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范文精选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范文第1篇

广播出现以后,电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戏曲作为最受欢迎的传统娱乐方式自然成为每个广播电台不可或缺的节目。由于广播的娱乐节目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竞争中,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更加成熟,以不断改良、创新来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无形之中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广播的出现对戏曲演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他们演唱的戏曲在各大广播电台播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逐渐脱离在社会下层表演曲艺来维持生活的命运。广播的产生给传统的戏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广播出现之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只有固定的几种形式,而到戏院看戏是最受百姓欢迎的,随着无线电的迅猛发展,收音机的普及,悄悄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多种多样的娱乐节目,这使得很多拥有收音机的观众不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观看传统的戏剧表演,这大大降低了戏院的上座率。无线电的产生虽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传统戏剧的革新,扩大戏剧的影响范围,但无形中成为了传统戏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播对唱片的影响

最初唱片仅仅是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的,留声机和唱片都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品,所以唱片作为一种小众的娱乐工具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无线电传入中国不久,上海就出现了许多民营电台,民营电台的设施不完善、资金不充裕,仅靠一些广告费来支撑电台的运营。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承担不起经常请一些名人、演唱家、乐团等来电台做现场演出,这时唱片就成为这些民营电台的首选。20世纪30年代中期,百代公司制作一张唱片的成本只需1角六七分,批发价为2元2角。这样低廉的价格,购买一次后还可反复使用,所以播放唱片就成为了各广播电台音乐节目的重要素材。但电台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唱片公司的唱片销量。1935年6月末,英商电器音乐实业有限公司致函上海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以欧美各国颁布的有关唱片的法规为由,要求自1935年8月1日起,各电台播送该公司唱片须得该公司允可,及预付每月洋一百五十元,并另提出六项规定。直至1935年12月21日《申报》刊载司法院对此事的决议:留声机唱片,并非出版品,亦非著作物,并无专有公开演奏之权。购买人本其所有权作用,无论如何使用,应任凭自由,出售人、制造人、发行人均不得干涉。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足以看到唱片已经不再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它已经成为各大广播电台不可缺少的一档节目。

三、结语

传播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就要从下面三个环节去分析。

1.国际学界最关注的是理论

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是理论问题,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是指将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浓缩和组织起来的由相互关联的抽象的概念所构成的体系。需要澄清的是,理论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缺乏科学理论所要求的批判特征的“准理论”,意识形态具有固定的、强烈的、不可置疑的假设,充满了无可置疑的绝对命题与规范性类别。然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话题有的时候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难以有实际的研究意义。另外,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长期满足于对策研究,缺乏理论关怀。对策研究表面上看有利于企业、有利于政府,但是,缺乏理论基石的对策性研究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没有理论基石的对策最终仍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为此,学术要回归学术,学界要为理论做贡献,这样贡献可以是对别的理论的验证、批评、质疑与整合。当然,我国新闻传播学应把其研究的最高目标定位为提出或发展原创性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但可以利用本国的经验材料去证实或证伪,还可以利用别国的经验材料来证实或证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的新闻与传播研究还未真正提出自己的原创性理论。而香港地区却做了一个示范,如祝建华在研究中国互联网的扩散和使用的经验数据上,提出了“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瑏瑢,并可以接受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材料的证实或证伪。根据笔者向国外的SSCI期刊投稿经验,国外的匿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第一个关注就是论文是否有理论性的贡献,理论性贡献越高,就越有可能发表。为此,要实现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关键之一就是发展理论。

