授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毕竟不同于新闻学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侧重点各不相同,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做到因业制宜,结合编导与播音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讲授,例如编导专业学生对镜头语言比较敏感,因此本人将霍夫兰的四部影片分别截取一个小视频片段,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对此种教授方式颇为接受;而播音专业学生对解说词等文本语言兴趣浓厚,为此在截取视频片段播放的同时,将解说词文稿摘出来进行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反馈良好,这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受众个体差异(如个体偏好、兴趣、价值观等)在他们接收信息时选择性接触行为的不同。

二、注重内容时新性与影视专业的贴近性,因人制宜

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属于传媒艺术类学生,他们与其他专业相比更追求讯息的时新性、及时性,因此对传播学理论的案例分析不仅需要经典案例,还得及时补充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及热点事件,做到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如在讲到把关人理论时,结合当时热点事件李光耀被去世来反观媒体从业者报道新闻过程中专业标准的缺失与操作流程的失误,对该事件的分析不仅可以引出门区的概念,还可以将怀特、巴斯等把关模式研究融入案例中进行讲授。如李光耀被死亡之所以搞出这个大乌龙,是由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的网站截图引起的,凤凰网、CNN、网易等媒体在没有核实清楚信源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转载,造成虚假信息扩散,归其原因主要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放弃了自我约束以及编辑把关不严造成的。如此一来,学生对何为把关、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及把关过程等理论要点进行把握,才能更为深刻。但仅仅做到内容的时新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编导及播音专业学生产生知识点的共鸣,还需要结合他们各自的专业偏好选择一些贴近其专业特色的案例作为补充,比如说在为编导专业学生授课时,可以从电视节目的角度做解读,尤其是当下最受学生追捧喜爱的节目,比如说“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如讲到“大众传播的功能”,可以结合电视节目进行讲授,而播音专业学生对各电视台主持人比较熟悉,切入点可以选择某个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如在讲授“议程设置”这一节时,本人将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作为引子,引出“议程设置的基本假设——新闻报道影响人们对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感知,进而对公共舆论产生影响”,接下来对比媒体报道的公共话题与民众探讨的坊间议题得出结论:媒介在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表现形式,辅助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因物制宜

传播学专业范文第2篇

您好!

我是即将毕业于xx大学的传播学专业学生,名字叫做xx。

在大学四年里,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作风。 认真学习了传播学专业知识理论,阅读了大量传播学相关书籍,另已取得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证书。

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在寒暑假期间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曾在xx时报以及xx广播电视台实习,参与一些新闻采编工作,能够将学校里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熟悉基本新闻编辑流程,基本掌握了编辑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平时还自学了flash,authorware等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wps办公自动化软件。

本人性格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各项体育运动,例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喜欢阅读,电影,音乐,旅行,摄影,梦想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喜欢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比较关注了解各种新闻媒体。

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此致

敬礼!

传播学专业范文第3篇

媒体教育学家迪特•巴克最早将“素质”概念引入教育学中,这是“媒体素质”进入德国教育学的开端。巴克这样定义“媒体素质”:所谓“媒体素质”,就是人们能够“以应付世界挑战的积极方式,将所有不同种类的媒体,用于人类的交流与行为。”可以看出“媒体素质”这个概念的产生来源于一个毋庸置疑的假设: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人类与生俱来具有与人交流的素质,这种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发展,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这一基本素质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应用,迪特•巴克认为媒体素质包括媒体批判能力、媒体知识、媒体使用和媒体创作能力。巴克认为,媒体批判能力是所有其他能力的基础,它包括三种不同的能力:分析能力;自我反省能力;媒体道德意识。媒体知识包括媒体常识和媒体操作知识。媒体使用能力分成两种能力:单方面接受媒体的使用能力和与媒体互动的使用能力。媒体的创作能力分成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对媒体内容的革新能力和创造性革新媒体的能力。对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全面、优良的媒体素质,也是成为优秀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基础。

