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第1篇

1、原油产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原油产品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原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产量约1.45亿吨。

2、除合成材料外,石油产品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产品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各工业部门离不开原油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原油产品。建材工业是原油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管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油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原油产品的身影。

(来源:文章屋网 )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第2篇

一、现状和问题

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黄金、稀土等原材料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两化融合技术在原材料工业已得到广泛使用,大中型原材料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0%和60%,两化融合开始由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提升、整合创新阶段迈进。宝钢、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型企业正逐步向智能化转型。

但也要看到,我国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深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投资不足、关键核心软件装备受制于人、复合型人才缺乏、公共服务平台缺失、政策标准建设滞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当前,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正在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必须下大力气、坚持不懈抓紧抓好。

二、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尊重规律、分类施策,完善标准和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原材料工业的突出问题和两化深度融合的薄弱环节。以公共平台建设、智能工厂示范、技术推广普及为着力点,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工业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不断提升原材料工业综合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18年底,标准引导、平台服务、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的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初步形成。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计算机模拟仿真、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等应用基本普及。研发设计、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环境管理、集成应用、协同创新等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两化融合深刻植入企业,成为企业战略决策、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常态。

――行业引导工作明显加强。列入试点单位的122家原材料企业全部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制定300项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推广10套以上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设6-8个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8-10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和物流平台,4-6个工业云服务平台,3-4个大数据平台,以及稀土、农资、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管理平台。

――示范普及工作稳步推进。培育打造15-20家标杆智能工厂,大中型原材料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80%,先进过程控制投用率超过60%,关键岗位机器人推广5000个。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发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机构作用,加快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及评定工作,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宣传培训与推广交流。制定完善钢铁、石化、有色、稀土、建材等分行业的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和等级评定办法,开展年度测评工作。建立企业贯标工作、年度测评工作推广和跟踪反馈机制,通过企业贯标和等级评定,推动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不断向更高阶段跃升。

(二)建立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行业组建两化融合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做好标准体系研究及技术归口工作。将原材料工业信息化标准列入行业标准制修订重点,围绕材料性能和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物料管理和产品流通、数字化研发和服务等,加快制修订一批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及接口标准,信息安全标准,智能监测监管标准,电子标签编码及应用标准,以及稀土、危险化学品、农资化学品识别、定位、追溯通用规范,实现物料、产品、设备编码和各种接口标准的统一。

(三)研究推广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研究选择成熟自主的行业解决方案,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加大推广使用力度。重点推广基于钢铁冶炼、轧制及深加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设备集成与模拟优化、设备故障在线诊断与预测维护、能源管理的钢铁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管理等技术方案;基于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的HSE(健康、安全、环保)解决方案;基于装置侧线、反应罐釜、进出厂点等关键节点的数据计量及实时采集,实现物料跟踪及物料平衡、能源监测及精细管理的石化化工生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建材生产物料消耗、质量检测、设备运行、能源管理、环保监测等全生命周期的在线监测与管控集成解决方案;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公共服务能力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方案;具备灾害预警、安全管理、智能采选功能的数字矿山解决方案。

(四)加快建设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依托原材料工业龙头企业、行业自动化研究院所、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工业软件开发企业、高等院校等,针对原材料工业生产流程化、基础产品大宗化、高端产品个性化、资源能源消耗高等特点,搭建开发及实验平台,开展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与优化、智能化操作与无人值守、生产运行管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仿真、智能仪器仪表、能源管控系统、移动应用等信息系统与专用装备的开发,突破一批高效安全、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有效缓解目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熟适用系统缺乏、行业应用价格昂贵等问题。

(五)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重点生产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科研单位成立原材料工业云产业联盟,建设安全可靠的原材料工业公共云服务平台,推进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围绕原材料工业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控制与优化、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定制、购买租赁、咨询服务等多层次的云应用信息化服务,解决企业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高端人力资源匮乏、个满足度低等行业共性问题。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云服务平台,服务周边地区和中小型企业。

(六)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

支持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行业平台发展壮大,创新商务模式。支持大型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鼓励行业协会、电商公司、农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原材料工业大宗商品物流信息化发展,壮大钢铁、石化、有色、稀土、建材、危化品等专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增强原材料工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七)大力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

支持原材料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推动大数据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实现产品、市场和效益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决策科学水平。鼓励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商业智能系统(BI)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提升生产制造、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营销及服务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

(八)建立健全行业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

建立稀土矿山开采监管系统,实现对稀土矿区非法开采、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情况的长期动态监控。建立覆盖全国的履约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重点监控化学品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的在线监测和管理。依托重点单位,建立稀土、化肥、农药、危险化学品等产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物品编码等信息技术,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追溯产品来源,杜绝假冒伪劣、来源不明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提升企业品牌效益。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化设计工具开发应用工程

开发符合原材料工业特点的产品配方建模、产品性能分析、虚拟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设计等数字化设计工具。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信息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大推广力度。到2018年,大中型石化、钢铁、有色、建材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90%、95%、85%和80%。

钢铁行业重点发展用于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针对炼钢、连铸、热轧等工序的工艺参数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CAPP),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动态仿真及控制优化技术等,实现在线、全自动、多工艺路径的智能化设计。

石化行业重点发展炼化关键主装置及工厂的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模拟仿真、优化控制和调度计划技术等,对工厂生产全流程实现安全可视化管理和控制。在工程建设方面,重点发展协同一体化技术,建立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体系,实现工程数字化设计和交付的标准化管理。

