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基本原理

美学基本原理

美学基本原理

美学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音乐教育作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学习,而音乐美学基本理论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对音乐教育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探讨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的哲理性、情感性和社会性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促进音乐教育的更大发展。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理论的社会属性,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阐明音乐艺术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不应该有那种从狭隘出发的功利性,对音乐的社会性质进行简单化的理解,把音乐的社会功能只局限于为某一阶级服务,片面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而否定其审美、愉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讲自然共性,从而脱离社会现实的错误倾向。

美学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烹饪美术教学;课程设计

中国烹饪工艺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以食为天”,在烹饪的色、香、味、形中美术就占了三项。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烹饪技巧,而忽视烹饪工艺。在我国目前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中,烹饪教育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传授烹饪技术,培养的学生都仅仅满足一般的厨师要求。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缺少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有的虽开设了工艺美术课,也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人们对饮食文化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更谈不上对烹饪工艺的发扬和创新了,因此,在烹饪食品专业中开好工艺美术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设置

烹饪美术教学应占烹饪专业课总课时的20%~25%,主要可分为基础美术课和工艺美术课两大部分。基础美术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基础训练,了解和掌握美术绘画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整体空间的观察力。课程有:素描、色彩课,占美术教学总课时的20%。工艺美术课是烹饪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及设计造型能力,并将色彩、图案应用于食品工艺中。课程有:烹饪色彩、烹饪图案、美术字、菜点造型。

教学内容

基础素描课理论讲述:素描的基本常识和写生步骤,素描在美术造型中的作用及常用的绘画透视原理。课堂练习:通过对石膏几何体、陶罐、水果的素描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黑、白、灰的线条表现能力和空间造型能力。

基础色彩课理论讲述:色彩的形成,色相环、三原色、三要素、复色、间色的意义及作用,色彩的心理情感、色彩的对比调和、空间混合的基本知识。课堂练习:色彩的色相环冷暖练习,色彩的调和、渐变、对比、空混练习,色彩的情感、作色技巧练习。

烹饪色彩课理论讲述:色彩在烹饪中的作用,食品色彩的基本特性,食品烹饪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和变化、色彩的联想等。冷暖色在烹饪中的运用及食品通过烹、炸、煎、煮前后颜色的变化,食品原料冷暖色的配制,中性色、无彩色在烹饪中的调配与应用,烹饪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规律和方法。课堂练习:各种冷色、暖色食品原料调配操作练习,如西红柿、红枣、枸杞、红辣椒等暖色原料与青菜、黄瓜、葱、蒜等冷色原料的对比与调和练习。烹饪原料的对比与调和练习。烹饪原料烹制前后的色彩变化及对比调和练习,如大虾、生蟹烹前是灰色,烹后变成金红色。烹饪作料颜色的识别及调制应用,暖色调料应用,如番茄酱、辣椒油等,冷色调料的应用,如葱、蒜、青椒的应用及无彩色汤料的应用练习。

烹饪图案课理论讲述:图案的形式法则,动物、花卉、风景图案变化规律,构成形式、表现手法。烹饪食品图案的特性中国传统喜庆图案的应用,图案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条理与反复在烹饪中的应用。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在烹饪食品中的表现形式,如瓜果、菜叶、菜梗、鱼虾、禽蛋等原料在冷、热菜肴设计中的重复排列及围边、围花的应用。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先从临摹再到设计的纸上练习,主要以圆形、方形,椭圆形的适合纹样、自由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设计为主。继而再进行食品原料的实际操作的图案拼摆练习,多以糕点、水果拼盘为实物练习。主要以独立式、背立式、对立式,圆心与圆周对称式、均衡式、离心式、旋转式、综合式的图案排列组合为练习重点。

字体设计课理论讲述:美术字的基本设计规律及在烹饪中的作用,宋体、黑体、变体字的结构特征及书写方法。课堂练习:宋体、黑体基本笔画练习,特别是变体美术字的设计与书写,练习应用食品原材料在中餐、西餐糕点中设计和制作如福、禄、寿喜庆吉祥字样。

