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软实力 体系 构建

当今时代, 一个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以经济速度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主要指标的“硬实力”的增长,而且更需要有以文化为内核的“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所谓“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的非物质要素之上,全面体现城市感召力、凝聚力、创新力、影响力、协调力的一种特殊力量。城市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是硬实力,铸造了城市的实体框架,文化水平、人文环境等则应该是软实力,培育了城市的精神。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性。近20年来,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凝聚、协调的核心作用。然而,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也出现了城市功能异化、个性与特色萎缩、城市精神沉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城市化绝不应该是城市外延的简单扩大,也不应该是城市人口的简单增加, 而是整个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发展不仅应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要, 而且也应该注重市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实现。

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受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城市的发展更多集中在经济“硬力量”的扩张上,忽视了文化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城市不顾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好高骛远,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很短的时间内,依靠经济堆砌出了城市的空前繁荣。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犯罪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只有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式,增强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提高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优化效应,才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形态开始由功能型城市向文化型城市转型,虽然城市文化软实力有所增强,但是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存在不足。

城市文化软实力缺乏内涵。当前,我国城市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时,只关注到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层物质建设,而忽视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内涵的培育。实际上,城市表层的物质建设只是铸造了城市的框架, 文化内涵才是城市的灵魂。毕竟,一座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只能体现城市的外在美,而文化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因此,只有深度发掘文化资源,真正培育起城市的文化内涵,才能推动我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实现城市文化,从“物”到“心”的演变。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长期性。我国城市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迫切地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号召下,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短时间内各种外来文化被任意地嫁接在城市的机体上,这些糊裱在城市表面、焊接在城市建筑上面的“快餐式”文化,不是从城市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文化,不会真正提升城市软实力,反而会使我们的城市沦为开发商的竞技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岁月的镌刻、历史的积淀。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系统性。有些城市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即注重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轻视行为层面市民文化活动开展。许多城市投入巨资兴建高标准的歌剧院、舞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等重要文化设施,但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空虚,人际交往日渐生疏,而这些良好的硬件设施却“长期休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的构建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从理念、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来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

理念文化层面。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城市精神、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中知识密度和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层面,深刻影响着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文化特色的形成,因而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城市人文精神。城市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所体现出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城市全体市民的整体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的突出反映。二、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内涵是一个城市市民所共同遵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具体行为准则,是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持力,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三、城市理想。城市理想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市民勾画理想城市的蓝图。它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城市理念文化的社会表现,承载着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它是人的行为在城市文化中的体现, 是通过一定的主体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政府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代表就是城市政府,政府的行政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市民素质。市民素质的高低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最直接体现。良好的市民素质必然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三、企业形象。企业是城市主要的经济实体,其形象往往深受所在国家、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城市企业的形象往往带有该城市文化的深刻印记。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中具有物质属性的各类有形物体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它的构成、组合、排列要符合理念文化特征的规定性,是理念文化在物质上的映像。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自然赋予的风景、气候和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其对城市文化资源存量和文化特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其次是人工环境,它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景观特色,比如城市特有的市容市貌、景观建筑等。它们反映城市的历史、特色和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物质体现。

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的对策

廊坊市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为切实提高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水平,应该按照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成,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确定城市文化内涵。目前,廊坊城市文化内涵过于浅薄,缺乏深度,仍然停留在花园城市、休闲城市的表层城市定位上,没有真正表达出城市内在的文化特质。有鉴于此,廊坊在确定城市文化内涵时,首先应广泛发动市民对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深入调查,听取民意,提高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应该组成文化领导小组,对于廊坊的城市发展轨迹和历史脉络进行认真梳理,对城市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论证分析。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首先定位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因此, 廊坊要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先提高市民的素质和文化内涵。目前,廊坊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深入开展现代文明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塑造现代市民精神,切实地提高市民的现代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只有市民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才能够使市民充分理解本地文化特色,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是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建设

