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关注视角】

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回归儿童教育,走向学校课程儿童化、儿童课程校本化,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第十五届“校长论坛”,主题聚焦“儿童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践”,旨在突出学校课程的儿童特性、校本特征、时代气息,以兼具丰富性、选择性、品质性的学校课程,促进儿童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探索适宜儿童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实践路径和策略探索,论坛主要聚焦:儿童课程校本化的背景与意义;儿童课程理念、内涵、特征与建构方法;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路径;基于学情研判,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构建儿童化的校本课程。

经过充分的主题发言、现场互动、专家点评、反思梳理,论坛以兼具理性和饱蘸地气的实践性研究,打开了“儿童课程校本化”的崭新窗户,吹来了一股适宜儿童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新风。

近年来课程校本化研究日益深入,但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校本化研究尚不多见。

过往课程在促进儿童成长的适切性上明显不足:一是成人化,更多的是基于研究者和实施者的认识与经验,强调预设和控制,某种程度上儿童成长成为课程流水线的附属品;二是重叠化,各类课程交叉、重复多,增添了儿童学习负担;三是功利化,以成人标准看待儿童,课程价值被误判;四是程式化,追求共性、统一,儿童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压抑和扭曲。

儿童天生具有渴望自由、喜欢活动、富有想像力等特质,儿童成长具有双面性,如有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学校课程面临自身变革和儿童成长的双重挑战,探索基于儿童视野的学校课程校本化策略,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一、儿童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我们把小学阶段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叫做儿童课程,儿童课程呼唤回归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成就儿童。

探索儿童课程就是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就是让课程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生命尊严、认知基础、兴趣特长、个性差异等,充分了解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就是要处理好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的关系,既关注儿童现实又着眼儿童未来,达成儿童个性成长需求与社会公共价值需求的统一。

二、儿童课程的主要特征

我们把儿童课程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

趣味性,不同于稍显严肃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不断契合儿童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体现情趣、理趣、智趣的结合,好玩、有趣,直抵心灵,更能赢得儿童的喜爱。

生活性,不同于与生活相对脱节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涵盖儿童生活的一切时空。儿童在主动的生活中获得的新经验可以直接作为课程内容,课程本身也是经过改造的生活。儿童课程提供了儿童生长环境,儿童主动与环境交互,实现经验生长。

多样性,不同于过分强调普适性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具有内容、形态、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机会、条件的多元性,学校之间的不可复制性,能让不同类型的儿童找到各自的生长点。

选择性,不同于整齐划一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成长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需要。选择性越强就越有课程张力,越能充实儿童的经验生长。

活动性,不同于死记硬背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以实践探究为主要特征。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建构知识与能力。活动让儿童体验、感悟更深刻,更能达成学习预期。

整合性,不同于分科过细的传统课程,儿童课程强调综合化,通过学科内部、学科之间、课内校外等方面的整合,增强整体性、系统性,打破学科本位,树立大课程观,促进儿童更加完整地认识事物。

三、儿童课程的建构方法

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儿童素质结构,儿童素质发展需求决定课程结构。儿童课程的建构需要展现儿童完整的生命过程,在国家计划范畴内坚持以校为本、系统思考、整体规划。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素养目标、内容,立体化建构科学的儿童课程体系。

(一)从功能和价值上建构

根据促进儿童成长的课程功能价值、目标与内容,儿童课程可分为三种类型:育德型,涵盖德育领域,侧重培养儿童价值体验、判断及其实践能力;育智型,涵盖智育领域,侧重丰富儿童知识、文化、学力;育才型,涵盖体、美等领域,侧重强化儿童才能、才干、才艺。三类课程相互融通渗透,形成课程的灵魂与骨架。

对应三大类型分层分类建构儿童课程体系:一是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注重培养良好习惯与学习基础;二是拓展课程,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主,以巩固品行、增强学习能力与个性为目标;三是研究性课程,以师生共同开发的主题课程为主,突出实践与创新培养。三大领域课程纵向发展,横向衔接,浑然一体,不变总量而优化学习结构与内涵,能够充实课程架构、丰满儿童学习生活。