菜点造型课理论讲述:立体构成、烹饪造型的美学基本原理、手法和艺术风格,图案在烹饪造型中的应用,冷菜拼盘的形式,花卉、动物、风景的造型手法,瓜果等食品原料雕镂技巧及与其他原料在造型中的综合应用。课堂练习: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述和示范操作,学生再加以实物瓜果、蔬菜雕刻拼摆造型练习,特别是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喜庆菜肴,如红梅迎春、孔雀开屏、雄鸡报晓、延年益寿等主题性造型的设计与练习。转贴于

教学特点

烹饪食品美术是集艺术美学、原材料化学、工艺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它区别于其他美术教学,强调实用性、技能性、示范性,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艺术的熏陶。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生动灵活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热情。烹饪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美术基础、缺乏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耐心细致的教学,鼓励和帮助他们学好这门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动手能力。

学科师资

美学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0-02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是根据这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决定的。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改变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正式被提出,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观对审美素质的要求。将美学课程列入高校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教育方针变化的直接产物,成为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美学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不很理想,有些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类似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鉴赏课;还有些学校的美学课程不是偏向西方美学就是偏向于东方美学,过多讲述纯粹的美学原理知识,忽略了美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美学课程,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的兴趣不高,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以上问题的本质原因,主要存在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两个方面。

一、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文学审美,通过文学类课程体现,比如大学语文或文学作品鉴赏等;一种是艺术审美,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声乐等课程。第三种是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是此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首先,在已有文学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国家为什么还要将美学列入课程范围内,而且还作为教育类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此问题说明了美学课程在整个审美教育中的独立性。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从美的形式来分类,有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社会美。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社会的美化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升华,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美学的这种独立性中的哲学特点,注定了此类课程担任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进一步展开审美实践活动起到原理指导的作用。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类、中文类和教育类学生都以美学作为基础课,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将其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那么,为师范生设置的美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是教书育人,学习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关美的理性知识教育,是以人类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规律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教育,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特定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开拓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由此可见,从性质上,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倾向于外在美学,着重于美的形式,而狭义的审美教育则更重视内在美学,立足点放在审美教育中的“育”上。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学指导学科教学,通过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育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师范生美学课程的角色定位应具有审美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涵义,并作为教学目标。

二、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符合师范生的美学课程?要达到前述美学课程在师范生审美课程中的原理指导与审美育人两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1.原理指导

原理是某一学科的最基本科学理论,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人类一切活动都蕴育着一定的规律,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学习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是认识美、发现美、发展美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单凭自我的主观感受以及日常经验,只能简单化地分析审美现象,将现象表面化,无法透过现象中看到本质问题,甚至被现象的表层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美学原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然而,原理是抽象的。师范生的先前美学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缺失,导致在接受美学原理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学原理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先前学习经验来确定。此外,美学原理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学习美学原理不是让学生成为美学哲学家,不是为了对我国美学本体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的构建,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师范生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实际工作的开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专业的需求,原理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审美活动为中心展开,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构成和发展。将学生置身于内容中,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分析,感悟到自身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及审美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将学生身边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创造情境,让抽象间接的原理知识变得形象和直接,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情境的设置上,审美活动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色,围绕着师范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将审美活动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比如教师教学技能上美学的运用,通过仪表美、语言美和教态美,美化教学工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演变成美学中的对称美或平衡美,等等。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实践到班级建设,比如在教室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座位的安排到班徽的设计,都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审美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审美原理对自身的现实意义,才会激发学习欲望,主动思索美学问题,将外在知识理念转化成内在需求,此时,原理的指导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审美育人