2.方法的国际化是关键

要发展理论来实现国际化,就离不开方法的国际化。在SSCI的期刊上发文章,其一是定性研究方法,然而,“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瑏瑣,新闻传播学很多定性研究也是如此。其二是定量研究方法,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定量研究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2000年)以受众调查为主,主要方法是社会调查;第二个阶段(2001年至今)运用定量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增多,主要方法是内容分析和社会调查。瑏瑤然而这些定量研究与国际顶级研究相比,还相距甚远,比如在抽样上,严格的随机抽样,比如多层分阶段的抽样很少,样本多选学生,而面向整个人口群体的不多,在传播学社会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三大主要研究方法中,控制实验的不多且质量也不高。在数据分析上,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应用等复杂的分析方法很少看得到,即使有,其数据分析也描述得不太清楚。比较研究、长时间的数列分析更是难以看到。研究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研究的公开性、客观性、经验性的要求瑏瑥。研究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性一步,如伽利略通过实验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假说,社会学的奠基性人物迪尔凯姆利用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写出经典名著《自杀论》。因此,绝不可认为研究方法是雕虫小技,无足轻重。祝建华曾经提到四个在SSCI的有效的发表策略瑏瑦,有三个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即跨国度、跨文化比较研究,多种研究方法、多种数据来源,长期的跟踪研究。当然,研究方法并不仅仅是量化研究,还应该包括定性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等在内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虽然在实质性的领域、风格以及性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在逻辑上恰好有八个组成部分: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也称“洋八股”。“洋八股”是组织研究的一种简约有效方式,将核心观点和发现置于“八股”的结构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现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假设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瑏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一目了然看清楚这些关系。因而,只有以“洋八股”的思维模式去组织研究成果,才能为国际传播学界所承认和接受。

3.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前提

在现今学界,英语已成为发表国际论文的语言。瑏瑨尽管祝建华以以色列人、日本人、德国人、荷兰人为例认为,新闻传播学者的国际化是由英语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英语能力仍然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一个瓶颈。如在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论文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式英语”或“翻译腔”。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在投稿的时候就会直接被审稿人退稿,甚至连参与匿名评审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流利、地道的英语是国际化的前提,其他相关研究也显示如此。如Salager-Meryer发现资历深浅、网络渠道多寡等因素对于论文成功发表的关键因素正在降低瑏瑩,但是研究者的语言能力仍应得到重视,对于非本族语研究者来说,语言能力和与语言以外的因素(即研究能力)裹挟在一起阻碍研究成果的发表。Flowerdew对香港地区学者的调查瑐瑠和St.Joah对西班牙学者用英语的分析瑡瑐发现,用英语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已经成为英语非母语的学者们进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障碍。语言表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如词汇量不足,缺乏精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局限于用简单的英语,文字不够简洁、精炼等。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突破

祝建华指出,个人学术训练和机构奖惩体制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国际化有影响瑐瑢,但比较而言,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笔者将从机构层面奖惩体制和个人的学术训练两方面分析如何实现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突破。

1.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设置提高

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化水平,需要对机构层面奖惩体制进行设置,实行制度激励。

(1)职称评定采取SSCI或英文要求制度

教师和研究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是职称问题,利用职称评定进行激励会有很大的动力。如中山大学人类与社会学院规定副教授申请教授,至少要发表1篇SSCI论文。现在各大高校都将SSCI作为重要期刊。由于SSCI的论文基本都采用匿名的同行评议审查制度,因此可以以此作为职称评定一个重要标准。当然,除了SSCI的论文,还可以采用“在同行匿名评审的新闻传播学重要国际会议或者在国内外发表英文稿件的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作为代表作参与职称评定。

(2)学术期刊应实行严格的双向匿名审核

我国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其审稿程序还存在很大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向国外的SSCI期刊投稿,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收稿回执,在规定的时间内无论是退稿还是送审都有明确回复,而且送出去匿名评审后的退稿肯定会有审稿意见。为此,我国的一些新闻传播学优秀期刊应该按国外SSCI期刊采用的方法招募审稿人,无论是中文和英文一律按照类似的标准来审阅稿件,并且及时给作者提供反馈意见,体现匿名评审机制,形成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目前,我国一些期刊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如高校文科科学前沿系列期刊等的审稿流程基本跟国外SSCI相仿,但是,要建立的不仅是英文的双向匿名的审核学术期刊,还应将其推广到中文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

(3)采取SSCI论文或英文单独评奖制度

我国现在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很少以论文单独设立奖励,更不要说采取SSCI论文或英文单独评奖制度,这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的SSCI论文发文数量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管理者并没有真正重视SSCI论文。事实上,在国外SSCI发表文章或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才是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高水准。要促进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就要建立这种评奖制度,这种奖励仅仅针对颁发在SSCI发表的论文或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通过评奖制度来加大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的动力。

