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 高职学生 范畴教学法 范畴内涵 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职业教育。(重庆 404155)童洪志(1978- ),男,江西九江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重庆 4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KS18,项目负责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45-03

一、范畴教学法相关研究回顾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从中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等。

三、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高职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高职范畴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从高职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高职范畴教学法是其他高职教学法的基础。据其运用主体,高职范畴教学法分为两种,即高职教师角度上的高职范畴施教法和高职学生角度上的高职范畴学习法;据其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高职范畴教学法也可分为两种,即高职师生习得课程范畴的高职范畴教学法――范畴习得高职范畴教学法和高职师生运用已掌握的课程范畴进行后续关联内容教学的高职范畴教学法――范畴运用高职范畴教学法。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源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是理论体系的基础。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也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它们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尽管这种创新是一种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知觉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术语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板。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准确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范畴的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分析、综合等方法的有效运用和创造性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四、结语与展望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同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郭彩琴.逻辑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5]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

[6]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7]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5(3).

[8]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3).

[9]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

[10]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实践

一、问题提出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基本价值取向由原来与本科院校无所区别的理论知识关注逐步转向关注高职教育特定的应用技能。尽管高职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极大地提升了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目标区分效度,然而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等方面,课程建设也较多侧重于课程教学设计或教学模式改革。由此可见,“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2]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高职教育对“高等性”这一属性的弱化。这种隐含技术导向的实用主义教育既不能完全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最终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真正在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而是包涵技术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较为关注的“职业核心能力”一词,反应了职教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反思和回归。

二、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未明晰。尽管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到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同“能力本位”的核心意义时,作为能力培养载体之一的素质教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当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高职教育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具有兼容并蓄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

其次,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主要围绕国际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展开,缺乏适度本土化。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基础核心能力:例如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拓展核心能力:例如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延伸核心能力:例如礼仪训练、心理减压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全球各地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研发专家在吸收了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然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这种认证培训项目在被借鉴到中国时遇到了阻力与瓶颈,本土化难度加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考体制与西方国家的高考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目前高考生源分流机制中,高职院校处于高考录取的第三类院校,而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的高考录取制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中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院校而言,呈现出高等教育嬗变至非精英时代的显著特点。根据卡根的分类理论,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度存在偏见。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现实与实际。

与此同时,人们对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政教育;把素质教育理解为零散的文科知识的补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应试教育的新增内容;把素质教育诠释为专业教育的附属。这些误区对正确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都会产生消级影响。因此,单纯依靠“职业核心能力”称谓的引进、单靠不结合中国高考录取制度实际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的引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高职素质教育的症结与问题。

再次,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较之过去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有待进一步丰富,并使之形成完备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以前素质教育仅限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熏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涵盖了课堂、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校园文化等多个载体。在教育模式和手段上都有所改进,不仅有必修选修的第一课堂,而且有专题讲座、名著导读、艺术欣赏、文艺会演等第二课堂,更有将素质教育贯穿了专业教育始终,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充分挖掘其对学生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等多种形式与渠道。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必须建立不以短期功利为衡量目标的长效机制,在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前期投入巨大而见效甚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对学院当前发展收益甚微。在高职院校纷纷求变的历史潮流中,致力于漫长而艰辛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必然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多方质疑,甚至存在阻挠。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层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技能教育的关注和实践。从宏观上看素质教育的开展还没有探索出长效机制和普适模式,从微观上看也没有真正在每个院校的育人模式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近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进行了多方探索和实践,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而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关注程度还远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这也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目前更注重于“职业性”的内涵建设,而相对忽略“高等性”内涵的建设。这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将造成功利性的趋向偏差。

三、重构高职素质教育的对策

首先,重新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情感,那是最根本的。英国的纽曼也指出,知识既是大学教育的工具,又是大学教育的结果,而这样的大学教育就叫自由教育,这种教养连同使这种教养得以完成的知识本身就适于追求。此外,这种教养有着巨大的世俗功效,同时还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最佳和最高心智的形成。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极赋化学专长的科特南校长在1945年哈佛“红皮书”形成的通识教育目标对后世具有垂范作用,被概括为:有效地思考(to think effectively)、清晰地沟通(to communication)、恰当地判断(to make relevant judgement)、分辨各种价值(discrimination among values)。在此基础上,1978年“哈佛报告书”明确了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