(二)从方法和路径上建构

站在儿童的立场,将儿童需要与相关内容要素对接,找出方法和路径,以多种建构方式丰富儿童课程的内涵。如资源建构式、社团建构式、文化建构式、班本建构式、引进建构式。如文化建构式是基于学校独有文化建构儿童课程,弘扬学校课程理念和价值,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在互动中熏染文化气息;又如班本建构式是根据儿童在校生活的主场域,建构班集体自主发展性课程,更能突出课程资源的儿童贴近性、课程环境的亲近性。

课程建构的基础是调查,了解儿童的课程需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课程申报、编制课程目标计划、设计课程方案、推进课程实施、促进课程完善与推广等。

四、儿童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突出“儿童现场”

课程的“儿童现场”,是指儿童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互动、体验充分。需要以校为本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一是依据基础目标要求统领教材;二是依据学生个性化成长目标需求,找准儿童的兴趣点、生长点,进行适度拓展。

变课堂为学堂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分层走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儿童实际分层制定目标计划,提供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指导,让儿童走班学习。二是采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增加自主实践,生成探究活力。三是加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任务下师生充分交流沟通,实现最大程度的个别化学习。

重视学科拓展。根据儿童需要,通过课程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进行学科课程校本化拓展。同一学科的整合拓展,包括随文拓展,以及阶段、学程、分类、综合等拓展方式。

不同学科的整合拓展,有特色拓展、综合拓展等。特色拓展如儿童动漫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结合,形成动漫系列并融入三级课程。综合拓展如结合校情和儿童实际,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开展综合实践周或年级自主学习日活动。

(二)地方、校本课程特色化,突出儿童学习的成长个性

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儿童量身定制非学科类拓展选修课程,促进儿童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多元成长。

结合儿童个性化需求,设计并申报儿童选修项目,动员各方力量形成丰富、开放的课程套餐。既针对儿童的集中性需求落实必修项目,又针对其差异性需求落实选修项目。鼓励儿童二次选择或者多次选择,鼓励晋级选修和特选:儿童在一个级别的课程组学习到一定阶段,可按学习进展晋级到提高型课程组学习;对某方面发展潜力突出的学生量身定制特选课程,开展有深度的个别化教学。

常规教育课程化,能够丰富儿童生活价值:可以是长期的,如生活实践进课堂;可以是阶段的,如一年级新生准备期课程;可以是每天的,如利用大课间、课外一小时锻炼时段,把儿童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必选项目,把比较喜欢的项目作为选修项目来安排,满足儿童运动锻炼需求。

(三)研究性课程专题化,突出创造力培养

积极引导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主题探究、小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开放性的专题课程实践。一是项目团队开放,可以跨年级、班级、跨校组建团队,还可吸纳社区、家庭有关人员参与。二是时间开放,可以一周、几周、一期或更长;三是地点开放。儿童以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分析、交流、展示,教师参与、跟踪和有效指导。

儿童课程三条实施路径是有机联系的,国家课程是核心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拓展,有时还相互融合包含。

儿童课程建构、实施的方法路径多种多样,学校应从师资、经费等方面支持,落实培训与指导,如目标把控、内容与方法优化、评价跟进等。

五、儿童课程的评价路径

对儿童课程学习的评价,应突出儿童的主体感受。应尊重差异,关注个性,多元评价,客观全面。将评价主动权交给儿童,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达标和提高评价。

对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应突出儿童视角。围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具有人气、是否注重多元合作、是否不断改进等,进行满意度评价,引导教师自我评价,不断激励、调动教师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对儿童课程效能评价,应突出儿童成长。可按照参与度、合作度、创新度、影响度,根据儿童的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增强课程对儿童的适切性、课程的系统性、实施的科学性等。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哲学;源起;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26-01

1969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李普曼的著作《Harry Stottlemeire''s Discovery》的发表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随着一系列相关机构的创立和活动的开展,一场儿童哲学运动在美国悄然兴起并迅速传播各地,同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一、儿童哲学的源起

