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1)各参建单位的管理意识有所提高,对于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从方案设计阶段就应落实好标准化,为后期的装配式建筑的拆分设计、深化设计做好铺垫,提高预制构件的使用重复率,提高构件的出厂精度,降低生产作业的成本,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标准化生产是制造业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标准化,意味着不同的生产者按照特定统一标准所提供的零部件是没有差异的,是可以实现完全替换的。因此,实现标准化就可以实现零部件生产与终端设备制造相分离,进而实现零部件制造的独立化,并最终实现零部件生产的社会化——这是零部件供应市场实现完全与充分竞争的基本前提保证,其最终结果,就是促使零部件生产企业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与供应价格。现阶段标准化率低,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可行性,构配件产品必须实现系列化、完整化。在没有构配件标准化的前提下,构配件的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能够实现所有规格、种类的构配件生产与供应。为了节约用地并降低成本,目前构配件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多种构配件在同一生产线上转换工艺进行生产的模式,生产中技术类别繁多,操作工艺差别大,指标体系复杂,设备调整频率高,工人熟练程度低,生产间歇增加,专业化程度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2)加强各参建单位的协作密度。许多现场暴露的问题(点位、钢筋打架等),很多施工现场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到设计单位及构件厂,设计、生产与施工结合不是很密切。目前,EPC总承包及BIM全过程应用应用的项目,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设计单位在设计深化阶段多征询施工单位,提前了解施工中存在的痛点,提前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浪费,规避质量隐患。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可行性,构配件产品必须实现系列化、完整化。在没有构配件标准化的前提下,构配件的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能够实现所有规格、种类的构配件生产与供应。

(3)    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专项人才的培养。装配式建筑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事源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的缺乏。经验缺乏的设计人员无法综合考虑到构件厂的需求及施工现场的需求,不合理的设计会给现场带来材料的浪费、工期的延误;缺乏装配式建筑管控能力的项目经理对于施工组织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窝工,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不同步,延误工期;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工种,不仅会延误工期还可能为了方便施工破坏预制构件,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依据沪建安质监【2018】47号文,“灌浆施工人员须进行灌浆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于这些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市里、区里组织的装配式建筑的培训学习。

本课题通过对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及装配整体式钢结构进行调研分析,选取了两例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及三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对其建造中的质量、成本调查研究,分析现有装配式建筑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市场的痛点,找出影响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并从设计、施工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选取2个居住建筑案例(高层商品住宅、动迁安置房)、2个公共建筑案例(高层办公楼、多层工业厂房综合体),对其建造全过程的成本调查和研究,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如结构体系、构件、加工方式、连接方式、预制率和规模大小等),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预制率,确立预制构件选择与成本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不同装配式结构体系,确立结构体系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政府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工作,提高预制率的可行性及提出装配式居住和公共建筑的优惠政策,相关开发企业预制拆分的选择以及设计院综合控制成本等各方的多种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建议,培养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展望(对策及建议)

实现建筑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开发建设装配式居住与公共建筑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装配式建筑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造的速度,满足对建筑数量的需求,又可极大提高住宅质量和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成本的研究均可为政府及开发商提供明确的可实施的参考,对于优化装配式建筑,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建筑,从实际应用的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与公共建筑的全过程成本构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将对装配式项目设计、施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装配式建筑设计要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日益成熟、市场逐渐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全面跟上,装配式建筑在人工用量上的集约和节省优势得到最充分体现,从全局的角度衡量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势必会低于传统建筑。

关于装配式建筑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或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等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能顺应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需求,具有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空间利用率大、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供给侧改革组合拳之一,在“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行业去库存重任。

2017年4月,**省首个装配式住宅项目——**工程已经正式开始施工。由于**省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相关经验还较为缺乏,为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省建筑工业化发展速度,我局特组织本次观摩考察活动,了解学习外省及相关企业在住宅产业化建设情况、先进经验及管理措施办法,更好的为建设**省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二、装配式建筑行业现状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度。中发〔2016〕6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计划用10年时间,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明确重点应用区域,提高应用比例。2016年10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的意见》

