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第1篇

该教材从提高体育新闻写作能力出发,力求根据新闻采访和写作要求,在新闻写作基础上注重体育新闻的特点,并结合体育运动和比赛的特点,阐述了体育新闻报道如何做好采访与写作工作,论述了广播与电视转播体育比赛的解说问题。该著作在体例上突破了新闻写作格式,阐述了体育新闻报道的规律。作者以大量新鲜的体育新闻实例分析,详细论述了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而对于非赛事的报道,作者又采用了报纸和网络上的例文,阐述了宽泛的体育新闻报道领域,论述了“大体育”概念的传播。这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体育新闻写作的著作,可供高校体育新闻教育专业师生使用。本书共分为六大编十一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体育新闻的概念与性质、特点与分类、意义和现代体育的诞生,以及当前我国体育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该章针对体育新闻概念阐述了其定义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阐述了体育新闻具有时效性、娱乐性与情感性等特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赛前报道、专访、预测消息、动态消息、预报消息和赛前花絮性报道等内容。第三章介绍了赛后报道、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和赛事报道知识必备等。第四章重点阐述了群众体育和娱乐体育新闻报道。

第五章阐述了体育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原则。第六章概述了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新闻报道例文分析。第七章论述了从纯体育视角转向经济视角的体育新闻报道、在体育现象与经济现象交叉点上找新闻、借助经济文化传播新的体育发展规律等问题。第八章论述了广播电台的体育新闻报道,具体阐述了广播体育新闻报道的优势与劣势、主要类型和应注意的几点原则。最后三章分别论述了电视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与类型、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对策、网络媒体传播的特点、网络体育新闻写作、体育记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作为体育新闻记者要了解新闻采访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提高体育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体育新闻的结构,了解和掌握新闻评论的任务与特点、分类与选题、立论与论证;了解体育评论的目的和任务、选题和立论、写作与体育解说、体育评论和新闻评论的异同等。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体育新闻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锻炼热情、促进体育运动形式多元化发展与传播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还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引导作用。体育新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热情,拓展他们的体育知识,增强他们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体育新闻在文化层次上的独特性,它可以塑造大学校园的体育氛围,指引大学生体育行为,弘扬体育精神和爱国精神,培养体育道德,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体育新闻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还能促进他们良好的人格形成,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互爱意识。由于体育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育新闻对体育赛事的精彩报道,还能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和对体育健儿的崇拜,从而弘扬爱国精神。体育新闻对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新闻和体育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体育新闻推动着体育文化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要采取一些体育新闻传播管理措施:要做到正面与负面报道、大众与竞技体育和谐统一;不断提升体育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统一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自律规范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第2篇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是中国大陆权威的广播与电视媒体专业调研咨询机构之一,拥有12年电视媒体传播通路与受众调研经验。目前拥有覆盖中国省、市、县、乡各级行政单位的大规模专业化高效调研执行网络,及对全国各级有线电视公共网(2791个)网络转播状况的月度监测体系。CMMR提供的电视频道覆盖率数据已经成为评价电视频道传播效果的行业标准,专业服务于中国各级电视媒体及部分著名境外电视媒体、国际/国内知名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现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权威的传播通路研究商。

2011年5月18日,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主办的“融合与共赢:中国电视覆盖传播趋势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

本次高峰论坛以“融合与共赢”为主题,紧紧把握在媒体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电视媒体及相关产业所呈现出的交汇支撑、和谐共存、融合共赢的新趋势和新走向,就2011中国电视覆盖传播趋势系列议题展开研讨,分享备具高度前瞻性的观点、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与价值斐然的调研成果。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分会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高层领导,权威媒介研究专家,中央级、省级、境外媒体高层领导及总编室、广告部、覆盖办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国际4A广告公司及著名广告投放企业高层决策者,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公司领导、知名视频网站高层、电视购物频道运营商及行业媒体记者代表共计约2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围绕中国电视覆盖与媒体传播等重要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北京美兰德信息集团周江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金文雄主任致电大会组委会,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金国强秘书长等业内知名领导欣然赴会并在大会发言。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李岚所长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实例,对我国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与解读。来自湖北卫视、PPTV等相关企业的代表先后进行主题演讲,结合不同媒体实践,分享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发展策略。本届论坛的东道主――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崔燕振总经理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会议期间,《2011年中国电视覆盖市场研究报告》仪式正式启动。《2011年中国电视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是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依托其在中国电视覆盖市场的丰富积累,采用科学、扎实的研究方法,集合大量全面、翔实的调研数据凝聚而成,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报告一经便引起了现场嘉宾的热烈反响。

