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范文第1篇

1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

11做好人的管理

所谓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同时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益的高低。高校图书馆工作关系到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时效;关系到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关系到图书的流通、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应把人的管理放在首位,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管理的核心。

1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图书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一项极其有效的措施。图书馆要进行科学管理,必须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律,依法治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限制与约束人们行为,才能保证管理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决策正确、督促有力、协调有方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图书馆的工作达到最佳的状态,保证图书馆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

13搞好经费管理

随着学校对图书馆投入的不断加大,图书馆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对有限的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及有效使用等问题。尤其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够发达,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物质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管理的手段,使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4加强自动化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核心应有两点:一是培养和配置专职设备管理员,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15优化馆内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的心态,同时也影响着读者的数量。怎样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汲取精神的营养,受到文明的熏陶,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是行政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

2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规模小,人员少,职能多而乱

就辽宁省的诸多高校而言,绝大多数图书馆办公室只配备1人,少数配备2人。然而,办公室的常规工作却一项不能少,包括制订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统计分析、工作考核、起草文件、档案管理、对外沟通、对外宣传、开展读者活动、办公用品的管理、资产管理等众多工作。其中有些可以归属其他部门负责,有些只需要馆办协调处理,却全由馆办包办,这直接影响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对外声誉。

22资金少,条件弱,信息化不足

高校图书馆自身办馆经费不充足,馆办工作也常常缺乏信息化的系统管理来辅助工作,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文件与档案管理处于原始计算机化,即一般采用单机存储电子稿而收藏打印稿的方式。②固定资产管理运用卡片、单证等纸质介质来进行,不能与学校层面的系统共享资源或对接。③工作人员一旦不在岗,时间安排、进度检查、事务提醒、效果检查等工作就会受影响。④人工填表的考勤工作不能直观体现细节和统计,也不利于领导及时掌握职工出勤情况。⑤工作量、文件、固定资产、考勤管理等都需要一套科学的、准确的、真实的、相对固定的办法,手工处理不但慢且易出错。

23头绪多,素质低,办事效率低

办公室工作的上传下达中枢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经常处于矛盾的焦点,既有图书馆领导的严格要求,也有群众的高度关注,协调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另外,近些年不少高校进行了人事改革,实行雇员制的不在少数,而图书馆办工作多数由正式编制的老同志承担。面对现代化办公室管理工作要求,老同志在信息化素养、设备使用、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还比较欠缺,习惯老一套的办事方式,当工作量增大、头绪繁杂的时候,往往跟不上节奏,影响了工作效率。

3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优化的对策

31强化专业性,吸纳高级管理人才

高校图书馆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往往与管理无关,缺乏对该领域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自身专业素质还存在一定缺陷。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经验与套用是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的法宝,管理者的个人学识和素养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管理效果的不稳定性较大。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凭借工作经验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图书馆行政管理模式日益增加的各种需求。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效仿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以专业的角度来审视图书馆的行政运行管理,对各项工作的环节进行梳理,并提出、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机制,进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图书馆业务的不断发展,适应周边环境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

32转变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人员才能

政府主导、计划调节,是我国高校基本的体制环境,计划性、指导性管理模式在高校各个部门的管理运行中影响极深,在公办院校中尤为突出,图书馆也不例外,事业经费由上至下按计划统一拨付,员工薪酬按级别定量拨付,经济基础的固守必然导致运行机制的刻板。图书馆的工作核心是服务,服务质量受到个人素养和积极性的双重影响,因此,即便专业素养很高,也不一定就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应当对这种情况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变图书馆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工作透明度。

33加强经费的利用与管理,提高运行经费使用效率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撑,经费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命脉,是高校图书馆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与保证。如上文所述,经费的短缺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基于此,从高校方面来看,相关的高校需要加大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而从图书馆的方面来看,则需要加强对所拥有的经费的利用与管理。通过科学安排工作流程,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把运行经费更多地使用在读者服务、信息挖掘、信息推送、对外交流、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积极性等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合理使用经费。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固定资产 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是各类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馆固定资产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对外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高校对图书馆的资产投入大幅增加。办馆规模、办馆条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后,现代化设备被图书馆广泛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固定资产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校后“一校多馆”现象也日益普遍。固定资产管理体现为资产多、金额大、分类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我国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偏重于文献服务,很少顾及图书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调研的方法及回收情况