(简称《意见》),为加快推进贵州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切实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重要支柱产业提出了明确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完成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4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总产值达2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600亿元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5%以上。基本建立健全与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本次考察学习的武汉市和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明显走在了前面。深圳市自2016年起,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装配率不低于60%;湖北省规定2015-2017年,装配率不低于20%,2018年开始,装配率不低于30%,每年按照5%的增长速度推进装配式项目的实施。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各地出台了大量的鼓励及奖励政策:小区容积率奖励3%-5%;装配式项目鼓励采用EPC模式招标;免交新墙体基金;购买装配式房屋享受首套房优惠;完成主体结构50%即可预售;购买装配式房屋可异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绿色建筑评审上调一个等级;单个项目节能补助60-100元/平方米。

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不同点及监管重点、难点 1、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是纯粹的装配式结构,对关键的框架梁柱节点及楼板叠合层均采用现浇处理,既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达到了与现浇“同等型”;又解决了建筑部件、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建筑和设备专业的要求,做到了协调统一、优化配置,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建筑性

能和功能。

2、武汉、深圳等地装配式结构的一些构造做法,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总结,在中国的相关标准中有所反映,以指导装配式结构工程实践。如梁、柱钢筋在受力最大处或节点区全截面连接、箍筋采用高强度的焊接封闭式箍筋代替传统的135度弯钩做法等。

3、装配式建筑定位要明确,从最初设计时就应该明确,优化建筑外观,尽量以方正、简洁为设计原则,便于后期结构解构深化设计。

4、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装配式建筑存在大量的吊装工作,如何保证吊装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四、相关建议

目前,全市房屋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约占70%,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占比相对较低,房屋建筑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市场占比较低,在全市6家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项目等低产出行业的生产,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产业发展升级,改变企业经营比较单一的状况,逐步形成大土木建设的格局。

装配式建筑范畴内的制造业,无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的发展壮大契机。由于行业兴起不久,大量懂得建筑、机械、材料的专业人员的人才非常短缺,谁先掌握这方面的人才优势,谁就掌握的市场的制高点。同样,全市建筑装配配套产业大都是采用外包,或者是从由以前从事建筑业的人士转岗而来,凭借工地现场经验管理,专业匹配度极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应以打造集设计、生产、安装为核心,推动自身的装配式深化设计能力、PC构件生产能力和现场吊装能力

建设等相关企业的扶持发展为目标,强化全市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1.政府要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动,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在保证质量、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鼓励在政府投资项目、棚户区搬迁改造中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

2.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要使命,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开发,建筑构配件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安装维护和检测咨询服务等为主要业务板块,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3.政府积极布局建设建筑相关产业园,吸引当地技术和产品应用进入。建设相关产业园产业链的全面整合,极大地推动和加快区内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凝心聚力、加强协作配套、抱团取暖,积极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全市建筑行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政府和企业加快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制造业的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关键是人才。受国内建筑一味追求个性化的影响,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下,模具的通用度基本没有,直接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生产效率徘徊不前,行业的浪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引进从设计、模具、埋件、吊具等上下游产业链方面的人才,为加快和提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摘 要 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良性运作离不开每一个部分的密切配合,这就注定了作为公司中的每一个体系,必须得到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便按照共同的目标,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一般公司的体系建设包含文化体系建设、销售体系建设、财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体系建设。这于建筑安公司而言,同样适用。一个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上述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以期达到最大的功能之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体系 建设 整体 生命力

公司体系建设的环节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是生命力都有着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如果各个环节中的体系建设都处于完善的状态,公司的综合实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应的,如果不注重各个体系建设,势必使得公司发展存在短板,是公司的运作成为一盘散沙,制约甚至是阻碍整体的发展。所以是否注重各个体系的建设,关乎到建筑安装公司的前途好坏,是公司是否可以保持生命力而立足商场之上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从公司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所运营的销售体系、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掌控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以及负责市场考察等的市场体系五个方面着手,分析建筑安装公司中各个体系的不同职责与功能,以期更好地指导建筑安装公司中各个体系的建设,为建筑安装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接下来,对各个体系,本文将一一进行分析。

