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的文化性

旅游的文化性

旅游的文化性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 文化属性 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不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同其他物质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它的观赏性。众所周知,不论旅游者的动机如何,也不论旅游地在何处,观赏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游客,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古朴典雅的文物古迹,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甚至土特产、旅游商品,也无不具有观赏价值。观赏性是一种文化特征,也显示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通过观赏来实现的。观赏性越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大。同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也都能显示出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由于旅游资源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其空间分布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由此可见,地域性旅游资源划分的标准,其中的文化属性为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构成了城市旅游的主体。我国有许多优秀旅游城市,基本上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这些城市的资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再加之优美的环境。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六类,即古都、纪念名人名城、园林、文化城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重要港口和手工艺中心城市。不言而喻,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注重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非常重要,但同时要大力挖掘其中的文化载体。比如桂林,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到了这里不去看山中的水,水中的山,那就不算到了桂林。但桂林既然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名人、诗人、政治家、文学家等前来,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诗词赋画,桂林的民族风情。游人至此,亲身体味前人描述,“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心中顿生无限的惬意。还有,靖江王陵、阳朔古街、恭城孔庙,这些都是桂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编导的《印象:刘三姐》,将桂林的山、水、人、景、情融为一体,不禁让人想起“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彼此游戏相爱怜”。这种宏伟、壮观、几近完美的文化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为桂林旅游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融入山水之间,构成天人和谐。当我们登山涉水,旅游其间时,会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有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湖湘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而这一切恰恰是突出旅游重点,形成旅游特色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文化属性是旅游资源的实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推动旅游业走向兴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邓爱民,刘代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本真性要素;保真多维度;具体语境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15)11-0039-05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从“民族文化”到“民族旅游文化”,文化经历了被选择、被建构、被展示的商业化过程,民族文化也因此体现出更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民族文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过滤性选择、扭曲性建构、迎合性展示的过度开发现象,致使民族文化在旅游语境中逐渐失真变味。本真性理论为“民族文化”到“民族旅游文化”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尝试回到本真性理论的起始点———“何为真实”,解读客观本真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概括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要素,构建守护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模型,探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游客的本真体验。

一、客观本真性的文献回顾

本真性一词出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博物馆学将“本真性”概念用来描述和鉴定展品的真实性,之后被借用到旅游研究中,激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热情。麦克康耐尔认为,旅游帮助人们逃避异化的、无意义的现代生活,为游客创造纯净的、原始的、自然的、不受现代文明破坏的体验机会,因此,寻找本真性、了解旅游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成为游客旅游的真正动机①。科恩也表示远古、原始、自然、异域的形象是多数游客出游的预期②。在此理论引导下,学者开始探寻旅游对象物的客观本真性,寻求旅游客体的真实存在,并提出了客观本真性的概念,进而引入客观主义研究范式,提出了客观主义本真性的研究框架。

客观本真性强调本真性是旅游对象物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游客追求没有经过设计和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旅游对象物。布尔斯汀和麦克康耐尔认为客观本真性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测量和评估,而节日、仪式、美食、工艺品等则要看是否由本地人按照传统来制作或组织①。

夏朴雷认为旅游商品,例如手工艺品、节日、仪式、美食、服装、建筑等都根据一定的标准被描述为“本真的”或“非本真的”,这些标准包括是否由本地人根据本地习惯与传统制作和加工。在这个意义上,本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来源,是一种真正的、独特的真实感②。王宁强调了本真性概念的适用情景:客观本真性的确与某些旅游类型是相关的,例如民族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等,这些旅游类型涉及到空间异地性或时间历史性③。

为了证明旅游吸引物的真实性,实证主义成为常用的研究范式,学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揭示旅游对象物和旅游目的地的本真性。李特瑞尔等在研究中讨论了旅游纪念品的真实性,他们深挖了旅游纪念品应有的特征,确定了游客眼中影响旅游纪念品真实性的因素,如独特性、原本性、纯正性、历史文化特质、工匠的手艺、使用的材料,以及纪念品的审美性和实用功能④。

