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观 教学改革 启示

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指出,“从根本上说,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的影响。”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与知识的研究和传递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时,教学又将面临怎样的改革呢?

一、知识观的历史演变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本质、属性、类型和价值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人们的知识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自古以来,哲学家、教育家就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了种种不同的阐释。

1.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科学取向知识观

理性主义知识观主张知识只能通过理性论证来获得。远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提出所有的感觉经验不能进入“知识”王国,知识是人类纯粹理性的作品,来源于不可感知的、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必然世界。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则以“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将理性主义知识观推向极至。他基于“普遍怀疑”的原则,提出“天赋观念”论,认为真正的知识根本上源于天赋观念,具有个别差异、变幻不定的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来源。

与理性主义知识观针锋相对的是经验主义知识观,它反对任何先验的观点和范畴,认为一切知识均起源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这一理念在19世纪实证主义产生后获得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孔德指出:只有“可证实的”知识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而唯有科学知识才是“可证实的”,因此,只有科学知识才能堪称真正的知识。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人们逐渐将科学知识看成是唯一可靠的知识,并将科学知识的标准“客观性”与“可证实性”作为衡量知识的普遍标准。

比较这两种知识观,尽管二者在知识的来源上存在根本区别,但都体现出知识的“绝对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将之称为“科学取向”知识观。

2.建构主义――创生取向知识观

20世纪以来,以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知识观逐渐发展。它认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式结构的展开,而是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不断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活动建构起自身的智力基本模式和思维形式,进而内化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主体能动性,主张知识创生理念,因而我们称之为“创生”取向知识观。

3.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向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反思和批判。福柯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提出了知识的“不连续性”、“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知识与话语实践的关系”,使对知识问题的考察从纯粹认识论的视角转换到社会的、文化的生活背景之中。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任何人类的知识都不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一定的文化体系中认识的结果,“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而就其本性而言是文化的而非客观的,是文化涉入的而非是文化无涉的,是有一定的文化限域而非跨文化的或超文化的”。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取向”知识观。

综而观之,从知识观的发展历程上看,它经历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几个阶段,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取向特征。科学取向知识观倡导理性权威和绝对主义;创生取向和文化取向知识观倡导批判和反思。基于这种差别,许多学者将之分别定义为传统的权威型知识观和新的批判型知识观。

二、教学改革的知识观透视

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观点。基于对知识观历史演变的阐释,教学改革要认真对待和处理下述问题。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学生则是知识的缺乏者和接收者。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内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必须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交往活动才能建构个人知识。即要求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追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传统教学以掌握、理解、运用知识为目标,教学的全部活动就都归结为呈现知识、接受知识和测量知识。教学过程呈静止和封闭的状态,教师机械地教、学生盲目地学,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知识本身也成了目的,它控制了教学、控制了人。实际上,教学是很难传递整个社会的全部经验的,作为一种组织传播,教学传递的通常是对那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最有价值且难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新的知识观下,教学过程必须实现动态生成。即要求教学由单向的知识“灌输”走向师生间的“对话”,从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过程,走向“创造生产”新知识、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质疑、讨论、操作、探究和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3.体现教学评价的内在意义

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受传统知识观“外在性”、“客观性”、“确定性”的影响,无视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条件要求,过度强调评价的外在意义。即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通常采用标准答案的“标准化测试”。而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获得与个体的内化、生成与合作建构过程是分不开的,学生个体总是带着各自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与期望走进教学,他们对教学的解读和领会不尽相同。因此,教学评价除了具有共同的内容、标准以外,还应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现教学评价的内在意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评价目标上,使教学从关注结果的实效性,进而关注过程的合理性,重在从生成、批判反思和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学生的变化。在评价内容上,知识的多样性、价值性与人之存在的个体性、情境性要求尊重学生对知识的个体化理解和意义赋予。在评价方式上,各类知识性质、价值的差异与知识建构的个性化诉求,书面的、口头的、实践的、操作的、体验的评价方式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不断改进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翟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

[2]游洁.知识观的严禁与课程模式的选择[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2).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2篇

女性主义批评科学客观性的另一个理想———公正性,主要是揭露科学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群体的利益,没有诉诸公正性的价值,要求重新反思科学的社会地位问题,重新评价科学家作为有性别的人在科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她们/他们批判的矛头主要是“解构或怀疑”传统认识论,指出传统认识论由于强调抽象化与形式化、精确性与稳定性而发展成为一种认知控制工具,常用来歧视或不信任那些非优势群体的视角。问题是在充斥着性别、种族、阶级作分层的社会中,存在“公正的知识”吗?在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之间,怎样的联系才是合适的?怎样才能达到知识的客观公正性呢?从理性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如果纯粹的客观性意味着对与数据相一致的每一个假设予以相同的分量,或者意味着在数据之外不可得出任何结论的话,这是不合适的。理性主义者实际上在意某种偏向的价值,如果思维不是先天具有偏向性,愿意认真考虑某种假设而放弃其他的假设,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拥有那种知识。因为存在许多种融合观念的方法,许多种产生不同假设的方法,从同一套事实中也可产生不同判断的方法。假如理性主义通过提出先天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坚持先天观念可以缩小人类思维在遇到感官数据时所考虑到的可处理的假设,也就消除了经验主义通过过滤掉偏见带来的扭曲这一问题。那么,它所付出的代价是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即我们何以确保这些偏见对于我们获得关于世界的正确的理论有帮助呢?靠什么来担保我们的思维能引导我们走正确的方向呢?先天观念所引导我们的方向是否就是我们想要去的地方?理性主义者很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他们的很多工作朝向于使先天限制有效,显示这些思维偏见不会导致我们走偏。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方法正是为了把自己从怀疑的不安全中解脱出来,是为了恰当反映现实面目而将我们的思维结构给予理论廓清的理性尝试。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达成一致———认识不在于思维概念,不在于知识是如何构建理论,而是一种关于知识论的理论。如果存在着贯穿于整个启蒙认识论中一条共同的丝线的话,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其策略是所有知识的内容可以还原为纯粹的感官经验;对理性主义者而言,是显示了指导与促使知识得以发展的先天观念的不可还原性。哲学家只是寻求确定性———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一副有边界的地图。但是,休谟第一个认识到归纳原理———未来与过去相似,相似的事情有相似的表现———没有得到理性的辩护。休谟的怀疑等于对他那个时代客观主义理想的放弃。他推断,对归纳推理的相信只是一种心理习惯,是思维本性根深蒂固的一种倾向,是一种没有任何理性或思维过程能够产生或阻止的“物种的自然本能”。显然,休谟早已意识到,客观主义不可行,我们永远不可能为我们想要的辩护的规则毫无预设地提供辩护。

