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媒体融合,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6-0092-05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继2013年8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11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党中央结合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的第三次高规格的政策部署。《意见》指出,媒体融合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结合一年前在上海市委的直接推动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被融合为上海报业集团的相关举措,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传媒业正经历上个世纪90年代报业集团化以来传媒整体结构的第二次大规模转型。如果前次可以被认为是市场逻辑的直接推动,则这次明显是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联合冲击。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市场压迫下,从2005年以来就逐渐面临广告份额和受众资源的大量流失。在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造成的影响则是社会舆论和社会文化秩序的逐渐离散,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面临解构与再次重构的压力。此次中央层级的政策部署正是以一贯的政治逻辑从顶层设计开始希望以媒体融合为突破口,重新确立党报党刊的主流媒体阵地,以保障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鉴于我国当前传媒业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技术、市场与政治是影响我国媒体融合的三重逻辑,如果要理解我国传媒融合的特点和未来走向必须要明确这三重逻辑的内涵和关系。特别是对政治逻辑主导作用的理解,将直接指向我国传媒体制的本质。

一、媒体融合的三重逻辑

“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 〔1 〕 (P77 )技术、市场与政治的逻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同时被不断修正并被选择性利用的内在规范。它们对于世界各国传媒业的发展及其融合都有影响,只是在特定国家和特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了解这些逻辑对我国传媒融合的影响,必须首先了解这些逻辑的基本内容。

(一)技术逻辑,一般来讲是指技术依据其自然属性而产生的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技术逻辑内含着“技术决定论”的意思,即认为技术是独立于社会其他因素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力量。在媒介研究领域,爱森斯坦、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等人就发展出了“媒介中心论”或“传播技术决定论”,认为“任何传播技术的历史,结果都能够激励发明的步伐与物质方面的潜力,而一些理论则倾向于认定明显的历史阶段” 〔2 〕 (P72 )。除此之外,技术逻辑更为深刻的影响还在于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竞争规则。对于当前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来说,这一点非常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新技术对旧技术的优势,新的技术规范会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交易方式,会使所有基于前一代技术的市场过时。技术逻辑正是以这种方式重组了传媒市场秩序,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技术融合延伸并扩展了它的逻辑内涵。必须明确的是,技术融合并不是基于外力的融合,而是基于技术本身特点的融合,因此是一种自发自为式的自然发展逻辑。对于媒体的技术融合而言,它的逻辑内涵发生了某种变化,即凸显了自由主义式的意识形态。当前,这种具有自由倾向的意识形态正潜移默化地渗入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而对传统媒介及由它们建构的传播秩序形成挑战。随着技术硬件与软件的极速普及,这种挑战终于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和重组。

(二)市场逻辑,是人们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自由交换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逻辑是现代社会进行资源分配的普适性规则。具体来说就是,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出现剩余产品、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等社会因素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资源配置方式。另外,市场逻辑内在于市场交换之中,是产品和服务的自愿交换。其本质既是对物的所有权的交易,也是人的权利的自由交易。同时,这种交易又必须是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来完成的。对于传媒市场而言,它的市场逻辑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运营于“双元产品市场”, 即传媒一方面通过售卖信息来获取相关收听、收视或订阅费用;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广告机构,将它的受众资源以商品的形式卖给广告主,以获取广告费用。

市场融合体现了丰富的逻辑内涵。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市场融合规范的革命性变化。对于一般的市场行为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交易平台的融合、流通渠道的融合和服务体系的融合。对于媒体产业来说,也具有类似的特征。由于技术直接打通了不同类型媒体间的传统壁垒,因而加速了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数字电视的出现就推动了广电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融合发展。另外,在技术经济的推动下,媒体产业的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传媒组织资本结构日益多元化,因此组织间融合的效率和规模也不断提高。对于我国传媒业的市场融合发展,当前最鲜明的特点还是新媒体内部融合的市场化程度、规范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这直接刺激了传统媒体对自身体制和组织结构的改革,并因此推动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市场融合方面的进展。

