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分析论文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精选

美学分析论文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气韵”一词最早产生于南齐的谢赫用以论画,明代胡应麟则以诗论,直至清代王士祯籍以提出“神韵说”。可见“气韵”已成为中国古代普遍适用于鉴别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的一个美学概念。唐代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用“气韵”论舞,一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②可窥见剑舞所展现裂石惊云般的“气”,从“来”与“罢”中不难体味到那股游刃有余的“韵”。至今留存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云手”“射雁”等舞姿动势,仍然如行云流水,延绵不绝,如“云手”,它通过“穿手”“划圆”“提腕”“亮相”这个舞姿动作造型,“穿手”为“气”,“划圆”为“韵”,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紧张与松弛中的高度统一,从内容和形式看,它饱含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气韵”的特点,这和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中“意到笔不到”的内在含蓄性有相同意义。从杜诗中“一舞剑气动四方”③所造出的“气韵”就曾令唐代书法大师张旭“灵犀顿通,草书大进”。张旭受公孙大娘的剑舞气势感动,于是飒然风起,所书写的草书“气韵”十足,字字“传神”。“‘韵’是传神的写照,‘气’的涵义又超出传神的写照。”④它印证了中国绘画、书法与中国古典舞蹈“气韵”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的渗透无处不在,处处再现着“气韵”为上的美学要旨。

也有人说:中国古典舞蹈就像在“打太极”。无论站在专业或业余的角度,他无意却真实地道出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底蕴——“气”和“韵”与舞蹈的关系。“太极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周易》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从舞蹈文化的‘气韵’所涉及的艺术学、生理学和力学等方面窥视和探索太极文化相比较,实难分出类型。”⑤在中国武术的“太极拳”中体现“气韵”的“沾粘劲儿”,也正是中国古典舞蹈借鉴和利用这一传统文化并运用“圆”和“曲”身段律动的“劲儿”体现其舞蹈“气韵”核心内容。在舞蹈中它又区别于太极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气韵方式。如中国古典舞蹈中“身段”称为“身韵”,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如“头正身侧,身正头侧”,转身中的“身过留头,头过身留”;又如“拉山膀”“云手”“晃手”等,此外,它也体现在一些程式化层面的舞姿造型上;再如“射雁”“顺风旗”“大鹏展翅”等。它们均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气韵”之美,通过动静、虚实的对比和流畅的舞姿传情达意。这些招式及造型的完成,最终的要求是赋予舞蹈其“气韵”结合之“劲儿”,而这些又是“太极拳”无法表现的。可见“气韵”之美,为中国舞蹈“情有独钟”,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生命之源,这种自身文化的特质显现出民族的智慧之光,并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睿的思想内涵。

二、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展现了圆融的审美特征

气韵是指艺术创作中内容和形式高度完美的统一,引导我们得以就中国古典舞蹈的“气韵”之美进行判断和分析。倘若说,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气”还停留在一种内在精神的美的阶段,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成分,那么,“韵”则是一种将其以某些程式套子加以外化的过程而达到艺术美,古人说“尽善尽美”,此中受制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气”与由之派生的具有中国气派的“韵”就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中国古典舞蹈所言之“气”,受“无平不陂,无往不复”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周而复始的运行轨迹。因而,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及舞姿造型,都趋于“圆融”。这种审美特征,从留存于戏剧中的程式套子里很容易发现。如程式化舞蹈动作“趟马”“水袖”“甩发”“扇子”“手绢”“长绸”等,这种“神形兼备”‘内外合一”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的“圆融”的特征。尤其是戏剧中的跟头,更可谓是中国古典舞蹈之精华,从它的起势到收势,无处不见气韵周行的内在意念和流畅圆融的外部技巧的完美结合。如其中的挂翻跟头,在“收腿蛮子”至“踺子小翻”等连接技巧完成过程中,既强调自始至终的“提气”,也注重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在跳翻腾挪之际,展现的是一种闪串飘顿,连续不断的气派韵致,以“刚柔并济”“以身为本”“一动俱动”反映出的气韵“圆融”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如:“射雁”“顺风旗”“大鹏展翅”等造型上,运用了“拧”“圆”“曲”结合“气”和“韵”的律动特点,在律动中那种张弛、起伏、和谐、含蓄的动作表象,展现了“动静互补”“以意为神”“内外合一”“兼含并蓄”典型的气韵“圆融”的审美特征。

