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度假产品;开发要素;开发模式

1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度假、波兰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比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度假现象和产品则出现的更晚,2001年前后,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老年退休人员到乡村进行短期度假行为,可以视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开端。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也渐次出现。如乡村度假中心、乡村度假庄园、乡村度假公寓、乡村分时度假等。

2乡村度假旅游的意义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正受到热捧和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因为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地区的衰落问题,包括乡村居民收入、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社区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潮(由乡村向城市迁徒);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诸如自然的生态环境、原生性乡村文化、淳朴的社区氛围、与世隔绝的谧静体验、远离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等等;以及伴生而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提升。在这种意义上,度假旅游乃至乡村旅游被公众和政府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它们也因此被认为是乡村发展的“万能剂”。

在我国,基于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乡村旅游也被提升到了上述高度,乡村度假旅游虽然是新生事物,也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国内外专家的论述来看,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乡村度假旅游者在乡村地域内消费所带来的区域直接经济增长、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或接受雇佣而形成的直接经济收入以及受产业溢出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而形成的区域间接经济拉动。

(2)社会文化发展。包括乡村人口的回流、公共服务的改善与提升、地方居民素质的保持与提升、地方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技能的保护和复兴、地方民风民俗的保护与再现以及由于社会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新兴社会文化现象等等。

(3)环境保护与改善。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持,地方政府和居民将自发形成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环境改善的动力,虽然有时这种动力会给原生乡村环境带来反作用。

然而,乡村度假旅游所带来的既得利益和研究者们的过分夸大,使得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往往忽视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特性而盲目发展,也会给乡村旅游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加剧乡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乡村原生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等等。所以,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要关注乡村度假旅游带来的利益,也要分析可能带来的不利,从而扬长避短,使得综合效益最优化。

3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3.1国内乡村度假产品类型

虽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1)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

庄园式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指依托乡村特色庄园来开展旅游度假活动,它往往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交通网络;庄园与乡村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服务设施也相对齐全;其档次也较高。这种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以北京为常见,如北京密云红酒庄园、白领庄园、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大苑村休闲度假村等。

(2)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是指结合分时度假房产来开展度假旅游活动的产品方式,在产权上,旅游者拥有部分产权,在经营上,由开发商或运营商进行经营管理。考虑到房产的特性,这类度假产品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或交通条件较好的乡村,且具有良好的服务设施,且空间上与周边环境或乡村、设施相融合,其档次为中高档。这种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以海南为常见,如海南天来泉、中南森海湾、海口新世界、博鳌分时度假等。

(3)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建设度假公寓,旅游运营商通过出售或出租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度假产品的旅游方式。它一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淳朴的偏远乡村,从而在空间上与城市生活具有一定的隔绝性。其服务设施相对简单,档次偏中低。这种度假产品以杭州地区为常见,如杭州山沟沟、千岛湖家外家、临安天目云溪、红灯笼乡村家园等。

3.2国外乡村度假产品借鉴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在游客旅游需求的基础上,由观光农园等其他乡村旅游产品扩展和延伸而来,如德国的“度假农庄”、意大利的“绿色度假”、日本的“度假农业园”、法国的“乡村度假庄园”、澳大利亚的“休闲牧场”等。

(1)法国。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休闲度假,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每年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2)意大利。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了乡村度假旅游活动,为“绿色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农庄已达7500个,尤以托斯卡那地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到20万人以上。

(3)德国。德国的乡村旅游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闲度假型的“度假农庄”和“市民农园”。“度假农庄”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农场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游客对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农庄”一周左右,有一半的游客每年有2-3次的度假农庄游。

(4)美国。早在1941年,美国农业旅游开始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经营。到197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观光度假,仅在美国东部就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较多的专门用于观光旅游的牧场。

3.3乡村度假产品发展新动向

随着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目前旅游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①新的产品形态。如成都郊县的郫县鹿苑会所,就是一种以“博物馆+住宿”类型的新形态。②新的组织形式。如海南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一种以俱乐部制的乡村度假新组织形式。

③新的度假主题。如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突破传统休闲度假主题,以葡萄酒为主题,集生产、研发、旅游、教育为一体的乡村度假庄园。此类新的度假主题还有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

4基于市场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乡村度假旅游市场研究

当前,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迅猛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乡村度假旅游也因其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乡村度假成为了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以法国为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近几年,法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在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乡村度假经营被作为乡村农民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和度假经营的企业。在美国的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农产品来自度假客的直接购买。