(三)政治逻辑,主要是指人们依据政治因素支配社会生活。按照政治理论来讲,它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 〔3 〕 (P6 ),它是人类社会进行资源分配的根本原则,具有最高和最终的决定权。在历史上,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人天生是政治动物”这样的说法,即表明人和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很早就处在政治关系之中,并受政治逻辑的支配。政治逻辑的核心要素是政治权力,它是以国家为载体通过政府来行使的最高的、唯一的并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权力。政治逻辑的指向是为了公共目的,即为了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或社会价值,以维系公共利益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以生产和传播信息资源为目的的媒介组织被认为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组织,因此,在它甫一诞生就受到政治逻辑的影响甚至就被政治权力所严密控制。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政治逻辑的内涵具有特殊的含义。在价值指向层面,针对传媒的融合逻辑与传媒的政治自由并不矛盾。融合并不是对传媒权利的整顿、管制,而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功能性融合;在制度设计层面,功能性融合是指传媒组织被合理的安置在特定政治体系当中,以有利于发挥它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功能。例如,尽管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相同,但传媒在其中的组织形式却千差万别。英国可以有BBC这样的公共媒介,但美国却没有。欧洲大陆国家保留了媒体津贴制度,但英美国家却认为这有违新闻自由而坚决制止。这表明,功能性融合不同于价值融合,它不强调一致性,而注重符合本国特点的制度设计;在制度规范层面,融合逻辑强调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意义。由于政治逻辑是围绕权力运行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逻辑,因此,如果没有独立的法律机构和法律规范的制衡,政治融合将很容易滑向政治控制,使得传媒完全服务于特定群体的政治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因此,在现代民主国家,在政府、传媒之间还有法律机构作为第三方力量予以平衡。

二、媒体融合中三重逻辑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宏观理论视角来看,技术、市场与政治逻辑是影响传媒业融合的普遍性逻辑,它们既有各自的运行规则,也会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相互影响,以形成不同的传媒融合过程和结果。

发端于西方的媒体融合历史表明,技术逻辑是引起社会信息秩序变化的触发因素,市场逻辑与政治逻辑则共同构成了对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社会制度。首先,在三者的关系中,传媒技术产生的是信息资源和传媒组织,而市场与政治逻辑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当前者促动了传统媒介秩序的变化时,后者就会随之产生变动,或以市场逻辑自发地进行自我调整,或以政治逻辑主动地重新对信息资源进行再次分配,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这个角度讲,技术可以被看作是自变量,市场和政治则是因变量,它们是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两种逻辑。其次,从传媒业的变迁过程来看,三者的关系是从冲突到平衡,再由平衡到冲突的彼此往复的变迁过程。冲突的程度和恢复的速度取决于市场与政治逻辑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协调程度。以中西方传媒业的变迁过程为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与政治关系,因此可以很快地平衡由于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媒介秩序紊乱。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未能形成这种成熟关系,因此它的平衡能力就相对弱一些。近些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的社会动荡都有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市场发展不成熟,不能有效地将新媒体纳入自己的管控体系。最后,技术、市场与政治的关系模式多种多样,但都受到西方模式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模式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社会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采用了以市场逻辑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方式必然导向相似的或一致的结果。正如我国学者所认为的,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传媒的集团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治逻辑是主导性因素,但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正对传统的体制构成潜在的挑战。总体上来说,目前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与西方国家的市场逻辑主导模式相比,我国始终坚持政治逻辑主导模式,即在价值上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引导;在组织上坚持党管媒体,“主要领导任命权、重大事项决策权、重要资源配置权、新闻宣传终审权全部集中在党政部门领导” 〔4 〕;在职能上坚持“事业性质,企业运作”,整体上偏向非营利机构性质,始终保障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既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也在政策上加以维护;在管理上体现行政化色彩,在纵向上受不同的媒介管理部门垂直领导,在横向上接受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是条块分割式的行政结构,因此我国的传媒集团基本上是单一属性的区域性传媒组织。

其次,市场逻辑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仅发挥有限作用。政治逻辑是强调政治权力强制性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逻辑是强调竞争自由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们都有合理性,但同样也具有“失灵”的可能性。从经济史来看,某种方式的影响较大时,都会压制另一种方式的作用空间。在我国,正是由于政治逻辑的影响,导致了传媒的市场化发育不足,竞争力始终不强。最集中的体现是,在传媒业的行政结构控制下,传媒融合很难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而在传媒集团的内部管理机制上,虽然制定了企业化运作的目标,但“并没有真正企业化,保留了浓厚的机关管理色彩,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5 〕。近些年来,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传媒集团发展状况较好,一是由于封闭市场环境下的垄断性竞争优势,二是具有个人色彩。因此并不具有全局性意义。无论是业界还是理论界都认为传媒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向外部打通资本市场的平台,在内部则要彻底改造传统党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传统模式,彻底按照现代企业机制来重塑企业的微观运行机制。

最后,技术逻辑对传统的媒体秩序提出挑战,政治主导格局需要作出主动调整。新媒体对于传媒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传统报业的急剧衰落。对于这种衰落现象,西方国家通常会将它看作是市场逻辑的体现,报企关闭或被收购都是一种平常的市场行为。但在我国,报业竞争力的下降却牵涉到市场与政治两种逻辑的反应。在市场层面,新媒体开始打破传统媒体发展的行业壁垒、媒介壁垒和区域壁垒,成为一种集合多种媒体特征的跨区域媒体。这无疑拓展了传媒业发展的市场化疆域,客观上也影响到市场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力量对比。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中,以非国有资本为主的新媒体逐步对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传统媒体构成威胁,直接影响到党报集团的生存。如果继续以市场逻辑来调节现有的媒介资源,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就很难保障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而这会影响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中,强化政治逻辑的作用成为必然的选择。毕竟对于我国的传媒体系而言,报业的重点还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需要体制、机制、资金、人才作保障。

