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

1、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传播学,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限于相关资料的有限性,本文只研究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和博士这两个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的区域差别。

2、我国七大行政区域的划分

我国将除港澳台以外的大陆地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七大行政区域,这七大区域所包括的省份分别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华东地区: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本文即是在这七大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试图从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数据统计及分类

为对七大行政区域内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院校进行数量分析,笔者先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查询,以下数据均为2013年最新数据。通过查询与整理,得出以下三个表格:

根据以下三个表格内容进行数量上的排序: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28所;第二、华北地区,23所;第三、华中地区,15所;第四、西南地区,13所;第五、华南地区,10所;第六、西北地区,7所;第七、东北地区,6所。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的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28所;第二、华北地区,19所;第三、华中地区,15所;第四、西南地区,13所;第五、华南地区,8所;第六、西北地区,5所;第七、东北地区,5所。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211、985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17所,其中985高校9所;第二、华北地区,13所,其中985高校7所;第三、华中地区,11所,其中985高校4所;第四、西南地区,7所,其中985高校3所;第五、华南地区,5所,其中985高校2所;第六、西北地区,5所,其中985高校2所;第七、东北地区,4所,其中985高校2所。

三、研究结果分析

1、省份分布

无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点还是博士点,从数量上来说,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华东、华北和华中这三个区域。而在这些区域中,三个省份及直辖市又各自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分别为华东的上海市(第一)、华北的北京市(第二)和华中的湖北省(第三)。

2、层次分布

在我国的七大行政区域中,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层次较高的前三位依然为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从在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中同时设有该专业博士点的比例来说,培养层次较高的前三位分别为华东、华中和西南,其比例均达到了百分之百。

3、导致现有分布格局的原因

(1)政治原因。从政治原因的角度分析,北京市尤为值得一提。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各重点高校云集于此,不仅学科门类齐全,且由于国家扶持等多种因素,学科发展较快,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也不外如此。当然,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传播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更加急缺,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市新闻传播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较多、层次较高的原因之一。

(2)经济原因。影响高校的数量和学科发展快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在这里以上海市和湖北省为例。从统计结果来看,三个统计表中排名第一的均为华东地区,而对这一结果做出最大贡献的无疑是上海市。上海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其高校和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与保障;而作为华中地区三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之一的湖北省,其新闻传播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情况无论从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上,还是从层次上都远超于其他两省,甚至是另外两省之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样得益于湖北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有着“九省通衢”的称谓。作为内陆地区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湖北武汉的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城市第三。因此,可以说,上海与湖北两地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都是这两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得益者。

(3)社会及历史原因。新闻传播学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其研究、实践的内容都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因而,不同区域省份间的学科发展差异也与社会历史原因息息相关。仍以上海与湖北武汉为例,除了前文说述的经济原因以外,不可否认的是,通商口岸——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特殊的历史产物也为这两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分别是沿海和内陆的通商口岸,上海和武汉不仅在经济上成为了新式生产和商业中心,更是由于西方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开拓教育事业与文化机关,培养出一群接受西式教育与知识的“新知识分子群”和开设了一批西式学校,促进了这些城市新式教育的发轫;此外,经济繁荣、民智开启带来的另一必然结果是报业的发达,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创造了引人注目的骄人业绩;武汉1905年以后民间办报的日益流行,1905年至1911年,民办报刊达40多家。这些都为新闻传播学日后成为独立的学科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为上海和湖北武汉的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设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关于新闻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建议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2-0013-03

2015年6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1]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是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民族地区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派、留学归国人员、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地方,聚集着党外各方面人士,更是民族地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闻传播领域,民族地区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的适合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法宝”作用,对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将大有裨益。

一、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引进力度、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增大,同时,伴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舆论环境的壮大,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新的形势。

(一)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进一步扩大

首先,在教师队伍层面。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民族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有了一定成果:许多沿海的、甚至是归国留学人员也加入到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知识分子队伍中来;一些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本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赴海外学习培训,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和能力。这也使得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许多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对象。由此,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在教师队伍层面扩大为:派和无党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这种变化使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面临巨大的变数和压力,统战工作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其次,在学生层面。民族地区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民族观将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和地区的和谐发展,高校统战工作理应高度重视这一群体。“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基地和源头之一,对大学生的统战工作应是源头的源头。”[2]而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相对较多,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又要着重于少数民族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学生、港澳台和海外侨胞学生以及派背景学生等。