威特选取澳大利亚悉尼的岩石旅游区作为研究案例,提取了13个关于本真性的指标,其中4个指标关于“环境”,5个指标关于“活动”,另外4个指标关于“建筑”⑤。瑞委拉和多德研究了游客对墨西哥普埃布拉(Puebla)特拉维拉彩陶(Talavera pottery)的本真性定义,提取了5个主要因子:外观与用途、传统与认证,获取难度、本土生产、价格优惠,并且发现本地游客更看中的是彩陶的外观和认证,而国外游客则更加在意彩陶是否为本地居民在本地所生产和加工⑥。

林龙飞等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评价体系,认为建筑遗迹、服饰、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及礼俗信仰是影响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最重要因素,决定某地区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最主要方面⑦。卢表示客观本真性使游客对旅游对象物的真实性的感知⑧,但是在多数客观主义学者眼中,客观本真性不是由游客来感知的,而是由专家来鉴定的,因为游客感知到的本真性可能并不真实,可能是舞台化的、虚拟的、模仿的,原因是游客可能对旅游对象物了解不多,游客可能受媒体宣传的影响而对旅游对象物产生了某些刻板印象。在斯坦纳等看来,客观主义本真性不具备理论范式特征,应该摈弃,应该为更明确的术语取代,如真正的、确实的、精准的、真实的、实情的等⑨,而不能因为概念的多元和模糊而否认客观本真性的意义和价值。

二、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意义

纵观本真性概念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存在主义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自从王宁“存在主义本真性”概念提出之后瑏瑠,学术界更强调自我本真(self-oriented authenticity)的意义和诉求,强调游客摆脱日常生活,在不同寻常的活动中更自由地成为自我和表达自我瑏瑡,也强调旅游对于存在主义本真性不是替代物,而是催化剂①。可是,存在主义本真性过于强调旅游是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追寻本真的过程,存在主义者倡导的旅游方式中,游客更多地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的需要相对较少。而且,单纯的存在本真性不能推导出人们旅游的原因。因此,真实性的定义应同时结合旅游客体(旅游对象物)和旅游主体(游客),忽视旅游客体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也许比主体的本真更为重要②。到访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比游览自然山川的游客更加注重客观本真性,即在乎民族旅游文化的真实性,因为存在主义的自我本真离不开旅游对象物的真实。

民族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在旅游活动中身兼多职,既是旅游目的地主人、也是旅游对象物,既销售文化,也销售自己。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让本地少数民族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能够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空间特征,能够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本地少数民族通过参与民族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讲解、展示、认证,能够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参与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经营,本地少数民族重新认识和界定了自己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少数民族主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此外,对于民族旅游目的地来说,客观本真性所提供的真实文化土壤和文化空间是游客不远千里到遥远偏僻乡镇去体验民族文化的原因,这也正是其旅游开发和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民族旅游文化异地复制模式在大众旅游时代曾经红火一时,但随着游客旅游频率和旅游经验的增加,这种模式逐渐受到市场冷落。这一现象说明复制的、虚拟的、人造的、真实环境缺位的民族旅游文化难以让游客获得客观和主观的本真体验。总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对于游客体验、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维持和保证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显得迫在眉睫。

三、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保真框架

本文尝试构建起民族旅游文化保真模型,首先归纳出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应具备的要素:(1)源于真实的历史时期。民族旅游文化应该来源于某一真实的历史时期,体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民族文化游客不只是沉醉在传说与神话之中,而散失了历史感和时代感。(2)根植于真实的文化环境。民族旅游文化离不开真实的自然与文化土壤,民族旅游目的地建筑风格、服装饰品、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生活方式、音乐艺术等文化事象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经年累月形成的,离开了物质环境的文化就变成了空中楼阁。(3)真实的原件和原物。真实的原件与原物的展示对于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民族旅游目的地原件原物展示是很容易做到的。(4)体现本地参与。本地参与不仅包括来自本地的材料、原料、商品、活动、时间等的参与,还包括了本地少数民族的亲身参与和贡献。(5)体现传统思想和技艺。传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民族旅游文化应尽量保持和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朴素的宗教思想、传统地生活方式、地道的手工艺制法、淳朴的音乐绘画技艺、真实的仪式节日等。(6)伴有佐证或认证。由于游客并不是文化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游客也并不总是知识渊博,他们或许还带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他们可能难以准确判断旅游对象物的客观真实性,因此,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需要出示一些佐证以说服游客何为真实,或者需要某些机构、专家、精英的认证以证实其真实性。围绕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要素,本文总结出维护和保持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四大维度,即从时间、空间、地方和传统等多角度守护本真性,并且每个维度之下附有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保证该保真模型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时间维度强调民族文化的本源,即要尊重时间、尊重历史,从时间纵向上追溯民族文化的来源。在溯源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脉络将会随着挖掘日渐清晰,而最终触及到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源,保证了民族旅游文化的纯正性和正宗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民族旅游文化开发的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现象。文化挖掘过程中收集的各种老照片、回忆录、遗物、信件等是时间最有效的佐证。动态记录历史的影像资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专家的认证,事件当事人、文化精英、德高望重者的认证等,增加了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可信度,同时也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历史真实感和时代真实感。

