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第2篇

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从很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可知一二,如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等等。这样的理念在中医中也俯拾皆是,最典型的即是脏腑表里关系: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为舌;脾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肺主治节,其华在毛,开窍为鼻。其中心思想即全身各个脏器是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这令我们整个民族受惠千年的中医理念中,其实还传递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口腔与五脏,或者说口腔与全身的关系密切!稍加留心,就会注意到,五脏的表里关系中,肾、心、脾的“表”均在口腔。肺,作为五脏之首,其开窍之“鼻”也与口腔为近邻。

您了解口腔有哪些功能、牙齿有什么作用?您知道口腔这个常被大家忽视的“小”器官,是如何与全身系统息息相关的吗?您如何理解通过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维护口腔健康,从而有助于协调、保护全身和谐吗?

口腔有哪些功能、牙齿有什么作用?

我们所说的口腔包括了牙、舌、唇、面、颞颌关节和颈部。上下唇、颌面构成了口腔的外部轮廓,牙齿、舌头则是口腔内部的主体功能单位。那么它们又有哪些功能呢?您能说全面吗?除了咀嚼、吞咽食物外,口腔黏膜具有屏障功能、感觉功能、免疫功能和助消化功能。我们的发音离不开舌;咀嚼、吞咽也依靠舌的协助;而舌最得意的作用是感觉等功能,感觉每日饮食的酸甜苦辣。甚至是我们不太在意的唾液,也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消化、、缓冲、抗菌等功能。在这些各部分分别行使的职能之外,口腔作为一个整体,还承担着发音、表情、感觉等多重功能。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要对口腔刮目相看了?

说到牙齿,可能大家了解的就更少了。你知道吗,我们口腔中的牙齿可以简单分成三大类,切牙、尖牙和磨牙,别看它们都是口腔中的成员,分担的任务可不一样呢。切牙有刃状的边缘,主要负责切割,比如苹果、黄瓜之类的东西,就要切牙首先将其切碎,再进一步咀嚼;尖牙是口腔中最坚固、结实的牙齿,也是我们作为“杂食动物”中肉食部分的表现,它负责撕扯肉类;磨牙(包括前磨牙)体积稍大,表面有窝沟,像磨盘一样,自然也就主要负责碾碎谷物类食物。

可见口腔虽小,任务却多。既然负担了这么多任务,难免有磨损、疲劳、掉链子的时候,可是您知道吗,出现问题时,可就不仅仅是口腔这个局部的问题了,还会和全身的很多器官、系统相互影响。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的有哪些关系?

老话常说,“牙疼不是病”,其实牙疼,或者说牙病,不仅是病,而且可能影响或反映着全身的健康状况。口腔中一个小小的异常或许就关乎性命。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中学老师,在七月高考季后因为牙病导致面部肿胀来我院就诊,在诊治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急送抢救,已出现小便失禁,报病危。迅速组织全院专家会诊,制定抢救方案,通过全身,局部抗感染、高压氧吸入、营养神经等多专科、多渠道通力协作,经过近一周的紧张抢救,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么这位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情况呢?最后专家的诊断是,颌面部间隙感染引发脑部菌栓,简单说,就是牙病处的细菌在引发颌面部软组织的肿胀后,随着血液进入脑部,形成新的感染灶。

由此可见,牙疼不仅是病,而且还真的会影响生命。下面我们就对“牙病”与全身的关系作以简要介绍。

牙周病与糖尿病

不夸张地说,包括呼吸、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在内的全身系统几乎都与口腔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就从目前最受人关注的糖尿病说起吧:它是目前所知最常见的,对口腔的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有直接影响的疾病。而在我国成年人中有着高达80%~90%发病率的牙周病也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危险因素。

口腔中有多种细菌常驻,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口腔内环境及唾液质和量的变化,有益于口腔中附着于牙齿表面的菌斑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一方面,通过产酸腐蚀牙齿表面坚固的牙釉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上出现黑褐色的窝洞即龋齿,当我们出现了冷热酸敏感或刺激性痛时,表明龋齿已经到达较深的程度,如果不抓紧治疗,继续发展,可能波及牙髓,导致牙髓发炎,出现“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状况。另一方面,口腔内细菌还会侵袭牙齿周围的组织,造成牙龈炎、牙周炎,进而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同样,未经控制的糖尿病在摧毁身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之后,病人的易感性也显著上升,口腔原来的常驻菌群可能转变为致病菌群,口腔内的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在口腔局部造成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病损,影响口腔健康和功能,牙齿和牙周病还会成为病灶,其感染产物会随血液循环等渠道,进入机体的其它器官和系统,从而造成或加重全身的感染症状。如果牙周病伴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全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因此,口腔牙周感染更加容易引发或加重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有学者研究认为,糖尿病与牙周病等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为易感人群。