近年来,我国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呈逐年增长态势。2000~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公民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旅游年递增分别为16.8%、17.7%和19.1%。根据邵祎和程玉申对国外度假旅游双轨现象的研究,及王莹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的乡村度假旅游是以短期度假的市场需求为主,大部分旅游者度假逗留时间小于3晚。

根据国外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经验和国内目前乡村度假市场需求调研分析表明,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和市场逐步形成,其开发时机日渐成熟。同时,我国城市数目众多,其中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达到34个,百万以下的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超过200个,这将形成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巨大的客源市场。

4.2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素

黄远林认为:“乡村度假是指在乡村地区、以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因此,在产品开发上,既要注重一般度假产品的共同要素,如舒适的设施、全面的服务等,更要突出特色要素——“乡村性”。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4.2.1原生的乡村环境

乡村度假旅游有别于其他度假形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乡村性”,具体而言就是原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具有乡村特征的环境是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的先决条件。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原生的自然环境,这既是开发乡村度假的旅游背景,也是构建乡村度假活动的主体资源——环境的自然性、原生性和优美度是乡村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乡村性”在于原生性,它包括原生的自然环境和原真的人文环境,是基于未被大规模开发而保持的自然状态。当然,这种原生性乡村环境并非指一切都按原始状态保存下来,如脏、乱、差的乡村环境,都是需要按照旅游环境要求加以整治改善的。

4.2.2舒适的旅游设施

乡村度假旅游设施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内容,根据前文所述,不同的乡村度假产品类型具有不同的旅游设施标准,如庄园式的标准相对较高,且设施内容要求全面,公寓式的标准较低,设施内容甚至与乡村社区实行共享。黄燕玲和黄震方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调查显示:舒适性是偏好休闲度假的居民外出度假考虑的重点。不管什么标准、什么档次的乡村度假产品,都必须遵循“舒适性”的原则。

4.2.3周全的旅游服务

如果说原生的乡村环境和舒适的旅游设施构成了乡村度假产品的“硬基础”,那么旅游服务则构成了其“软环境”。考虑到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不同类型和档次,我们认为乡村度假旅游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在于“周全”,即乡村度假旅游服务的提供应该是全面的,这个要求也与一般的度假产品相适用。至于有些学者所提到的个性化乡村度假旅游服务,我们认为是基于周全性基础上的提升阶段,对应着中高档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4.2.4多样的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同样构成了“软环境”的一环,这也是使游客滞留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乡村环境,而且内含的“地方特色文化”及“特色乡村休闲娱乐”也体现了“乡村性”的特征。乡村度假产品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地方特色文娱外,还可以结合一般度假产品的文娱内容,其前提是与乡村环境及“乡村性”相谐调和统一;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资源进行文娱创新,通过多样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和滞留乡村度假旅游者。

4.3开发模式

4.3.1“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以独立法人方式全资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在开发和经营上,开发商与村民(或村集体)之间相对独立,村民(或村集体)往往不能在乡村度假开发经营中获得直接经济收益。

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北京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就是由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旅游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乡村度假产品。

“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旅游开发商能够全面控制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有利于实现既定开发经营目标。其缺点是容易产生产品与周边乡村人文环境的隔离,甚至导致村民对乡村度假区的敌视态度。

4.3.2“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牵头,农户(或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方式参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并实施市场化运作方式来经营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一般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杭州瑞天公司旗下的千岛湖金竹半岛“家外家”生态养生度假公寓项目。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让农户(或村集体)参与开发过程,从而直接受益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经营。其缺点是加大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且开发商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产生利益经济纠纷。

4.3.3“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和农户(或地方政府)合作入股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建设完成后的度假单位委托旅游运营商经营管理。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海南中南森海湾是由中南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由上海传世经纪公司运营管理的乡村度假项目。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专业化合作方式形成开发合力。缺点在于层级较多,管理与利益上的纠纷也相应加大。

5结论和展望

基于国外的发展轨迹和国内的发展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曲线,对我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了乡村度假旅游大有发展潜力。基于此,我国未来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类型、组织方式和产品主题多样化、复合化的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国斐.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12):95-98.[2]A.FleischerandA.Pizam,RuraltourisminIsrael.TourismManagement,1997,18(6):367-372.

[3]C.M.HallandJ.Jenkins,Thepolicydimensionsofruraltourismandrecreation.In:R.Butler,C.M.HallandJ.Jenkins,Editors,Tourismandrecreationinruralareas,Wiley,Chichester,1998:19-42.

[4]刁宗广.关于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6):39-42.

[5]RichardSharpley.Ruraltourismandthechallengeoftourismdiversification:thecaseofCyprus.TourismManagement,2002,23(3):233-244.

