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信息论文

农业信息论文

农业信息论文

农业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1.员工信息技术程度低,导致项目实施难度高。

如前所述,农业企业因受制于往前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管理模式,具体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子公司经理的信息化技能严重欠缺,且年龄偏大。知识转移的工作量困难较大,信息化技能培训的难度较高。

2.信息化建设项目员工参与度低。

农业产业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企业中存在一定的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等文化习惯,也导致企业员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意愿较低。

二、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化项目内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

(1)因农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导致进度受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因需求分析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①需求提出的局限性。由于负责人职位问题,很少能够熟知全局业务运作,所提出的需求的完整性因人而异。②需求描述的复杂性。需求的完整描述不仅面面俱到,内部的关联性很强,错综复杂。③需求审查的随意性。面对如此繁杂的需求分析与描述举行的需求评审,并不能对需求描述作深入细致的分析。(2)低估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2.组织保障体系对进度的影响。

(1)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否则,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

(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

(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农业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波拉特法;凉山州

1引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辽阔,资源富集,极具开发潜力与发展潜力,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农业作为凉山州的主要产业,因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原因,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发展层面上。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来进一步优化凉山州农业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凉山州农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如何评价和测定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前,国内对凉山州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民族文化开发等领域,对凉山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研究近乎空白。而这恰好是当前和今后凉山州经济发展所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研究凉山州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会给凉山州及四川省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

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水平进行测度,完全可利用测度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方法。但由于现行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是面向物质经济的,信息和信息活动的贡献被分散在各产业部门和活动领域,没有独立的分项统计数据。因此,在此主要运用波拉特法,先找出农业中的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再计算出农业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的产值以及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而测算出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水平。

2基于波拉特法测度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

2.1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首先,运用波拉特方法识别并选择出农业信息行业构成,接下来就是具体测算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增加值。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对很多行业的具体产值和数据并没有独立列项分类统计,为此,要对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各行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统计归纳,即认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只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完全属于农业,其他的像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播电影电视业和邮电通信业等不只是为农业服务,所以要计算它们所创造的GDP,就可以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加值完全归人到农业第一信息部门,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邮电通信业为农业服务的那部分产值则要利用其总产值乘以一个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农业总值(某一年)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这样就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见表1)。

2-2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在测算第二信息部门产对,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人数×(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值)

式中: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为各行业平均工资与各信息职业的人数乘积之和。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01年),确定各信息职业的就业人数,即以2001年的就业人数为基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见表2和表3)。

接下来计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由于已经知道了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人数,在此,只需算出所测各年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折旧。

由200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可知,2004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9060万元,2005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34051万元,2001、2002年和2003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折旧资料无法查得,所以采用2004年的数据。在农业行业分布的职业者在业人数为1925300人,则可行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176.86元,2001~2004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47.06元。

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就业总人数为2063800人,由此可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见表4。

至此,农业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即可由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人和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相加而得(见表5)。

2.3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结果

根据波拉特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可以得出农业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见表6),

这是反映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3结论与讨论

农业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1995年的金农工程开始至今已投入12亿元用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依托国家公共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体系,各农业部门都建立起服务本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站。在城区以“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为目标和在农村以“宽带进乡入村”为目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到2012年,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75%,农户宽带接入速率平均不低于2MB/S,采用XDSL接入方式的乡镇宽带接入能力接近30MB/S。

2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政府没有加强培训农业信息的使用者,农业生产者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应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及时统计、和利用;政府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增加较快,但是专门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投入不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老化,知识陈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严重不足。

2.2缺乏适合农业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专门网站

各地、各级政府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的农业网站,往往以宣传和介绍本单位工作为主,网站内容主要是文字和图片,缺少生动真实、形象直观的影像内容;缺乏为农业生产一线企业和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理念,操作环节多,使用不方便。网站的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使各种农业科技园区、各种农业合作社、专业户和农业产业链上的信息受众不能轻易找到所需的信息。

