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需求,建筑领域的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的交通道路、地下设施、办公及居住建筑、各种公共设施都是由建筑领域来完成了。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发展水平的体现。新科技、新技术是人们发展进步的表现,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同时建筑领域也在不断的吸收新技术,不断的完善各项工程的需求。

一.我国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很多地方都需要发展和建设,这就成为了我国建筑领域在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原因。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时间断,整个系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漏洞,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施工质量不合格问题,一些建筑施工人员利用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偷工减料,和一些技术上面的不娴熟和落后,使得我国的建筑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引用新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建筑施工程当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材料,为传统施工中的技术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机遇。这些工程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为一些建筑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填补了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空白和不足,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是提供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行业中研发和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钢结构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管理技术和企业的计算机应用。

二.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工程过程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在防水施工技术中新出现了一个较为先进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建筑首先应处理好节点、板缝和基层等部位。裙楼屋面和塔楼屋面施工过程中涂膜应保证分布均匀,确保先涂的涂料完全干燥成膜之后方才可以进行第二次涂抹。铺设的方向应该是互相垂直的,按照技术要求最上面的涂层厚度应大于一毫米。建筑物外侧墙防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抹灰层出现开裂空鼓现象,应在采用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之间,固定钢丝网,钢丝网牢固之后再对基面进行处理,用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的加气砼砖墙施工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新技术在施工成本、施工时间、施工质量等方面大大优越于传统的防水技术,较传统工艺减少了人员的使用,节约了人员的开支。但是这种技术的技术含量较高,要求操作人员技术娴熟,就可以达到此项技术的施工标准。

2.1防水施工技术:施工中的防水工序是任何工程都不能缺少的,有些建筑甚至做多层防水处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建筑和水接触的部位出现渗漏,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实际规范进行操作,其总体的设计原则是多道设防、综合治理、防排并用、刚柔结合、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复合防水,在施工选材上要严格选择防水材料,和适合的施工技术。

2.2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此项施工技术属于我国近期在建筑施工领域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之一,尤其是在一些软土质的施工地区。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在基坑支护技术理论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计算程序方式,而且不断朝向时空效应、温度应力方向进行发展。在基坑技术中支护结构方面的进步,是为了适应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地质条件和深度的需求,在支护墙技术中,发展了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形式多样的施工方式;在支撑技术中,型钢、混凝土、钢管支撑等施工措施的应用很广泛。地基是任何建筑的基础,是工程施工的第一道程序,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在建造地基的工序不能做好,那么整个建筑的上层建筑做的再好也是不合格的,它决定着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只有最好基础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顺利竣工。这种技术在建造地基过程中节省了一些建筑材料,减少了工程的支出成本。

三.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的不断增高,传统手段的吊车和升降机已经很难满足工程队混凝土的需求,施工工艺和泵送设备已经显得落后,需要革新和发展。我国在泵送设备的发展中主要借鉴德国生产的普茨迈斯特输送泵,通过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已经生产出了可以满足建筑领域需求的泵送设备,为工程的高效运转提供了设备保障。从传统的混凝土配方上来看,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配方的成分和比例,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施工时保证了建筑的整体性、减少收缩以防止温度裂缝,在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浇筑方式是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或混凝土泵浇筑这两种方式。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施工监理人员在要对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密切注意混凝土质量和室外温度等多方面因素。浇筑时应在室外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大多选择在夜晚,而且应该让混凝土均匀上升,确保浇筑均匀。此项技术缩短了施工时间,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提供了保障

3.1屋面施工的新技术应用:屋面防水设计施工是防水施工技术中的一种,属于屋面施工的最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中都是采用防水卷材进行施工,其中包括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等材料。其中防水卷材又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这两种材料。近几年来,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屋面具体施工中的需要,我国已经开发出了具有特殊性能的防水材料,如可以在潮湿基层上施工的防水材料、自粘结防水材料和处理剂等材料。在柔性防水技术发展的同时,刚性防水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发展,聚合物砂浆、不配筋和配筋细石混凝土等防水多种方法也极大地增加了屋面施工防水技术的应用范畴。此种防水技术可以在减少沥青等防水材料的使用,避免出现污染,减少石油等化工原料的浪费。