实证主义者完全了解休谟归纳推理的困境,他们只是希望发展出一种标准来区分经验上的重要性或有无意义。由此,实证主义者着手一项他们称其为“理性重建”的工程———试图表明,任何经验上有意义的陈述能够被还原为连续的语义和逻辑上遵循规则的陈述。如果如此重建至少在逻辑上是可能的,那么所有理论上的不一致都可以诉诸经验中立的法庭来解决。所有这一切与古典经验主义客观性观点相关。但是,如果要使这一工程成功,有两样事情是绝对必需的。首先,经验陈述与理论陈述的明显区分;经验陈述必须能够还原为具体的感觉经验。随后,奎因在“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中详细地论证了两个洞见:没有任何单个的经验或观察可以决定性地反驳任何理论陈述或解决任何理论争端,所有对假设的经验检验实际上是对假设的共同检验。第二个洞见实际上是第一个洞见的推论,即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推理没有原则的区分———建立于经验基础上的陈述在真假方面没有区分,其真理价值完全取决于语义传统或逻辑传统。这样,奎因有效地摧毁了任何“第一哲学”的前景———不存在任何观察我们自身认识实践的阿基米德点。

根据奎因的观点,认识论必须被“自然化”,转为经验研究的实际过程。这符合女性主义批评所指出的:所有知识主张本质上都具有地方性特征。奎因的知识自然化要求启示我们放弃明确的认识论实践,无论是通过先验的沉思还是通过经验的反省,它要求我们对各种可能性开放。女性主义所批评的理性与客观性概念恰恰是笛卡尔和其他理性主义者所反对的模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它给予经验以重要的意义,而且尽管它被指责为认知本质主义,没有考虑到认知者特性的认识论重要意义,实际上正是这些本质主义者对经验主义者的反对,使得“人类知识必然具有‘局部性’”的观点获胜。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完全的中立并非是一件好事,偏见与局部性具有潜在的价值,不存在单一的“传统”思维模式。女性主义经验论与所有经验理论一样,认为知识具有严格的经验偶然性,同时也包含了由经验的差异而导致信念的差异。要想达到公正不仅在于你站在哪里,而且在于你如何才能在你所站的位置离达到公正的目标更靠近一些。尽管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公正,因为没有人能够摆脱个人的偏见,神经冲动,自私的欲望以及其他心理方面的沉渣。女性主义批判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的是,选择科学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群体的利益,而且不诉诸公正性的价值。但揭露这一事实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认识中立性的理想已被去除,那么一个公开的问题就是:情感、信念优先、道德承诺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起辅助还是阻碍作用呢?

二、以平等为理念的科学理想

对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批评所产生的悖论代表了女性主义对现存认识论的不满,指责主流认识论不能够解释知识的偏袒性和地方性,因为它冠以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的理想,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服务于权力、利益与男性中心主义。主流认识论的公正性只是履行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功能而隐藏其存在的偏袒性。女性主义改革的潜力在于撕破这层面具,暴露隐藏在其后的复杂的权力、利益和征服的结构。我们知道,发现真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使其复杂的原因之一是,有权利的人常常想要控制那些没有权利的人获得真理,女性主义批判认识论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揭露这一事实,使这一扭曲的机制得以显明。显然,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性是值得肯定的。但首先要清楚的是,女性主义认识论不是要更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家来从事哲学研究,也不是要在认识论中注入一种女性主义意识,而是要发展一种认识论中的某种特殊的———女性主义的认识论。路易丝•安东尼(LouiseAntony)认为,自然化认识论可以成为好的女性主义认识论。[5]185-226一个好的女性主义认识论首先一定是好的认识论。它不仅适合女性主义,对女性有帮助,而且内在于西方哲学的分析传统。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观点认为,研究知识就应当研究观察者的经验。它强调通过科学家的实际工作,按照科学的自然过程来把握科学的实际发展历程,认为科学理论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应在实践中把握科学的本质。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讲述女性生命和女性经验的真相。此外,自然化认识论具有在分析论框架之外的极大优势,它允许恰当的实在论的真理概念,允许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概念空隙,允许所见世界与真实世界本身之间存在的概念间隔。若自然化认识论能够解释女性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经验与智慧,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受到女性主义者的青睐,因为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认识论就可以看作是女性主义认识论合适的理论。女性主义自然化认识论强调文化和历史因素对知识起促进而非扭曲的作用,寻求考虑认知者所处的“认识空间”这一事实,同时,知识应当被恰当地理解为共同体而非个人认知成果。

库恩强调范式所带来的一个主要益处是:共同体有了共同遵循的原则,灌输给其成员一种原则与有效的基本假设。范式不仅仅解决了重要的经验争端,而且决定了更多的方法论的问题。哪些证据更可以接受,讨论事情正确的词汇是什么,判断研究恰当的标准是什么等。所有这些事情在原则上是可争论的,但是,范式解除了所有这些争端的重负,这意味着,在同一个范式内工作的科学家的实践与态度不同于流行的科学客观性理想:他们的研究具有确定的概念,拒绝接受与其信念冲突的假设。一旦欣赏到科学的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理解,科学高度理论化要求将各种各样数字和图标翻译成观察术语或数据。由此,一致性被翻译成客观性。一个认识论共同体成员越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就越可能被共同体之外的人看作是客观的。科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开明的概念在于它的不可实现性,在共同体内部这一事实是隐匿的。统治群体没有理由怀疑自身的假设:在他们的头脑中,他们的世界观获得了既定事实的地位,他们的问题已经变为众人皆知的意见。再者,这些占优势地位的个体有权力提升并阐释自己的世界观,排斥他人的世界观,默然地为他们的“理性”意见范围所限制。由于客观性内容众人皆知,很少受到挑战。女性主义为反对统治阶级观念的霸权,有必要揭露客观中立性标准的不可信。尽管传统客观性的观点有偏见,但在深层的意义上讲,女性主义观点也一样,因为偏见本身就是人类认识的条件。对统治阶级而言,他们的认识论问题可能不是其偏见,而是他们拥有的权力太多。女性主义认识论正确地指出,当统治阶级讲述知识是如何构建的,并获得足够的权力,人们就会听从并看作是真理。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3篇

1.方法论的相对主义:

溯源上来说,布鲁尔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纲领性著作《知识与社会意象》中,提出知识社会学探寻知识本性的“强纲领”(因果性,无偏性,对称性,反身性),要求以一种无偏的态度对待所有的知识,用同样的方式寻求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因果解释,就已经预设了其持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主要通过对称性和反身性表达)。而在具体的概念界定上,布鲁尔等人在通常的相对主义的定义上作了修正,限定了一种特殊的形式。通常相对主义具有下列条件:(1)同一论题有不同的信念;(2)信念依赖于所处的环境。除(1)与(2)外,布鲁尔等人又为此增设了一条“等值假设”:(3)“所有信念,就它们可信性的原因而言,都是彼此平等的。”3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来说,并不是说所有信念都是真的或都是假的,而是,它们都是有问题的,需要经过经验研究,找出其为真或为假,为合理或为不合理的原因。这种相对主义的界定,使布鲁尔等人更愿意称自己为“方法论的相对主义”。而这种界定,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旨趣所在:反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反对传统的知识社会学仅涉足人文社会知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而不敢涉足科学知识;反对对知识本性的分析只限于哲学家的任务这一传统观点,主张社会学家应该介入这一领域;反对将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只止步于“科学家的社会学”(默顿的科学社会学),而不是“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反对科学中的正确用理性解释,而错误用社会因素说明的不对称做法;反对科学至上的权威主义,科学主义。因此,他并不是主张所有知识都是错误,而是所有知识的可信性都是同样有问题的,都应该受到开放的,审慎的重新检验,哪怕在显然的自明性的数学与逻辑领域。

2.认识论的相对主义:

借着强纲领,布鲁尔等人开启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历程,揭示出知识的社会本性:“所有知识都包含着社会维度,而这种社会纬度永远无法消除或超越”。这使得其相对主义立场成为非常显著的“认识论相对主义”。虽然布鲁尔自己坚持称,“强纲领之强并不在于说知识纯粹是社会性的,或完完全全是社会性的”,但随着经验研究的累积,尤其后期“社会学有限论”纲领的提出,使认识论相对主义立场尤其鲜明:“任何语词的使用,其未来的使用都是开放式的,实用主义的,充满情景偶然性的,社会利益深入其中。”。认识论相对主义是关于知识的一种相对主义形式,即宣称知识相对于某种背景,如文化、语言、社会环境等。如果说方法论的相对主义尚不那么激进,认识论相对主义就激进得多,“道德方面的相对主义丛哲学方面看是可以接受的,认识方面的相对主义却是无法忍受的”。当然,其相对主义特点,正是布鲁尔等人为之辩护的起点。

二、相对主义的特征

1.反对绝对主义的相对主义

布鲁尔从作为爱因斯坦的继任者、物理学家弗兰克(PhilippFrank)对于真理概念的定义出发,认为弗兰克在《真理:相对还是绝对》一书中指出的科学中的真理概念不指向任何绝对属性,相对主义被定义成绝对主义的否定,承认相对主义就是否认绝对知识与绝对真理,根据这一定义,科学永远不曾拥有“绝对”这一特征,因为它预设了知识是完美的、不可改变的,不受时间、空间与视角限制的,它不可能是假想,臆测,估计或依赖于知识主体所处的环境等的。而事实上,科学总是伴生着简化、理想、范围限制、折中、选择、臆测和近似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布鲁尔将弗兰克对于相对主义的定义形式化为:R=~A(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的否定),指出,这一定义大多数哲学家并不太接受,因为他们会宣称自己毫无疑问并不是绝对主义者,同时也不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他们认为抛弃绝对主义并不意味着拥抱相对主义,一定有某种问题存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定义中。由此,布鲁尔认为,根据这些哲学家们的观点,这个定义需要修正成:R=~A&F,即反对绝对主义是成为相对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成为相对主义者,除了反对绝对主义,还需要附加一个条件F:即拥有别的什么信念F。至于这个附加的信念F,布鲁尔分析了反相对主义者对相对主义的几种误解,揭示他们所强加给相对主义者的这个F到底是什么。

2.坚持唯物主义的相对主义

夏皮尔(Shapere)批评相对主义者接受如下假设:科学家完全被自己的假定所主导。实际上科学中总是有些东西是独立于我们的假定的,不管我们自己如何解释与选择,总是会出现实验与假定不符的情况。无论科学共同体对于预测多么有信心,世界总有办法让人们惊奇。布鲁尔认为夏皮尔对相对主义的这种理解可称为“唯心主义”。从哲学上来说,唯心主义是指认识对象依赖于认识主体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物质实体是知识的对象,没有存在独立于思想,实在的东西其实是心理的产物,———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完全因为我认为他存在。布鲁尔指出,这种对相对主义的误解具有如下形式:R=~A&I(I表示唯心主义)。即反相对主义者认为相对主义反对绝对主义,并且接受唯心主义。在布鲁尔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谬不然的了”。因为这种对相对主义的理解存在如下问题:它把相对主义绝对主义之间的区分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间的区分给混淆了,而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相对主义者可以是唯心主义者,也可以是唯物主义者。布鲁尔坚持认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持的相对主义,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是持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者并不否认物理世界的存在,也并不认为科学家在选择数据与解释证据时能够独立于物理世界,坚持物质世界的实在是理所当然地、无论如何都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知识或信念而存在的某种东西,但同时,布鲁尔又指出,相对主义者坚信,所有被选择的数据与被解释的证据都是需要因果解释的,都是在科学家共同体内得到共识的,“即科学家需要两个世界:面对物理世界与社会世界”。如果有人故意质问:多少知识来自自然,多少知识来自社会,这个问题是毫无疑义的,假如你给出一个百分比,说95%来自物理世界,百分之五来自自然世界,这就如同你问物理学家,人们的视知觉中到底多少来自视感官刺激,多少来自大脑一样,物理学家从来不这样提问,同样的,社会学家也不这样。可以说,承认相对主义又承认唯心主义,是布鲁尔一再强调的立场:存在着独立自存的客观世界,它不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存在,人类共享着这个共同的外部环境,但是关于这个外部世界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网络中,是一个语境化的认知世界。对于逻辑来说,人们有着一致的心性,但是个体的推理能力并不足以决定何者成为集体共享的推理模式,这里存在着一种集体化的建构过程,成为逻辑规则的,是那些经过群体间的互动与协商,以及去语境化的解释过程而被甄选出来的。所以布鲁尔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可视为“实在论”的,它承认实在论的各种一般的假定,世界并不是社会的世界,实在(就其一般意义)也并不是某种社会的构想,相反,关于世界、实在的知识才是从社会角度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因此布鲁尔并不接受批评者强加给他的知识纯粹是社会的,或者说知识完完全全是社会性的(如,知识根本没有任何来自实在的、感性方面的输入),而是一再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或者隐含在强纲领中“强”的力量是指:所有的知识都包含着社会维度,这种维度永远存在,无法消除与超越,无论是数学知识、逻辑知识、科学知识、还是日常经验知识。“强纲领的意思是说,社会成分始终存在,并且始终是知识的构成成分,但并没有说,社会成分是知识唯一的成分,或者说,必须把社会成分确定为任何变化的导火索,事实上,它可以作为一种背景存在。”