[6]蔡建雄,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7).

[7]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8]DavidJA.Douglas,Therestructuringoflocalgovernmentinruralregions:Aruraldevelopmentperspective[J].JournalofRuralStudies,2005,(21):231-246.

[9]邵祎,程玉申.国外度假旅游的双轨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3):93-96.

[10]王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6):44-48.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

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玉狮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0-02

1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聚落为平台,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及社区经济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乡村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现实途径,并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趋势之一。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在这种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真、土、古、始”主体特色的同时,外来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应等也为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代化过程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解体和全然悲惨的现象”,目前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剧烈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打破原有封闭的民族村落,导致了普米母语、风俗、祭祀、服饰等传统民族在年轻一代中淡去。虽然发展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但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规划后,旅游对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族群意识、社区经济等有重要作用。

2 玉狮场村旅游资源分析及特征

2.1 玉狮场概况

玉狮场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河西乡箐花村委会。位于河西乡东侧,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通甸镇12公里,2009年修通了通往河西乡的毛坯路,近期内实现道路硬化。该区域人口369,面积33.68平方公里,海拔2500m,年平均温10℃,年降水量850mm,耕地589亩,林地4813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2 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法、文献查阅、访问座谈等方法进行旅游资源概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大概有8大主类。(见表1)

2.3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以原生态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核心。通过对旅游区资源的分析,总结如下:

(1)古:寨子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它被认为是普米族文化的正宗位点。村里仅有589亩可耕地,却有8万多亩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榧木、云杉、铁杉、冷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其中树龄在1200年至2000年间的原始古树群最为壮观。当代原始森林的日益减少,使得玉狮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2)幽:玉狮场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多珍贵原始树种,山中生长着多种蕨类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态森林景观。

(3)险:该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纵横,地势险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马驿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测的山间峡谷中,别有洞天。尤其适合于科考、探险旅行。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韩归教”,有很多的鬼神,传统宗教仪式有:祭龙潭、祭山神、祭树神。这表明普米族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崇拜,对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树种有着敬畏之情,不会随意破坏。

(5)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性较好:普米族作为玉狮场的主体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与手工艺品、以人马驿道为代表的独特交通、内涵丰富的节庆与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树中孕育,嫣然构成了一副别致的民族田园风画卷,形成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极佳组合。此外,玉狮场周边坐落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高原生态森林与民族村寨相互衬托,且空间分布良好。这些都为玉狮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3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欠发达

本区域虽蕴含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当地居民以种植、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贫困导致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高门槛的旅游业需要经济建设作为后盾,故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首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乡村交通不便利,景区可进入性差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老君山脉中的玉狮场,整座村庄四面环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马驮为主。从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乡的道路蜿蜒曲折,时常受到雨天影响致使道路泥泞难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发展。

3.3 旅游资源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狮场最初受到关注是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森林而拒绝修路的报道。而后,陈哲的“土风计划”,使玉狮场名声大震。外界议论更多的是当地发展的经济问题,而关于旅游资源却鲜为人知。因此,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4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非常弱

目前,玉狮场缺乏外界的投资经营,当地村民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都制约其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5 缺乏社区管理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有发展旅游业的意愿,并讲述了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一个社区共同参与和进行旅游管理的组织。当地村民对待发展旅游业有不同看法:少数村民坚持陈哲的“土风计划”,他们抵制旅游业甚至“拒绝道路”,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多数村民支持发展旅游,但前提保证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环境。总的讲,当地人渴望发展,希望旅游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4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

4.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及开发指导思想

4.1.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自身独特的民风和原生态森林资源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拟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4.1.2 开发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度规划的理念,以保护促发展,在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旅游业。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和云南旅游发展规划战略以及《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展旅游发展的布局。坚持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普米族原生态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探险科考旅游作为补充,突出旅游脱贫的功能,强化当地旅游特色。

4.2 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性。玉狮场进行旅游主题开发要始终围绕着普米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展开,如“生态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

(2)特殊性。紧抓原生态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开发多元、专项的旅游产品。

(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深度策划开发。

(4)参与性。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意愿,使当地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加强对当地普米族村寨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村寨住宅布局,杜绝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游客需在本区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设施的同时,更好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这要求当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识较高的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的方式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

4.4 建立普米族文化传习馆,加强旅游宣传

经当地村委会指导,玉狮场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包括图书资料室、陈列室等)。但并未充分体现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应辅助开展举办培训和展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等活动。陈列室可展示当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饰、四弦等;依附当地丰富珍贵的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资源,可举办“认领绿色”环保活动,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资认领一株幼苗,附上认领人的基本信息,待成木后回归自然;也可通过类似公益方式或环保行动扩大玉狮场知名度。