3.2工具式模板脚手架:在建筑的模板设计中,传统中的模板都是以竹、木模板脚手架等材料,在近些年的建筑中这些都已经不存在了,都以换成工具式的钢制脚手架与模板。这种做法可以使得材料反复使用,更加安全、坚固,方便拆卸,降低施工成本。滑模、大模、筒子模、台模、爬模等工艺都有改进与提高。

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社会、自然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科技就会不断的进步,人类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息的,科技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来,为我国的建筑兴业提供科技保障,确保我国施工技术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建筑领域的飞速进步,会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居住、办公及各项公共事业的便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新技术会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节约建设预算、节省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根本途径,社会的各个领域行业都需要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程玉民,张国平. 浅谈ERP项目的实施过程[J].会计之友2008(8):33

[2] 任国华.施工新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华章2011(28):125-127

[3] 赵新宇.低碳经济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J].建筑施工2010(13)110-111

[4] 林旭亮.浅谈现代化建筑中对节能环保电气新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11(10)103-105

[5] 符至玉.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8)98-99

作者简介:

王亚伟[1]:第一作者,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重点;经济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用系统的思想并遵循技术经济规律,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各阶段、各环节以及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的技术经济文件,通过科学、经济、合理的规划安排,达到建设工程项目能够连续、均衡、协调地进行施工,以满足建设项目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投资等方面的各项要求。

一、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和必要性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建筑工程投标、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首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建筑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规划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

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是由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即固定性、多样性和庞大性;与建筑产品的特点相对应,建筑施工的特点也有三点――即流动性、单件性和露天性;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三点――即建筑产品生产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建筑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为确保成功增加砝码。建筑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承包企业要取得施工任务,必须在建筑市场上参与竞争。承包企业要竞争取胜,就必须进行充分筹划,确定对策,并满足招标方招标书中有关组织方面的要求,这就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到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案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工程中标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如能在施工阶段适用,既能很好地体现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更能为施工项目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避免重复设计。

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编制重点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广度、深度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建设项目或建筑群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等综合文件。它是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战略部署,其范围较广,内容比较概括。它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批准后,由总承包单位的总工程师负责,会同建设、设计和其他分包单位的工程师,共同编制。它是施工单位编制年度施工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各项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总平面部署,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管理措施(质量、进度、安全、环保、降低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平面图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组织措施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它结合施工企业的月、旬作业计划,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具体化,是专业工程的具体施工措施,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广泛,编制任务量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在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在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对不能忽视。

第三,在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以上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

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序、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以及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可在图表所列的指标体系中选用。其中,主要的指标应是:总工期、单方用工、质量优良率、主要材料节约量和节约率、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以及单方大型机械费、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安全、工期、环境、成本五个主要方面。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较低。例如,基础工程应以桩基工程、土方工程、排水工程和施工工期为重点;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钢筋模板混凝土脚手架施工配合、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四、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施工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建筑工程实现基本建设规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使编制者和运用者都能更进一步领悟其内涵,促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更科学地指导施工实践,从而促进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效益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君.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及特点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3(3).

[2]王玉琴.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8(2).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经济; 合理性;策略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原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为当代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倡“经济”的主旨是指对建筑作品的优化、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而且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设计合理性的内涵分析

从最原始的穴居到当今的高楼大厦, 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受到经济条件的强大制约作用。因为不论建筑等级的高低, 不论规模大小, 不论形式如何, 都离不开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支撑, 而这些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建筑设计也就必然存在着经济的制约性。建筑巨大的物质消耗在对建筑合理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合理性的要求,使建筑设计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进行。但是,建筑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因此,全面地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平衡建设成本和消费成本是提高建筑合理性的关键。

