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时代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用科学的生态哲学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揭示了生态世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是科学生态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的生态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着强烈的生态主义维度。

1.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自然界虽然区别于人类社会,“但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即人并不外在于自然,而与自然内在统一。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产品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自然界是人类精神生活内容的重要来源。自然界不单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活动的对象。“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最后,马克思确认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践基础上的“为我”关系。自然界对人具有“优先地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后,自然就不再是天然的自在自然,而是逐渐被打上人的实践活动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人与动物不一样,动物只是依靠自己的本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人类在实践中,首先是在自己的生产劳动中,把自身提升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从而把整个自然界变成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客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的人,人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本质。在实践中,人会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即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意图物化到对象中,使其成为“为我之物”,达到占有对象,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通过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种“为我”关系。所以,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通过劳动,人把自身从自然存在物中提升为主体,同时就把自然界变成“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变成“人化的自然”,也就是人类生存的“属人世界”。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类似于动物那种消极适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为我”关系。

3.人与自然相对立,只能招致自然的惩罚。虽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要通过改造自然来获取自己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自然向人生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的观点,与现性主义者从“抽象的思维者”的主体地位,把自然界看作是“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不同,他们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对立、征服自然、无限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做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

1.为缓解生态危机指明方向。工业化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大,为了满足自身生存条件的提高,在个人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以高速掠夺自然资源的价值取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这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上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皆大欢喜”的背后却是人类生存的危机: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环、生物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大片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危机”的理论依据。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的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斗争。”他主张人类应与自然界采取“和解”的态度,与自然和谐统一,改变那种把自然界当作敌人,只知索取不知保护,凭借手中的知识、技术和生产工具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浪费自然资源,破环生态平衡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要求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在开发和改造中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对于那些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应把它改造成为有益于人类和环境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如改善荒漠化、盐碱化、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等,以此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2.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就是包括在世界这个整体的两大部分,如果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不能和谐共生,那么整个世界也就不会持续发展。“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它们只能在大的合作背景下,互相竞争和互相利用,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给我们昭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所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其最终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就是用一种新的模式来打破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而付出惨痛的环境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它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关系,“它是一种人和自然和衷共济的全新发展观”。选择这样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生态危机”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创新。

3.为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环保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用发展的眼光为人类的“将来”提供了科学的生存方式,从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意识,它强调了人们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关注自然,正确运用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环保行动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和态度,是对人类自身文化价值的反思和对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行的调整,在这一思想和行动中,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无疑是其理论源泉,为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自觉运用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

地球是人类栖息的家园,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漠视,这个家园已被人类破坏得满目疮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要求人类转变原有的观念,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地生产。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不同,动物“只是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组织生产的。但是,人的生产的全面性的根本标志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也就是说,人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顾人之外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反而是要维护整个自然界的总体生态平衡的状态。我们现在正在走工业化强国之路,而要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则必须依赖于社会化大生产,但是这里的社会化大生产不是建立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反馈式流程,即“资源——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往复反馈、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体系。生态哲学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生态哲学就是要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地生产。

2.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迎来了一个高额消费的社会。然而,高额消费必然引导和促成生产的不断扩大和膨胀。在这种消费观的指导下,消费者不再节俭,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和胃口,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遣,甚至人为地缩短商品的使用期限。这种消费观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环境和生态的日趋恶化,如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需要,无限制地向自然界进行掠夺性开发,致使人类行为已完全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瘫痪。这种消费方式是不合理的,它违背了消费的目的,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和促进人的发展的需要,使人的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换句话说,只有能够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消费,才是合理的。因此,必须改变人们盲目地占有地球资源,从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这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重建一种能够保持自然系统的稳固与平衡、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合理的消费方式,即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和最大化的满足为目的的消费方式。它不仅关心每一个体和人类最大化的满足,而且还尊重自然的本性和规律。显然,绿色消费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不同需要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科学的消费方式。