3.坚持客观主义的相对主义

鲍伊德(Boyd)把相对主义定义为没有客观的认识论标准,布鲁尔认为这种定义是把相对主义定义成:R=~A&~O,即相对主义等同于与反对绝对主义,并且反对客观主义。布鲁尔认为这种定义同样混淆了相对主义绝对主义与主观主义客观主义的区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持的相对主义是客观主义的而非主观主义的。布鲁尔指出,什么是客观性呢?客观性的反面是主观性,要问客观性不妨追问科学中的客观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如果客观性仅仅是知识的相对属性,那么相对主义者并不拒绝客观主义:“相对主义接受科学的客观性,但是拒绝以绝对主义的立场理解客观性。”承认相对主义又承认客观主义,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一再强调的立场。科学知识社会学断言科学构成客观性知识,亦即断言知识并不仅仅是主观性的,科学知识来自个体心灵中的情感、倾向等。而知识的客观性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来自物理世界的环境,另一个层面来自于知识的主体之间彼此互动的需要,二者作用共同构成了客观性。在对于客观性的理解上,布鲁尔并不否认存在客观的认识论标准,相反,他指出好的实验实践或可接受的推理,必须能够被科学家全体所共享,也即一个共享的标准是一种社会惯例或制度,存在于人们使用它指涉它的实践中。面对相对主义带来“怎样都行”或“科学家在竞争性理论间的选择是任意的”诸如此类的指责,布鲁尔指出相对主义可能会带来此类问题,但不一定必然会带来此类问题。科学知识社会学否认的是存在绝对的标准,而不是根本不存在标准,若根本不存在标准,那么确实“怎样都行”,“随意选择”,因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持有的相对主义没有否认客观性,没有否认客观性标准的存在,所以并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4.反对绝对普遍主义的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如何回答诸如“伦敦与柏林的重力加速度一样,光的本性在爱丁堡与芝加哥一样”之类关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问题?相对主义强调信念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这些似乎与人类学家关于文化的普遍性与人类的共同之处似乎有些冲突。比如,所有语言都有“红”这个词,它们指向同样的那个物理刺激。由此,相对主义被指是某种形式的特殊主义,否认常识与文化的普遍性,他被定义成如下形式:R=~A&~U。布鲁尔又一次追问:这种普遍性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如果是相对的,那么相对主义便不与此矛盾,如果绝对的,这定义就自相矛盾,而且人类如何知道它是绝对的普遍性的呢?按照弗兰克对科学的理解,科学中从来没有绝对性的,所有的绝对性仅仅只是它超出了人类现有认知的范围,因此被认为是绝对的、非相对的。

5.反对理性主义的相对主义

对绝对普遍性的反驳,也集中反映在布鲁尔、巴恩斯等人的战斗檄文似的《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一文中。面对理性主义者郝里斯(Hollis)与路克斯(Lukes)提出人类有共同的基本知觉信念和共同的基本推理规则等共享的合理性内核,布鲁尔等人指出,这个有一定的貌似合理性,因为只有假定异族人像我们一样对知觉刺激做出反应,向我们一样进行推理,才能使得翻译成为可能,才能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成为可能。正是在这里,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整个论证是以假定翻译的作用作为前提的:翻译是触及意义的最直接途径。布鲁尔等人指出,母语的获得并不需要一种翻译过程,为了理解一种异族文化,人类学家只需要像当地人一样去做就好了。如孩子学习简单的概念“鸟”,这是个孩子在大人的帮助下不断的尝试与不断的获得纠正的过程。大人可能指着天空中某个飞行的物体,说这是鸟,在几次获取这样的示意以后,孩子可能就会对不同的鸟作出辨认与区分。但他也可能指着空中的飞机说:这是鸟。此时大人就会对他进行纠正:不,那是飞机,不是鸟。布鲁尔指出,这个学习的过程是“社会控制与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从文化中的特定惯例中获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知觉经验被加以组织成序,纳入到社会特有的惯例与习惯以及特定的文化模式之中。这里不存在合理性的桥头堡,不存在标准的意义、标准的翻译。因此“合理性的桥头堡,亦即所有文化具有共同的信念内核,不过是一种纯粹想象的构造,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其次,针对理性主义者所假定的人类有共同的推理规则,诸如演绎规则:(p,pq)q(读作:p,p蕴涵q,所以q。)布鲁尔指出,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如何得到保证?理性主义者可以说演绎知识的有效性可以用理论得以证明。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就合理性的证明来说,不能用演绎的方法证明演绎规则,因为它会陷入循环论证;不能用归纳的方法证明演绎规则,因为它过于微弱。也许推理的有效性是从逻辑连接词的意义得来,但普赖尔(Prior)已经使这种想法变得无望。那么是否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可以从人们的生物构成与大脑组织方式找到答案呢?布鲁尔发现,“在我们已生物构成为基础的推理倾向的解释中,没有哪一种解释能够证明某个独特的逻辑系统是合理性的。正如我们关于一个共享的物质世界的经验不能保证共享对他的语言描述一样,我们共享的自然理性也不能保证某个独特的逻辑系统是先天合理的。”

三、相对主义的实现途径

总体来说,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相对主义是一种方法论的、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它从反绝对主义出发,坚持客观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理性主义。这种相对主义立场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

1.经社会学修正的自然主义立场

科学知识社会学将知识视为一种自然现象,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像研究自然现象一样探求它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但有其自身特点:通过社会学修正的自然主义,即在寻求知识成为知识的原因的时候,既寻求它的自然原因,又寻求它的社会原因。布鲁尔从密尔对于数学的自然主义分析受到启示,认为密尔注意到了数学所具有的经验因素,却无法说明数学如何从经验中产生,通过增加社会学因素,则可解决这个问题:知识来自于经验,却不完全是经验。知识所“分享”的东西确实存在,但是,这种分享并不是柏拉图分享“理念”意义上的分享,存在于知识“之外”的东西,比知识更加伟大的东西,使知识得以存在的东西,正是社会本身。经社会学修正的自然主义坚持知识具有自然与社会原因,使得相对主义者坚持唯物主义成为可能,但同时又要接受客观主义,还需要承认以下立场:社会实在论立场。