一、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建设

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容纳了众多员工的建筑安装公司,若果未能建设良好的文化体系,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众多员工的思想没有一致性可言,更不用提众志成城了,在商业竞争开始之前,这个企业就已经输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在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条件下以共同的价值取向,目标为基础的,它好比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指引着员工们共同的努力方向,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上达到一致性,向者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此外,完善的文化体系系统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员工间的团结合作,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会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积极,公平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得作为企业中每一个部分的员工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无形中凝聚了各个部分的力量,势必会加强建筑安装这个企业的实力,同时赋予其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建筑安装公司中,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以企业内部对外张贴印刷的标语或者是员工们统一的口号的形式得以实现,其实,除此外,企业内部每个员工的服务及其工作状态都是企业文化的展现,对员工精神状态、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也是加强建筑安装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建筑安装公司所运营的销售体系建设

企业成立的最初也是最终目的在于盈利,取得收益,而这一过程,离不开销售这一渠道。在建筑安装企业中,销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销售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所能取得的收益的大小。加强建筑安装公司的销售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而这里所谓的加强,不仅仅只是外在设施、配备上的改进优化,也不仅仅是企业中善于交际口才较好员工的调配,更多地应该是技术层面的支撑。所谓的技术层面,在这里指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整个销售活动的理论层次的指导;其二则是对销售部门的员工所进行的“专业对口”的销售方法,技巧等职工技能上的培训。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必须加强销售体系建设,而加强销售体系建设则务必做好上述三个方面:设备上,人员上,技术上的建设。只有这样,方才使得建筑安装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最直接的保障。

三、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建设

在一个复杂的整体――公司中,唯有员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方才使每一个员工的自我价值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这样,企业的实力才能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在对职工的调配调动上,公司不仅仅要结合每个员工的求职意向,更要看中其性格,能力上所存在的差异,尽量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能力的发挥不受职位等外来因素的影响,确保“将才将用,卒入卒营”。另外有待说明的是,如此的安排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仅仅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使得能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改善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况,以精确简练的配置方式使得建筑安装公司能够实现最低的能耗,最高的效益,何乐而不为之?

四、掌管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

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建筑安装公司作为一个公司,它的最初目的非盈利莫属,既然如此,财务上的开支则成了其盈利时的外在表象。财务开支系统体系主要负责公司财务开支上的监督、预算和总结。它不仅仅为建筑安装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经济支持,而且其合理、有效的预算将对公司中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资金的流通关系着企业内部一切有关开支事宜的顺畅进行;另一方面,资金的储备额又影响着企业生产上的进度,如能否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开发与投资。由此可见,财务开支体系的建设非同小可,欲加强财务体系的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必不可少,对财务开支状况的透明度建设同样也举足非轻。

五、负责市场考察等工作的市场体系建设

企业在商业这个大舞台上,拼的是竞争力,说白了,就是市场,是所占市场份额的多少。所以如果一个建筑安装公司不想失败,它就完全有必要建设好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建设首先牵涉到的是对商品市场竞争力的精准分析和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其次,应该是对商品的华丽“包装”――宣传工作。销售之前的宣传工作影响着商品的知名度从而又牵制了商品的购买量。从心理学角度看,消费者更容易对自己熟悉的“知名”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因而,在市场体系建设时对商品的宣传必不可少。

结语:建筑安装公司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不断完善与支持。只有建设好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所运营的销售体系、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掌控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以及负责市场考察等的市场体系五个方面,才不致使企业存在发展的短板,从而制约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也只有建设好这五个体系,建筑安装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在竞技场上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韩清宇.关于建筑安装公司管理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信息时代.2010(9).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1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是建筑行业的一次深入改革,其主要指相关工厂将相应的部件运输到施工地后,相关人员采用相应的技术将材料组装起来的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该建筑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逐渐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该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研究、迅速发展、使用和发展缓慢等阶段,于2000年以后,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其能源消耗低、建造速度快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逐步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2010年,在首都相继推出了《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和《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有效的指导装配式住宅项目的实施。并且,国家许多行业协会、设计院所和住建部门逐步展开有关装配式技术的研究工作,纷纷出台了《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筑技术规程》、《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验收规范》等标准规范,有效的助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后,2016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计划在未来10年,让该建筑应用比例占建筑比例的30%左右。由此可见,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①技术水平不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大多依赖于先进的技术,但目前相关企业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仍有空缺,使其在产能扩展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设计、质量与预制构建、配套材料等方面不能满足建筑的相关需求,降低了实际施工效率,不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②经济成本较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同样需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持,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在装配置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存在监管不到位、条块分割等状态,极大的消耗了建筑成本。同时,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施的过程中,仍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前期研发、培训、采购等方面投入了较高的成本,后期难以及时获得相应的利润,使装配式混凝土成本急剧上升。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以浇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为例,施工现场人员、物料较为复杂,且多为高空作业,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建被运往工地后,仅留部分人员临时完成之后指导操作,与工地原有的相关操作人员形成一个混乱的施工氛围,相关人员操作难以达到协同,且施工过程难以一一对每个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监管,使得安全事故频发,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