本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分层次、分内容的方法进行逐一调研,包括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成人高校等,以确保调研的准确性。通过信息调查、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分析等方法从规范管理、账务管理以及资产档案管理等三大方面进行调查。本调研根据中国教育科研网和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部分山东省高校,包括公办普通高校47所,普通高职院校66所,独立学院9所,民办高校22所为对象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159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回收率90.6%。

2.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2.1在所有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当中,基本上没有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大都属于办公室人员兼职管理,虽然大部分馆使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只是粗略的登记一下账目,很多系统项目都没有开发使用。再加上还有少部分专科院校当中使用手工纪录,在账目管理上存在不少的缺陷,例如,在资产登记当中,只注重增加而很少涉及到注销等。有些图书馆的领导者在资产管理方面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学校图书馆领导所关心的馆内固定资产有较大的差异,多数是注重一般服务设备的采购,而很少关注馆内具体的服务设施、藏书,以及音像制品,电子文献等资产的数量与实物是否相符。定期进行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清点也是《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所求的。否则不坚持按照规定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将会对后期文献管理和清点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同时也会导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模糊不清的局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图书馆规章制度中很少涉及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论在要求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过于简单化,缺乏有力度的管理措施和追究方法。

2.2 在固定资产账物管理方面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图书馆不按照规范设立图书资料购置、典藏、流通账簿。有的在实物使用部门不设立明细账簿。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管理者本身的自我要求意识薄弱,他们从减轻工作量角度考虑,自我主张简化资产移交、接收等规范手续。如新书采购至流通各个环节,没有详细的传递清单,入库文献不履行正常的清点,没有严格的交接手续,图书入库数量的准确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在账物管理方面缺乏相互监督,出现交接不严的问题。例如: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仅简单的记录接收数量,缺少对资产流通环节的规范管理;无严格的清点制度和规范的清点要求、对丢损情况无约束、正常注销被忽略,致使馆内固定资产没有准确的数字纪录;有的馆缺乏严格的统计制度,不认真填写报表,有些图书资料未作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捐赠文献不入账;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丢失现象时有发生;重使用不重管理,账物不符。在有院部的高校图书馆中部分馆与院部资料室的管理体制不协调,致使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固定资产与院部资料室非一体化管理,阻碍了图书馆对院部资料室的业务的正常指导,双方从图书资料采购方式、财会手续到管理使用等多方面都是分块自行管理,图书馆业务指导缺乏权威地位支撑,许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现阶段电子文献已经大面积的渗透到各个图书馆馆藏里面,作为图书馆的固定资产,与纸质书刊相比具有较高的信息作用和资产价值,应纳入固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管理。但目前各个图书馆缺乏电子文献统计方面权威性的指导性意见,没有针对性,大部分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与统计。还有部分院校图书馆在资产购进与注销方面只注重资产添加登记,而对于报废的资产没有实行注销处理,降低了固定资产账目的准确性。

2.3 在文献资料管理方面主要问题,部分图书馆对积压文献由于没有建数据库所以大都采取估算法,必然与实际账面存在较大的出入。新进图书标价有些是不统一,为日后图书资料价值核算、清点带来很大困难。期刊册数统计方法不科学,固定资产统计的要求是现刊装订以前不记入固定资产,而是把期刊合订本作为一册图书入帐。因装订期刊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延时性,数量不能做到及时统计,就造成了有的学校图书馆只管装订,而没有把期刊合订本入固定资产帐。影响了数据总量的真实性。由于院部资料室图书资料的购买方式、经费的分配方式的限制,影响了学校整体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准确率。同时图书资料折价购入在入固定资产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会造成账物不符。对于捐赠文献,虽然是属于无偿所得,不用动用经费,也应当作为馆内的固定资产来管理,但各个馆因为缺乏规范的管理规定,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只注重实物,而没有把其列入固定资产的居多。

3.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图书馆固定资产涉及到多种物品,要达到总账、明细、实物三者相符的管理要求,必须分门别类有层次的来管理,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应把服务设备和文献资料分开来分别管理为易。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软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软文化的缺失及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文化力、动态力和生命力。让图书馆更好地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服务,更好地为学院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软文化;文化力