随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国基教授、《广告主》杂志主编刘国基等嘉宾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围绕“融合和共赢”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媒体融合的观点和看法,分享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嘉宾们或妙语连珠,或严谨思辨,精彩的语言交锋和思想碰撞将本届高峰论坛推向高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教材

尽管我国大陆各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随着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而逐步成熟,但就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教材建设依然缺乏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尤其是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教材的建设思路还不够明晰和准确,这显然影响到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从而成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文学教材选用的历史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始于1982年,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专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最初为36课时的广播课,之后该课程作为长线课程长期开设。同时在部分相关专业如新闻、党政管理、现代秘书等专业中开设。1987年,由广播课改为电视课,课内学时增加到45课时。到2002年,电大作为“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办专科起点本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开设“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分别开设54课时),作为当代文学教学的提高课程。

当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学科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状态,这比其他学科和课程更为激烈和明显,因此,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广播电视大学该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深度和广度随之也有了明显的发展。电大系统最先采用的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讲稿》(张炯、朱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之后选用了《中国当代文学》(张钟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在这之后将近十多年时间,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也远远落后于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于是,从1994年起,中央电大中文系(文法部)即着手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在新的教学大纲酝酿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广泛征求了广大师生的意见,召开了全国各省市(地)电大教师和部分普通高校教师、研究专家参加的专题讨论会,并参考了国家教委(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以及当时几年中新出版的各种《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于1996年底审定通过了新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2000年9月开始选用了陈思和、李平主编,由江苏电大、上海电大、陕西电大“共建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之后在开放教育本科专业中采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除上述的主教材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选定之外,各个时期的教材均配有各类“作品选”和教学辅导书,间或也有少量的广播、录像、课件资源,数量极少,质量平平。

二、当代文学教材分析(一)

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的选用,编写历史明显呈现出前后两个阶段。

张炯、朱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讲稿》是专门为电大编写的,内容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少数民族文学”五大部分,重点讲授从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则在进一步把当代文学创作的总结向后延伸,更多的新时期文学现象和作家进入到文学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分为“诗歌创作”、“散文和报告文学”、“话剧”、“‘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和“新时期的小说”五大部分,主要增加了从“”结束到1982年间的文学发展情况和最新成就。

这两本教材,可以说代表了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当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也与普通高校的当代文学教学当时的水平基本一致。所以《中国当代文学》教材沿用的时间比较长。

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则显示出了一定的新意。在教学内容上,吸收了当时当代文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教学最新水平,改变了以往以“十七年时期”为主的陈旧面貌,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创作成就的内容,同时也对“十七年时期”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基本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体例上,打破了以往按体裁划分教学内容的模式,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断代史”和“编年史”的方式,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来统领作品,既有利于学习者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整体面貌、作家作品与当时各种文学现象的关系,又避免了以前同类课程多采用先集中介绍文艺思潮,再分门别类地依次介绍各种体裁作品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更重要的是教材的个人化风格开始显现,如陈思和个人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如“潜在写作”理论、“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共名与无名”等观点在教材中开始体现。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有7个专题讨论当代文学,该教材的研究性质十分明显,比一般同类的当代文学教材更具有研究深度和个人化特点。同时教材将“样板戏”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也显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和视野。