马修·李普曼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提出以故事、小说为内容,用对话和自由讨论的形式向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早期的哲学教育。他的观点得到了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并于1969年成功编写第一本儿童哲学教材《Harry Stottlemeire''s Discovery》(中文版提名为《聪聪的发现》)。在这部著作中,李普曼第一次使用“儿童哲学”一词,而这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哲学教材也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

目前,儿童哲学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相关的研究已从幼儿园发展到中学、大学。迄今为止,儿童哲学已经传播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多个国家进行实验并得到了推广和普及,这也将深刻地影响着千万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李普曼的观点和儿童哲学教育的理念在世界各地逐步漫延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他也由此成为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先驱。

二、儿童哲学的内涵

哲学一直被人们误解为抽象、枯燥、深奥的学科,可它却与儿童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何联系?

哲学与儿童之间有一条纽带,即惊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柏拉图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因好奇、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惊讶恰是儿童天生所具有的特性。初临人世的儿童,他们用一双纯真、无邪的眼睛打量这个陌生而又让他们产生无限幻想的世界,同时对这个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感到好奇和困惑。当他们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如何”、“怎么样”等这样的问题时,这种发问形式就是哲学的,而且这种困惑和问题意识正是哲学活动的开端。

儿童哲学,李普曼认为,是一种运用到教育中,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的哲学。黄彬和魏桂军认为,儿童哲学是一门以哲学为手段,通过哲理故事学习来发展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创设群体探究的教育情境,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课程体系。刘晓东教授则跳出哲学的框架,在分析儿童哲学的外延和内涵时,综合了中外学者对儿童哲学的认识。刘教授指出,儿童哲学内涵比较复杂,有着隐喻、诗性和模糊的性质,大致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儿童的哲学”(children''s philosophies);二是“给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三是“童年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hood)。纵观以上几种观点,刘晓东的观点较为全面,涉及到儿童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是关注到了儿童的精神层面,同时也融合了李普曼和马修斯的合理的一面。

三、儿童哲学的意义

周国平在“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的序言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话,值得家长和老师们深思:“哲学原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之探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恰是发生这种探究的最佳机会,曾经有过的那种自发的哲学兴趣似乎完全消失了,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前途,就应该把你自己的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挫伤孩子自发的哲学兴趣,而要保护和鼓励,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也认为,儿童具有原始的哲学思维。对于儿童而言,深奥的哲学问题起源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困惑和好奇,又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哲学思维的培养应当从儿童做起。

儿童哲学是为孩子们编写的哲学,它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话和富于哲理的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去认识一些生活中常出现的各种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哲学能够培养他们对思维规律性、思维技巧和推理规则的认识和把握,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形式逻辑和技巧去分析具体问题。儿童哲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变聪明的一门课,也是让老师变聪明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快乐;生命生长;素养发展;文化建构

传统教育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兴趣、个性及内在生长需求。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教育路径寻找到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体验生长的温暖与幸福,成就一生的健康和快乐,学校提出了“健康快乐”的育人样态。

“健康快乐”样态解读

健康快乐是儿童生命生长的本质需求 一般来说,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快乐是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是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正确的看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困难、逆境的一种良好心态,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的正面感受。生长则是指个体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向积极方向变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生命只有在其他生命的美丽绽放中,才能够真正获得其自身的健康快乐。因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由“赋予”而“获得”的健康快乐,就成为儿童生命生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建构要素。

身心和谐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内在规定 生命生长的本质要求是健康快乐,“身”是生理条件,“心”是心理基础,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整体发展,那么,健康快乐的内在规定又是什么呢?基于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真正价值在于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完善人格”,它是自我价值的建立、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人生的三原色:不泯灭的童心,不掺假的童真,不失落的童趣,是人生自信、自爱、自尊的铸就。

校园活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 儿童天生都是小小活动家,只有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秉赋、舒展个性、绽放美丽的生命。

