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概念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广播电视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广播电视概念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第1篇

一、分析新媒体广播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与以往传统的广播电视编辑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别。作为编辑人员,需要认识到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广播电视之间的差异,加强传统广播电视改革,让传统广播电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并找到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1]。因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工作的广泛性以及创新性,具体内容如下。

1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具有广泛性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新型技术的支持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基于此,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希望能够满足自身娱乐、咨询、学习等多方需求。这无疑为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编辑人员需要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认识到新媒体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的挑战,使广播电视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设计和制作出更多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泛性、综合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广泛的节目形式能够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多元化的节目内容可以不断吸引观众,让节目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和质量,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2]。此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受众的思想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从以往关注国家实事、国家政策转变为关注美食、国内外咨询、旅游等相关信息。因此,编辑工作人员不能局限在以往单一的节目内容上,而是要对节目的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吸引民众的关注。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编辑需要了解和熟悉的领域更加广泛,需要具备的技能也更加多元。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具有创新性

1.思想内涵的创新特点

在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行业变得更加多元化,各种新颖的广播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这对于广播电视编辑人员来说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事广播电视编辑的人员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环境,需要找到新媒体时代下自身的定位和节目的定位,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思想、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如此才能够创作出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节目。为此,广播电视编辑人员需要明确认识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从思想上将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区分开来,找到传统广播电视的弊端,提高对传统广播电视改革的重视程度,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3]。2.节目形态的创新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工作不再是单一的、滞后的,而是紧跟社会的热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从事人员,需要思考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环境,反思如何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改革。这也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节目的重视程度,秉持自身的创新理念,思考如何在节目制作中落实和实施创新理念,通过更多创新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开辟节目的市场发展道路。例如,编辑人员在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时,除了运用更多新媒体技术,突出节目的美观、创意,还要进一步优化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从多种角度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体现节目的特点[4]。

三、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业务能力的提升策略

1加强沟通与调节观众的情绪

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者需要具备与其他工作人员、观众等各个角色的沟通能力。首先,通过沟通可以帮助广播电视媒体的其他工作人员理解节目的理念,便于更好地进行节目的制作和实施,以提高节目所呈现的效果;其次,通过沟通能够了解更多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设计出被观众接受和认可的节目,提高节目的市场占有率。可见,沟通能力是广播电视编辑人员的必备能力之一。为了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编辑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工作人员、观众的交流,注重表达技巧,善于聆听他人的建议和观点,收集和整理多方给出的建议。同时,要多与他人表达自身对节目设计的初衷、节目制作的思路、节目所表达的内涵和价值,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节目,共同参与到节目制作中[5]。除了具备沟通表达能力,编辑人员还需要善于调节观众的情绪。通过对观众情绪的调节,吸引观众对节目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中。因此,编辑人员需要提前预判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可能产生的情绪,通过节目的音乐、文字、内容等多种元素,适当引导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在节目中,以提高节目的效果。

2结合主题创新设定主题框架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各种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统计和观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都千篇一律,在整体的主题、内容上大同小异,很少会出现创新,甚至近几年国内的综艺、影视都是借鉴和模仿国外的经典内容和形式,如以国外的内容为主题进行适当的修改。这样的节目缺乏内容上的创新,没有合理地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特色资源,失去了节目的特色与价值。不仅如此,我国国内的大多数影视剧、综艺的质量尽管数量较多,但是整体质量欠佳,无法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这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失去了节目创作和传播的初心。还有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的主题没有任何价值,如单纯地聊天、播放明星简单的日常生活等。这些在短时间能够借助明星效益得到一定的关注,长此以往则会由于缺乏创意和内涵逐渐被市场和社会抛弃[6]。以江苏卫视的节目为例子。2010年,江苏卫视制作了首个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该节目由于新颖性、互动性、趣味性,在当时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让江苏卫视的收视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面对《非诚勿扰》的火爆,各个卫视纷纷进行学习和模仿,先后出台了各种相关主题的节目,以“相亲”为主题,对内容进行简单的修改,包括《新相亲大会》《门当户对》《相亲才会赢》等。这类跟风节目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赢得观众的喜爱,但是长此以往会消磨观众最初的兴趣,让观众的关注度逐渐下降,最终被市场抛弃。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缺乏创新、内容过于单一,这也是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对主题和内容进行创新。广播电视平台需要有一个综合能力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从编辑到导演,再到主持和嘉宾,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技能,多角度地创新节目主题、形式和内容,突出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色。为此,新闻广播编辑人员需要对主题进行根本上的创新,打破主题的限制,借助新颖的主题吸引观众,增加观众兴趣。在明确创新主题后,将主题作为核心,制定该节目的框架和内容,以打造出一款优秀的节目[7]。为了达到该目标,广播电视编辑人员需要对当前市场的主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市场现有的所有主题、所有节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创新主题。

