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学校资源;体育教育;场地器材

1.研究目的

我国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9%,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4%。因此,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始终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对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体委司司长在谈到农村学校体育时指出:农村学校体育抓不上去,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农村的工作难度最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先不谈质量。中心小学以上还有12%的学校没有开体育课,器材设备严重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尽管中国城市化节奏越来越快,但作为一个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例的国家,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走科教兴国之路,农村中小学的地位及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仍是不可忽视的,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原因,对民乐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与场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渝水区农村学校比例较大,对这种类型地区的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无疑对推动全区乃至其它同类型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适应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教学服务,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渝水区(良山第一小学、良山第二小学、珠珊中心小学、罗坊小学、姚圩小学、南安小学、欧里小学、新溪小学、石州小学)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场地。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角度选取指标进行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以及坐位体前屈进行问卷调查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九所小学中随机抽取问卷调查对象,学生900份(男540,女360)体育教师60份(男40,女20)。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本课题需要,参考教师意见,设计了2套调查问卷(见附表),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起结果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问卷详情见下表: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2.2访谈法

访问有关专教师,听取教师对本研究的意见;就有关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参考教师们的建议。

从被调查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认真记录访谈结果,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

2.2.3实地考察法

在渝水区小学进行实地考察。

3.结果与分析

3.1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活动场地按国家规定,城市中小学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6平方米,初中达到7.35平方米;活动面积城市中小学达到4.8平方米,农村中小学达到7平方米。[2]经统计和调查的学校体育器材与《标准》要求的配置器材相差甚远,现被调查学校中有76.5%的学校因体育器材缺乏而不能按大纲的必修教材开课,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坏,其中不乏由于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等人为因素造成,一方面器材匮乏,一部分人为浪费,同时也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安全隐患。由于地方经济的原因,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有些学校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还有的学校因经费有限,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3.1.1体育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大纲要求,按六个班配备一名专业体育教师。[3]据调查,九所小学中,小学专业体育教师不足,体育课都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兼任,有些贫困山区连文化课老师都没有配备全,更不要奢求体育教师了。因此,农村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平均不足一人,普遍未按要求配备,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高。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情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情况较好。本科学历占总体的42.1%,专科学历占31.8%,中专学历占26.1%,基本达到国家关于学历的要求,说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狠抓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不太合理,中年教师人数和高职称人数比较少。25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岁以上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有62%的中学教师和66%的小学教师每周课时量16~20课时,体育教师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外,32.4%的教师还要负责课余训练,79%体育教师要带早操、课间操,除此之外,92%的体育教师还要兼任其他事项。体育教师的待遇情况。85%的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计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87%的学校不能按规定发放服装。体育教师的思想状况。调查发现68%的农村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原因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体育课开课情况。调查显示,能按教学大纲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占调查学校总数48.5%,部分年级正常开设的占47%,全部不开设的占4.5% 。

3.1.2体育课随意性大

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可以了。学校场地不达标,上体育课操场尘土飞扬,学生拥挤不堪,教学任务不仅完不成,安全也无法保证。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大,不仅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男生也斯斯文文,和女孩子一样,聚在一起你拥我挤,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大,上体育课随心所欲,拿一个篮球就行了,学生自己玩,“放羊式教学”占多数,这不是体育课,没有强度,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要求。

3.1.3体育课开课率低

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体育课只好中断,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五·一”,国庆节,学校其他活动),也不找空闲时间给学生补上,据统计,按一学期20周计算,除去中期和终期两次考试,正常开展体育课的时间有14周(不包括风雨天气),这样的体育课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缺乏是事实,但实践证明,体育教师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体育器材不足的。然而,教师过分依赖领导,不主动想办法,也不积极争取。

3.1.4体育活动方式单一

学生场地不达标,学生跑步你撞我,我推你。做广播体操,连胳膊腿脚都伸不开,有的学校干脆取消早操和课间操。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体育活动,也并非向全体学生,而是培养少数几个体育尖子,以培养几个体育尖子为学校体育活动,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一种表现。早操,课间操及课外活动上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身心教育与个性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从两操(早操、课间操)总体来看,农村学校课间操开展最好,课外活动次之(场地短缺),早操最差。从总体来看,镇中心优于中心中学,中心中学优于农村。