(二)统战工作难度加大

其一,统战对象价值呈现多元化态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开始向包容的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趋向多元化。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思想渐渐突破疆界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壁垒,在世界各国交流汇聚,加剧了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就民族地区高校而言,传统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内地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文化、西方文化等在这里汇聚,不同思想在这里交h,师生价值多元化在所难免。

其二,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民族分裂分子的重点争夺对象。国内外分裂分子利用民族地区高校相对偏远、少数民族师生人数众多等特殊性,不仅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大做文章,通过各种手段,尤其是网络散布反动观点,诋毁党和国家的形象,还利用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甚至派人到民族地区高校“留学”或资助这些学校的少数民族师生到国外访学、留学等形式进行思想渗透。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一些教师容易受到“资助”的诱惑,而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政治意识和是非鉴别能力不足,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从众心理,容易感染负面情绪。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统战工作还要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民族认同感教育等工作。

二、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面临的挑战

(一)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民族地区高校和其他高校一样,是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传播新思想、新技能,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也是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类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但与其他高校不同的是,民族地区高校因其所在的特殊的地理方位和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环境,还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民族团结等重任。其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主要着重于培养能够扎根民族地区的、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的人才。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而言,要着力培养出有志于服务民族地区、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过硬的新闻理论功底和业务技能,并且懂民族习惯、习俗,熟悉当地社会环境的专门人才。

(二)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首先,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条件与当今新闻事业发展情况不相匹配。当今新闻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新闻事业也借力新媒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现实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强化新闻理论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尤其在新闻业务能力教学方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但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制约着高校的办学条件,以青海某高校新闻学院为例,依托新校区建设,软硬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录音室、演播室、融媒体实验室等尚在建设之中。此外,囿于民族地区薪资待遇等问题,教师辞职、调离至内地等现象较多。

其次,新媒体时代信息接收渠道的多元化增加了新闻教学难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民族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的局面,新媒体成了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获取新信息的手段。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闻教学的难度,因为当各种声音、观点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时,很多负能量、负面信息甚至反动信息难免侵蚀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头脑。比如杨改兰杀子并自杀事件,有些师生辨不清主要矛盾所在,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关于“盛世蝼蚁”言论的文章,被别有用心的理财营销广告所利用。这对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舆论导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次,“网络一代”的兴趣点与新闻教学重点不相一致。新闻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现实中学生的政治素养令人担忧。目前的大学校园中,本科阶段都是90后的身影。90后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他们是真正的“网络一代”,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与其他年代生人有着鲜明的不同。他们注重个体意识的表达、注重消费生活,对政治冷漠。有研究援引了2014年中组部的数据做了说明――“在校大学生党员人数为224.7万人,与同期在校大学生总人数2 547.7万人相比,所占比例偏低,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度不足。”[3]另外,有学者在北京高校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当代大学生“青年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成就有高度的评价,但政治参与度不高;对中国共产党有很高的信任度,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具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但政治信仰严重缺失”,[4]这些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院系学生中同样存在,另外,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信教倾向。

三、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密切相关

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特性以及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

第一,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与做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具有一致性,即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1]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他还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1]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客体具有部分重合性。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党外教师群体,也包括党外学生群体;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体为高校教师,客体为在校大学生,这两个层面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党外新闻传播教师具有双重角色,既具有参政议政的政治角色,又具有教书育人的教师角色,他们的党性原则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同和内化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成效。

第三,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难点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难点交织在一起。如前文所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w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舆论生态,各种声音、观点交织在一起,难免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党外人士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上各种负面信息也会影响新闻传播院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同和坚持。比如网络中一些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影响。[5]

四、民族地区高校统战工作促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6]民族地区高校新闻院系直接担负着培养和造就扎根民族地区的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队伍的重任,做好这些院系的统战工作,将有益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第一,用各种激励机制留住高层次人才。近些年,民族地区高校新闻院系引进了不少高学历人才,甚至归国留学人士,但是由于待遇、发展瓶颈等各种原因,这些人才真正能留得住的比较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教学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很多党外高层次人才都是教学科研骨干,甚至是学科带头人或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是推动新闻院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高校统战部门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尤其是关于个人发展、成就方面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这些高层次人才立足本职科研教学,同时还要建立意见征求制度,引导他们为学科、院系发展建言献策,使之对学校、对院系充满主人翁式的归属感,从而真正留住人才。归国留学人士也是强调的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此外,民族地区高校新闻院系中,部分党外高层次人才利用新媒体开设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已经成为小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舆论领袖,这部分人士也是特别指出的统战新对象。