根据儿童年龄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有时需要增进其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有时需要锤炼意志、砥砺锐气,以生发其健康生长的内在力量;有时需要陶冶情操、培育爱心,以涵养其快乐生命的社会价值。为保证儿童一生的生长质量,必须努力探索校园活动的方式方法,切实为儿童深层次、持久性、高品质的健康快乐生长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从生命生长的高度砣鲜督】悼炖郑从身心发展的维度来把握健康快乐,从校园活动的向度来推进健康快乐,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要充分运用教师无尽的智慧,帮助儿童在“长”的过程中达到“成”的目标。

素养发展的规划路径

教育理念的用心传递,是儿童“健康快乐”的根基。第一,创造全员育人的美好景象。充分挖掘学校“端、勤、毅”历史古训的时代意义的校训。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具体化为“优雅教师” 九条行为准则,特辟“师德论坛”“榜样人生”,建立“范贤工作室”,开展“十佳范贤之星评选”,组织“快乐育人沙龙”,汇集“智慧教育故事”专辑等,把“师德教育”落实在校本教研和培训中。教师的发展,应该成为具有“端正、勤勉、果毅”精神的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的美丽群体,反思和调整教育思想,反观和改进教育行为,人人都成为美好的德育工作者。

第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儿童为本,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平和心,和儿童真心诚意交朋友,保护每个儿童的自尊,让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幸福所在。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宽容之心,一颗等待之心,更重要的是时时处处都要学会以智慧的艺术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使“春风化雨、教育无痕”流动于爱与智慧的韵律中。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儿童和评价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努力和他自己选择的进步,把儿童的心和行导向教育目标,从而让儿童奠定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的丰富发展。在我们对孩子说“慢慢来”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等待给予教师。抓住当代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在育人高度上寻找突破,研究心理学、社会学,阅读名著、名作,调整激励方式和措施,完善选聘考核奖励制度,考虑教师高层次需求, 通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青蓝工程,搭建展示舞台, 获得心理认同。改革研讨活动,进行分年段话题探讨,针对性地解决年段共性问题,探讨“育人”的丰富内涵,做到智慧与爱心相融、责任与创新结合。为制度瘦身的同时,为教师的精神“加餐”。“森林团队”“三点读书微沙龙”“本土专家引路”“校长雅赠书香情”等各种富有情趣的培训形式,让教师把匆忙的脚步放慢,把紧张的心绪抚平,修炼信仰,锤炼专业,使自己有尊严地站立,与儿童一起品味教育世界26℃的美感。教师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学识、内心的丰富引领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热烈的情感。

教育环境的倾心建构

第一,文化哺育,涌动可能。追根溯源经典文化,解读校风、校训、校歌,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校园“字里行间、墙里墙外”、每天播放的经典名曲,让孩子们心性在优雅婉转的音乐流淌中得到滋养、提升。三味书屋,是校园里最宁静的地方,引领儿童追寻阅读的三种身份:安静专业的读者、活动参与的舞者,创意无限的作者,读书让儿童也拥有了最美的姿态,生命在这里静悄悄地绽放。一棵不再萌芽的枯树成为永不消逝的风景,一把雨中绽放的诚信伞撑起的是道德的尊严,洗手间的手纸,恒温饮用水等等,在这幸福的村落,每一处细节都蕴涵着美丽的教育文化。

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科技艺术节等文化节活动,让儿童的校园生活有滋有味。拓展儿童校外学习空间,加强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延伸,组织儿童赴校外活动基地等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以课程理念理解更适合儿童年龄段的项目,整合校内外更多优质资教育资源,馆校合作获取美术馆、科技馆、保利剧院等专业单位的支持,形成专家、公益志愿者、家委会成员、教师组成的强大“导师团”阵容;学校与美国肯尼迪小学、美国北山小学、新加坡南洋学校结为友好学校,让儿童走向国际,融通中外文化。

当我们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每个真实的生命中,就自然地调整了教育感官,阅读彼此的生命,保留相互吸引的美好能量,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涌动的可能。