二、传播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媒介素质

毋庸置疑,在这个媒介化社会,传播学教育本身需要有从职业教育到素质教育立场的转向。培养未来信息传播领域的专门人才,传播学教育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力培养学生的媒体素质。

1.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

在媒体商业化程度加剧的当今中国,由媒介引发的诸如低俗化、媚俗化节目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网络垃圾信息的泛滥、充斥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内容的肆虐、虚假广告的张扬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不良信息借助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传播学教育首先应该赋予学生评价、处理这些信息的免疫能力——普通受众是解读信息,传播学专业学生应该能够解“毒”信息。

2.对普通信息的分析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现代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但具有较高媒体素质的人,应该能够掌握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即对“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具有科学、理性的认知。普通受众是知晓、接受,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则应该做到洞察、反思,唯有此才能在信息传播实践中对塑造优良传播生态起到一个专业人员应该起到的作用。

3.对虚拟世界的批判能力

现代传播科技在真实世界之外营造出一个无限扩张的虚拟环境——媒介环境,人与社会越来越媒介化。由于大众传媒已经有异化倾向,人的媒介化过程也受到异化的威胁。媒介异化理论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大众传媒具有了操纵和控制人的力量。大众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渗透进入人的心理层次,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彻底失去内心的独立与自由,丧失了批判性,仅剩下对现实社会的顺从态度。社会民主化进程需要具有批评精神的公民——明白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力量的强制作用。

传播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传媒;企业;办学机制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请进传媒企业的原因

(一)实验室建设的匮乏。独立学院起步较晚,而且独立学院投资方一般都比较谨慎。所以,他们办学的前五年,甚或前十年都在投资一些硬件设备,比如教学楼、宿舍楼等。但对于图书馆内藏书、实验室设备等投资力度一般较小。所以,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具有必备的实验设施,比如广播录音室、电视演播室、线性编辑室、非线性编辑室,等等。这样,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就会大打折扣了。

(二)专业化师资的缺少。独立学院实行财政、人事独立管理,既不同于“母体”人事的公办性质(可以有医疗、住房、养老等后顾福利保障),又不愿意拿出翻倍的工资待遇。所以,独立学院要么是银发苍苍的长者,他们发挥余热,尽职尽责,但在学术创新、实践环节往往力不从心;要么是刚刚研究生毕业,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那些年富力强的传媒人才很难被吸纳到独立学院工作。独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更需要富有朝气与活力的专业化教师,研究传媒行业最新动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实践环节。

(三)教学研究内容的滞后。由于独立学院自己的人事特点,大多数学科带头人是退休返聘教师。这样,他们一方面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成果不少。独立学院可以直接引进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师品牌,大大降低了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的成本投入。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比如国家科研项目招标的年龄限制等等,这些学科带头人大多数吃老本,很少再继续创新研究。所以,教学内容、科研内容比较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乐于钻研、不断创新的学习、科研风气。一些前沿、热门专业往往和实践联系密切,这种相对滞后的教学、科研内容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导致“教”落后于“学”,“教”不能直接服务于“用”。

(四)学生实践环节的困惑。现代传媒行业还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质,别说学生进去工作难,就是进去实习都很难。每年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要去实习,家长们都要提早的打招呼、走关系,甚或被潜规则等等。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国传媒体制问题,二是我们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动手能力比较差,三是我们传授的新闻专业知识都已经滞后了。按理说,在教育市场中独立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那么它就要在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好服务。而他们和传媒之间的对接不畅,就必然的无法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了。

(五)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压。独立学院介于公办本科与专科之间,学生就业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势。传媒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正在蒸蒸日上。但是,由于校内外、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商品售出要有售后服务,那么独立学院也不能忘记了“售后服务”。学生领了毕业证,只是教育成功了一半。独立学院要想在“售后服务”上取胜,就必须尽早地建立与传媒行业的对接机制。总之,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严峻的,如果不解决这些困境,教育质量就不能获得根本性提高,颁发的相关文凭将会逐步受到社会质疑。那么,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呢?笔者,结合在两所独立学院的工作经历,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学校要学会主动走出去,还要学会把传媒企业请进来。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的几种机制