第二,充分利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历史机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摇篮,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后备人才,是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是党和国家培养可靠的新闻后备人才队伍的关键部署,是强化新闻传播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关键布局。首先,要加强新闻教学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使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堂教学、科研工作中;其次,要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院系学生的头脑与实践中。

第三,要在学生群体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业务技能训练之外,还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这也是统战工作之于学生对象的重要形式手段。具体而言,可以依托民族通识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独有的文化、习俗、民族政策等。此外,由于在当前国际传播环境中,民族地区新闻国际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还要强化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会用国际眼光看待民族地区新闻。

参考文献:

[1]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俞正声出席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21.

[2]娄延.浅论高校党的统战工作应从大学生抓起[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3]陈沉.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

[4]李伟.青年“政治冷漠症”陷阱――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三大纠结[J].人民论坛,2012(24).

[5]中共中央党校第32期中青一班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调研报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7).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研究范围;主要区别

中图法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25-02

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

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较合适。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而“发现”有两层涵义,一是原本发生或者存在但现在才为人所知,如考故发现,档案解密等;另一层就是现在媒体都越来越强调“解读新闻”,即在别人或者自己已经报道过的事实基础上发掘出新的,更深的意义(后面专门要谈)。这是我们对新闻的定义讨论。这是把报道者作为主体来定义的,要是将受众作为主体来定义,我认为更简单: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闻所未闻的事实。”新近发生是新,闻者,听也,观也,思也。

一个概念,叙述角度不同,可能解释的词语也就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如谈媒体传播的符号时,说分文字符号和视听符号。其中视听可以说“声像”或者“音画”。至于在新闻学中,能不能用“信息”来代替“事实”,用“传播”来取代“报道”,我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说法,人们都明白传播学和新闻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并没有谁取代谁的意思。因为信息中肯定包含事实,而新闻报道的过程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只不过这里传播(或者叫报道)的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即新闻信息。

2.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论中对信息是这样解释的: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还是messaging?)。信息的通俗哲学表达就是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与转换方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信息相关资料: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传递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数之不尽。一般的公众信息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海报、报纸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介绍信息的:(1)音信、消息;(2)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可见,事实是信息的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无事实不是新闻,信息无事实不成信息,故而我们研究新闻学不要拘泥于名词的变换,理解本质才是重要的。有人干脆把新闻学称其为新闻传播学,但要这样称呼,又可能会引起新的误会和混淆,还是沿用新闻学为妥。

3.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两门既联系紧密又有本质区别的学科: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如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通常“称新闻传播学”)。所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要比新闻广很多。

二、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国内早期提出的新闻学,因其是在较高层次传业,一般是大学的专科,所以加上了一个学字,其实新闻本身包含的学术内容很少。1949年以后国内仅存的几所大学新闻系,就新闻教学而言,依然主要是传授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艺,而没有什么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新闻教学的学人开始探讨除了新闻业务以外的问题,例如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不同领域活动的关系,新闻教学开始带上了一点学,有了一些学术内容。

新闻及其相关活动作为传播现象,并不局限于新闻采编现象,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对传媒运作,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内容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对于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的影响,这些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1.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较。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2.从两个学科的诞生背景、起源、现状和未来比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早在20世纪前,德国的大学中就开始有学生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20世纪初新闻学作为一门概念体系严密,结构完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热门学科,其理论研究已很成熟。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新闻学院,进行新闻学教育;而传播学真正形成,则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也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所以属一门很年轻的新兴科学。同时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诸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传播学的对象问题既不像许多成熟的学科那样已经有公认的定论,它的研究领域也并不十分明确。相反,带着不同学术背景,抱有不同课题关心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探索传播问题,有人从传播效果方面提出“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的观点。有人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提出了“5W传播模式以及大众传播三功能。”学说(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对谁(to 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由此形成了传播学的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等,十分繁荣,而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的传播学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所以说,传播学是一个泊来品,国内传播学研究起步不久,发展程度还很有限,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传播学无疑占尽优势。新闻学则与本国国情结合较为紧密。但从就业看来,两者差别不大。

