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快乐体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03-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表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现实;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管理强调统一,知识性不强等等。因此,为了基础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总目标。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贯彻“课程标准”必须做好教学工作

1.要认真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试验工作。结合试验工作,进一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器材改革。要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从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人才的需求。

2.加强学生课外体育的改革步伐,扎实推动全国中小学课外活动园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把学校运动会真正变成为广大学生乐于参加的体育会。在总结十多年来学校体育课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学校体育实际的体育课余训练方法,加快体教结合的步伐,鼓励并推动学校体育为国家竞技体育多做贡献。

3.加大学校体育评价的改革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在全国实行。坚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体育考试改革要坚持有利于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学生身体状况,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方便学生考试。

4.加强体育师资培养工作,尽快建立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根据目前学校体育师资的现状认真研究对策,并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

5.要始终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切实能够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重点解决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

6.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另外,教师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7.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8.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贯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改革是关键

开展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课标》后的几点体会。

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

学习《课标》,我学到了很多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的许多理论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是: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是学生对数学有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引发数学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会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四、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件事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摘 要 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适时提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期探索出一条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对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模式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呈现。以期达到交流各地教学实践经验,共享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学习提高的目的,同时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一、中小学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实践教学当中,随着“00后”逐步成长,学生个性日益突出,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传统教学的安排这一对矛盾日益突出。早日找到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措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适时提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可行,教学过程更具有吸引力,更加能够反映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从小学到中学,技术内容的难度不停留在低级重复阶段,而是有阶梯性地增加。初中与小学,高中与初中,进行了无逢衔接。这样就可以使中小学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技术,使他们对所喜爱的运动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地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二)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中小学开展课内外体育俱乐部,以中小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前提,以运动项目为单位,进行打破常规班级授课,提倡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和随机性等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每学期的期初,学生通知计算机系统,对自己本学生想参加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初步地认知,提出自己所希望学习的内容。校园中开设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和健美操等俱乐部,项目十分地丰富,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的体育文化,创造了良好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互助交往意识

这种打破常规班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校园内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学们在教学当中,无意识地形成了跨班级之间的交流,然后,这种交流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打破了传统地学生在校期间仅停留在班级内部的交流模式,班际之间的活动交流会逐步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互相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中小学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想与设计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创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性和标准化作用,是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将更进一步,将更加具体可操作性可行性。避免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大而空,使之更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避免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占绝对地位,教师的权威似乎不容挑战,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出现了新型地师生关系。学生在“三自主”情况下,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占有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种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风,高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风。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往往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一些基本的技术同时出现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大纲中,导致学生很难对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地学习技战术。而对些不太喜爱的运动却又在进行重复地学习,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大量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将中小学仍至大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俱乐部对项目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知识点,逐渐形成一个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规范教学必不可少,它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指导和指向作用。从评价的对象来区分,评价可以分为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可分为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通过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和学生的成效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由学生通知网络进行评价和专家听课等方式进行。

四、影响中小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师资问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求“一专多能”而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对师资却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多专多能”,这样才能满足于学生对项目选择的需求。以传统的师资来应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往往会出现教师的专业过于集中,师资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学生的选择。

(二)教学场地问题

传统体育教学对体育场馆的要求相对分散,可以将体育课进行分散编排。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要求将体育课的编排相对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对体育场馆的数量要求。对于场馆数量有限的校园而言,在教学当中就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影响到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编排,从小学、初中和高中分阶段,成系统地制定。这将避免低端地重复学习,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应当更加具体,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避免大而空的现象发生。只有有效地达成了目标,才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在组织形式方面