(一)请进培养订单。传统高校的办学模式,行政味道很浓,大学课程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学习的内容常常是过时、落后的,要想对课程进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改革,都存在着自上而下的困难。而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培养机制相对更具灵活性。在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的条件下,新闻学院可以邀请传媒单位到校提前预定人才。这些预定人才的培养,由传媒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学院开设他们指定的课程,并正式纳入学院的教学体系之中,直接为签约传媒单位培养后备人才。这样,独立学院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传媒企业承担订单,交付学生操作,这样的形式能让教师在实际的上课中就可以结合订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学生从中也能了解到业界的最新需求。学生对于传媒企业而言也是低成本高质量的员工,对于传媒企业而言也是很有利的。

(二)请进实训课程。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独立学院可以请进一些一线的记者,编辑到学校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讲学,将最前沿的市场需求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这样能保证我们的教学更加具备实践性和应用型。曾有专家指出,这种把企业技能培训课程嵌入学历教育的合作模式,是目前软件人才培养除了学校传统教育和社会技术培训之外的“第三条路线”。大批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和一定的实践技能,并掌握产业发展最新技术的人才不断走向市场,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请进栏目制作。独立学院可以和一些新闻传媒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发挥独立学院新闻专业人力多,资源广,设备齐全的优势,与新闻传媒企业进行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独立学院可以利用校园中现有的实验室录音室的设备,为传媒企业制作节目,制作的节目卖给传媒企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用实验室的设备,有利于加强与传媒企业的联系,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合理展开。

(四)请进记者站。我们可以邀请新闻传播机构在独立学院建立记者站,而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讯员可以采写本校,本地的新闻。记者站可与我校的大学生记者团相结合,加大对独立学院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更大程度的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采写能力。而且,通过设立记者站还可以积极主动、快速有效地传播独立学院品牌,在社会上广泛地建构、传递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五)请进反馈系统。独立学院建校时间都不长,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就势必缺乏对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状况方面的反馈声音。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就必须主动出击,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反馈系统。建立一个由学生、合作企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多方信息反馈渠道,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生工作情况,这样能及时了解一线的情况以指导独立学院的教学,更好的规范独立学院的教学,针对具体情况及时整合教育资源。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合作办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调研获悉,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路不少,已经进行的实践也不少,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合作办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效度和双赢效果。

(一)注意校企融合的深度。目前有不少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还仅仅停留在一些短期项目合作,更有甚者就是挂了个牌牌而已。如果缺乏合作的深度,新闻传播学院无法达到预期合作目标。怎么做呢?一般来说,应该在共建教学管理制度、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二)注意校企融合的效度。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一般追求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这种效果能否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在校企合作之初就应该有所考虑。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聘任传媒企业职工为新闻传播学院“双师型”兼职教师,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把新闻传播学院理论型教师在寒暑假等时间放在合作传媒机构锻炼;增加他们的业务实践,积累业务案例;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安排培养课程,让学生真实地融入实践案例中学习;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室、网络编辑室等,把实践演练放置在真实的传播情景之中。

(三)注意校企融合的双赢效果。在市场经济之中,双赢是合作的永恒价值与追求。新闻传播学院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教学问题、发展问题,还应该考虑传媒企业的发展问题、业务问题。在这一点上,请注意以下问题:新闻传播学院理论教师应该以合作传媒企业及其业务为研究对象加强传媒实务方面的科研工作,用科研积极推动传媒企业的业务优化;新闻传播学院应该能够开发出相应的理论提高课程,并能够在恰当时间为合作传媒企业开放,供传媒企业职工学习;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践应该态度端正,帮助传媒企业职工工作,不添乱、不捣乱;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的实验室应该共享,既是教学实验室也是传媒业务工作室。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独立学院比公办高校更能灵活多样、更能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积极有效的校企对接机制,不仅可以节约、整合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育优秀人才,还可以提升自身品牌,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新闻传播专业与社会、与时代联系紧密,建立新闻传播专业的校企对接机制,是学校开展与社会其他领域合作的突破口。以上只是一些直观经验积累和不成熟的设想,希望各个独立学院领导、新闻传播专业负责人、教师给予批评指正,并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乃考.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J].商业文化,2011(6).