一、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软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图书馆文化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是所有图书馆的灵魂。但是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重点在招生和课程教学方面,很少有院校把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当作校园的核心文化来重点抓,尤其是图书馆的软文化建设。基于此现状,特浅撰写本文。

“图书馆文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正式提出来,较早关于图书馆文化的专论是王胜祥发表在《黑龙江图书馆》1989年第3期上的《论图书馆文化》一文。其起源于美国企业文化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所谓图书馆文化,简言之就是指图书馆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图书馆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等诸因素的总和,包括服务宗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等。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核心是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文化能直观地体现出一个图书馆的馆风、馆貌和管理状况。优秀的图书馆文化,就像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样会使得员工和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奋发进取的学习氛围。凡是在校园里生活的人,其价值观、学习模式、精神面貌、思想意识都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老子、孔子、陈独秀、等无不受到到图书馆文化的熏陶,

笔者认为,图书馆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且软文化比硬文化更为重要。所谓图书馆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图书馆环境文化,也就是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其本质上是一种静态文化,如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存书量及种类、图书馆的员工配置、各环节的业务技术问题、设备使用问题、藏书利用及保管问题、图书馆员工间关系问题、员工与读者关系问题以及读者间关系问题的标尺和准绳等。而图书馆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图书馆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软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时在更新和变动。如图书馆理人员文化的提升、理念意识的变化、学生被图书馆文化熏陶的程度、师生的学习阅读习惯的形成、图书馆对学校及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图书馆活动的形式、内容及质量高低等。图书馆硬文化犹如电脑硬件,是图书馆文化整体的基石,是构建图书馆软文化前提条件;图书馆软文化犹如电脑软件,是图书馆文化的保障及核心灵魂。

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软文化的缺陷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硬文化建设是具有一定规模,设备也很现代化,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差距不会太大。但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图书馆软文化的差别。

首先,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理念陈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一般都是由中专管理模式延续下来的,普遍存在着“重收藏轻利用”、“等客上门“等现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图书馆不失火、不失盗、室内干净卫生、借阅有服务就可以了。因此在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下,工作人员视野狭窄,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图书馆似乎有一种藏书楼的味道,只注重馆藏文献的收集、整理、保藏,而对充分开发文献的价值、学生利用率价值及学生对图书馆的光顾率价值却常被忽视,文献利用率低,其潜在价值难以转化为学习力,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其次,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当前图书馆在学校属于教辅系统,工作不受重视,同时存在着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现象,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虽然图书馆也制定管理制度,实行了岗位责任制,这些管理措施对图书馆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管理作用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工作不能量化,如分类编目、咨询服务、借阅服务等。因此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有效地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再次,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与学校院系之间的联动性较小,没有形成和营造互动的氛围。图书馆和院系似乎是完全独立的,各不相干,领导和工作人员之间都缺乏交流和沟通,反正是自扫门前三堆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样就导致极少部分学生会到读书馆学习和借阅,图书馆没有最大化地体现价值和发挥功能。

另外,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力都不如公办高校。针对此现状,除了学校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之外,图书馆除了被动服务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靠图书馆的软文化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图书馆的软文化建设会发生磁铁效应。

三、建设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软文化的思路和对策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软文化存在天然的缺陷,需要后天不断的弥补和建设。在软文化的弥补和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有公办院校不可比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软文化的建设上也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更多地创新、探索和尝试。笔者就一些思考拙笔探索。

第一,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理念的转变方面需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从轻利用意识到重利用意识的转变,实现从被动服务意识到主动服务意识的转变,实现从安于现状意识到竞争意识的转变,实现从保守意识到创新意识的转变,实现从静态单一的意识到动态多样意识的转变。理念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的反应,是图书馆软文化建设的根源,直接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学生等相关者的行为、习惯、模式等。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图书馆软文化的建设,加大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引导,首先从思想层面解决问题。

第二,引入科学、现代的管理制度。意识、理念如何落地,需要将理念转化为制度,在将制度转化为行为,所以,制度建设是建设软文化的关键核心,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围绕培训制度、竞争机制、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创新制度等各方面形成制度体系,加强科学管理。例如,制度一般是学校或者图书馆领导由上而下的制定,但可以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进行制度创新,并设定制度创新奖,所创新的制度被采纳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再如,绩效考核方面,可以加大考核面,除了传统的考勤外,可以引入计量工作制、馆员互评制、学生评议馆员制等,这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混日子”、吃“大锅饭”。