传统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学生在进行“三自主”形式当中,更为有效地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丰富多彩的项目能够更具有吸引力,激烈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比如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过于集中;教学场地的要求达不到俱乐部抽教学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实践。中小学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否成为主流还有待于更多的有志之士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云卿,郭浪舟.对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的考察[J].中国学校体育.1995:39-40.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1建国前我国体育教育 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演变,反映了体育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回顾20世纪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1903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在各级学堂章程中,出现了《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这可以说是我国课程标准的雏形。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1913年公布了《中学校令课程标准》。1922年政府进行了学制改革。 “1929年教育部颁发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步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将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延续至今。”[1] “与1932年颁布了《小学课程标准体育》、《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2] 1936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中高年级的课程标准》、《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1940年教育部了《修正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修正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1941年教育部了在少数学校实验的《六年制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草案》,1942年教育部修订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至新中国成立。”[3] 2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2.1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1949.10—1956.8)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学校体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这部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从总体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思想,为体育教学正规化奠定了基础。体育内容和运动项目应不断丰富,而且应具有综合性甚至有的项目本身应具有娱乐性。 此时期,“进行了改造旧学校体育和建设新学校体育的艰巨任务,吸收了旧学校体育的合理内容,借鉴苏联的经验,实现了我国学校体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转变;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比赛、学校卫生等迅速恢复和发展。”[4] 2.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1956.9—1966.4) 在1958年的情况下,学校体育也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等“左”的错误。1961年颁布了《小学体育教材》、《中学体育教材》。这套大纲克服了1956年大纲偏重于学习苏联,并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删减或改编了不符合我国民族特点的某些游戏教材与项目,反映了对体育课程认识的进步。 这部大纲基本上摆脱了前苏联体育教学大纲的影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经验编订的,初步奠定了具有我国特点的“增强体质为主”的目标体系基此时期,“学校体育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趋势称‘马鞍型’轨迹。先是出现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群众性体育运动兴起,后突出‘四红’(盲目追求高指标),以劳动、军训代替体育,以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学校体育低潮和学校体制、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5] 中央及时调整,是学校体育卫生重新走上正轨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2.3时期的学校体育(1966.5—1976.9) 此时期,学校体育遭受“”的严重冲击和破坏,后期,在、邓小平的关怀下,各级学校恢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国家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对学校体育有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4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校体育(1976.10———)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在筹备编写的义务教学大纲中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陶冶情操”和“创造精神”,意识到了健全的心理和健全的身体同等重要,注意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意识到了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1996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 1999年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00年12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决定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此大纲有以下明显的变化:课程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大纲仍然沿用了“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表述方法,但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目的与任务混淆不清相互重叠的现象,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6] 教学任务充实了新内涵。由原来的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改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由原来的初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改为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新大纲改变了过去以教会学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做法,强调学习体育技能只是达到健康目的的一个手段,学生应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体育实践的机会,使自身得到发展。“在第三条任务中,从原来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改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仍然强调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7]此外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应该说这两部大纲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大纲还没有完全反映当今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但已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同时,与这两份大纲相配套,也出现了不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材。这些教材无论是体系还是内容,都比以往的同类教材前进了一大步。”[8] 3小结 回眸百年,我们看到,我国的体育教育与时俱进,首先经历了由体育课程标准到体育教学大纲的演变。 建国后,由体育教学大纲取代体育课程标准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与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如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的味道很浓、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造成了多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也没有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正因如此,目前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拟以新的“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样做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它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中。 中国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国家,必须紧跟世界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力求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又要符合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本课程健身与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课程标准是课程开设的指向和要求,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课程最基本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对教师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新课程,这门新产生的课程也有着必要的课程标准。所谓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要是指在教师教育阶段和过程中,依据其培养的人才目标与人才培养的计划,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下,以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水平的基础性文件,这个文件具有刚性特点。它规定着教师教育课程的原则、目标、功能、方法及评价等系列内容。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实现教师教育培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是教师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行动指南。学生经过教师教育和学习之后,逐渐掌握了教育的基本规范与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也是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因此标准也是检验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评价教师教育课程的依据之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一种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了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内容范围、使用方法及其要求等内容和框架体系。我国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因此对教师教育课程也没有做出具体开设哪些课程的统一要求。而是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指南,选择合适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设置教师教育的具体课程和内容体系。从级别上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属于部级的标准,师范类学校可以作为培养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各种教师教育机构可以用来作为教师培养质量和评价的主要参加要求和参考标准。例如,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就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来培养教师,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方案的参考和要求,同时也是培养机构和教育部门进行开发教师教育教材与课程资源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综上所述,国家制定和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这个标准直接会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和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也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新标准在其理念上,应该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一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反思能力,注重培养教师的师范技能和育人技能,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课堂教学及管理能力等,对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

2004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开始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到2005年,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就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终于在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和教育实践与体验等目标领域和具体目标等方面构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这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和教育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课程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国家相关管理机构和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教师教育课程关系到教师专业化程度和职业化程度,而教师教育专业化和职业化正是通过相关课程标准和课程的具体实施来给予培养和提升。因此,当初步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国家逐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该课程标准的实施上,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和反馈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地给予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2006年11月,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在南宁召开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教育专家们仅仅围绕着“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问题”与“如何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两大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代表们各抒己见,中肯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最后代表们一致认为,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提高师范生入学标准,提高教师入职标准。

2.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事关我国基础教育的兴衰,而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标准是改革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专业类课程设置缺乏合理。

第一,课时少。课时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前提,过多和多少的课时安排,都不利于一门课程的教学。然而,在教室教育课程课时安排方面,许多学校不够重视,课时较少。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教育学产生兴趣。同时,教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许多教育理论、教育问题讲深讲透,从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二,课程科目较少。有的学校通常只开设了一门教育学课,而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教育学课程和心理学课程很少涉及。这就导致教师教育的师范性根本没有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从而不利于教师示范性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僵化,内容和教材没有本质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陈旧、知识陈旧、观点陈旧等。许多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偏离了教育标准的新要求,也与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相去甚远。第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依旧是教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没有体现,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停留在书本之中。

2.2对教师缺乏从教技能的培养。

当前,教师教育缺乏新特色,学校对教师从教的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学校教学更多地是以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我国师范类的教育主要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较多理论和原理的阐述和论证,缺乏与实际相联系的经典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受自身的素质和观念的影响,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2.3教育实践课程开设较少。

实践是检验书本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然而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只有相对集中的实习和见习,缺乏某门课程学习中的实践环节,这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实习而言,多数学校实习时间一般为专科4-6周,本科6-9周,大多数的学校实习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教育实习的预期效果。例如,学生回到以前中学或者小学去实习,一方面由于远离了培养单位,另外一方面回去实习基本上都是以前的老师或者比较偏远的地方。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效果。这样实习结束后,学生更本找不到做教师的感觉。同时。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这一阶段学生面临找工作与考研,不可能将精力完全放在实习上。如此这般的实习,教师很难深入去了解认识学校、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与活动,从而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准教师。这种现状导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许多教师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都要从头学起,这对他们的自信心也是一种磨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程度。

三、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对策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首要内容就是“育人为本”。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脱离学生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教育观,主动去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关心和帮助每个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同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和方向,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本着“学生为本”的原则,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实行因人而异、差异化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宽广的空间下茁壮成长。

2.重视教材学研究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即为“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中去完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当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宽知识面,不断反思。只有当教师自身的知识与内涵足够丰富的时候,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使得教学更加从容。

3.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