(4)拨出专项经费鼓励研究者参加高水平的国际研讨会

新闻传播学有三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ICA(国际传播学协会年会)、NCA(美国全国传播学协会年会)、AEJMC(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这三大会议的共同特点是:收取全文而不是摘要投稿,格式要求跟在SSCI发文一样,采取同行双向匿名评审,接受率一般都低于50%。在这些会议上,不能凭借关系和金钱,完全凭借文章的国际学术水平。因此文章如果被接受,意味着其具备在较好的英文期刊如SSCI上的潜力。但是,这些会议规定,一旦接收了论文,该论文至少派出一名作者出席会议并发言。笔者曾于2011年投稿到AEJMC第94届会议并被接受,2011年8月到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出席会议,前前后后虽然花了一大笔经费,但在与国外学者沟通交流、了解国际研究规则上都大有长进;2012年虽然投稿后也接到AEJMC和NCA的邀请,却由于经费的限制未能成行。因此,要提高研究者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其在SSCI上发表文章,就需要设立专项经费,鼓励研究者参加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国际研讨会。

2.个人的学术训练机构层面奖惩体制的设置

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策略,而个人的学术训练对国际化也很重要。

(1)要多与国外学者合作交流

Flowerdew对香港地区学者的调查表明瑐瑣,他们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67%是和他人合作发表的,而这其中又有46%的是同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合作发表的。相关研究表明,对英语非母语的学者来说,与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合作是他们国际化的宝贵经验。瑐瑤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要与世界学术对话,需要派研究者到海外长期进修,资助研究者参加国际会议,长期、有系统地购置国际传播书刊等。

(2)要改革当前的博士生招生制度

可由目前的考核制改为考核制和申请制相结合,最终变为申请制。中国人民大学近年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如2013年部分专业的博士考生托福、雅思、GRE等英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可申请免外语初试。这样的改革还可以走得更远,香港的博士生招生采取申请制,除了英语成绩外,科研成果尤其是在SSCI发表的文章是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SSCI发表的文章的公信力,国内大学也可以拿出一些博士生指标来实行申请制,吸引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科研人才直接就读博士生。

(3)要开设系列的研究方法必修课

在传播学SSCI期刊上,美国博士生成为重要的作者群,如《新闻与大众传播》《传播研究》《传播理论》等。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非常注重基础性理论和方法训练,无论何种专业方向,无论博士的个人兴趣所在,“传播理论与历史”“质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都是必修、必考的;而博士一旦专业方向确定,就具有极大的专业性,是按照理论+方法+专题研究这样的课程结构来设置。瑐瑥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博士生课程中,“质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很少成为博士的必修课。国外SSCI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中的文章,方法的要求都是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未能提供的,如结构方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分层线性模型等。

(4)要抓好学术英语的教育

传播学论文范文第3篇

Web2.0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生产的垄断局面,人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制作信息内容。相对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发展使介入信息生产的主体进一步趋于多元。手机媒体信息流动的自由和便携性,使得任何人可以经济便捷地接受、获取信息,而它作为一种最为省力又最能完整呈现信息的媒介,又使任何人都选择使用手机来制作、传播多种形式的信息。随着购买手机和使用移动网络的价格逐渐走低,原本“贵族”的手机变得“平民化”,成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个人电子设备。就我国来说,截止2014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2]在这众多的使用者中既有具有高学历的人,也有只是小学学历的人,既有年轻时尚一族,也有年老者,即有经济富裕的商人、企业家、政府官员,也有经济一般的上班族、员工等。手机媒体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拥有了平等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让他们由被动的受众地位转变为主动的信息生产者,人人皆成为了“报道者”。而这种由手机用户制作的信息,在处理和报道突发性事件时,充分显示出参与人数多、信息来源广等特点。多方面、多角度的报道也能使人们从多方面了解到事实的真相,扩大了人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以及对环境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拟态环境”对于人们认知环境的制约。此外,这种由用户制作的信息,没有了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守门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没有人会掐掉你的内容。对于信息真假的判断则留给大众自己,或是待信息流通后通过对同一信息的多方面传播来证实。这种方式,解构着传统信息生产初期层层“把关”的方式。