牙周病与糖尿病共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病隐匿、不易发现;2、病因为综合性、受多因素影响;3、治疗需持续性、非一日之功;4、疗效巩固依赖于长期性、医院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那么,作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呢?从预防的角度来说,一言以蔽之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内分泌医生的建议,比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情调控等;另一方面则是口腔医生的建议,如三三制刷牙(每日三餐后、每次三分钟、刷牙三个面、三月换牙刷),定期口腔检查、1年做1次口腔洁治(洗牙),平衡膳食。从治疗的角度而言,对于已经罹患牙周病、糖尿病的患者,除了上述两方面外,最好请内分泌科医师和口腔科医师联合会诊,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坚持糖尿病和牙周病的系统治疗,加强口腔卫生维护、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自然是关键之处,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益于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与心脏疾病

说到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或许最常想到的高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症,但是你知道吗,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研究,糟糕的口腔卫生状态对增加心脏疾患发病风险性的不亚于高血脂等。在常见的五种口腔疾病中,牙周炎对心脏疾病最有提示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是细菌和与细菌有关的各种物质成为罪魁祸首。细菌和由其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炎症,血管受伤后会形成很多斑块,引起血管狭窄。口腔细菌除了造成血管系统的问题,还会导致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疾病,同样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口腔健康与骨质疏松

正如文章最初提到的中医理论中所认识的,齿为骨之余,牙齿是人体中与骨骼结构最为接近的组织。同时,牙齿也是深植于牙槽骨、颌骨中的。

一方面,由于激素水平、营养等问题造成的骨质疏松会造成牙齿附着丧失,松动,甚至脱落,另一方面,在牙周组织中繁殖聚集的细菌也会侵袭牙周的骨质,可能引发骨髓炎,进而影响全身的骨质健康。虽然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这两者之间的确切联系,但是极有可能骨质疏松和口腔疾病是相辅相成的,一项在女性中进行的研究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的女性牙齿脱落的风险是未患该病的三倍!女性尤其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要运动,健康饮食,以及其他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必要事情,这些事情能预防牙齿脱落,X线骨密度扫描很容易对此做出诊断。

口腔健康与女性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更有可能患上口腔问题。在青春期,妊娠期,每个月的月经期,以及此后的围绝经期,都更容易患上牙周疾病和牙龈疾病。体内的高激素水平与牙龈炎症相关。有怀孕经历的女性可能会留意到牙龈的异常变化,如肿胀、出血等,那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造成的生理反应,但是同样的,在激素水平升高时,女性也会对细菌变得更为敏感。

怀孕期间的牙周疾病可能对胎儿也有影响。有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产下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可能性较之口腔健康的孕妇显著增大。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通过胎盘屏障获得营养并屏蔽危险因素,但是这层屏障对口腔细菌,尤其是其代谢产物和引发机体反应的各种免疫因子等,显然是不足够的。穿越屏障的细菌相关物质会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口腔健康与吸烟

吸烟显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众矢之的,但是你是否知道,除了是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寿命的危险因素外,吸烟还与牙齿的脱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研究调查发现,41%的65岁以上吸烟者缺牙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因而无法开怀大笑!这缘于吸烟增加牙垢、牙菌斑的形成,刺激牙周组织的萎缩。同时烟雾中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对口腔黏膜也造成相当影响,是吸烟人群的白斑、口腔癌的患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

除此之外,口腔作为消化道的起始、呼吸道的紧邻,通过“病从口入”的渠道,也影响着二者的健康。与胃癌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可以找到,这让很多关注消化系统的专家将目光转向了口腔。而口腔细菌除了被“吃”进去,还会被“吸”进去。尤其是长期卧床或行气管插管的老年人、病人,口腔细菌被误吸、或由插管带入肺中或呼吸道深部,引发坠积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口腔细菌除了直接致病外,由其导致的缺牙甚至与老年痴呆相关,要知道这绝非危言耸听。生长与牙槽骨的牙根是非常好的压力传导器,可以将咀嚼过程中产生的力传递给它周围的骨质,形成对骨质以及骨质中的神经、血管的良性刺激,进而促进了颅脑的血供和神经活动,而这些都是一般的假牙所无法替代的。缺牙后上述这些良好的刺激都没有了,因而严重的缺牙无疑在脑萎缩的进程上添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在生理状态之外,口腔健康也与我们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不仅牙病的疼痛会让我们寝食难安,口臭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排列拥挤的牙齿、不健康的牙齿色泽可能都会在我们求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绊脚石,或隐或现的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