有色行业重点发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技术的碎磨、选别、分离、冶炼设备的建模研究,实现三维可视化的过程和装置模拟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开发球磨机、浮选机、冶炼炉、电解槽等选冶关键工艺设备的虚拟样机,形成选冶主体工艺及调度的数值模拟设计能力。建立有色金属加工机床、部件、原料、环境等数字模型,对工件切削、锻压等微观、宏观过程进行参数化表达,实现加工效果、刀具磨损情况等快速评估。

建材行业重点发展关键生产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综合集成,加快普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协同研发设计和集成应用。加快推广水泥回转窑控制系统在线仿真技术,在玻璃深加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石材、新型房屋等领域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应用系统,开展创意设计和产品定制生产。

矿山行业重点发展地质采掘优化设计系统,动态指导采掘过程和设备应用。采用动态闭环集成控制技术,将产品质量、产量、成本和利润等综合生产指标与底层设备控制动作相联系,实现选矿过程全流程控制和动态全局优化。

(二)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工程

普及推广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基础自动化技术和系统,改造提升原材料工业生产装置及生产线,基本实现生产工艺自动化的全面覆盖。开发应用先进过程控制技术,进一步突出实时控制、运行优化和综合集成,大幅提升原材料工业重点行业的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到2018年,石化化工和钢铁行业先进过程控制(APC)投用率达到60%,主要有色金属选冶、加工环节的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75%,水泥行业应用优化控制系统生产线达到50%。

石化化工行业重点在炼化、化肥、农药、氟化工、氯碱等领域,针对原料属性不确定、物质转化机理复杂、过程多重循环等特点,积极开展全流程建模、先进过程控制(APC)、实时优化和调度、以及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的实施和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轮胎行业重点推广芯片集成技术,实现轮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钢铁行业重点推广选矿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烧结机智能闭环控制系统、高炉专家系统、全程自动化转炉炼钢、智能精炼控制系统、加热炉燃烧过程优化技术、核心轧制控制系统、基于图像检测的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等。

有色金属行业重点推广振动磨机负荷检测系统、矿浆粒度分析仪、矿物加工专用图像分析仪等选冶工业在线智能检测分析装备,氧化铝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铜富氧熔炼控制系统、粗铅富氧强化熔炼控制系统、铝电解高效节能控制系统.湿法炼锌优化控制技术、高性能铜(铝)板材轧制数字化控制成型技术等。

建材行业重点推广水泥生产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技术、窑头和筒体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窑尾加料控制技术,平板玻璃原料配料控制系统、三大热工(熔窑、锡槽、退火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在线缺陷检测与智能化自动切割分片系统,陶瓷原料制备、窑炉控制、压机控制等系统,玻纤池窑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稀土行业重点建设冶炼分离智能化生产系统,通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视频监控系统、企业网络及数字管理系统,加快物料、生产、质量控制等业务整合。

(三)智能工厂示范工程

针对石化、钢铁、有色、稀土、建材等行业生产工厂的不同特点,分行业制定智能工厂标准。加强专业智能工厂软件的研发和设计,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辅助决策等6个方面开展智能化应用,建设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建成一批生产装备智能、生产过程智能、生产经营智能的智能化工厂。

石化智能工厂。选择4家先进石化化工企业,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破一批石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石化企业感知、预测、协同、分析、控制和优化能力。通过建立新型的生产和营运管理模式,实现基于价值链的供应链优化,提高资源配置和物流管理水平;通过生产过程智能化的优化控制,提升操作自动化和实时在线优化水平;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耗的在线优化,提高节能减排水平;通过对可燃气体、有毒有害物质存储、运输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的自动监控、自动报警,提升安全环保水平;通过关键设备的到期预警与预防性维修,提高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关联性分析与预测分析,显著提高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钢铁智能工厂。选择4-5家先进钢铁企业,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实时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开发针对产品质量、能耗和设备状态进行软测量的模型技术,以及通过工序互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的智能决策技术。推广示范铁钢轧工艺过程信息横向贯通、全流程高级计划排产和质量一贯制闭环控制技术,物质流和能量流综合协同优化技术,在线设备诊断、预测与维护技术,过程控制、生产管理、企业营销规划信息纵向融合技术等,强化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实现钢铁生产全流程闭环的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有色智能工厂。选取铝、铜行业3-4家先进企业,以大数据和工业网络为基础,建立生产信息服务云架构,形成信息、知识、智能决策的数据和计算支持能力,通过物料关联与跟踪的智能物联网,实现对重要物料的标识、追溯和成份配置,开发基于先进生产工艺条件的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建立生产过程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操控、决策、管理和服务,建立全过程能效优化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决策体系。

建材智能工厂。在水泥行业选取2-3家先进企业,建设基于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专家控制等先进技术的智能水泥生产线,实现原料配备、窑炉控制和熟料粉磨的全系统智能优化,并在工业窑炉、投料装车等危险、重复作业环节应用机器人智能操作。开展具有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运输、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的商业智能系统应用(BI)。

轮胎智能工厂。依托生产装备的高度信息互联和数据系统的实时采集,融合物联网、自动化仓储物流、数据挖掘、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等先进技术,建设轮胎生产仓储物流、关键岗位机器人和生产信息管理三大系统,全面覆盖轮胎制造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设备、生产信息、过程管理、企业决策的纵向交互和生产过程各工艺流程的横向交互,打造纵横贯通的综合集成优化的现代化轮胎制造工厂。

(四)数字矿山示范工程

金属数字矿山。以铁矿、铜矿、金矿为代表,建设3-4个智能矿业示范工程。加快信息通信技术(ICT)与矿业的融合,将井下无轨车辆、大型采选设备与先进物联网、模式识别、预测维护、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结合,推动矿业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数字化。继续推广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井下紧急避险、矿井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立混合型智能生产物联网,应用数据协调、数值模拟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搭建具备人员、设备、工艺、物料、能源等要素的自动识别、信息共享、自发协作、集约调度的网络系统,实现采选过程动态可调可控,增强企业对矿石性质变化及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满足精细化生产管理的要求。针对矿山分布较为分散与偏僻的特点,建设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利用上下游供需信息的高效协同,实现经济库存。

