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热点

体育教育热点

体育教育热点

体育教育热点范文第1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研究近五年来国内外研究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章,发现广大国内外研究者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涉及多方面,其中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相对较多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可以直接决定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如何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方法

通过对近五年来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搜索,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上;而国外对体育教学这一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模式、融合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内容、跨学科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评价等。对近五年来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近年来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方向。

一、体育教学方法呈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现象

如今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体育领域,而呈现出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现象。一节完整地体育课下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有时候甚至会用上数学、物理、计算机、体育统计学等知识与方法。

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先对体育知识进行分类。体育能力培养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或运动技能之后,才算掌握了体育知识。体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或运动技能的过程,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理应选用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热身练习和基本动作练习需要用到运动训练学知识和运动解剖学知识,在设计负荷大小时需要用到运动生理学知识,在进行投篮练习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入射角越大更容易进球的关系时,甚至要用到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又如在对体育知识进行分类时需要用到认知心理学知识和体育统计学知识;标枪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物理学知识等。

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趋势,这不仅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教学方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周登嵩老师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体育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比较多,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采用的方法及手段也多种多样,关于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及运用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关涛认为,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突出健康目标,二是要体现价值取向,三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2]相玉芹认为:“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符合学生特点、依据教师的条件和特点、依据学校场地器材。”[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而灵活采用分层教学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和拓展教学法等。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因为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只有牢牢掌握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功能及特点,了解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体育游戏广泛走进体育课堂

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因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内容枯燥,运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开心,乐于去学。体育游戏可以运用在体育教学之前的准备活动,也可运用在技能技术教学中,还能运用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中。在用游戏中,学生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能更快地进入体育课的状态。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同样可以结合体育游戏。如发展腿部力量时可以采用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可以运用推小车,发展灵敏素质可使用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进行教学。当然,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强调游戏的纪律性,重视学生的安全。

总之在进行教学时,体育游戏可以用在课堂的任何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老师应该合理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近五年内国内外学者关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甚多,出现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值得体育老师们学习借鉴。但在一个变化的时代,老一套的方式方法终究会有不适合的一天,为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还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创造更多的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而使得体育老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170-171.

体育教育热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借网络世界而迅速地产生、传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信息与人格教育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社会“热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很多人的一天都是从打开电脑,浏览当天的新闻要点,关注新的一天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热点”开始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笔记本、手机功能的日益优化使他们可以无时不刻的随时登陆网络世界,网络信息的飞速传播使任何人也无法预料下一刻哪一个角落里的人或事会顷刻之间“窜红”网络。

网络“热点”似乎已经引领了社会传媒的“热点”方向,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对社会“热点”问题避而不谈只会导致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只能让教育剩下空洞的外壳。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热点”问题带给教育的价值,并及时有效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一、 社会“热点” 问题教育的价值分析

1.社会 “热点”问题引领着时代的价值导向。社会的“热点”往往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热点”问题的产生体现了问题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引起了广大的社会成员的关注或质疑,从社会“热点”地更替上,也可以看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思潮热”到后来的“传统文化热”、“爱心热”、“市场热”,无不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更替[1]。今天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利益为先的诱导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是非判断标准日益模糊,人们的精神信仰受到冲击与怀疑。很多涌现出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引发人们激烈得讨论,正是这些思考和讨论使得人们对真理、价值,对社会责任、公正等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社会 “热点”问题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格信息。社会“热点”问题反映着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人的价值选择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热点”问题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格信息,体现着道德、责任、意志的价值。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后,江苏首善陈光标的义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捐出一天全部乞讨所得的乞丐也同样令无数人感动,他们行为都折射出了“同舟共济”、 “扶危助难”的社会责任感,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捐助者,在这一场自然灾害的牵动下,人类的善良、同情心、责任心,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彻底地表达。

社会“热点”蕴含的人格信息也常常是多面的。对于“6·30”和之后的多起“醉酒肇事”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的热议,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漠视他人生命行为的谴责。邓玉娇案表达了公众对强权、特权的憎恶,对弱小者善良、勇敢的支持,对社会公平、正义呼唤。而“艳照门”事件的疯狂扩展更是折射出了人类灵魂的阴暗面,当然,它同时也让很多人明白,人不仅要做到“自尊、自爱、自律”,人与人之间也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尊重”。

对于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必须要充分发掘热点背后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的引导。

3.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脱离生活,内容过于空洞,流于形式,常常就教育论教育,就管理论管理,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人生指导。教育应当具有时代性、具有开放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推陈出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必须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社会“热点”通常反映的是社会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有时候也会体现时代的争议。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感触敏锐,反应强烈,他们有知识,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也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性。同时又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诸多涌动的社会“热点”,面对“热点”背后所宣扬的价值导向,他们内心会产生焦虑与困惑,这个时候,需要教育的主动介入,需要教育的关怀与引导。对于一些非正确的“热点”价值导向,教育不应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相反,主动地介入,坦然地面对并作出合理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对“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内化为情感意志,这样的教育才会具有说服力。

