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迪;借鉴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0-02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更需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但是,学习和借鉴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决不能把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整体照搬过来,对于其中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也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分析借鉴和吸收,使其成为能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而不相抵触的有益成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

一、深入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珍贵的思想遗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不少人比较尊重历史,重视对思想遗产的深入发掘和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本世纪20年代初,当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结合本国革命实践从事理论探讨时,第二国际的一些思想家们仍在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某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他们蔑视辩证法,抛弃黑格尔。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来源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一批代表人物,为了总结欧洲某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原因,针对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错误倾向,就十分重视从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入手,试图恢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除了继续发掘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之外,从更为深远或广泛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康德、费希特、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斯宾诺莎、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侧重于辩证法、人、主体性以及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方面,同时涉足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艺等领域。这就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向度,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而言,他们着重发掘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遗产,特别是那些被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和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所忽略或淡忘了的部分。他们主要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依据,要求恢复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辩证法的革命本质,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思想原来包含的精华部分,后来被遗忘和淹没了。因此,他们要求正本清源,尽力发掘和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本义和内蕴。他们重新提炼和概括了一些重要范畴和方法论原则,是值得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研究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问题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它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其基本特点是反对立足于近代知识论哲学的立场解释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决定论的科学实证论解释,反对用现代西方哲学融合、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和产生的革命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质与独创性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断裂,这种断裂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形态、哲学研究对象、哲学的功能等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这种断裂及其后果。尽管他们的具体理论观点各异,但是其共同点则是要求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这又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形态的根本变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和哲学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并非是近代意义的体系哲学,而应该是超越近代知识论哲学的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他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生成过程,而非理论家单纯逻辑建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史、文化史,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它生成于对以往的哲学史、文化史的批判,对现实日常生活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和文化道德价值批判,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应该充满历史的内容,同时又离不开和现实的关联。其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具体划分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人的价值和意义为目的的实践本体论,和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和文化价值批判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形态和哲学理论体系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哲学研究对象和哲学功能的变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主题和功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它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地看待和研究自然,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于近代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它的主题是探寻实现人的价值、解放和自由的现实之路。围绕这个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维度尤为重要。西马主要人物的一系列理论强调的都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的问题。

面对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没有固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也没有固守某一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结合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西方哲学文化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与时代之间的关联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与理论体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主题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认真思考人类的发展趋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一种开放的体系。他们不受某种固定结构、范畴框架的束缚,在面向现实、注视科学发展、吸取当代西方哲学成果的同时,往往以敏锐的眼光展望未来。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派别就把注视科学和社会的目光投向了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危机”、“后工业社会”、“女权问题”等等。运用总体性思想,他们进一步要求把本国、本民族的现实生活问题与人类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未来的问题联系起来探究。

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动向是逐渐恢复了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者也表现了对本体论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本世纪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卢卡奇在1971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这部著作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相比较,有很大的转变,比如肯定了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其中的基本思想,仍然是试图回到早年马克思的传统和道路上去,以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本体论。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先声。