二、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人性化”

保罗•莱文森的著名理论“补偿性媒介”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也就是说,人类技术越来越完美,媒介也将越来越“人性化”。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补偿”媒介,信息传播也尽显“人性化”特点。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移动即时性———将人从“禁闭”中解放出来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补偿和延伸,“纠正”了网络媒体的时间偏向,使信息传播由及时性转变到即时性:最为快捷方便地传播、接收信息。手机媒体将人从机器跟前和紧闭的室内解放出来,真正地做到了将人类说话和走路这两种基本交流方式结合到一起。3G、4G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手机媒体与因特网的随时连接,使之具有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它的便携性、移动性又做到“随时在线”“随身在线”,用户可以在高山草原、海滨沙滩、田野牧场一边走路一边与“世界”连接。无论用户身在何处,只要用拇指操作手机就能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包括专业媒体机构、自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实现“零时差”传播。即使用户不刻意打开游览器搜索信息,装载到手机中的各种新闻客户端或者其他APP应用软件会不断地向用户推送及时的新闻信息,铃声和振动也会提醒用户查看。它让静态的信息接收方式转变为动态的实时接收。

(二)手机媒体跨平台传播———“人性化”传播体验媒介工具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中介和平台,因此作为媒介工具之一的手机媒体自身也就是一个信息传输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语音通话、短信、彩信的方式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信息。此外,如今的智能手机所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使手机可以如电脑一样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这使手机媒体具有了整合多种平台的功能,实现信息跨平台交流。这种跨平台交流消除了用户通过进入Web搜索的繁琐步骤,实现“一站式”到达,将人们从携带众多电子设备和繁琐的程序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改变着信息以网页为主要承载的模式,凸显了手机媒体传播的“人性化”。换言之,手机媒体传播的“人性化”是对用户使用媒介工具的人性化满足。手机媒体屏幕小、方便携带、移动性极强等特点,也促使第三方平台针对手机媒体的特性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新浪微博iPhone4.6.1版为例,手机版与网页版相比主要的变化有:第一,主界面以可视化、简约为主。界面的大面积用来承载信息,导航区从网页版的左右两边调整至屏幕的上下区域。屏幕顶端从左到右依次是好友关注、分组下拉菜单、操作下拉菜单;分组菜单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所关注的人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查看信息可以提高重点信息的阅读率。屏幕底从左到右依次是首页、消息、“+”(微博书写、等)、发现、我。导航区分类清晰明了,图标设计醒目,风格简约,使整个界面具有简洁方便、误操作少、可用性高和良好易用性的特点。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自主选择更换其他的免费或付费的个性化界面装备。第二个变化源于手机的定位、重力传感器和二维码扫描功能。这使得手机微博在功能上添加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如带地理位置的微博、搜周边的好友、摇一摇等功能。重力传感器和二维码扫,则使用户无需键入文字搜索,通过轻轻摇一摇就能搜索到信息和正在一起摇的人,扫一扫就查找微博用户以及查看信息。这些也是手机版微博与网页版微博最大的不同。界面的调整和功能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2012年2月,新浪微博拥有的3亿多的注册用户中,60%活跃用户是通过移动终端登录,而通过手机媒体登录占所有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的64%。可以说,通过手机媒体,微博成功地帮助人们在“等候时间”里或不同的转化场景中提供了传播信息、建构自我的契机。这样跨平台的信息交流互动会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进而也将带来更为“人性化”的传播过程与使用体验。

(三)手机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彰显用户的“自主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杰出代表,继承了新媒体开放互动式的传播方式。较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特殊地位,清除了一般受众进入媒体的障碍,使得每一个人都能行使自己的信息权与意见表达权,实现与传播者双向沟通。手机媒体的移动即时性,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5A传播环境:通过手机,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任何媒介(Anymedia)传播任何信息(Anymessage)。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也变得更为模糊,它们的角色可以瞬时互换,相互融合。用户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意见的反馈方,手机所具有的随写、随拍、随录、随转、随发的功能,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针对某一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评论,转发,然后迅速传播开来,克服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直线性、孤立性等缺陷,真正实现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手机媒体具有的集约各种媒体的功能,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通过编写文字、拍摄照片和影像等方式进行直接互动传播。而在传播渠道的选择上,用户同样具有高度的自主权,既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信、移动QQ等方式进行人际传播,也可以通过微博、论坛、博客、社区等平台进行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甚至大众传播。手机媒体成为人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媒体,彰显了用户的自主性,体现了手机媒体对用户地位的人性化尊重。