对于以上三种逻辑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以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实践为例进行说明。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体现了我国传统媒体秩序在技术逻辑的冲击下政治逻辑的应对策略。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是我国近些年来最大规模的传媒融合事件。在此次融合中,上海市委的直接推动表明政治逻辑依旧是我国传媒业发展所遵循的主要规则。此外,由于这次融合是在全国报业普遍面临新媒体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作出的主动调整,它的行政主导模式很有可能成为其他地区进行下一步改革的经验蓝本,因此被看作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性事件。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遵循了如下逻辑:

首先,以政治逻辑直接应对技术逻辑的冲击,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早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前,许多地区的党报集团负责人就已经认识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牢牢把握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导权,是党报集团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因此组建上海报业集团,其目的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手段是行政主导下的新的功能融合秩序。正如传媒学者李良荣所说,上海报业集团的成立,前有新媒体开道,后有国家资金支持,中间还有自身的实力保障,因此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践行公共利益至上的一次绝好机会。

其次,在与市场逻辑的关系中,继续突出政治逻辑的主导作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组建上海报业集团前后进行了多次调研,并详细阐释了宣传阵地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要正确认识阵地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阵地,市场越大,阵地越大。要全面把握舆论导向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报纸生产和传播的是精神产品,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此次媒体融合率先改革的样本,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对于宣传与市场关系的定位,表明媒体改革不同于一般市场主体的改革。它首先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其次才是经济因素。

最后,政治逻辑在技术与市场逻辑的共同作用下正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通过上海报业集团2014年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发现,过去与传统媒体格局对应的政治逻辑正按照新的技术规范和市场规则作出某些调整。在舆论引导上,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但着力于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信息出口;在市场拓展上,继续强调国有资本的主体性,但不限于单一资本结构,而是引入多方投资通过多种运作方式拓展市场宽度;在管理机制上,继续保持党管媒体的顶层结构,但在具体的运行体制上,逐步趋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工作流程。集团下属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解放日报的“上海观察”以及财经网站“界面”正日益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媒体融合中的逻辑走向

2014年4月,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中重申了媒体融合中所要坚持的政策,即“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使融合后的媒体继续成为主流媒体,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6 〕。这表明在当前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媒体融合的首要因素还是政治逻辑,它将继续处在主导性地位。相应的,我国媒体融合的效果如何和它的未来走向也和政治逻辑直接相关。那么,在此前提下该如何处理政治逻辑与技术逻辑、市场逻辑之间的关系呢?

(一)媒体融合需要在体制上协调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相互关系。从上文可以看出,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仅是以政治逻辑强行解决了传统媒体转型的结构,而对于我国传媒业发展的本质性矛盾还没有实质性的触及。即如何处理在信息资源配置中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相互兼容问题、“事业单位、企业运行”在现实中如何应对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新媒体挑战问题。对此,有学者通过考察我国报业集团发展17年来的经验教训认为,必须从体制层面解决这两种矛盾。特别是要“针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既存体制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按照事业与产业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设计集团化过程汇总各类媒体的分工与使命,让事业单位成为远离市场纷扰的公共传播服务提供者,让产业单位依托外部经理人市场的绩效监督机制投身于市场效率之中” 〔7 〕。在此基础上还要着手改革束缚媒体发展的宏观政策,例如按照市场规则打破媒体融合的媒体界限、行业界限和区域界限。彻底改变传统的行政化管理结构,使媒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从而使媒体融合获得制度层面的根本保障。

(二)媒体融合中要注意技术逻辑和政治逻辑的良性互动。在媒体融合问题上,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8 〕。“互联网思维”即技术逻辑在思维领域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看,它和政治逻辑及当前所施行的融合政策并无直接冲突,但实际来讲,媒体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应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强调的是平等对话、强强联合。而传统媒体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强调的是主导性。因此,两种媒体要实现融合发展,就必须重视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主动适应其中的技术逻辑规范,取长补短。特别是传统媒体在技术上要加大科研力度和应用水平,强化服务受众意识,及时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面对网络舆论泛化、自由化和民粹化的特点,不能采用传统的围堵方式,而要合理利用网络媒体特点及时疏导,并以规范行政和法治的方式予以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媒体融合中的技术逻辑与政治逻辑会形成某种良性互动,技术会推动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而这又会反过来保障技术逻辑在媒体融合中的实际效用。