原“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中的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他曾经对卢卡奇的思想发生过重大影响。布洛赫的思想富于思辨和独创性,也许可以说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的一位开创者。布洛赫主张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主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把主、客体的辩证同一看做一个向前敞开的动态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这种哲学就是一种“开放体系”,它的特点就是把未来作为思考的基础和中心,而不是像传统哲学那样一味地“回忆”过去或拘泥于现在。他还在哲学中引入“希望”(hope)的概念。他所主张的开放的体系,正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希望的基础上的。他的理论探讨,正是要求以“开放体系”的新哲学为出发点,来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学说。显然,布洛赫所设想的这种哲学体系,是一种向各方面敞开、积极地展望未来、并且充满着希望的哲学,它是一种善于吸取人类知识的各种有益成果、具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向前发展的哲学。布洛赫的观点和主张,尽管包含某些空想甚至神秘的色彩和成分,但就其基本倾向看,他的开创性的思考和探究,可以说给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展望未来的积极思考,对于我们当前理论体系中某些僵化孤立的结构和观念,对于我们社会实践中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思考和政策,应当是有冲击作用的;对于我们的整个经济、文化和理论的现代化建设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第3篇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各种“割裂论”及其危害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及其历史展现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 ”[1](P52)而且正是由于它“完整而严密”,才给我们提供了战胜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哲 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的世界观”[2]。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这种严整性是固步自封的、僵化封闭的,还是永恒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对此,应 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不是固定的、自足的,而是在实践中 完成的,是在与时代的互动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这是由马克思主 义哲学“作为推动原则和建构原则”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 品格的内在要求。因为,它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不断地倾听来自时代和实践的呼声, 并自觉的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接受实践的检验、汲取实践的智慧,才能不断开拓新 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也“远不是完备 的”[3](P642)体系,那种“包罗万象、最终完成”的体系是与“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 相矛盾的”[4]”。作为反映在“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是在历史 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的;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彻底性和一元性,也是通过与时代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建构中恰当的时代表现 形式而得以表征和确定的。可见,它的严整性既凝聚了原创者及其同时代战友、学生们 的心血和成果,也凝聚了以后历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者、发展者及其战友和学生们 的辛勤劳动成果,更凝聚了当代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突出贡献。从马恩的原理初创到列 宁的重大发展而形成的列宁主义阶段,从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这几座 伟大的理论丰碑是一脉相承的、内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表明 ,它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5](P341)科学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 真理性、科学性和形式上的严密性、完整性有机统一的集中表现。对此,任何肢解和割 裂的做法都是极其有害的。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就要与种种类型的“ 割裂论”划清界线,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与现实、与实践、与科学割裂 开来的错误做法。

2.“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表现

(1)有人借口马克思本人也拒绝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 思主义者”[6],或者借口马克思年轻时期手稿的被发现而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即 作为人道的马克思与作为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的对立,将马克思本人的完整的哲学体 系被分割开来。(2)有人借口恩格斯在撰写《<法兰西内战>导言》和《<法兰西阶级斗争 >导言》的前后两个时期理论观点的重大转变,即从“暴力论”到“和平转变论”的转 化,而制造两个恩格斯的对立,使恩格斯统一的思想被分化。(3)有人借口列宁在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前后的理论变化,而将列宁主义截为两段,并以维护十月革命胜利后 的“新列宁主义”为幌子,而批判此前所谓“旧的列宁主义”。(4)有人要么将马克思 与恩格斯对立起来,认为前者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后者则停留于一般的唯物主义;要么 将马恩与列宁对立起来,认为前者主张“多国同时胜利论”和“兴社灭资论”,而后者 则主张“一国胜利论”和“以资兴社论”等等。(5)更有甚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 体系肢解为:“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工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 义”、“人道的马克思主义”、“职业的马克思主义”、“穷汉的马克思主义”、“富 国的马克思主义”等等[7]。

3.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割裂论”的表现

(1)有人将改良家的马克思、现实主义的马克思与革命家的马克思对立起来,把马克思 修正为它们自己所需要的、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做历史论证的人道主义者。(2)有人将 马克思的原本与对这一原本的理解对立起来,将列宁与斯大林对立起来,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头上堆砌了许多非法性建筑。(3)有人在所谓“新思维”中,宣扬民主的马克思主 义与激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在理论上有力的配合了西方大国对前苏联“和平演变” 战略的实施。(4)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实践主义、唯科学主义对立起来,并 以主观主义或者急功近利的纯经验主义替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家与理论家对立 起来,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等[8]。国际上的各种“割裂论 ”,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跪着造反”,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在理论 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9]。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上的“割裂论”表现

(1)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符合 中国实际,在山沟沟里是产生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化不出 什么结果的。(2)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对立起来,认为“‘老三篇’就 代表了思想”,邓小平同志认为这种把马列主义与思想割裂开来的做法, “是对思想的严重歪曲”,极不利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10]。(3)有人将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割裂开来,认为马列主义、思想只是革命的 理论,而非建设的理论,我们处于建设时期,因而只提邓小平理论就可以了。这实际上 是以邓小平理论替代了马克思主义。(4)还有人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 它理论形态割裂开来,曲解同志提出的“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的论断,认为实际上是要丢掉“老祖宗”仅用“三个代表”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等等。 上述“割裂论”的种种表现,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扭曲,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品质的曲解。不懂得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一元本性与时代表现之间内在关系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将诱导重大的错误,因为,马克 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不统一,历来是造成组织上分裂、政治上瓦解的直接原因。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研究中的各种“割裂论”及其危害