三、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造就了典型的舞蹈精髓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所展示的“圆融”,是以深刻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它是中国古典舞蹈区别于其他舞种的唯一特点,它之所以成为独具特点的古典舞蹈,正是它具有“气韵”之美这一舞蹈律动的精髓。其成因归根结底源自中华民族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它表现了一种表里如一的观念。正如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所言“中国古典艺术的价值是由它在何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的境界和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来决定的。”中国古典舞蹈以这一精髓并生动默契地连接起节奏、表情、构图三大要素,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借“尽意”之舞,言乐观向上之情的精神境界。这种美学观较西方美学,更为深刻地触到了艺术的本质。美国舞蹈家多里丝.韩芙莉说“舞姿是基于人们长期运用而形成的动作程式。”⑦中国古典舞蹈之所以保留并沿用了千百年的众多舞姿,其原因就是这里面有着中华古朴的人文精髓的传承,同时也有着中华民族的气派和精神,更加展现了“气韵”之美的特性,它为中国舞蹈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美学的智慧。正如清初画家石涛所说“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必得以笔墨之生气与天地之生气合并而出。”⑧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以载歌载舞、歌舞相间为主要动作特征;而芭蕾舞则是以“外开”“伸展”和足尖技巧为动作特点;中国古典舞蹈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动作讲究“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就是“气”和“韵”的结合体,“气”是“韵”的生命信息,“韵”是“气”的外在表现,是“气”之“韵”。“气”偏于艺术的内容,“韵”则重于艺术的形式,二者是不可分割而客观存留在舞蹈画面上的。因此,中国古典舞蹈之“气韵”是舞蹈的精髓,它是可以被感知的一种区别于其他舞种的典型标志。

四、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发展至今,是历史的产物,又是现代的产物,内有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外有借鉴创新的趋势,运用自身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再去影响世界舞蹈文化发展潮流,这是舞蹈发展的必然。如韩国舞蹈在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下,也十分讲究“圆、曲”的动作形态。如:“围手”“绕腕手”等动作构成,“气韵”运用已成为韩国舞蹈动作的核心。再者,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现代舞各流派,他们为了解放演员的手脚,打破芭蕾舞那种束缚演员的个性、程式化的动作和机械技艺的表演方式,寻找能表达外部世界给内心带来感受的舞蹈语言,他们把目光也投向了中国,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气韵”之美营造出迷人的艺术氛围而欣喜,并且仿效。他们认为在现代舞蹈中贯穿于“气韵”身段,易于把握和演绎作品,能够充分地发挥演员的情感表达。无论中国舞蹈还是韩国舞蹈或者西方现代舞蹈,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形成具有本民族、本地方艺术特色而立足于本国、面向世界的精品。中国古典舞蹈“气韵”的形成,它印证了“取天地之生气合并而出⑨”的永恒哲学理念。超级秘书网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气韵”之美,是探究本门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尺,它是统帅形式的关键因素,又是作品内在的生命本原。笔者相信,在立足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古典舞蹈将会以新的理念而不断创新发展,完全可以在不远的将来代表世界舞蹈文化发展的主流,将对世界舞蹈的创新做出一定的贡献。

注释:

①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②③杜甫.唐诗选注[M].北京出版社.1980,237

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⑤摘自向开明、严德善.太极气韵与朝鲜(韩)舞蹈韵律[J].北京.舞蹈2002,(8)