3注重创新新闻编辑美学工作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播分离;公司;品牌节目;广播电视产业化

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新成立的东方传媒,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控股,实行“台属、台控、台管”,东方传媒将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

近年来,“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界的热点话题,所谓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则指的就是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正确舆论宣传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社会上电视制作公司来完成的一种管理体制。那么,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这一举措将对广播电视业带来哪些利与弊呢?

一、制播分离的概念及涵义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制播分离是与制播合一相对而言的,制播合一是指在电视台体制内用行政手段对节目制作与播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表现为节目的自制、自审、自播。制播分离则指将部分节目制作职能从电视台内剥离出来,完全意义上的制播分离意味着节目制作和经营的公司化、市场化、社会化。

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广播电视跨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制播分离的衍生物——节目制作公司

我国电视台之前实行的节目生产管理体制为“制播合一”,这种自产自销的节目生产方式不仅存在着成本浪费,而且也会造成专业分工不细,队伍膨胀、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才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弊端。而制播分离的出现,可以弥补制播合一所带来的弊端,是公司制作和电视台播出的一次有机的结合。

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运转,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借着“制播分离”的大好形势,各大电视台纷纷大手笔吸纳社会优秀资源,抢占最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电视节目,并以此树立自己的独有卫视品牌。作为电视传媒界潮流的引领者,李静和她的东方风行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并总能出其不意地打响收视王牌。其中,王牌节目《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从开播以来,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与市场份额多次拔得头筹,东方风行传媒被业内喻为“最会缔造知名品牌电视栏目制作机构”。由李静主持的《美丽俏佳人》,像明星一样美丽,是其节目宗旨。以白领成熟女性为主要收视群体,集各路时尚为一体,为现代女性提供榜样。

东方风行传媒按照观众的不同需求,寻找到他们最需要的节目,手握各类风格迥异的节目,也成功为国内各大卫视打造了品牌节目,树立品牌形象。这无疑是制播分离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制播分离对电视台的影响

制播分离是在培育我国广播电视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

例如,黑龙江电视台,在都市频道进行了“制播分离”试点改革。改革创新了管理机制,实行相对独立的制片人(工作室)制度。都市频道首先进行了制播分离试点改革,黑龙江电视台以《新闻联播》、《新闻夜航》等一批百姓喜闻乐见的老牌新闻栏目为依托,创新报道形式,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力。凭借名牌栏目《新闻夜航》的影响力,衍生出各类节目,例如《新闻夜航》卫视版、《天下夜航》等新节目,《夜航团购》为百姓打造了平价购物的平台,这档节目就是由公司负责制作,电视台负责播放的一档节目。不仅树立频道的品牌形象,也使频道播出内容多元化。

