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文化活动方案

孝文化活动方案

孝文化活动方案

孝文化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传统文化建设;调研与建议

一、乡风不够文明,社会不够和谐

古路镇因曾是周边大竹县、邻水县、长寿县等地区通往重庆的古老大路而得名。步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文化建设铸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点工作接踵而至。在发展的新阶段,古路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落差:一方面,渝北区迎来了重庆保税港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开放开发的部级战略平台,加快了发展步伐,成长为重庆经济第一区,而古路镇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另一方面,属于重庆两江新区范围的古路镇紧邻重庆保税港区,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开发建设尚未起步。在巨大发展的落差面前,古路镇存在多方面的发展压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就是其中的压力之一,而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则成为其中的突出点。为此,古路镇慈孝文化建设应运而生。

古路镇开展慈孝文化建设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起因有:

(一)慈孝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

古路镇处于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二、三产业处于低水平起步,外出务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体上不丰富。调查显示,古路镇干部群众感到精神文化生活很丰富的为21.8%,比较丰富的为38.2%,而不丰富和不好说的近40%。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慈孝文化建设,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新风尚的有力举措。

(二)慈孝文化建设是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的有效切点

古路镇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调查发现,42.2%的认为是缺少活动地方和图书、杂志等资料;32.3%的认为是打麻将、打扑克“”等玩耍,普遍存在现象;30.6%的认为是缺少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15%的认为是迷信鬼神,崇拜上帝;9.2%的认为感觉心情苦闷,可以说话的人少。可见,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普遍比较薄弱,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偏少。慈孝文化建设的开展,适时为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

(三)慈孝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载体

家庭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与细胞。调查得知,古路镇有8%的邻居家里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不好,甚至时常闹矛盾。在座谈和走访中了解到,前几年,因子女外出打工,时常出现家中老人无人照看的情况,子女与父母之间为赡养问题时常发生矛盾,甚至于诉诸法律,老父母状告子女,索取赡养费。查阅渝北区统计年鉴发现,古路镇开展慈孝文化建设之前的2009年、2008年、2007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分别为85件、125件、143件,高于周边镇。古路镇采用以慈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解决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得到高达84.4%的干部群众认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慈孝文化建设很有必要,十分重要。

二、唤醒慈孝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慈与孝的美德属于人伦至德,浸润中华民族数千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古路镇慈孝文化建设开始于2009年,发掘传统美德,赋予时代新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普遍好评。调查发现,古路镇慈孝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领导强力推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二是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凸显特色亮点;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利益挂钩考核;四是开展系列活动,发挥感染作用;五是编写系列书籍,增强持久教育;六是修建系列建筑,营造社会氛围;七是大力宣传推介,强化传播力量。

调查发现,近年来,古路镇不断深化慈孝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生动形象的教育引导方式得到群众普遍欢迎。在慈孝文化建设,哪种方式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比较好?40%的干部群众认为是大力开展慈孝文化宣传,37.5%的认为是大力举办慈孝文化活动,24.3%的人为是大力提倡阅读慈孝书籍,20.8%的认为是大力处罚不慈不孝的人员,17.3%的认为是大力表彰慈孝模范,14.4%的认为是大力修建慈孝建筑,7.5%的认为是大力推介慈孝建设经验。调查发现,在慈孝文化建设的这些具体方式中,普遍希望采取正面积极、生动形象、务实朴素的方式。

二是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得到基本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家庭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新变化,古路镇与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的子女也只有1/3多一点,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普遍增强。子女们更加尽心尽力做好孝敬父母的职责,照看好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及时护送生病老人就医,基本解决了留守老人后顾之忧,实现了社会关心、子女孝敬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走访中与老人交谈得知,老人们生活有保障,生病有药吃,平常有钱花,节日有慰问,内心无隐忧,对子女无抱怨,对社会无牢骚,普遍感到幸福自在。

三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得到明显增进。从调查数据对比看,渝北区有12.6%—20%的调查对象感到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相处,而古路镇只占8%,比全区低4.6—12个百分点,说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程度高于全区水平。查阅渝北区统计年鉴发现,古路镇开展慈孝文化建设之后的2010年、2011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大为下降,均为3件,远低于周边镇,连续两年位居全区第一,成为全区刑事案件低发地区,表明慈孝文化建设达到了促进乡风文明,构筑家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的目的。