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内对各种问题的研究,即内在研究,这种研究对夯实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彰显它的当代价值,表征它的科学性、真理性意蕴以及激活它 的现代生命机能,从而确保它的完整性,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值得警觉的是内在研究中 出现了许多裂痕,直接威胁并消解着它的严整性。这种“裂痕”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

1.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论与方法割裂开来。有人依据马恩的观点:如果结论不能得 以发展,“就毫不足取”,如果它再变成“固步自封”的东西,则“毫无用处”,[3]( P642)从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方法永远大于结论,如果结论是金子,那么它的 方法才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因而结论是死的东西,方法才是活的灵魂。我们认为,强 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方法论的重要性,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整体智慧窄化为方法,并使方法论与世界观相脱离,这不能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 新,而只能说是对它的一种巧妙地解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内 在统一的,有什么样的观点、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方法不会孤立存在,任何方 法都存在于对某种结论的谋取和表征之中,将二者割裂开来,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 现代意义仅仅在于它的方法”[11],这将直接危机到它的生存。

2.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策略割裂开来。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因其抽 象性程度很高,因而不能以纯然的、直接的形式发挥作用,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 中国具体实践中的作用很有限;相反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任何一个理论都密切联系着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项具体工 作的政策和策略,并与之融为一体,成为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性论说。因而在 当代中国,只强调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就足够了。这是巧妙地解构马 克思主义哲学严整性的又一歪理。因为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内在统 一的一样,它的实践理性(策略理性)与理论理性也是内在统一的。列宁对此曾有过经典 的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在理论与策略的关系上尤为如此。 认为它的理论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 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1](P52)

3.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功能与政治功能割裂开来。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理论功能高于政治功能,它的科学性、真理性大于实践性、价值性、政治性,它具 有自动征服人心的内在魅力,在实践中学不学、学多少都无所谓;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 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政治功能大于、高于理论功能,尤其对于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来说,这仅仅是一种政治需要,甚至认为其理性内涵较少,因而只要政治 上重视就行了,勿须深入细致地学习。可见,这两种观点殊途同归,都将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完整功能截为两段,实际上则是将理论理性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割裂开来,不懂 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观上的统一性。

4.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起来。有人认为带有“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已被意识形态化、政治化了,其理论品位不高,哲学含量比较贫乏,在研究中应将二 者明确区分开来。这种观点无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学脉渊承的一贯性,将马克思 本人的观点与继承者、发展者的观点对立起来,实质上是否定贬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理论地位和旗帜作用,怀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活力。

5.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典诠释与现代旨趣割裂开来。有人依据我们现行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教科书体系,是沿袭于前苏联三十年代的模式,强烈地打上了极“左”的政治 烙印,是对前苏联单一计划体制的政治性迎合,已严重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义, 因而只有回到原典的马克思才能消除传统框架的先在性强制,才能敞亮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动态历史原象。但是,正如俞吾金所指出的那样“回归从来就不是现在向过去的归属 ”[2](P36),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味对现代旨趣和重大时代课题无动于衷,而只 是说着只有少数业内人士才听得懂的话,它究竟怎样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应有机地统一于现代语境中。

6.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两大组成部分割裂开来。历史上曾有人认为,不能把马克 思主义理解为任何哲学,而应将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观。而当代学界也有人主张马 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的哲学观,有的只是某些经济观点和某些策略思想以及为了装饰这些 观点和思想的某些个别的哲学点缀;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等同于三个组成部分 ,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拼盘,它的严整性应受到质疑。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严整性最集中地体 现于它的哲学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组成部分割裂开来,实质上是从理论核 心上消解了马克思主义。

7.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与前苏联的哲学家所主张的“推广论” 不同,在我国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不存在在 它之外的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不能将之 傍置或分割出去,而现行教科书中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只是为了凸现 历史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独创地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而辩证唯物主义与一般的唯物主义没有实质的差别,马克思 向来对之持批判立场,而我国现行教科书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别称 而已,保留它不过是为了延伸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称本身已没有特 定的内涵[12](P75)。这两种观点实际上都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严整性,大 大贬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所具有的划时代变革的伟大意义。