2.3农业科技信息更新慢,针对性不强

影视具有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特点。对知识基础单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讲,通过影视进行农业科技的学习更是最佳的选择。但是由于拍摄创作农业科教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有艺术性和技术上的要求,许多网站不具备创作更新的能力,因此,出现影像信息更新慢、针对性差的问题。随着影视及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我国高清广播电视标准的公布,原有720×576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和成片已经不能满足播出标准和交流需要,建立高清视频资源库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2.4缺乏利益机制驱动

拍摄农业科教片的投入大,需要有前期人员的编导策划和硬件的投入;农业科教片的制作时间长,需要反复拍摄不同生长期农作物的生长变化;农业科教片受地域影响较大,不同自然条件使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农业科教片往往只适合很小的某一部分地区,由此产生的效益与投入不成正比。大多数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站没有利益驱动去拍一些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教片。

2.5信息获取过程复杂

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农业信息需求者认为网络信息获取过程复杂,如有些网站只有通过注册才能使用,有些农民不会利用网络平台自己的问题,还有由于网页界面繁琐,难以从众多相关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等。

3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

3.1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条件下,培养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农业技术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尤为重要。农业信息化人才要肩负起研制和开发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的责任,设计开发与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和应用能力相适应的网络用户终端,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有准确的定位和了解,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群体的受众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产生良好的农业科技传播效果。

3.2将影视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用于农业科技传播

影视是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通过对100位不同群体的农业科技传播受众的分层调查,有62.5%的被调查者认为农业电视节目是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30%认为网络是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注重农业科技信息的影视加工和传播,建设大容量、高清标准的农业科技视频影像库,并不断制作传播最新农业科技信息的农业科教片充实影像库和农业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农业网站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要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和应用能力来设计开发专门的网络客户端,使需求者能方便的进行搜索、观看和下载所需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

3.3构建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体系

我国农业受众的整体特点是数量众多,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职业科技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加强对农民培训的同时可以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来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如建立“农业科技110”,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农业实验示范基地,等,进而构建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扩大农民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途径,全方位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

4结语

农业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1.1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一方面通过GPS接收机接收农机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农机的位置和运行状态,通过GIS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另一方面通过传感器接收发动机转速和油耗等信息,并连同农机的位置信息一同传送给农机监控管理中心,同时接收监控管理中心发来的各种农机管理调度信息,实现对农机的远程实时监控与管理调度。

1.2GPRS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服务器端与车载终端之间主要依靠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送,如GPRS、CDMA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机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调度的时效性要求,基于液晶触控屏的车载终端采用的是GPRS无线通信传输。GPRS在无线传输主要具有以下的优势:无线移动传输,支持IP协议,可以与其它分组数据网络进行无缝、直接连接;方便快捷,可永远保持连线状态,只要链接GPRS网络后,将实时保持在线状态,不存在掉线问题,可以使用现有的手机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按流量记费,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此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1.3农机监控管理中心

农机监控管理中心通过Internet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连接,实时接收中心服务器发来的数据,将农机的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地图相匹配,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农机的位置,从而能清楚和直观地掌握农机的动态位置信息,对农机作业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调度中心还可以根据农机位置信息和作业情况进行调度,并将调度结果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给中心服务器,然后由中心服务器将调度结果通过GPRS网络分别传送到相应的农机车载终端,从而实现对农机作业进行合理调度。

2工作原理

本系统在农机的车体部分装有一个GPRS数据发送器,数据可通过CAN总线转RS-232串行接口与农机CAN总线网络相连。该发送器可随农机一起同步启动。启动后,发送器会自动通过移动无线通信网络GPRS和Internet网络与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与此同时,系统会将当前农机作业速度、作业位置、燃油消耗量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信息实时通过RS-232接口向外送出。GPRS数据发送器则实时接收这些数据并存储,当发送器监测到这些数据出现异常时,将自动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向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发出报警。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监控管理中心随时查询当前农机的运行情况。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中心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系统运行时,所有农机的实时数据全部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建有专门的关于本地农机作业数据库,存有每台农机的基本信息,同时车载终端传回的报警数据和查询数据也将保存在数据库中。监控管理中心的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或网络差分基准站联系和沟通驾驶员,对其进行管理;也可以设置不同级别权限的账户,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可通过中心服务器对所管理的农机进行信息查询和管理,方便快捷。