师范生的培育是为了输出我国未来的教育主力,尤其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将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教育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同时学会在未来的学生中挖掘美学情趣,陶冶美学情感,完善心理品格,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因此,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原理,还要学会以美引育,达到育人的目的。美学课程要发挥审美育人的功效,就要紧扣内容进行选取。立美教育论提出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观,由美的外部形式内化到教育自身,作为提高教育功效的重要手段,确立教育的美质特征。美学情感论,将个人生命历程的情感积累与社会文化以美的形式相统一,将美学置身于情感教育中,呈现美学育人的功能。在两者理论基础上,美学内容既要与德育相结合,也要关注个人人生情感问题。如果将美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关照,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审美育人,既符合德育中人生观的树立,也满足了个人人生情感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不安正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树立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年轻的一代对人生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烦躁、麻木和焦虑,心灵得不到平静。人生美学是审美人生,是人生的审美化,从美的角度追求美好人生,主要围绕着自我、人性、德性、人格和生命等方面,指引人们塑造出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审美育人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不仅是师范生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学生的要求。美学内容引入人生美学,从审美的自我出发,在意识上培养审美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在美的观照中,相信优美人性的存在,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学会修养的方法;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从创造与享受中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从塑造完整的人格中懂得优雅和淡泊、崇高和壮丽,学会在孤独体验深沉的审美情趣,懂得平凡中的献身;明白痛苦与欢乐是人生两个永恒的审美体验,善待生命,热爱人生,欣赏人生。只有以人生美学作为美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感悟人生、掌握人生和享受人生,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素质水平和生命质量,使师范生的美学课程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作用。

美学课程要发挥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正确定位,既要区别于其它审美课程,又要符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的设置承担着美学原理指导师范生今后实际工作的任务,同时还起到提高未来青少年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具有美好心灵的育人作用。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两方面。在原理指导上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理论的现实意义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审美育人上以人生美学作为主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人生情感,指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和感受人生。只有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师范生美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概念的建立[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4]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J].美学,1981,(3).

美学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四因说;美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04-01

一、亚里士多德对四因说的阐述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哲学中那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在解决事物的本体问题上都各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也有明显的缺陷,在分析、批判前人结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应该对万物本体问题进行再探索,并以此来规定其哲学的对象和任务。

“四因说”在《物理学》中的讨论主要集中在1一2卷。书中认为事物的形成和运动变化有四种原因:1、质料因。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质料作为对象事物都有其最基本的粒子。如果我们从不同层次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粒子出发去看待事物的话,我们会对该对象事物得出不同的结论。2、形式因。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看,事物的形式是该事物在宇宙秩序中地位,即该事物的秩序属性;又由于该事物在宇宙秩序中有确定的地位,于是该事物就要与其他事物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原因就是秩序原因。3、动力因和目的因。按照人是宇宙的主体这一哲学命题,宇宙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的存在,宇宙的目的在于人类的永恒,动力因是事物变化的来源,而目的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以后所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善。这样动力原因和目的原因就应该一同归属于秩序原因。

在这四因中,质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础。然而质料因本身是消极被动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动力下,并根据形式因规定的目的,质料才能变成形式。亚氏在进一步论述四因时,又认为四因可以归结为二因,即质料因与形式因的区分,他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第一,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所应该有的本质;第二,某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因此,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都属于形式,这样,亚氏关于万物本体的认识就归结为形式和质料两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他自己的独特的形而上学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西方艺术理论

亚氏认为“四因说”的原则是创造原则,那么,对于他而言,一切存在就都是艺术品。自然是艺术品,人是艺术品,人的行为是艺术品,世界和宇宙都是艺术品。泛艺术性是由希腊人的内在价值观引领的,亚氏也不例外,理解了这种原则的独特性,也就能够更好的研究亚氏的哲学和美学。

而说到美,亚氏指出:一、美的东西必须是一个活的物体,或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二、美的整一性包括各个部分的体积以及顺序。三、美的整一性是可感知的,或者说只有可感知的东西可以论及到美。在哲学史上,亚氏是第一个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基本哲学问题来讨论的人。

纵观西方艺术理论,艺术形式美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随着科学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的不断演进和艺术以其表现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艺术的形式一方面给人以审美的,另一方面是人类认识能力的自我确证。由于人类实践的局限性,因而科学探索客观规律与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也就受到了局限,艺术的求真、求知也就受到了局限,艺术的形式美也就成为具体的和历史的。

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阪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氏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即倡导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托马斯·阿奎那受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即基督教文化影响,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他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但丁继承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即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十九世纪末。