3.1.5体育经费不足

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且不平衡,59%的中学和66%的小学体育经费严重不足,12%的中学和18%的小学根本没有专项体育经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但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太合理,中年教师和高职称的人数较少,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高,工作量大,待遇低,思想不稳定;体育课开课基本正常,但执行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等情况较差;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建设处于目标模糊和放养式管理,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体制,经费严重不足;这些情况严重制约和限制了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加强体育师资培训的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资的素质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保障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而提高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机制,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人才。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地要按照《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积极进行场所和器材的配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可结合地方特色,人文环境创编方性体育教材、自制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学校体育应有重点地推进这些有本地特色运动项目在学校的发展。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农村中小学80%的没有合格的场地、器材、设施资源匮乏,导致资源开发受阻;体育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60%的达不到资源开发的需求;学校的领导对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只重视升学,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体育资源开发往往只停留在内容资源的开发,观念落后、资源开发意识淡薄,教材成为唯一的开发对象,没有真正开发出适合本校的资源;已开发的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和推广。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应结合本地实际,沟通社区,建立校内、外体育资源的转化机制,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对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加大对体育教师、领导的培训力度,把体育资源开发作为评价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变教师教学角色,增强开发意识,树立整体课程资。

3.2学校场地与器材使用情况

相对器材而言,多数农村学校场地尚有保证,在被调查的学校中,69.3%的学校有150m以上的田径场(大多是土场地),民乐县中小学都有篮球场,其中,60%的农村学校篮球赛球场是水泥场地。现有23.5%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基本能适应大纲必修教材教学需要),但还有71.4%的学校只有少部分体育器材,而5.1%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校与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学生活动范围小,达不到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3.3平方米/人),[4]体育器材数量少,品种单一,大都是一些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而活动又往往不配套,有足球而没有场地,有篮球没有篮球架,而这些器材质量较差,易坏、易损,有效使用期短,器材陈旧,篮球有包,足球和排球脱皮。体育活动以跑步,打球为主,内容丰富性、多样性、趣味性远远不够。学生体育“三基”普遍较差,达标率低。学生对体育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普遍掌握较少,能力较弱,尤其是中小学生,平时对体育项目接触不多,对很多体育项目根本不懂,不会看,见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做,农村学生的体育成绩大都不是经过测试得来的,而是班主任根据平时的观察估计而来,实际的达标是很低。

3.3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调查显示,缺乏体育活动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几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不断下降,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不断增加,学生近视率屡高不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够,另外,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弱点,如抗挫折能力较差,意志品质薄弱等农村中小学生身高普遍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发育比较缓慢,这既与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又是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不足所致。[5]

4.结论

4.1目前渝水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普遍不足,致使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学,正常的教学活动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4.2各个学校近几年都没有修建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的计划,而在校人数却迅速上升,体育场地器材显得更加紧张缺乏。

4.3体育专职教师的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素质的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除了跑步之外,其他技能、技术根本没有。

4.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5.建议

(1)学校领导要端正对体育教学的态度,既要中德育、智育,也要重视体育,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学校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中华民族伟大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让学生从小有体育”,最重要的还是各级领导和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要重视了,就能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使学校体育工作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

(2)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多拨一点体育专项经费,同时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动手制造一些土制器材(可在麻袋里装上麦秸秆,然后几个缝在一起,做成简易的海绵包,又如制作土杠铃等)。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学中应强调身心健康,淡化竞技体育要求,农村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挖掘乡土教材,民间体育项目,比如:沙包,铁环等,形成农村特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状况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3)总之,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态度,努力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促进广大农村青年身体的正常的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兴趣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宗琪主编.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朱杰.我省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J].六安师专学报,2000.16(2):99-100.

[3] 邬宝国.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6.19(1):140-141.

[4] 蒋丽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8):58-60.

[5] 李华生、周绍忠、李凯.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目标预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1):121-123.

[6] 曲宗湖.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

[7] 管水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2).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兼职体育教师兼职年份较短,兼职不稳定,对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较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应该积极调整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结构、加强对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培训的力度、增加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

关键词 中小学 兼职体育教师 教学效果 培训

我国加强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为了满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量的兼职体育教师走入了体育课堂。而兼职体育教师并没有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因此,本研究结合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实际情况,对兼职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兼职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1.兼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的分析。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在31-40岁之间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年龄在41-50岁之间的兼职体育教师,在这两个阶段的兼职体育教师占了学校的主导力量,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兼职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的分析。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分配不均匀,女性体育教师的数量远远少于男性体育教师。由于大部分体育院校招收的女生数量较少以及体育课是室外课,大部分女性教师不愿风吹日晒等,导致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性别男性远远超过女性。

3.兼职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的分析。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学历分布在本科阶段的较多,中学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学历要高。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占得比重相对较大。

4.兼职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的分析。阳曲县兼职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集中在中级,而高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则相对较少,还有一部分兼职教师是没有职称的,充分证明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是以中级职称教师为主要力量,这种分配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