3.从两者的研究对象方面来进行比较。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或者说新闻传播现象,而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传播活动现象,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而新闻的传播,主要依赖的是大众媒介,也是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所以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较之新闻学要大的多。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当前的共识,怎样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学中落实这种共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正视民族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体的民族院校,我们需要对照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生源的基础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学生生源结构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三个方面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应社会转型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量身打造”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前提。强调依据生源结构的特殊性,这仅仅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则合乎逻辑的延伸。笔者之所以坚持将这一点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落实“以本为本”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主要针对的是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要业务压力来自科研任务,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是不充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较少研究学生状况,并针对性地钻研教法,与科研方面“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益求精的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普遍存在的偏差,对民族院校学生培养成效的影响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生源占到其招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疆地区。这些学生的整体状况与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显著差别,这就是民族院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但是,尽管是在民族院校,学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与一般高校有所差别,基本没有针对特殊生源结构“量身定制”的。因此就需要强调:民族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的科研或许不需要强调“民族院校”特质,但在教学问题上,采取与其他非民族院校同质化的内容和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专业摸底”是当务之急。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对占民族院校多数的民族地区生源的入學基础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前进行的几个教研项目中对此问题进行过初步研究,大体而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生源限于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存在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不熟悉、对设备器材等熟悉程度低、对汉语语言表达敏感度低等问题;而从民族院校生源毕业之后大多数仍将回归民族地区服务这一点而言,他们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熟悉则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对生源的上述研判,可以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时的重要参考。

第三,打造本科特色课程与教材。从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体系。针对民族生源的特点,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补充如下课程:

1.以增强语言敏感度为学习目标的高阶语言类课程、以增强对色彩图形文化意义掌握的文化类课程。新闻稿件对语言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写作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看,较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汉语的敏感度不高,对于词语基本义(概念义)之外的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等往往不够敏感,用语不准确,对于汉语的某些习语、习惯用法不熟悉,出现表达不“地道”,这种语言掌握上的问题需要通过开设专门性的高阶语言课程加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色彩、图形的文化在汉语环境中的文化含义也不够敏感,从强化学生适应力的角度看,也应当开设以色彩、图形运用为主题的文化类课程。

2.以增强对计算机、网络及新闻专业器材使用能力为主的实践类课程。据观察,对于使用新闻专业器材方面的困难,主要源于之前接触较少,学生存在某种心理障碍,通过较多的实际操作、使用,少数民族生源同样能够出色地使用专业器材。对于使用专业软件处理信息、通过网络获取专业信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是因为此前较少使用,而存在类似的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加快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专业器材的使用。

3.以增强民族类新闻报道、文化传播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民族院校一般开设有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民族理论课程,但很少有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将民族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实务结合的相关课程。解析民族类新闻报道的纪律、规则、注意事项,传授如何挖掘民族题材新闻事件、传播民族文化,这类课程对于主要就业于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在培养方案里,针对性地增加前述两类课程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生源的“短板”的话,开设这一类课程,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利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增强其适应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

事实上,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通常存在的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特别是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落实在本科课程教学上,也同样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总体上说,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更偏重实践,当然,在整个课程体系上也应当如此,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学生语言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应当特别“重基础”这一观念,在本科教育的前半段,以及在各个课程的前半段,应注意教学进度过快现象,留出适应期,以避免学生掉队。解决学生基础不平衡问题的思路是分层要求,而不提倡分层(按层次分班)教学。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引起关注。调查发现,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一般都采用较为通行的教材,自编教材很少,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而开设的语言类、文化类等课程,应当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民族院校教学特色的教材。

三、做有温度的民族新闻传播教育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年是广电事业大发展的一年,局领导班子重点抓好两台新闻宣传,同时不断加强行业管理,狠抓行政效能和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时间由2.5小时延长到18个小时;电视台播出时间由7小时延长到16小时;丰富二套的节目开设了文化娱乐频道;开设了《热点访谈》《百姓故事》等栏目;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大讨论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等多项重点工作。广播电视台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新闻宣传效果明显增强。

一、新闻宣传

1、坚持新闻立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完善宣传管理制度,重大事件、重要播出期做到事先策划,有预案,杜绝了任何违反宣传纪律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对区“两会”的宣传报道做到精心安排、深入采访、整体包装,认真制作、及时播出。对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报道策划周密,创新了报道形式,调集骨干记者确保了《新闻》每天都有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党建》专栏制作大讨论活动阶段性专题四期。