第三,加大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与学校院系之间的联动性,提升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图书馆在学校属不要定位于教辅系统,如果定位为教辅系统,那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就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那图书馆从领导到馆员的思想也就会感觉,自己的作用也只是辅助作用,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此,图书馆的地位至少与院系是平等的,包括人员的工资待遇。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图书馆与学校院系的联动性也是平等的,并且不是说院系需要时,图书馆才配合,而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学习,为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打造学习型学生,学校院系和图书馆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会议等。

第四,图书馆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沙龙、比赛等,将图书馆变为学习型图书馆,从而引导学生变为学习型学生。因为民办高等职业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和学习力大多数都不如公办高校的学生。因为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就是静态的被动的阅读服务平台,没有形成学习型图书馆,图书馆也从来不关心本校学生学习的心态、能力、氛围、方向等,认为这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和院系的事情,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基于以上两个理由,我认为打造学习型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学习型图书馆包含几层意思,一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校的下属部门,其本身就要不断加强对外对内的交流沟通学习,使部门自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的部门并直接考核学习研究成果;二是图书馆的领导本身是一个学习型领导,除了自身学习外,学校要对领导的学习研究的范围、标准等予以考核,三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是学习型个人,对学习的范围、方式、标准、内容等也直接纳入绩效考核。四是图书馆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形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举办图书馆辩论大赛、图书馆营销管理沙龙、法律沙龙、图书馆社团联谊会、读书比赛活动,专业考试沙龙、图书馆演讲赛、图书馆书画赛、图书馆大讲堂等,这样图书馆的整体学习氛围自然形成,也增加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发扬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氛围,形成校园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通过图书馆软文化建设,就是要增强图书馆的文化力、学习力、动态力,不仅使图书馆自身生机勃勃、富有活力,而且让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进图书馆学习或者阅读成为习惯和本能,只要学生的学习变为一种本能,那学校的许多管理问题、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诗豪.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5,(3):77-79.

[2]徐晚霞.简析图书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76-79.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岗位 人事 聘任

1引言

现代图书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读者咨询的虚拟化、学科服务的专业化、空间管理的超市化均需要业务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训练有素的知识型馆员。为了,克服论资排辈的现象,实现能者上、劣者下,优胜劣汰的良性用人机制,我馆于2006年l0月底全面启动全馆职工岗位的调整与聘任工作。本次职工岗位竞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机制。根据素质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来确定相应的岗位,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经过周密的策划、严密的组织,竞聘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2实行岗位聘任制势在必行

2.1符合上级文件精神指示

2000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于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转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馆崂山新馆启用,我馆于2006年l0月底全面启动全馆职工岗位的调整与聘任工作。

2.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由于我校新建的崂山校区图书馆是按照现代化大学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行设计施工的,图书馆总面积是原两校区图书馆的四倍。为了能使图书馆职工在短期内转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运行理念,完全适应新馆推行的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并顺利完成三校区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的调整及两个老馆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实现同步改革,-任全馆范围内进行岗位聘任就成为图书馆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此时,搞好全员岗位聘任工作也成为我馆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统一调整的核心基础。

3岗位聘任制的组织实施

3.1周密策划及前期准备

全面惆研并学习国内先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新旧馆必须同步开放、三校区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必须全面调整的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向学校提出三校区图书馆综合管理模式调整与职工全员岗位聘任的申请。在得到学校领导及人事处的同意与支持后制定岗位竞聘的详细计划,对聘任规则、操作细则及落聘人员的处理方式都进行了周密考虑。

认真组织全馆职工学习有关高校改革的文件、领会精神。通过学习讨论,组织参观考察等各种宣传和学习活动,使全体馆员充分认识到高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要.从思想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在学习文件的同时,逐步提出并草拟我馆人事改革所必需的机构调整办法、部门岗位设置、岗位职级划分、不同岗位上岗基本条件,职工综合测评积分办法、聘任规则、操作程序、落聘人员安排办法等文件。使全馆职工充分认识到参加竞聘是大势所趋,通过这种双向选择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岗位、激发个人工作热情,更能认识到竞聘是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大好机会。职工的心理状态也逐步从最初的害怕、抵触演变为最后的全力配合,这也成为竞聘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根据此次评聘的要求,职工的业务能力是竞岗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评聘前期还需开展职工上岗的基本业务素质培训、基本的业务测试及考试工作。