(四)手机媒体传播“碎片化”———打造“个性化”传播手机传播的即时性,将信息传递的周期缩短到以分、秒计算。同时,手机具有的储存功能,使人们不再被“钉”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接受信息,而是能够自由地选择何时查阅信息,做到信息接收的异步性,将传播的时间分离、肢解,呈现传播时间的“零散化”。同时,这种零散化要求信息能够简明扼要地传递其最核心的内容,使用户能够在零碎零散的时间里能快速获取信息,亦或是分段的内容,使其在被打断后能在下一个零碎时间里继续阅读观看,造成信息的“破碎化”。此外,作为差异性个体的用户,他们对信息需求的类型不尽相同,迫使手机媒体的传播呈现“分众化”的趋势,使聚集的人群形成了无数的“碎片”。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定制与自身的需求和兴趣相应的内容或下载相应的应用软件,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手机定位等功能,可针对用户身处的环境推送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手机媒体的这种传播将会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差异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人价值。而这种传播形态也印证了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预言:在后信息时代,信息将变得极端个人化,这种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的。手机媒体与生俱来的个性化、情景性,以及传播的“破碎化”(时间“零散化”、信息“破碎化”、传播“分众化”),使得手机成为适合于不同人的个性化物品,成为用户打造个性化传播的平台,突出了手机媒体对用户使用信息的人性化满足。

三、手机媒体推动消费观念的改变

传播学论文范文第4篇

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有效发展,并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的角度分析,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出现在几千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经将人的一生归纳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哲学家庄周也提出“吾生有涯,学海无涯”的著名观点。这些观点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新闻媒介对终身教育思想比较重视,无论是西方国家所推崇的自由与平等,还是东方国家所坚持的矜持与传统,都在新闻媒介的发展中发挥影响。西方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漫长、艰苦的训练,那么便不会有所成效。”这作为终身教育发展的萌芽,为日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主张“儿童和所需要教育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受到锻炼”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传统社会中受众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在新闻媒介的发展中,各种新闻理念、新闻思想以及新闻观点、新闻媒介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局面。现如今,在新闻的影响下,人人均可成为主角与焦点。与此同时,从新闻媒介的受众角度看待终身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形式发生本质改变。传统社会中,受众在15~30岁接受教育,但是,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受众从几岁开始便可接受教育,一直到老年仍然接受终身教育,从而形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基本现状,进而促进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与进步。1970年,保尔•朗格朗创作的《终身教育引论》发表,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诞生。朗格朗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在对终身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过程中,以人文理念为主,从新闻媒介受众的创新角度进行分析与实践,从而对全世界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972年,联合国教科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本次研究在朗格朗的理论基础上,从教育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历史以及现实的角度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并且从根本上明确了学习社会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目标。该报道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认为终身教育是受众在学习、生产中的主要手段。该报道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媒介下受众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认识,将新闻媒介与其相融合,利用各种媒介产品,对终身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与整理,并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传递给广大受众。1995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快速发展,终身教育理论以新闻媒介为指导,积极纳入我国教育目标之中。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思想得到快速进步,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闻媒介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本质上而言,终身教育是在适应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教育的过程是持续的,是不间断地完成的。在新闻媒介受众角度下,终身教育思想将受众、教育、新闻融合在一起,促使三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发展关系。另外,新闻媒介受众角度下,终身教育思想延续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将教育扩展到朋友、家族、工作之中,将教育与新闻媒介、实际生活结合。此外,在我国新闻媒介的发展中,以受众为主要出发点的终身教育思想逐渐在学习、工作中体现出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媒介产品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新闻媒介得到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终身教育的途径得到扩充,人们在积极适应以新闻、媒介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中,能够对新闻媒介自身的优势进行探究,并利用自身特点,将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从而为获取到相应的知识而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变化。从本质上而言,传媒行业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从根本上影响了终身教育理论的传播。上世纪,由于技术落后,缺乏媒介产品,信息传播渠道狭窄,导致很多终身教育理论无法得到传播,但是如今,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终身教育思想也有所理解与认可。社会发展需求有所保障朗格朗以为,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各种宗教信仰、职业交往,还需要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会对人们的社会、命运有所改变。其中,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了人口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方面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发展、生存模式的改变等。媒介产品的运用也导致教育机会得到提升,我国传统教育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无论在各个层次、各种转型阶段,新闻媒介都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及创新。