3.恰当地运用科技,实现技术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文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客观上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因而,学术上人们在对科技的态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至上主义,另一种是把科技当作一把“双刃剑”。虽然,生态问题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但并不能轻易地得出科学技术是其根源。因为,科技本身是没有错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好它。社会实践以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为中介,人不仅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体,还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生态问题则是人类在技术上利用的失误造成的。当人类生活在核武器的时代,甚至几百万人生活在生化战争之中时,如何才能坚持发展科技一定能为人类谋求福祉呢?因此,站在生态哲学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反对科技至上主义。也就是说,我们要恰当地运用科技,实现技术的生态化。“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只有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余谋昌,王耀昌.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它把哲学的焦点从抽象转向现实世界,通过对人的实践意义的深刻全面解释,强调了实践的意义,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在哲学史上起到了革命性的变革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马克思洞悉了传统哲学中形而上学离开自在的抽象的自然理论的根本缺陷,他认为:“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肯定,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而他的根本出发点则是实现人及其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他提出哲学的焦点应当从抽象的物质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人类世界”,不应当脱离现实世界探讨抽象的存在,应当把注意集中在自己身上。

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取得胜利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性的问题,自然经济向商业经济的过渡导致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哲学应当回到人间,来关注人类解放。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般的抽象人道主义,而是真正去关心劳动者――这些占社会大多数人口却被欺压的人们,他认为无产阶级是一个“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的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获得自身解放的阶级,所以他以人类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为目标――将哲学的研究的“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在做出了这种转向后,马克思开始追寻理解世界的依据,最终他发现了这个依据就是“实践”,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改造才能使自然赋予新的尺度即社会性。所以马克思提出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在寻求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答案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哲学的焦点应当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生存本体。马克思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人类在实践中存在,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马克思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要改变现实,就要通过实践去改变,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那么哲学家们要做的不再是去解释世界,而是去改变世界。实践是改变世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关于人类解放的问题,既是科学问题,又是人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从人与自然与社会这样的双重性中去把握,从世界观的角度回答人类解放的问题。马克思的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人类的解放,在此指引下,他认为要消除个人力量转化成物的力量,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关注为其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批评的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有着重要的当代意义,归纳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对我们区分和认识旧哲学的意义,对理解实践的意义,对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自然是在理解和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之前旧哲学的基础上,这对我们认识以往的哲学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他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看到旧哲学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文艺复兴到黑格尔时期的西方哲学,他们提出的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而是以神为中心的哲学,在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创造的理性精神,讴歌人本身具有的理性能力,颂扬了人的主体性,反对贬低理性,尊重和发扬人的理性。另外,以往很多教科书对我们理解旧哲学的指引上有失偏颇,比如认为过往旧哲学的辩证法是与唯物主义相分离的,这说不通,但是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理论,然而在马克思这里形成了,这是因为,马克思使得天国的理论来到了人间,将一些主观的东西变得客观,不再是猜想与臆断。从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旧哲学并不是笼统地一概否定,他的辩证法思维藏匿在唯心主义体系中,他的辩证法是具有革命性的。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并抛弃了。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并占有了丰富大量的感性经验材料,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对理解实践的意义也尤为重要。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的终结。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实践一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议题,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马克思认为哲学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权利,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个不同部门之中,因而哲学家试图绕过实证科学直接把握世界只能得到思辨哲学而得不到科学的哲学。然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主体性,并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从实践出发,但那是观念上的,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物质出发,理解从实践出发,就会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这样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传统的本体论哲学的知性概念思维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也就是说把实践上升为思维方式,去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使得这些神秘的东西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点是将哲学的重心由怎样解释世界转变成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引起了哲学界的思考。马克思《手稿》的全部思维旨向是揭示“劳动”的具体性,他又在《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高度抽象,随后又与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劳动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和理性具体化。中国哲学界兴起了大的思潮和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主要就是与马克思强调的实践、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性活动相符合,这些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人的学说,实质就是发挥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主要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这个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比较的突破点来理解。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文第3篇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多元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具有深远影响。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深刻了解其哲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价值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导向,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价值,是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和根基,另一方面,也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历史是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唯物史观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的创造者是谁,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创造历史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其是历史的主体力量。

(二)人民群众具有首创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

社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国家社会体系是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扬并壮大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各行业的竞争。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观点之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人民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是发展精神财富的指路人,是社会变革发展的主导力量。

1.在创造主体上的观点对立性。在没有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之前,唯心史观在历史发展阶段占有统治地位。它的最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它不承认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一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也不认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伟大的,却肯定少数英雄创造历史这一观点。英雄史观只是从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而与唯心史观对立的唯物史观,则是肯定了所有的历史发展内容是由个人活动所组成,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之伟大。