三、慈孝文化常驻古路,惠及渝北,助推发展

古路镇较为扎实、深入、广泛、持续的开展慈孝文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初步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纳入区党代会的报告之中,上升为全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予以推进。如何让慈孝文化常驻古路,惠及渝北,助推渝北区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古路镇要下硬功夫,增强慈孝美德吸引力

调查发现,对古路镇慈孝文化建设,有49.1%的人认为充满信心,有27.1%的人认为比较有信心,有9.8%的人认为信心不是很足,有11.6%的人认为不知道。慈孝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作,重在建设,尽管是增强软实力,但必须下硬功夫,使之逐渐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群众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渝北区文化建设中拿得出手、深感自豪的品牌。

在阵地建设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纳入村居阵地建设的功能配置,设置设施设备健全配套的培训学习室、图书室、网络阅览室、排练室、演出场地;在人员上,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配备村居文化专员,负责组织、引导村居群众开展包括慈孝文化在内的文化活动;在组织上,按照社会建设和村居自治的要求,与综治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相互结合,组建自治慈孝评议组织;在活动上,既利用特殊节日开展日常慈孝活动,更要每年举行一次主题鲜明的慈孝文化建设展示活动;在经费上,加大经费投入,整合相关资金,配合使用,合力共举慈孝文化建设;在提升上,既发挥本镇干部群众的实践作用,也要借助外力,从慈孝核心的提炼、活动的策划、特色的展示、宣传推介、发展思路的深化、机制的完善等方面,不断研究深化,获得时代的活力;在建设成果上,每年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群众认可的实践成果、艺术成果、思想成果、制度成果,从而增进慈孝文化建设的发展后劲,同时也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吸引力。须知,慈孝之地,必是有德之地,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

(二)丰富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内涵,打造“慈孝渝北”

如果把慈孝文化建设推广到在渝北全区开展,调查对象普遍持支持态度,45%的人认为很有必要,41%的人认为有必要。渝北区自从2009年成功创建西部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区以来,连续以高分通过复查验收,城区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区的新目标相对照,与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精神文化需求的美好意愿相呼应,与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公共文化均等化的新要求相适应,建议可以将全国文明城区的建设范围扩展到全区各镇街,其内涵为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以慈孝文化为连接点,广泛开展慈孝文化创建,打造“慈孝渝北”,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建设提供软实力的“硬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

一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解决村居慈孝文化建设的阵地、设备、人员、经费、体制问题。二是通过区委宣传部等部门,统筹规划慈孝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创建、检查、评比、奖惩、研究、创作、普及、推广、教育、宣传等工作,以慈孝文化建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通过民政局等部门,创新村民或市民的自治组织结构模式,整合综治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成为农村社区或者城镇社区文明工作,下设慈孝小组、综治小组、计生小组,由慈孝小组的牵头,发挥其慈孝治村的作用。因为这些工作无论是在农村社区还是在城镇社区,都具有示范引导、教育纠正的共同性,也正是群众文明水平的提升点所在。

(三)干部群众要提升慈孝品德,争当慈孝模范

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本质是爱心,核心点是慈孝,即长辈的仁慈与晚辈的孝顺相结合、相互动,长辈或长者在家爱子孙,在外爱后生;晚辈或后生在家孝父母,在外敬长者,从而把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成为人伦至德。

党的十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强化道德的源泉——慈孝,培养仁爱之心,对父母长辈要有孝敬心,对子女晚辈要有关爱心,对社会他人要有怜悯心,对学习工作生活要有责任心,对国家社会、自然万物要有感恩心,对天地宇宙要有敬畏心。

一是养成家庭美德,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在长辈面前做一个好晚辈,在晚辈面前做一个好长辈,成为一个家庭好成员,争当慈孝之家。二是遵守社会公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注重社会形象,重视社会信誉,遵纪守法,乐于助人,邻里和睦,成为一个社会好成员,争当社会志愿者。三是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担当服务职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融入到爱党、爱国、爱渝北、爱社区、爱事业、爱人民、爱家庭之中,争当慈孝榜样,既做父母的好儿女,更做党和人民的好儿女。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D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11-18.