3.2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建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换。制定岗他设置方案,严格按照岗位设置管理规定的实施范围、岗位类别、等级、结构比例、管理权限和审核程序等进行岗位设置。并住-岗位设置文件中清晰、明确地描述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硬要求,包括工作性质、工作量、职责范围等;准确提出所需岗位人员数量及任职条件,包括对上岗人员学历或职称、能力等的要求。本次图书馆职工岗位竞聘的岗位设计为6个行政职级,分别是:部主任、副部主任、业务主管、重点岗、普通1岗、普通2岗。其中,业务主管岗位的殴置主要是为了有利干部内部和跨部门间的业务组织与协调,其角色定化于“业务专题负责人”或者“班,组长”;普通l岗与普通2岗除任-工作校区方面有所区别外,其他竞岗条件完全相同,其用意在于从政策制定上鼓励职工竞聘新校区的岗位。职工根据详细的岗位要求、个人特长及兴趣填写《图书馆职工岗位竞聘申报表》,申报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图书借阅部崂山校区总服务台业务主管岗位为例。

工作职责:

(1)熟悉崂山校区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资源分布和服务内容,协助部主任做好总服务台的各项管理与协凋工作;

(2)掌握文献流通服务工作规律,协助完善本部门各项业务作规范及操作规程,协助完成本部门的丁作质量、劳动纪律等各项检查工作;

(3)调查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动态、读者需求,及时向部主任反馈信息,做好图书荐购工作;

(4)做好工作日志,协助部主任做好图书流通情况统计,如图书借阅率、拒借率、破损率、丢失率等统计,提出降低拒借率、丢失率的合理化建议,定期做好图书_催还等工作;

(5)分析藏书利用情况和读者阅读倾向,组织开展馆藏图书宣传、推荐和读者导读工作;

(6)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与业务交叉部门的内在联系,加强沟通,探索更顺畅的业务流程;

(7)熟练掌握本部门各项业务,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图书流通工作,组织、协调三校区通借通还业务的开展,努力推进图书预约服务;

(8)教育读者爱护图书,实行严格检查制度,及时办理图书污损、偷窃、逾期等各项手续;

(9)完成读者蜡书的相关手续办理及所赔图书的技术加工工作,做好图书简单修补工作;

(10)做好读者事务管理工作,包括读者证管理、读者财务管理、网上读者库维护、读者入校、离校手续办理等;

(11)做好馆藏信息的数据维护工怍;

(12)负责对读者解答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所有问题,并为部门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筹措办法;

(13)部主任不在班时间,负责主持总服务台工作,统筹安排总台人员,做好各项工作;

(14)完成部门负责人交给的其他任务。

专业上岗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对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有较清楚的认识,对本部门业务的开展有较清晰的思路,并熟悉各项具体工作及规章制度;

(3)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资源分布和服务内容,有改进和提升业务质量的能力和水平;

(4)掌握文献流通服务工作规律,具有深入研究流通借阋管理、组织开展读者导读等读者服务工作的能力;

(5)掌握《中图法、《科图法分类体系中的基本大类及本馆读者常用类目的名称和类号,熟练掌握本馆图书资料的排架规则;

(6)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流通模块、典藏模块的使用,对图书书目信息有一定了解。

3.3有序组织岗位竞聘

3.3.1岗位评聘程序与权限

首先,由馆领导组成资格审查业务组,并和人事处领导组成图书馆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聘任分三步完成,即先进行部主任、副部主任的岗位评聘,然后由新上任的正、副部主任进行部门业务主管的评聘,最后进行重点及普通岗位的评聘工作。

部主任、副部主任的岗位评聘工作是先由职工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资格审查业务组审查同意后,参加岗位竞聘答辩会。根据竞聘者述职答辩的情况以及平时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表现,由图书馆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集体决定任用。本次竞聘共聘用正副部主任各7名,并随即通过馆内信息平台进行公布。新聘任上岗的部门正、副主任立即进入角色,在职工岗位聘任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部门业务主管及以下岗位的评聘工作。