二、社会 “热点”问题教育过程中的人格矫正与养成

(一) 社会“热点”问题中人格信息的提炼与选择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剖析来实现人格教育,首先必须选取合适的素材,什么样的“热点”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人格完善的积极作用。有人提出过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一,符合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第二,了解大学生的主体需求 ;第三,近期有影响的国内、外大事[2]。笔者认为,这三方面的原则符合社会“热点”问题教育中的一般要求,教育以培养健全发展的人为目标,教育必须切合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需要,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发挥引导作用,同时,教育也承担着关注社会民生的责任。但是除了上述三原则之外,笔者认为,在深入进行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完善的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来选取“热点”问题。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有:无聊、懒散,缺乏生活的目标与动力;偏狭、自我,为人心胸狭窄、挑剔、嫉妒,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自尊、过度优越,不懂得换位思考;虚荣心强,敏感脆弱;退缩、回避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环境适应不良,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关系,具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等等。以上这些人格发展不足归根结底都是个人缺乏对自身作出恰当、合理的认识与定位,不能及时调整个体的心态造成的。我们在教育矫正过程中,就可以挑选大学生普遍关注、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提炼当中的人格信息,以社会生活为素材,实现人格教育的完善与优化。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官员为自己的不恰当或失职行为道歉的事例,相对于沉默、否认、辩解和推卸的行为方式,显然前者很快获得了公众的谅解,这些社会“热点”事件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那就是:真诚、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才是积极正确的人格品质,同样这样的品质也会换来他人的宽容与支持,为自己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而刚愎自用、傲慢无礼、拒不认错,只会激起他人的反感与厌恶,莎朗斯通无疑是个最好的例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能够在平等的探讨中逐步实现教育的目的。

(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以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终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探索恰当的方式方法。

1.要注意教育过程的隐蔽性、生活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沿袭的刻板枯燥的说教方式,使学生在经历了小学、中学阶段的忍耐体验后,不仅有了本能的抵制和排斥心理,并且自然地将课堂教育划归为知识,而不能自觉内化为个体的情感意志。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形式导致了学生的知行分离,而目的鲜明的德育教育,常常又会造成让学生觉得假、大、空,很难从内心做出认同。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就是要让教育生活化,同时,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将教育隐蔽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是采取公开的方式要求学生怎么做, 如何做, 而是把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培养目标、道德准则等抽象的理论和敏感的社会问题, 通过载体的传递、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达到净化思想, 升华自我的教育效果[3]。

2.注重情感教育,由说服型教育向关怀型教育转变。社会“热点”问题教育贴近生活,就要以生活化的方法付诸实施。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并尽力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把教育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就会激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进而提升价值观,形成理想人格。每个人都具有希望得到关注、受到重视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将教育的目的换一种角度传达出去,不是时时刻刻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做,而是时时刻刻表达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校园安全事件一经爆出,通常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火灾、校园杀人等等常常会引起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责问,这种时候,简单的严格要求与检查并不能得到学生理解,而从关心他们的人生、财产健康的角度多加提醒,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温暖与感动,也更容易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可以融入在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任何阶段,能够在平等、和谐的生活中进行渗透,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教育要实现对人格的完善与提升,也必须在身边的一点一滴中做起。

参考文献:

[1]周军.论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体育教育热点范文第3篇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一般能够引发人们普遍参与的欲望,并且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促使参与其中的人表现出相似的社会心理状态,在一定团体范围内形成特定的情绪氛围。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学生群体能够与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广泛接触,因此在出现社会热点问题后,大学生必然会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会受到影响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1]。由此可以看出,因为学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受到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舆论导向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更为复杂,极大增加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甚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难以结合学生受到社会影响形成的心理特殊状态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思想状态的形成。可见,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并尝试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应的辅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化。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措施

由于社会热点问题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新时期要想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应该尝试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争取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具体来说,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热点问题都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必然会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是对青年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加强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关知识的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2]。

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会涉及到我国外交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当前社会热点中的“朝鲜半岛核试验”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其与教材中相关外交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等分析当前对待“朝鲜半岛核试验”的态度,在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保证思想政治效果,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政治判断能力加以培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发散思维,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向学生解析社会热点问题,而是要适当的设置探究性思维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如针对当前我国“雾霾”问题严重的社会热点,教师在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教学和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在污染、环保方面的所学知识,对本地区出现雾霾的原因进行探究。这样结合社会热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并且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对污染、雾霾和环保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对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

(三)打造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体育教育热点范文第4篇

一、高校思政教育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片面解读

思政教育属于高校管理中的行政体系,与党建工作挂钩,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控制较强。在主客观思想环境的干扰下,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设定、活动设计、日常管理等方面表现出统治性,片面地选择正面、积极的社会话题来弘扬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