第二,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和素养教育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儿童在校时间,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保证儿童每天锻炼一小时,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儿童在校“一日学习生活”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时间、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规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外,开发、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书香雅韵伴成长》《餐桌上的智慧》《穿越百幅名画 描绘美好童年》《聆听百首名曲 唱响美丽人生》等学校定制课程。艺术教师利用美术、音乐课前五分钟,与儿童共同欣赏,满足儿童小学阶段百首经典名曲、名画欣赏的需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与儿童诵读经典诗文,全体教师午餐前五分钟与儿童学习饮食文化、餐桌文化。为儿童生长赋予了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的底蕴和张力。拓展校本课程空间,广泛涉猎自然科学、语言、艺术等知识,成为儿童生长的精神高地。另外,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合力,教育上获得协调、配合与支持,防御与抵制各方面的干扰与影响,努力净化校园。

校园活动的精心打造

第一,课堂学习,自觉生长。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决定了当代儿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重点,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习得知识的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为此,倡导教师以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剔除死板的教学方法,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差异,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于对学习状态的关注,对儿童学习习惯、方法的关注,侧重于对儿童思维品质的关注等,用教育的智慧点亮儿童学习的欲望和智慧的生成。

学科渗透,抓好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于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将学科中可以发掘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二,心理教育,自然宁静。在小学,大多数品德问题儿童,源自于偏差的心理因素;而学习的后进生,则基本是不良习惯所致。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其有效途径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以“二十一天美丽行动”好习惯的培养活动为载体,从小处着眼,班级层面,开展班级养成教育活动,让更多奋斗目标成为儿童践行的方向。学校层面,根据整体情况,开展有时效性的好习惯培养周活动。通过现场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更多种切合有效的方式,掀起好习惯培养热潮,积极践行,真实体验。

构筑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首先,开展“蒲公英”行动。完善“心理特殊儿童”“品行特殊儿童”跟踪档案,配备班主任、任课老师为帮教老师,聘请行政为德育导师,担任“心理咨询师”,通过师生聊天、活动、共写的心语日记,及时帮助纠正心理偏差,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其次,关注家长在儿童生长中的价值,让家校结为教育联盟。转变家长会方式:从“教师一言堂”到“家长开放日”,转变沟通方式:从“数字化交流”回归“零距离家访”,转变家长角色:从“法定监护人”到“生长陪护者”。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家校通短信沟通平台、心灵热线、乐教乐学平台、班级博客、《实验》校刊等多种线上、线下教育渠道,实施家校互动、家庭指导,共同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塑造儿童的完美人格。

第三,实践体验,自由发展。遵循儿童年龄特征,从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精心策划,我们看到实践体验的“力量”。

两张名片,打造素养教育。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儿童体质健康发展。每天上午一节课后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让活动更富内涵,更具教育性。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力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足球运动已经自觉成为儿童的挚爱。百花少年宫活动,将体艺“2+1”项目巧妙结合,让健康锻炼和培养兴趣成为一种儿童的时尚行为。儿童在科技、艺术、体育等十多个类别60多个项目中,自主选择、积极参与。百花・科技,用科技领域的严谨端正的态度,探究真知,“生长”端正;百花・文学,用诚信购书的力量,用安静阅读的品味,用激情辩论的灵动,“生长”勤勉;百花・体育,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对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精心打造,“生长”果毅;百花・艺术,在线条、色彩、墨香的交融中,在音乐节奏、旋律、音色中想象世界的神奇美好,“生长”审美;百花・传媒,构造“没有边界没有围墙”学习开放世界,“生长”视野。百花少年宫活动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致力于儿童素养的提升,人格的熏染,传递一种有精神深度的价值观。

自主管理,内化责任行为。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热爱班集体、遵守集体公约的好习惯,开设“红领巾招聘台”,面向全体队员,公开民主竞选“小小志愿者”,培养做一个个公正、公平、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每天午间,校园的梦想艺术馆总有一批艺术小志愿者,承担艺术馆的管理,负责场馆的布展,负责参观同学的礼仪,负责对艺术作品的,负责工坊体验区的体验指导与物品的整理……孩子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快乐地服务,自主地管理。

社会实践,唤醒真爱意识。让爱成为一种责任,从关注小我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定期开展公益活动,每年学校开展的“暖冬义卖”活动,孩子们把爱心基金传递给一批需要帮助的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培养每个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拓宽儿童健康快乐的精神境界,成就生命生长的无限精彩。