21世纪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阶段,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有用性”提出质疑乃至非议,人们似乎认为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高等教育就是失败的或至少是得不偿失的教育。家庭、社会、就业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价值评判方式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当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映射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时,便体现为在教育目标上廓清了高职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范畴,但未能清晰定位出产业革命后我国本土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在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急剧减少以及生源渠道受限制的背景下,究竟是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过渡,还是直面中国技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终提升整体产业水平,都成为确立未来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需求为考虑,都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专业特长、人才特点和服务面向,突出学校在履行培养人才、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中特有的人文内涵,可以在借鉴通才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将传统意义上抽象的教育目的细化为若干方面的评价标准。例如:具有清晰的社会主义方向道德伦理思考能力;在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对所获得及应用的知识具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并形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良好习惯;具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等。

其次,逐步廓清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内涵并使之具有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既要求体现其高等性特点,又应体现其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特色。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所有专业开出同样菜单,提供同样的课程,一味强调统一性,弱化了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和要求,忽略了本专业的标识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从人性论、道德论出发,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孟子继之以四端之心,经董仲舒传至程朱理学,都将教育范畴的重心落在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上。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将近代道德教育融入人文教育,并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首倡者。而西方自康德《系科之争》开始,从英国的纽曼、斯宾塞、怀特海,德国的鲍尔生,到美国的维布伦、科特南,无一不在着力思考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非功利性教育所涵盖的范畴。因此,当前中国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具有继承中国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思想和接壤西方现代通识教育思想的双重性,既是我国古典素质教育传统的现代化,也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本土化。

无论秉承中国传统教育,还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思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都应是我国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两大范畴。将这两大领域再次细分,可以进一步形成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几个范畴。由此,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由以下六个方面组成:即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职业劳动素质等。

而每一项素质教育的内容都应该结合并体现其专业特色。例如在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评价方面,在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习得和理解方面,在多岗知识迁移和能力培养方面等,都应针对不同专业增加不同侧重点的素质教育内容。这样的素质教育内涵建设才能呼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杨叔子院士所倡导的“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以高远的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的冀望,才能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接轨世界产业经济建设的洪流。

再次,全面开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使之具有多维度分支。

社会和自然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人类总是因为既不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又不断把握自然发展规律,才使得整个“社会人”群体不断向真理和完善接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人文素质的优良意味着精神底蕴的厚实,而科学素养的充盈意味着文明格调的高深。美国克利斯特勒指出:“在15世纪,人文学科包括五个科目:即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而著名的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模式”从1978年发展至今则陆续增加至七大类,包括文学和艺术(literature and arts A.B and C)、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y A and B)、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科学(science)、外国文化(foreign cultures)和数理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哈佛开设这些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培养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这一旨在培养全面素质的系统课程,打破了按学科设课的传统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视野非常广阔,而且将课程重点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而非简单知识结论的获得,这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极具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基本素质教育为基础,在常识、行为和观念三个层面进行立体的内容描述。根据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纬度,构建以下五类平行课程体系:一是思想政治课程。依据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要求开设概论和法律两门课程,且均为必修课。二是习惯养成课程。对学生进行娱乐、生活和职业习惯的指导,如开设手工制作、家政学习、就业指导、民间工艺等课程。三是思维训练课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训练,如开设经济学、逻辑学、哲学、历史等课程。四是欣赏评价课程。对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如开设美术音乐欣赏、古典文学等课程。五是普及技能课程。对学生的职业通用技能进行初级培训,如开设速写、口译、演讲辩论等课程。在2-5类的课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和爱好进行每一类1-2门的选修,但每一类课程必须选修一门。诚如纽曼所言,“知识的所有分支至少在固有的意义上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内容。这些分支并非互相孤立,互相独立,相反,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或系统。……用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向心智传授知识的过程,才是大学教育名副其实的教养。这种教养本身就是好的。”