由职工根据个人的实际条件、能力及工作政绩情况自主进行岗位申报。经资格审查同意后,由部主任负责本部门的人员聘任。

3.3.2岗位申报与调剂

每个职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多申报两种适合本人的业务岗位。如果申报的两种岗位均落聘,仍有一次“自愿接受岗位调剂”的机会。如果由于个人原因岗位调剂无效(无适合岗位或无部门接收)人员,将作为待岗人员处理。

3.3.3校区申报与调剂

每个职工至少在两个校区申报工作岗位,并注明“是否接受校区调剂”。如果所申报的两个校区岗位均落聘,又“自愿接受校区调剂”的,仍有一次校区调剂的机会。如果由于个人原因校区调剂无效(无适合岗位或无部门接收)人员,将作为待岗人员处理

3.3.4待岗人员管理办法

待岗人员如果没有工作愿望的,将送交人事处按相关人事管理办法办理;待岗人员仍有工作愿望的,由本人递交书面申请后,可以适当安排相应工作岗位试用一年,准予下一年度再次参加岗位竞聘。试用期内实行绩效工资,停发其他奖酬金。

整个评聘工作历经2个月,最终竞聘结果为:馆领导4.3%,正、副部主任12.2%,业务主管14.5%,重点岗17.9%,普通l岗23.1%,普通2岗28.2%,从上到下形成了合理的正“金字塔”型。除1人因无工作愿望而送交人事处外,其余职工全部上岗。

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新馆启用的大好时机,在新馆全面建立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用人制度,大踏步推动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速度,全面提升为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为此,我馆特向学校提出三校区图书馆综合管理模式调整与职工全员岗位聘任的申请,并得到校领导及人事处的同意与支持。

山校区图书馆正式启用后,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与协调中心将设在崂山校区图书馆,资源中心、服务中心也将移到崂山校区。总馆设在崂山校区图书馆,鱼山、浮山校区图书馆为分馆。馆长、书记集中崂山校区办公,各分馆由一位副馆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分管图书馆某一方面工作)。各馆均设行政办公室和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部门内根据业务性质和涉及业务范围不同,分别设立部主任、副部主任岗位。

图书管理办法制度范文第5篇

所谓公文即“办理公务的文书”,这是“公文”一词的基本含义。它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直接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广义的公文,外延十分广阔,除通用文书外,还包括法律、财经、文教、外交、军事、税务、工商等各种行业自己的专用文书。狭义的公文,即指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我们通常运行的公文指的是狭义的公文范畴。公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定的权威性以及特定的格式等特点。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作用,诸如明法作用、传令作用、宣传导向作用、联系和知照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记载历史的作用等。其中综合、联系、纽带、协调又是其重要之功能。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道:“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明确指出公文是治理国家的纽带与关键,也一语道破了公文作为综合协调工具之性能与作用。

二、国科图组织机制及其公文管理特点

国家科学图书馆(可简称“国科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总馆设在北京,下设兰州、成都、武汉法人分馆,并准备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国家科学图书馆各单元在业务职能上的分工是总馆代表国家科学图书馆负责全院文献情报服务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负责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领导各分馆开展高效的文献情报服务。各法人分馆,作为有特色的文献情报服务中心,根据全院统筹布局,参与全院文献情报联合建设,负责相应领域的战略情报研究和面向相应地域研究所一线的深层次用户服务;各个特色分馆,在服务本单位需要的同时,接受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业务指导,满足特色需求,服务全院,辐射全国;各个研究所图书馆,在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统筹协调下,共同支持研究所的文献信息服务。全馆将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国际一流的文献保障能力、国际一流的一线用户服务、权威可靠的战略情报研究,在国家科技文献平台中发挥骨干作用。

适应组织体制及业务机制的要求,国家科学图书馆各单元在公文管理上实行集中统一与适度分权相结合的方式。总馆代表国家科学图书馆联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理事会、各分馆和国内外各机构,负责全馆公文的收发;各分馆负责内部公文的收发,主要与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中国科学院各相关分院、相关研究所和所在省市联系。在具体运行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集中统一与相对独立分散的特点。