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空间维度注重原地空间、非复制空间、原生态空间、旅游舞台化空间、非旅游后台空间。原地空间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社区真实环境的客观体现。非复制空间则指真实的建筑空间、真实的生活空间、真实的活动空间,而不是在异地复制、模拟、再造,也不是隔离空间,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博物馆。原生态空间就是未受现代文明改变的、未受主流文化影响的、淳朴的、原生的物质环境与人际空间。旅游舞台化空间虽然在本质上属于建构主义本真,但其舞台化的取材往往源于客观存在的民族文化,并且由于受游客游览时间和旅游成本所限,旅游舞台化空间被认为是民族文化体验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要求舞台化空间应尽量真实反映民族文化。非旅游的后台空间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专属的空间,是不向外来者展示的空间,该空间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居民的个人隐私,更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正性和真实性;关闭该空间给游客带来的神秘感和遗憾感不但不会减少本真性体验,相反可能会增加体验的真实感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感。

从地方角度来维护民族旅游文化的本真性,强调本地少数民族居民作为旅游对象物的重要贡献,他们的外貌、言行、服饰、性格等都是民族文化本真性的构成要素。近年来古城旅游兴起,出于经济原因古城居民移出古城,造成的古城“空巢”和“人口置换”大大破坏了古城文化的本真性,云南丽江古城等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其次,研究者不止一次地强调客观本真性的标准之一是本地人用本地传统方法参与到旅游文化开发和旅游商品生产中,因此,维护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地方视角还包括本地少数民族的参与。让本地少数民族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代表者、表达者、展示者,那么民族旅游文化真实性和可信度就不容质疑了,本地少数民族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就降低了。新西兰毛利人旅游纪念品强调毛利人的参与,并制定了一整套认证标准及体系,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原住民手工艺品被复制。加拿大政府也明确规定禁止非权威认证的原住民艺术品的复制。除了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地方维度保真还应该包含本地收集和收藏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实物和原件以及生产旅游文化商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原料,如布料、食材、药材、金属等。

传统亦是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手工艺制法、音乐绘画技艺、仪式节日等。在展示传统上,笔者认为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本地少数民族作为文化的持有人或曰主人,应该有自己做主的权力,掌握主动决策权,而不是被动地被游客需求和市场牵着鼻子走。同时,本地少数民族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矜持,知道哪些文化是可以示人的,哪些是隐蔽和神秘的、不容外来者窥视的。事实上,正是这些不容外人窥视的保留才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神秘性,更能激起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还想特别说明的是“传统”并不是“现代”的对立面,而只是不同时间节点的产物,今天的“现代”在多年之后有可能被称为“传统”,因此并非“现在不用的”都是传统,选择性地展示优秀民族传统要考虑时间继承性和代际传承性,这样才能保证传统的新鲜活力。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虚拟旅游;文化;虚拟现实;旅游

一、引言

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着行、游、住、食、购、娱的繁荣。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因其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发展前景,被称作“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50年国际旅游人数仅2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1亿美元,到1990年国际旅游人数发展到4.25亿人次、旅游收入2650亿美元,40年分别增长了17倍和125倍,仅次于石油工业,为世界第二大创汇产业,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二、虚拟旅游带来的社会价值现状