这两本教材的出现,可以说是电大当代文学教材建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是更贴近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的教材,从学术性的层面上理解,应该说达到了目前国内当代文学教材的领先水平。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当代文学教材,就其所表述的内容而言,由于编写者基本上都是研究界的名流,处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记录着不断深化研究的轨迹,这无疑对提高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的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教材又是基本上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教材基本一致的,如陈思和在为电大编写教材的同时,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体例、观点,甚至选篇都大体相仿;再如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北大教材的借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则是“仿照北大的‘作品赏析’课……原为内部讲稿”,性质也是普通高校的。这样的教材内容当然决定了电大当代文学教学的学科前沿性,也决定了其与普通高校在学科水准和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

但是另一个方面,就学生的素质要求和教学的基本定位来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安排,怎样和电大特点和人才需求配置相吻合,则又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思考的是电大培养学生的定位。一般来说,接受当代文学学习的对象大致有三类:最普遍的是全日制高校中的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其次是现当代文学

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然后是非全日制的成人教育的中文、新闻、部分文秘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不同的教学对象,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具体要求和方法。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的主要路径与目标基本明确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层面上。这就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不是普通高校的研究性学习,而是侧重于知识和素养熏陶的学习,特别是电大学生以普通专科或专升本开放教育成人学生为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论上应该将文学的接受和文学人文精神的弘扬与追寻结合起来。因此所谓“应用性”的专业整体目标要求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性质之间似乎又存在了矛盾。文学史(包括其他的文学史)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不是简单的“技能”和“操作”水平的培训,所以,作为非研究性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显然应该是落脚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阐释上,这一点普通高校也已经开始重视,但广播电视大学尤其应该得到强化。然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教材对作品的阅读要求显然不够。上述的基本教材,尽管也有作品的阐释和分析,但一般来说还是落脚在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的图解,基本立场还是在史和现象、思潮、流派上。虽然作为当代文学课程对于文学史和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讲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对于阅读量较少的电大专科学生和成人本科学生而言侧重点应该归位到作品的感悟和审美欣赏上,这恰恰是电大当代文学教材的弱点,也是一味强调与普通高校学术同步而带来的负面作用。

三、当代文学教材分析(二)

从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至今,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第一代文字印刷媒体,到第二代的广播电视媒体,而到第三代的网络媒体阶段,媒体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相关的广播录音资料、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影像资料开始充实,中央电大一直在计划中的录像教材也完成了筹划和样片的拍摄。

现代媒体教材的重视与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优势与特长。这中间以文字教材作为主体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变化,同时也开始逐步辅助广播录音、电视讲解、网络辅导。这个理念是所谓的“学习包”理念。也就是说,广播电视大学在课程建设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注重通过系列的学习资源服务来提供学生学习的便利,因此,各类学习辅导资源的建设也就随之配套供应。但从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实施的角度看,技术资源的重点并不突出,首先他还是停留在文字教材阶段,即便是“学习包”,但“包”里面的品种也十分单一,技术手段十分贫乏,曾经有些省市电大还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把录音资源加以记录,整理出版,这既囿于当时学习环境的整体技术含量太低,在开始阶段的以小人书、连环画来满足名著阅读的时代,这不失为一种较实用与无奈的方式,但在这之后,对于“学习包”的整体设计也始终只是停留在文字资源上,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原有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方案中计划在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后,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教学评估,再尝试进行“录音教材”、“CAI课件”以及“VCD教学光盘”等媒体的开发,但始终没有实现,完整的当代文学学习课件至今没有制作完成,更重要的是资源建设者的教材建设理念依旧是十分传统的,始终还是来自于普通高校教材编写的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在主教材之外,配备指导书和作品选讲,大大帮助了他们的学习,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但这种编写方式虽然有“集合教材”的互补性优势,可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只是满足于考试过关的学生而言,就有将指导书来替代主教材的倾向,组合性优势无法显示,因此目前还停留在“拼盘”状态,尽管组合,但有机性不强,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不够,并没有在模式上带来根本的变化。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广播电视大学在教材建设上的理念是跛腿的,对文字教材的过于看中,对影像教材作“填空”理解,使得后者就往往成为可有可无,或者只是点缀着远程教育的花篮,这样就使得远程教育到目前为止在资源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文字函授阶段,要真正进入到第二、第三阶段,就目前的教材建设理念讲,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四、当代文学教材编写的理念