稀土数字矿山。依托大型稀土集团,在赣州、福建等稀土重点矿区建设2-3家稀土数字化矿山示范工程。利用数据库技术、储量动态计算技术和矿山三维数字建模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稀土矿山储量和生产过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稀土储量动态管理、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地质灾害监控等,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数字服务平台。依托国内大型矿冶科研院所,建立矿山云系统通讯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搭建云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计算中心、业务中心和网络前台。集成黄金、铜、铅锌、镍等典型矿业集团的海量生产数据,开发矿冶生产智能运营决策系统,形成生产装备远程在线维护、工艺过程故障智能诊断、分析仪器自动标定维护等远程工业服务能力,到2018年在国内3-5家大型矿业集团推广应用。

(五)供应链协同管理促进工程

推动原材料龙头生产企业,与原料供应商,装备、汽车、建筑、家电等主要下游用户建设上下游协作管理系统,按照供应商提前介入(EVI)、准时生产技术(JIT)等模式,统一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企业业务系统间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和规范,通过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实现物料协同、储运协同、订货业务协同以及财务结算协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系统,实现包括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在内的全部产业链条的集成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钢铁行业。选择3-4家先进企业开展供应链协同管理示范,建立和完善客户个性化订单条件下的基于产品使用特征的钢产品标准规范体系,推广以订单为核心、多品种、小批量、快速灵活的柔性生产组织模式,实现钢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需求。推进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推行日计划生产模式,实现以销定产和产销高度衔接,进行客户订单的全程追踪,推动钢铁企业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建立连接钢铁生产企业和用户的数据系统,推广先期研发介入,后期推广应用和持续跟踪改进的研发设计模式。针对钢铁行业原料大宗特点,建立生产企业与上游铁矿石、煤炭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预报模型提高库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石化行业。选择2-3家企业开展面向客户需求驱动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示范。通过物流的智能感知、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行业的敏捷供应链,促进生产企业上、下游的快速决策和协同优化,提高资源和能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企业柔性生产制造,减少消耗和降低成本。初步建立石化工程协同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平台,完善石化生产企业客户管理系统,实现面向石化生产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运营,减少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成本。

有色行业。选择2-3家铜、铝、锌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上下游协同生产和协作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协调、数值模拟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建立自动识别、信息共享、集约调度的网络系统平台,实现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人员、设备、工艺、物料、能源、财务的协同,消除任务等待与积压、信息传递延时与失真等管理瓶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管理。

(六)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工程

鼓励机器人研发单位和原材料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应用一批专用工业机器人,到2018年累计新增机器人应用5000台。在工业窑炉、投料装车、化工企业等危害健康和危险作业环境,基本实现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在陶瓷行业施釉、制砖行业码垛、铝锭浇注搬运、锌锭码垛包装、剥锌机组等重复繁重劳动岗位,推广普及机器人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为重点,研发并推广自动测温取样机器人、连铸自动推渣机器人、板坯自动清理机器人、铸锭扒渣机器人、阳极操作机器人、铜铝板材表面处理和抛光机器人、原料分拣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喷漆(油)机器人等。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精确性为重点,推广应用表面缺陷判定、产品自动标识、图像自动识别等机器人。以提高采矿机器人的机构可靠性、避障设计、通讯能力以及防爆设计等为技术开发重点,在复杂矿床开采等环节,研发推广地下金属采矿、应急救援等智能机器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原材料工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鼓励重点行业协会成立推进两化融合的专门机构,组织开展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平台建设、企业评估、示范推广、咨询服务等。企业应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两化融合专项规划,明确两化深度融合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保障资金投入。推动信息技术提供商和行业应用方组建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推进联盟,加强联合互动,开展共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提高针对原材料工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强基工程、物联网等专项资金,支持智能工厂、公共平台、技术推广等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鼓励各地设立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加大对两化融合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项目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探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鼓励建立专业化产业投资基金,集聚社会资本,主要投向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领域。鼓励企业通过金融租赁方式租用智能装备或软件系统。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球;石化产业;演进历程;演进机制;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E6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石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领域的双重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在现代经济和历史中,石化产业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它对国家命运、军事发展、全球贸易战略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为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拥有强大而独立自主的石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大国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尺。受此影响,即便是在全球化进程空前加快的今天,石化产业仍具有很深的国家烙印,提高石化产业竞争力、实现石化产业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产业部门地理研究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从地理学的区域和综合视角出发,研究产业部门的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石化产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一直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地理学家从工业地理学的视角对石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近年来,中国地理学界对工业地理学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产业集群、公司地理、跨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或空间集聚等领域,对地理学过去长期关注的传统产业部门地理学的研究逐渐淡化。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微观尺度研究是必要的,但从宏观尺度研究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组织同样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对全球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石化产业的演进机制,提出了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以期为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2 全球石化产业演进历程及特征

2.1萌芽阶段

在当今社会,有机化学工业几乎等同于石油化学工业。然而,从产业门类上讲,石油化学工业属于有机化学工业的一部分。有机化学工业的生产原料来源众多,包括植物物质、蜜糖、煤炭和石油等。在石油化工产业真正诞生之前,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料来源于其它物质,尤其是煤炭,而煤炭资源丰富、化学基础研究能力雄厚的德国则成为现代有机化工的发源地。