(三)媒体融合要契合当前新的媒体市场竞争规则,优化政治逻辑主导的具体方式,逐渐适应并突出市场的作用。我国媒体融合战略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市场与政治逻辑的协调发展,而最终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政治逻辑在其中的角色与介入方式。当前我国所推行的媒体融合是上个世纪90年代媒体集团化以来政治主导的第二次大规模的传媒体制改革。如果说前次改革是政治-市场逻辑的共同作用,那么此次改革则加入了技术逻辑的因素。虽然如此,政治逻辑依旧是媒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我国对于媒体性质的定位与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紧密相连。媒体改革不仅是技术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会涉及到党和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的媒体融合就自然地上升到了国家体制改革的层面 〔9 〕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媒体融合要契合当前新的媒体市场竞争规则,逐渐适应并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治逻辑传统的主导方式则需要进一步优化,即在管理体制上,从单一的政府管理向多元的社会治理转变;在舆论引导上从过去单向的宣传模式,向现代双向的沟通模式转变;在监管机制上,从过去的行政处罚向现代的法治监督转变。总之,只有通过政治逻辑的主动调整,我国的媒体融合才有可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振明,陈炳辉.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J〕.新闻大学,2006(2).

〔5〕戴玉庆.报业集团呼唤改革〔J〕.中国记者,2006(2).

〔6〕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EB/OL〕.人民网,2014-04-23.

〔7〕朱春阳,谢晨静.传媒业集团化17年:问题反思与发展方向――以上海报业集团组建为基点的讨论〔J〕.新闻记者,2013(12).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范文第2篇

企业业务逻辑主要是客户订单驱动的,根据生产计划(订单加预测)来确定所需的物料和能力,并且时间受客户交货期和产品结构特征的约束,即根据客户交货期和产品结构特征来反推并动态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是受时间约束的,如果物料和能力在可用量和时间上能满货期的需要,则体现了即时生产(JIT)和敏捷制造的思想。市场和订单变化及内部资源配置的水平影响计划的准确性。如果资源在某一时间点上不能满足需要,或订单及市场变化导致计划的变更及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就必须根据变化来配置资源。订单变化包含量的增减变化和时间变化,这些变化都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供应订单的变化和内部计划水平也影响资源的配置,业务的结构性调整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逻辑和资源配置。

作为业务逻辑的一部分,业务流程是在功能确定的组织结构中,能够实现业务目标和策略、相互连接的过程和活动集合。

业务流程不仅要体现在业务逻辑中,也要体现在软件逻辑中。在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业务逻辑决定软件逻辑,软件逻辑反映业务逻辑。

软件逻辑泛指软件能实现的业务运作模式与操作流程,包括软件的功能架构、工作流及用户界面等。软件的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定制的软件,虽然也有一些平台化的模块,但真正的软件逻辑是需要结合企业的业务逻辑重新设计并开发的;另一种则是成熟的产品,像一些ERP软件,本身带有成熟的软件逻辑,包括不同行业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用户视图等。软件逻辑是软件系统的命脉,也是软件承载业务的具体表现形式。ERP核心逻辑包括MRP逻辑和APS逻辑。

许多ERP系统将MRP逻辑作为协调供应链活动的主要动力源。MRP采用倒推无限排程,通过物料清单展开制品的需求,并生成生产计划。MRP逻辑有两个重要假设:无能力约束和无物料约束。即MRP逻辑假设生产订单可以按截止日期完工,而不考虑资源能力,生产订单开工日期可以在不考虑物料可用量的情况下确定。在一些ERP系统中,MRP逻辑计算变动提前期和作业的截止日期,这考虑了可用的能力。MRP逻辑还支持基于定额的排程,这种排程考虑变动提前期。MRP逻辑,特别是考虑变动提前期和排程计算的MRP逻辑,为多数情况下的供应链同步化构建了一个简单又全面的模型。

APS即高级计划与排程,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和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与排程工具,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模型、优化及模拟技术,其功能优势在于实时实现基于约束的重计划与报警功能。在计划与排程的过程中,APS将企业内外的资源与能力约束都囊括在考虑范围之内,用复杂的智能化运算法则,进行常驻内存计算。APS逻辑代表了传统MRP逻辑排程思想的重大改变。APS应用资源和物料约束进行有限排程,为每一资源生成详细的生产计划,APS将排程结果上传到ERP系统,用来协调采购活动和做出交货承诺。APS逻辑包括资源能力模型、详细的工艺路线信息、物料清单和有限排程规则。APS逻辑通过基于能力和物料约束的有限排程,使供应链活动同步。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银行网络 虚拟化技术 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网络虚拟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逻辑手段整合或共享物理设备、线路资源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快速部署以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网络虚拟化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虚拟化和数据路径的虚拟化两方面。