3主要功能

3.1农机分布位置查询

农机管理人员可以从信息系统中查询辖区内正在作业的农机的分布数量和分布位置的情况,系统将农机的位置反映在农田电子地图上,并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查询每辆农机运行情况。

3.2农机作业数据采集与分析

该系统能够实时传输GPS定位信息,并通过传感器采集农机运行参数数据,如运行时间、发动机转速和机油压力、液压油和冷却液温度,以及故障代码和燃油消耗量等。农业机械上安装的GPS终端直接连通车载监控显示器,可通过车载监控显示器获取农机运行参数数据。监控管理中心通过作业现场传输来的数据建立农机虚拟仪表,实时监控农机设备的运行参数,简单方便快捷,并可以自动记录农机设备当前所处地理位置和农机作业行驶轨迹。

3.3农机作业远程监控报警

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查询辖区内的农机,对农机作业位置进行调度;可以对每天调度结果进行查询,查看辖区内农机是否按时到达调度地点,是否进行正常作业;当农机违规运行或突发故障时,终端设备会将报警信号和故障代码传输至监控管理中心,使农机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判断,对农机驾驶员进行提示,并向农机驾驶员发送专家维修建议。报警信息主要包括:①跨区作业报警;②非法启动报警;③油料消耗报警;④故障报警。

3.4数据查询与记录回放

信息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来自农机作业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是难得的数据材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主要是对农机作业的位置分布、车辆故障、油料消耗及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了对农机作业的实时监控,使农机管理人员更好地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3.5远程检测与诊断

农业机械由于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所以故障率较高。系统中的专家维护子系统专门用于故障诊断,远程监测农机运行参数,如在农机作业时遇到突发故障,技术人员可参照农机参数及时排查故障并进行维护,保证了农机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延长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

4国外管理系统分析

4.1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DLINK系统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DLINK系统具有网上查询农机作业位置、农机作业数据信息及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费核算等功能,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内上网就能监控管理农机作业,实现农机作业精准管理。使用JDLink系统可以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增加农机正常工作时间,提高农机作业时间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可以从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或移动PDA设备中得到以下信息:1)随时查询农机的位置和工作时间;

2)通过信息系统获得地理信息和天气预报信息,便于制定作业计划;

3)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对农机进行维修保养,来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4)分析驾驶员操作习惯和燃油使用情况,便于修改驾驶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

5)开展远程机器诊断,进行远程维修指导,可节省机器的维修时间。JDLink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MTG),控制器中安装有无线移动通信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及GPS模块及天线等。农机作业数据是通过控制器收集,并以无线传输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陆JDLink网站来浏览和查询。在无线移动通信信号不可用或不可靠的地方可以使用卫星通信模式。平时JDLink会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连接,在信号连接不能建立的情况下,JDLink将立刻切换到卫星通信模式以保持连接。管理人员或驾驶员可以在移动设备iPhone、iPad或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上安装JDLink系统应用软件,在车载或手持移动设备上访问JDLink系统网站,接收农机作业数据信息,对农机作业情况进行监控。

4.2美国天宝公司网络农场系统

美国凯斯公司农业机械上安装有美国天宝公司研发的网络农场系统,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使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从手机到办公室、从农机到办公室、农机对农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形成农业物联网系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可以对农事操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4.2.1办公室同步子系统