所谓的理念,基于上述的两种倾向而言,一是对于媒体教材建设的加大,这自然是需要更多的财政投资和人员力量,但即便是从文字教材的编写来看,同样也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观念的转变。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中,教材(学习资源)将成为新的核心。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三个要素都将是围绕着“教材(学习资源)”为中心展开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导学作用,因而形成了“学/导模式”。然而当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简便的学习路径就是将“教材(学习资源)”建设成为新型学习的基础平台。因此,教材是教师的导学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物化主体和重要的学习路径。作为远距离教学的核心因素,教材的意义在于它已经代替了教师的角色,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教师从过去的单一性面授传输转化为导修,从全方位详尽介绍转移到重点难点剖析之后,教材的重要性在不断凸现过程中要求以新的面貌和编写方式出现。

延续普通高校的教材(或新编,或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在编写体例的规划时,依然是以编写者或教师作为中心的,注意力并没有转移到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学习的特殊方式上,忽略了学生在开放教育环境中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材编写的观念没有随着学习模式的变化而变化,编写观念没有突破。

应该说,理想的远程(开放)教育教材。它兼有教学内容和学习指导、学习活动以及其他行政安排资料,有学生学科指南、学习活动、训练内容等学习元素的安排;有指导学习的补充材料……它至少在深入浅出地阐述理念,将理论、参考文献、启发过程、结果评估(完成作业)、甚至口语化的人文色彩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提供反复的学习、思考空间和鲜明的互动性质等方面切合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需求。

在远程开放环境下进行教材建设必须将主体的自主性真正交给学习者。因而,人文色彩的注入,使教材不再是以所谓的学术性而取代它的亲和力,尽量采用通俗、口语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使他们在仿佛阅读家信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如香港公开大学的《开放及遥距教育:理论与模式》教材在第一单元绪言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你修读这个学科”。简单的一句话,给了学习者温暖的感觉,于是学习不再是与冷冰冰的文字打交道,而是在与朋友笔谈了。轻松与简洁,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将深奥的理论化解成若干个小的问题,在宏观的体系中逐个讲述,也避免了理论、概念的过于密集而导致学生阅读的艰涩与厌烦。

这种人文色彩,同时还表现在文字教材的对话性、互动性上。开放教育的学习,是师生分离状态下的学习,

学生在教师“不在场”状态下的学习,教材要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设计时应努力建构一种虚拟的对话机制,使教材自主地带有教师的情景性的教师功用,从而让学生在教材阅读时进入一种情境,学生面对的应该不仅仅是单纯的一本书,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信息源,它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去思考。于是设计出相关的互动机制(教材――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互)是重要而且必须的。互动的关键在于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信息,也要注意随时反馈信息,设计教材的各个段落时,要引导学生在一个问题出现之后,立刻激发反馈,并加入形成性思考和问题的总结、分析与反思,表面上看似乎思考的空间缩小了,但实际上是将一般教材中最后留下的“思考题”的空间分解到每个子单元里,实际空间增大了。

在操作层面上讲,可以从问题设计入手兴趣激发,启发学生先得出自己的判断与立场,然后介绍各类相关的参考文献,并通过形成性作业(问题)的训练,在自我修读中获得新的见解,最后总结与分析、反思,再次激发学生与开始时的自我判断进行对比。这样互动在接受中完成,信息在互动中产生了效益。

如《开放及遥距教育:理论与模式》第一单元“开放及遥距教育的概念”的编写模式:

绪言:(主要介绍单元内容及主要内容;提出对该单元的相关术语、名词以及基本理念、各学者对不同的概念诠释)