孝文化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一、总体目标

扎实开展“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两大主题实践活动,扩大“四德”工程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园区的软实力,为建设“实力”、“幸福”、“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

二、工作重点

(一)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1.组织发动。各村、各企业都要召开专项会议,层层传达贯彻全区“四德”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工作方案。要结合全区“四大工程”的实施,以“大讲堂”、“大教育”的方式,做好党的十精神、“精神”、道德模范事迹、文化经典、警示教育等宣传,动员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等各层面积极投入“四德”工程建设。

2.培育典型。从3月份开始,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围绕“六创八评”活动,以及“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等主题实践,逐项培育推荐典型,提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反映社会道德现象,区里将筛选先行人物、先进事迹,进行深入宣传,引导大众舆论方向。

3.强化宣传。各村、各企业要在显要位置增设、更换一批道德主题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四德”工程建设氛围。要利用广播、宣传栏,迅速向职工群众做好宣传。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道德主题节目创作,推出一批以道德建设为内容、以道德模范或各类先进典型为原型、来自人民群众身边的优秀文艺节目,并组织开展演出。

(二)扎实开展“六创八评”活动

1.“和谐文明集体”创评。继续在全区所有企业中开展“和谐文明企业”创评活动(经贸局牵头),在全区所有村居中开展“和谐文明村居”创评活动(农村办牵头),在全区所有家庭中开展“和谐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区妇联牵头)。在5月底前,各牵头部门要对按照创评标准,推选出先进集体,经贸局要推荐2个以上企业,各工作片推荐2个以上村,每村推荐一户和谐文明家庭。工(管)办要搞好先进集体的宣传培育。

2.“道德模范”评选。各村、各企业要按照龙高委发[2012]5号文件中《关于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创评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设立“爱岗敬业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尊老爱幼模范”、“优质服务模范”、“自强不息模范”、“见义勇为模范”、“热心公益模范”八个门类,筛选提报典型人物事迹。每村至少推选1名道德模范,企业推选5名以上道德模范,报送典型事迹,区“四德”工程领导小组将对先进典型进行评选,组织搞好宣传报道。

(三)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广泛开展“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两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六创八评”内容,吸引全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四德”工程建设,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1.开展“孝德在”活动。将“孝德”建设作为“四德”工程建设先导,从一人一家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断拓展,着力营造内孝父母、外敬老人的和谐家庭环境和友善社会环境。一是征集践行“孝贤标准”,将传统的孝德文化与当前的区情、民情相结合,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征集和践行“孝贤标准”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关心父母做起,在全社会营造知孝义、崇孝德、践孝行的良好风尚。二是创建“敬老文明号”,在全区所有具有服务职能的窗口单位、餐饮和商贸流通行业开展争创“敬老文明号”活动。通过落实为老优惠政策,优化为老服务环境,规范为老服务标准,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敬老意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三是评选“新二十四孝贤”,通过实践和评选活动,广树孝贤典型,宣传孝贤事迹,教育引导全区人民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孝敬长辈、关爱亲人、奉献社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四是组织开展“孝德文化节”各项活动,集中开展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社会实践,扩大社会影响面,将“孝德在”活动推向高潮。

2.开展“兴创业文化、践精神”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精神”转化为全社会富民兴企的内在动力。一是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研究创业文化理论、倡导创业理念、传播创业政策和信息、宣传创业经验和典型,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二是开展创业培训,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教育模式,为想创业的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支持和创业指导,提高群众创业能力。三是开展文化创建,在村居、企业、学校、机关不同层面培植创业理念、优化政策机制、开展创业服务,为全民创业提供优良的软环境。四是培树创业典型,围绕创业实绩和回报社会等内容制定评选标准,层层选树创业典型、宣传先进创业事迹,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五是夯实创业道德基础,积极构建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组织全区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积极参加“诚信联盟”,开展“诚信”评选和表彰等,教育引导全区群众树立“诚信创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力戒形式主义。在设计、组织实践活动时,必须与本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从群众喜欢、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的角度出发,避免敷衍应付、流于形式或华而不实、劳民伤财。

(二)要善于总结提高。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围绕新形势、新变化,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拓展思路、提高标准、丰富内容,努力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扩大参与面。

(三)要注重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机关、强企、强村在“四德”工程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各牵头部门要在本领域内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实力强、“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好的部门、企业和村居与实力弱、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的单位、村居开展“文明联动”、“文明共建”,通过传授经验、提供帮扶、共同开展活动等形式,促进整体文明创建水平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四德”工程建设是全区长期性重点工作之一,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坚持常抓不懈,要逐级成立“四德”工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组织好本单位、本辖区“四德”工程各项活动的开展。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卡实责任,层层落实,安排相关人员搞好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孝文化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孝道文化中小学生传统美德一、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缺失。按理,孝亲敬老教育大多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训诫和行为感化而来,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对学生品德要求较少,对孩子孝敬父母方面做得不够,家务劳动不让沾,体育课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不予纠正,结果使得这些孩子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傲,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性,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