虚拟旅游作为建筑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通过3D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基础上,通过模拟或超现实景观构建的一个虚拟旅游环境,最终通过网络或展示设备能够使游客身临其境般地进入“景区”游玩。它的优势在于弥补了实景旅游中人多拥挤、交通不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不宜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带来的缺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游玩而不需要受到太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与此同时,它对于避免旅游活动中影响自然、人文环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危及自然生态平衡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更为社会发展创造了不可小觑的经济回报。

随着“宅人”队伍的逐渐庞大,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推出虚拟旅游服务,以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旅游的愿望。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网站对于虚拟旅游的开发只是环景全视和照片、视频、文字介绍的简单罗列,表现力差,互动性和趣味性不强。但也有极少网站的虚拟景点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虚拟旅游。如3D时代网就收集了部分非官方制作的虚拟名胜景点,包括西安钟楼、圆明园、川西古镇等。北京故宫博物院与IBM公司合作推出了“超越时空”虚拟旅游项目,利用3D技术,为那些不能实地游览紫禁城的游客在互联网上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也是国内首次官方正式开发的虚拟旅游景点。该网站注册的访问者已经达30多万人次。由于在网络、广告等方面可观的发展前景,使得虚拟旅游成为当下最具经济价值的产业之一。

然而,目前的虚拟旅游与实景旅游的感受还相去甚远,虚拟旅游既没有完全还原景点的氛围,也缺乏互动性和沉浸感。另一方面,人们通过虚拟旅游产业获得的网络广告宣传、虚拟店铺租赁、景区地产销售等方面的价值远胜于景点本身的魅力。正因为潜在的经济利益的驱使,虚拟旅游中赋予景点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微弱,人们只看到了景点的“形”而没体会到景点的“意”。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只关注了文化构成因素的物质方面,却忽视了心理和心物结合两个层面。而这两个层面却是决定虚拟旅游成败的关键,也是带来商业契机的潜在因素。

三、虚拟旅游中的文化表达

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的“culture”,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能力。现代人类文化的发展主要维系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及文化的贡献。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智慧结晶,如知识、行为、物质的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涵。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密不可分,文化则伴随着旅游的全过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毫无乐趣可言。文化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能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虚拟旅游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较实景旅游而言,更有助于进一步美化城市形象。随着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和网络平台的群众化、深入化,虚拟旅游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不仅如实再现了实景旅游的全貌,更是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将旅游文化精髓进行生动的演绎,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城市的发展,自觉推广和传播这个城市鲜明、独特的形象信息,全面直观地感受地方文化魅力,对传承城市文化、张扬城市魅力有着积极作用。凭借虚拟旅游的绝对优势,旅游文化从多个层面渗透进整个“旅程”中。

物态文化层面的文化表达:对古建筑遗址文化的认识。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不同的文化风格会赋予建筑不同的特征属性,不同地域的建筑也都各自深深地烙上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印记。借助于3D技术,我们可以对旅游景区中古文物建筑景观进行修复重现,对建筑的材料使用、构建原理、雕刻装饰以及庭院的布局原则等进行深刻剖析,这也为当今的城市规划、园林置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制度文化层面的文化表达:对科教文化的认识。文化推动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同时也在改造文化,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就是科技文化,它又会反作用于科技,同时去影响经济和政治。虚拟旅游本身就是科技革命成功的例证,它集合了当下数字时代中最前沿的技术手段,将虚拟现实梦想成真。同时它也将景点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形象化、条理化地进行传播授业。以此树立的那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品质,以及它带动起来的民众崇尚科学的精神氛围,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超越了经济的局限性,并不断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行为文化层面的文化表达:对民俗风情文化的认识。民族的差异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虚拟旅游通过生动的音、画、环境方式的模拟将各民族、时代、地区的节气、礼仪等民俗文化进行趣味化展示与传播,包括各种典故、神话的由来都能通过特效艺术刻画得入木三分。

心态文化层面的文化表达:对人类文明进化的认识。虚拟旅游带领我们畅游世界,领略各国历史与文明的演进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都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在虚拟旅游中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增添技术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而以这种动机和需求为目的的酝酿到实施完成的过程,都受到当地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正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文化隐形体现,同样也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所在。