8.外在细节问题上,还有将本体论与认识论、生存观与发展观、真理观与价值观、辩 证法与历史观等等割裂开来的做法。这些内部的“割裂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严整性在其内部是通过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与环节的浑然一体、内在关联而体现出来的 ,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多方面认识的 历史性总和”。这种“割裂式”研究不是什么创新,更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 完善、自我超越,而只能弄断或挖空它存在的内在根基,使它退化与僵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外在研究中的各种“割裂论”及其危害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研究与外在研究也是统一的,其统一的根据就在于它自 身的批判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中丰富它的严整性的,这既 立足于它对自己不断提供的理论前提和内在结构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审视并在这种批判中 重构或重建,也立足于它对各种分支学科、部门学科、具体的实证科学和具体的实践活 动的批判性反思和审视,并在这种批判审视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深层实现互补、互动 与互渗。然而,与体系内部的研究已出现了诸多裂痕不同,它的外部研究中已有的裂痕 正在扩张,严重危及着它的生存。这在理论上也有许多表现,主要有:

1.撇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各国哲学形态的关系,只重视内在研究。在学界,有一 种纯学术化的理论格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作“精神贵族”,囿于象牙塔内而孤芳自 赏,断绝与现代世界哲学的联系,仔细地品味着“高级精神奢侈品”——哲学概念。这 种研究格调不懂得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砥砺之中,“因为每个 国家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它们相互之间在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哲学思想也必然互 相影响”[13]的道理,既背离了人类理性认识发展的互动性规律,也不能为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深度研究提供一个宽泛的世界性哲学背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封闭性、 内耗性的小圈子里,因负熵流不断减少而丧失生机活力。

2.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上属于老到成 熟的、封建的、落后的文明形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属于现代文明形态,二者不论在 研究模式、理论旨趣上抑或在文明风格、内在本质上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而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注入中国传统理念将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退化。我们认为,这种 观点,抹煞了中国传统哲学以特定方式映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 格、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的积极贡献,也抹杀了其具有现代性的、跨越时空 间距的内在精神因子向现代文明跃迁、对接、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也从根本上怀疑 和否定传统哲学理念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之后,完全可能提炼、转化、活化其合 理因子,并渗透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作为健康的精神元素参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促 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4]。

3.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属于西方哲学传统, 有人却将马克思对西方近代哲学传统的批判视作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全盘抛弃,致使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因缺乏西方哲学的整体性背景或视域,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 取向一再逸出当代研究者的视野,严重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价值。实际上列宁 对此早就做过透彻的说明,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 ,“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 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P34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 的确无论在阶级属性、理论实质抑或在发展形态、社会作用上都有实质性差别,但马克 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除了靠实践的推动外,它离不开西方哲学所提供的精神营养,也 更需要从西方哲学的错误教训那里得到有益启示。因而,无论是捍卫或者发展马克思主 义哲学,都不能与西方哲学割裂开来。

4.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在当代学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大量引介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性范畴,而后现代主义属于后现代性范畴 ,二者既有时代之差又有民族之异,因而后现代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一种异 质性话语;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根本 出路,并致力于早日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割 裂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关系,没有弄清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不期 而遇的历史必然性[15],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真实意义:既彰显 了在传统框架中被忽略、抑制乃至遗忘的部分,又使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意蕴得以敞 亮。这样,一方面,由于后现代性实际上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重振或重写,因而,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应保持内在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本身是一 种崩溃的逻辑、精神自杀行为,因而,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空上或者在实质上都有 着太大的间距[16]。

5.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西方有一种观点认 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17]。而国内也有人认为既然我 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应该用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这种有中 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独创的理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已 失去了理论价值。在我们看来,这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实践的有机统 一关系,不懂得我们虽然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然而这种建设的每一步 ,我们所选择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等一切内容,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指导,相反,却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内在灵魂和精神支柱的。而且,二十多年来的 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致力于从理论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正确的说明,建构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才使得我们的建设顺利进行;相反,正是由于 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重大理论问题上 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致使引导苏联的社会主义走向了歧途,最终断送了社会主 义事业。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6.在理论上还存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割裂开来,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世界性背景割裂开来,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竞争的新动势割裂开来,与国 内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文化大背景割裂开来,与国内改革向深层推动所产生的正负影 响割裂开来,与资本主义和其它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割裂开来,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 律和我党的执政规律割裂开来等等,由于这些“割裂论”的存在,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外源因子的严重缺席,不能充分地激活其内源因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也严重限制了它的先进性、科学性、真理性程度的发挥和强大生命力的展现。