网络设备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二层的VLAN、三层的VRF和思科Nexus7000交换机的VDC(Virtual Device Context)技术等。VLAN技术可将交换机的接口分成不同的逻辑组,每个逻辑组构成一个二层广播域,一个VLAN内的设备在二层上可以互相通信,而VLAN之间的设备在二层上不能互相访问。VRF技术可在1台设备中设置多个路由表和转发表,各自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

Nexus7000运行NX-OS操作系统,支持设备级虚拟化VDC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将一台Nexus7000交换机在逻辑上模拟成多台虚拟交换机,VDC作为一个单独的逻辑实体在交换机中运行。VDC的特点如下:(1)数据平面隔离:每个物理接口同时只能被分配到一个VDC。(2)控制平面隔离:每个VDC都有自已的二层/三层的协议进程。(3)管理平面隔离:每个VDC可以看成单独的设备,能独立地进行管理。(4)每个VDC是独立的故障隔离域,防止某个虚拟设备VDC上的问题影响运行于同一个物理设备上的其他虚拟设备VDC。(5)每个VDC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能独自进行维护。

数据路径的虚拟化技术实现的是将一条物理链路划分成多条逻辑链路,以达到链路复用和安全隔离的作用。如Vlan trunk技术,Vlan trunk是通过对以太帧插入VLAN标识的方法来确保在网络接口上二层地址空间的隔离,以实现在一条trunk链路上可以传输多个VLAN的数据。

以上几种虚拟化技术是本次数据中心网络结构规划中需要采用的,其中Nexus7000 VDC是新技术,本章重点对VDC的技术实现及在数据中心网络结构中的部署做详细阐述。

1VDC规划和使用原则

数据中心局域网结构是以高可用的交换核心为中心来互联各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之间进行安全隔离,功能区域内的网络结构采用标准的层次化设计,要求区域网络可灵活扩展,同时降低综合布线等日常变更操作的复杂程度,VDC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VDC的规划原则如下:(1)在功能区域的区域核心交换机上采用VDC技术,交换核心不进行VDC的划分。(2)VDC之间进行一定的安全隔离。(3)VDC进行必要冗余设计并应用相应的高可用策略。

1.1VDC拓扑结构

数据中心标准服务器区、外联区、FOVA区均使用了VDC虚拟化技术。VDC拓扑规划如下:(1)标准服务器区、外联区每台Nexus7010交换机创建2个VDC,其中1个VDC作为区域核心-VDC-2上联4台交换核心Nexus7018,另1个作为区域核心-VDC-3下联接入层交换机Nexus5020,缺省VDC用于网络管理。(2)FOVA区域每台Nexus7010交换机创建3个VDC,包括缺省VDC在内,4个VDC都需要使用。缺省VDC作为区域核心-VDC-1上联四台交换核心Nexus7018,下联其它三个新建VDC,这三个新建VDC分别作为区域核心-VDC-2、区域核心-VDC-3和区域核心-VDC-4分属于三个不同的FOVA区,它们分别下联不同FOVA区域的接入层交换机。(3)各功能区域的不同区域核心-VDC之间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安全隔离。

1.2VDC划分

Nexus7000交换机总是存在一个缺省的VDC,第一次登录到Nexus7000交换机上,首先就进入到缺省的VDC。缺省VDC的作用是创建和删除其它VDC、给其它VDC分配资源、维护系统等,缺省VDC不能被删除。目前NX-OS包括缺省VDC在内最多可以支持4个VDC,即可以手工创建3个VDC。除非特别需要外,缺省VDC只用于管理,不用于实际生产。数据中心局域网结构设计中,VDC的划分如下:(1)FOVA区域每台Nexus7010交换机新建3个VDC,其它区域每台Nexus7010交换机新建2个VDC。(2)除FOVA区域外,其它功能区域的缺省VDC只用于系统管理和对其它VDC的管理。(3)在FOVA区域中,包括缺省VDC在内的所有4个VDC用于实际生产。

1.3VDC资源

Nexus7000上可以对VDC分配的资源有两种: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并且要求以network-admin的用户角色和权限来分配资源:

(1)物理资源分配。

Nexus7000上能对VDC分配的物理资源是接口,数据中心网络结构中将使用的接口模块是N7K-M132XP-12(32接口万兆以太接口模块)和N7K-M148GS-11(48接口千兆以太接口模块),两种模块对VDC的接口资源的分配规则如下:

32接口万兆以太网接口模块必须四个接口一组分配到一个VDC。48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模块以一个接口或多个接口为单位进行分配。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范文第4篇