作为中科院基层研究所,公文来文主体为院机关及其各厅局,主要涉及各业务指导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对于此块文件,目前已建立由总馆代表全馆进行统一接收、统一派发、统一调度的制度。同时国科图总分馆四个单元分处全国不同地域,势必与其所在地的分院机关、地方政府、其他平行单位发生关系,办理公文来往。鉴于此实际,国科图规定党务、地方事务由各分馆自行协调处理,授予分馆公文办理的自由度和相对独立性。

第二,公文管理一体化趋势开始显现。

随着国科图业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管理文化的逐渐融合,加上系列制度保障,公文一体化趋势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收文信息共享、统一对外发文、公文流转传阅跨地域一体化运作等。其中电子化及各种技术手段的使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第三,公文管理手段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鉴于国科图跨地域运作的特点,传统公文管理手段已难以跟上形势要求。为此,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拓展公文发展领域,成为管理的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并灵活使用传真、扫描、电子邮件、电话、电子文件等形式和手段,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公文管理的系统衔接和流畅。

第四,公文管理电子化趋势加强。

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发展的今天,国民经济各项工作已全面实行了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电子化趋势在公文领域同样不可避免,为适应这种趋势发展,国科图在电子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了收文从登记、传阅、转递、督办的电子化管理;二是实现了发文的全程电子化运作;三是电子文档管理进一步规范。随着全院二期ARP项目推进,将为推进国科图公文一体化提供更强的支撑和便利。

三、充分发挥公文管理在国科图综合协调中的作用

公文管理作为国科图管理服务、综合协调中重要一环,对于保持日常行政运转、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推动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公文管理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根据公文本身政策性、政令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导向和促进作用。

公文是一种规范性文书,具有法律性、指导性、政令性强的特点。在国科图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导向和促进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做好上级下发文件的传阅流转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应扫描在馆务平台公布,其他重要文件根据领导批示有选择地予以公布,最大限度地促使文件公开,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严格督促文件办理,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和发挥发文在全馆各项业务及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协调作用,要充分保证其严肃性、权威性、正确性和规范性,使各部门职工在心悦诚服中自觉予以贯彻和执行。

第二,健全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公文管理一体化进程。

公文管理是一项日常性、规范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切忌随意性、任意性,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长期效果。目前应在已形成的收文登记制度、文件传阅跟踪制度、文件转递制度、文件转递清单、文件督办制度、文件发文登记制度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落实执行力度,确保运转流畅、有序。下一步应着力完善公文一体化管理方面制度,特别是适应ARP一体化、电子化要求,根据《中科院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制定《国科图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并完善配套办法,加强一体化管理的各项细节落实,为全馆综合协调提供有效的服务。

第三,实行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双轨制,妥善处理二者关系,确保电子文件藏体的安全使用。

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不断应用以及电子公文的发展,对公文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文件在带来便捷、节约优势的同时,也伴随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和不安全性等缺陷,因此在文件管理上应实行双轨制,对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开放利用实行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步进行,既存纸质件,也存电子件,确保文件管理安全。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同时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光盘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另外对于涉密文件,要严格按照“上网不保密、保密不上网”的要求,对秘密文件作区别管理。

第四,按照院办公厅统一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电子公文发展。

国科图地域及体制机制特点决定了公文电子化管理的亟需性和可行性,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应按照全院二期ARP公文的统一部署推进全馆公文电子化管理一体化进程。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尽快建立完善制度,要根据《中科院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全馆管理办法,抓好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的建立,推动制度建设;二是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完善具体细节,抓好衔接配套。在ARP试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注重沟通、保障畅通,在实现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公文ARP运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有效运转有赖于全馆职工的支持,特别是馆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公文相当程度上是领导的参与度强,因此要大力开展对领导的宣讲力度,帮助领导学会使用、善于使用、喜欢使用;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小册子等形式开展对全体员工的培训,使他们能熟悉、熟练地使用。

第五,创新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措施推进公文管理一体化进程。

随着国科图各项业务管理改革的深化,给公文管理也带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拓展公文发展领域,在公文传阅、办理中除继续综合使用好传真、扫描、电子邮件、电话、电子文件等形式和手段外,要适用电子化发展要求,着重使用好网络、邮件、短消息等媒介,健全制度、培养习惯、提高能力,使公文管理更加畅通、有效、简洁,保障全馆业务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永军:《电子公文管理初探》,《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