5.兼职体育教师兼职的原因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太少,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其次就是个人有较好的体育特长,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较好,个人完全有能力做好体育教师这个工作,学校主动将体育课交给兼带。

(二)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状

1.兼职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知识的现状。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大部分对体育的专业知识还是没有掌握的,特别是人体科学知识、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学设计等体育专业课程,这对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兼职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现状。有一部分兼职体育教师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但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技能是没有掌握的,这种情况对教学质量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以31-40岁的为主;男女教师性别比例相差较大;学历则大部分分布在本科。

2.兼职体育教师兼职的年份较短,有的体育教师兼职1-2年,长的则3-4年。

3.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对大部分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很不理想。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中小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4.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远远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要求。

(二)建议

1.加强对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加强阳曲县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待遇补贴政策,提高兼职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阳曲县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国锋,陈萍.让兼职休育教师成为体育教学的有效助力――基于兼职体育教师现状的思考[J].体育教学.2012(4):48-49.

[2] 曹强,姚唯.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体育.2012(10):24-25.

[3] 李振华.兼职体育教师的教研难题及策略[J].体育教学.2012(3):62-63.

[4] 孟宪明.让兼职体育教师更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J].运动.2010(012):58.

[5] 平.加强中小学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研究.2007.28(9):64-65.

[6] 易淑琼.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213-214.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层级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43

当前,关注学习者,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学生的回归”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同时,国内目前所盛行的一些教育理念,包括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等,其核心思想所体现出的也是对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尊重。事实上,学习者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学习的,基于学习者的发展,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为了学习者的发展也理应成为教育教学一切要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若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开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等提供依据。《教育大辞典》中对“学情分析”(Learner analysis)一词是这样界定的[1]:“‘学情分析’亦称‘教学对象分析’,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学习者一般特征和学习者初始能力)及学习风格的分析工作。”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针对教师实施学情分析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和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的形式,少部分则是采用分析教案或者观察课堂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在开展学情分析时普遍存在缺乏意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展分析或忽略学期以及单元层级的学习者分析、分析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分析方法缺乏科学性、分析结果利用不足等问题。

其中,关于何时开展学情分析,开展学情分析所应该分析的特征要素,研究者所依据的视角并不完全一致。

一、学情分析的学期、单元、课堂层级

谢利民认为[2],在学年或学期开始时,对学习者各个方面的情况便需要做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分析,单元以及课堂层次则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相应的特征分析。李静通过对学情分析的分析内容以及分析流程、方法,及如何将一般性理论学科化进行研究后,提出[3]:不同时候需要分析不同的学习者特征要素,学期层级的学情分析重点要关注的是共性且稳定的学习者特征;单元层级需要侧重分析学习者的单元起始能力及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经验;课堂层级的学情分析应侧重分析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特征等。钱军先也强调[4],学情分析应该开始于学期初的教学计划拟定阶段,体现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有时候还要形成一定的书面文字,另外,在一个教学单位结束后也有必要进行学情分析,以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因此,学情分析不仅仅只停留在课堂层级,更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包括学期、单元、课堂三个层级。

二、学情分析的课前、课中、课后层级

程胜在《如何分析学情》一书中则明确指出[5]:学情分析要体现出学习者的差异性,才能因材施教;要体现出学科性,才能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要体现出情境性,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其中,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课前学情分析的结果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实时状态动态结合起来,进而对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他认为,课堂层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级。

陈瑶[6]、安桂清[7]、程胜[8]均认为,这三个层级之间各有侧重:课前的学情分析,注重的是起始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学习目标知识存在难点的预设;其次是课中的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的课堂进入状态以及表现状态,即注重实时学习状态的分析,以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最后是课后的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即注重学习结果的分析,以改进提升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的五个层级

因此,学情分析包括了五个层级,各自的关注点,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五个层级的学情分析不仅覆盖了教学设计的学期、单元、课堂层级,同时也包括了实施以及评价环节的学情分析。学期层级的学情分析是宏观层次的学情分析,为单元层级以及课堂层级的学情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单元层级的学情分析则是中观层次的学情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课堂层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而课堂层级的学情分析则是微观层次的学情分析[9][10],课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课中将课前学情分析与学习者实时状态动态结合起来,进而对分析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及调整;课后的学习者是课前学情分析的参考依据,而单元以及学期层级也有相应的分析反思,在这样的循环反复中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合。

表1 学情分析的五个层级

[宏观-中观

-微观\&层级\&关注点\&宏观\&学期层级\&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一般特征\&中观\&单元层级\&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起点\&微观\&课前\&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起点\&微观\&课中\&课堂实时状态的分析\&微观\&课后\&课堂学习结果的分析\&]

四、结语

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刘坚教授在“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上所提到的:“学情分析(学习者分析)是一个当代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在明确学情分析所包括层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每个层级所应该分析的特征要素,以及相对应的分析方法,进而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21.