整合的基本结构探讨的是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被一个企业结构模型所代替,也就是说结构化了,实现并购双方企业结构的有机融合。因此,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应阐述一般的企业结构模型。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研究企业这个组织,必须要把它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明茨伯格将企业组织系统归纳为五个部分:战略高层,负责确保组织高效地实现其使命,并为那些控制组织的人提供其所需服务;运营核心,包括那些从事与产品生产和服务直接相关的基本工作人员;中间线,战略高层与运营核心之间以正式权力相互衔接的管理链条;技术结构,负责组织结构设计和内部标准化的控制分析;支持人员,专门提供支持工作的人员,如行政人员等。[6]理查德•斯科特将企业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划分为:战略和目标,包括打算服务的市场和客户、参与竞争的途径、实现目标的措施和产出目标本身;工作和技术,工作是指组织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技术包括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等;正式组织,包括人力资源实践、工作岗位设计和组织结构等;非正式组织,包括文化、组织内外社会网络、权力与政治以及领导行为等;人员,组织的参与者;环境,包括组织服务对象和向组织提供所需资源的客户等。[7]他还提到,所有组织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即必须定义其目标,必须吸引参与者为其服务,必须协调和控制这些贡献,必须从环境获取和向环境发送产品与服务,必须培训和更新成员,以及必须做好协调 里关系的工作等。根据上述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对企业各活动要素的分类和归纳,本文设计了如下企业结构模型(见图1所示)。

(一)愿景与战略愿景阐述的是企业的追求、发展方向和道路。它通过赋予员工希望、荣誉和个人价值等,激发内部士气,促使员工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工作,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战略是指组织为实现愿景而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直接指导着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并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愿景和战略是企业的“灯塔”,回答企业该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的问题,并起着凝聚员工、赢得竞争优势的作用。

(二)组织与人事组织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分工协作体系,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的基础,是企业组织的职位、职责、权力关系和协作关系的外在体现。钱德勒提到:为使资源得到持续有效地动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要调整组织结构,而这种调整如果不因战略而异,将毫无效果。然而,不论组织的业务活动如何调整,最终都需要人员来完成,部门、岗位的设计也必须要考虑人员的状况,而且人力资源作为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竞争。

(三)技术知识随着竞争环境变化频率的加快,企业对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技术又是由各类知识通过组合、运动而形成。因此,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因为能够减少对原料、劳动力、时间、土地和资本等的需求,成为企业的终极资源。一般,技术知识除了具有知识所拥有的共享性、不枯竭性和边际报酬递增等特点,还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累积性、整合性和延展性等特征。所以,技术知识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新经济时代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

(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它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生产、销售等,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发展。Kotter等在考察了1987-1991年间美国22个行业中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绩效后,指出企业文化对公司的长期绩效有着深远影响,且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8]张旭等对组织文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两者间存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

(五)运营机制运营是指组织将投入的各类生产要素变换为有形产品、无形产品的过程。因此,运营过程既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也是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链,主要是采购、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等,是企业的最基本活动,其他方面的工作、精力和成本也都要落足在这里,企业效益和效率也都通过这里进行体现;业务流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它不仅对企业关键业务进行描述,更对企业的业务运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很多企业都将其看作是企业的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关系资本,为了确保投入和产出等顺利实施,还需要协调好组织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从而取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在完成并购交易后,全面整合活动就从这五个方面开展,这其中会涉及破坏、重建和融入三个过程,即首先破坏两个企业(主要是被并购企业)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重建,形成新的企业结构模型,最后使其融入到并购企业中或与并购企业的结构模型相协调。当然,破坏程度越高,需要重建和融合的工作量就越大,很多整合案例失败的原因,就是由于破坏有余而重建或融合不足而导致的。在具体整合中,不仅整个企业要经历上述三个过程,企业结构模型中的五个模块也都要涉及破坏、重建和融入,具体包括:愿景与战略的整合,使被并购企业与并购企业的愿景和战略协调一致;组织与人事的整合,依据并购后的新愿景和战略目标,重新设计一套新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技术知识整合,是指实现技术知识在并购双方之间共享、扩散和转移,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创新;企业文化整合,是将相异、相冲突的文化相互适应和认同,形成和谐、融合的文化体系等;运营机制整合,涉及从原料到市场各项活动的共享和分工,以及流程的再造和关系资源的重新梳理和协调等。