传播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建构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批准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教育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新闻教育的依附程度。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的关系,传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等众多问题的不明朗影响着传播学教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将简要叙述近几年传播学专业教学研究状况,概括本科传播学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本科传播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即传播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传播学教育大众传播化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播学教育的新闻化源于传播学与新闻学一直以来的界限不清晰,两者的胶着导致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并为新闻工作者所研究,而新闻学界对传播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大众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及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的理论支撑作用激发了新闻界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兴趣,这又促进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的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循环的过程推动了大众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大众传播学在高校和学界得以广泛快速的传播。

然而大众传播学的教育并不等同于传播学教育。在教学中,从专业名称的确定到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都面临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学的问题。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热议,而学界教育界对传播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仍尚待清晰。

学科认知影响着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重合的现象,对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传播学课程和新闻学进行差异化细分。在细化课程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科技、网络传播等丰富的课程。

对于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结构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海龙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传播学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进侧着大众传播理论;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大众传播教育只是传播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学生对传播学的认知狭隘化,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化指导思想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则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显著。急需引入新模式

在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中,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陈旧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在学界已形成了共识。

传播学教学基本是介绍欧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但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则无法还原给学生,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容易形成教师一人独讲的教学情状。由于传播学的理论知识面较宽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易演化成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从学科历史、学科人物、概念、概念区分到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等等,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则让学生疲于记忆。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无法了解传播理论的由来,也无暇透过社会的传播现象去理解理论。

学者们深谙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呼吁改进课堂教学和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改进课堂教学

传播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解释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些传播学理论较为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理解和运用,在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李薇认为,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传播学理论可以变换教授方式。通过举例法、阐释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搞懂理论内涵;注意深与浅结合;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在教学的操作方法上。陆桂生和黄丹主张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理论,形成传播学基础框架理论;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本土化出发批判思考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传播现象,学以致用。

张玲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将“经典理论解析”、“相应案例引入”、“传播实务实践”和“学术前沿启迪”作为以课堂教学为始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传播学本科教育而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传播理论的学习而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

2,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者们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开放动态的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模式、工作坊式教学。

(1)开放动态教学模式

开放动态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静态的教师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而言,学者徐协认为。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开放。传播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提问与解惑相结合,这是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也要开放: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要拓展第二课堂。

河南大学郭奇也论述并在教学中实践了相类似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2)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定;3)鼓励学生搜集传播案例,建立案例库,并在课堂上剖析;4)创设课堂对话情景;5)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2)建构性学习模式

建构性学习模式强调为了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意义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的建构而学到。

复旦大学谢静归纳出了建构式学习的两大程序:一是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教师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是重视个案研究,老师会提供很多个案。供学生课上讨论或课后分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

建构性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演变为自由课堂,这是一种由教师确定主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资料、制作教案、组织课堂充当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自由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

为引导和串联者。在自由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景,即自由的气氛;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充分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已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传播学教学所采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设计和评估体系,这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工作坊式教学

工作坊式教学是由高红玲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了教改试点。这打破了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和“行”的对接,加速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工作坊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科研项目带动;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即科研项目的策划、论证以及执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3)有明确的教学主题;4)参与项目的学生应该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有参加科研的理论准备;5)由多位不同方向的教师参与组成科研教学指导中心。教师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给学生带来立体的知识体系。

(4)科技汇流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祥认为,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科技汇流下亦面临了教学方法转向的冲击。如何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设计出具学习成效的数字媒体教材,并将数字教材融入新闻传播教学课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难题。

在WEB2,O的时代,如何应用数字多媒体教材于课堂教学以提升学习成效,也是特别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的角色要由教导者转化为指导者,教学方式由教导转换为互动与分享。即由老师决定每周的课程主题,提供研习素材供同学参考,再由负责该主题报告的小组针对主题搜集相关数据,制作成数字多媒体教材简报,并引导同学进行课堂讨论。