[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

[3]李静.学情分析研究――以小学英语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76.

[4]钱军先.学情分析的注意点[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5):14-17.

[5]程胜.如何分析学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6]陈瑶.论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3):6-8.

[7]安桂清.论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J].当代教育科学,2013(22):40-42.

[8]程胜.如何分析学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9]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9:76.

[10]吴蕾.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知与实践――以S小学的五位教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63.

作者简介:

陈智敏(1988- ),男,广东汕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山纪念中学教师。

刘美凤(1966- ),女,河北唐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人类绩效技术等。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课例小学障碍跑以核心素养新课改为背景,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设置“攻克敌人堡垒”,利用情景体验式游戏、比赛教育教学手段,小队合作,激发兴趣在发展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基础上,综合复习运用跑、跳、投各项运动技能,同时渗透规则、安全等体育品德教育,探究新课改下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新课例,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学作借鉴。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障碍跑 探究 课例 小学

一、课例背景分析

体育课程改革随着我国生产力、生a关系的巨大变革发生重大变化,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在到当今“核心素养”的巨大变革。随着2016年教育部基教司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求,现阶段新一轮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课程改革正悄然而至。

二、课例学情分析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品行,兴趣及思维能力的把握,对学情准确分析,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0岁左右身心具以下特点:体质相对较弱、运动技能学习较少;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高,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示范,多练,组织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多鼓励学生,教学语言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教育机会渗透德育教育。

三、课例教材分析

正式比赛中障碍跑是在田径场地上跑越一定障碍的男子竞赛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长跑的耐力和技术,还要掌握跨越障碍和水池的本领。中小学体育教材中障碍跑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中小学生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和学习跑、跳、投等综合运动技能意义重大。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通过基于不同水平层次学情的障碍跑教学设计,可满足各年级学生的体育发展要求。本课例在学习单脚跳、双脚跳、跨越式跳高、加速跑、前滚翻等运动技能基础上,通过设置情景障碍跑游戏比赛综合复习运用各项运动技能。

四、课例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制定以下课例教学目标:①运动参与目标:学生通过练习参加“攻克敌人碉堡”障碍跑情境游戏比赛,发展学生积极体育态度,激发学生体育兴趣;②运动技能目标:复习单、双脚跳、跨越式跳高、投掷轻物、加速跑等运动技能;③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发展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等体育品德。

五、课例教学过程

课例教学过程包括三部分:准备段、基本段和结束段。准备段包括:(1)课堂常规:①整队、问好、报告人数、安排见习等;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攻克敌人碉堡”,教师提出上课要求并分4组(男2组,女2组)。(2)热身活动,包括:①队列四面转发、200米慢跑;②关节伸拉活动。基本段包括:(1)教师讲解与示范障碍跑;(2)小队长带领组员练习;(3)教师讲解障碍跑情境游戏比赛规则;(4)教师组织比赛学生参赛;(5)总结比赛,宣布成绩和奖罚措施。结束段包括:(1)放松肌肉;(2)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图1 小学《障碍跑》教学课例教学场地布置示例及说明图

五、场地布置说明

课例所需场地器材包括:足球场1块、标志桩、沙包、跨栏架、小垫子、大垫子若干,3种颜色呼啦圈若干,秒表、哨子、文件夹一个,教学音像和U盘一个。具体场地布置示意图可参考上图1。路线(攻克敌人碉堡)说明:学生拿一个沙包开始①加速跑(向前冲锋);②蛇形跑绕桩(躲闪敌人机关枪);③双脚跳(躲雷);④单脚跳(躲雷);⑤跨越石块;⑥钻过电网;⑦滚过躲闪;⑧匍匐慢爬靠近碉堡;⑨投沙包炸碉堡(设置多个堡垒);学生每人一个沙包,每隔3~10s出发一位学生,比较规定时间内攻克的堡垒数,多者胜。本课课例的器材和场地布置仅供一线教师参考,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校、学生、教材等条件灵活安排。