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被誉为国际间竞争的“软实力”,对于促进地区国家之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是人民群众重要的基本权益,我国各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社区作为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一个工作单位,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在社区中生活的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的质量好坏,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保障实现居民文化权利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背景下增强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和服务感,共建人人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1、定义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社会总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文化权利为基础,为满足和提升社区成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由社会向该社区提供的各种非营利性的物质文化服务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总和。它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由居民自愿参加,社区主办方并不能强制或者强迫居民参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一个地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质量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地区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和城市化进度的重要指标。

2、建设原则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所说的公益性原则主要指的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当中要以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政府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建设活动。这项文化活动是由全体公民的纳税所得在汇报给全体人民群众的福利之举,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的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性。公平化的原则是指每个社区公民无论贫富、无论身份高低,都有机会享受同等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项原则使得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够合理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多样项原则具体来说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是社区和社会,社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充分尊重社区所有公民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尽可能的提供社会所有阶层(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社会所有人群(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以及不同职业等等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服务建设必须要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为基本目标,传承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建设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

1、行使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是人民群众开展文化生活最基本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场所,社区硬件、软件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其丰富程度。完善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帮助居民行使自身基本文化权利的最基础的方式,在参与丰富有趣的文化服务活动,营造和谐美满的社区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居民不止行使了自身权利,也履行了自身义务。在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的同时,社区居民根据自身需要积极参加加深了对自身居住社区的认识,是他们对社区产生归属感,认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社区中的一员,能内心深处增加社区依赖感。除此之外,居民自身还能在参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学习与提高,增进邻里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打破现代都市生活的距离感和冷漠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身心健康,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2、提高社区居民综合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具体的应该包括文娱活动、文学作品展览、体育竞赛、文化培训、道德素质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等,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不断给社区居民灌输相应的法制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培育提高各类人群的家庭观念、职业道德和社会美德。文化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社区居民,获得益处的也主要是社区居民,所以在日后的建设实践中,就可将活动的主办大全交由社区居民手中,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和自我管理。从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使每一位居民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参与到政府管理和政府监督的过程当中,增加对政府的认可程度,客观上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1、拓宽资金来源,建设高效主体结构

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保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已顺利进行的重要经济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城市里社区单元更是林林总总,如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只是依靠单一的政府投资,这样会导致政府经济负荷过大,不能够保障经济投入的充分合理化,一旦政府资金链断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经难以维持,甚至之前所做的努力也会变为无用功。所以在立足于基本的政府投资之外,社区还要积极转变发展态度转向民间投资群体,广泛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吸引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赞助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有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企业和私人的赞助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投入中往往占据了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比例。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服务主体是社区居民,参与主体可以延伸至全社会所有人群,仅此我们要努力建设优化活动主体结构,以“共同治理”为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重点,积极调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主体的力量,搭建丰富多元的主体参与平台,缓解政府工作压力,更好地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除此之外,我们在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注意培育自身活动特色,使之能够不断传承,这样才算是真正实现这项活动的举办意义和价值。

2、丰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吸取国内外有效经验

完整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社区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社区公共文化信息体系、社区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社区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和社区公共文化评估监督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是一个小小的运作单位,需要每一位经营管理人员去用心经营,做到以政策法规体系为基础,以文化信息体系为导向,以资金体系为保障,以评估监督体系为回馈,促进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人才体系全面发展的格局。笔者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吸引具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进入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为文化建设提供培育良好的专业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使人才进步与公共文化建设进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还可以做到的是吸取国内国外有用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用经验与教训,比如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共同特点是: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私人投资大大多与政府投资;强而有力的政府保障。