4相关对策建议

基于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续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的研究较少,致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技术水平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的防水性能、收缩性能、受力性能与热性能研究设计适用性较强的节点技术,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实施,用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水平。②构建统一生产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链条。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整合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行业,通过合理规划,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化运作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运作过程进行分割、重新配置、共享等方式,协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运作,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并使其逐步向商业化建筑运作,采用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的运作流程,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避免因分工不明确而造成成本的上升。③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安全方案,且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并拨去相应的安全保护费用,用以督促安全落实情况,同时要求相关企业定时进行大规模生产检查,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消除施工过程应安全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性。

5结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目的逐渐被引入,其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建议今后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不断研究、优化并利用该项目,进而达到该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0,41(12):1074~1077.

[2]刘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发展及前景[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1):7~15.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预防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的支持,电气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需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加以重视。电气施工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下面分析了建筑工程在电气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电气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

1.配电箱不正确使用

标注的配电箱坐标不准确,使配电箱安装到墙面内,发生变形;没有对配电箱里的杂质进行及时的清理,杂质对配电箱体造成一定的腐蚀。配电箱的面板没有紧贴墙面,配电箱的布线没有规律,有的电线回路连接处导电部分放置距离不符合安装要求,造成安全隐患。有的配电箱布线工作没有有效的绑扎或按压,导线被剪短的现象也是有发生,配电箱里面的地线和零线交接混乱,没有专用的螺栓配置配电箱体。配电箱安装完成后,直接进行送电,忽略了配电箱整体的检查工作。

2.施工材料有质量问题

在进行电气安装前,需要对电气安装所以的电线、封闭母线、管道等材料进行筛选管理,不合适的材料被安装人员采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绝缘外壳检验管理很重要,因为一旦有材料发生问题将会造成电气的非正常工作。

3.其他方面的非正常安装

安装隔离开关时没有注意到隔离材料的选用、开关发生松动现象都会使接触面氧化,导致发生灼伤现象。触头的非正常安装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质分解,整个电气设备不正常工作。泵内的杂物与轴承摩擦,发生超电流现象,泵超负荷运转也会带来超电流现象,导致电气设备不正常工作。

二、预防电气安装质量通病的方法

1. 规范使用配电箱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配电箱施工前进行安装准备工作,让技术人员仔细了解配电箱箱盒坐标以及标高,通过钢筋套圈焊接配电箱箱盒,使配电箱箱盒在固定好的位置上。配电箱箱盒内还要留有支撑物,防止配电箱箱盒发生偏移。配电箱箱盒与配电箱配管需在进行预埋、预留以及标高处理。需要根据规定做好配电箱管线外壁和内壁的防腐以及防锈处理。清洁管口的毛刺,在配电箱入盒出做好护口处理,保持弯曲半径符合标准。在进行预埋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墙体进行保护工作,采用的材料标准是硬质、半硬质阻燃材料。在配电箱安装好后,需要检查线路,保持配电箱导线良好工作,对配电箱导线做绝缘电阻测量,最后进行配电箱试送电运行。保持电线管的弯曲半径大于管子外径10倍,通过电线管弯曲机处理电线管弯曲部分,使弯曲部分变得光滑平整,防止出现电线管凹痕的现象。在预埋PVC这类电线管时,不能用钳子把PVC电线管管口加扁,应用PVC塞头进行管口的封塞工作,封塞完成后还需要用胶带捆绑结实。