2.人民群众创造之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类所生存的社会中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广泛的社会劳动者生产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资料,也为精神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是生产物质资料与活动的主体。随着生产活动发展的现代科学化和以过多消耗体力为手段的社会劳动者数量的日益下降,而逐渐增多的是以脑力为劳动手段的现代知识群体,他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创造物质价值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广大人民群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力量。在生产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力量获得精神财富、精神产物即娱乐等产品。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过程之动力源泉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之中,对社会关系也起着很大作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对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变革。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85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推动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进程。

(三)人民群众创造财富,也是社会发展的享有者

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在创造的过程中也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着这一目的,体会着自身创造的劳动成果。因此社会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实际上是广大劳动群众同时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这一重要过程。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是作为创造社会物质、精神成果的一种工具或媒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也需要借助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享受生活与人生。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哲学之认识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等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和建设者。通过向他们领悟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中国共产党才能获得力量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也有许多哲学知识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探究,去学习。

(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来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认识是一种客观反映,它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作用甚大,并对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这一认识论做了深刻阐释。历史活动是社会进程中的生产活动,在历史活动中人民群众的活动就是这一历史活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认识。创造历史的人民,广泛的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动力支柱。

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认识,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社会的一种活动。每一个小的或者较大的实际行动产生的重要性比所谓的纲领重要性大很多,人民群众之实践活动重要价值对完善其群众观具有特定导向作用。

(二)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群众观

理论的产生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任何事物或社会都有生命力,当确定哪些理论需要完善,理论的哪部分需要发展时,它必定会伴随新时代的日新月异而得到补充、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而完善的。因此,在时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应该确定其完善和发展的方面。需立足用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1.应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不存在什么新事物,旧事物,而是在更好的发展前提下确定什么是重点,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之根本利益的观点。其着重研究关于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所存在的利益,确定各阶层群众所存在的利益关系以及如何调节其利益。

2.应坚持用全面多元的观点看问题。随着国家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地位是平等的,各阶层都可以平等地享受权利,比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层次、教育内容等。而在之前,我们的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是不能完全被包容和实现的。当今时代,国家在制度方面不断深化其改革,在思想观念意识方面也不断变革,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指导我们的价值导向,从而在改革发展中全面化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权利、实现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权利。

(三)一切以实际为出发根源

一切以实际为出发根源即发现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客观原则,以客观事物为对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是要将广大人民群众之利益作为我们党处理一切工作之起点。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对人民群众说真话,办实事。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利益出发,以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为对象,实现其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也决定其是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的。

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研究

书本上的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将群众观与我国现实状况结合起来,目的在于重新审视马克思群众观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挖掘其当代价值,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有助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无产阶级执政党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管理国家事务等方面的关键思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3]368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培养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切感情,在执政过程中党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依靠国家的权威来统治和管理这个社会,而是进行双方面的互动配合,因此需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它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愿望,人民群众亦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其动力和其内在要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发展这一举动是加强党的依法执政等各个执政建设的坚实基础。人民群众的认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尺度。党的利益即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之利益,人民群众需要什么,需要做什么,这些也都符合党之需要。所以,以群众观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必须的要求。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也强调我们党植根、服务人民,党的根基、血脉、力量都来自人民。

(三)形成和谐社会的群众观,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哲学大众化 价值论 解放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1-02

促进哲学的大众化是艾思奇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要旨,也是艾思奇哲学的特点与魅力所在,在旧中国,艾思奇所提出的哲学大众化思想引领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在新的时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入人民大众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要求,更是塑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之必要性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要从一个命题存在的必要性来进行分析。哲学的大众化对于很多哲学研究者而言,特别是研究艾思奇哲学的研究者而言,其必要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就是这个不言自明的命题,在现实的社会中却面临着很多难以言表的困境,一方面,传统的哲学研究领域不断地被其他学科蚕食,或者是直接分化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哲学研究领域与空间却又在不断缩小,造成哲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逐步退入到了一种“边缘化”的境地。

但回望艾思奇提出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时代,却发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无数革命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桥梁,为何在艾思奇的手中,如今看似被“边缘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会发挥出如此大的力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还要从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哲学说起。

1.如何看待哲学?