3、新闻媒介如何推广终身教育思想

传播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用传播交流

促进英语口语习得传播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和“运动”。在英语口语习得中,习得者不断地获取信息点,同时,又不断地交流和传递知识。课内的师生互动,课外的实践练习都可以被视为语言的传播。学习者在交流中利用传播渠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进而沉淀为知识。在传播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会促使学习者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氛围,做好英语口语的传播交流。在课堂互动期间,面对集体、小组或两人等形式的任务设置,习得者的人际传播的欲望和积极性激励他们有效介入。在这种人际传播交流中,学习者巩固了知识点,把交流中的点不断集结为模块,丰富学习的成果,夯实英语口语基础。在培养学习者习惯方面,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让习得者充分做好自身“功课”。习得者要利用不同时间段,常回忆,勤动嘴,学会“自言自语”。从人内传播的理论角度看,习得者个体对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归位和自控式输出可以增加传播的频率,提高习得效率。养成动嘴的习惯,从自身努力,在习得中发挥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用内在的自身传播巩固所学。第二,勤于人际交流,加工和输出大脑储存信息。学习者要在课堂互动和老师布置和设置的情景练习中积极介入,在和同学的交流中突出自己的存在和话语权。从理论的角度看,内外传播对学生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通过传播建立师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观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基•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认为社会是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西美尔指出交流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互动的结果,二人间有可能互相依赖,三人组有可能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多人小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西美尔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不同人数的组群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依据西美尔理论观点,在进行英语口语习得和指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交流活动要避开不利因素,让参与者能够发挥所长,在氛围的助推下,让输入和产出等量进行。教师应该有紧迫感,时刻把握英语口语实践的机遇,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教师的示范会让习得者积极效仿,在当今人才需求实践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应该得到落实,教师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其实,西美尔的理论观点也是基于这种需求,因为传播本身就源于实践。人际传播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循环,以英语语言为形式的英语口语传播是提升和强化习得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很好途径,传播不仅锻炼了习得者的英语口语,而且在交流中加强了人际关系,扩展了相关知识。习得者的交流传播在不同范围内的效果不尽相同,引导习得者适应英语口语在不同场合的实践需求,这样才能使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英语口语的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习得者的合作精神,要兼顾对方、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诉求,让大家参与,大家有话语权。

(三)在传播中用情感

推动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英语语言的交流是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种传播交流过程中,少不了人的情感。富有情感的交流加强和增进交流的实效性,能够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究和实施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与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单一的纯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对习得者要用情施教,富有亲和力,以此推动习得者学习的积极性,让习得者乐于张流。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等形式让习得者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富有情谊,变得通畅自然,通过交流缩短交流传播者的情感距离。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认为“语言要成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就不但要意义上一致,而且也要有(无论这听起来多么奇怪)判断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口语传播交流在认同感和同位性强的情况下交流的欢悦度就高,输出、输入的成就感就强,交流传播者的“一致”性就多了。所以,注重传播交流中的感情因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加速成效的显现。

二、注重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传播交流的技巧

把传播学应用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是本次研究的创新。我国学校开设英语课的历史较长,源起于十九世纪,但英语实践应用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调整思路,教师要注重社会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英语口语习得中的技术与技巧。