2. 加强现场安装控制

电气工程需要结合建筑的变电系统,高压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这涉及了很多的专业,比如空调通风专业、消防、电梯工程专业、给排水专业等。对于电气工程的现场电气安装管理,需要提前做好电气安装的机器,场地,施工图纸,施工材料设备,相关电气安装的工作人员。准备齐全后,对建筑工作中的底板结构进行施工前的预处理工作,包括预埋工作和预留工作。比如预留桥架穿越楼板处的孔洞,剪力墙处的孔洞。通过预埋在浅表电线管的楼板处留墨,可以防止在其他的电气安装施工中损坏管线。通过电气施工前的准备,可以保证以后电气安装的顺利实施。由于墙内的电气安装管线线盒不能进行砌体后的移动修正,所有需要在墙壁进行砌体前对电气安装管线的线盒进行一次性准确定位处理。

3.多种方式铺设电线管路

高层建筑的通道中可以采用电线管多层重叠的方法,当楼层住宅高于6层时,可以采用公共走廊吊顶的方法,让大部分进入电线通过公共走廊吊顶上的线槽进入用户。还可以使用公共楼道楼板的方法,让大部分的电线管隐蔽起来,电气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同一处电线的重叠次数。当电线不能紧贴,在电气施工中不能明显分开时,需要用水泥块对电线层进行分离。在电线管需要埋入砖墙内时,需要保持电线管距离砖墙表面大于15mm,还要根据“横平竖直”的埋入原则。

4.控制电气安装材料的质量

电气安装所采用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应该由具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质量检验,防止用在安装电气工作上的原材料不过关现象发生。从材料方面严把质量关卡,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在采购的材料时都要符合国家的规范标准要求,严格验收材,确保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在材料方面的质量安全性。

5.安装电气设备后进行调试工作

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调试工作是为了检验各个工序的工作质量,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直到电气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为止。通过调试检验各个机器设备之间能否相互协调,工作的是否顺畅。电气设备没有在出厂时进行组装和调试,有的电气设备虽然用过,但由于电气设备分拆后再组装,不一定能够保持原来的工作状态。调试工作可以安排在电气安装后进行,电气设备发生修理、更新的情况时也需要在正式使用前进行调试工作。为了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调试前先要分析电气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调试电气过程中,加大设备的经济性调试、安全可靠性调试试验力度。调试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随时把握电气设备出现的状况。

6.提高参建人员素质

实行技术交底方法,在电气安装前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提出要求,使工作人员知道质量标准,还要使工作人员掌握好安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每个新入场的员工进行规范的电气安装技能指导,使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达到工作的规定要求,在上岗前需要佩戴相关的上岗证件,杜绝无证员工进行电气工程安装操作。推行责任终身制度,把电气工程安装项目的好坏同员工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个项目安装人员更好的提高责任心,杜绝安装电气设备后不正常工作的现象发生。

总结:

电气施工作为建筑项目中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分析电气安装产生的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然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电气工程现场施工时加以改进,对配电箱正确使用,提高整体电气施工人员的素质,采用多种电线管铺设方式,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监督,最后做好电气设备调试工作,达到建筑工程对电气施工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件:

[1]杨光珍.电气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讨论[J].才智,2011(26)

[2]黄丽红.论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3]刘永峥.关于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管理教学思路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装配建筑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低碳;物流配送;可行性

引言

发展绿色物流城市配送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绿色物流对社会、对企业是有价值的。第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第三,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据分析,产品从投产到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仓储、装卸、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1],而绿色低碳物流城市配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2]。显而易见,绿色物流城市配送更重视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建设绿色物流城市配送仓储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下是以株洲市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项目为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概况

株洲市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建设,原六中校办工厂地块(以下简称六中地块),坐落于石峰区株易路大华村,紧邻时代大道,占地面积18963.02m2(约28.45亩,规划为绿心地带,限制性用地),属于公司存量土地,已办国土证,土地使用权人为集团公司。

地块拟建设内容:用于长株潭城市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项目建设,主要新建物流配送仓库、包装加工车间、办公室及其他配套用房。占地面积18963m2,建设3栋配送仓库,建筑面积共10800m2;1栋包装加工车间,建筑面积700m2;1栋办公用房,建筑面积700m2;门卫、公共厕所、变电房等配套用房3栋(间),建筑面积375m2;物流通道面积3831m2;绿化面积933m2;围墙600M。