四、虚拟旅游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虚拟旅游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旅游视、听、嗅等感觉的全新体验。虚拟旅游可以为我们打造逼真的游览效果,“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各种景色带来的体验,并且和景物真实互动。这样有利于旅程意境的渲染和情调的表现,更有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加旅游的乐趣。例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我们可以在酷热的盛夏,在潺潺的溪水里游泳嬉戏,感受溪流在指尖滑淌的清凉触感,转瞬可以置身冰天雪地畅快地溜冰游戏与寒风飘雪共舞,也可以投身大海的怀抱感受漂浮荡漾的悠闲,更可以沐浴在馨香满园的百花胜地欣赏生机盎然。正是有了以上这些特效对我们客观真实世界的模拟,人们不需要担心险途恶境的惊悚,就能够亲身感受万物生生不息、存亡与共的生态循环,也不需要受到生态系统的因素制约,就能够将这些繁衍相依、万象交织的生态奥妙一一展演。

虚拟旅游凭借数字空间的优势拓宽人类认知范畴。数字空间成就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将现存的和已经消逝的场景再现,甚至可以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客观约束对未来空间进行构建。虚拟旅游在此技术的支持下带领我们闯天入地,上自天文星象,下至古墓地穴,从古至今给我们演绎着科学的发现和文明的进程。这些交互行为的体验有助于我们对多领域知识的认知,有助于提高辨识事物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旅程都需要舒适的享受,参与者可以选择体验一场地质变化的虚拟漫游旅程,亲身体验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等灾难,了解这些灾难发生的原因,并且通过与虚拟环境的互动行为程序,对这些灾害进行预防躲避、灾后重建等防御措施的设计。这也为我们的互动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借鉴经验。

虚拟旅游为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多功能传感交互技术开创高科技新领域。随着近年来科技的突飞猛进,虚拟现实技术在不断地研发完善。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空间的营造与互动旅游的结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保障。在硬件技术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带来制作软件运算速度的飞速提升,画面内容的精细程度越来越趋于完美。另外,用于虚拟展演的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如数据头盔、立体眼镜、数据手套等设备也在快速发展,使参与者在虚拟空间里能够自由移动、旋转,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位置,操作更加灵活、自如、随意。在软件技术上,使用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或与图形绘制相结合,以提高图形生成的速度和质量。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仿真技术做出的虚拟环境更加逼真,更大地激发了虚拟旅游的发展潜力。当然,在因特网环境下,分布式虚拟旅游环境的研发,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的优势,协同开发虚拟现实的应用。

五、虚拟旅游实现文化旅游的策略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旅游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着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的战略目标,依托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手段对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最大限度满足没有条件亲临景区实地游览的游客的审美的需求,从而扩大影响力,吸引游客。

其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旅游还仅限于较低浅的层次,要让尚处于尝试阶段的虚拟现实技术融合深层次的互动和规模化、专业化的网络情景旅游运作加速发展,充分实现人与景的互动性,通过趣味的人机交流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另外,就目前人们对虚拟旅游的观望态度来看,正是由于虚拟旅游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还没有从视觉、听觉、触觉、运动感知甚至味觉、嗅觉等多方面来让参与者获得真实的体验,因此需要大力研发数字特效技术,全面打造感官艺术,让参与者切身投入逼真的模拟情境中去感同身受。我们应该相信不断进步的视听等新兴技术在文化旅游中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等古代遗迹,还是神秘的外太空、未来的星系生存之旅,就可以迎来它们的第一批游客了。

六、结语

真正的虚拟旅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其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发展空间与前景一片光明。谨慎地看待并重视虚拟旅游的文化属性,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趋同的潮流中,本土文化渐行渐远,我们更应该从塑造文化的角度来策划并实施虚拟旅游,这样才会产生强烈的文化特色的感染力。高水平的文化旅游才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具有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商业价值,才会让虚拟旅游的可行性得到认证,这也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认识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旅游本真

一、引入问题

站在旅游者立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少了相对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那种实体性,但却增加了可交流的互动性;况且,旅游的异地性与遗产的久远性,确保了我们并不因为互动而失去应有的敬畏。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而且可以让认识形成某种模式;如果这种模式与保护目的捆绑起来,必将促使舶来的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一文(下文简称《非物质》),研究内容全面、有体系和充满新意,已显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若干概念之端倪。本文再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前提,讨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问题。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路径