在近代,“形式”成为美学的一个独立范畴,作为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了“先验形式”概念,他认为美是基于形式,而崇高却是不规则的,没有秩序的,因此也就是无形式的。就此,真、善、美第一次有了明晰的界限,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的形式主义,又回到古希腊“艺术即形式”的概念上来。正是因为基于这样一个深度来研究艺术形式的本质,使得产生了从语言学领域、符号学领域、叙述学领域等多角度的审视来分析艺术的形式框架,而西方形式美学也由此走向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也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式美学最为繁荣和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无论是以俄国形式主义为代表的“语言形式”,还是以结构主义文艺理论为代表的“结构形式”,又或者符号美学的“符号形式”等等,这些流派的艺术理论不仅大大促进了形式理论的研究,而且也为人类整体美感能力的提高做了相当有力的证明。

三、 结束语

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探索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在以整个西方美学背景之下来讨论作为部分的亚氏“四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对西方美学史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无论是古希腊诗学理论,还是“四因说”的内涵,都不是一跳而就能够完成的探讨和再思考,对这些问题进行的一系列分析和学习,会使我们自己内心古希腊艺术和西方文学艺术的图景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叶秀山,前苏格拉底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2.

[5]汪子嵩.范明生.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美学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优化原则

多媒体教学由于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如何使多媒体教学从低层次徘徊向高水平发展,深化和优化多媒体教学,为高校教学改革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棘手课题 。本文从美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化原则入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此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以人为本,避免技术化对人的地位的褫夺。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也不应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只有“人”才有资格做教学的主人。技术从属于教学活动,属于工具性范畴,是为教学的优化服务的。

美学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是具有一定生活审美经验和审美批判眼光的十八九岁青年学子,仅仅掌握一些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不是他们上美学课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他们更需要通过积累厚实的美学素养,建立一种纯正的审美趣味,塑造健全、和谐、自由、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同时,他们本身作为独立个体,亦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应当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价值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绝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审美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单纯被塑造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他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培养者,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的使者。机器与技术不能代替教师的角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深邃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及厚实的文化素养,组织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师生交往实践中,教师展现出的对社会、人生所持的价值取向、立场态度及整个人格形象,均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长久影响学生。这些单凭机器和技术是无法实现的,要靠师生的言语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教师绝不是光盘的放映员,课件的讲解员。设计得再好的课件都只是辅的工具,它们不能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主动思考。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点。

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影响和主导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文专业偏重于应用人才的培养。美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因其务虚,缺少实用性,其地位正被弱化。其实,美学和哲学作为人文学科,偏重于人的灵魂精神、健全人格的养成,要高于一般的技术和技巧层面,因此,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兼顾知识、素养、能力三个方面。就美学来说,教学目标至少包括这些方面:其一,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其二,培养学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和鉴赏乃至创造美和艺术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改造和美化自身。当然这只是总的目标,它还要具体落实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于每堂课每个教学步骤。

针对教学内容,尤其要注意教材的处理问题,大学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观点陈旧,倡导学术独立思考创新及关注学科前沿,于是有人完全抛开教材,另起炉灶,我以为要具体分析,一是假设你学养深厚,自造体系的确优于教材,二是考虑学习层次,比如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的不同,研究生教学强调学术创新,本科教学要在基础常识的普及上再讲提高,一味新异奇,并不合适,对教材要有适度的尊重。三是美学课理论性强,学生听课后,除笔记外,教材是他们课后消化复习的基本凭借。我尝试过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大致用教材的观点框架,但内容更新,对局部观点进行修正、辨析、深化、质疑;另一种方式是否定书本的框架,自己构筑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但尽量吸收书上的局部观点,尤其在举例及常识性的问题上,尽量靠拢书本。似乎前一种方式相对顺利一些。比如高教社朱立元主编的《美学》属于目前高校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它把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分为学科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我除把审美活动论内容压缩到导论中外,大致就用它这个框架,同时认同它所说的美是生成的核心观点,但对所谓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及生存实践论美学,我以为教材尚未厘清,那只能简要评述,同时我又补充了被这本书摒弃的美的本质的探讨及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问题。