4.5 营造活跃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的过程中,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广泛动员村民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既得利益联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朴的普米族文化习俗,讲普米话、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营造生态民族村寨的文化氛围。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米族民族风情表演团队,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

4.6 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组合区

由于玉狮场旅游资源同质性情况普遍,应加强与周围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协同发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长背包客的停留时间。徒步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还能欣赏到不同文化特质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

4.7 建立景区与社区一体、游人与居民一体的适合当地特色的社会运转机制

玉狮场内居民人口数量虽少,但也急需一支能够驾驭当地旅游经营的管理力量,除发挥原有玉狮场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外,也应该顺势成立类似于“玉狮场旅游管理协会”组织管理,并设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如环卫组(主要负责未来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厕所、垃圾处理等)等。通过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力求达到玉狮场人口数量稳定、农民收入增加、社区活力增强等目标的和谐统筹发展。

4.8 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5 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农村旅游”,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保意识的深化,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乡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生态旅游以其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乡村生态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尹弘.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以]S.N.艾森斯塔德,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林.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8.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第4篇

1黔西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年降水量1087.5mm,气候宜人。全县201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1%,居住18个民族,乡村风情浓郁。乡村旅游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10年接待乡村旅游者65.85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为4.56亿元,占全县GDP的6.3%,乡村旅游已成为该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规范,结合黔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统计结果,黔西乡村旅游资源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大主类中的全部类型,共包括21个亚类,35个基本类型,162个代表性景源(见表1)。根据表1,总结出黔西乡村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良好,互补性较强;水林相间,凸显乡村生态韵味;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交相呼应,远古文化与原生文化有机融合;民族风情浓郁,农耕文化多样,生态特征突出。黔西县乡村旅游资源多样的类型与鲜明的特色,为其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为旅游消费提供了非常宜人的生态环境。

2黔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2.1区位条件

黔西县东邻修文,南界清镇、织金,西北连大方,东北接金沙,是毕节地区东大门。贵毕高速、G321、成贵高铁(在建)横贯全境,距贵阳117km,距毕节115km,距毕节飞雄机场(在建)80km。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区域优势将逐步凸显出来,也将为游客顺畅出入黔西提供可靠保证。黔西处在贵州中线、北线和西线热点旅游区腹地,随着区域旅游交通网的形成,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市场和管理的不断整合,黔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2.2客源条件

据调查,黔西国内主要客源来自120km范围内的贵阳、毕节、遵义、安顺及周边县(市);其次是省内其他市县,包括六盘水、凯里、都匀、兴义等,以及滇、川、渝、桂和湘;由于区位条件限制,黔西距出游力较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空间距离较远,因此国内远程游客数量较少,国外游客几乎为零。今后应在巩固主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水平和加大其营销力度,依托贵阳、安顺和遵义3个旅游中心城市,逐步实现中远程客源市场规模的扩张和来黔国际游客的分流。

2.3地缘旅游空间关系

东西分别与贵阳、毕节相通。东有红枫湖、阳明洞、息烽温泉等景区;西有九洞天、毕节国家森林公园、麝香夫人墓等景区;南有织金洞、九龙山等景区,北有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冷水河等景区。这些著名景区大多在40~120km范围,并且景区周边乡村旅游都在同步开发。黔西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自身特色,但部分乡村环境和民族风情与附近乡村旅游地具有同质性和相似性,给游客的感知形象相同,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可以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和整体营销,增强区域乡村生态旅游复合效应,提高旅游吸引力。

2.4旅游资源互补性

黔西县既有人类活动遗址、农业科技园、民俗风情等人文类旅游资源,也有喀斯特地貌、水域风光、森林草原等自然类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互补性较强。但在旅游资源具体类型和结构上,同类型旅游资源所占比重较大,主要反映在水域风光、森林公园、乡村民俗3个具体类型上。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时,要以海子群、东风湖、吱嘎阿鲁湖等水体资源与百里杜鹃、顺石国营林场、苗堰林场等森林资源以及乡村田园为环境基础,结合各种农业示范基地的生态产品,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风情,按照寻找差异、突出亮点、创造卖点的思路,实现区域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差异化和资源整合开发。