1、既有概念:不明确

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各社区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既有的定义中,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概念外,对内容的描述基本采取列举和圈定范畴的方法。从有关文献中,除不可触摸性外,我们很难再找到相关概念;至于“突出的普遍价值”、“稀缺性”、“本真性”等说法,其适合于包括自然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遗产。概念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2、今后概念:确定逻辑起点、寻找源头、给出认识脉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新概念,但有些概念一经出现将拥有长久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种“今后概念”。“今后概念”如果成立,就要溯本求源,这种研究不同于诸如“黄河源头在哪里”那种老问题的深究,而是为了让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溯本求源研究是一种铺垫性努力。

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17届大会(1972年11月16日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做逻辑起点。其实,逻辑起点并不等于源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文件中将无形文化财单独列类。《非物质》一文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隐喻了逻辑起点,与源头呈分离状;那种分离,既是时间上的分离,也是空间与认定主体的分离。而确定逻辑起点是为了较快地进入研究主领域,也是为了获得起步的动力。

《非物质》一文给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表:1950年、1962年日本与韩国分别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设“非物质遗产”管理部门,1989年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颁布《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2001年首次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又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定办法》)等。这些表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存在着认识过程的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先在的,但对其重要性及性质的认识却是分步呈现脉络的。

3、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

所谓“自然与文化遗产”,站在旅游者立场上并在泛指情况下,一般而言,是先看到高山大川而后才有人文活动的。其实,关于遗产的正规文件是将文化置于自然之前,也就是说,站在遗产保护立场上人们是从文化切入问题的,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随着认识的深入,有了自然遗产、双遗产概念。既便是如此,人们还是格外重视文化遗产,或许是与自然创造相比,人们对祖先的创造有更深刻的崇敬之情。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国家在申报世界遗产时,限报的两个项目中,至少要有一项是自然遗产。

在认识的延伸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由于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才让人们将既有的“文化遗产”再赋予“物质”概念。这种反刍再概念形式也可见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种情形。这表明,先有的概念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时,就先大致圈定一个范围;那种圈定就有直感成分,或者先以具像性的第一直感加上适度理性外延做定位(如“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之处留待后续解决。这种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是十分突出的,先抢救文化遗产,学术性补救往往靠反刍再概念等方式来解决。《非物质》一文给出的分阶段的“世界遗产分类表”显示了这种认识过程。

这种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的认识路径也可见于关于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与现代遗产的认识。遗产概念的逻辑必然是指向历史遗存,这是初始的形式内涵,“突出的普遍价值”被认为是遗产的本质,由此推演出现代遗产概念,扩大遗产的常规所指。正因为“现代遗产”的出现,才可能将此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各种存在反刍定义为“历史(性)遗产”。

4、实在解:遗产传承人、小物(件)性、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名称是intangible,翻译成“不可触摸”、“非物质”或是诸如日韩的“无形(文化财)”等,似乎这类存在都远不如物质实体好把握,但这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的结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日韩也施行了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表演艺术也有各种道具、服装,传统手工艺也必然有作品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一种小物(件)性;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给出了文化空间概念。传承人、小物(件)性与文化空间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化了;由于与人的关联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虽然是后出现的,但目前似乎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受到重视,不能否定,这是人性关怀理念在起作用。

遗产领域内存在着一些看似矛盾的认识,但都能够找到实体或实在解,这一点不同于旅游研究中不同见解导致的争论。这里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一定要有实体或实在解,因为保护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没有实体就不能着手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系列关于遗产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确 实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权威性压制了不利于加快保护速度的纯学术争论。

5、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诸多性质,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独有的,哪些又是权变的(并非全体拥有的属性),其实存在着遗产“性质空间”的命题。在惯常环境下,社会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濒危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等),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中又发现了独有性质(不可触摸性),在特定环境下则会发现权变属性(政治性),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代表作时,我们则普遍认为“端午节”被抢注了。

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这样的认识过程,不仅可以使知识体系化,而且那种脉络化过程更有利于发现新的性质。无论是坚持既有性质还是发现新性质,其目的都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并非都要等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日韩先于联合国几十年就提出保护“无形文化财”就是一个例子。