四、小结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以及在我国当代学界内外研究视域中所存在的三类“割裂 论”,既相互区别又有相通之处。一方面,其区别在于: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及其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割裂论”,尽管产生的 原因和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但大都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 互相对立起来所导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它具有民族 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能够超越特定民族文化 的限制从而具有时代性(共时性);作为“世界的一般文学”,它又能凌驾于特定的民族 和时代之上,并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和时代之间进行“公共商谈”,形成具有世界历史意 义的、能范导一切民族和时代的世界性哲学(历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时代 性和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它虽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但它的功能和价值早已超 出特定的德国疆域和时代局限,而成为一种活在各个时代和民族的开放性学说。在历史 上,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意义、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总体的精神指向功能 的曲解,才兹生了各种各样的“割裂论”。

2.与前者不同,在学界的内在研究中,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割裂论”,主要是由于统 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内部的激烈论争和相互碰撞所导致的。这种论争和碰撞主要产 生于学院派别之间(如实践哲学、价值哲学、人学、历史哲学等等)、学院派与实践派之 间、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之间。与前者企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腌割、歪曲、附加和 解构不同,内在研究中的种种“割裂论”,在学理上主要表现为学派或学人之间理论旨 趣、研究论域、思维方式与方法、学术传统与个体知识储备等等方面的互异与疏离。应 该说,这种局面对激活学界精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推进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是必要的、正常的。但又要看到在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对之培根固本的重 要性,否则就会割断或挖空它的理论根基,从而从内部它。

3.在外在研究中的“割裂论”,既与谱系学或学脉渊承上的对立有别,也与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学科内部的内容、体系、结构与方法等方面的论争不同,而是在中西马之间、 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这在学理上直接牵涉到能否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化、中国哲学现代化与当代人类实践的合理化的辩证统一,也从根本上决定着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未来趋向和前途命运。

另一方面,其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这样那样的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本性与 时代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之所以如此,关键则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与发展的 “内在本源处”——科学的实践观的曲解或误解。只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 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理论功能与实践功能对立起来,或者是抓住其中一个方面而 将另一个方面抹煞掉,或者将一种片面性融入到另一种片面性中,总之,只要偏离了科 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进展。而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本真精神并推动它向深层开掘,就要首先正确的诠释和运用科学的实践观;而要正 确的诠释和运用科学的实践观,就必须清除对实践及其本质和功能的上述种种“割裂论 ”。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相统一的基础,也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与体系、功能与方法相统一的基础,还是中西马以及各种意识形式 取得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作为各种统一的串线,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全 过程,也贯穿于当代学界内外研究的各个层面的中。因而,只有站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 的制高点上,才能打通并整合各种研究视域,消除种种“割裂论”的瓦解效应,以确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

[5]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6.

[7]国家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7.

[8]B.阿尔杜霍夫(前苏).哲学科学的改革问题[J].哲学问题,1987,(6).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9.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2.

[11]吕世荣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笔谈[J].河南大学学报,2001,(3).

[12]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3]涂纪亮.现代世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

[14]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的特点与价值[J].新华文摘,2002,(6).

[15]杨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 哲学 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

为了突出实践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曾这样论述道: 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更是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概言之,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初期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现实的指引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活动,不过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人正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深入全面地认识人自身以及客观物质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作为其理论核心和研究的中心,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只局限在理论研究领域,因而导致哲学活动范围就扩大了。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们逐渐的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作用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和理论之上的,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所要处理的事务是复杂的,面对的问题是多样的,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这时,我们便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从而采取一种科学并且智慧的手段来解决庞杂的问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的最重要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将这种科学原理合理而有序的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我们便能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反思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因此,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后果。如果我们忽视了精神的作用,就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行动。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并不远离于生活,它正是对与现实相关的根本问题的惊异和动用反思精神试图寻找答案的努力,一旦失去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回应,哲学自然会陷于丧失意义的局面。在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 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上可见,我们所说的面向现实生活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只是简单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规范或者话语体系中找出几个概念生硬地给这些现实生活各种问题贴上标签,而是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方式自觉审视在现代性社会的构建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相应的理论回应和思想指引,从而一方面实现哲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最大可能地促进现实生活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覃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D].延安大学,2013.

[2]李勤远.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社会进步[D].昆明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