二、整合的逻辑

主导逻辑的概念最早由Prahalad和Bettis在1996年提出,用来解释企业领导者的认知问题。目前,企业主导逻辑已被理解为一组想法和世界观,是完成目标或做决策的管理工具。[10]程兆谦提到,当主导逻辑用于指导企业并购重组时,它决定了:第一,管理高层对企业和并购的角色认知;第二,决策和评估的标准;第三,并购中组织和管理的原则。[11]在整合中,主导逻辑属于第三点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整合开展之前,整合策略的轮廓就已基本成型。因此,并购整合的逻辑反映的是整合活动开展的原则或整合策略的轮廓,而这种原则或轮廓从根本上来说体现在破坏、重建和融入上,破坏是为了重建和融入,而重建和融入是为了保持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财富和价值的升值。而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真正环节源自两个方面:并购交易和整合中的协同效应。前者强调的是资本运营和产权交易,也就是为交易而交易,属于交易性质的经济行为,并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后者强调的是采用管理手段建立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有效管理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转移和扩散,从而增强现有企业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本文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后者,这也是学者们普遍所认可的。也就是说,整合逻辑的目标导向就是协同实现,但协同实现还需要一些支持条件,所以,整合逻辑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逻辑,即协同实现;二是支持逻辑,即协同实现的支持条件。

(一)整合的基本逻辑协同的概念最早由安索夫引入管理领域,他认为协同效应是指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的价值之和,即“2+2>5”;当涉及到并购领域时,他认为协同是并购双方的理想匹配状态,使得新的统一体的整体效益高于两个公司的效益总和。Itami从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将协同概念分解为互补协同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前者是通过金融、实体等有形资产的共享来实现,而后者是通过隐性资产的共享来实现,并且后者所产生的协同很难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12]本文将整合中的协同划分为两类,即有形协同和无形协同,前者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难以直接观察。具体到整合基本结构的五个模块中,愿景与战略、技术知识和企业文化属于无形协同,而组织人事和运营机制则两者兼有。但不管是有形协同还是无形协同,其协同效应的实现并不是自动的,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方式,因为两个异质性的企业走在一起难免会产生冲突,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冲突,就会出现内耗,不能形成合力,更不用谈成本的节约、收入的增加和加工过程的改进等。而共享、转移、替代和互补等可促进双方有形、无形资产的增值,是协同实现的方式。1.共享。共享的基础是,各类资源在现有配置者的指导下能进行复制而不会降低其价值。在整合过程中,并购双方可通过共享企业家能力、管理经验和员工培训技巧来提高组织运营和员工个人素质;可通过共享研发、产品设计技术和专利等,提高产品的创新性,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可通过共享供应网络、营销网络,降低采购和营销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等。但共享也是有条件限制的,也会涉及某些成本,如协调和妥协成本,这些成本与文化的相似性和组织界面的友好性等相关。但不管如何,只有当整合要素的共享效益大于成本,才值得共享。2.转移。开展优势转移是协同实现的必经之路,而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转移,不仅成本太高而且还会因市场失灵而缺乏保障,但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转移就容易得多,这也是企业为什么选择并购整合的重要原因。对于转移客体,目前人们更关注方法和知识等无形资源,因为它对于改善一个部门或组织的运营管理意义重大。当然,有形资源的转移,也会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但从长期来看,作用不如前者。3.替代。如果一方某些资源的应用足以使另一方成为不必要,替代就会发生。一般来说,替代的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实现同一目标或功能的同类资源间的替代,例如用技术水平更高的研发队伍替代原先的研发人员,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因冗余而带来的成本;另一种是实现同一目标或功能的不同类资源间的替代,例如: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和卓越的组织管理理念替代其他资源,实现组织竞争力提升和效率提高。当然,由于替代影响较大,需要对替代的效益和成本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便作出最优决策。4.互补。互补是指一个企业的资源对另一个企业具有借鉴和补充作用,缺乏任何一种资源,都将影响企业的运营和最终收益。一般来说,互补既出现在具有相关或相同的资源中,也会出现在差异性的资源中。前者如以钢板、钢管和钢轨等高端产品为主的阿赛洛与以普碳长材为主的米塔尔在产品结构上形成互补;后者如以网络技术见长的思科公司和以销售力量见长的Linksys公司在营销和技术上形成互补。但必须考虑资源的兼容性,过于雷同或完全不相关的资源产生互补的成功性是较低的。5.冲突消除。冲突是协同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严重的冲突不仅会造成整合成本上升或整合进程停滞不前,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等悲剧,如通钢的流血事件。因此,要想实现协同,必须消除冲突,实现双方的“共赢”。如采取暂时回避的策略,不急于整合冲突激烈的部分,而是弱化冲突作用的空间和时间,放宽引起冲突的约束条件,优先满足重要的任务和目标等。但是,冲突消除并不意味着彻底清除冲突,保留适度的冲突,可促进有效竞争、激发工作热情,对加快整合有重要意义。6.学习和创造。学习和创造是协同的终极体现和最高级阶段。其中,学习是指企业在特定的行为和文化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组织的知识和运作方式,通过不断运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来增强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方式;创造则是在共享、转移、替代和互补等的基础上,突破某一阈值,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习和创造主要是将经过整理的知识和技能,嵌入到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中,进入到“组织记忆”(知识库),为整个企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贡献边际上的增量。