我们该怎样看待哲学?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观,艾思奇认为“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的一切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对于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哲学观,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哲学观”。说的更具体一点,对一种哲学观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对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解放作为其最高价值诉求,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就是“在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专注于‘世界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哲学,也不是热衷于抽象的议论‘存在的遗忘’的生存论哲学,而是以人的解放为理论旨趣,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非人生存状况为理论进路,以探索变革人的生存方式的现实道路为理论内涵的‘解放何以可能’的解放论哲学”。作为一种要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哲学,必须有一个能为普通人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哲学观,它必须反应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哲学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艾思奇所推行的哲学大众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趣。

由此产生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哲学的价值问题,“社会为何需要哲学”,这是致力于推进哲学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哲学一直被视为一种只供少数“有天赋”的人去钻研的“精英之学”,但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到“生存哲学”的产生,再到近年来价值论哲学的兴起,哲学回归到“人的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价值的思考不仅要阐明人生活的目的,而且也要确立一种达到目标的指导原则”,价值论哲学是一种紧紧围绕人与人的生活展开的哲学。因此对于哲学是否有用的问题,也不妨从价值论哲学的视角下来进行分析。

2.从价值论角度分析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成功

哲学大众化的价值论基础,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问题。价值论中的价值,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在价值论哲学的视野下,人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人本身的存在状态就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即使大众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但人的生活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主导,那就是人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主导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我们为何觉得有的事情非做不可,而又对有的事情厌恶至极,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因为价值观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

这里再回到艾思奇的时代,为何艾思奇的哲学思想能受到如此多有志青年的青睐?的确,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从没有发现有关价值论的蛛丝马迹,更没有发现有对那个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论述。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在当时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而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拯救中国之最有效地革命理论,这就天然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价值观念基础,而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将中国当时的现实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合的痕迹,例如,在论述单靠客观真理的害处时,举了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例子,在论述如何从实践中去认识真理的例子时,用了“一·二八”事变后李顿调查团作为反例;用帝国主义侵略本性的不变性与侵略方式的多样性来解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艾思奇用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联的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正好契合了当时广大青年的价值诉求,因而在推进哲学的大众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从其内容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用马克思的这句话也许最能解释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在精神追求上契合了那个时代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才能在广大有志青年中产生广泛的共鸣。

如今,那个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即使在我们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也概莫能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与“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大众化,而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以“改变世界”、“解放全人类”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地就具有大众化的理论特质和内在要求。但是仅仅从理论上解决哲学大众化是否有必要的问题是不够的,只是理论界对哲学定位的一种自我反思而已,要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大众,还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哲学的神秘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哲学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可能。

二、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难

很多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和普通人聊到哲学,他们一般都会说哲学好难,哲学著作看不懂;或者直接就问: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干什么用?产生这些看法和问题,归结起来就在于人们对于哲学的不了解。

思想与常识的纠结:哲学为何神秘

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的开篇,写的就是“哲学并不神秘”,可见,无论是对于几十年前的有志青年,还是对于当今迷茫的现代人,哲学都有其神秘的一面。所谓的神秘性,其实对于大众而言就是不知道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听不懂哲学家们在说什么。对于前一个问题,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中指出,哲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就来自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想。但“哲学比感想更有系统”,而哲学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是为了确定“人的生活目的在于追求幸福”。听上去虽然美好,但却使人感到空洞,空洞的原因,是哲学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似乎与此目标相去甚远。我们更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却是很多哲学研究者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常识”。

“常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的经验性”,也就是说,常识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相互沟通的工具,在于其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共同经验”。但哲学要表达的却是一种超越经验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哲学思维与常识思维的矛盾,就决定了一方面,哲学家要与限制自己思维的常识作斗争,从而达到超越其的目的;另一方面,常识作为人把握外部世界的最基本工具,哲学研究者又必须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用来源于经验的语言表述哲学研究者们超越经验的思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哲学大家所撰写的哲学著作曲高和寡,只能在有限的概念框架内得到认知和解读。这无形中就在哲学研究与大众之间,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藩篱,使大众对哲学敬而远之。