四、结语

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实力间的竞争,转而更加注重文化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的竞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促进本国综合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时刻加以重视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促使加以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喜华.何为文化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杨琳瑜.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建设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十一五”时期,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和文化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本文立足于广州这一特定区域,对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人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等等。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距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还有相当差距,必须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一、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市场各要素发展不够协调,产业链街接不够强。文化要素市场是由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文化管理、文化人才、文化劳动力等组成,并表现为隐形产品或无形产品的生成要素之间的交换与流通构成的市场。以广州市为例,从已掌握统计数据看,2004年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有10244家,在核心文化产业中,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业高歌猛进,广播、电视、电影、新闻、文化艺术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高级人才亦不足400人,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相对其他产业明显薄弱二‘〕“卜川。同时,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目前存在着“头轻脚重”的现象:即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完善,而由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较大,消费能力强,文化产品的流通体系较为健全,营销能力较强。如广州作为岭南特色文化的发源地,其资源开发利用仍有不足,忽视甚至破坏文物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文化资源的占有意识和创新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行业与产业化开发及市场化运作的联系仍不紧密。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发展,各种文化资源的产品链接和营销整合仍存在障碍,难以完全转化成产业资源优势。

    2.城市内部区域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平衡,义祀市场的集约化程度不够高。从广州市来看,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等区,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106个)、天河区(2843个)、海珠区(1685个),分别占全市的31. 19 0 o . 21. 60%和12. 80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5. 59 0 o,而南沙、萝岗、增城、从化4个区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合计不足5%。营业收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25. 80亿元、天河区204. 93亿元、番禺区125. 6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8. 48 0 o . 18. 52%和11. 35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8. 35 0 o,而黄埔、花都、南沙、增城四个区的文化产业营业收人合计不足10000从业人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番禺区11. 10万人、越秀区6. 67万人、白云区4. 36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9. 35写、17. 63%和11. 53,合计占全市总数的58. 51。由此可见各区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也存在差异。其次,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看,全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法人单位占文化产业总数的60. 84 0 o,平均每单位营业收入仅为10. 21万元,从业人员只有7人。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看,从业人员数在10人以下的单位占总体的68. 88%仁’},4s。从广州市文化市场目前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虽然众多,但小规模单位占较大比重,经济效益和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与促进大型企业集团“改制重组”、“做大做强”的社会主流趋势难以协调,资源分散,不易形成合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3.城市郊区文化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镇,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齐全,文化活动开展比较活跃,而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镇、村,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弱甚至没有文化室,极少组织文化活动。部分农民反映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求神拜佛、聚众、无证网吧等现象时有存在,有管理不力、执法不严、查处不死的问题。

    4.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文化市场管理权下放到区一级后,新的矛盾开始出现,管理标准逐渐提高,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后续的指导、监督、检查等配套的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执法人员熟悉实体法的运用但不熟悉程序法的执行,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手段落后,经费不足,人手不足,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反应能力、威慑力和执法效果;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仍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仍不完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仍需加强。

    二、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文化要素市场。(1)文化资金市场。完善文化资金市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制定有利于文化投资者的各项政策。二是建立文化资金市场的协调性机构,承办和畅通文化市场的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金投入文化市场建设。还可以利用集资入股方式,把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资金吸引到文化资金市场上来。(2)文化劳务、人才市场。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政策和设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机构,逐步建立文化劳动、人才市场,疏通人才渠道,让劳务和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较为合理地分配、流动,建立健全反映文化市场特殊规律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劳动报酬制度,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竞争心,激发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力。(3)文化信息市场。通过一定的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消费者的现状,研究不同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消费方式的差异性,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对文化市场供需变化作出预测和判断,迅速准确地向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文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反馈,为文化市场的生产、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4)文化设施市场。通过文化设施市场的建立,可以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市场机制来推动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文化设施少、旧、差和陈旧化、单一化、功能退化等毛病,高效率地为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2.发展文化中介机构。(1)建设文化经纪体制,逐步、有序、适时地开放文化经纪市场。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在一些较为成熟的市场领域培育和引入文化中介机构。(2)发展专业教育,完善资格评审制度,造就一支现代文化经纪人队伍。(3)建立健全现代文化经纪企业制度,确立文化经纪人保证金制度,规范文化经纪方式,增强文化中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度。(4)由试点到推广,营造一种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互为整合的管理网络体系。(5>建立文化经纪的统计指标体系。