⑥周易、韩泰.中国古代舞蹈史纲[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系统;组建;维护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影音、图文适时交互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直观、高效。笔者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建与维护进行论述。

1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建

组建一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用计算机教学、讨论、网上辅导、网上作业与测试,可以很好地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为更好地完成现代课堂教学任务,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构建一个新的教学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个系统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所组成:

1.1硬件与软件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室部分是由教师多媒体PC、实物展台、投影机系统、扩音系统、VGA-AUDIO信号切换器、教师用于控制教学内容的部件、固定的设备机柜、可移动的讲桌、教鞭、无线麦克等部分组成。教师多媒体电脑主要用于快速处理教师授课所需的数字化信息,并输出信号到投影机系统和扩音系统以实现声像的再现展示给学生。计算机硬件应当选用市面配置较高档的产品。软件系统的基本配置应为:WINXP以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可在线升级杀毒软件,媒体文件播放工具等通用应用程序;教师各自专用的应用程序。实物展台主要用于将小型实物、已经制作好的幻灯片、没有或难以数字化的书面图片、文字等转为视频信号送往投影机。投影机系统包括投影机和屏幕,主要用于将教师多媒体电脑、实物展台送来的信号还原为直观的视觉信号—文字、视频、图像、图片。这是课堂教学基本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担负着所有视觉信号再现的重任。投影机在确定的环境中要有充足的照度,尽可能地克服环境亮度的干扰;要有合适的输入信号接口类型等。扩音系统主要用于将教师多媒体PC、无线麦克送来的音频信号放大和还原为听觉信号。扩音系统的音效还原保真度要高,背景噪音要小,抑制啸叫的能力强,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要大等。VGA-AUDIO信号切换器用于切换教师多媒体电脑和移动多媒体电脑送来的视频、音频信号以适应特殊的需要,如外来讲课者需要用自己专用的移动多媒体电脑以满足其对特殊软环境的需要。遥控鼠标、键盘用于远距离控制教师多媒体电脑,避免将教师局限于一个小的空间内,满足教师在讲台上移动的需要,更好的利用教师的形体语言辅助教学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遥控手写板、笔可以用来满足教师书写的需要。投影机遥控器主要用于控制投影机信号源,也就是教师多媒体信号和实物展台信号的切换。

1.2管理服务系统及共享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课堂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课堂教学软环境的更新、升级、备份。它是由教师多媒体电脑软环境更新、升级系统等组成。在升级或维护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克隆软件。课堂教学的服务系统主要有专用文件服务器、视频点播系统、WEB服务、BBS服务组成的服务器、防火墙、服务、域控制服务器等组成。专用文件服务器主要用于教师课件的上传、下载及教学资料的共享。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用账号在该服务器上备份课堂教学的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冗余备份要求。

1.3系统的联结方式

现代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各功能部分是通过一个高速宽带校园网来连通的。这个网的主干及到服务器的连接应为千兆带宽或万兆带宽,到各教师多媒体电脑的连接为百兆带宽。为保证校园网的速度,各连接节点应采用高性能的三层交换机或高性能的路由器,这些交换机必须满足组播技术的要求。至少,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局域网或称课堂教学相关子网应满足组播技术的各项要求,以满足课堂教学管理维护的需要。组播技术是基于TCP/IP协议传送方式的一种。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组播源)发送单一的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的网络技术。

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

2.1多媒体教室的维护

教室防尘:很多时候,多媒体教室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故障都是由灰尘引起的。这种故障在计算机和投影仪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多媒体设备都是一些比较精密的电子仪器,附着在电路板上的灰尘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腐蚀各配件、芯片的电路板,引起机器内部线路断路,引发故障。为此,应定期用不掉毛的小毛刷或者皮吹对电子产品内部进行清洁,同时保持室内清洁,平时不用多媒体设备时,最好用防尘罩或绒布将他们遮盖起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其内部。