三、突破藩篱:哲学的大众化与解放大众的哲学

一直以来,哲学与大众之间却存在着这一条看不见的“篱笆”。既是由对哲学心生敬畏的普通大众所构筑的,也是由那些“看似‘自我放逐’实则逃避现实” 的哲学研究者们所构筑的。哲学的神秘性与实用性的问题,就是这一现状的写照,大众因哲学的“无用”而远离哲学,很多哲学的研究者们又需要用哲学的“神秘”来体现自己的“高深”与“智慧”,但是,哲学不是书斋里少数学究的思维玩具,也不是对普通人而言可以将其束之高阁的“闲学”,而应该成为指引大众追求幸福生活,走上真正的“成为人”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只需要一个答案,那就是找到一种能够大众化的哲学并使之大众化。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哲学研究一直在追寻几个问题的答案人是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活着要追求什么?站在马克思主义论的立场上,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也是一个追求价值的存在,人类需要自由,需要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此,人要不断追求解放自己,从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中解放自己。而人的本质与人的追求,决定了作为“终极关怀”的哲学,必然要以某种形式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行为方式融为一体。

这种融合,就是哲学的大众化,在几十年前,艾思奇以通俗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给了中国的广大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带给了苦难的中国。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如生命哲学、新康德主义和唯意志论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也大行其道。但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了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不是“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感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就是“不知道真正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早就背离了“认识你自己”这句作为哲学研究最根本原则的古希腊名言,它们又如何能与普通的民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当今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能仅仅只是编写几本通俗易懂的教材就可以,理论即使再通俗化,如果它与大众的价值追求并行不悖;甚至是背道而驰,那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所谓的大众化。因此,作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工作者,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精神旨趣与思维方法,同时,又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发展以及民众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与剖析。

新时代的哲学大众化是要以各种大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传递给社会大众。这种传递并不仅仅是一种说教式的传授,而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的互动,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解放的价值诉求传递给大众。哲学思想存在于一切文化形式和样态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仅是将哲学理论用一种大众可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更要以各式各样的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小说、戏剧、影视、漫画、歌舞等等)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从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我们不需要要求人人都像哲学研究者那样研究哲学理论,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内涵传达给普通民众,使之能够以具有哲学色彩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形成新的价值观,最终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实现对其自身与所处社会的自我解放。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与哲学之间构筑一座桥梁。让哲学“回到人间”,让大众“走向天堂”。

参考文献

[1]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孙正聿 《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李兵 《生存与解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3-4页

[5]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6]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0-121页

[8]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9]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10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学;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 A8: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044-0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与其中的儒学的关系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理论热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这一问题多有讨论,亦有梳理总结。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新一轮“国学热”的兴起。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术界再次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上。针对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本文进行梳理总结。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有学者总结当时学术界的3种认识:对立说、并存说和融合说。近年来,对立说和并存说日渐式微。而融合说,学者们对此达成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儒家文化相结合。至于两者如何融合,则见仁见智。从总体上看,在先前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时代性更加突出

不少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精华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具有3种价值: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价值、实现现代化的互补价值、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价值。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思想基础。应该尝试着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来协调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把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应该从主体性向度、价值论向度、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4个方面挖掘儒学的独特价值,并且给出恰当的当代阐释。

(二)对比研究有了新的视角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者们多从时代、地域、阶级、文化的背景和社会的功能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不同,也有少数学者着眼于哲学世界观、政治思想和大同社会理想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相同。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观念及其对个人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革命集体主义似有所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警示与儒学对逐利的鄙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儒家“知行”观,也有相似。解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异同,重要的是看到,这“异”是“同中之异”,这“同”是“异中之同”,必须在同和异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其真谛。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近年来,学术界研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现代化)的问题上。

有学者强调,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需要引用中国哲学的“语录”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中国哲学的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需要继承中国哲学的有益精神,吸收中国哲学的合理内核,借鉴中国哲学的发展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

有学者指出,中国近代历史证明,无论排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还是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都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是儒家学说、传统文化挽救了中国,而是中国现当代革命的胜利使儒家学说、传统文化避免了像近代中国那样,走向衰败。

为什么我国学术界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集中到哲学层面进行研究呢?究其原因,有学者作出分析:在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的今天,已经不再提阶级的社会矛盾问题。不再争论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问题。而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基础所发生的变化,愈加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根据。因此,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更加突出地演变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有学者不同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层面区别。科学社会主义仅仅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共产主义主义社会形态,而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混淆层面,会带来逻辑错误。