全身疾病的口腔表征

口腔疾病不仅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器官,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在口腔反映出来,甚至还首先出现在口腔内,因而对此稍作了解,可能会对我们及早发现身体的隐患有些帮助。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早期即可在口腔颊黏膜腮腺导管开口的附近出现麻疹黏膜斑;猩红热可出现杨梅状舌;风疹患者也首先在颊黏膜处出疹,以后再发于颈部及扩展至上下肢及躯干等。

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表现为口角炎、唇炎、舌炎、口腔溃疡,维生素C缺乏在形成坏血病之前可能会在口腔中表现为龈炎、龈出血和龈肿胀。

白血病患者常在严重的全身症状出现之前出现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有时甚至出现牙龈的迅速坏死,腐败性口臭,口腔黏膜亦可见出血点、瘀斑,甚至形成坏死性溃疡。

一些传染病也在口腔有明确表现,如梅毒在感染的7~20周后,口腔出现弥散性黏膜斑,四周有充血发红的小斑片、糜烂面上有灰白色渗出物,三期梅毒可以出现间质性舌炎,甚至上腭穿孔,舌背萎缩、舌肌萎缩,舌背经常受到刺激而发展成白斑。而自母亲处感染形成的先天梅毒可在口腔中出现畸形牙,呈桑椹状,又称桑椹牙,且排列稀疏。

淋病的口腔症状表现为急性淋菌性口炎,全口黏膜充血发红,浅表溃疡、唾液分泌增加,黏稠度加大。

艾滋病的口腔表现是其重要指征之一,大多数的HIV感染患者均有口腔表现,许多患者口腔病出现在发病初期,常见泛发感染、白色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如何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协调全身健康?

如此说来,口腔疾病的确不可忽视。但是,口腔疾病并不可怕,牙齿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呢?我们的建议是,首先要有预防口腔疾病的意识和科学知识。未雨绸缪永远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在预防口腔疾病方面,简单的可以归纳为:“12345”。

1.每年一次口腔健康检查,一次口腔洁治。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每年一次是针对成年人而言。对于成长中的婴幼儿,建议每三至六个月一次口腔检查,青少年每半年一次检查,以便口腔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疾病发展的动向,口腔疾病多半是可防、可治的。老掉牙并不是必然,WHO的目标“8020”,即到八十岁口内仍保留有二十颗有咬合的自然牙。这在很多老年人身上已经实现了。对于逐步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口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两副牙列同样重要。很多家长误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所以对其掉以轻心。殊不知乳牙的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恒牙能否顺利萌出、健康生长,更对颌骨的发育、全口牙齿的排列、幼儿整个机体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关注婴幼儿全身发育的同时关注其口腔卫生。早期可由父母为其擦拭口腔,刷牙,进而随孩子的成长教导其养成刷牙的习惯,并熟悉口腔的就诊环境,定期检查,以免在患了牙病后就诊,因不适产生恐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3.刷牙三三制。其内容在前面已经提及,重点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明确餐后刷牙的重要性,确保在晚间刷牙后不再进食。因为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如有食物残渣存留,则是形成龋病的好时机了。

4.四项口腔保健操。叩齿、鼓漱、伸舌、按摩牙龈是我国古代养生中关于口腔保健的几个方法。叩齿即上下牙齿按照咬合的方向相互轻叩,形成对牙根的良性刺激。鼓漱意在作鼓腮动作的同时促进唾液的分泌,活动面部肌肉。伸舌同样也是通过舌头的运动带动整个口腔的活动,使肌肉更灵活、更强健。按摩牙龈可由手指在唇外侧,亦可洗净手后伸入口腔内依序逐个按摩牙龈,对于防止牙龈萎缩会有一定帮助。但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叩齿和按摩牙龈须在牙周情况基本健康的条件下,否则附着在牙面的结石可能会在按摩中对牙龈造成刺激,反而形成牙龈的损伤,而方向不正确的叩齿会对已有的牙周病造成进一步损伤。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口腔保健;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81.2 R 788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92-02

龋病、牙周疾病及其继发病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危害。WHO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中学生既处于容易患龋时期,又处于牙龈炎发病的高峰时期;学生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可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2]。为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别于2008年2月27日和2008年6月20日对郑州市第二中学的139名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二中学为目标学校,再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选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共抽取13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初一学生47人,初二学生46名,初三学生46名;男生71名,女生68名。年龄为12~15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2008年2月27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2008年6月20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调查表,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集中问答式方法进行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调查1次。问卷包括3个部分:口腔保健知识12项,态度2项,口腔卫生行为5项,调查内容主要有牙釉质能否再生,龋齿病因和危害,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和窝沟封闭的作用,饮食护牙,牙间隙的清洁,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和发现龋洞如何处理;牙膏的使用,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进食后漱口情况。