2.社会实在论立场

科学知识社会学延续了康德以来自然与社会的二分法,将社会对称地处理为某种同自然相对应的实在,使得知识的形成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仍以逻辑为例,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定义:知识是集体共享的信念,则逻辑推理是集体共享的行为模式,因此推理模式的接受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探求其自然与社会原因,通过寻求逻辑的自然与社会基础,布鲁尔发现,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心理构造,但是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之下,不同文化型塑了不同的推理模式,对于解释逻辑而言,“心理学是必要的,却不是充分的”,必须从心理学开始而从社会学结束。心理学解释处理的是人们趋向于如何推,而社会学解释处理的是人们应该如何推。通过社会实在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坚持知识具有社会本性,但并不是随意约定,而是集体认可的惯例,坚持客观主义立场的社会认识论。当然,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使得自然原因在知识成因中几乎不起作用,尤其后期的社会学有限论,强调了两个观点:一、个体变成社会的利益傀儡,人们完全受到利益的驱动而无自主性;二、世界如同一个蛋糕,刀子掌握在社会手中,如何切割由社会所决定。这样的处理尽管在方法论上合理,强调社会性且为了清晰解释这些社会性,将其置于明处,而将知识的自然性置于暗处。但它显然为人们尤其科学家所不能接受,由此引发了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

3.客观性的社会学解读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4篇

[摘要]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来源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女权主义及其发展,二是传统科学观及其批判,三是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具体而言,则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女性心理的性别意识、女权主义的解放政治观、科技理性反思和同情性认识模式思想。由女性心理和性别意识衍生出了性别压迫和性别平等理念;女权主义解放政治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基因经过多次嬗变导出了男性与女性、男性认识与女性认识的二元界分;科技理性反思蕴含着信念的可变性观念,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知识生成的社会过程的性别因素标准;同情性认识模式则满足了人们关于知识来源的价值追问,提出了认识的相对性、非中立性以及主体偏好的存在性思想。通过梳理上述四个要素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意在说明,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D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5-0073-07

至近代,西方哲学对认识论的研究达到高峰,17世纪笛卡尔哲学重建设想出一个男性化认识模式并一直支配至今。不过,这一认识论模式在现当代却遭遇到挑战,其中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在发展后笛卡尔主义认识模式中成为最富朝气的力量之一。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是,女性主义认识论一改与价值、性别无涉的面目,转而关注女性道德和政治地位,通过将“性别”这一范畴社会化,揭露了传统认识论背后的男性知识霸权。女性主义认识论试图重新理解知识的本质特征,重建有别于传统认识论的哲学问题,重新解读知识辩护的生成意义,通过动摇世界现代祛魅观点的认识论基础,致力于解决后现代社会中人们遭遇的各种问题。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独特视角一方面显示出20世纪60年代赫然崛起的西方女权主义深入发展的理论召唤,另一方面是传统实证主义科学观及其批判的逻辑必然,还是后现代主义对认识的理性基础进行置换的当然结果。西方妇女运动的女权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诉求始终致力于妇女解放目标的坚定承诺,传统科学观及其批判以及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对认识的理性置换决定了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始终关注性别压迫和知识追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理论源泉。

一、西方女权主义及其发展

女权主义一词出现于19世纪末,但是作为女权主义产生背景的女权运动则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不久就初露端倪。1792年,英国妇女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著作《女权辩护》,论证女人具有与男人无异的理性能力,因而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特别是同等教育的权利。这一事件,被后人公认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开端。之后,J.密尔的《妇女的屈从地位》,波娃的《第二性》相继发表,启蒙了一代又一代女权思想家。女权主义以两性关系为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反对性别歧视、压迫、剥削,追求两性的平等和妇女的解放,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以男性为主题的其他各种政治思想形成了挑战和冲击。女权主义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先后产生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以及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等理论流派。可以说,每个流派都出自不同阶段妇女运动辩护的解释需要。

自由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最早且最大的流派,这个流派在19世纪极为活跃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女权主义可被视为自由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上的应用,它认为两性同有理性,应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它主张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在现行的政治和法律框架内改善妇女处境,要求国家和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保护妇女。尽管该流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贡献巨大,但由于其深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基本认同现存的政治秩序及其价值体系,过分强调理性、方法和个人行为,执著追求性别平等或性别正义,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日益脱离现实而陷入理论危机。

社会女权主义是继自由女权主义之后的又一女权主义思想流派,该流派的特点在于阶级分析,强调妇女的解放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J.米切尔开创了现代社会女权主义,她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1966)是杰出的代表作。在米切尔之后,社会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家还有:H.哈特曼(《资本主义、男权制与性别分工》,1976)、L.尤恩(《社会女权主义与双重体系理论的局限性》,1980)、A.贾格尔(《女权政治与人性》,1983)等。现代社会女权主义试图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女权理论,有力提升女权主义的理论层次,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成为女权运动的双重目标。在米切尔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方法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剥削,忽视了生殖、性生活和社会化等其他因素。米切尔认为,自由女权主义的社会改革也不现实,其所要求的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不足以解决深藏于社会心理之中的性别歧视。以贾格尔为代表的社会女权分子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推广到两性关系领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特定的性别关系使女性逐渐变为自己的异化物――没有灵魂的商品。尽管社会女权主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社会目标,然而取代男权制的社会究竟是什么,它们却给不出明确的答案,这种脱离内容的去男权制的抽象形式最终导致女权运动丧失明确的奋斗目标。

激进女权主义又称文化女权主义,是涌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女权主义政治思潮。1970年,K.米利特的划时代著作《性的政治》面世,首次将男权制作为女权理论的核心概念,为激进女权主义的理论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该流派主要是关于妇女问题成因的认识,它确信,妇女受压迫最久,先于等级、阶级、种族、民族等其他社会群体。米利特指出,妇女的受压迫就来自男权制,国家不过是男权的一种展示,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均是用来剥削、排挤妇女的工具。对于激进女权主义而言,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文化是使男权内化的重要根源,从而构成妇女解放最顽固的深层障碍,如果不清除积淀在社会中的那些厚重的男性文化,女权革命无从谈起。

20世纪70年代,一个新的女权主义学派兴起,该学派侧重于从心理角度研究两性不平等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分析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成为知识性、学术性最强的女权主义流派之一。心理分析女权主义认为,决定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于社会环境,包括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文化氛围。针对大部分主流心理学家关于“男人的正义感与女性无涉”的认定,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吉利根给予断然否定,她提出,两性都具有坚实的伦理道德,只不过男性伦理属于一种“正义伦理”,而女性道德属于一种“关爱伦理”。