有学者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功能论强化、儒学功能论弱化。90年代。意识形态变弱,学术争论变强。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政治儒学方案的提出,学术界的研究凸显学术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一方面是重现意识形态之争,另一方面是区分研究与宣传、学术与政治。

(一)重现意识形态论争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多数学者就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初作为外来的哲学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实现的结合,只是历史的和实践的。而学术界更注重学理结合。

有学者认为,与从前相比,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总体变化表现为悬置功能论与确立学理论,具体变化就是从意识形态争论过渡到学术争论。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发,评析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思潮抬头,强调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守土有责”的问题。与文化保守主义势力抬头相比,在学术界很难看到马克思主义积极回应文化论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学术领域,马克思主义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值得人们高度警惕。

也有学者深入分析大陆新儒家的背景、立场及其所面临的理论问题,指出大陆新儒家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他们提出立儒教为国教,主张将儒学道统写入宪法,恢复其“王官学”的地位。就是把儒学当作国家的意识形态,企图以此对抗和取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种主张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势相违背,无益于社会进步,也有害于儒学发展。

不少学者认同这种看法。有学者强调,振兴历

史文化,倡导国学包括研究儒学,汲取其精华用以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无可非议,但不等于要以儒学作立党立国之本。

同时,不少学者也肯定当前儒学研究的主流。有学者指出,当今的“儒学热”、“国学热”,主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不论评价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其中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儒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主张“以儒学取代马列主义”、“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的,只是极少数人。只有划清了这条界线,儒学研究和弘扬民族文化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健康的发展。

(二)区分政治与学术

有学者认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必要把一般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区分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则明显落后,亟待加强旧。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需要结合实践、通过探讨来推动进一步发展。同理,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关系,也可以从学术层面展开。

有学者提出,要区分和把握意识形态层面的宣传和学术层面的研究:学术研究是在没有说法的地方找说法,意识形态宣传是放大理论,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具体解说理论、纲领、路线、政策。当前。学者们在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和淡化学术研究。

区分学术与政治,能够直接体现到具体的儒学研究之中。有学者提出,将儒学或儒家传统划分为3个层面:政治儒学(制度化儒学)、思想儒学(成文儒学――文献典籍及其理论阐释)与大众儒学(不成文儒学――沉积于风俗习惯中的儒学价值观)。其中,政治儒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恢复。还有学者从3个不同角度区分儒学:政统的儒学、道统的儒学、学统的儒学。政统的儒学存在较多的历史问题。道统的儒学难免会有排他性,压制不同思想。只有“学统的儒学”(传统的儒学思想),才值得挖掘和弘扬。因此,儒学研究最好回归于学术。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在哲学研究层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和儒家哲学的现代化。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沿着这样两个分支展开的研究,有区分,也有交融。

(一)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有学者指出,我国哲学界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已经形成3种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文本解读”法、“比较对话”法、“结合现实”法。其中。“文本解读”法主张,通过真实解读马克思的第一手文献,做到与马克思的历史语境相交融。“比较对话”法认为,传统哲学教科书遮蔽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总体性关系。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话语,实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才能从中凸显和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并且彰显其当代价值。“结合现实”法认为,哲学界应当少构造抽象思辩的哲学体系,多关注时代和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注重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实际上,围绕着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已经涌现出文化哲学、人学、交往哲学、生存哲学、发展哲学等创新理论。

(二)实现儒学的现代化转型

有学者认为,从学统的角度挖掘儒学的现代价值,要有文化主体意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挖掘古代思想家们思考文化(哲学)问题的启示意义,充分认识儒学的局限性,合理诠释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粹。对待儒学要一分为二: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如“三纲六纪”等,决不可能让它在现时代全面“复兴”。而是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批判;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儒学。则要把它当作民族文化的瑰宝,进行深入研究、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有学者认为,面对国学热的兴起和政治儒学的提出,我们需要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当今,儒学复兴的可能是建构时代儒学的可能,绝不是重回“儒学时代”的可能。着眼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关系,儒学的未来走向是培育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回归传统以建立民族文化认同,重建儒学传统与社会、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形成具有文化主体性和当代意义的儒学形态。儒学发展的现状说明,儒学的转型需要从哲学一知识的话语中走出来,回归经学传统(读经、体认、践履),而不是构建理论体系。儒学应该承认其他文明的独立性和合法性,通过积极对话,通过生活实践,证明自身的优越性。

(三)主张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