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题浅析

 

在中考试题的设计上占的比例相当大。想要很好的掌握这类试题的解法及技巧,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探究精神,贯穿探究过程,使学生遇到探究性试题有章可循,有方法去突破,找到解题的有效途径,做到由此及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对初中化学中几类常见物质性质探究题进行简略的分析。

一、C、Fe、Cu、FeO、Fe2O3、CuO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

碳的探究: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铁的探究: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O与酸反应固体溶解,变为浅绿色。CuO与酸反应溶解,变为蓝色。Fe2O3与酸反应溶解,变为黄色。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踪,即把握好物质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现举例如下:

例1: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中化学论文,隔绝空气,高温加热3—4分钟,冷却后,试管中只有红色物质。

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红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进行猜想:你认为可能是。

实验方案: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红色物质放入

试管中, 。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意义

1.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以日常问候为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特征在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英文和中文一样,当两个熟人或朋友相互见面时,通常要彼此间相互问候。问候的目的是保持社会接触。西方人见面会这样问候: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ello./Hi!

―How are you?/ Are you doing OK?

中文也有诸如此类的问候语。但是,西方文化注重不干涉个人的隐私,尊重个体的自由;而中国文化则注重互相关心,在问候时会通过对他人的事情进行具体的发问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如:“吃了吗?”“在那儿上班?”“大大年龄了”等等。而很多西方人对这种中式的问候看作是涉及个人的隐私,通常会反感。所以,外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进行这种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即文化教育。否则外语教学便是不完整的。

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标准》还给出了培养文化意识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因此,只有在英语教学中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

现今中学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并且涉及英、美、加、澳等国的英语及其变体,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化渗透”,即在教材中逐步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如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教材第八单元: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通过询问生日,学会日期的表示方法。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向学生讲解西方人过生日的习俗。例如,如何召开生日派对,如何互送生日礼物,如何度过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第30个生日等等。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在英美国家,随便打听别人的年龄,尤其是女性的年龄,会被认为是粗俗而无礼的。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初中时代是人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过程中,既有积极、进步的变化,又有消极的变化。例如在听说了西方浪漫的情人节,令人捧腹的愚人节,富有亲彩的母亲节之后,他们会好奇;在了解西方国家宽松的教育体制,轻松的学习方式之后,他们会羡慕;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时,他们会困惑。只有通过文化教学,将中西方差异及国情现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成长的烦恼期。

二、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障碍

阻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受英语考试导向制约。目前,各种考试铺天盖地,其考试内容多半是对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的考察。在这种考试的导向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免不了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在“中考”冲击下,教师更无暇顾及文化教学。二是过度重视语言教学。以往的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换言之,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得到过度的重视,而文化教学则被忽视。其主要表现在于:首先,教师对文化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文化教育是学好语言知识后的附加和补充,可有可无,这与前面所说的应试考试导向制度有关。其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难以胜任文化教学。目前我国初中的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英语教师,即非母语为英语的教师。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背景与学生生活的环境和背景几乎一致。他们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即使是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只是照本宣科,死板枯燥。因此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顺利进行文化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对策

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英语教学是在学生对英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赖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一切本着教学唯了学生终生发展的思想,根据语言学科的特点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直观、活泼的形式融入并引导学生了解丰富有趣的英语国家风俗文化,真正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统一起来。

其次,学生的汉语文化知识在他们学习英语时难免发生迁移,为避免套用汉族文化帮助来进行英语交际,英语教师就不得不首先尽可能深入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此,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英汉两种语言、有意识地揭示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能力作出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他们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对于文化教学,有的教师觉得太抽象、太锁碎、不容易操作,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好文化教学。我国初中主要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公司合编的Junior English for China这套教材为主,这套教材越来越多地对文化因素予以重视,融合了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文学、音乐以及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体现了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的深化。所以,教材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实现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勤于动脑,善于发掘,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英语文化教学。

3.开展专门讲解和文化讲座

初中阶段的文化学了充分利用课本、结合语言学习的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专门讲解和文化讲座,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专门讲解是指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等类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