2.1.1早期有机化学工业——德国的霸主地位

19世纪20年代,以李比希为代表的德国科学家提出了有机化学理论,为现代化学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19世纪中期,纺织业的大发展对染料的巨大市场需求,为合成染料的发展提供了“需求拉动型”动力。1856年,德国科学家从煤焦油中提取出紫苯胺,使煤焦油迅速取代靛蓝等植物提取物,成为染料工业的主要原料。到1913年,德国合成染料的生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88%。20世纪初期,为了满足农业发展对肥料的迫切需求,“哈伯-博施”合成氨工艺的诞生,进一步奠定了德国在早期有机化工领域的霸主地位。

2.1.2合成材料的发展——美英的追赶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政府意识到德国对合成染料工业的绝对控制地位,以及它在化肥、炸药、药物生产等有机化学领域的领先优势,这促使美国和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以追赶德国。1916年,在政府的资助下,英国染料公司成立。美国为保护本国的化学工业而采取的进口抑制政策,加上战时对炸药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为杜邦、道化学和赫克力士等企业的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2.1.3从煤炭到石油——有机化工研发中心的转移

1940年以前,绝大多数合成材料以煤炭为原材料。德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长期依赖进口,这决定了法本公司的技术开发以煤炭为基础。在英国,帝国化工认为煤炭作为有机化学原材料的地位不会改变,直到1943年,帝国化工还保持着“石油对化学工业不具吸引力”的观点。相比之下,美国油气资源丰富,炼油业发达,为现代石油化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尽管欧洲化学公司主导了化工行业的主要产品,但是石油炼制业领域的工艺创新大都来自美国。其中,石油裂解工艺的创新与应用,使炼厂气逐渐替代煤焦油,成为现代化工的主要原料。随着原材料的变化,全球有机化工产业的研发中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美国。

2.2美国独霸阶段

2.2.1墨西哥湾的兴起

直到二战前夕,石油化工都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产业,煤炭仍是绝大多数有机化工的原材料,大多数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处于分散状态,但一些先导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墨西哥湾地区。受丰富而廉价的油气资源吸引,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壳牌、道化学和联合碳化先后在此落户,为后来石油化工行业在墨西哥湾地区的集聚埋下了伏笔。

二战的爆发加快了石化产业向墨西哥湾地区的集聚进程。与加利福尼亚及东北部沿海等传统炼油中心相比,休斯敦地区不易被空袭,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该区域成为战时美国石化产业的建设重心。1943年,政府出资修建了从德州通往中西部和东北部市场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这强化了墨西哥湾区域的原材料优势,推动了炼油业和石油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

2.2.2石油化工产业的全面建立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出资兴建了一大批生产合成橡胶的工厂,主要包括生产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工厂,以及生产最终产品的聚合体工厂。此外,美国还资助了古德伊尔和费尔斯通等橡胶使用企业更新生产设备,以适应合成橡胶的诸多特性。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将国有工厂拍卖给它们,从而推动了战后美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飞跃。

此外,战争需求迫使美国炼油业做出调整,产出重点由战前重视汽油转为重视燃料油、航空柴油、丁二烯、甲苯和其它芳香烃。其中,航空煤油等高辛烷值油品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催化裂解工艺的发展。此外,1939年至1945年间,在政府直接资助和军方订单的刺激下,美国炼油能力增长了29%。炼油业的发展,加上催化裂解等炼油技术的进步,为石油化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原材料。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化工原料产能。战争结束后,这些产能被迅速从军事用途转移到民用,使多家石油公司进入化工生产领域。

2.2.3战争与国际化工产业的力量平衡

1944年,盟军联合轰炸极大地破坏了德国有机化工的生产力。与盟军轰炸相比,战后国家分裂对德国化学工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作为战争赔款的一部分,苏联人将东德的化工设备整体拆除并搬到本国,到1948年,大约三分之一的东德化工产能被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至苏联。类似的拆除与转移也发生在后来的西德,截止到1951年官方停止战争赔款时,667个工厂被从西德拆除转移。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迫工业裁军,合成汽油、合成橡胶与合成氨的生产被明令禁止,而其它基本化合物的产出不得高于1936年产出水平的40%。此外,法本公司被强制解散,使德国化学工业雪上加霜,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相比之下,美国的地位日益提升。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资本优势,以高待遇为诱饵在全球范围内笼络科技精英,大批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美国国籍,为美国战后石化产业腾飞储备了大量人才。此外,通过占领德国的工厂和实验室,大量德国化工技术机密文件被运往华盛顿。最后,常规技术转移机制强化了技术扩散进程,而美国则成为德国专利技术的最大买家。至此,德国将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化学工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拱手让给了美国。

2.2.4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二战是化学工业演进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超越了德国及欧洲,在化学工业的技术和产出方面,成为世界范围内无人企及的新霸主。1950年以前,美国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石油化工生产活动。

2.3西欧追赶阶段

2.3.1炼油能力急剧扩张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欧洲炼油能力的扩张。1948至1955年问,欧洲炼油能力从1950万吨迅速提高到1.03亿吨,占全球的比重也从1940年的不足7%提高到1960年的16%。

2.3.2石化产业快速发展

炼油能力的扩张为石油化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西欧石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50年,西欧乙烯产能为1.4万吨,仅占全球总量的1.9%。到1960年,西欧乙烯产能迅速扩张到82万吨,占全球总量高达22.2%。同时,受战争拖累而元气大伤的德国化学工业,经过战后快速恢复重建,到1963就重新回到欧洲石油化工行业领先者的行列。