2.我市家庭孝道教育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属于“421”。“1”是指一个独生子女,“2”是指爸爸、妈妈,“4”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人对孩子基本没有孝道的要求,只有付出,独生子女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她)百般疼爱、千般关心、万般呵护,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

3.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行为形成的影响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老龄化形势严峻,我国老年人“未富先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是“4+2+1”模式,小孩得到充分甚至过分重视,老人相对地位下降,社会上出现重幼轻老、爱幼嫌老、顺幼逆老,青少年孝道意识淡化甚至丧失,歧视、虐待老人时有发生,“青――老”关系恶化。例如2011年吉林市昌邑区中兴小学在全体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600份,调查中,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人(家人、亲属、邻居等)孝顺老年人的情况的评价:非常好为10%,比较好为50%,一般为35%,比较差和非常差占5%;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教育还存在反面影响,不知道孝道的大有人在,一些人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子女间相互推脱甚至遗弃父母。

二、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多渠道开展孝道教育

针对以上原因对中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探讨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重视学生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青――老”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掘“孝道文化”学习素材,撒播文明

吉林市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市教育局、市妇联每年组织专家讲座,(“三八”节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团成员,来吉林进行传统孝道教育专题讲座),每年利用工作会聘请专家专题讲座至少一次。组织家长教子经验介绍,市直学校、县(市)区所属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或评选好家长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子女方面,对子女以身作则。学校利用各种渠道正面宣传孝敬父母的案例,使中小学生听到、看到、切身体验到我国孝道文化的教育效果。如吉林市船营区二十三小五年级学生几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吉林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对我市中小学生有很好的正面影响,很多学生自发组织为她捐款,带动我市中小学生自觉孝敬老人。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吉林市朝鲜族实验中学德育校本教材以传统孝道教育为主要内容切实可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很好;课堂渗透,感悟良好品行;规范学生行为,制定系列孝道制度。约束学生行为。2011年4月吉林市教育局在吉林三中召开“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孝道文化”德育工作现场会,学校开展活动的相关案例代表吉林市教育局上报到中国校外教育网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吉化三中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爱心小天使”“社区小义工”活动让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乡镇、走进社区参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2.家庭的传统孝道教育是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有效补充

孝心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感恩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为重要,很多事例证明,做父母的应该督促孩子做家务,促使孩子将孝敬父母的观念转化为关心父母的行为。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孝文化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孝文化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90后已经成为未来国家的“责任人”,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已经成为未来国家承担者。但是现在有关人士认定90后性格特点是“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帮助,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清醒认识现实,珍惜发展机遇,勇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想开放独立,早熟干练而又叛逆,追求非主流的世界,生活大众化,人际交往广泛多元化,关注朋友忽略父母,代沟矛盾冲突加剧,保护个人隐私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

我们先来看看湖南省某高校发生的事件。

案例一:A校计算机专业新生,来至黑龙江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只靠3亩薄田支撑生活来源,家里唯一的男丁考上大学,已经成为他们未来的希望家里七拼八凑的给他准备了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学习2个月后电话父亲需要购买电脑,家里说实在没有钱,他说没有钱我就跳楼,父亲恼火地应了一句要跳你就跳吧。男生便从7楼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案例二:B校一女生爬上宿舍楼6楼,经过短短几分钟的徘徊,便纵身跳下,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据调查,该女生跳楼的原因是和男友吵架,男友提出分手。

案例三:C校女生上完体育课回到宿舍发现停水,立即打电话向父母求助。其父上网查找到校长电话,校长说明情况并告知停水时已经在学校下达通知,但是校长还是联系系部书记,系部书记又找到年级辅导员,辅导员最后找到该女生,找该生自己的宿舍同学借了水,冲洗了一下,学校在一小时后来水。这样简单的关系处理,一分钟就能解决的事,结果绕了一大圈,惊动了很多人。

这都发生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案例一、案例二都是代表了部分不珍惜生命的人。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决定放弃生命的时候却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案例三中的女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过分依赖父母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困难大小,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处理事情非常困难。这些案例都表现了当代“90”后大学生严重欠缺的正是“孝”。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所有人都是由父辈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生命受之于父母,所以说首要学会的事情便是“孝”。从某些专业人士对他们“关注朋友忽略父母”的结论就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孝”的严重缺乏。