(一)研究学生在英语口语传播交流中的心理

《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12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注重语言学习对学生的价值,英语口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同时要承认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就要研究学生在差异现实中的心理轨迹,英语口语是语言的外壳,是人们交流和传播的外化体现。针对差异化的学习者,施教者需要在统筹全体学生教学大局的同时,照顾差异,让全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受益,学习者的成就感是激励其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Karl.R.Rogers)主张要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习者心理的良性发展和循环。由于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习得者遭遇多方面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压抑感,疏导学习者的种种不悦心理,倡导和扶植他们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推进教学和习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不能只抓好学生而放弃口语表达差的学生,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影响。罗杰斯主张要给学习者创造快乐学习环境和树立学习信心,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理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实践传播交流中有惧怕现象,走出这种困局,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技巧,需要教师给予技术指导。教师要对习得者有针对性地施以技术指导,让习得者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学会使用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二)把握好英语口语交流传播的时机

赫舍尔(A.J.Heschel)指出,人和人在相遇之后很可能要建立联系,彼此要合作。这从发展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传播交流的人类属性。作为个体,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同时也是在集体中进行。让习得者养成合作的习惯,英语口语交流习得应该像日常的生活一样自然。走出英语学习少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实践和提高就会变成可能。所谓合作是指习得者能够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和别人或同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这种交流符合传播学的要求。习得者谈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学习内容,可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英语口语的人际传播是建立在人内传播基础上,习得者对习得内容的内在传播为英语口语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得与他人的交流变得顺畅。我国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指出,传播中者会采取“策略”、“技巧”,进而形成“互动”、“关系”和“能力”等。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语言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它对指导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把英语口语教学看作是语言交流,把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训练融入到口语交流中,避免把英语口语变成单一枯燥的规则课。教师应采取策略,教学中讲究策略,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充分互动,让教学内容在互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交流传播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

在技巧性传播交流中九年义务制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要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首要目标是传递信息和人际交流,口语使用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交流形式。2012年修正的普通高中应用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把学生的语言技能放在第一位,在语言技能中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修正》充分体现了口语传递交流的重要性。农村学校英语口语习得要实现课标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在实施中需要技巧。美国传播学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Daniel•J•Critrom)指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和传播而存在,也应该在传递和传播中存在。”切特罗姆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传播和传递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英语口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依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言的交流特性,依据传播理论,在互动、实践和传播中提升英语口语习得,让习得者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让英语口语交流和传播存在于英语习得中,从而提高习得者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传播交流是英语口语的命脉

美国学者哈罗德•密芝尔(Harold•E•Mitzel)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三大变量的学说。在教学的整体进程中,结果的变量来自于过程与付出,习得者英语口语提高需要个人、互动合作和教师的指导,形成交流圈。在英语口语习得的过程中,传播交流增进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经常自己反馈,同时,抓住机会,扩大交流实践。

(一)英语口语交流与传播的对接

英语语言学概论把语言描述为“Languageissymbol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所以,语言的属性就是首先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作为第二语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语言规则上是不妥的,它偏离了语言交流应用的主流方向,弱化了对英语口语交流的训练。轻视语言交流传播实践的现象有悖于外语教学原则,重视英语口语互动习得,把交流和传播对接才是英语教与学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交流传播中实践英语口语,通过预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实践口语传播交流。根据传播学的人际交流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传播是一种理想的实践和推动英语口语习得的方式,英语口语本身就是交流和传播的结合。无语言就无传播,不用以传播的语言就会退出语言世界,因此,从理论的角度看,把英语口语传播和交流的结合是有效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二者的对接是从实践视角发展了英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专家贝纳德•斯伯尔斯基(Bernad•Spolsky)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几个因素,社会环境、诸多态度以及个人动机,英语口语的交流和传播符合斯伯尔斯基的观点,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习得要在交流和传播中实施。

(二)社会发展需要会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

世界的地球村发展趋势越发明显,人际交往的语言性也越发突出。农村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弱化口语,而且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和强化口语教学实践,彰显语言交流传播的特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84%的被访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口语可以提升整体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口语在英语习得和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学生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业涉外经营与交往、对外贸易、劳动力输出等经营活动的增多,我国社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国际化。因此,能够进行外语交流,特别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劳动者会更容易就业。以酒店为例,懂英语交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报酬高,工作面宽。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今各级学校教师的职责。捷克大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Amos)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传播中形成好习惯,自觉实践,服务社会,受益终生。交流传播是英语口语生存的根本,懂英语口语交流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