6、混成分类

学术与实用哪个重要,科学发展观回答了这个问题。如同上文讨论的实在解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很多无视学术的瑕疵,混成分类就是一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知识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五项都是强调人的活动特征;而文化空间显然强调的是规模场所,两个不完全一致的视角构成了一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许多性质,这些性质不能用物理指标来度量,各自侧重点又不同,无法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对于只能定性认识的对象,用传统的二分法或三分法显然不如“一事一议”更有利于保护。按照民间的主要特征混成分类法,从保护的角度看,强于简单综合分类和复杂性学术分类;因为前者种类过少而不具体,后者虽然科学但影响社会的认知规模。

研究中,我们习惯于在质上做深入,由宏观走向微观;当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人数有较大规模和居住很集中时,我们的研究视角就从微观走向了宏观。质和量的视角变化,促成了“文化空间”概念的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可以统一,形式上却难以统一;分类只能从形式人手,抓住各类形式特征而不在乎内容重叠,这样的“宁重(叠)勿缺”的做法要比“宁缺勿乱”的做法保护效果要好。

三、本真保护:由原始本真、经诸阶段真实、到唯旅游本真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保护本真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保护的应该是原始本真,基本措施是直接保护本物,内容是建立保护规约、组建保护机构、设立保护基金和实施保护工程等。本真也是莫衷一是的概念,原因在于本物有破损,环境有变化,旅游业有创造,因此就有了什么才是本真的疑问。本真性研究牵制了研究者大量的精力。搞清什么是本真,才可以保护本真。

2、四种本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

旅游研究中关于本真性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种观点:第一是客观主义本真(客体本真),第二是结构主义本真(基于客体的主体搭建),第三是存在主义本真,第四则为后现代主义本真。

第一种本真是常规和基础的认识,持此观点者居多且观点基本一致:对既有的不做改动;第二种观点是宽容的,允许人们有各自的理解和各自有理的行为,旅游经营者可以从中找到支持,但社会不一定理解;第三种观点有些不负责任:存在就是合理的与真实的;第四种是超本真的真实,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四种观点各执一端。《非物质》一文明确地给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本真性的描述:最早状态、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不改变布局和装饰、保护周围环境等。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就是指保护性的本真,否定了先搞清本真然后加以保护的论断。这样的分析表明,性质认识与目的检验须交互进行,常规旅游研究与遗产保护工作有明显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是上述四种观点的综合,由于落在了实在解上,因而并没有产生综合即不知所云的现象。学术观点往往是对某种因素进行放大后得出的,放大后才有特色,有特色才形成观点。学术观点与实际应用还存有差距。

3、唯旅游本真

“唯旅游本真”是本文作者创造的词汇,兼顾了旅游利用的保护、积极的保护等观点。“唯旅游本真”是指唯有旅游创造的有助于保护遗产的情形,简单的例子就是外国人看京剧。有了旅游才有外国人涌人,外国人看京剧并没有改变京剧,却让京剧的影响扩大了,促使我们精心呵护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人看京剧是一种新成存在,是同时关于“京剧”与“外国人”两个既有概念的新成本真,这样的认识有利于京剧的保护。新成即“本”也为“真”,旅游创造了新本真,而且是有助于保护的本真。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第5篇

一、引言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 ]。而旅游作为短期的生活方式,就是满足人类的文化需求。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地区,由五大高峰组成,因此得名五台山。传说,五台山是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而存在的,五台山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三座大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正是佛教意义在五台山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丰富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使佛教旅游文化产品成为多元综合的文化载体。在五台山景区内,寺庙林立,佛事活动定期举行这也是五台山不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已经饱和。事实证明,目前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二、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精神性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整体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另一半,他的主要任务是对隐藏在物质性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和挖掘,并最终开发成用于旅游这消费或体验的精神性文化产品[ ]。宗教古建游作为山西省一项重要旅游线路,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蕴,这也可以称之为是旅游景点的人文精神,也是旅游景点所重点传达的内容。这些旅游景点,在对其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将该景点的一些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传达给旅游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才能实现旅游带给人类的意义。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就是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智慧的集中体现。五台山是由一列山峰群组成的,又称“金五台”,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名山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五台山早在东汉年间,即公元58年~公元75年永平年间,就已经建立了佛教寺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建立寺庙的山群之一。五台山的寺庙建造的非常精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历史研究意义,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研究意义等。五台山最著名的几大寺庙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这五大禅寺是五台山寺庙文化,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髓,是五台山的灵魂之作。五大禅寺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从五台山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来分析,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五台山有着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这些文化使它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五台山在文化旅游层面下,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2009年五台山以文化景观遗产申遗成功后,五台山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是第一次来五台山的旅游者占很大的比重。五台山虽然现在已经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了,但是,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特点来看,五台山的精神文化对于五台山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弘扬五台山的文化。