中国五千年文化都以“孝”在进行传承,从舜帝的“诚、孝、仁、和、中”为中心思想的,到后来孔子等儒家思想“孝”文化的推广,《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①古人都以爱护身体发肤来表达自己的孝心,而我国现阶段“90”后大学生自杀率为0.04%,还有上升的趋势。

很多“90”后大学生在放弃生命的时候,完全不会顾虑这会给家庭及父母带来的多大伤痛。知名社会学家柳中权说,“46%的人对自杀的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也就是说,从自杀意念的产生到自杀行为的付出,一条鲜活的生命在5分钟之内便终结了。”②

根据对湖南省A地区某高校3125名新生的进行心理调查,26.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90”后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性,也从侧面说明当代“90”后大学生“孝”的缺乏。

1 当代“90”后大学生“孝”缺乏的原因

1.1 “90”后大学生有严重自我主义

当代“90”后大学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好多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都是父辈几代人关注、呵护的成长起来的,长辈们的过分痛爱和关心使得他们养成了索取索求都是理所当然的心理,认为长辈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甚至出现了“书是给父母读的,学是给父母上的”这种错误思想,这种普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主义严重。一旦进了大学校园,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和“关心”,这种角色地位的快速转换使很多自我中心主义严重的“90”后大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和失落感。同时他们欠缺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这种失落和焦虑情绪很容易演变成对前途的迷茫彷徨以及悲观、绝望的极端主义情绪。还有一部分“90”后大学生考上大学后,自以为成为“天之骄子”,便目空一切,从不将父辈的教诲铭记在心,甚至对老师的教育也爱理不理。特别是有些离异、单亲、再婚等特殊家庭环境的“90”后大学生,其父母有着亏欠儿女的心理,对他们过于顺从,更使得他们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1.2 “90”后大学生普遍缺乏上进心

很有一部分“90”后大学生认为进了大学校校门,就可以彻底摆脱了高中时代埋头苦读的日子,学会开始享受生活,开始泡网吧玩游戏,逃课看小说等等。很多人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学习、生活都表现出混日子的状态,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学分拿够,多挣的浪费”。还有更重要的一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以及人生道路,却往往忽略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也忽略自己的选择对父辈及家庭的影响。

2 “90”后大学生孝文化推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支撑点,同样孝文化教育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90”后大学生普遍生命意识的淡薄,亟需孝文化教育的唤醒来推动生命教育。

2.1 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的在道德、品德以及全人类的精神美德。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记载了数不尽的如“望云思亲”、“彩衣养亲”、“打虎救父”等关于孝敬的故事;从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由此出发,孟子提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还有《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这些都说明,“孝”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伦理和道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修养。当代“90”后大学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载体,对他们推广孝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2.2 “90”后大学生积极健康生命教育的需要

“90”后大学生积极健康生命教育的形成,自制能力是关键,如何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是关键。孝文化可以成为“90”后大学生其自制能力的动力。“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情况独生子女担任的角色,让我们好多父母都把“溺爱”当“痛爱”。“90”后大学生现在已成年,可以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他们如能时刻谨记父辈的养育之恩和谆谆教诲,并同时保持感恩之心,他们就能够做到控制和抑制不良的情绪产生和蔓延,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心理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3 提高“90”后大学生上进心的需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着挑战,特别是“90”后大学生在这样的时期,自己发展既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国家的开放力度加大使得一些腐朽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在不断地侵蚀“90”后大学生的心灵。“90”后大学生如能心存孝心,就能为消除父母的担忧情绪而时时刻刻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4 “90”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当今社会网络文化的发达,已经可以做到无所不能,“90”后大学生都是在网络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过多外来文化的侵蚀,而“90”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对网络文化的选择比较弱,网络出现的杀人游戏和对生命的无视,对他们生命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孝文化的推广可以带动他们健康的生命成长,积极心态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明琴,成皓.感恩教育在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5).