二、经营模式分析

(一)项目地块开发模式

1、地块经营现状。六中地块坐落于株洲市石峰区大华村,位于长株潭三市交通枢纽中心地段,老株易路旁,直通长株潭三市城际道路,半小时均可到达长株潭三市的市中心。距离株洲北高速路口5分钟车程,距离湘潭市易家湾港口、株洲市铜塘湾港口和株洲北站货运站均为10分钟车程,距离长沙黄花机场45分钟车程。

六中地块前身为株洲市六中校办工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占地面积18963.02m2(约28.45亩),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年久失修,绝大部分已成危房。于2014年5月由集团划拨至管线公司管理和经营。目前,地块部分场地由株洲市三联化工在租赁(原租赁合同将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用于化工粘合剂初级加工,属于粗放式租赁经营;剩余部分场地因建筑物构成危房,需要翻新重建,无法租赁经营,形成闲置资产。

根据湘政发[2015]9号文件,六中地块属于限制开发地区,其区域规划政策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

2、地块功能研究。本项目作为长株潭城市物流配送基地,主要承接三市流通物资的集散、储存和配送,其功能要求如下:

(1)多式联运功能:项目地块的物流运输承载能力可供载重60吨、长30米的2台甩挂车同时装卸作业,并设计甩挂车移动装卸平台。

(2)城市配送功能:项目地块设计电动力配送车充电桩10个,可供20辆新能源配送车同时充电;设计配送车移动装卸平台,保障10辆配送车同时装卸作业。

(3)智能储存功能:项目仓库设计桥式吊车辅助搬运功能,物联网技术运用的仓储设施设备,安装8M以下立体库存货架。

(4)加工包装功能:加工包装车间设计具有配送物资的分拣、包装、保鲜和加工等功能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

(5)金融物流功能:项目场地能满足金融服务所具有的监管功能、安控功能等。

(二)经营模式分析

1、经营方式。本项目由公司自主经营,负责项目的立项、投资、建设、开发。仓库运营和管理采用长期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物流业务合约模式经营,为各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贸企业提供配送仓储场所和物流配载场所进行物流经营与物流配送。

2、收益分析。根据本项目建设面积和经营规模,结合株洲城市物流配送的市场价位,在经营期第一年至第五年收入约207.87万元/年,从第六年开始收入每年递增5%,20年经营期总收入约5869.92万元,平均实现年销售收入预测293.49万元。

(三)项目技术实现

1、工程建设技术实现。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的工程建设主要为物流通道、物流配送仓库、配送加工车间、办公室及其附属用房,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物流通道:宽度为5米,通道铺设厚度为20cm,能够确保载重60吨、长30米的物流甩挂车通行,采用单向循环行车线路;靠近路基侧设置新能源城市配送车充电桩10个,可供20辆新能源配送车同时充电。

(2)物流仓库:采用轻钢结构、大跨度柱网,檐口高9.5m、跨度36m、长100m、建筑面积10800m2;独立基础25砼、埋置深度-3.5cm、主体钢柱550×22×220×6×10、10cm厚复合夹板墙体及屋面;室内可设5A级别5t桥式吊车、牛腿高9m,可安装8m以下立体库存货架,设置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节能环保照明系统。

(3)包装加工车间:二层,砖混结构,高6.6m,基础埋深1.2m,建筑面积2525m2;智能化包装、分拣、加工设备设施,设置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节能环保证明系统。

2、运营管理技术实现。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的运营管理主要为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安控管理,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仓储管理技术:货物储存高度必须低于仓库高度安全距离;货物储存重量必须低于地面承载安全重量;货物储存限制温控环境必须在适温季节内储存;储存货物采用物联网技术跟踪;使用智慧化储存管理平台。

(2)配送功管理技术:使用混合动力配送车、纯电动力配送车进行城区内物流配送;采用物联网和卫星导航系统实时配送货物跟踪;对专线集散的物资采用甩挂车联运技术。

(3)安控管理技术:建立安全与监控平台全天实时运营,物流通道、中转仓库、配送车间、配送车辆、工作人员均在配送中心的安全与监控范围内;物流通道、配送仓库、包装加工车间的安全防范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

三、投入产出分析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62万元,投资的项目主要包括配送仓库建设、包装加工车间、办公用房、项目配套用房、围墙等。