与制播合一相比,制播分离体制的优势不容置疑。首先,从节目质量角度来看,节目制作的社会化有利于产生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把一部分非新闻类节目放手给社会化制作力量后,一方面,市场对节目的考验使得节目的质量成为民间电视制作公司的立足之本,另一方面,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可以在长年的节目制作中,积累经验,大幅提高专业水准,而且可以专攻某类节目,使之成为名牌。而电视台则可以更专心地研究自己面对的受众市场,精心、合理地设计节目结构和播出计划,同时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强化时政新闻类节目和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动的采制和播出,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其次,从节目经营角度来看,节目制作的社会化带来了节目经营的市场化。前期的投融资、市场调查,后期的推广开发、播出,和节目的制作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有助于提高电视节目经营的产业化程度,同时促进电视节目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激活整个节目市场的活力,从而提高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双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再次,在这种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下,必然对现有体制下的人事制度造成冲击。由于使用节目优胜劣汰的播出方式,会对从业者带来很大压力。对电视台而言,也有助于其精简人员,压缩队伍。

四、制播分离的对策性思考

制播分离总体要把握的是: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实现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市场化流通和制约性传播。具体说来:其一,要建立起游戏规则,严格明确哪些节目可以实行社会化制作,哪些只宜在电视台内部实行栏目制片人制;对于可以实行社会化制作的电视节目,要确保投放的透明。其二,制订科学的节目评估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做到评定合理,培育健康有序的电视节目市场。

就电视台而言,一方面要转变意识,放手让民间电视制作公司承担非新闻类节目的制作,与制作公司开展良好合作,从而充分发挥民间制作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另一方面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管理改革是制播分离改革的一个重点。应积极推进节目考核和播出机制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建立面向多主体、多渠道的节目订购采购、择优播出机制,打造优质播出平台。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电台电视台内部事业产业、宣传经营业务分开运行、分类管理、统筹协调、整体发展的管理运营体制。

总之,制播分离改革是广电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有远见的广电媒体应看清形势,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逐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掌握制胜先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传媒产业的对外开放,“制播分离”最终会成为中国电

视业的主流运作方式,完成中国电视和国际的接轨。

参考文献:

1、张雷.视听纵横[M].2009,1

2、李岚王雷.北方传媒研究[M].2009,3

3、邢小兰刘彩华.中外企业文化[M].2009,11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制播分离;公司;品牌节目;广播电视产业化

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新成立的东方传媒,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控股,实行“台属、台控、台管”,东方传媒将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

近年来,“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界的热点话题,所谓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则指的就是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正确舆论宣传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社会上电视制作公司来完成的一种管理体制。那么,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这一举措将对广播电视业带来哪些利与弊呢?

一、制播分离的概念及涵义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制播分离是与制播合一相对而言的,制播合一是指在电视台体制内用行政手段对节目制作与播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表现为节目的自制、自审、自播。制播分离则指将部分节目制作职能从电视台内剥离出来,完全意义上的制播分离意味着节目制作和经营的公司化、市场化、社会化。

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广播电视跨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制播分离的衍生物——节目制作公司

我国电视台之前实行的节目生产管理体制为“制播合一”,这种自产自销的节目生产方式不仅存在着成本浪费,而且也会造成专业分工不细,队伍膨胀、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才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弊端。而制播分离的出现,可以弥补制播合一所带来的弊端,是公司制作和电视台播出的一次有机的结合。

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运转,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借着“制播分离”的大好形势,各大电视台纷纷大手笔吸纳社会优秀资源,抢占最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电视节目,并以此树立自己的独有卫视品牌。作为电视传媒界潮流的引领者,李静和她的东方风行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并总能出其不意地打响收视王牌。其中,王牌节目《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从开播以来,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与市场份额多次拔得头筹,东方风行传媒被业内喻为“最会缔造知名品牌电视栏目制作机构”。由李静主持的《美丽俏佳人》,像明星一样美丽,是其节目宗旨。以白领成熟女性为主要收视群体,集各路时尚为一体,为现代女性提供榜样。

东方风行传媒按照观众的不同需求,寻找到他们最需要的节目,手握各类风格迥异的节目,也成功为国内各大卫视打造了品牌节目,树立品牌形象。这无疑是制播分离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制播分离对电视台的影响