针对学生特点,尤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鉴于美学和哲学天然的亲缘关系,目前几乎所有美学教科书,均是哲学美学,对于缺少中西哲学背景,主要是缺少西方哲学背景的中文系学生来说,教师处理不当,常常让学生觉得是上哲学课,总是概念打圈,推理演绎,抽象之极,云山雾罩,味同嚼蜡。学生总是问,美学为什么不能是鲜活的呢。如朱立元主编《美学》中的那段生存实践论美学涉及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和马克思实践论哲学,学生觉得难懂晦涩。还有西方认识论阶段美学和语言学阶段美学,均让学生头痛。给中文系学生开设西方哲学史通识课程,这些问题当然好解决,但这涉及整个课程体制改革,难度很大。如何应对危机,我尝试过一些方法,一是对一些最重要的跟美学关系密切的哲学概念,还是要介绍,但要做到深入浅出;二是侧重艺术美学,加强艺术欣赏,尤其是联系文学现象,让美学活起来,用美学原理来解读文学,如对于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和荒诞这些西方美学范畴,均有对应的文学艺术形态。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让美学的教学像Aesthetics这个词本义所指的那样,做到更具有感性的性质。让以往只能在美术馆欣赏到的书法绘画,在音乐会听到的音乐作品,如今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使美学课充满浓烈的艺术氛围。当然艺术作品的选择也要合适,既要选择真正有代表性作品,同时要紧扣美学理论进行讲解,实现理论思辨和艺术感受恰当结合。

三、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说多媒体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适时性和适度性。

适时,是指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教学呈现为过程性的活动,从教师角度说,包括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讲解与分析、点拨与答疑、拓展和延伸、归纳与总结诸环节;从学生来说,呈现为诸如温故而知新、感受与思索、质疑与讨论、运用与创新等认知步骤。只有把多媒体用在教学环节中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新课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可诱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切期待;强调知识重点,解释难点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分析过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作业时,多媒体中实物投影可将学生的习作直接置于屏幕上展示,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举一而反三;学生阅历不足,所见狭窄时,多媒体可以展现实景,延伸思维空间。总之,只要使用的手段和时机恰到好处,达到教与学同步,内容与形式统一,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适度,是指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量和度的关系。在“量”上,多媒体教学有高密度、高效率的优势,易发生让学生“吃不了”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必须找到最合适的信息传递量,比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现在不少美学书都将其视为假问题而予以回避,笔者认为,只要承认美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承认美学是哲学性人文学科,就必须对美的本质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历史上美学之所以具有魅力,也在于人们对美的本质作出了许多富有思辨性和启发性的回答,我们不必对美的本质提供某种既定结论或为美下一终极定义,但应当让学生知晓这一探索的过程。只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再到中国当代后实践美学一路全部呈现出来,但绝对是信息量的大爆炸,没有上过西方哲学史课的中文系学生,很难消化掉。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分清主次详略,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古希腊美学上,先略讲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苏格拉底,重点讲柏拉图的千古之问及亚里士多德的整合。然后跳到德国古典美学,介绍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命题即可,从审美心理角度对美的本质探讨可在美感章节中涉及,分析美学的对美的本质的质疑可以点到为止,对中国当代美学大讨论四派观点不必分析各自短长,而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政治文化背景,对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让有志于美学研究的同学课后去关注。

“度”的把握,主要是指不要滥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不要片面追求图文并茂、声情动人、直观形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情况,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哪些多媒体技术,何时何地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度,滥用只会损害教学自身的规律发展。它只是一种辅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

四、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指美学的多媒体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其一,是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制作,要善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媒体主要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选用这些媒体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比如美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可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尽量用文字媒体来呈现;需要图片或视频的,尽量用适应学生的视觉心理的简洁形式。

其二,是多媒体教学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提倡实用和产生高效。

就实用和高效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化从教师角度来说,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既轻松省力又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见识和眼光,拓展能力。

教师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设计了美轮美奂美的教学课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敬业认真可钦可佩,但这不是优化,优化应该是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是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好的效果和最高的效率。

此外,多媒体教学的美学原则也非常重要,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体现出美学的原则,尤其重视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过程要有美感,简言之,就是让美学教学美起来,把美学课讲的美一点,让美学教学过程真正进入一个审美化的过程,成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既是上述各原则达成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美学教师所要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青.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