1.2.2 干预方法 由专业医师对该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2个部分:第1部分为口腔健康基础知识,包括乳牙和恒牙基本知识,牙齿的结构,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危害和防治,牙菌斑的形成及其在牙病发生中的作用;第2部分为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态度,包括牙刷和牙膏的选择,刷牙方式、次数和时间,进食后漱口和含氟漱口液,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就医。使用健康教育处方,采取授课为主,并结合卡通挂图、电视动画和游戏的形式定期、定时开展健康教育。

1.2.3 质量控制 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后才能开展健康教育。每次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提前通知学生,参加者要签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所有健康教育课程;使用统一宣传资料,按相同进度进行健康教育。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后进行复检,发现错误及时修改。

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用VFP 6.0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过程中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1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态度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5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教育前中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医态度优于王琳等[3]2005年的调查结果,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率高于冯奕文[4]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与近些年来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推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关,尤其是对儿童和婴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从小做起,保护牙齿。

该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某些问题正确率较低。首先可能与家长自身有关。家长缺乏必要、系统、准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致使传递给儿童的信息不全面、不正确;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监督不够,致使儿童形成不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态度和对儿童的影响。其次,学校口腔卫生工作不到位。学校对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不重视,参与力量薄弱,导致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不强,这也是学校口腔卫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中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疾病就医态度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实践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应该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联合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5]。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可提高学校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加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6]。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7],经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还可以纠正以前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8]。提示口腔健康教育在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口腔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方针,规范口腔健康教育的执行程序,明确口腔保健的发展方向,监督口腔保健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各级口腔医疗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过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推动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开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医疗单位的联系,系统、全面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4 参考文献

[1] 李刚,主编.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1-134.

[2] 卞金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

[3] 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4] 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 621- 1623.

[5]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

[6] 韩晓兰,马燕,颜雨春,等.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 557-3 559.

[7] 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 594-1 595.

[8] 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健康;老年人;高龄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2-0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口腔疾患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更为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的口腔健康情况,笔者调查了2008年6月参加健康查体的71例80岁以上老干部的口腔检查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局8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71例,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80岁,平均年龄87.5岁。

2 调查方法

依照全国牙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由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详细记录结果。检查项目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颌面部、颞颌关节,口腔颌面部第六个部分,其中牙体包括正常牙体、龋齿、牙残根残冠、牙楔状缺损、牙缺失、补牙、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牙、固定义齿;牙周包括正常牙周、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松动等。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查体资料由专人核对并逐一进行逻辑检查,将所有数据编制成Excel电子文件,用SPSS10.0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5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口腔疾病中牙齿缺失率最高,达90.1%,与既往报道一致。其次为牙残根残冠,第三为牙结石,与以往报道不符,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老干部局离退休人员,知识层次较高,卫生习惯略好,就医条件较好有关,另外也可能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存留减少,无牙颌数量增加,牙结石数量减少。

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卫生较差,牙缺失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龋病和牙周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发生率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愈加严重,加上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响,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处理残根牙、拔牙、修复缺牙等。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牙缺失、龋病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咀嚼困难、言语受限、疼痛和其他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不便,日常生活受限等。牙齿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牙周病可因牙齿的松动、脱落,进而导致缺失牙的增加,同时也影响进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某些危重疾病的重要诱因。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总之,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次调查提示必须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倡导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第5篇

(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为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的要求,根据《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学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视力保护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提升健康素养。从而通过教育好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活动,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一)“三减”背景

三减包括减盐、减油、减糖。

1、高盐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

2、高油导致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3、高糖导致龋齿、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二)“三健”背景

三健包括口腔健康、骨骼体重、骨骼健康。

1、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密切,并且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我国口腔疾病负担严重,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并且有增高趋势;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仅为14.5%,牙龈出血检出率高达77.3%。

2、 成人超重/肥胖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3、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群骨骼健康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最常见骨骼疾病,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会导致严重疼痛和骨折,甚至早死。70%-80%的中老年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脆性骨折给中国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一)“少用盐,身体健”减盐活动

高盐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

鼓励学生将“减盐”信息带回家,建立家庭良好习惯

学校食堂推行减盐干预措施

(二)“少吃油脂,身体健”减油活动

高油导致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将底油膳食与慢病防控内容纳入学校教育。

鼓励学生将“减油”信息带回家,建立家庭良好习惯

食堂推行减油干预措施

(三)“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减糖活动

高糖导致龋齿、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建立无糖,低糖学校,

不向学生售卖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

开展减糖教育活动

鼓励学生将“减糖”信息带回家,带动家庭建立良好的“减糖”习惯

(四)口腔健康促进活动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密切,并且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

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五)“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

成人超重/肥胖率近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开展健康体重主题活动

提高家长及家庭成员健康体重意识

(六)“健康骨骼、健康人生”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