学习提示:(提出本单元阅读材料,指定读物……)

单元目标:(主要提出修习该单元后应达到的目标)

思考活动一:(则往往置于相关学习内容接触前,进行自我思考,然后对相关术语进行介绍)

……

指定阅读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指定读物;再一次进入思考活动,进一步思考上述相关的术语、概念是否与自己的思考产生认同,说明理由:思考活动一般设计若干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的)

(以下基本体例基本相同)

……

摘要(主要对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提炼观点……对应单元目标部分,再次强化单元内涵和意义)

参考书目……

词汇对照表……(对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相关参考书和词汇进行介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第4篇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大型主题活动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国防大学少将、教授徐焰六位国内顶级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通过对党史、文化、外交、科技、经济、军事六个方面的生动讲述,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兼程的奋斗历史,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们对党史、国情、世情的认识,有力助推了广播影视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江西电视人对工作创新的探索。

201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响,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来,中国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在世界变化的背景下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90年中,在执政路线、文化事业、外交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国防建设等方面虽然经历过挫折,但都取得了光辉的业绩。

党史研究。党史研究和其他历史研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党对自己历史的记录和工作的初步总结是跟我们党自身工作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党旗下的报告・党史篇”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对新时期党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和新的认识进行了介绍。对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土地革命后期的挫折、国共两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反右扩大化的原因、对的定性等颇具争议的话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文化事业。中国广播影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成为了广播影视的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广播影视的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广播影视的总量、原创水平、技术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党旗下的报告・文化篇”中,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为广播影视工作者们厘清了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他提出推进分类改革、推进电台电视台改革、推进技术创新、推进产业改革、推进节目创新、推进走出去工程等多项举措。

外交发展。如今的世界正发生着大变化,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人类正处在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的生活方式革命三大革命的前叶。在“党旗下的报告・外交篇”中,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阐述了世界大变化背景下,中国外交进行的政策大调整:外交工作的目标从过去的“求生存”变为了现在的“求发展”;外交工作的主导思想由过去的立异变为了求同;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从斗争转为了合作。

科技进步。在“党旗下的报告・科技篇”中,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介绍了新世纪下一个十年国家在科技发展规划上的重点部署,包括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传统产业进行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培育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显著提高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推进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经济增长。“党旗下的报告・经济篇”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的挑战,包括破解经济增长的迷思、弥补需求结构的失衡、克服产业结构的缺陷、突破要素结构约束、摆脱二元结构环境、跨越分配结构陷阱、化解政策债务风险和缓解国际压力。

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和科技的支持下,我国的国防实力与日俱增。“党旗下的报告・军事篇”中,国防大学少将、教授徐焰在回顾我国国防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四点重要启示:一是要正确判断世界形势,确定适当的国防战略目标,二是要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三是要处理好目标和能力的平衡,对大国和强敌的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不宜结成死敌。四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国防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大型主题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六场高端报告会资料详实、语言生动、内容精彩,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真正达到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广电工作者学习党史、了解国情、增长知识、提高素养的目的。这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营造学习氛围,增强理论修养的必要之举。活动结束后,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各市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群工作处等部门将这次活动的报告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辅助教材,组织党员认真学习。

增强理论修养是时代进步的迫切需要。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这就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无法在这个时代立足。另外,我国的各项事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求广大广电工作者认清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方向,积极引导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大型主题活动为广大党员和热运行中的广电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六位专家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审视当今的中国和世界,为党员干部和广电工作者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走向提供了指导。

举办高端论坛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形式。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但是,如何结合实际,贯彻执行中央的这一指示精神,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真正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大型主题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有益探索。这次活动立足于全国,起点高,视野宽,涉及面广,党员干部和广电工作者真正从报告会中收获了新鲜的资讯和独到的见解,因而,举办此类高端论坛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创新形式。