二、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经济目标分析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一个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包含有功能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环境目标等。在这些目标之间, 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基本关系。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建筑设计中要同时达到的目标之一, 即经济目标。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 这就要求我们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 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因此, 建筑设计工作者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民生活的现状等因素, 确定建筑的合理投入和建造所要达到的建设标准, 以求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和使用效益。

三、影响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分析

1.设计思想陈旧, 设计中的错、漏、补, 使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现象, 即概算超估算, 预算超概算, 决算超预算。这主要是由于有些设计人员知识更新慢, 不了解飞速发展的建筑科技的最新趋势, 设计理念落后, 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更是缺乏认识, 选用过时的材料和设备。有的则是设计中的错误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 只能进行变更、修改、补充设计, 有的甚至发生事故, 造成返工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2.设计华而不实, 忽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片面追求奇、异、怪。现在设计领域存在一味追求形式, 不求功能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 过分讲究高档奢华的个别现象,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同时, 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例如: 一些住宅小区中不论高层、低层都在顶部设计好多无用的所谓装饰“飘件”, 既不美观又不经济实用。还有一些住宅楼, 为追求所谓立面效果, 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把阳台、卧室的窗户加以封闭, 这样, 不但破坏了阳台的功能, 不利于居室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工程技术与经济观念相分离。我们有些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并不差, 但是他们缺乏经济观念, 导致设计思想保守, 认为降低投资成本是业主的事, 是财务人员的职责, 与己无关。有的不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 拿单一方案一画了事。有的虽作比较也只是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 这样以来,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很难做到。

4.相关政府部门对设计的审查、监督不到位。有关主管部门对设计图纸审查, 大都注重技术性而忽视经济合理性, 甚至个别地方领导不听取专家意见, 仅凭一张花里胡梢的效果图和个人的喜好就“一锤定音”, 造成好多工程建成后既不适用又不经济, 有的实际效果也并不美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设计市场产生了误导作用。

四、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有效管理措施分析

工程建设, 设计为先。要想控制好建筑经济方面的问题, 应该从建筑设计阶段就开始实施建筑经济管理。这是因为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而长期以来, 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经济合理性控制, 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 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 但毕竟是“亡羊补牢”, 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就要抓住建筑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加强建筑经济管理与控制, 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做好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工作。依据投资限额底线, 要求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尽量优化, 在确定投资决策后, 最大幅度的节约投资, 降低工程造价, 把建筑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2.全面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要从加强设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入手, 以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为重点, 大胆运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先进工艺和新型的建材, 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人员在设计中的作用。

3.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加强图纸会审, 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在设计阶段, 克服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 所花费的代价最小, 可取得的效果最好。我们在设计出图前, 组织总工办、工程部、资产经营部, 对图纸技术上的合理性、施工上的可行性、工程造价上的最经济性进行审核, 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核管理工作, 以求得提高设计质量, 避免因设计考虑不周或失误给工程项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设计中的作用。以开发设计方案招标和方案竞赛的形式, 改革过去指令性的设计方式, 引用竞争机制, 真正使设计方案得到优化。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技术先进的设计标准。运用风险机制改革设计质量好坏对设计人员并无直接经济利害关系的状况, 对因设计质量好, 工程造价低的要给予奖励, 对因设计质量造成损失的要重罚。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昊,周邦华,林钧敏.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J].施工企业管理,2005(8):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范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continuously, the rhythm of construction is also speeding up,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ycle is under compression constantly comparing with the past. This present situation make designers lower thoroughly considered in design of construction, often resulted to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build cost and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level. So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the design becomes even more important, the author is using an example of actual program through many years of practice, from the point of the architectur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to perspectives construc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关键词: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优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desig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077-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项目的建设周期随之缩短,在设计阶段周期的压缩尤为明显。这种现状使得设计者在施工图设计时,对施工图设计的周密性降低,往往对建设成本和施工难易度等方面的考虑不足。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8%,而施工开始后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12%。[1]而在目前在我国项目设计阶段通常存在着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脱节的现象,设计者只负责技术,不考虑经济问题,而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能够尽早开工,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相对宽松,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在后期的设计优化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施工图设计优化的作用