2.4生产全球扩散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和西欧垄断了全球石化产业的大部分产能。据帝国化工(ICI)统计,1960年,美国与西欧的乙烯产能占全球总量的97.9%。1950年至1973年是美国和西欧石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美国与西欧的石化产业日趋成熟,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下降。同时,随着日本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为抢占海外市场,大型跨国石化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全球扩散进程。

2.4.1日本的崛起

20世纪30年代,在政府的支持下,多家大型化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奠定了日本石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二战后不久,日本与美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其获取石化产业的先进技术提供了便利。日本早期石化产业相关技术的获取,几乎全部通过购买国外技术专利,而绝大部分专利来自美国。战后十年恢复重建,日本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对石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技术、经济、市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日本成为继美国和西欧之后依托本国企业发展石化产业的第三个主体,而政府的干预加速了这一进程。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基本实现了石化产品的自给自足,随后迅速成长为主要的出口国之一。

2.4.2拉丁美洲的石化产业

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跨国公司开始海外扩张进程。在地理位置与地缘政治的综合影响下,拉丁美洲成为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首选区域,而出口产品成为主要的扩张方式。然而,对于急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广大拉美国家,利用FDI发展本土石化产业被视为明智选择。为达到此目的,拉美国家实施了税收优惠、关税壁垒等旨在推动进口替代的各种政策措施。对跨国公司而言,一方面,东道国的高关税壁垒和进口限制,使其很难利用母国设备生产化工产品,然后出口至东道国市场;另一方面,东道国对FDI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其将盈利部分转到母国较少限制,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东道国生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石化产业的发展,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就已经有18到20家外国企业在拉丁美洲设立工厂,供应受保护的本地市场。

2.4.3东亚其他地区的石化产业

与拉丁美洲类似,东亚地区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开始于进口替代,除日本之外,其它国家在发展时间上稍晚于拉美国家。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干预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在韩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纺织业和炼油业被列为优先发展行业。一五期间,韩国首家炼油厂在蔚山建成投产,为后期石油化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利用炼油业产生的化工原料,生产纺织业等下游产业所需要的原材料,韩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将石化产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并实施了相应的支持政策。由于缺少必要技术和资金,韩国政府积极鼓励FDI介入本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但前提是必须和国企或者本土私企合作,而政府通常要求占据半数以上的股份。到1980年,韩国基本实现了化工产品的自给自足。

中国台湾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韩国类似。依托国有石油公司,台湾政府垄断了本土炼油业,为区内石油化工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以避免其受到国际石脑油价格增长带来的冲击,进而维持石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亚太地区其它国家的发展历程与韩国和台湾大致相同,都是在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引下,先发展炼油业等上游产业及纺织业等下游产业,后发展石化产业以填补上下游产业链环节上的空缺。

相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石化产业起步较晚。日本侵华战争及后期苏联援助是新中国最初的石化产业技术来源,随后在中苏关系交恶、西方国家技术封锁、苏联解体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在依赖自主研发技术发展独立自主的石化产业的道路上步履艰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开始腾飞,纺织业等轻工业飞速发展,并迅速形成巨大出口能力,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大陆石化产业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2.4.4中东地区的石化产业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原材料优势和政府干预的综合作用下,北非与中东地区石化产业逐渐兴起。与拉丁美洲满足本国需求的市场定位不同,两大区域的石化产业从创建之初就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这两个区域,根据其利用天然气的成分不同,石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利用甲烷生产氮肥,二是利用乙烯生产化工产品。石油危机之前,化肥产业是石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石油危机之后,以乙烯为原料的石油化工迅速发展起来。1978年,阿尔及利亚建立了OPEC成员国中首家乙烯基石油化工综合体,随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于1981年和1985年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化工综合体。伊朗与伊拉克均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着手兴建类似的综合体,然而两伊战争影响了两国石化产业的发展进程。经过十年的发展,中东与北非地区在石油化工产业的投资总量颇具规模,乙烯产能占全球的份额达到了5%,相比于10年前的几乎空白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全球尺度的石化产业空间组织动因

3.1技术因子

技术创新是推动石化产业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先导因素。一战之前,德国凭借有机化学领域的技术优势,登上全球有机化学工业的霸主之位。二战前后,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化工技术由德国加速向美欧国家扩散。随着法本公司的被迫解体及战胜国的掠夺,德国有机化工元气大伤,而美国凭借二战时期积累的资本和技术实力,成为战后全球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中心。二战以后,有机化工原料由煤炭转为石油,依托国内发达的炼油业和战时化工技术的积累,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石化产业的霸主。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战后政策的推动下,石油化工技术扩散到西欧,西欧石化产业发展开始加速。在美国和西欧等核心经济体中,技术垄断时间较短,技术延迟时间不长。然而,在从核心经济体向国家扩散的过程中,受地缘政治影响,技术延迟时间较长,大约在50年左右。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技术已经不再是石化产业全球扩散的主要障碍。通过向美国和西欧国家购买石化技术,日本、拉丁美洲、亚太和中东地区的石化产业相继发展起来,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全球扩散进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技术及生产的全球扩散,产业在创新型先发国家逐渐衰落,转而在后发国家兴起(见图10)。然而,这种状况在石化产业的全球扩散进程中并未发生。在后发国家石化产能加速扩张的同时,先发国家的石化产业并未出现衰落迹象,反而有所增长或处于高位稳定状态(见图1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石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在产业安全及国防安全中的地位之高,使先发国家政府不能放弃该产业;第二,石化产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保持着密切的产业联系,相关产业的兴衰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无法撼动其基础原材料的地位,反而进一步刺激石化产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经久不衰的市场需求和永不停止的创新活动共同促成了石化产业的长青;第三,石油基础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等石化产品非常不适合远距离运输,受此影响,石化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始终不能像其它产业那么完善,这从客观上也导致了先发国家石化产业的稳定发展。