六、教学实践建议

教学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播放练习和比赛的背景音乐增强学生学、练、赛的效果和热情。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应课前提前设置相关场地器材。各学校学情、师资、场地、器材不同,体育教师可据学校实际合理设置障碍跑相关路线及内容,灵活变通。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教学中要多示范,少讲多练,提高练习的密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育机会积极地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关注运动安全,引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合作、沟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发展学生家国主义情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轮换实习法 可行性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Rotation Practice Method”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ak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Yang H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The northern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Inner Mongolia, Tongliao, 028000)

Abstract: Rotation practice method is to practice target span the age as the main featu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imely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practice made. Rotation practice method experimental study showed that, rotation internship i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specific initiatives, with a strong operational;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rovides effective support.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rotation practice method; feasibility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教育实习是教育实习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实习紧密相连,其形式与发展都借鉴和学习了教育实习中其他专业实习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体育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实习体系和制度。[1]纵观国内外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和目前教育实习的改革现状,各师范院校在实习的形式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归纳起来主要有集中型、委托型、分散型、顶岗型、分段型、综合型、基础型等实习模式,但终究这些实习模式均都是实习生只在一所学校实习,而且通常都是在中学或中专学校实习。而轮换实习法则与之不同,它是指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自小学到高中不同教学阶段的实习基础,将实习生分组后分别安排2周左右的时间在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四级学校依次进行实习,其主要特点是实习对象层次的多样化。[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汉授)实习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需要,仔细阅读了有关实习方面的著作,通过上网查询和期刊检索的方式搜索了2006年以来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文章50余篇,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概括,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实验法

在整个2008级汉授实习生中随机抽取8名学生采用轮换实习法进行实习,其他学生仍采用传统实习法进行实习。

采用轮换实习法进行实习的8名学生,实习期间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实习时间均为2个星期。每一阶段分别有2名学生到小学实习;2名学生到中专实习;2名学生到初中实习;2名学生到高中实习。每2周后轮换一次,直到8名学生分别到四个层次的学校进行实习,然后分别对每一阶段实习前后的每一名实习生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检查,并对其成绩进行分析。

2.2.3 对比法

在采用传统实习法实习的实习生中随机抽取8名学生与采用轮换实习法进行实习的8名实习生进行教学观摩,并对其成绩进行分析。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方差分析对8名实习生在每一阶段的实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利用t检验的方法对采用轮换实习法的实习生与传统实习法的实习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采用轮换实习法进行实习的调查与分析

3.1.1以每一阶段为一组、每组8名相同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

表1至表5分别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方差分析。其中教学准备满分10分;教学组织满分20分;教学内容满分15分;教学方法满分30分;教学效果满分25分。

通过表1至表5我们可以看出,四个阶段的8名学生在各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数据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实习生教学经验的不断增加,学生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也都在日益增长。这就说明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正确对待实习,对待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3.1.2以每一层次为一组、每组4个阶段进行方差分析

从表6至表10中可以看出,在四个层次学校的四个阶段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就说明实习生在每个层次学校的实习中都能够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合理安排场地器材,但是,由于在每个层次的学校面对的学生不同,使实习生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按照教案所写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说,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差,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其思维形式以感觉运动模式为主,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往往对新颖动作示范很感兴趣,而对教师的讲解则缺乏热情,而且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生动、表现强烈、鲜明,但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力不够,他们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比较差,[3]因此,在小学实习的实习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讲解示范,既要维持课堂秩序,又要进行讲解示范,很难做到两全其美,使得实习生无法按时完成课时教学进度。

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都有很大地提高,能比较全面地感觉事物,尤其是运动知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运动实践,在实际体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情感方面,初中生容易冲动,情感丰富且不稳定,情感表现具有间接性,他们的独立性、坚持性和果断自控能力也比小学生要强一些。[4]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这就使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完成教学工作。

3.2 对采用轮换实习法与传统实习法的实习生的调查与对比分析

根据表11可以看出,采用轮换实习法实习的学生成绩与采用传统实习法实习的学生成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采用轮换实习法实习的学生教学效果要明显高于传统实习学生的教学效果。这就说明,轮换实习法的学生能够很好地面对各层次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学中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传统实习法的学生只能面对一个层次的学生,如果出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问题,就使实习生出现了手忙脚乱的情况。因此,采用轮换实习法对于实习生更好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采用轮换实习法对实习生在课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知识储备。

4 结束语

体育教育实习是体育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强化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实践技能的有力措施,[2]是师范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为学生能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轮换实习法”的运用受到了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08级汉授学生的欢迎,许多学生认为它比其他实习模式更能够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他们希望能够把这种“轮换实习法”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继续延续,甚至可以推广到更多高校。

【参考文献】

[1]胡建忠. 体育教育实习实践与创新[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健科,李树坚,赵冠明.体育教育专业轮动实习模式的实验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