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黏膜炎症;放疗;口腔卫生宣教

Abstract:Stomatitis negatively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especially those who suffer this painful side effect every time they receive a cycle of radiation treatments. The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 with stomatitis is at severe risk for life-threatening septicemia.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with stomatitis.

Key words:Stomatitis;Chemotherapy;Radiation treatment;Health education

放疗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口腔黏膜是由对放疗十分敏感的高度分化的上皮细胞构成,因此在快速分裂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放疗的破坏,诱发口腔黏膜炎症[1]。资料显示大约80%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症[2],因此它是十分常见的放疗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溃疡与糜烂,进而影响患者的讲话,进食和全身营养状况,导致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与疾病预后。而目前对口腔黏膜炎症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对这些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本院针对头颈部肿瘤的放化疗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进行了口腔卫生宣教来预防和减轻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9例,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25~80(55.5±7.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照射剂量和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在放疗初期展开健康宣教,包括介绍治疗方案和方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饮食、休息、皮肤的保护和口腔的护理等,发生不良反应后应遵医嘱给药。观察组患者给予详细的针对个人情况的口腔卫生宣教,具体操作如下。

1.2.1口腔卫生宣教方法 患者入院后放疗前进行心理状态评定,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为主。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知道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科普,可以通过单独交流、小组讨论、座谈会、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卡和手册等方式,告诉患者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减轻其焦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

在放疗前,请口腔科会诊解决患者牙齿及口腔内的各种隐患,例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并做放化疗前常规牙齿洁治。大部分患者在开始接受放疗以后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应嘱患者多次饮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对于发生了口腔黏膜炎症的患者,口腔护理频率应该为1次/2~3h,饭前进行口腔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进食欲望。牙菌斑的堆积会显著导致牙龈炎症,会进一步影响口腔黏膜炎症患者的口腔健康,因此,程序化的口腔护理来减少口腔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程序化口腔护理包括:刷牙,牙线,漱口及保湿。应当使用软毛牙刷,并且倾斜刷毛使刷毛和牙龈成45°角,然后以1mm的距离来回颤动。舌背也应该拂刷。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000/mm3,则是否刷牙应该非常慎重,因为有可能引起出血。虽然刷牙是去除牙菌斑的最有效方法,但是部分患者仍然无法接受,因为会引起疼痛。当无法使用刷牙的方法去除菌斑时,可以使用一种使用海绵代替刷毛的特殊牙刷,注意不需要沾取碘甘油等,以免灼烧口腔黏膜或者引起血管扩张。如果患者仍然无法忍受,可以用纱布包裹手指来进行菌斑清除。每天使用牙线也非常必要,因为牙线能有效清洁两颗牙齿之间的部分,含蜡的牙线使用会更为方便。刷牙和使用牙线以后,还应进行口腔冲洗,或者漱口,以去除残渣和保持口腔黏膜湿润。漱口剂可以使用纯净水,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双氧水,其中,生理盐水被认为是经济便捷且能促进组织愈合的选择[3]。不使用商业漱口水的原因是它们含有酒精,油,收敛剂,和防腐剂,醇类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组织,引起疼痛。患者应该频繁的摄取水分来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但要注意避免各类酸性的液体,包括橙汁,蔓越莓汁,和葡萄柚汁等。可以使用保湿剂,如凡士林,来保持嘴唇湿润,尤其在夜间。

1.2.2评价方法 均于放射治疗第3w观察口腔粘膜的反应。I度,粘膜充血、口干、咽疼,能进于食;Ⅱ度,粘膜充血较重,点状白膜,咽疼较重,可进半流质;Ⅲ度,粘膜重度充血,大片糜烂,白膜形成,重度咽疼,只能进流质。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方差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第3w口腔粘膜反应比较,见表1。

表1示,观察组Ⅲ度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45%)与对照组(62%)比较,P

3讨论

对患者的卫生宣教十分重要,口腔卫生宣教能显著的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大部分患者对减轻口腔黏膜炎症有强烈的需求,但是他们没有相关知识,常常要求医生通过口服药品或者注射药品来减轻他们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教导患者如何有效的自己执行口腔卫生管理,包括间隔时间,使用的设备(牙刷,牙线,漱口水),和技术。并且卫生宣教应该覆盖到患者的陪同人员。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不定期电话随访,同时通知患者回院参加医院定期组织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参考文献:

[1]Sonis ST,.Validation of a new scoring system for th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trial research of oral mucositis induced by radiation or chemotherapy. Mucositis Study Group[J].Cancer,1999,85(10):2103.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第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1.2 方 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1.2.2 口腔科检查及诊断标准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1.2.3 指导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①

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地区及性别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女 大 学 生 龋 齿 检 出 率 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2.2 各年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2.3 对龋病的认识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2.4 对刷牙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与刷牙同等重要,仅有12.0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71.84%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2.5 刷牙的次数和方法

每天 刷 牙2次 以 上 的 学 生 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 min,用餐 后即刷牙仅 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 牙膏、牙刷的选择及牙刷使用时间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 讨 论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其他全身疾病。龋齿应以保健预防为主。目前大学生对其危害认识尚不足,缺乏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观念[4]。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第3篇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使全国城乡居民都享有医疗保险,使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吃的起药,同时对社区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如何作好口腔卫生,提高社区居民口腔知识,防治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是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谈一谈我们是怎样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

1一般情况

我们社区位于大武口城区的东北角,是大武口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有一个街道办事处下属六个居委会,人口比较集中,多来自全国五湖四海,2006年大武口三湖村及河南村规划为大武口新区,房屋全部拆迁,两村搬迁人口多迁入该社区,目前社区有11 326户,人口总数32 049人,男16 224人,占50.6%,女15 825人,占49.4%。

2口腔卫生服务情况

2.1口腔卫生宣传工作在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了口腔卫生,加强了口腔疾病的防治及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及具体的技术指导(如科学刷牙、漱口等),挨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口腔治疗等各类活动。

2.2建档情况从2005年起辖区居民人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体格检查,专门请了上级医院口腔科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口腔疾病检查,并建立了口腔健康档案,检出各种口腔疾患352人,占11.0%。

3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及家访,目前有不少小孩及成人在口腔卫生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还有个别人群没有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就是养成每天刷牙的人群,刷牙也不正规,不科学刷牙也直接影响口腔及牙齿的健康。牙齿是口腔卫生的关键,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漱口为最好,我们认为,一天两次刷牙,两次漱口,最为科学。早晨起床刷一次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作用,口腔产生了一些代谢产物及一些细菌在口腔内存留与生长,这个时间刷牙漱口就能清除夜间在口腔内的代谢产物及细菌。晚上睡觉前刷牙漱口能将晚饭后的食物残渣代谢产物,细菌清除,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及残渣对牙齿的腐蚀作用。早中晚三顿饭后应用清水(冬天用温水)加少量食盐漱口,将饭后食物残渣清除,防止残渣对牙齿的腐蚀,盐水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作者还认为除了一天两次刷牙,饭后三饮漱口外,其它时间少吃零食(如水果之类),吃零食放在吃饭前或吃饭后与三次饭后漱口衔接起来,这样就减少了各种食物对口腔和牙齿的腐蚀作用。

根据对学生及学前儿童的口腔疾患的检查表明,患口腔疾病的人群中,特别是龋齿、氟斑牙的发生,大多是原来三湖村及河南村迁入的患者居多,这个地区正是过去大武口电厂排污池排放的地方,地下水质很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据有关部门监测,这些水有害物质及含氟量偏高,是造成部分人群患口腔疾病及龋齿的主要原因。

4措施

加强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任何疾病的产生都具有全身性的改变,并在某个部位表现特别突出,口腔疾病的发生是一种全身性生理变化,而突出在口腔而己,因此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及做好口腔卫生工作,我们己经把口腔卫生纳入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管理,统一安排,统一布署,统一检查。建立了口腔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口腔卫生知识,利用节假日及爱牙日入户调查,完善建档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口腔疾病的防治知识。大力提倡合理营养,提高膳食质量。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营养,科学膳食,可以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样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机体内环境处于平衡状况,增强口腔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力提倡戒烟限酒,吸烟对口腔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口腔癌发生的机率很高。少量饮酒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加强,对体内排除废物加快,对机体是一种良好的作用,饮酒过量,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少量长期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笔者还认为,瘦人以饮啤酒、白酒(低度)交叉进行为最好,胖人以白酒为主,70岁以上老人以葡萄酒为主。总之,加强口腔卫生,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不能单纯以口腔谈口腔,而是一个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个体人群来说,注意心态平衡,合理营养,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牙签易造成牙及牙周组织微血管的破坏,引起口腔感染,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所以笔者提醒人们尽量不使用牙签。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第4篇