孝文化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华孝文化 “两型”社会 “思政课”教学 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感恩教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逐步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独自的课程特色。

一、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凸现“感恩、责任、忠诚、奉献”的德育主题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孝感。孝感是全国著名的孝子之乡,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就有董永、黄香、孟宗三个孝子出自这里。孝感是中华孝文化中一块具有坐标性质的热土,孝文化品牌是历史对孝感最好的馈赠。“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人伦道德的基石。近几年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丰厚的中华孝文化资源,发掘中华孝文化的核心内涵的当代价值,把弘扬中华孝文化作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系统工程来抓,发掘中华孝文化资源,推进中华孝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构建“在职业技能实训中提升思想道德、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的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构建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体系、组织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传承美德当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先进典型谭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刘云山、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张昌尔等先后就湖北职院弘扬中华孝文化,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谭之平同学的先进典型事迹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在“思政课”教学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充分运用地域优势,以孝为坐标,将孝文化、感恩教育贯串与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体验、成人成才、回报奉献、共创和谐”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感激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恩、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人文情怀、群众观点、实践技能、创业能力;传授包括敬、信、忠、诚、慈、善、恭、和、礼、让、谦、宽、廉、俭、直等美德范畴,对高职学生孝老爱亲、忠于事业、成人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迫切需要。孝文化是涵盖一切关于孝的思想观念、理论制度、行为规范、文艺作品以及相关民风民俗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孝文化宣扬人性的真善美,行孝成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孝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性。孝文化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提倡和亿万群众的实践,已发展成为中华道德规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感恩是孝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孝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能力。推行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感激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恩、感激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感激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先贤的教导之恩、感激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常谋创业之道,共创和谐社会。

(2)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7年11月16日,教育部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进一步渗透中华孝文化的内容。

(3)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统一状态。最早提出“和谐”一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马克思最早把“和谐社会”上升到理论高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继承、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孝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从孝的起源与本义看,中华孝文化是构建中华社会人伦和谐的产物。中华孝文化强大的社会稳定作用首先表现为以孝待亲、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长在家庭,逐步成长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标准,在经历了资源取向、能力取向之后,正向素质取向发展,“职业忠诚与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结协作与职业规范、节约资源与和谐友好”等职业道德以及作为其内涵的价值观,将成为“两型社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中华孝文化内涵丰富,如果正确引导,能够派生出许多健康的社会规则,推动四个文明建设。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单位尊老,上行下效,竭忠尽力,事业兴旺;社会敬老,人人互敬,团结友善,社会和谐。弘扬孝文化,推行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大学养成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可以促进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成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对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中华孝文化资源,推进中华孝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建立了“在职业技能实训中提升思想道德、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的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架构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体系、组织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传承美德当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1)认知体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将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与“思政课”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2008年建成了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出版了中华孝文化理论研究书籍3部,出版了中华孝文化通俗读物5部,在校外建立了7个“思政课”及感恩教育基地。

(2)组织体系。制订了孝文化、“八字品格”、“两型意识”进课堂、进讲义、进头脑“三进”工作方案;建设了全国高校最大的义工组织之一――湖北职院义工社,注册会员8355人,由“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先进典型谭之平任社长,校内二级学院设有分社,建设了跨区域义工组织――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吸引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0多所高校大学生参加。建设了中华孝文化讲师团、中华孝文化艺术团。

(3)实践体系。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小孝与大孝结合起来,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专业实训和义工服务结合起来,将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注重中华孝文化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科普宣传”、“老年护理”、“科技下乡”、“健康体检”、“义务家教”、“结对帮扶残疾家庭”、“家电维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心理咨询”、“家庭理财”、“义务导游”、“无偿献血”、“文化进社区”等工作品牌。

(4)评价体系。“思政课”老师、班主任、实训指导老师、义工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评价、鉴定。建立学生思想道德档案。每年开展感恩之星暨孝老爱亲楷模的评选表彰活动,举办颁奖晚会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已举办了九届感恩之星暨孝老爱亲楷模评选活动,共表彰了1000多名感恩之星、200多个感恩先进集体。设立感恩文化基金,对感恩行为进行资助和奖励。推荐校内感恩之星参加市级、省级、部级思想道德类模范的评选。

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把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深入研究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原则和方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互动的原则、真诚可信的原则,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等,在教学中必须得到有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典型教育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运用于教学之中;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积极探讨课程教学新模式,在面上全面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案与要求,建立共享性课程教学资源库,在点上推出精彩课堂、特色课堂、受学生欢迎课堂,以点带面,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创新课程考核办法,将课程考核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结合,实行多元化考核。改革考试目标,既考核学生对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掌握程度,又看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传统的、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办法为“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结合”的多元考核办法,便于考核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占50%(考勤、课堂表现、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校内的多种教育形式占20%(论文、演讲、辩论等)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基本能力素质的掌握情况;

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占10%;

实践教学占20%,(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参观感想等)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化情况。

三、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很重要。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结合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是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相关期刊更多

校园文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漓江出版社

小品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