2、坚持创新办精办好新闻节目。一是加强新闻策划,使新闻宣传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域特点。二是扩大了新闻报道面,信息量明显增加。截止月底电视台播出新闻近1500篇。三是进一步体现了时效性,重要新闻都能保证当天播出。四是加强了社会新闻,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在社会上特别是广大群众中引起高度关注,收到良好效果。如对我区两会和九次党代会以来的系列报道和重点解读,使全区各界对区委、区政府富民强区宗旨,“9341”奋斗目标和“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的战略构想,以及“一年有突破,三年要变样,五年超百亿”工作目标家喻户晓、入脑入耳、津津乐道、产生共鸣。五是从题材内容、编排结构、语言运用、画面形象、制作技巧和播报方式等方面都提高了质量。使节目更具观赏性、更加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市电视台每周一期的《区县新闻》,作为在全市展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精选、精编,宣传了的亮点、扩大了影响。共向市台报送《区县新闻》52期,播发稿件378篇。二是借助区县联盟广播这一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三是逐步扩大外宣领域。加大向“卫视”等频道新闻稿件的报送力度。市电视台其他频道发稿20篇。

4、坚持办好专题栏目。突出本区特色和风格,增加节目的兴奋点、亲切感。扬独家之优势,提高收视率,先后开办了《热点访谈》、《百姓故事》、《平安》、《科技大篷车》、等新栏目。目前共有10余个自办栏目在台播出。及时、准确系统地传播了知识,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更多群众走进电视,关注。节日期间,制作贺岁音乐电视,提高了节目观赏性,提升了广电局的形象。

5、广播电台节目丰富多彩。截止目前,精编了十几个栏目。共播出稿件900余篇,广播专题114组,向市广播电台报送稿件近百篇,并从今年月日开始与市台合办开通区县联盟广播,实现全天18小时播出。对我区电视、电台节目质量不但领导和全区广大群众逐步认可,而且市广电局现任、离任领导、资深专家都给予充分肯定。

6、新闻稿件评选取得新突破。今年在由市广电学会组织的区县台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率名列前茅。特别是一等奖的获得,为建局以来第一次。在全市所有媒体参加的市新闻奖评奖中,我局参评作品获得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全市最高级别评奖活动中同时获得两个奖,这也是我局历史上的第一次。其中二等奖为区县台在此次评奖所获奖级的最高奖。在市电台今年六月初组织的有十一个区县记者参加的赴黑龙江省兴十四村采访中,我局记者翟明辉所采制的稿件被评为一等奖,为区赢得了荣誉。在广电学会组织的主持人评奖活动中,刘金慧获得一等奖,曾莹获得三等奖。

二、行业管理

我局作为区政府职能局,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广电总局有关法律和国家、市广电局所明确的职能,还承担着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和执法管理的任务。

1、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法可依,程序合法,在执法和管理中服务。积极落实了《区推行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2、严肃查处非法卫星接收设施。我们坚持宣传教育先行,主动出击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打防并举的方针。首先,利用媒体优势,在台以游走字幕的方式宣传有关法规。并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管理规定》张贴在居民小区的宣传栏。其次,严把审核关,对不符合安装使用法规条件的,我局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劝其不要安装。第三,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的,坚决予以治理。

3、完成了对广播电视节目转星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督促检查等项工作。为保证重点单位转星工作及时到位,我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检查指导工作,确保了转星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安全播出工作进一步加强。为了确保不出播出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安装了监控系统,安装了电子门禁,聘请了武警战士值班,重要安全播出期局领导24小时值班,加强值班和技术维护力量,全面开展技术维护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三、队伍建设

1、加大考核力度。今年年初重新修订和实施了《目标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奖惩措施。新的《目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职工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新闻稿件的技术问题在播出之前得到全部杜绝。

2、加大培训投入。局领导班子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提升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在请市局专家到我局讲座的同时,将记者分期分批派往中国传媒大学脱产进修,已派出五批8人次,通过培训对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提高采、编制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局不断把“八荣八耻”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向深入,树立正气新风。局党组狠抓作风建设,号召新闻采编人员向穆青同志学习,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牢固树立职业道德,工作中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分别参加了区纪检委、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答题活动。派出5名编辑记者参加了入党前积极份子培训班。同时,采取党员学习日,学习培训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干部职工工作主动性和拼搏精神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多采新闻,多出好新闻,保证了每天《新闻》的播出和为市台采制新闻节目。特别是今年以来,无论春节、还是“五一”和“十一”长假,《新闻》照常播出,不仅保证了数量,还能够较好的保证质量,改变了以往单靠“回顾成就”填充十分钟的做法,长假中的《新闻》内容更丰富,画面更好看。目前,全局上下形成了艰苦创业,上下同心、和谐工作的可喜局面。

