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创新理论,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品质、哲学内涵及具体层面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品质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充分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

1.1科学发展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为基础发展而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又一重要关头。科学发展观就是与时俱进产生的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以邓小平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基础,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改革开放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目光放在了更为全面的社会发展上来。

1.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应对新挑战所提出的党的新指导思想。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面对不同的时代要求曾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指导了我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前进。科学发展观是与时展、与实践发展共同前进的党的新的指导理论,它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了党对国家建设、自身建设的认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

1.3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参与到国际发展中来,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问题,提出了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理念。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将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将借助世界发展之机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整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科技论文。

2、科学发展观在哲学内涵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精神,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科技论文。

2.1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

对于人的关注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一条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把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发展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以现实中从事生产、生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作为其出发点、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视为发展主体、发展目的、评价发展的尺度,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髓。

2.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又马体现了克思主义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发展。

2.3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建设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全面的方向。

3、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层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关于发展的具体问题上坚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了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在发展认识论上,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它继承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把发展看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发展方法论上,科学发展观在保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协调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科技论文。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生产,因此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到发展观的高度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协调并有利于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构建节约型社会,协调了人与资源的关系,是保持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效办法。

在发展战略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步骤,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仍以发展生产力为任务,将社会的和谐列入富强、文明、民主的战略目标之中形成物质、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局面;同时更加关注分配的公平性,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而努力。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在党内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深化了发展为民的思想,更加凸现了党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的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要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以对当前国情、党情、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从不同层次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是新形势下发展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人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生产中实现,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解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新情况下,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实践举措。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解放具体举措。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基本观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十分重视人,他把历史看作是人的历史。他指出,对于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础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现实的人的五大需要:(1)维持自然肉体存在的吃喝住穿;(2)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3)建构家庭,繁衍后;(4)建立社会关系;(5)从事意识和精神生产。这五大需要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最基本的和第一的需要是维持肉体存在的吃喝住穿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需要,递进地产生了后面四种需要,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或者经济生产,还包括人口生产(或者叫人的生命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地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②

第三,生产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必须实现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③。生产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变化,财富的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变化,直接生产了新的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大机器生产为无产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提供了可能,而无产阶级的觉醒,使社会生产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观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不可能提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具体举措,更何况一百多年来科学突飞猛进,人类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马克思也不可能想象到。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在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上,有些地区领导认为,只要能引进外资就是政绩。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其要旨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进。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范文第3篇

一、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就必然使得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品格。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真精神内在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回顾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程,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使这一新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理论上的科学性;而这种科学性,完全建立在那一时展的实践基础和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之上。因此,马克思主义回答的正是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对这一时代的最具实践性的反映。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真精神内在的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是人们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实践的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事业没有任何意义,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实践活动最一般的客观规律,并推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发展,以达到改造世界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目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切哲学观点归根结底都应该围绕实践加以阐述。政治经济学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的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无产阶级只有摧毁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只有消灭三大差别,才能最后跳出资本主义的牢笼和藩篱。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能正确指导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深刻地体现了实践性的品格,而且这些组成部分之间也是建立在高度的实践性基础上的。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真精神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归属上。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可以看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关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一贯主张对现实、对“真实的社会进程”进行科学的研究,“他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批判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集中于思考社会的未来。因此,马克思设法对世界提出清楚而直接的观点,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通过各历史时期来看世界的发展进程”。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说明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关注和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学说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列宁根据时展的新变化,实事求是,在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创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初步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个课题做出的更为系统的回答,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基本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发展,怎样的发展”的问题。这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总体系中,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的结果,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一种理论创新。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明显的特征品质。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精神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程恩富教授给出了四个层面的定义:首先,从创立主体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学术内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第三,从社会功能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第四,从价值观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也有这样几种定义: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反复的说法,即同义语的反复;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实际上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功能;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主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在这个表述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这个定义中不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差别在这个定义中被忽略了,另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在这个定义中被减弱了。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定义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就无法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也就无法将它与其它的学科领域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及后继者们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研究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存在的一般形式、运动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等一般规律的科学。简单的说,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人发展的一个庞大系统的哲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还是正确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2.1历史实践精神

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基于实践的观点,哲学上的各种变革才得以实现;正是基于实践的观点,在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穿始终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得它区别于其他的哲学派别。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存在缺陷,因为它们都没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实践活动,那么在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上难免会很片面。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基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现实世界,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扬弃,并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在世界观、历史观和自然观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彻底的、统一的哲学体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贯穿着实践的观点,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说是实践的哲学。

2.2历史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发展规律。它指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它们要符合彼此的发展状况,否则就要革命或者是改革。像辩证否定观,它是对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它是促进新事物产生和加速旧事物灭亡重要纽带;其二它是联系的环节,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新事物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可见,辩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它既不会对一切持肯定态度,也不会对一切持否定态度,而是坚持肯定新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坚持否定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因素,从而做到对一切事物的合理肯定与适当克服。通过批判,可以使实践活动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具有创新性、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通过批判和创新,推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见它是具有历史批判精神的哲学。