办公室同步子系统是天宝网络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农机作业现场和办公室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可以把农机作业数据信息直接发送到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电脑上。办公室同步子系统解决了以往使用存储卡或存储设备进行信息存储不便的问题,将农机作业信息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发送到办公室,可及时收到来自农机作业现场的数据。办公室同步子系统的硬件是使用天宝公司专用车载计算机、天宝公司生产的手持PDA和安装有天宝公司软件的台式计算机。传输的数据包括诸如农机作业计划和已完成的农机作业数据、A/B卫星导航线数据、排水系统规划数据、土壤取样、农机作业数据、粮食产量数据、变量投入处方图数据等。办公室同步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保持数据的实时传输;

2)在办公室内虚拟再现作业现场;

3)减少对经销商的咨询;

4)生成管理人员所需的成本报表;

5)可以记录作业数据、A/B导航线、等高线图、排水系统规划及土壤采样分析,而且不用USB闪存就可以实现办公室与作业现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在农场外安全的地方进行自动保存原始数据备份,以防止原始数据文件的丢失或损坏;

7)可以利用WiFi无线网络将数据短距离传送,避免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失灵;

8)安装有网络农场系统的农机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向管理人员发送短信,进行故障警告。

4.2.2车辆同步子系统

车辆同步子系统是天宝网络农场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同一区域内工作的多个车辆之间进行实时无线数据传输。安装有FMX集成显示器和DCM-300调制解调器的农业机械,使用一个解锁软件,可以让农机车辆之间共享的A/B卫星导航线、农田等高线图、农田地块边界图,而且可以把信息传输给在同一个区域内作业的其它农机车辆。管理人员不再需要用USB存储器将一个单元的数据移动到另一个单元中。在关键作业期间里提高了农机运营效率和作业质量,可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车辆同步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新程序或进行新的操作时,可以共享给同一区域内的多个农机驾驶员;

2)通过无线网络传递数据,不用数据卡传递数据,节省数据管理的时间;

3)在作物收割时,联合收割机与卸粮车辆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可保持联合收割机与卸粮车辆之间同步等速行驶,可在联合收割机作业同时卸粮;

4)跟踪其它在同一区域中农机作业的情况,防止重复作业;

5)可以支持300m范围之内5台农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4.3拓普康公司远程资产管理系统

拓普康公司远程资产管理系统是拓普康公司针对用户的移动资产提供远程管理服务,它在移动车辆上安装有无线移动通讯模块,将车辆的各种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对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进行信息化管理,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系统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的农机运行状况、农机作业的详细位置及运转状况;实时管理多个作业现场,并监视驾驶员的工作状况,及时通知驾驶员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借助于无线网络管理,使管理人员对农机工作状态一目了然。根据车辆的运行数据,输出各种各样的工作报表,如发动机工作时间、作业效率、保养信息、作业时间和停机时间、燃料消耗情况和过滤器使用时间等。远程资产管理系统安装简单,可以方便、实时地反馈农机位置、工作时间和机器状态信息,采用短信或发送E-mail报警,自定义页面设置,并支持多种语言,自动生成农机作业信息报表和输出报表,并对报表信息加密保护。

5结论

农业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本农业科技信息保障体系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因素。日本农村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但是日本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较高。完善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成效的重要条件。研究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特点

1.日本政府重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乡镇级以及地方综合农协在信息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日本农村除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报纸等媒体很普及外,计算机也很普及。日本农户购买微机可得到一定补助,政府所派的普及改良员除了教农民农业技术以外,还举办各类培训班,承担了面对农民的微机教学工作,促进了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农民获得信息的媒介渠道主要有以有线电视、计算机、传真机为主3种形式,适应于不同经济实力、人口密度、距离的不同地域。1994年,日本开始实施一项称为“高度信息化农村系统”的计划,直接服务于农民。目前,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在制定一项名为“21世纪农林水产领域信息化战略”的计划,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充实农村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建立发达的通信网络。

2.日本政府重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

日本政府很重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平均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与网络相关的农业信息中心。跨入21世纪后,日本积极实施农业IT战略,推进农业信息数字化,开发普及了气象、病虫害防治、农技、栽培等各类基础数据库。90年代初,日本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有DRESS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日本现在已将29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381个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及571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联网,其中,571个地方农业改良普及中心与农协或农户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网上咨询。