5月本院牙周科患者470例,治疗前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牙周病的认识、口腔卫生习惯等,初诊与每次复诊均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末次复诊时重新进行问卷评估。结果:301例完成治疗后的最终评估,其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牙周病; 依从; 护理; 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 To select 470 periodontal clinic patients. Basic inform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hygiene habi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and assessed. Result: 301 cases completed the final assess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initial value was (19.10±2.82) points. After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23.68±2.82) points (P

【Key words】 Periodontal diseases; Compliance; Nursing; Related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Pei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28

牙周炎是影响口腔健康,导致失牙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40%~75%的人群都存在着牙周炎[1]。该疾病是口腔内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与丧失[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延长,中老年人比例增加,牙齿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也在增加。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问题日益突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变得更加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3]。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位于龋病之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双向的密切关联[4]。因此,对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的证据表明牙周病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菌斑进行预防,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牙周炎的防治一方面需要牙周医生彻底地清除牙石、菌斑、软垢等刺激因素,抑制牙周炎的进展;另外一方面,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口腔清洁,其日常维护依从性对牙周炎治疗的远期效果息息相关。大量文献表面,患者对疾病的客观认识可以影响其治疗疾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口腔维护的依从性,并且让他们早期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及时就医。

椅旁口腔卫生宣教是临床上易于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牙周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干预举措。牙周炎患者就诊过程中,牙周科专业的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敦促患者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考察椅旁口腔卫生教育对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知晓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5年5月,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牙周科门诊的患者群中,选取因牙龈出血、牙周溢脓或脓肿、牙松动或口腔异味就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或侵袭性牙周炎,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4~65岁;住居于深圳市或邻近城市,可参与牙周基础治疗。排除标准:患严重的未控制的系统疾病(如血液病、冠心病、结核、肝炎等),不宜行牙周基础治疗;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全口有望保留的自然牙

1.2 研究方法 回顾文献[3-6],设计出《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以下3个方面:(1)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如牙周病发生的全身、局部因素,牙周病的短期治疗与终生维护观念);(2)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如正确与不良的口腔习惯的辨识);(3)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如刷牙、牙线、间隙刷的使用知识)。每个方面10个条目,每条目1分。

患者就诊时,由3名有经验的牙周医师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在告知牙周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之前,嘱患者填写上述调查问卷。护理人员进行椅旁指引,确保患者能正确地填写问卷(称为初评)。填写完毕,牙周医师作详细检查,有针对性地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做详细的口腔卫生指导,回答患者的提问。安排洁治员完成龈上洁治和抛光。约患者分次完成后续的牙周系统检查、分区段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局部或全身辅助使用抗菌药物。每次复诊均强化口腔卫生指导。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个月,邀患者进行复查,重新填写上述问卷(称为复评)。本研究得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医师向患者解释本调查的目的,并告知调查结果不影响正常的治疗流程,患者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用(x±s)表示,分类变量采用%表示,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两次调查评分的差异,P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情况 本次研究最初纳入的患者共470例。填写完初次问卷,完成牙周治疗,并在两个月后复查,填写第二次问卷的患者共有301名。其中男166例(55.1%),女135例(44.9%)。全体患者平均年龄(35.6±11.6)岁,小学和中学学历52例(17.3%),大专学历115例(38.2%),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134例(44.5%)。脑力劳动者243例(80.7%),体力劳动者27例(9.0%),无业或退休者31例(10.3%)。219例患者(72.8%)以医疗保险为支付方式,其余82例(27.2%)付费方式为自费。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初、复评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中30岁以下115例,30~40岁82例,40~50岁55例,50岁以上49例。结果显示,初评及复评结果中,各年龄段患者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而各年龄段患者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及口腔卫生维护方法评分比较,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 治疗前后患者问卷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上世纪70年代,WHO指出牙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认识到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6]。椅旁健康教育能较直观地掌握患者对牙周病的知识知晓度及心理状态,能及时准确给予指导,在提高患者对牙周病治疗的知-信-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中有80%~9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占成年人失牙原因的35%~40%[7-8]。因此,做好口腔宣教、提高牙周病患者的依从性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及时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视,不及时就诊而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因此在本研究椅旁宣教中,首先加强患者对牙周病病因及危害的了解,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重视程度。而在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过程中,刷牙尤其是正确的刷牙方式包括选取合适的牙刷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影响口腔卫生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刷牙方法的正确与否及刷牙时间是否充足[9]。而辅助刷牙方法如牙线、牙签及牙间隙刷等的使用在刷牙后牙齿的邻面余留菌斑的清除具有重要的作用。进食后漱口的习惯是较为方便也是有些预防食物残渣及菌斑形成的有效方法[10]。每人每半年至1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定期的洁治术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的重要手段[11]。因此在宣教过程中,笔者对患者主要加强刷牙、辅助刷牙方法(牙线、牙签及牙间隙刷)、漱口及洁治术等口腔卫生维护方法的教育。