一方面,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典型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角色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多媒体教材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当然,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评鉴、反省和调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从传播学视角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几类教学模式为中国传播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我们认为有一个特殊的视角:知识的传授从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无论课堂传授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传播学教学来说,教学工作又增加了一层含义,即教学活动本身便是一种传播现象,教学工作者理应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并依此选取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变化了的传播要素影响着传播效果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一种传播行为会产生相应的传播效果,当评价传播教学这种特殊的传播行为时,必须以传播效果为标准检视之。

当前高校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显著带有5w特点的单向传播模式,大部分教学时间内教师是在传授知识,而学生或被动接收或选择不接收,传者与受者缺乏普遍的沟通。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扩招后,传者和受者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和十年前相比,传者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更多的受者,小班教学已成为奢望,这直接导致课堂向公众性质的转变。如果说十年前教师还可以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那么在如今的课堂中教师已无法做到这一点。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了,且一部分学生面对着专业调剂后对专业的排斥问题,而社会环境变化和信息多元化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课堂的排斥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传者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受者群。

由于在课堂中更多的学生因得不到互动机会而可能降低对课堂的归属感以及现实存在的学生专业兴趣的问题,“噪音”便在课堂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无疑这影响到了传播效果。在不改变传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者会比十年前面对更多的难题。如果传者无法通过自身的权威度、传播技巧、传播手段等化解这些难题。那么整个传播过程便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从上述传播理论中不难看出,由于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便在很大程度上由传者决定,然而传者却不得不去面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题,这与扩招前大不一样。于是从理论上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便显著降低,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会有差异性。

2 改良的课堂教学要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结合

解决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一方面在于改变目前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于规避“噪音”及条件环境变化给教学带来的难题。针对传播学教学改革,学者提出了两个方向:1)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如通过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2)借鉴国外建构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与同伴的写作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学习。

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改善目前教师、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意识,缓解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习惯。可喜的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建立了新闻与传播教学案例库,并在新闻编辑课堂上积累了成功的案例教学经验。作为此项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蔡雯认为探索情景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讲求应用性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来说可以产生一流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正是情景式教学下的一种有效方法。0如果仅仅将案例教学引入传统的课堂中而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对教师的依赖,那么这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改良,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人民大学新闻编辑课的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则带有明显的建构式学习色彩:学生为学习主体、团队合作、教师指引、情景构建。

而建构性学习模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将会遇到几个现实问题:1)建构式教学模式在美国主要为研究生教学所采用,而本科新生不具备研究生全面的基础知识,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做支撑;2)建构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较大,不仅事先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开展,在课前学生的准备中发挥指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作科学的评价,因此对教师的时间、精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加之目前大班教学的现状,显然无法整体推广建构式教学。

单一的建构式教学模式或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均不能完全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建议:以学期划分,将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即通过改进传播手段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传播现象来理解和学习理论,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和学习热情。第二阶段,引入建构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较之于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建构性实践教学。这里的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假期实践活动等有着根本的区别。建构性实践教学是正式的教学,同样依托于课堂开展教学工作,与课堂教学具有相同的地位,两者需要在学时上进行科学的划分。课堂教学在前,建构实践教学在后,学生在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中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协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由于本科生在不同的学年和学期所学的课程性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二年级时公共课、英语课与专业课并存,而专业课的教学更适合于采用课堂教学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每个学期的专业课均在一门以上,如传播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传播学概论与人际传播学两门专业课,那么第二阶段的建构式实践教学对以上两门专业课进行整合,包括对教师、学生和课时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如果在传播学概论和人际传播学两门课程中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由于班级学生过多而导致单个教师难以应付,因此整合两门课程成立导师组,共同协调开展建构式教学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教学模式做了调整就意味着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模式也要随之变化,如果保持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建构式实践教学则可能落于形式化。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理解:一切归根到底还是期末考试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