(二)整合的支持逻辑在并购整合中,协同目标并不能完全实现,也就是说协同并不能借助上述提到的六种方式直接实现,它需要一些支持。整合中的支持逻辑就是对基本逻辑顺利开展,并最终实现协同目标而提供特定支持力量所表现的逻辑。[13]结合并购实践,可将影响协同实现的支持逻辑归纳为以下三点:1.领导。在整合中,协同往往是通过改变组织内业务单元间的联系来实现的,这就需要高层领导具有实现协同目标的决心和信心,要能克服各种阻力,特别是对于管理人员间的合作意识和利用权力抵制整合等,必须要依靠高层的权威来克服。另外,高层领导的作用还体现在,明确整合目标、制定和推动整合计划,为整合协同提供资源、组织和权威支持,以及协调和排除整合中的矛盾和冲突等。2.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管理制度和沟通网络,前者涉及人事、财务、营销、生产、采购等规章制度和运行标准,以确保协同实现活动按照一种期望的规范方式来运作,特别是团队的激励机制,不仅能确保人们在整合中执行有力,而且能激发团队成员在高层领导支持下产生一种自发的合作意愿;后者即沟通,是确保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它借助组织安排和信息网络,促进信息流动,推进信息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在促使人们建立密切的工作甚至私人关系的同时,实现知识、经验等的共享与转移。3.相关方。主要包括被并购企业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员工方面,主要涉及被并购企业员工与新企业之间利益契约和心理契约的重建,利益契约是通过重新明确界定各部门、岗位的职能以及岗位人员的责权等工作关系,确定合理绩效标准和薪酬水平,得到员工在付出回报上的认同;心理契约则是通过宣传新企业的理念和发展规划,借助沟通引导来缓解员工因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消除模糊感,获得员工对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的认同。其他利益相关方方面,主要是通过与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社区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间的沟通、协调和谈判,促使各方对新企业的认同,重新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和伙伴关系,实现长期合作与共赢。

三、并购后整合的机理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新逻辑范文第5篇

其实,虽然“设计管理”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概念和学科,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开发设计新品的一件利器,但是,当这个词汇颠倒一下重点,变成“管理设计”的时候,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企业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在企业尚小时,企业的管理大都是见招拆招、被动应付,甚至可以说,企业的管理者都是在等待一些问题出现,然后处理掉。然而,这种缺乏预见和规划、缺乏管理设计的管理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无法积累管理资源,在人才的配置上比较生涩,企业的战略行为没有延续性,没有目标设定,最终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偏差,无法达到一种均衡的发展状态。

如果用管理能力区分企业的成熟度,那么,那些采用摇摆式随机管理的企业无疑是不成熟的。

讲个小故事。当年在南京大学读书时,我所在的经济系与地质系常常举行拔河比赛。地质系的同学常常到野外考察,个个人高马大,但是到拔河比赛时,却每每拔不过我们。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而仔细探究起来,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有力,但是用力的方向却不一致。作为一项团体运动,每个成员用力的方向不一致,不仅不能形成合力,反而互相干扰。再者,他们用力的时间点也不对,分解开来,就是在一个个的时间点上以少对多。如此,焉能不败?而我们经济系拔河有个小诀窍,一头一尾两个人是我们最看重的,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发最大的力,而是确保整个团队朝着一致的方向用力,而且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同时发力。

这个小故事更像是一个管理学寓言。企业的运作无外乎人财物、供产销。要厘清企业的目标、方向、时间点、资源的排列方式,而管理设计就是着眼于此,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运用,让企业不同的部门形成合力。所以,管理设计是从企业的战略乃至使命开始,以一种倒推的方式逐步落实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通道,需要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进行配套。

现在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往往更重视产品、业务设计,而忽视管理设计。实际上,管理者忽视的恰恰是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理念和逻辑。

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的是不同的逻辑。这一点在以前的专栏文章中我已经以苏宁为例做了阐述。比如,在初创阶段,企业的经营讲究情感逻辑,但迟早这种情感都会受到利益冲击,而不得不转向利益逻辑。直到有一天这种利益关系变得复杂了,企业的发展逻辑就进入第三个阶段的规则逻辑,乃至企业与社会鱼水不分时的道德逻辑。

实际上,这些运营逻辑并不能分出好坏,只能说具有情景的适应性,在一定的阶段起主导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逻辑或者说逻辑使用错位,企业的发展定然堪忧。

管理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潜在运作逻辑的描述和构想,就是通过归纳企业运作中的诸多问题,找到规律,使之成为一种管理模式的实现方法。

如果企业的运营完全是个性化的,是不可预知的,当然就不可能有管理设计。实际上,企业之间不仅有很多共性,而且会表现出阶段性的共性。这样,企业的共性就成为管理设计的基础。在一定工具的帮助下,比如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设计的构想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