最后,构建素质教育的考评机制并使之具有行业标准效度。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师德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而且联系着全体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与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办学的理念不断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师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师德的内涵其表述是多种多样的,爱岗敬业、育人为本、治学严谨、博学精业、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在师德内涵的众多描述中,人文精神应该是新时代师德的基本内涵,也可以说是师德内涵的实质和核心。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

新时期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的品行要从严要求,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同志曾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师资水平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灵魂,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高水平的大学。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关键。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先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现今教育的发展中,加强素质教育是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好少数的尖子生,而要教好全体学生。不但要教好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在自我思考的情况下,主动吸收自己认为需要的知识。在讲台上,笔者听到的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学习这个知识能应用在什么方面,如何应用?”对于学生的这种质疑,教师应该正确地接受而且去解惑,在明白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后,往往教学效果会好很多。由这一个方面发现,现代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习惯了自我的思考和选择,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式要由简单的讲授式发展到启发式、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师生关系

教师自身的学识和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过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为人师表要求的原因。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通过自身的品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

3.加强师德建设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契机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16年10月28日,以“质量、开放、融合”为主体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昌召开,在此次会上,众多专家和校长,再次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做关注焦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

近几年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理论界,“内涵建设”都是一个热词,这说明内涵建设正在更广泛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但是到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含义是各说各有理,有的甚至在内涵建设的圈外打转,借题发挥,并不能抓住其核心,因此,有必要厘清“内涵建设”这个概念的内涵,使之避免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个空口号。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决不能简单归于某一项所谓的“核心”或者“关键”。

1.结构布局、质量特色、办学效益是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特色。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特点。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形成了自己发展的特色,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凸现自身的价值,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公益性逐渐演变为公益性中包含特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已经作为社会对高职院校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办学的同事,不得不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2.专业建设、师资实训、运行体制是内涵建设的载体要素

高校建O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学校的运行体制。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这为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无疑彰显了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运行体制等作为依托和载体,才能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3.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功能要素

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体现是人才的质量、社产学研的结合以及社会的评价和对外的交流。每年教育部都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将会整体战线本年度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整个质量状况,为下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迫使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已经成为其内涵建设的必然。

二、诊断与改进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

在经过示范建设、骨干建设后,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后期的再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诊改的过程涵盖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要素,因此,高职院校诊改的过程就是其内涵建设提升和完善契机,以此成为优质院校。

1.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诊改是内涵建设的首要点

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校的整个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诊改通知”明确提出,理顺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形成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打造专业群建设,专业建设高校教学的核心,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和课程,从而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2.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诊改是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主导地位。前面所讲专业课程的建设最终要依托教师的教育教学。可以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诊改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还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等指导性的文件,目的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时,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优质院校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纵观其要求和标准,最终还是体现在内涵的建设。诊改恰好从内涵建设的几个要素着手,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此促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上的不足,从而达到实现优质校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诊改的契机,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程毓.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偏差及应对的方式方法【J】.新时代教育.2014(02).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第5篇

许多人认为,以往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本专业无需本科学历,教小孩,似乎懂点算数和识字的人群都能教!从应试教育角度而言,容易把小学教师看做是“小儿科”、“孩子王”的职业。一旦用这种视角考察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本科水平,其标准必然定位在传统学科———语文或数学那几门主要学科。但从现代综合素质教育角度考察,能够衡量并体现毕业生本科水平的,往往是其教育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决定了现代小学教师岗位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从总体上看,现代教育日益要求未来的小学教师能够进行专业的教育调查、教育诊断、教育评价等,然后再制订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样的专业能力,未经专门训练的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本科生很难胜任这一教师职业,“小儿科”转向了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教育,其教育质量需要实现专业目的的适切性、实在性。所以,小学教育本科化,本身就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的客观要求。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标准应该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应着眼于较高标准的专业规格,亦即要根据现代教育事实,实现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相对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本科化发展。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日益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不仅要有效传递丰富的知识给儿童,还要有效促进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初步融入社会,为逐步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说,本科层次的小学师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正是在此意义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体现其自身的专业性,在专业化的培养与本科水平要求之间实现相对一致。但目前,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往往出现错位。