女权主义思潮是指导西方妇女运动的政治理论,它在理论上旨在弄清楚下列问题:妇女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造成这种地位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妇女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改变社会现实,如此等等。以上所述说明女性主义浪潮最初出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而且“大部分被认可的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早期工作,其实都是由女性主义社会科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完成的,为了其学科中阻碍必要变革的预设,她们提出了不同的知识和辩护性解释。”不过,很快这一思想浪潮就蔓延到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女性主义者开始深入其所在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指出这些理论在认识论基础上蕴含着强烈的性别偏见,因而必须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认识论的认识论来表达其理论诉求。因此,女权主义从早期的政治权利诉求开始,一步步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层面,从探寻妇女地位的社会文化成因逐步深入到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的认知心理层面。这是回应时代呼唤和适时理论创新的过程,并为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优秀理论成果。特别是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思想,成为横跨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和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桥梁。通过女性主义政治观,“性别”这一起初意义上的政治范畴逐渐扩大为一个社会研究范畴,为女性主义认识论开启了研究的大门,使女性主义认识论成为有别于传统认识论的独特认识论。它设定了人在性别差异方面的普遍性,并将历史、社会与文化的观念纳入进来,从而产生出认识论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对西方女权运动进行的反思性实践活动,女性主义认识论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品格,它更能激发社会运动中各种斗争的政治的和道德的价值。

二、传统科学观及其批判

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政治运动同样冲击着科学领域,到70年代,女性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流派介入到科学领域,其初衷是借女性主义的力量为女性争得在科学界的地位,同时为解释女性在科学界的不利状况和寻求解放的途径做出理论上的辩护。然而,一旦女性主义将研究的触角伸向科学领域,近代以来形成的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公认模型,便立刻受到信念的可变性观念的动摇,特别受到放大为社会范畴的“性别”观念的冲击。

自启蒙时代以来,社会领域就信奉一种科学知识的公认模型,它揭示了由数学规律所统治的世界,所处理的是由理性所认识的客观可度量的现象,并作为一种标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道德、价值等领域。这一公认模型似乎不负众望,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成果和成功的信心,相应地,科技理性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科技理性试图通过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话语对各种经验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并把这种知识和真理视为中立的、客观的、普遍的,认为它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和解放的力量。作为科学哲学传统主流的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命题意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主张一切其他学科效仿自然科学,一切知识还原为自然科学知识,一切方法还原为纯粹自然科学方法。然而,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科技理性的神话却越来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马尔库塞通过对当代工业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犹如一部巨大的机器,通过理性手段统治其社会成员,使个体遭受全面的压制。在这种强大的反科学思潮冲击下,人们开始对传统科学赖以建立的认识论基础提出批评和重新审视,科学的传统价值意蕴和社会地位从根本上受到动摇。

最早对科学提出诘难的是18世纪中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认为科学污染了人类道德,并没引起社会进步。只是囿于时代,卢梭当时的诘难并未引起重视。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业化社会下一系列问题的集中涌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率先将社会批判的矛头指向现代科学及其技术理性。到20世纪60年代,科技哲学的历史主义理论,哲学的现象学、解释学、批判理论等都对作为科学知识模式基础的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科学理性的认知方面遭到猛烈抨击。奎因的“整体论”、波普的证伪主义方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库恩的“范式”理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以及建构论者的相对主义立场从各个方面说明知识的成因必须与具体的社会个体、具体的社会境况和社会地位联系起来考察。20世纪70年代后,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建构性的强调获得了天然的合法性,知识不再被看作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更被视为是一种社会文化进程的结果。至此,自启蒙运动以来,社会领域中一直存在的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公认模型和信念在历史、文化中的可变性这一张力天秤,开始明显地倾向后者。也正是在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过程中,传统科学的男性形象被逐渐剥露开来,并进而得到女性主义者的强化。

女性主义者从揭露传统科学的男性形象开始。凯勒在《性别与科学的反思》一书中尖锐批评了培根运用性别隐喻和性别术语来描述科学。后期女性主义的发展则把矛头对准科学理论,从根本上对科学领域的知识主体进行反思。哈丁用“‘科学中的女性问题’向‘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的演进”来描述这一理论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判是这样发展的:从改良主义的立场发展到革命的立场,从分析到呼唤转变。先是‘在科学中,妇女的地位如何?’这是科学之中的‘女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把那些与西方的、资产阶级的和男性的计划明显地有着密切联系的科学运用于解放的目的,是否可能?’这是女性主义之中的科学问题。”如此看来,作为一种对科学进行的反思性实践活动,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评经历了一个逐步变迁的过程。实证主义的衰落,特别是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相关的反实证主义潮流的兴起,将历史、社会与文化的观念纳入当代认识论的研究领域,为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而女性主义认识论一旦产生,又强化了文化实践中的性别差异,并用这种性别差异将传统科学得以确立的自足理性体系转变为社会历史的文化人造物。

尽管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关注论题不断变化,但“经验差异导致认识差异”与“知识是否具有客观性”始终是其两大核心主题。女性主义认识论以传统科学观批判为基础,一方面致力于批判传统科学观由于缺乏性别意识而不够客观、完善;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一种不仅能解释“科学中的女性问题”的社会原因,同时能够对一些相关的认识论问题,如价值、客观性、经验、理性、认识的主体等给出最好回应的女性主义认识论观念。女性主义在科学批判中认识到,获取知识的主体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人们的不同经验会导致认识上的差异并最终形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而引发经验差异的关键因素恰恰是性别。因此,在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经验差异导致认识差异”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它突出强调了认识者获取知识的形式和数量取决于其性别身份。女性主义认识论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和知识,即男性认识论和男性知识、女性认识论和女性知识。另外,在“知识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上,女性主义认识论基本持否认意见。实证主义传统一直坚持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客观性、普遍性,忽视知识主体的差异性,排斥情景的、主观的、价值的和个体的因素。女性主义认识论指出,传统科学观总是将理陛、客观性、中立性与男性气质等同,而将女性气质描绘为感性的、情绪化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坚称,根本不存在独立于价值的客观性,所谓知识的客观性,不过是用于掩饰知识生成过程中与男权结盟的借口,这种客观性只是男性的客观性。女性主义认识论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彻底的社会过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情境和主体的价值选择,应该重视性别因素在知识生成中的积极作用。由此,女性主义认识论及其科学批判所论主题,对理解和改进知识的创造,促进知识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兴起

自近代以来,认识论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张力:一方面是客观的理性主义的公认模型,它是对无可置疑的知识的阿基米德点的追求,肯定人类知识有其确定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主客二元分立的标准认识论模式支配至今;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不确定性,坚持一种“怀疑”的立场,深信主客二元分立之外立场的存在,凸显了知识的相对性、非中立性以及主体偏好的存在性。