2.2计算机常见故障和维护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一般来说,每个多媒体教室都有多个老师在上课使用,他们所使用的教学课件多不相同,涉及到相关软件也多不相同。每个新的学期老师一般要上新课,安装新的课件,频繁的输入输出,肯定会引起计算机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系统正常使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本人多媒体教室的经验,建议采用以下措施:将计算机硬盘分为三个区,其中两个小区,一个大区,C盘装操作系统,D盘留给老师装教学课件,可大一些,E盘装管理人员备份的软件,如系统克隆包,魔法分区等常用软件,已备恢复系统时使用。使用正版软件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各种教学所用软件,然后安装版本较新的杀毒软件,将以确保计算机无病毒。使用GHOST将作好的计算机系统克隆打包,存放在盘,已备恢复系统时急用。安装计算机保护卡,将C、E盘保护。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管理人员所用软件不被破坏与删除。安装一管理系统软件,如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及时管理系统、清理垃圾文件,使计算机始终保持处于优化状态,提高计算机存取速度,保持最大限度的可用硬盘空间。超级秘书网

2.3VGA分配器故障

这种故障的现象通常是屏幕上的画面偏色或无图象,其原因是国产的VGA分配器工作不稳定增长,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接口统一口径烧断。一旦出现故障,最好是的新的VGA分配器。

2.4功放及话筒常见故障及维护

话筒没有声音及音量少,主要检查话筒音量是否打开或电池是否有电,其次检查功放是否打开,然后检查功放是否接通或音量是否打开,最后检查音箱连线有无脱落现象。讲话时有啸叫声是因为音量过大或音箱功率不足,这时调低音量即可。

2.5投影机的维护

防尘问题是投影机维护的首要问题由于投影机液晶板一般都由专门的风扇以每分钟几十升的空气流量对其进行送风冷却,高速气流经过滤尘网时可能夹带微小尘粒,液晶板成像时极易产生静电而吸附微小尘粒,这将对投影画面产生不良影响;投影机的机壳上一般都有开槽或开口用于通风,空气的入口设有空气过滤器,它在投影机工作时过滤灰尘和污染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它,极易堵塞投影机通风口而造成故障。因此,及时地、定期地为投影机进行专业、有效的除尘,是维护投影机最好的方法。

防热、防潮是维护投影机的必修课在投影机的使用过程中,其内部较高的气温容易对机器造成损害。因此,除了应该及时清洗过滤网外,一定要注意保证机体有个良好的散热环境,切忌物体挡住投影机通风口。维护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投影机灯泡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维护灯泡可以有效延长灯泡寿命,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在点亮状态时,灯泡内温度有上千摄氏度,灯丝处于半熔状态,因此,在开机状态下严禁震动、搬移投影机,以防止灯泡炸裂、灯丝断裂。

参考文献

[1]陆惠恩.软件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

[2]梁晋.Windows2000流媒体技术与使用[M].微软中国有限公司,2000.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1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3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

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5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生的学习

一些复杂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往往涉及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Photoshop),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如Cool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VideoStudio等),动画制作软件(如AnimatorPro,3DMAX,Flash等)和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的操作,单独完成困难较大。这就需要多位老师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使教师们在课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积件式课件信息量大,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应用于教学。对于拥有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而言,可以将这些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其他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超级秘书网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提倡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否则很难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教学特点,只能充当“课件放映员”。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我们应该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补充。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授课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优秀课件,也容易使学生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既是课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件能非常清晰地体现教师的整体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内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的播放会使学生变成看客,多媒体教学也就成了讲稿演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件以外自身主导性的发挥以及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调节。