殊不知,这种强制性、围堵式的教育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能辩证地解释社会话题、探讨热点问题。一味地美化优质信息,摒弃负面社会现象,会失去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和启发作用,致使学生生活在“假象社会里”,在理解思政教育内涵、融合思想理念的过程中陷入被动,思政教育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1.社会热点问题蕴含的价值和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思政教育的方向与社会热点高度吻合,由社会热点问题也能反映出思政观念。社会热点不仅能高度概括社会思政观念的改变趋势,更能充分说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问题。正因为高校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足,所以更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进行陈述、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明辨是非。

2.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现实意义

虽然社会话题不能高度概括世界观、人生观,但是它能把具体的思想、观念落实到每个公民能够触及的事件上,利用事件的说明能力和传播能力,来阐述社会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由此可见,社会热点能够有效填补高校思政教育高起点、高落点的弊端,纠正教育学术内容的错误观念。同时,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重新阐释问题。这种实践思考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培养学生的鉴别力,用积极“入世”的态度去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3.提高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1)设置专属机构

学校可以设置专属机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从网络、家庭、学校中寻找值得探讨的议题,并根据议题内容创建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思想动态测验活动,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2)改进“两课”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把重要的理论内容进行再翻译,结合实践活动、主题探讨、问题探究等活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把创意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流内容,不断挖掘活动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如社区服务、义务献血、环境保护、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体育教育热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热点问题 变迁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序幕。高职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高职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的历史变迁中看到其发展的脚步。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由宏观层次进入微观层次,其理论成果和高职教育实践工作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按照热点问题的相对集中程度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是高职教育研究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高职教育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刚刚创立,1997年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及国家“三改一补”方案的实施,高职教育进入起步阶段,并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由于此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基本空白,这一阶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无法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办学观念陈旧,不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办学体制和机制僵化。高职教育的研究及理论成果较少,对高职教育的实践指导更无从谈起,导致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热点问题主要是高职发展动因、国际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定位及内涵、办学途径等一些较为宏观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成果有限,但基本澄清了人们对于高职教育的认识,对高职教育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因主要从生产方式、劳动组织方式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共识,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主因,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缓解就业压力客观上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国际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模式为对象,结合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基本上明确了国内和国外对高职教育内涵理解的差异,为我国高职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奠定了理论基础。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形成了明显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富含高职自身属性的建设观、人才观、教育观、专业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厘清了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对于科学认识高职教育,开展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这一阶段未能在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及办学途径等热点问题上形成理论成果,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刚刚起步,历史较短,很多理论成果没有经过高职教育实践工作的检验及社会众多因素的制约,这些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但缺乏可操作性,在高职教育实践工作中难以实行。

第二阶段为本世纪初的前五年。这一阶段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上一阶段的一些热点问题如高职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具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入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研究,即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特别是能在生产实践中解决技术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支持,从而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较高的就业率就是最为明显的体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使得热点问题由宏观层次迁移到中观层次,主要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高职学制等。这些热点问题的破解成为高职教育转型、提升的瓶颈。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本上以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我国台湾地区为对象,形成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理论成果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高职院校以此为依据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全国推广较为困难,特别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严重滞后。高职学制问题也是该阶段的热点问题,为了摆脱本科压缩型的学科课程模式,通过研究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明确提出了高职的基本学制为两年,并于2005年开始在高职院校实行,但实践证明两年制学制导致高职生学习时间缩短,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执行,培养的高职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欠缺,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且两年和三年两种学制并存,高职院校管理成本和难度加大,随后逐步恢复到原来的三年学制。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不足以支撑两年学制。高职学制改革的失败提醒广大高职教育研究者在研究高职教育过程中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与此同时对高职学制的研究获得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高职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其层次不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提出应该举办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的设想,同时做好和中职教育的衔接,但由于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办学标准研究甚少,难以进行实践。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今后我国高职教育将以专科层次为主并逐步发展本科层次,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研究应该是未来高职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第三阶段为2006年至今。2006年12月,国家100所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启动,标志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规模扩展彻底转变到了内涵建设的阶段,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认识到无论是高职教育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建设,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逐步深入到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这一微观层次上,课程模式的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仍未摆脱本科压缩型的学科课程模式,难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课程模式的研究引申出了另一个热点问题,那就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执行者即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实训基地建设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和高职教育的实践工作结合更为紧密,更有可操作性,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常州工程职业学院采用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就是课程模式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地文化差异较大,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推广仍有较大困难。如何建立中国特色高职课程模式仍需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探索。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即“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标准已有明确的共识,但如何培养仍需进一步研究。

高职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其实践几乎是同步进行,涉及了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但经验性、工作性的文章偏多,理论水准有待提高,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的建构。目前高职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了专业化队伍,大多数高职院校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机构,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硕士点、博士点陆续以高职教育为研究方向,出现了很多以高职教育研究为方向的专家级研究者和学者,必然会提升高职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热点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具体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性进一步增强,为高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保障。但是没有解决的热点问题,仍需高职教育研究者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研究方法,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理念支撑与实践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