    3.强化文化信用体系。(1)进一步加强契约制度建设。采取广播、出墙报、听报告、开现场会、表彰先进、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信用教育,营造诚信环境,强调市场主体必须重合同、守信用,以契约的方式具体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交易主体依法守约、互相信赖,降低交易风险,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2)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建立文化产业、市场从业人员个人信用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从业经历、资信与守法情况等,进行增值与减值记录。进行文化产业企业信用分等、分级,按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激励措施,提升守信企业美誉度。(3)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管理部门应建立信用公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在公共媒体、协会简报、市场公告披露行业组织信用情况,加强社会与舆论监督。管理部门在统筹信用体系建设全局工作的同时,应结合行业规则、协会规章,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构信用责任制。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第4篇

【摘 要】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对于保定城市发展和中华文化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保定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缺乏力、不适应新形势等问题。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市民文化建设的热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城市活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城市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定;城市文化建设

一、城市文化的含义虽然关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其都可以划归为广义或狭义的一种。关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理解,普遍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几乎涵盖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居民素质、企业管理及政府形象等非物质实体,而且还包括建筑艺术风格、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状况等物质实体。狭义的城市文化仅指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精神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二、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一)保定市文化优势人文历史优势。保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元朝在这里设郡,明代护卫京师的大宁都司驻于此,清雍正年问直隶总督署驻保。此后保定一直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堪称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优秀的历史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如荆柯、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红色文化优势。保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她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的诞生地:中国北方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鑫暴动”的发祥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全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保定辖区内。保定拥有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自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文教优势。保定教育渊源,人文灿烂。西汉置郡、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曾培养了蔡和森、、邓小平、、聂荣臻、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叶挺、张治中、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领。清末保定被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二)保定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当前保定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万面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特色还需要更加鲜明。城市形象推介不够。保定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厚。但是,长期以来保定在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全新包装方而做得还不够到位,许多方面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受各种因素限制,保定市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市民文化生活形式比较单一。基础设施不足。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定市文化设施偏少,种类也比较单一,还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尤其是群众性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够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三、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保定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现阶段,保定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保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成为每一个关心保定建设和发展的人士必须考虑的问题。城市文化建设是保定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其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且其建设状况和水平还直接关系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高水平的城市文化建设将大大推动保定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保定良好的城市道德风尚。在当前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保定市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保定这座城市展现其敦厚奋进城市品格、凸显其文明高尚市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多种方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保定城市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够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保定的城市软实力。城市软实力,是指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保定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座城市具有独特而厚重的文化资源,这为其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充分发挥保定地区的文化优势,加强其城市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保定的城市软实力,为保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能够提高保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不断淡化,民族文化特征不断消褪。在此形势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就具有了特殊意义。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对于保定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还是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中华文化的品牌都具有重要意义。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中国的精神指南,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统帅。因此,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元社会思潮,这是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当今时代,社会意识的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对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维护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二是要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积极践行者、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力倡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保定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通过不断把现有成果制度化,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保定市民文化建设的热情,这是现阶段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共同理想,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主席提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理想目标:“只有我们共同坚守理想信念,才能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必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保定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保定市民进行城市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推动保定城市文化的发展。(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城市活力,这是现阶段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十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城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之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骨髓。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逐渐减弱。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将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动员起来,以满腔的热情、创新的精神、积极的行动,使中华民族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延续、发扬光大。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保定这座城市的标记,但是对于今天的保定来说,更重要的是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使之成为一座古朴与活力并存、传统与现代并进的城市,成为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给这个古老的城市注入活力。(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保定文明、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这是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保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地和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要加强其城市文化建设,就必须把加强道德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道德支撑。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并将良好道德风尚的培育工作纳入其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研究和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广大市民的道德素质。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制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广大保定市民的整体素质,为形成良好的城市道德风尚创造条件。三是树立模范典型,激发市民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热情。模范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光荣事迹,增强其对广大市民的影响力,全面兴起学先进、赶模范的热潮,激励人们向模范学习、向先进靠拢。总之,加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建设有保定特色的城市文化,为保定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保定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 吴绍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J].党史文苑,2012(07).[2] 黄俊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D].南昌大学,2010.[3] 司存喜,赵其国.提升保定“软实力”的思考[J].领导科学,2007(13).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批准号:201301011。项目主持人王贺雨,课题组成员: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姜海燕、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刘建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范亦菲、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李朝运。作者简介:王贺雨(1979- ),男,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导识系统;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5306