文化讲座是指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4.利用课外活动加强文化学习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1.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与文化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而且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2.文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及汉语文化的意识和好奇心。所谓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一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察觉和反省。教师在讲解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文学成就,日常生活的细节、习俗、仪式、节日等事件时都应避免说教,而应呈现关于文化的现实而不是指出看待事物的特定方式;将英美文化的某些元素放在首要地位,关注在英美人看来是重要的特点和品质,避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要培养学生从圈内人的角度理解英语文化,这种同感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解释异域的文化行为”。使学生意识即便是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也会有不同表现。文化教学不是加强学生的偏见或是改变他们已有的信仰,而是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提高敏感性。

3.实际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尝试

3.1营造课堂英语文化氛围

首先要将英语文化带入课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外,应向学生传播与之相联系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创设准英语环境,让英语课堂充满异国气息。另外,将生活素材搬入课堂,还可以让情景表演活跃课堂。

3.2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

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如孔雀(peacock)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在英语中,peacock的内涵意义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如as proud as a peacock。英语中的很多搭配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里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中去。

3.3从日常用语中渗透文化意识

每一种语言的日常用语都是俗成的,不同的语言在其习惯上的差异是由各种语言自身特有的交际文化模式而决定的。英语和汉语在日常用语中同样存在着差异性,如不了解这种差异性,将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如 “吃了吗”“上哪儿去啊?”“到哪儿去啦!“你有几个孩子”等问候在我们国家都是十分普遍的打招呼的方式,而英美人听起来则非常别扭。尤其是“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招招呼的话,如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都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由此可见,语言在交际中有它的习惯性和使用规则。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重视这种习惯性和使用规则。

3.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看些英语节目等,促使他们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和积累一些有关文化知识、体会和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3.5从身势语中体会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非语言行为多加注意。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坐着的人往往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君坐臣站,父坐子站,上级坐下级站等,晚辈一般给长辈让座以示尊敬。而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往往倾向于站着,以空间高度显示地位高的内涵。若地位高的一方主动选择坐姿,则表示他希望穿凿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缩小双方的距离感。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3.6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化知识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充自己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补充外国网站上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地道、鲜活的语言材料感受文化。此外,经常给学生播放英美电影,电影欣赏可以同时把学生与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通过讨论电影情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如何与朋友交往,怎样进行娱乐活动,说话的表情、手势等。另外电影可以给学生提供文本中无法明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而且更加生动和直观。采用此种方法时,应注意考虑选择音质效果好的、题材合适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电影或电视剧。另外,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讲座、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感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总之,文化教学是外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化的文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汉语和英美文化的洞察力,以及用恰当语言形式表达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礼貌而得体的完成不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理解言外之意和礼仪规范,即明白行为的适宜性。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杭爱萍“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67-01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发扬与继承优秀传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充分的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努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审美修养,提升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

一个人的审美修养能力,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水平密切相关。若是个人的审美修养水平较高,对于文化知识的体悟能力则较强。若是个人的审美水平较弱,所理解的知识文化在程度上则有所减弱。鉴于此,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提高在这方面的认识,着重加强学生在审美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一般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些写意性的特点,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可能时常流于表面,做不到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基本内涵。因此,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反复的诵读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便于对于诗词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一般来说,古代诗词有着独特的音韵,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细细体味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其中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也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另外,若是配上适合的音乐,学生随着情境的深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感。

二、增加阅读教学环节,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事迹基本上都记载在传统的文化经典当中。可以说,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与品质的重要载体,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通过经典篇章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伟大民族的精神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以加强诵读传统文化经典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得优秀的文化经典能够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宣传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初中Z文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活动。具体来说,课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相关阅读篇目进行布置,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的阅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就篇章的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的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加深对于具体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在课后,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布置与篇章阅读有关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等。通过整个过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传统经典文化形成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把握,再到深层理解的程度。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学校和相关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具体来说,可以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观念。比如,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可见,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瑰宝,对于提升人们思想境界、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应当也必须要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来看,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学生角度来说,也应当提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切实的日常生活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钟剑连.文明长久,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