3.政府从法律、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法律先行,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日本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如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高度信息通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简称“IT基本法”),旨在通过建设高度信息化的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实施农业领域的IT战略和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在农村尽快普及因特网,向农村开放提供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成果等信息。在资金方面也予以大力扶持,日本各地域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由政府投资。

4.重视农民的信息素质教育

日本农民继续教育体系完备,包括民间研修教育机构、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校、就农准备校等,这些院校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日本农业科研机构都承担了对农民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等信息素质培训的职能,政府每年在全国各地经常举办面向所有居民的网络与计算机培训班。

二、对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借鉴

1.加强我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我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的硬件设施。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如日本般在农村普及电脑及因特网尚不现实,但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及地域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形成以计算机、有线电视、广播、电话等为主的各种传播形式,是切实可行的。

根据我国国情,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是个很有效的途径。很多农业类电视节目,本应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农民仅靠接收天线收看不到此类有线电视才能收到的节目。有线电视能不能通到农村,是农业科技信息能否有效传播到农民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农民买电脑,上宽带网络还只能是极少数富裕地区农民能办到的事,绝大多数地区农民尚难以接触,即便能去网吧,又因为缺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及网络知识而不能得到相关农业科技信息。报纸在农村的订阅率也很低,农民只有极少数是通过报纸来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农民接触最多的传播媒体就是电视和广播,相比较而言,电视的受欢迎率又远胜过广播,因此,通过电视这一最有效最普及的媒体传播方式,把适用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告知农民,是很有可行价值的。地方市县电视台由于技术及信息的限制,很难制作出较高水平的农业类电视节目,而有线电视中央七套及各省电视台的农村频道节目制作水平很高,信息来源较广,且有价值的新信息较多,问题在于农民接收不到。因此,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能否让有线电视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从而使一些优秀的农业类电视节目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扩大农民接触农业信息的视野,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创造条件。

目前,农村已能安装有线电视接收系统,但门坎较高,且收费不一致。据调查,豫北某县有线电视初装费是150元,年使用费100元;安装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所收台比接有线还要多,机顶盒的价格是200元左右,年使用费是120元。豫东某县有线电视初装费是298元,年使用费100元;安装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机顶盒的价格是400元左右,年使用费是100元。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有力支撑;农民是弱势群体,收入较低,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尽量减免初装费及年使用费,并严格要求各地费用统一,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不使一些地方部门为了牟利,而随意提高费用,影响有线电视的普及率,从而影响农村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

2.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

借鉴日本的经验,充分重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大多掌握在各级政府主办的科研或普及机构手中,政府应协调这些机构间的数据库资源建设及联网,做好资源集成及共享工作,建立气象、病虫害防治、农技、栽培等各种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很快,专业性农业网站越来越多,要按照国家“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总方针,加快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特别是县乡(镇)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我国可将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及各地农业推广中心全部联网,取经日本,建立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实时管理系统,设置大型计算机收集、处理、贮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农业科技信息。在各县乡设分中心,农业从业者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

3.重视政府在政策、完善法律、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的扶持力度

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分散经营,他们需要政府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给予政策、法律、资金方面的支撑。借鉴日本的经验,制定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政策,如信息标准化;农业科技信息免费提供;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农业科技信息人才的培养、待遇、培训政策;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抓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相关法制、法规建设,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从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采集到、传播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出台一套完整的法律,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改善我国农业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

4.重视我国农民信息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质

农民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终端,农民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成效。我国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大力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各级成人教育中心、农校、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定期举办政府出资,农民免费的短期信息培训班,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接收、咨询、计算机运用、网络查询等信息素质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及查询信息、使用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宣传,鼓励农民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向农业信息部门和专家进行各种信息咨询,或注意收看农业类有线电视节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尽快提高农民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查询信息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