引 言

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而趋向有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前拓力;另一方面又因为无度的资源耗费和能量释放而坠向无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后滞力。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有序化与无序化这两种孪生命运之间的持续角力。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城市的有序度、维持城市的有序运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导识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导识信息组成的信息系统,它与城市交通系统密不可分,但二者的意义却又迥然不同。如果把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看作城市的“血脉”,城市导识系统就是城市的“经络”,因为城市导识系统不仅将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更赋予它们有序运作的引导信息。一旦城市导识系统发生紊乱,城市交通系统必定因失去引导信息而陷入停滞或无序运作的危险状态。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导识系统的意义日益凸显,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城市导识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秉持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和全球化的进程出发,从整体上进行长远规划,以避免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中屡见不鲜的先错后改甚至将错就错的历史教训。从城市导识系统的功能出发,根据城市导识系统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称为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论:第一层次为基本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满足城市的导向需求,以实现城市“可识读”化;第二层次为拓展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第三层次为动力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催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这三个层次逐级递进又相承一脉,最终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

一、 满足城市导向需求,实现城市“可识读”化

导向是城市导识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一层次。合理高效的城市导识系统必须与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其他城市设施紧密有效地配合,能够便捷地向尽可能多的人们传达准确、高效、安全的导向信息,使身处城市中的人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感受到城市魅力的呼唤,感受到这座城市是友好的,是不会迷路的,是可亲可爱的,是可以慢慢品读的。城市导识系统在完成它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帮助城市实现了自身的“可识读”化。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生地和集聚地,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世世代代努力奋斗与创造的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智慧最直接和最辉煌的体现。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自最初的城市诞生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建造日益复杂的道路、广场、建筑物、景观、各种基础设施等等,以匹配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城市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城市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城市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现代化的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万人穿行于其中,其中有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也有观光浏览的过客游人,有踌躇满志的富商巨贾,也有背井离乡的打工兄弟,有负笈求学的莘莘学子,也有步履匆匆的职场精英,有徐步说笑的青年情侣,也有蹒跚扶持的花甲老人……人们从城市的一个角落去往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或者从另一个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又或者阔别多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无论城市中人的角色和目的如何不同,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与城市亲密接触,都与城市中的其他人紧密联系,每个人都试图认识和了解所在的城市,并经过与城市和他人的相处,形成对城市的内心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于城市导识系统进行导向,以确定自己和他人所处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位置,需要明确往返目的地的路线以及如何做出安全、便捷的运动选择。这一过程,就是人们对城市的识读过程。

一座城市的魅力,必须首先通过有效的识读进入人们的内心,然后才会在人们的内心留下印象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当你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却因为无法找到下榻之处而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流浪街头,你对城市夜景的审美程序可能很快就会因劳累和焦虑而关闭;当你满怀期待地赶往机场迎接朋友,却因找不到正确的乘客出口而迟迟未能现身,你的朋友可能会比你更觉得尴尬。相反,当你初次到访一座城市就能便捷地去往你想去的地方,看到你向往多年的景致,品尝到你垂涎已久的美食,你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就会油然而生。城市的“可识读”性是一种富有情感特征的城市属性,是城市作为人类精神居所的原因所在。城市这本“打开的书”内容丰富、五彩缤纷,城市里高耸的楼群、低矮的平房、笔直的大道、幽深的小巷、开放的广场、安静的庭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城市的气息。这些信息,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背景而等待敏感的人们去发掘,大部分则是通过城市导识系统主动地传达给了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