哲学始终有追求真理的认识论传统。“自最初的开端起,哲学便要求成为严格的科学,而且是这样的一门科学,它可以满足最高的理论需求,并且在伦理一宗教方面可以使一种受纯粹理性规范支配的生活成为可能。……但哲学的实际情况却是:哲学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能力满足这个成为严格科学的要求。”康德在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也说:“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地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不前。”哲学成为“科学”的要求促使近代认识论基础主义立场的形成。哲学上,存在(本体)同认识(认识论)脱离,这种分裂被康德改造成来自思维结构本身的基本原理,造成哲学家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避而不谈。基础主义认识论首先肯定了人类知识有其确定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基础,这一基础一旦被发现,便可获得关于世界的纯粹客观的、终极的认识和真理。为此,它想当然地将主体看做具有再现世界的能力,所反映的客体不具有主体的任何性质,是纯粹的客观存在。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是近代以来认识论形成的总根源,也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几乎所有的近代哲学家都把主体和客体理解为相互外在、分裂、对立的关系,都试图通过认识克服这种外在对立,达到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在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下,担负认识客体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主体身上,伴随着对人的理性的推崇和高扬,认识主体被抽象为能够认识客体的理性能力和方法,于是,“理性主义”确立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在此过程中,人所具有的情感、意志、兴趣等因素都被当做非理性因素剔除掉,主体所从事的认识活动被视为一个完全排除了主观的、情感的、价值的因素的过程,体现了脱离实践谈认识的形而上学性质。

随着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当代西方人不得不面临后现代状态的直接现实。后工业社会是信息社会,其最大特征是过程化、多元化,思想观念上的不确定性和行为方式上的不连贯性,都对当代西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它打破了近代以来人们客观理性主义公认模型的信念,传统认识论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简言之,“理性的反思”正是哲学家们对当代西方后现代状态的自然反应。20世纪后期,随着哲学中“现代性”精神的退隐,“后现代”精神逐渐成为西方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的标签,甚至成为20世纪“哲学终结”的显著标志。严格说来,后现代状态其实是近代以来知识论在现实生活中失效的具体表现。因此,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当现代性遭遇后现代状态时,笛卡尔理性主义和培根经验主义核心深处的超然防御性自我能否改变?超然防御性自我是否应该改变?

近代以来认识论的“镜式哲学”传统混淆了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没有充分认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这也是导致传统认识论危机的根本原因。传统认识论危机正是通过“他者”问题和唯理论成为独断论、经验论走向怀疑主义的研究困境体现出来的。这表明,近代哲学认识论只要坚持主客二元分立的“镜式哲学”思维方式,其困境就不可避免。要摆脱这种认识论的困境,首先必须改变主客二元分立的哲学思维方式,这既是近代认识论问题解决的前提,又是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兴起的起点。

在某种意义上,休谟的怀疑论启示了未来认识论的发展,他的启示是:为了摆脱怀疑论,人们应该从知识的信念诞生于其中的实践、生活、行动等中去寻找依据。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为摆脱传统认识论的困境用语言的问题来取代传统意识的问题,企图通过对语言的先验批判来消解关于知识、真理的客观性,但现代西方哲学并未使传统哲学的问题得到解决,只是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兴起带来了契机。后现代主义者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传统认识论展开疯狂的批判。利奥塔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和方法,论证了作为西方文明认知基础的“元叙事”的衰竭枯萎以及由此产生的“叙事危机”,指出后现代社会知识的本质不过是一种有着自身规则的语言游戏。福柯深受尼采权力意志思想的影响,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对客观真理展开解剖,并对理性、主体等传统概念进行颠覆和批判。罗蒂的批判则更加明确地指向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通过批判自然之镜的隐喻,罗蒂抛弃了知识作为内在表象的观念,把知识理解为交往商谈的产物,主张以协同性代替或取消真理的客观性。格里芬则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泛经验论、整体论观念。

理性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5篇

【英文摘要】in the struggle against marhism,lenin definitely criticized relativity and  focused on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objectiveness absoluteness and definiten ess of truth.however,lenin did not hold a negative view on relativity,instead,he not only reflected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ityand idealism but also analyzed objectively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sbetween relativity and dialectics,and illustrated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relativity in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analysis,which fullyshows his material and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关 键 词】相对主义/客观真理/辩证法/relativity/objective truth/the dialectics

【 正 文】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对真理的绝对性、客 观性和确定性作了集中而深入的阐释,并且立场坚定、褒贬鲜明地批判了相对主义。但 是列宁并没有简单地否定相对主义,而是在对相对主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揭示 了相对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必然联系,又客观地分析了相对主义同辩证法不可分割的密切 联系,阐明了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辩证而又唯物的思维方式, 给人以深刻的思维启示。

一、相对主义为辩证法打开了大门

关于相对主义,列宁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的原理。”[ 1](p211)不难看出,列宁是将“相对主义”视为同“我们知识的相对性”相等的概念。 而将其称之为是相对主义的“原理”或“原则”,表明对相对主义的重视程度——视其 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关于知识的相对性问题,恩格斯早在批判杜林的所谓“终极的真理”时就指出:“认 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 者就像在天体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 陷的和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么 ,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2](p431)。列宁继承了这一相对性的思想,他说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这一切里程碑都具 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1](p193)“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任何关于物 质构造及其特性的科学原理都具有近似的、相对的性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界限;运 动着的物质会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在我们看来似乎和它不可调和的另一种状态;等等。” [1](p192)在列宁看来,一切关于自然界的理论知识都是相对的,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 的证实。

列宁很重视对知识相对性的认识。在他看来,如果能认识到知识的相对性(即相对主义 的原理),就接近了辩证法。在谈到杜恒费了莫大的力气,从物理学史上引用了许多在 马赫的书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那种有趣的、有价值的例子来证明“物理学的一切规律都是 暂时的和相对的,因为他们是近似的”时,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者在读到关于这个问 题的冗长议论时会这样想:这个人在敲着敞开的大门!但是杜恒、斯塔洛、马赫和彭加 勒的不幸就在于他们没有看见大门已经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1](p213)

相对主义不仅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大门,而且是辩证法不可缺少的内容:“辩证法 ,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1](p97)。一 般的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否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呢 ?列宁的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 1](p97)。列宁抓住了相对主义这一辩证法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唯物主义认识 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相对性原理,并以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为纲,展开了对认识辩 证法的阐述:

其一,提出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观点。列宁在批驳马赫主义者对唯物主义物 质概念攻击时,坚决捍卫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特别 说明:“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 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1](p108-109)。这一提 法,不仅有力地冲击了旧唯物主义将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为指 导人们辩证地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其二,提出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别是相对的观点。真理问题是认识论的核心问 题。在真理总是上,列宁一方面批判否认真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又批判旧唯 物主义的“终极真理”。而旧唯物主义把一切科学原理都看成是终极真理的原则,是由 于他们不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列宁在说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内涵的同时,还特别指 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的区别也具有相对性。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相对真理和 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 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1](p96),这里说的“不确定”性, 就是指相对性。