评价体系的优化标杆

坚持激励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实现个体性评价。着重健全以评选“范贤”系列优秀儿童、学业综合质量调测和儿童生长档案记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一方面,改变单一“三好学生”的评选,根据儿童不同年级特征,分设不同层面、形式的评选,“范贤”是学校最古老的名字,“范先贤,启心智”,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此表彰与褒奖优秀的儿童,低年级“范贤好儿童”的评选面向全体,人人都有机会获评;中高年级“范贤好少年、三好学生、范贤之星”的要求则分层递进、依次提高。另一方面,为引导儿童在社会、家庭中体验道德规范,开展“我为领巾添光彩 争做文明好少年”的评选活动,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监督、推荐,评选学习、环保、爱心、网络等“寒暑假文明好少年”。

对于文化类课程,淡化考试分数,实行等级评价,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强化学科综合素养的考察。对毕业班的儿童,实行分层考试,则是改变家长和教师“以分数论英雄”的思维定势。再者,对于教师的评价,着重考察教师是否真正意义上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幸福尽责;对于教学的评价,着重在于考察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励儿童的求知欲望,能否点亮儿童的生长智慧。坚持把对儿童的评价过程作为有效的育人过程,采取儿童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家长、社会参评等形式,既让儿童学有榜样、进有目标,又能全面鼓励。

“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快乐地生长”是学校教育的主基调,以生命关怀的视角走进儿童、发现儿童,聆听儿童生命生长的拔节声,一切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将作用于心灵,赋予儿童非凡的生长力。这既是幸福教育落地生根的样态,也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 秦汶民.让学生健康快乐的生长[J].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2] 黄全愈.素养教育在美国[M/OL].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派 幼儿园课程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的流派之一,由弗洛伊德创立,又经阿德勒、荣格等人,在其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精神分析学派不仅对精神病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很多重要理论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了影响,特别是人文学科,如教育。该学说深刻地影响了20 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流派对教育的理解,纵观幼儿园课程,其中众多方面都体现着精神分析学说的教育观。

1 潜意识理论

1.1 涵义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于人的心理及人格起着重大作用。精神分析学派认为,①潜意识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分。作为“水面下冰山”,它有着无穷的能量。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以至整个人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或是误导了它,不但不能得到合理释放,反而会造成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以正确合理的态度对待潜意识,使之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泉。

1.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潜意识这种非理性的能量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份,影响着儿童的能力和判断,乃至他们的命运,因此,②根据对潜意识理论的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应主动去引导它,使其发展成为对儿童身心有利的后天发展的极大潜能,成为儿童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基础。潜意识释放的好坏决定神经症的是否形成,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教育应为儿童能量的发出准备“出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游戏、艺术等正常的活动,使儿童发泄其不良的情绪和本能,即宣泄作用。二是利用积极的方法鼓励儿童将被压抑的欲望和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高尚的创造活动中去,即“升华”。由此,幼儿园课程的特征有:第一、要求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渗透性(因为潜意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的特征,即时刻能够融入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便与幼儿园一直倡导的“一日生活即学习”的理念相吻合。第二、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征是寓教于乐,知识的传授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在丰富的活动和有趣的游戏中获得,儿童在这样的课程中获得的更多的也许不是纯粹的知识理论,而是一种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探索知识的渴望,这便是形成儿童良好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主动性、兴趣、探索和求知欲、创造力。

2 人格结构理论

2.1 涵义

精神分析学派③把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该学派的教育观就是以对人的情感引导,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矛盾的科学地协调为内容,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不是仅仅身体健康、能记忆很多知识的人。“树人先树德”,幼儿园应该以培养儿童如何做人为重,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弗洛伊德和霍妮都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持早期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中的矛盾倾向是通过个体早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而对个体产生影响。幼儿园是儿童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由此,幼儿园的课程特点有:第一、现在的幼儿园基本都开设有亲子游戏、亲子活动等课程。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才能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第二、老师频繁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在家时的情况,针对性地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融入某些课程中,如一些教授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让儿童在放学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3 对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视