制播分离是在培育我国广播电视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

例如,黑龙江电视台,在都市频道进行了“制播分离”试点改革。改革创新了管理机制,实行相对独立的制片人(工作室)制度。都市频道首先进行了制播分离试点改革,黑龙江电视台以《新闻联播》、《新闻夜航》等一批百姓喜闻乐见的老牌新闻栏目为依托,创新报道形式,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力。凭借名牌栏目《新闻夜航》的影响力,衍生出各类节目,例如《新闻夜航》卫视版、《天下夜航》等新节目,《夜航团购》为百姓打造了平价购物的平台,这档节目就是由公司负责制作,电视台负责播放的一档节目。不仅树立频道的品牌形象,也使频道播出内容多元化。

与制播合一相比,制播分离体制的优势不容置疑。首先,从节目质量角度来看,节目制作的社会化有利于产生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把一部分非新闻类节目放手给社会化制作力量后,一方面,市场对节目的考验使得节目的质量成为民间电视制作公司的立足之本,另一方面,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可以在长年的节目制作中,积累经验,大幅提高专业水准,而且可以专攻某类节目,使之成为名牌。而电视台则可以更专心地研究自己面对的受众市场,精心、合理地设计节目结构和播出计划,同时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强化时政新闻类节目和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动的采制和播出,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其次,从节目经营角度来看,节目制作的社会化带来了节目经营的市场化。前期的投融资、市场调查,后期的推广开发、播出,和节目的制作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有助于提高电视节目经营的产业化程度,同时促进电视节目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激活整个节目市场的活力,从而提高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双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再次,在这种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下,必然对现有体制下的人事制度造成冲击。由于使用节目优胜劣汰的播出方式,会对从业者带来很大压力。对电视台而言,也有助于其精简人员,压缩队伍。

四、制播分离的对策性思考

制播分离总体要把握的是: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实现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市场化流通和制约性传播。具体说来:其一,要建立起游戏规则,严格明确哪些节目可以实行社会化制作,哪些只宜在电视台内部实行栏目制片人制;对于可以实行社会化制作的电视节目,要确保投放的透明。其二,制订科学的节目评估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做到评定合理,培育健康有序的电视节目市场。

就电视台而言,一方面要转变意识,放手让民间电视制作公司承担非新闻类节目的制作,与制作公司开展良好合作,从而充分发挥民间制作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另一方面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管理改革是制播分离改革的一个重点。应积极推进节目考核和播出机制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建立面向多主体、多渠道的节目订购采购、择优播出机制,打造优质播出平台。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电台电视台内部事业产业、宣传经营业务分开运行、分类管理、统筹协调、整体发展的管理运营体制。

总之,制播分离改革是广电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有远见的广电媒体应看清形势,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逐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掌握制胜先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传媒产业的对外开放,“制播分离”最终会成为中国

电视业的主流运作方式,完成中国电视和国际的接轨。

参考文献:

1、张雷.视听纵横[M].2009,1

2、李岚王雷.北方传媒研究[M].2009,3

3、邢小兰刘彩华.中外企业文化[M].2009,11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对策