二、 扩充城市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

城市导识系统在充分满足城市导向功能的前提下,因其自身的文化负载能力而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进行诠释,发挥出其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系统,城市的方方面面又各成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各种各样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就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最终形式。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二层次,就是承担城市形象载体的使命,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使人们产生由衷的归属感。

城市形象属于城市文化的子系统,表现为多类型、多层次、多方式和多视角,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城市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视觉形象等三大内容。其中,城市的意识形态包括城市的整体定位、城市管理定位和市民的精神追求等;城市的行为规范包括市民日常行为的种种习惯和规约以及城市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最直接表象,包括城市标志、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及城市景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与公园、城市雕塑与装置、城市纪念物、城市代表符号、市树、市花、城市色彩、城市吉祥物等标志性形象,政府办公环境及其相关的礼仪用品、服饰、交通工具、建筑及室内风格等办公化形象,城市的自然资源如山石水体、晨烟暮霭、畜牧矿产等资源形象,城市的商业会展、贸易往来等经济形象,以及城市的体育运动、娱乐演艺等休闲形象,等等。这些要素之间通过复杂的交通联系起来,又通过相应的导识系统而变得清晰。现在,几乎每一个有抱负的城市都在致力于城市形象工程,但是,要做好城市形象工程需要全局观念,综合考虑各项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巧妙处理各方利益。城市导识系统因为自身涉及形式、色彩、材料、质地等造型因素和人机工程、人与环境、人的心理与行为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在城市形象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导识系统不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辅助作用,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例如,一座城市的交通枢纽,通常是这座城市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前沿,承担着城市迎来送往的吐纳功能。城市交通枢纽的导识系统如果在功能上非常地高效合理,则能保证交通的顺畅与便捷,即满足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第一层次;同时,如果该导识系统又能反映城市的内涵与气质,将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反映出来,则会给城市增添更加动人的韵味,使人们对城市产生无限的向往和依恋之情。

当城市导识系统的组成要素,比如建筑物的名称,街道两旁的路牌、门牌,公共交通候车厅、卫生间的符号标牌,地铁站的出入口方向箭头,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电梯方位符号,各种宣传栏、公告栏、禁止吸烟或安全警示的标识,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说明,等等,所有的这些要素都能够在完全满足导识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烙印于自身的造型与使用语境之中,此时,城市导识系统就完成了从基本层次向拓展层次的跨越。也只有当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角色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作用时,城市的日常运作才会使人感到亲切,人们才会对生活于其中感到无限幸福与自豪,并时刻把自己与城市相融合,形成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城市,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艺术。

①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年见证文化产业腾飞――我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对比分析报告》,载《光明日报》,2015年2月12日。

三、 催动城市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

城市导识系统不仅担负着城市的导向功能,也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城市中几乎一切活动都不能忽视的环节,因此它既是城市物质基础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导识系统的发展也必须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步调相一致,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催动力。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城市文化产业主要以城市文化资源为原材料、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目标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创作和销售,其发展要针对城市文化的不同形态区别进行,而城市导识系统则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适应于城市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条件。

我国的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在市场经济中成长壮大,成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对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初步分析发现,十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近5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倍,增加值增加了近5倍,尤其在2010年以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超过2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①十以来,中央政府提出和强化了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力支点。例如,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旅游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文化产业不仅带来旅游本身的繁荣,同时也刺激了各种高规格会议、大型会展、商务洽谈、学术交流、娱乐选秀、体育赛事、文艺汇演、传统庙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促进了整体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持续活跃。这种繁荣既是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对城市管理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依靠健全的城市导识系统给以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才能消除行业壁垒,打通文化产业战略结构的各个环节,实现城市的真正的和谐发展。再如,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调度系统已经逐渐倾向于智能化,可通过车载装置采集车辆运行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将其发回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同时还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车载或车站内的显示系统进行传达。这种信息化的处理过程十分高效,不仅为乘客提供了极大的导识便利,同时也会为科普宣传和商业广告等创造了机会。