3.2市场因子

从全球尺度来看,石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石化产业全球空间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导向型模式。

一战之前,化肥和染料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德国早期有机化工的发展。二战前夕,德国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大力发展煤制油、合成塑料及橡胶等技术,由此对石油化工的诞生起到了间接推动作用。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造成了橡胶短缺,直接催生了美国合成橡胶和现代石油化工产业。战后恢复重建时期,汽车制造业、纺织业和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随着合成材料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对天然材料的替代进程不断加快,使合成材料的产能在发展初期呈现指数增长。

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石油公司和化学公司纷纷介入石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为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各大企业纷纷扩大工厂规模,追求规模经济。急剧扩张的产能,需要足够的市场来消化。然而,经过20年的飞速发展,核心经济体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同时,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为石化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纷纷抢占国外市场,转移多余产能,由此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全球扩散。在国家石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市场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时间的早晚。相比之下,日本、巴西、阿根廷、韩国等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石化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效果较好。

3.3政策因子

石化产业作为影响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其发展之初就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外,石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技术创新引领能力和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很强,具备主导产业的一般特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产业的作用,被公认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由于美欧等核心经济体和广大国家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不同,政府政策因素的表现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核心经济体,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石化产业发展早期,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鼓励石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保护本国石化产业免受外来冲击,提高本国石化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在石化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凭借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通过外交手段为本国跨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保驾护航;第三,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控制本国企业技术转移的方向,对友好国家进行技术援助,对潜在的敌对国家实施技术封锁。

相比之下,在广大国家中,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的指引下,通过贸易、税收等政策,迫使跨国公司在本国投资建厂,以获得必要的资本和技术,带动本土石化产业的发展;第二,通过成立国有石化企业,掌握本国石化产业命脉,推动区域工业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4原材料因子

石化产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材料和燃料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其发展受到原材料可得性及价格的影响较大。在有机化工产业发展的早期,原材料主要是以煤炭为主,技术创新主要发生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和英国。后来,原材料逐渐转变为天然气和炼厂气,石油化工的技术创新中心从欧洲逐渐转移到美国,化工原材料禀赋的差异是导致这一转移的主要原因。1940年,全球炼油能力的71%集中在北美洲,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而仅有7%分布在欧洲,这导致当美国以石油为原料大力发展有机化工时,欧洲仍然依赖于煤炭。

在石油危机之前,与技术、市场和政策因素相比,原材料对全球石化产业的空间扩散影响较小。随着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的到来,石油价格猛涨,使原材料成本成为影响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美国1986-1987年对国内主要石化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原材料及燃料价格不仅是影响它们当前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因素,而且在可见的未来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凭借原材料优势,北非与中东地区石化产业逐渐兴起。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新的石化产业中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石化产业空间格局。

3.5跨国公司因子

跨国公司在石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早期技术创新阶段,德国的法本公司及后来的巴斯夫、美国的杜邦和道化学、英国的帝国化工等跨国公司的贡献不可磨灭。在后期全球扩散阶段,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将石化产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作用。此外,对于广大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本土社会资本难以支撑如此庞大投入,因此只能依赖于FDI或者政府出资。在市场和原材料因素的拉动下,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介入发展中国家的石化产业发展进程,不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还投入了大量资金,这无疑加快了相关国家的石化产业发展进程,进而推动了石化产业的全球扩散进程。

跨国公司主导下的石化产业全球扩散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出口阶段、初级FDI阶段和高级FDI阶段。在产品出口阶段,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石化产品市场需求较小,跨国公司将在东道国开采的石油运回母国,经加工后再将油品及化工产品出口至东道国。随着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政府开始通过提高贸易壁垒等方式发展本土石化产业。跨国公司为避开贸易壁垒,与东道国政府合资共建炼油厂,进入初级FDI阶段,跨国公司涉足东道国炼油业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随着东道国纺织业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开始剧增,东道国政府开始有意识的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加。为保障市场份额、避开贸易壁垒,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一起建设石油化工厂,利用当地炼油业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初级石化产品供应本国市场,进入高级FDI阶段。然而,高级石化产品的生产技术仍垄断在跨国公司手中,其生产在母国进行然后出口至东道国。

3.6劳动力因子

在传统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中,劳动力是导致产业活动在全球以及国家层面发生空间转移的主要因子。然而,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在石化产业成本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这意味着那些推动某些产业向劳动力成本低廉地区转移的作用力,并不对石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进一步强化了石化产业的资本密集特征,从而导致劳动力成本这一影响众多产业扩散的主导因素,并没有在石化产业的空间扩散进程中发挥同等的作用。广大国家石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不能简单的用劳动力成本低廉来解释。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反过来成为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石化产业为其提供支撑。因此,市场因素是这些地区的石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劳动力。

4 全球尺度的石化产业空间组织模式特征总结

在系统梳理全球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历程和机制后,我们发现,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石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以美欧等核心经济体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推动型”,以拉美和东亚地区为代表的“进口替代型”,和以中东北非地区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

4.1技术创新推动型

该类型以美国和英国、德国等欧洲核心经济体为典型代表。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使其始终处于全球石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而市场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了石化产业的发展,使其保持长盛不衰。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核心经济体国家在保持高端技术的绝对垄断的前提下,将落后技术和成熟技术有选择性的输出到后发国家,使其发展本土石化产业,生产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环境污染大的初级石化产品。然后,通过进口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得附加价值较高的高端产品,并出口至后发国家,由此形成了石化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并将后发国家锁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4.2进口替代型