口腔卫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第5篇

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东北9个城市、9个农村地区部分12岁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城市高于农村(P

结论 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关键词】 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口腔疾病;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22-03

2005年9-12月东北地区在配合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在进行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检查的同时,对部分12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为今后东北地区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基线资料,也为制定东北地区的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1],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北地区的9个城市和9个农村地区,对在当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2376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半数已接受临床检查的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经资料整理,获有效问卷调查表1184份。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在受检者离开现场前,调查员对问卷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纠正,有遗漏项目及时补填。本次调查将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作为学生问卷的主要内容。此外,问卷调查还包括口腔科就医情况及口腔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1.3 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刷牙行为 74.7%的12岁学生每天刷牙,29.5%每天至少刷牙2次。刷牙行为形成率城市高于农村(P

2.2 饮食习惯 学生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加糖牛奶、甜点、糖果、糖水、碳酸饮料和含糖果汁)的比例为62.1%,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口腔卫生知识和态度

2.3.1 口腔卫生知识 东北地区12岁学生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家人(59.6%)、电视/广播(47.0%)、学校(44.4%)、口腔医护人员(35.2%)、报纸杂志(26.9%)、医院宣传栏(22.3%)、网络(9.5%),通过以上各种途径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比例均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2。

2.3.2 口腔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过去12个月有过牙疼的学生为54.6%,认为牙齿或口腔问题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吃东西(43.4%)、与同学交往(22.4%)、自尊(24.5%)、外貌(20.3%)、发音(18.8%)。

2.3.3 口腔保健态度 见表3。

2.3.4 牙龈出血的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 见表4。

2.4 口腔科就医行为 见表5。

2.5 牙外伤 东北地区19.1%的12岁学生有牙外伤经历,男、女分别为24.0%和14.0%,男生高于女生(P

3 讨论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方法[2]。通过正确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东北地区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低于全国水平(82.0%)[3];刷牙行为城市高于农村(P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学生进食含糖食品相应增加,患龋风险也相对增大。龋病多因素分析显示,我国12岁学生的患龋状况与进食含糖食品的行为有关,牙龈出血率和牙石检出率与每天的刷牙次数相关[3]。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学生龋均和患龋率相对较高。牙周状况多因素分析显示,12岁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与每天刷牙次数呈负相关。本研究中,只有极少数对牙菌斑有正确认识,但多数学生知道细菌是引起龋病及牙龈炎的原因之一,保持牙齿清洁能够预防牙龈出血。大部分学生知道含糖食品的致龋作用。70%以上的学生认识到刷牙出血不正常,但只有1/3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在知道含氟牙膏的学生中,只有53.1%的学生了解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多数口腔知识知晓率城市高于农村(P

口腔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行为上,绝大部分12岁学生对自己的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牙龈炎,且牙龈出血后未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口腔定期检查及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实际定期口腔检查的比例只占29.5%,城市高于农村(P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龋齿患病水平评价标准,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在1.1以下为很低水平[2]。东北地区12岁学生患龋率为37.6%,龋均为0.78,已经达到目标水平,但绝大部分龋齿都处于开放状态且没有得到治疗,龋补充填比为11.77%,离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城市15%、农村30%)差距甚远。过去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54.2%,农村(60.8%)高于城市(47.2%)(P

学生时期是个体获得口腔卫生知识和形成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国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一直将学生作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学校应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卫生课程的重要内容,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4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8.

[2]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