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毕竟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直至成熟运用还需一个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明确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扬长避短的对策,探索出一条高效音乐欣赏课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他们把审美教育看作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把追求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用“六艺”教授学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其中“礼”、“乐”已涉及审美教育的内容。晋代哲学家葛洪,高度评价孔子的这一主张,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人才可以变得心灵高尚,成为有极高的道德修养的人。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和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都特别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美的创造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丰富其生活情趣。[1]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是在向学生传授审美的基本知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寻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狭隘的。这种说法说明一些人对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全面。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的享受,“使自己也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投身到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P116)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并爱到美的熏陶感染,必然会激起其学习热情,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高尔基说:“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一)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3](P205)中学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例如,教学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一文,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分析寓理意象“未眠的海棠”,在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文中关键句的解读。“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使海棠形象寄寓了深沉的美学思考;“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表露作者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动情处,作者为了发现美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发现美一定要活下去,哪怕为了从一朵花发现美的真谛而想活下去也是值得的;“感受到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这是作者对海棠花未眠的感悟,美的发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感需要长期的有时是一生的积淀。抓住关键句认真分析领悟“未眠的海棠”这一寓理意象,既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讲究机遇,审美需要在正确的态度和一定的审美基础等审美观念,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美,领悟文学艺术的极致艺术美的关键在于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真正的自然之美。以此同时,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在悄悄滋长,在作量的积累。

(二)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的《文赋》中这样表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里的“叹”、“思”、“悲”、“喜”体现的就是读文的情感性。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主张诗词要循情感流动,以便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鲁迅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情感性切入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品读作品,探究作者的创作主旨乃至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三)愉悦性美学家康德解释“鉴赏判断”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有着必然的关系。”[4](P196)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的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和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感怀和对英雄的景仰,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些。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得很美,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白洋淀风光),又有人物内心的刻画(如夫妻话别),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性美,教学这篇小说,教师可收集一些风光镜头、战争话别镜头等,制作成课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情感,主动感知美。再次,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自然属性,虽然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作家笔下的写景文章都以自然的感性特征,使人产生美感。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美词美句,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精当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美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表现社会主题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鲁迅的《药》等,都包含有极为严肃的悲剧意义。悲剧是一种崇高美。悲剧中的崇高,经常以庄严的内容、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使人久久不能平静,给人思考,激发人们去探索。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美学范畴里,与悲剧相对的是喜剧,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等喜剧,在笑声中蕴含美质。喜剧艺术中,美的事物有时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隐藏在丑恶事物的背后,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笑声中发现。其次,通过明确目标的方式来培养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根据作品,设一个欣赏点,或语言、或人物、或结构……依点研析鉴赏。依计划赏析,逐步地作量的积累。如教学王实甫的《西厢记》节选《长亭送别》,可设一个培养鉴赏美的目标:深入领会莺莺与张珙离别的凄美。为达这一目标,教师可指导学生读[正宫][端正好]和[一煞]、[收尾]三支曲,让学生通过画面秋景与离人,领会作者所创造的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感受莺莺的那种“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领会暮霭、夕阳、古道、淡烟、离人的凄美[5](P69)。再次,强化体验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去,进入作品的意境,在身临其境之中,体验感受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就可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了足够的钱,你打算怎样设计建造自己的居所?这个问题可调动学生想象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设想之后朗读作品,强化学生体验,让其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超级秘书网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音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P291)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人的认识是以感知开始的。得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方可能创造美。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走进电视,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奇趣大自然》、《法制天地》等节目;引导学生评名作、议时政、走进集贸市场,观察菜农如何卖菜,商贩如何推销商品等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调查当地资源状况,了解当地民俗风情,搜集春联、民歌、组织春游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人情美,并引导学生发现美并展示美、创造美。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祖焱.美育———开启素质教育之门的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1-2-25(02).

美学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健美操教师的分布情况高校充足的健美操教师数量是保证完成健美操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健美操教师作为健美操教学的执行者,是健美操教学的关键,对于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学历职称高、教龄长、性别比例合理的健美操教师队伍是健美操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10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健美操教师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结果显示,在这10所高校中,3所学校表示能满足,3所学校表示基本满足,4所学校表示不能满足.从整体情况看,部分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任务.教师数量不足,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过重的教学任务会使教师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持,也没有时间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提高和创新,会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2.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学历水平的高低代表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知识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讲,学历越高,起点就越高,发展潜力也就越大.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对10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调查得出,健美操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较少,主要职称是讲师和助教,就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健美操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才二十多年的时间,一名教师职称达到教授至少需要十多年;第二,健美操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时间短,职称相对低,所以多为讲师和助教.我国教师职称比例达到1:2:4: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为宜,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的比例为1:21:22:32,可以看出,健美操教师职称比例不够合理,教授和副教授人数较少.