2.5景点离散度

黔西县域面积约2390km2,东西宽56km,南北长62km,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在县城周边10~40km范围,景点空间分布总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3个环城旅游斑块、4个远郊旅游区,空间组合比较合理,但高品位的旅游景点没能形成空间上与类型上的有机组合,严重影响到旅游景点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提升。因此,应在旅游开发别注重资源整合开发,一方面通过旅游通道景观生态化建设和道路升级改造来彰显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优势和加强景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旅游特色的突显和旅游产品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来提高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3黔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黔西县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地域组合特征以及开发方向,兼顾旅游交通,以县城为中心进行环城辐射状开发。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绿色”开发策略,形成“1个中心、2个形象品牌、3个环城(近郊)旅游斑块、4个远郊旅游区、5条景观廊道”的空间格局。1个中心,即县城游客集散、服务和信息中心;2个形象品牌,即多彩福地,亲水天堂;3个环城旅游斑块,即洪水-解放果圃花乡休闲区、高原海子群乡村生态度假区和永(永燊)甘(甘棠)彝(族)苗(族)布(布依族)乡村风情区;4个远郊旅游区,即五(五里)锦(锦星)依托支嘎阿鲁湖乡村旅游度假区(西南部区域)、化屋依托东风湖苗族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南部区域)、百里杜鹃乡村旅游区(北部区域)和金(金江)芭(芭蕉)新农村旅游区(东部区域);5条景观廊道,即县城(中心)连接西南部区域、南部区域、北部区域和东部区域的旅游生态景观廊道以及串联3个环城旅游斑块的近郊环状生态景观廊道。

3.2发挥生态优势,开发乡村旅游精品

突出民俗文化原生态和高原田园水乡特色,构建生态化、乡土化、原真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具有黔西特色的高原乡村生态观光、乡村风情体验、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生态娱乐等产品体系。按照“3个环城旅游斑块”和“4个远郊旅游区”的布局,分区域设计差异化、互补性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表2)。

3.3依托交通,构建生态景观廊道

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将黔西乡路、村路、庭院和河流两岸以杜鹃花卉为主体,辅之其他景观植被进行绿化、美化、香化和彩化,建成道路两侧宽度均不低于12m的生态景观廊道。通过廊道将绿地斑块串起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1环4射”廊道骨架,若干景观斑块由乡村景观廊道相互串联起来的网状景观结构。5条景观廊道包括:

(1)近郊环状生态景观廊道——环城红色乡村景观带,以红色杜鹃为基调,科学配搭其他种类的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红色花卉植被,形成红色生态景观廊道。

(2)县城连接西南部乡村旅游度假区生态景观廊道——西南线蓝色乡村景观带,以蓝色杜鹃为主,辅之经果林、药材林进行修饰,打造梦幻生态景观廊道。

(3)县城连接南部苗族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南线黄色乡村景观带,以黄色杜鹃为基础,辅之花菱草、七里黄、金鸡菊、云实等乔灌木花卉植被,春夏时节,与乡村油菜花、天然金丝梅、萱草等野花竞相开放,形成黄色生态景观廊道。

(4)县城连接北部乡村旅游区——北线多彩乡村景观带,以杜鹃花科植物为主,在百里杜鹃现有花卉品种的基础上,引入新种,丰富花色,延长花期,形成五彩缤纷的杜鹃花生态景观廊道。

(5)县城连接东部新农村旅游区——东线红白色乡村景观带,以红、白色杜鹃花卉和经果林为主,辅之其他红白色景观植被,搭配部分灌丛和乔木,形成红白色花卉相间奇异生态景观廊道。

3.4抓住地格,塑造品牌形象

根据黔西的地脉、文脉、乡脉以及乡村旅游产品未来的走向,将其主题形象定位为多彩福地,亲水天堂。其含义诠释为:(1)“多彩”和“亲水”点出了黔西乡村旅游环境的生态特征及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展现出一幅让人向往的诗意山水田园画卷。“多彩福地”是黔西杜鹃花都、5条色彩斑斓的生态景观廊道、经果苗圃花卉、野生花丛的组合及其苗、布依、彝族风情的形象描述,暗示黔西乡村具备休闲度假的环境基础和热情好客的民族习俗。(2)“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浪漫,一种惬意,此地得天独厚的乡村山水环境,便是人性回归的最佳选择地,故曰“亲水天堂”。“多彩福地、亲水天堂”也乡村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这是根据黔西特有的地文景观、乡村民俗,经过理论上的提炼与升华而构架出来的,鲜明地展示了黔西的乡村特色、价值基础、发展目标、文化内涵等个性特征,是黔西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识别性、目标性和实践性,是决策的依据,是对旅游者的承诺。基于该理念,设计推出“多彩福地,亲水天堂;感受乡村生态,吞吐农耕乡情”等相关的主题宣传口号。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WWw.133229.CoM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