三、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文化定位,开发独特的文化产品

纵观全国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景点由于地域性或历史性的原因,又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就在为开发各景点的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只有在充分考察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独具魅力的个体佛教景点。

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它的这一特点就已经决定它除了可以走古建筑、古文明类的旅游路线之外,还可以走精神性的旅游路线。五台山走精神类的旅游路线主要应该定位于佛教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化上。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文化定位应该更偏重于信仰的树立方面。经济的发展,却未能充实人们的灵魂,反而使人类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助,这个时候,人类需要信仰,信仰是支撑人类勇敢的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况来看,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明显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也是大家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解决温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富裕的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饱满,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逐渐成为人类主要思考的内容之一。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将精神的需求和归宿寄托于旅游所产生的意义当中。

五台山要向人们传达精神层面的意义是有其优势条件的,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天然便其具备了一定的精神表征。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最大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在人类内心建立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从而引导人们去营造一种向美、向善、向真的生活,引导人们互敬互爱,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文化定位上,五台山要着重定位于佛教文化传播和精神信仰的追求,这样才能开发其精神性旅游产品。

(二)形象设计,开发有意义的文化产品

形象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旅游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前,都需要对其自身的形象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包装,这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五台山要成功开发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也需要对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进行相应的设计。

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美是驰名中外的,也就是在开发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之前,五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经很高了,是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赏的。但是,在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过程中,仍然要对其精神文化产品做一定的包装和设计,这样才能使其精神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知名度。同时,形象设计还体现在对五台山的一些文化项目的重新规划上。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第一场胜利。

五台山佛教宗派甚多,有密宗、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藏传佛教、唯识宗等,作为旅游者,从导游那里听到最多的知识多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者甚少,或者完全不知,这显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旅游过程通过一定的旅游演艺产品或残缺的传统佛教文化进行定向复原,并和其他旅游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形象上切入,深度上挖掘,使之能表现时代佛教旅游文化的特征,这种复原不是简单的复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比如河南登封少林寺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较好的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宏大的演出阵容,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剧场设计,融合一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禅乐白哦先手法,备受游客青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又,《印象普陀》准确把握了普陀山丰厚的观音文化及其自身的品牌特征, 于岁首年终时,用一场震撼人心的祈福仪式,带旅游者体验一次温柔的心灵静修、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代言了当地旅游文化市场的特质与高度。

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诸如新的活力[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八日定期举办的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和僧人的佛事活动,这些重要的地域资源都是极好的切入点。本着提高五台山旅游地品牌形象、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旅游产品种类、满足旅游者多元文化需求、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的,深度开发五台山精神文化旅游产品亟需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投资和市场运作,进行旅游文化产品一系列的形象设计、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都要整合各方资源,强强联手。

(三)重视营销,开发五台山文化产品

营销策划是现代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没有营销,就不能高效率的取得经济回报。目前,营销策划的理念已经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运用了,也帮助不少行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对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也必须使用营销理论,重点考察一些关键问题,使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能够成功的开发出来。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五台山的宗教文化信仰宣扬出来。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在宗教文化上,这一点也是早就体现在五台山的旅游文化当中的。所以,要继续开发能够成功打向市场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依靠对于佛教文化的宣教,必须利用营销策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构建景区新形象,融合五台山佛教文化和佛事活动,打造五台山地方品牌,切实提高景区内涵建设。

成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需要利用营销手段,对人们现今的精神需求做一个具体的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一个能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案,使五台山精神产品能够顺利的打开旅游市场。同时,还必须利用营销策略,对五台山精神文化进行合理的宣传,使人们认同五台山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从而为五台山找准市场,使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