打造论坛品牌是营造学习氛围的长效机制。2010年9月12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江西电视台在南昌联合主办了“中国红歌现象论坛”。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共同交流探讨红歌现象,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举办“中国红歌现象论坛”,江西电视台看到了举办论坛对改进学习、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作用,因此,江西电视台有意将这种以论坛促进学习的形式延续下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力争形成典范,引领实践,成为干部职工思想进步的引导者,成为电视工作者实践创新的助推器,在未来打造出一个高水准的论坛品牌。

人才资源是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化广播影视业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着广播影视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关系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关系着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当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和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广播影视行业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培养出适应未来广播影视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广播影视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活动为广播影视行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道路。

增强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在广播影视人才队伍中,无论是新闻宣传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还是艺术创作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都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能够从宏观上了解国情和世界格局。《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从党史、文化、外交、科技、经济、军事六个方面,站在国家的层面记叙了中国改革与建设的历程,阐述了当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增强党员干部和广播影视从业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十分有益。

强化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喉舌意识、责任意识。广播影视行业中的编辑记者,把握着新闻话语权、议程设置权、新闻解释权等特殊权力,承担着进行社会监督、舆论引导的重大使命,因而,责任意识对其而言尤为重要。《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回顾党的奋斗历史,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强化了编辑记者们的喉舌意识、责任意识。

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中国的广播影视业要提升文化品位,树立正确的制作理念和文化消费观,扭转“三俗”之风,就必须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党员教育大讲堂》――“党旗下的报告”是一个兼具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的学习平台,通过听取报告,党员干部和广播影视从业者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将这些知识和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将有效增强党员干部和广播影视从业者的工作创新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阐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ISD 教学系统设计 电视编导专业 影视实践教学

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随着我国广电领域制播分离制度的逐步实施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视台已经向播出平台的角色转化,淡化其制作机构的属性。把内容生产释放到市场,让专业的影视制作机构去完成影视文本的制作,市场化运作意味着更为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标志着我国电视领域分工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和综合化成为影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人才需求的转变客观上要求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领域,要做出系统性的设计。

一、ISD思想及教学模式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如何组织和决策教学的应用型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均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建立可循环和可更改的模式体系(图1),有效规划学习者的学习。教学评价反馈到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修改,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教学系统设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创立用于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层含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①

二、ISD的一般教学模式与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设计

从第一部分内容可直观地看出ISD的一般模式分为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的阐述、学习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及教学评价七个阶段。近年来,各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各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大多围绕教学系统设计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展开,尤其在编导专业实践教学领域少有系统的阐述和科学的规划。

(一)实践教学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学习需要、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整体分析和总结,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后端各环节及参数。

学习需要分析,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需要与需求意义相近,是学习者当前的状态或水平与学习者想要到达的状态或水平之间的距离,距离揭示不足的空间,得出下一阶段学习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明确学习需要,才能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学习需要分析则是学习需要被揭示的过程。是通过系统化研究调查的过程,是后续步骤的重要依据。

全日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本科生。与实践结合紧密,专业知识更新周期短、速度快是编导专业与其他文史类专业或艺术类专业的不同之处。这就要求编导专业的教学和学习要紧密结合业界前沿,否则专业教授与学习便沦为纸上谈兵。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精力、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被有效地利用来解决教学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益。根据学习需要的分析报告,选择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采购实验设备,根据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制定详细具体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教学目标的阐述

学习者特征的明确和学习需要的分析奠定了学习目标确立的基础,在明确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后,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是教学设计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表现。然而,就目前国内开设编导专业的各大院校来看,影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不乐观,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情况普遍存在,厚此薄彼、缘木求鱼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实践是编导专业的学科特点。对于实践的忽视,必然造成专业教学的瓶颈,并且直接影响编导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导致学生培养不合格。现代教学实践改革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制度之上,编导专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取代局部的、随机的专业教学实践。

上海大学教授金冠军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实务技能的影视和传播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建设情况制定自身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总体来讲,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团队意识,善于集体合作,协同创新;

2.具有适应专业知识和设备快速更新的能力;