该类型以拉美和东亚地区为典型代表,在其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此外,跨国公司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口替代型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在当地政府的国家垄断控制下,石油勘探与开采业、炼油业等石化产业上游行业首先得到发展,同时依托廉价的劳动力,纺织业等下游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作为第一阶段进口替代产业也获得较大发展,由于早期缺乏足够的资本和必要的技术,石油化工产业未能发展起来,主要产品依赖进口。第二阶段,本土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随着下游纺织业发展引发的石化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上游炼油业发展带来的原材料保障度的提高,当地政府开始提高贸易壁垒,以市场为筹码与跨国公司进行谈判,迫使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与当地政府共同发展当地石化产业。

4.3出口导向型

该类型以拉美和东亚地区为典型代表,在其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跨国公司和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在石化产业发展的早期,跨国公司在其母国的政治军事保护下,与东道国签订不平等的油田租赁协约,大肆掠夺原油资源。20世纪70年代,在民族运动的浪潮推动下,石油国有化运动席卷中东和北非,政府在民众的支持下,将油田收归国有,并以此为筹码与跨国公司谈判,迫使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支持。出口创汇、平衡区域发展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发展石化产业的两大目标。受此影响,这些国家的石化产业不断向下游延伸,以提高油气资源的附加价值,发挥石化产业的产业增长极效应,推动区域发展,拉动当地就业。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遵循归纳分析的总体研究框架,基于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系统研究了全球石化产业的演进历程、机制及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形成如下主要观点和结论: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第4篇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74.10%,其中前4个产业占51.49%。

1.北京市

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9.86%。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73%,其中前4个产业占53.68%。

2.天津市

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7.39%。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58%,其中前4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5.99%。

3.河北省

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42.75%。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74.39%,其中前4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占53.67%。

二、产业市场优势

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30个产业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10个产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15%),医药制造业(14.04%),食品制造业(12.4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7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1%),金属制品业(10.68%),专用设备制造业(10.28%),饮料制造业(10.2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9.94%)。前9个产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

1.北京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6%),专用设备制造业(4.15%),食品制造业(3.91%),医药制造业(3.79%),饮料制造业(3.5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5%)。其中,前4个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

2.天津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医药制造业(4.28%),金属制品业(3.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98%),橡胶制品业(2.9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82%),家具制造业(2.80%)。只有一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

3.河北省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6.66%),食品制造业(6.19%),医药制造业(5.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92%),农副食品加工业(5.22%),饮料制造业(4.67%),造纸及纸制品业(4.64%),金属制品业(4.45%),橡胶制品业(4.15%)。其中,前6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见图1)。

三、产业竞争优势

1.北京市

竞争优势系数(单位投入所获得的市场份额,以全国同行业为1)较高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824,全国第二),烟草制品业(1.3962,全国第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223,全国第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849,全国第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460,全国第九)。

2.天津市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91,全国第一),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4470,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787,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768,全国第四),农副食品加工业(1.1875,全国第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389,全国第六),金属制品业(1.0844,全国第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705,全国第六),医药制造业(1.0349,全国第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123,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1367,全国第七),饮料制造业(1.0362,全国第十)。

3.河北省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880,全国第一),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902,全国第二),食品制造业(1.3282,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305,全国第二),橡胶制品业(1.1308,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010,全国第六),农副食品加工业(1.1662,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0204,全国第八),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082,全国第八),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428,全国第九),家具制造业(1.0188,全国第九),烟草制品业(1.1708,全国第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157,全国第十)(见图2)。

四、综合分析及结论

1.总体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最大的是河北(总产值占京津冀地区41.14%,增加值占42.75%),京津的贡献不相上下(总产值,北京占29.01%,天津占29.85%;增加值,北京占29.86%,天津占27.39%)。分产业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较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4个产业创造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产出的一半(总产值的53.30%,增加值的51.4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河北贡献最大(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65.14%),北京次之(20.31%),天津最小(14.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天津贡献最大(59.28%),北京次之(37.21%),河北最小(3.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0.13%),河北次之(30.75),天津最小(29.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6.93%),天津次之(31.15%),河北最小(21.92%)(见表1)。

2.京津冀三地比较,制造业30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差异,天津市最小,河北省最大,北京市居中。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北京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14%),极差为5.67%,标准差为1.72%;天津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31%),极差为5.51%,标准差为1.25%;河北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最小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5%)(见表2)。以上表明,京津冀制造业30个产业市场占有率之分布特征:天津市较为集中,河北省较为分散,北京市介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之间表明天津的制造业基础较好。

3.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京津冀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以机电制造业最具竞争力;而河北则以资源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轻纺制造业(见图3);京津冀机电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均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北京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京津冀资源加工业中,河北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天津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津冀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均有一定竞争力。京津冀轻纺制造业中,河北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具有较强竞争力(见图4)。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2]武义青,贾雨文.经济系统运行效能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国务院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第5篇

一、2009年工业品价格走势基本情况

1.轻、重工业价格同比指数由降转升,轻工业价格涨幅小于重工业

2009年**市轻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指数延续了十个月的下降后,11月份开始上扬,直至12月份,轻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指数上涨4.76%。在轻工业产品价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2.88%;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6.55%。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指数12月份上涨6.20%,在重工业中,原料业同比上涨7.75%;采掘业和加工业同比下降4.51%和1.79%。见图2:

2.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

2009年**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连续十个月的下降后,11月份开始上扬,直至年底,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同比指数上涨6.62%。其中,原料业上涨9.71%,采掘业和加工业分别下降4.51%和1.89%。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一直维持下降态势,直至12月份同比下降0.27%。其中,食品下降3.84%;衣着和一般日用品分别上涨3.32%和0.22%;耐用消费品价格持平。见图3:

3.六成工业行业出厂价格下降

2009年调查的工业行业大类中,十四个工业部门出厂价格累计同比呈现“四升九降一平”的格局,与去年相比下降面显著扩大。其中下跌的九类产品中: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下跌幅度最大,累计跌幅分别为13.18%和10.49%;建筑材料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工业、缝纫工业跌幅均在10%以内,文教艺术用品工业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而煤炭及炼焦工业、其它工业、电力工业、森林工业累计指数分别上涨了1.54%、2.26%、3.30%、4.53%。

4.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呈现“一升八降”的格局

2009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持续11个月下降之后,12月开始上扬,所调查的九大类产品价格累计同比呈“一升八降”的格局,与去年九大类产品“八升一降”相比,下降幅度与范围明显扩大。其中降幅居前三位的是化工原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以及黑色金属材料类,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0.75%、22.14%和18.36%,成为09年我市原材料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九大类购进产品中仅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同比上升0.96%。

二、影响工业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工业品市场逐渐与世界市场实现同步,国内外工业品市场对我市工业品价格走势的影响也不断加深。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迅速扩大蔓延,实体经济所受影响程度也在加深,全球市场需求下滑,消费量下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使**市主要产品出口受阻,出口订单数量减少直接影响出口价格下降,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导致了部分工业企业减产、半停产甚至停产,进而引起去年持续处于高位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猛,并通过产业链条逐渐往中下游传导,导致主要类别产品价格的全面走低。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入,国际市场上的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出现了深度下跌,价格低于国内水平,使得国内价格难以回升,并由此带动了下游一系列相关产品价格的下跌。整体经济大环境恶化,**市工业品价格呈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09年年底,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国内市场有所回暖,部分产品进出口复苏,加之年底物价上涨的周期规律,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指数出现小幅小扬。

(二)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急剧回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影响愈加明显。调查数据显示,在14个工业部门中,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产品降幅较大,对拉动**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有较大影响。具体产品情况如下:

1.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业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08年年底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国家几次调整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09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我市09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品购进价格累计同比指数为99.8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01个百分点,是影响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前十个月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份和12月份我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品购进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上涨6.73%和12.21%,受其价格指数上扬影响,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从11月份开始上涨。其成品油价格主要受政策性调控,对其价格的调整政策性极强。

2.钢材产品价格降幅逐渐缩小

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需求不断减缓,尤其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钢材市场相对疲软;其次,钢材出口形势严峻,出口量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需求减少,价格回落,对工业品总指数的影响明显。2009年我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12.09%,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8.70个百分点。其中钢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15.55%,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6.19个百分点。全年从11月份开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缩小,与10月份相比降幅缩小10个百分点,截止至12月份,同比仅下降2.49%,对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有一定的影响。

3.有色金属价格降幅逐渐缩小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有色金属产品的国际市场受到一定的压缩,而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多种因素造成了全行业产品价格一路下滑。09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11.90%,降幅较上年同月扩大了10.28个百分点。全年从9月份开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明显缩小,截止至12月份,同比仅下降1.69%,是影响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的因素之一。

4.纺织产品价格由降转升

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市场低迷,我市纺织加工企业订单减少,纺织业产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09年**市纺织业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5.6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71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我市纺织业产品价格由降转升,带动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11月份开始纺织业出厂价格同比开始上涨,与10月份相比上涨4.63个百分点,截止至12月份,同比上涨8.09%。

5.化工制品价格由降转升

受国际国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下游化工制品价格也随之急剧下降,7月份同比指数降到最低,同比下降29.59%,之后降幅逐渐缩小并于12月份指数开始上涨,直至12月份同比上涨6.77%。全年我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累计同比指数为85.7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62个百分点。

(三)生产成本的影响

09年**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下跌10.4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9.96个百分点。全年所调查的九大类产品呈“一升八降”的格局,与去年九大类产品全面上涨相比,下降幅度与范围明显扩大。受市场价格传导效应,上游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势必导致下游工业品生产成本减少,从而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下降,对工业品出厂价格产生较大的传导作用。另外,宏观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压力。随着成本压力的减轻,基础能源、生产资料等生产经营成本的减少,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压力放缓,工业品价格随之回落。

2009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在持续11个月下降之后,12月份开始上扬,同比指数上涨2.62%,12月份所调查的九大类产品价格同比呈“七升二降”的格局,与11月份的“一升八降”相比,上涨面明显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

(四)供求关系的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部分外向型企业业务缩减,转而向国内市场销售,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目前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加上08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高位运行的“翘尾”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09年上半年价格大幅下跌。

三、对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应理性对待

首先,从长期看,我国经济仍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09年前三季度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主要集中在能源和生产资料领域,而**市是能源和生产资料依赖输入型地区,因此,应把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看成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做到有的放矢。我市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还会持续增加,而能源、原材料供应的硬约束不会改变,供需矛盾在一定情况下更加尖锐,价格也随之上扬,导致第四季度价格指数开始上扬。

其次,从长期看,能源、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或进一步下跌的状况将会逐渐得到扭转。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我市应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实好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及时掌握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受影响的范围、程度,准确分析原因,制定出配套的稳定工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二是利用价格下行,市场低迷时机,加大产业调整、产品优化升级的力度,整合产业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做好准备。

四、对2010年**市工业品价格的走势预测

当前**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告别连续10个月“告负”的态势,逐步开始上扬。在国际经济不稳定,国内经济运行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预计2010年**工业品价格虽将继续保持小幅上涨,但涨幅呈现波动态势。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投资势头将温和上升,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逐渐回升,消费需求逐步扩大,将会有效促进我市工业品价格上涨,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将直接成为对我市工业品价格上涨幅度的阻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