4、扎扎实实开展大讨论活动。局党组在大讨论活动中,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每个阶段的工作,精心组织新闻宣传报道,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干部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新闻稿件的数量、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套经过周密的筹备,在没有增加人力的情况下,于月日正式开播,按时完成了区政府交给的任务。

四、更新设备

1、电视台的采、编、播设备大部分得到了更新换代。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年投资160万元更新了非线性编辑机、摄像机、硬盘播出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节目质量,保证了节目安全播出,提高了数字化水平,使我局的整体节目制播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电台的设备接近市台水平。为不断提高我区广播电台的新闻制作、播出的质量和水平,今年我们筹措资金近30万元,购置了数字化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系统,该系统已与市广播电台处于同级水平,我们制作的新闻节目传输到市台不用重新制作,就可直接播放,切实改变了我区设备老化落后的历史。

五、临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大讨论中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大讨论期间作到了每天都有大讨论的内容,制作大讨论专题四期。参与了《小站练兵》专题片拍摄的协调工作。积极协调津沽路葛沽段弱电入地工程。与兄弟单位共同组织了“四下乡活动”“青年歌手大赛”“欢乐行演出”“老年艺术节”“少儿艺术”大赛等多项活动。拍摄了上刘庄、下郭庄资料片,平坟工作资料片等多部资料片。为区有关单位制作专题片20几个。

(二则)

年广电局重点工作思路

一、新闻节目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区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闻宣传的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周密策划、开辟专栏、集中时段,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报道我区各部门、各行业、各系统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的好作法、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区努力营造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2、加强对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深刻领会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务求把握其精神实质。在新闻中开设专栏,对重点工作做深度报道、跟踪报道。通过我们的宣传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鼓劲造势

3、坚持“三贴近”原则,为基层搞好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大对基层的服务力度。一是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上积极探索新的形式,节目形式上作到不断创新,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节目实效性,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加大对经济工作的报道力度。采取全新的视角宣传企业,宣传我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三是加强对民计民生社会建设的报道。进一步加强区委、区政府惠民政策、占地农民安置、社会救助、扶危济困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区形势任务、目标要求、惠民政策和美好前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专栏节目办出特色

1、举全局之力办好《热点访谈》和《百姓故事》栏目。《热点访谈》栏目自今年月份开办以来,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区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热点问题,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劲造势。《百姓故事》从《新闻》中拿出来,进行重新包装以专题栏目播出,该栏目每半个月一期,主要报道全区老百姓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的感人事迹,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

2、努力为提高我区招商引资环境出力。突出栏目特色,明确宣传重点,努力营造我区招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一是《健康伴你行》栏目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文环境出力。二是《警方视线》、《平安》栏目积极宣传我区综治成果,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区的平安建设出力。三是《农村新天地》、《科普大篷车》栏目大力宣传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推进我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出力。

三、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1、充分利用频道资源。利用市台公共频道《区县新闻》,人民广播电台《区县联盟广播》这两个平台,深入挖掘我区的亮点,精心采制,力争把每期制作出成精品节目,在全市充分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

2、提高向市台卫视频道《新闻》系列栏目的投稿数量。利用卫视这一平台实现在全国的宣传。

3、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加强与市台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在做好新闻节目日常报送的同时,对重要题材请市台记者来进行专访,不断推出质量高、影响大,备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节目,扩大在全市的影响力。

四、办好文化娱乐频道

1、节目内容上突出地域特色。适时开设文化专题节目,该栏目突出地域特色,挖掘经济、文化、历史的深厚底蕴,充分彰显我区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提高群众文化品位,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2、购置节目丰富节目源。加大外购节目的投入,充实节目库。节目编排上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纪念日,适时播出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五、进一步扩大人民广播电台的影响力

我们要发挥广播电台制作成本低,制作时间短的特点,在节目的时效性上做大、做好文章。充分开发音频工作站的功能,增加现场音频效果,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提高广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