一、引言

目前在广播电视台的设备管理工作中,缺乏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由于没有较为完善的使用管理流程,就造成了整体管理机构中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闲置率较高,并且损坏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在如今的时展阶段,广播电视台应该及时的展开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和优化,利用如今信息化的手段,充分的发挥设备管理的优势,在新的时代下,能够让广播电视台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二、广播电视台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广播电视台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方式,以及在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特的设备,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工作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详尽的分析,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计划。广播电视台在进行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专业仪器设备,并且根据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和使用环境,可以分为临时机动设备、演播室设备、小型直播设备、大型直播设备、卫星直播设备,如果根据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则可以分为数字设备、高清设备、超高清设备,但是如果按照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节目生产流程来继续划分的话,则可以分成采集设备、编辑设备、播出设备、存储设备、音像设备、照明设备等几个方面,最后如果要结合各种设备发展中的历程,则可以将各种设备再一次分为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发射机等等。通过上文中分类信息不难发现,根据各种设备的不同的各项属性,可以将设备进行详尽的各种分类。由此可以得出,如果对设备进行详尽的分类,可以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使得工作更加的得心应手,同时也使得设备的日常保存和使用,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设备保存的质量。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中,由于广播电视工作整体发展较早,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各项工作的进程也较为先进。但是在一些广播电视工作起步较晚的地区,音像档案的管理工作常会由于合并更改、网络、数据库、数据存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造成档案信息管理整体技术滞后。因此,针对这样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的话,广播电视台在进行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为下列几个问题。

2.1存储数字化进程问题

由于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特殊性,其进行数据的存储以及运输都不同于其他行业。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数字化的存储和传输方式,进行数字化的存储,可以有效地增加数据存储的存储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安全问题,避免数据外泄。除此之外,进行数字化的存储,还可以促进各项数据的格式统一化,提高数据进行传输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和使用质量。大力推行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进行检索和查询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实现随时下载相应的片段和镜头,有效的适应相关部门进行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部门进行工作的实际效率。除此之外,通过数字化存储的推广,还可以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大大的增加节目资料的使用价值。

2.2传输网络化发展的问题

进行广播电视台的信息化的改革,就是要在广播电视台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的利用信息化的便利和优势,大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信息化就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进行数据的存储,尤其是对于基层的广播电视台,更应该积极的发挥数据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使得信息化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所服务。基层相关的广播电视台应该积极的探索能够与节目制作网络相关联以及更为全面的网络管理体系,使得广播电视台能够在新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模式之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2.3广播电视台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化措施

首先要确定工作重心,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纳入到重要的管理内容中,还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大服务力度,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其次要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档案管理作为广播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要想提升其管理效率,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全部规定。广播电视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收集、整理资料,明确管理原则和管理体制,按照要求管理档案,明确分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保证。

三、推动广播电视台音像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广播电视台进行音像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特殊性,在进行整体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展开相应的软硬件的建设和投入,使得信息化的建设在物质基础层面得到可靠的支撑,并且使得音像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源开发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在工作的过程中将音像档案的硬件建设与其信息化的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积极的配合相应的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设备,就能够使得音像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相应的数控进行实时的更新,同时为音像档案信息管理配备相应的专业档案管理软件,使得对于音像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3.2规范标准体系建设

在进行广播电视台的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良好的标准体系建设,是完成广播电视台信息化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进行广播电视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之一。加强广播电视台档案员对于相应的音像档案管理电子软件的相关应用培训,使得工作员工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标准。同时在进行档案信息的电子文件形成时,加强相应的过程管理学习,使得在进行归档的过程中要必须满足相应格式的要求,最后,还应该在该过程中加强对于档案库的建设工作,加强对于音像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储存以及保护,切实的保证电子文件的齐全完整。

3.3开发信息资源建设

在进行广播电视台的音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衡量整个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应的广播电视台应该积极的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相应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管理的体制。

3.4完善信息安全建设

音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经常性的进行数据转移和传输,在该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遵守各项规定和要求,并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对于已经保存的数据造成损坏。同时还应该防止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信息档案的损坏。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于信息档案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的从根本上提高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

四、结语

广播电视台已经成为社会中极为重要一项宣传技术和传播媒体,因此,在如今的时展阶段,广播电视台应该及时的展开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和优化,利用如今信息化的手段,充分的发挥设备管理的优势,使其能够在新的时代下,让广播电视平台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大众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焦丹琼.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信息记录材料,2018(06):238-239.

[2]骆晓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20):160.