2.3历史主体精神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把面向人民群众,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其实,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人的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他认为,我们只有把目光聚焦在现实的社会需要,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环境,才能够融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为一体,才能够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才能够把 “历史科学”(也就是既包括人类史、又包自然史的科学),作为“唯一的科学”。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远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远离自然科学“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远离当时“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综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涉及到了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哲学等方面。基于他的立场,马克思认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上述这些只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在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以及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也就成为了马克思探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从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有利于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像、邓小平的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重要思想的形成,正是在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多种矛盾,像商品经济中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容易导致资本对劳动的严重剥削,像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容易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经济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鉴于此,我们当然不能坚持《资本论》中马克思否定商品经济的观点,更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南针。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剔除糟粕,汲取精华,把《资本论》中蕴含的一些普遍规律,像生产力发展规律、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等等作为我们行动与实践的指南进行坚守。其实,就马克思、恩格斯的种种观点而言,都应该用这种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不仅要看到它们表象的东西,还要探究其表象背后的东西。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以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3.2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答案,但是很难找到共识。自然而然,它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者们极力想要解决的理论难题。

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点。一切假马克思主义,要么一味地只谈理论,要么只是一味地高呼某些马克思主义的口号,并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实践的向导。一切真马克思主义,不仅认识世界,同时也着手改造世界,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3.3有利于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原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至关重要。那么,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发展,要想真正维护和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这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以及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是,在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普世价值之间关系时,既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联系,既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分离开来。弄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我们很容易看出那些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符合绝大多数人价值取向的理论,都是同马克思的理论相符合的。

3.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理论与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要求。所以说,实践中就应该时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历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与探究,从而解决好社会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发展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实践中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指导,那么在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成果,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保持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践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样才可以在实践中使人民群众把理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即历史实践精神、历史批判精神和历史主体精神,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的关键,也是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进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1).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整体性;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30 ― 02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正确理解是形成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前提。要培育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性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1.课堂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课堂教育的效果以及授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朝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向在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四门课程之间的协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存在分工也就注定存在内容分割,如何加强四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是许多高校都在探索的问题。其次,课时限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内容繁多,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课时紧张的问题。教学内容不能完成,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体系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规范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内容保罗广泛,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各有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更愿意讲授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对于自己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往往粗略带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实践教育的碎片化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项目非常丰富,但是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部分无疑是最有针对性的。但是,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班级多人数多,面对众多学生,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都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发的零散的进行社会实践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了解实践的目的,也不能有效地把课堂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问也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被动的完成课程任务的的角色,这也就谈不上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根本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甚至取消了这一部分内容,这就注定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3.经典阅读的碎片化问题

引导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史的阅读越全面,越有助于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面临着在的信息海洋中挑选和接受信息难题。在“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体系结构完整、涉及领域广泛、思想理论深邃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阅读普遍表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十几个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除了少出感兴趣的学生,绝大多数大学生只零星的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少量文章,或者只阅读过经典著作中的少数段落或句子,甚至少数学生从未翻阅过马克思主义的任何著作。如此一来,许多大学生就只能通过阅读二手资料来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些资料部分自于互联网的文章、帖子、评论、读书笔记等,部分来自于知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二手资料的阅读成功克服了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诸多困难,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一条捷径。但是,这些资料无不带有作者鲜明的立场和倾向,有的网络评论仅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并没有做科学的研究,有的甚至毫无考证毫无根据,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但这些主观性强的言论往往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从整体性上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前提。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引导他们抓住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

1.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理论的相同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也有鲜明的立场,而与历史上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福利,求解放。它历史性地颠覆了过去只为少部分谋利益的思想史。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0年《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民大众的基本立场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区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在立场和出发点上的根本不同。

2.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庞大,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简单堆砌,而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形成的整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应该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引导大学生按照学科分类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不同学科基本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是不稳定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要引导大学生结合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出科学的认识和评判。

3.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从整体性上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唯物辩证的方法。当代大学生也应该掌握这一根本方法,用来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方法,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较快的发展;只要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方法,我们的事业就会受阻。再次,实践的方法。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决不是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寻找答案探寻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从整体性上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1.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少数大学生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就形成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的观点。因此,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就必须主动干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兴趣,引导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大学生和普通公民不同,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他们被赋予更加艰巨的使命。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引导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和信念就会动摇,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就会受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面对各种针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歪曲,必须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积极回应,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和它同时代甚至比它更晚产生的许多理论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生命力,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给它添加新的时代内容,使它一直保持生机活力。正如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2〕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当代中国最有生机活力的一代,马克思对我们事业的引领作用是否能够持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持续创新和发展,关键在这一代人。所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仅要让他们从整体性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要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从书本上和课堂上的内容转变为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思想武器。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需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大学生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促进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实践和时展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继续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