二、影响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相对统一的因素

依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一般而言,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都能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这就导致了本科化过程中二者出现错位现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差异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在具体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各院校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把握与定位在培养方案的体现有明显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和“定向在小学”关涉如何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亦即小学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得以专业化的体现。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必备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全日制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多学科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其定位比较明确,定位于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即要求培养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从事学科教学,又能从事管理和科研,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及其研究能力的把握能够较好体现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并在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表述明晰,和其它院校同类指标相比差异不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在教育易于把握,但在定位本科层次和定向在小学则容易出现偏差。琼州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海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上开始大专班的建设,如何使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以往的中师、小教大专培养,如何使定向于小学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教育师范专业区别开来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能否在吸收原中师教育的一些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还需要有一定过程的适应与探索。因此,研究制定全国适用的和各省通用的小学教师入职标准非常必要,这对于指导和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设定,保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能够涵盖小学入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能体现本科水平很有必要。换言之,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平衡把握还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长期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置的权重不同影响二者的相对平衡

一般而言,新办本科专业在最初的几年内专业成熟度较低,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设置哪些门类的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性质、数量以及他们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如何分配,这对专业规格的最终实现、专业内涵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通修(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外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类课程,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技能类课程有语言类、计算机等,学科类有语文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素质类课程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是教育、心理类课程,这是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受国内普遍“重学术、轻师范”的思想影响,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少,且其中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所以,在今年新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有所提高,其课时占总课时的33%以上。但通修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之各总量的平衡还不够稳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其模块化课程的修订还受现行培养模式的限制。总之,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使教学实践与专业内涵建设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专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

(三)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培养模式在本研究中指学科定向方式,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才”,还是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模式、学科分科模式、文理分科模式。三种模式对师范生将来执教学科的定向范围有不同要求。综合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学科分科模式旨在培养专长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文理分科模式要求师范生能胜任文科或理科领域内的各科教学。培养模式的选择对于课程设置的影响显而易见,如综合模式与分科模式的课程模块明显不同,综合模式只能兼顾学科知识,而分科模式则精于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全才”或“专才”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其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训练系统要求自然难于一致,具体的教学效果难以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具体实现与平衡也不易把握,往往会各有侧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简言之,不同培养模式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造就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效果,这表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化的方面。

三、平衡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关系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专业建设的成熟度较低,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现成、统一的计划或标准,有关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比较模糊,大纲和教材相对滞后,各相关院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因此,在各方面机制尚未十分健全,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专业规格的不稳定、培养模式的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和教育学专业及中师培养区别还有限,本专业的定位还不够突出,如何在专业规格上调整,既能保证专业规格又能实现专业内涵建设,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与全面培养、生源分析及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培养,既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些学科专家,关注个别学业超群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是培养纯粹的教书匠,这就是说要对绝大多数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以适应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二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个服务面向的基本问题,它需要以专业历年招生的生源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为基础。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近几年招生中,海南的生源占60%以上,就业去向最终在海南的也在80%左右,这表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上规划,还要在社会教育现实与需求中进行不断的修正。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服务于海南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琼南地区,这样培养目标易于明确,可根据区域需求适当增设黎苗民族地方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

(二)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

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二知识结构和知识数量的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一定知识数量的要求,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内涵发展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型小学师资强调重点在专业规格,培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教学还能根据实际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对象,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小学师资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艺术、教育、技能、心理等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还能相互融通,养成实践性智慧。如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内容。它是整合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形成实践性知识的深化过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6-12岁的儿童,现代小学教育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由此,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学生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训练,加强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解实际和巩固理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打破现行高等师范教育的时空界限,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大幅度增加实习或顶岗时间。另一方面,要渗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最终使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三)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有效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