(二)收益估算

本项目根据株洲市的物流外包的特点、物流供应链成熟度的需求、配送中心仓库设备的配备、市场同类仓储价格等因素综合参考,按照项目拟建的场地经营使用建筑面积13325m2为收入统计口径,经营期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拟定市场参考价格13元/m2・月收取项目经营场地使用费,第六年拟定市场参考价格14元/m2・月收取项目经营场地使用费,以后每年递增5%,项目经营期20年的营业总收入约5869.92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达293.50万元。

(三)财务分析

根据项目总投资和经营期20年销售预测收入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其具体测算数据见附表):项目总投入资金约2062万元、年均销售收入约293.50万元、年均缴纳税费约19.72万元、年均利润约170.67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9.76年、内含报酬率10%、净现值148.63万元。

由于项目采用物流业务合约模式经营,公司根据客户单位的需求提供配送仓储场所、物流配载场所,由各业务单位展开个性化的物流配送业务和经营,并自行配备相应的业务人员,经营期间的设备设施的维护费用也由业务单位承担,是将公司实际情况和传统物流配送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物流业务。因此,物流配送销售收入除了税金和少量的管理费用以外,其余收入基本为投资收益,规避了物流配送业较高的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

从整体运营期间投资财务收益分析,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报酬率达到10%,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财务盈利能力,可以增加投资者财富,此方案可行。

四、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此项风险为项目的首要风险,因六中地块处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限制开发地区。根据湘政发[2015]9号文件,六中地块的仅能做适度开发,且点状的小规模发展,但项目属于区域性产业布局空间。若积极与两型办沟通,说明其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意义所在,能大大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风控措施应对如下:

1、本项目应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段的产业规划立项,并依照产业规划的指导意见做适当的功能调整。

2、利用本项目已列为交通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项目,争取政府支持。

3、在国家、省、市物流政策的指导下,形成物流创新型的产业模式,创建长株潭城市物流配送示范性的项目。

4、根据《株洲市落实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的实施细则》,本项目应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园艺博览等产业相关联发展,方可符合限制开发地区的报建和立项。

(二)投资风险

此项风险为项目的重要风险,根据湘政发[2015]9号文件,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中,物流园区布局较多,且在区域内的物流实体也较多,项目定位决策和目标市场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投资受益;同时,项目在建设中的地面平整、建筑物和构筑物建造均存在隐形的风险,难以发现。若对投资方案进行详实的风控分析,或充分论证再执行,能大大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风控措施应对如下:

1、在项目审批手续、技术论证没有完全履行完毕之前,其投资尽量以小规模分批建设,合理回避投资风险。

2、加强项目的投资管理、财务监控、核算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严格工程质量控制。

(三)市场风险

此项风险为项目的主要风险,物流配送项目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且城市配送在株洲的物流需求量较大,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由于目前市场管理不规范、秩序混乱、隐患较多,需要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其主要风控措施应对如下:

1、规范经营管理,优化运作流程,对配送流程各环节的科学的组合和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应用平台,实现仓储、配送、监控、技术开发等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提高整个项目的市场经营能力。

(四)财务风险

此项风险为项目的次要风险,项目财务管理以仓储基地场地使用费为主,其风控的可预见性和预测性因素很大,可以根据市场要素调节。其主要风控措施应对如下:

1、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和资金市场成本变化,及时调整账务结构,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2、加强金融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把可能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管理风险

此项风险为项目的次要风险,本项目的业务经营由客户自行运营,其管理风控掌控能力发生在合作方。其主要风控措施应对如下:

1、规范项目治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订健全、多层的安全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安全、有效地运营。

2、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营销理念、管理制度、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签订《安全防火责任状》,公司定期检查仓库使用情况。

3、规范项目的经营行为,从事的业务必需在工商注册许可的范围内,并加强仓储地基的安全管理。

五、项目评价

(一)项目结论

1、本项目符合城市配送规划的要求和政策的支持,能切实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加快周转货物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挖掘土地的潜在价值。

2、本项目开发“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创新经营模式,采用物流合约模式经营,根据客户需求定向开发,提供仓储场所、配载场所及物流设备设施,将公司实际情况与现代物流配送有机结合,具有较好的财务盈利能力,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3、本项目从技术方案、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全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