3.教师的年龄、教龄、性别情况健美操教师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美操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持续发展情况,是调查师资情况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健美操教师队伍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35岁以下的教师精力充沛,身体素质好,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较强,36-45岁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46岁以上的教师,具备深厚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广博,是搞科研和做学术的“领头羊”.“教龄”是指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时间的长短,它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定专业年龄.总体说来,教师的年龄越大,教龄就越长.在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龄情况的调查中,健美操教师的教龄均不是很长,5年以内的有26人,占34.2%;6-10年的有27人,占35.5%;11年以上有23人,占30.3%.由于健美操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比发展相对较晚,所以教师的教龄相对较短,教龄最长的也在20年左右,大部分教龄都在10年以下,年轻教师偏多.男教师5名,女教师71名,由此可见,高校中健美操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二、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课程设置的

1.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内容技术教学的内容健美操类型可以分为表演型健美操、建设型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以健身健美操为主.技术教学是健美操教学的主体,是实现健美操健身目标的根本途径,可以分为主要技术教学和辅助技术教学主要技术教学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把大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和健美基本步伐作为技术教学内容;自编健美操也占到较大的比例,达到70%;然而竞技健美操选用的学校却很少,只有20%.在学习的时间上,健美基本步伐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二学期使用较多;大学二年级通常开始学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而且一般是学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1-3级套路,或者是自编健美操;在设有竞技健美操课程的大学,通常是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健美操选修课程中学习竞技健美操课程.

2.辅助技术教学目前各高校的健美操练习都是以徒手为主,选择辅助技术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掌握,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徒手练习健美操所造成的不足,还能对形体的塑造发挥作用.在所调查的普通高校中有20%的学校没有健美操辅助教学内容;在拥有辅助教学内容的学校基本上是持轻器械练习和垫上肌力练习.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内容还不够丰富,辅助技术教学的内容还未能完全普及,还未成为健美操教学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健美操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在采用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健美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同步教学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等.在调查的76名健美操教师中有100%的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法,超过90%的教师采用同步教学法、分解与完整法、纠错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只有不到50%的教师采用其他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电化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传统方法对完成教学目标比较实用,对于教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避免因创新方法不当造成教学任务的无法完成,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二是教学条件不足,部分高校对于健美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健美操教学上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或缺乏,影响了教学方法的改善.健美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经验等作用,如果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传统,会影响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对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全面培养.

4.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考核内容和评价形式普通高校在对学生健美操课程成绩评价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又包括技术成绩和理论成绩.在评价中,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的学校有30%;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的学校有2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学校有50%;考核成绩中技术成绩所占比例均超过60%.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课程还是以是否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过于强调对技术、技能的评价.同时还只是注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形式存在片面性,因为老师对每一名学生不一定熟悉,在评价过程中存在干扰因素.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场地设施情况通过对部分高校健美操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场地设施还不够齐全,器材设备还不够完善,这些影响着健美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学校应该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和投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目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普及广泛,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男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所占比例较小.高校健美操主要以“大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和“健美操基本步伐”作为主要技术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相对较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绝对化的现象,采用单一的标准,没有根据个体的差异对评价方法进行变动和改进.高校健美操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职称中讲师、助教比例高,教龄结构总体合理,但是性别比例差距较大,教师原始专业是健美操的人数也较少.高校在健美操建设上普遍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不足,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建议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强化现代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评价方面,应该增加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因为学生之间相对熟悉和了解,有利于评价,同时这种评价还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