3.1 涵义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验的重要性,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弗洛伊德④在其《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也就更容易致病”。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人格发展在5 岁左右就基本定型。

3.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因为儿童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后天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为儿童带来健康、有利的早期经验。由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常遵从以下原则:第一、以成人的生活方式为主导,组织和安排游戏。满足儿童渴望成为大人的愿望,儿童喜欢模仿性的游戏,特别是喜欢在游戏中模仿大人,幼儿园课程利用儿童的这一特性,尽可能与成人世界中的各种显示要素结合起来,使儿童在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同时,在游戏中形成对成人世界的正确认识,如让他们养成讲秩序的好习惯、负责任的好品质等。第二、通过重演各种伤害性事件的游戏,促进儿童战胜病痛和伤害的心理健康发展。游戏可以为此提供演戏和模拟,如“医院”的游戏,儿童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反复参与“量体温”、“打针”、“开药”等过程,从而降低儿童对一些本来恐惧的事物的紧张程度。第三、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第四、发挥创造性想象。把“笔”当作“枪”,把“凳子”当作“马”等都是他们最擅长的事,可见幼儿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幼儿园的很多课程设计,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后,都会要求儿童进行拓展训练,即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延伸、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4 性本能论

4.1 涵义

在精神分析学说问世之前,“性”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性教育更是无从说起。⑤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性本能的作用和影响,并据此对儿童性教育问题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提出了系统的主张。弗洛伊德认为就性本身而言,它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要对它羞于启齿,应把它看成平常事、以平常心待之,儿童才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态度和行为。

4.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开设“儿童哲学”课程的意义

“儿童哲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哲学家马修・李普曼教授。经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发现,“儿童哲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追求新知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冲动与动机;“儿童哲学”在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训练学生思维技巧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方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独具优势。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实践探索中,传统教育的顽固堡垒在课堂上逐渐瓦解。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也是其难点之一,如何在课堂上突破那种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导入模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于是,本校把目光投向“儿童哲学”,以期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根据国外的研究,“儿童哲学”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激起每一个学生追求新知的极大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冲动与动机;“儿童哲学”在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训练思维技巧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独具优势;“儿童哲学”是对传统教育从思想到理念的挑战,它充分融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目标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新教师教育思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及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建立校本课程,形成固定、完整、规范的“儿童哲学”课程体系;将“儿童哲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引进过程 1997年7月,来自创始人李普曼研究机构的蒙特克利尔州立大学儿童哲学研究所教授菲尔・奎恩博士、邓鹏博士,澳大利亚教育研究院教授劳伦斯・斯普利特尔博士对学校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实验。《儿童哲学课程实验研究》当年即被列为云南省“九五”社科规划省级重点课题《云南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2000年,该课题被列为“云南省首批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及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效能学校”项目的研究项目。

本土化过程 2000年5月,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学校教师结合中国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小学生生活实际,融哲理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适用性为一体的自编教材《中国儿童哲学》(分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共两册18章,15万字)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全国第一部《中国儿童哲学》教材。至此,“儿童哲学”课由使用美国李普曼教授所著教材,过渡到使用自编《中国儿童哲学》教材。

应用与发展过程 这是较前两个阶段(引进、本土化)更为重要的阶段。多年的实验过程中,学校实验者与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儿童哲学在中国的前途有赖于它的中国化过程。儿童哲学在中国,不是照搬和模仿,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课程模式和创造性的方法体系,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学校和学生实际,加以应用与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国儿童哲学教育模式。

学科渗透。即将“儿童哲学”教育理念和方法模式在各学科中加以渗透。通过激发兴趣,乐于探索,训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体现儿童哲学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