广播电视概念范文第5篇

一、国家开放大学品牌的含义

根据非盈利组织品牌理论,对于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概念的界定,首先需要明确国家开放大学的目标受众及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二需要厘清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第三需要把握品牌一般概念的本质。我们认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是指国家开放大学的名称、标志、符号的组合运用,目的是使社会和学习者有效识别国家开放大学的形象,提供教育服务以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质是对社会及学习者利益的承诺。

二、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一)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据调查,参加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有较复杂的求学动机,并体现出诸如充实生活、加强社交、自我实现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就是要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目标受众和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高度关注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关注社会和学习者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关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为社会和学习者提供教育产品和学习支持服务。

2.有利于树立和传播国家开放大学形象。现代组织形象塑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品牌战略的合理规划和整体运行,也能够促使学校形象的传播。良好的学校形象,不仅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更能增加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推动终身学习的风气,有助于为国家开放大学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2]。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品牌的核心和本质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承诺。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本质是向学习者提供利益的承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优质的教学效果。脱离了教学教育质量,学校的品牌建设就丧失了根本。因此,在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处理好发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推动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提升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能力和价值[3]。

(二)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渊源深厚,对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1.品牌建设观念淡漠,品牌形象塑造尚未引起重视。我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就有学者开始对大学的品牌建设有所关注并开展研究,但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的专题性研究还较少。近年来,电大系统的报告中逐渐多见“品牌”的提法,但仅仅停留在理念设想层次,在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建设理论及实践中的成果并不多。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中央电大和各省级电大缺少整合规划,目前为止电大系统中还没有统一的广播电视大学形象识别规范体系。

2.广播电视大学品牌定位模糊。定位(Posi-tion)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营销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定位,是指根据组织使命和目标受众对国家开放大学某一特征的敏感度与重视程度,为学校、教育服务设计和塑造一个特定的形象或个性,并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把形象和个性生动鲜明地树立在社会上和目标受众心中,在教育体系中确立适当的位置。国家开放大学的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基于国家对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定位和学校使命,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目标受众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广播电视大学品牌传播手段单调。品牌传播是指组织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最高原则,在品牌识别要素系统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共关系等多重传播方式,将组织形象和服务品牌推广出去,从而建立的组织品牌人格形象。目前,广播电视大学品牌传播方面,手段还比较单一,缺少有效的整合,据调查,被访者通过广告知晓广播电视大学的比例较低,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等口碑传播得知电大信息的。

三、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必须通过品牌建设,面向学习者和社会来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和特色,才能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同,进而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一)明确定位,提升质量,突出特色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它以培养高等应用性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和学生准永久性分离,通过实时和非实时教学活动,便捷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开展教学活动,是高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培养的人才于入学前多数已经在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上工作,经过开放大学系统化的专业和面向职业人培养,将为社会创造更丰富的财富,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已如前述,质量是品牌构建的基础,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品牌,最基本的内涵是保证质量,提升质量。提升质量就是要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提升毕业生质量,使得国家开放大学在社会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了突出国家开放大学的特色,它的品牌定位可以从以下3个维度思考(见图1)。第一,资质与历史。这是指国家开放大学能够满足社会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以及办学背景和历程。第二,绩效与质量。这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的水平、带来的价值和效果。第三,方式与风格。这是指国家开放大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电大系统与社会及学习者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方式。通过方式与风格的定位,呈现出开放大学向社会提供的功能性价值。(二)统筹规划,实施战略,做好规划形象战略最早运用在企业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发展为成熟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理论。它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构成。国家开放大学应借鉴CIS理论,实施国家开放大学形象战略并加以运用[4]。理念识别(MI)是指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明确和统一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行为识别(BI)主要是指开放大学系统内制定的普遍适用的统一的行为规范;视觉识别(VI)是指开放大学系统内设计统一的识别标志,如校徽、校标、标准色以及环境布局等。开放大学品牌建设应做好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方案和步骤,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凸显自身的特色。品牌建设规划要和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紧密结合,统筹考虑。

(三)整合资源,拓宽途径,加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