3.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和操作能力,掌握专业前沿的技术手段;

4.具有编导所具有的复合型能力,有相当的策划功底。

如此,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便契合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满足了业界的发展需要,实现学界与业界的无缝对接。

(三)学习策略的制定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关乎每一个细节,在正确的教学模式指引下,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保障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新型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

1.“项目化”教学策略

“项目化”教学在各大高校的编导专业实践教学领域已经普遍受到关注,学校或者学院从市场引入成熟的影视制作项目,其中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摄制及后期制作,甚至囊括收视率及收视效果的调查与反馈。在整套项目体系的训练下,不仅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各个环节的策划与制作,还能让学生从宏观意义上了解和掌握“全局”的概念,熟知影视制作的整体流程。

2.“工作室制”实践教学

在美国实行的“工作室制”影视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极具借鉴意义。“工作室制”是将编导专业的各个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做成影视工作室的概念,其中包含业界所拥有的前沿设备和制作理念,引进权威制作人和知名导演进入工作室,与教师、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当然,这其中要包含成本的预算,要考虑利益的得失,具有实战的思想。成败得失都是学习实践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从教学地点与教学形式上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学校教学模式,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校的理论优势与企业的实践优势“强强联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可能和接触前沿的机会。从认识论角度讲,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源于实践,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初,能到影视制作企业中去体验、了解整体的流程和设备,对于学生的下一步学习的帮助是积极的。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学习更具形象性和依托性。从理论的角度反观实践,认识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学习,再到实践中去操作,去体会。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模式,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4.教师媒体与教学媒体

编导专业的实验教学的媒体即是实验设备,学生通过各类实验设备获取实验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学习策略框架下,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媒体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阶段性的更新。教学单位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验室使用设备的前沿性和时新性,避免设备过于老旧。有研究论断将教师归于教学媒体之中,这在影视实践教学领域来讲是合理的,笔者以为教师媒体的更新,要更新教师的知识系统,让教师也加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在不同教学策略下,使教师担当不同的角色,以此增添“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媒体的更新是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得到保障的必要条件。

(四)实践教学的评价

在教学系统设计思想框架下的教学模式开发中,评价是形式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图1中可以看出,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做出反馈,各环节根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做出合理性的修改。修改环节是带有“亡羊补牢”意味的举措,却是整个模式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修改环节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的,因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该教学模式“第二阶段”的设计与应用。编导专业影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成果评价有着独特的个性,不能放在教学设计的大背景之下进行整齐划一测评。要结合编导教学实践的不用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对象制定具体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在美国的影视专业技能教育中,很少有单一的操作性、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一般融合到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之中;在实践技能训练课程里,一般没有期末理论考试,其课程成绩根据平时的实验作业以及学生自己创作并发表的作品来综合评定。”②编导专业的教学成果评价不能以简单的期末考试或项目杀青后试卷测验的形式作为评测标准,而应该将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例,将班级成员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项目的某个组成部分,如A小组为摄像组,B小组为灯光组等,在作最终评价时可做如下(表1)评价量规设计。如此,把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分成五个类别,把工作态度、个人位置、实践技能等诸多非理性因素均列入评价范围,根据最终的综合得分,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用相对系统和科学的评价量表替代单一的试卷评价。

三、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系统性

笔者认为,在充满变化和以卷面或实验报告较难确立评价标准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领域,以如此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系统、科学、合理。标准的评价体系评价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准确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各环节做出正确的修改,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设计趋于完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教学体系。

同样,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规划和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下,做好前端分析、设定好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准确做出评价,认真修改,严格履行教学模式,在执行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科学的精神导向系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产生合理的结果。

(注:本文为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部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s2011-7成果)

注释:

①杨九民,梁林海.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

②罗自文.当前影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参考文献:

[1]杨九民,梁林海.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伟.借鉴、传承与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与美国综合大学影视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比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3).

[4]陈昕瑜.维多利亚大学影视传媒专业的教学策略与启示[J].电影评介,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