对于现在的城市而言,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刺激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资源的大整合时期,文化与科技将更加密切地彼此借力并不断加快相互融合的步伐,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从自发转向自觉。此时的城市导识系统不再只是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基础服务设施而存在,其本身也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并密切联通各行各业,促使城市的文化传承、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各个环节的配合更加默契,使城市发展逐渐驶入可持续化轨道。

四、 案例研究

下文将以分析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这一城市区域为例,解析何为城市导识系统的有机进化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向》中,作者强调说:“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他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它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5、37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中道路的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为了将数量众多的道路区分开来,每条道路都拥有了其特定的名字,如“四平路”、“邯郸路”等等,同时,为了区分道路所在的方位,也常常会使用如“国定东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等命名方式,在城市高架环路体系的发展下,还出现了诸如“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等命名形式。在以道路为基础的城市网络结构体系下,确定了以“道路名称+数字序列”为基础的城市导向系统,比如同济大学正校门的位置是“四平路1239号”,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一栋陌生建筑的位置和寻路 的。为了更方便地表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们又命名了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节点,如“五角场”、“大柏树”等等。以这种方式来建立的城市导向体系能准确地表达建筑的具置,满足了寻路的功能需求,实现了城市的“可识读”化,是为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一层次。(图1)

以“路名+号码”为基础的城市导识系统具有逻辑清晰、定位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纯理性思维”的导向体系,但城市并不只是居住的机器,人文精神也是城市应体现的重要一面。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二层次是建立在第一层次基础之上的拓展层,它与前者是一脉相承的。

要实现城市导识系统的“可归属”化,就是要使人们在城市中产生“归属感”。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情感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对城市产生“归属感”也是恋地情结的一种表现,也是城市生活的必然需求。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归属感”日益成为现代大都市的短板,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也将是世界任何大都市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可归属”化的城市导识系统就需要在“路名+号码”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城市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文化设施,如医院、学校、地铁站、邮局、银行及ATM服务点、公交车站、停车场、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帮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方便快捷地到达这些场所,增强社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图2)

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三层次是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化的动力层次,其核心目的是推进环境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和信息的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城市导识系统时,有意识地发展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城市自行车+步行”导识系统,并与城市地铁体系和公交体系相结合,强化绿色出行理念,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化。如果说城市机动车与轨道交通体系是城市主动脉的话,“城市自行车+步行”交通体系就是保持城市活力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它既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能推进更加健康的都市人生活新模式。(图3)

其次,建立城市文化产业链,并与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在城市更新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城市历史文脉与文化遗产,并在城市导识系统中予以强调,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

再次,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导识系统,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使交通体系运转更加顺畅,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预警和人群疏导机制,这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的有效途径。

结 语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至今而生机蓬勃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一度遥遥领先。但是,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饱受疮痍之痛,一座座伟大的古城在现代化的轰鸣声中黯然颓败,而一座座被外来文化淘洗过的失去独立精神的躯壳般的新城又招摇而起。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早知早觉,以城市文化自觉者和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承担起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是城市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可以被人们识读、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并维持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完成的战略举措。在全球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和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城市要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整体规划之中,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世界化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城市发展中的导向需求、形象需求和产业需求,逐级发挥其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和动力功能,服务于城市生存与发展中的可识读化、可归属化和可持续化三大属性。这一战略的三个层次既逐级递进又三位一体,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律,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若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充分理解和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伯杰. 导向标识[M]. 谢琳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刘士林. 中国城市科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 沈山,安宇. 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战略[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 城市的精神[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2.

[6] 叶辛,大申. 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视点[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7] 田根胜,黄中顺. 城市文化评论[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