其三,提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观点。列宁在阐明“生活、实践的观 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p103)的同时,又强调:“这个标准也 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 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1](p103)

在列宁看来,认识论中,如果没有相对性的思想,后果是严重的,会使科学变为“恶 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的东西,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的等等 ,只有引入相对主义原理,才可以克服以上种种弊端。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重要结论,是列宁对恩格斯关于真理的相对性结论的继承和发展。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所谓“终极真理”的过程中,就深入地阐述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不确 定性,他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 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 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2](p431)。恩格斯对相对性原理的应用,为建 立认识辩证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列宁则在批判了马赫之流的相对主义谬论中,从新的角 度,科学地阐述了认识论中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几个重要问题,为建立认识辩证法体系作 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明确界限

列宁在说明辩证法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都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的因素 时,同时又特别强调辩证法“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1](p97)。就是说唯物辩证法中虽 然不能缺少相对主义的因素,但二者之间又是有着明确界限的,不可将其混为一谈,否 则会陷入唯心主义哲学中。列宁对二者界限的区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界限之一,是否能准确地说明知识的相对性原理。相对主义的错误不在于承认知识的 相对性,而在于将我们的知识相对性的原理片面夸大。如,“物理学”唯心主义最重视 的是我们知识的相对性,而忽视了知识的其他特性;又如,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 础,结果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再如,从 裸的相对主义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证都是正确的;等等。列宁后来在他的 《哲学笔记》中,深刻揭示了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 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无限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 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3](p311)。而相对主义则正是将知识的相对性这一认识过程 的特点片面夸大的,这种片面的夸大,带来的后果是唯心主义的产生。与相对主义相反 ,唯物辩证法则要求“正确地阐明相对主义”,准确说明相对主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界限之二,是否在承认客观真理的意义上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列宁在说明唯物主义辩 证法之所以不归结为相对主义时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 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1](p97)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一切知识的相对性是有条件的,是以承认真理内容的客 观性为前提的。而相对主义,特别是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相对主义,“否定任何为我们的 相对认识所逐渐接近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的准绳或模特儿”[1](p97)。这 正是列宁所要特别强调的:“正是绝对地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感觉之外 这一点,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同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1](p193-1 94)

界限之三,是否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区别的确定性。列宁在阐述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区分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关系时,一方面指出,这种区分正是这样的“ 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化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 又特别指出这种区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 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这里是有你 们所没有看到的界限,而且由于你们没有看到这个界限,你们滚入了反动哲学的泥坑。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界限”[1](p96)。

界限之四,是否承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 ,“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 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3](p306)。

正是由于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有着明确的界限,所以辩证法不能归结为相对主义。如果 不能明确二者之间的界限,就难以避免经由相对主义而滚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三、从相对主义滚到唯心主义的条件

在列宁看来,自然科学自发地是唯物主义,他把从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自发产生 的唯物主义称作“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他甚至认为:“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 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1](p216)但是有一些现代物理学家们却很不幸,他们没有看 见大门已经被辩证唯物主义打开了,却从相对主义滚入唯心主义。列宁将它们看作是分 娩时必然会产生出的一些死东西,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的废物。自然科学家为什么会产 生唯心主义呢?列宁深刻地剖析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泛滥的两个认识上的原因,其 中一个原因是与相对主义直接相关的。

列宁说:“产生‘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知识 的相对性的原理。这个原理在旧理论急剧崩溃的时期以特殊力量强使物理学家接受;在 不懂得辩证法的情况下,这个原理必然导致唯心主义。”[1](p211)列宁多处反复强调 ,不懂得辩证法,就会经过相对主义而陷入唯心主义。因此,理解列宁所说的“不懂得 辩证法”的内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列宁在批评莱伊时说:“莱伊像一切欧洲实证论者一样,不懂得马克思的辩证法。他 仅仅在唯心主义哲学思辨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这个词。因此,虽然他感觉到新物理学在 相对主义上失足,可是他仍然绝望地挣扎着,企图把相对主义区分为适度的和过分的。 ”[1](p211)看来,列宁所说的不懂得辩证法,不是指一般的辩证法,而是指唯物辩证 法,所以他特别强调:“关于相对主义总是在理论上唯一正确的提法,是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来的,所以不懂得唯物主义辩证法,就必然会从相对主义走到 哲学唯心主义。”[1](p211)而不懂得唯物辩证法的马赫主义和“物理学”唯心主义却 只承认相对真理,在他们看来:“任何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真理是不会有的”,甚至无 法理解对于所有研究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的人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绝对真理是由 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 反映;这些反映愈来愈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 分”[1](p212)。这段不为马赫主义和“物理学”唯心主义所理解的论断,即阐述了绝 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又强调了真理(包括相对真理)是客观的重要特性。而在 “物理学”唯心论看来,既然物理学的一切旧真理都是相对的,那么,任何不依赖人类 的客观真理就是不能有的,承认真理是相对的,就不能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将真理的客 观性与真理的相对性完全对立起来。

马赫主义者对辩证法的不了解,还突出地表现在不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内核上。“物 理学”唯心主义极力攻击原子论——机械论的自然观,认为这种自然观是有局限性的, 许多概念是僵化的等等。列宁赞成这种对旧唯物主义的批评,他说,旧唯物主义这种缺 点是不容怀疑的;不了解一切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不懂得辩证法,夸大机械论的观点— —这也是恩格斯责备旧唯物主义者的地方。“但是恩格斯能够(与斯塔洛不同)抛弃黑格 尔的唯心主义,并且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天才的真理的内核。恩格斯是为了辩证唯物主 义,而不是为了那陷入主观主义的相对主义而屏弃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1](p2 13)而物理学唯心主义则相反,既丢掉了唯物主义,又不懂得黑格尔辩证法天才的真理 内核。就是说,他们连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也不真正懂得。所以列宁特别强调:“他不了 解唯物主义辩证法,因而常常经过相对主义滚入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1](p213)“ 总之,今天的‘物理学’唯心主义,正如昨天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意味 着自然科学一个门类里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由于没有能够直接地和立即地从形而上 学的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滚入了反动的哲学。”[1](p215)就是说,那些被 称作“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的科学工作者,只有自觉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才可能 使他们的科学研究的道路更为平坦,才能在哲学上将唯物主义坚持到底。否则,也会产 生唯心主义。

列宁对相对主义的分析,给我们重要的思想启迪:对于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即使是非 常错误的哲学思想,也应给于客观而辩证的分析,并划出认识论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 否定。正如列宁所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 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 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直线性和片面性,死 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p311)。这一论断 同样适用于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无疑是夸大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性的成分,从而成为滚 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思路,即相对主义无疑也是一 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 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3](p311)。所以,我们也应认真对 待它,并从中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