思维方法渗透。“儿童哲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其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三个要素,四个层次。三个要素:即引导学生思考的三要素――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四个层次:即发展学生思考的四个层次――愿意思考、能够思考、协同思考、学会思考。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及其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儿童哲学”教学软件作为全国首次制作的“儿童哲学”教学片,主要采用动画的形式,融哲理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使《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直观化、形象化、儿童化,让少年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儿童哲学”教育的普及与推广。1997年至2002年,连续召开五届“国际儿童哲学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全国各地教师代表云集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教材教法研究,总结经验,切磋“儿童哲学”教育的有关问题。此外,学校还应邀到省内许多学校作现场辅导。

有关专家评价:“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研究对实现“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和普及化作出了前沿性的贡献,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该项研究的空白,对丰富和发展国际儿童哲学的内容,必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开设“儿童哲学”课的三个重视

为了将“儿童哲学”课落地,学校做到了“五个落实”:将“儿童哲学”课排入学校课程表,每班每周上一节“儿童哲学”课;授课教师以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完善学生自评、教师互评、家长参评、领导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机制;落实奖励机制,对做得好的教师,将其成绩纳入学期绩效考核;成立了专门的“儿童哲学”课题研究组。学校每月举办一次“儿童哲学”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外校教师、家长及社区代表观摩和点评课堂教学。为了开好“儿童哲学”课,学校在教材、教师培训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重视开发教材 1997年到2000年,课题实验之初,学校使用的是李普曼教授编写的“儿童哲学”教材。但教师们发现,外国教材中的故事涉及的一些主导观念、思想意识与我国差别较大,给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成员开始和全校教师一起自编教材。2000年5月,学校教师自编的《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经云南省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确立为云南省地方课程。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编教材中的部分课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2014年4月开始,学校组织全校教师编写第二套《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目前,学校将第二套教材按三个学段设计成三本书:一、二年级为低段读本;三、四年级为中段读本;五、六年级为高段读本。每个年段内容包含“绘本故事”“思维火花”“智慧碰碰车”“创想万花筒”“知识即时贴”五个方面。与第一套教材相比,第二套教材增添了内容新颖、哲理深刻的故事,在表达形式上由全文字改为故事绘本。

重视培训教师 多年来,学校坚持定期举办关于“儿童哲学”的教师培训和教材教法研究,由儿童哲学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1997~201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影响规模较大的“儿童哲学”研讨会。此外,学校还参加课程研讨会和课堂展示活动,以提升教师“儿童哲学”的教研水平。

重视“儿童哲学”课的教学模式 “儿童哲学”课教学的基本环节为:学生独立朗读富有哲学内涵的故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感兴趣的、想讨论的或感到疑惑的问题;用民主的程序决定讨论的主题,提炼并筛选问题,归纳出主导观念;通过群体探究,采用举例、质疑、反驳、补充、更正等讨论方法深化认识,使学生勇于表达,在观点的碰撞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自身、对人生以及对社会的认识,进行“儿童哲学”思维训练;总结讨论方法和收获,学生可以更正或补充之前的观点,提升和完善认识;教师布置思维拓展任务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延伸课内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不给学生统一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儿童哲学”的学习重点是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思考活动:在第一层次“未经反省、饱含偏见、逻辑谬误”的思考基础上,以集体探究的方式,分析、评估、反思第一层思考,并通过重建第一层思考,消除偏见、谬误,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入、细致的把握。

为了将课程上出哲学味,学校在课堂上重点解决“五个如何”: 如何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创造“宽松+尊重+和谐”的学习环境;如何让学生在相互激励和启发下消除困惑和疑问;如何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儿童打破思维定式;如何找到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享受解决问题过程的快乐。

“儿童哲学”思维培养的深化与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这正是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中轴。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2014年,学校又申报了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视角的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赋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新理念、新内容、新内涵,丰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将从小学生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课程的设置,小学生哲学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小学生哲学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小学生体验哲学的案例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重点的创新。小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能力的训练,使其掌握批判性思考与反思性思考的基本方法,培养其逻辑与认知能力,改善其思维品质。

创编新教材 十七年来,由本校研发的《中国儿童哲学》校本教材在江苏、上海、福建、浙江、云南等多地开花,许多地方都在使用该教材。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需要与时俱进的探究,开发新的、为现代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新技巧和新教材。学校将在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研究材料,创编新教材,进一步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课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