1.1 有利于目标成本的控制 施工图设计的优化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又一次小型的施工图设计,所以一定要重视,有必要同样提出设计限额,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1]设计单位(部门)将设计完的施工图提交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根据限额设计的要求以及公司内部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对施工图中影响成本较高的设计进行分析,判断该设计是否可以继续调整优化,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目标在合理范围内的目的。

1.2 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经济性 从现在的建筑发展趋势来看,单纯的从结构方面满足建筑的要求已经明显不够,建设者和使用者对空间组织、技术组织、结构设置、能源与资源利用,以及建筑循环再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设计者在对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仍然更加偏重结构设计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优化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建筑结构经济性,使得建设项目在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合理性。

1.3 有利于降低施工过程的难度 因设计单位的设计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具体施工单位的施工装备、人员状况、辅助施工设计、过渡工程措施、细部施工工艺等情况不了解,使设计出来的施工图与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脱节,经常引起变更和工期推迟,不利于投资控制和指导施工;在施工图优化设计的阶段,可以组织施工单位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参与进入,使得设计者设计出与实际现场的施工情况更为密切的施工图。

这样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有的放矢,结合施工实际编制施工组织,既完善了设计,又使得施工单位提前参与到前期的工作中,节约了准备的时间。

2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对施工图设计优化的作用

2.1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为施工图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获得施工图后,大多数人并非专业的设计人员,单凭看的懂图纸并不能确定施工图设计的优劣,也不能明确说明施工图设计是否合理,这时需要辅助的方法来给予明确的说明,利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辅助方面,在进行施工图预算的同时编制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将编制好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与类似的某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明确该施工图是否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所以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为施工图设计优化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2.2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为施工图设计优化的合理性提供参考的依据 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明确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优化后,在优化过程中或优化后,同样不能单凭图纸来确定施工图设计优化的是否合理,这时同样利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来明确施工图设计优化是否合理,利用优化好的施工图,编制技术经济指标与优化前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或类似项目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明确该施工图优化调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为施工图设计优化的合理性提供参考的依据。

3 如何有效利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施工图设计优化

3.1 利用类似项目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比对分析 设计单位(部门)将已设计完成的施工图提交给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可利用已完的类似项目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与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拟建工程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笔者选定宁波地区某待建商务办公楼项目为例进行分析,效果图如图1所示。

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单位已设计完成,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并不能确定施工图是否需要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采用与其他类似项目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该项目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笔者选定宁波地区类似项目进行分析,效果图如图1所示,两个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从两个项目的技术指标来看,待建项目与已完项目的规模相差不大,且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根据设计完成的施工图进行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编制,将待建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与已完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两个项目的主要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如表2所示。

从两个项目的主要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来看,待建项目建筑面积砼含量和已建项目相差不大,但建筑面积钢筋含量地上部分相差14kg/m2,地下部分相差50kg/m2,通过分析,考虑待建项目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面积钢筋含量与已完项目的差值,以目前6月份宁波地区造价信息二级钢筋的价格为5045元/t计算,J=(14*21485+50*7820)*5045/1000=3490080.6即砼钢筋的这项指标上就有349万元的优化空间。说明待建工程需要进一步优化,降低建设成本。

3.2 设计优化前后进行建筑经济技术指标比对分析

待建项目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一层,总高度85米,总建筑面积29489平方米,现浇框架-核心筒结构,6度抗震设防。地下部分含钢量为223kg/m2,混凝土含量为1.35m3/m2;地上部分含钢量为72kg/m2,混凝土含量为0.37m3/m2,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不理想。笔者以待建项目10层KL-23(2)为例,如图2所示,进行优化分析。

通过优化标准层主梁宽从500宽减小到400宽甚至350宽,局部梁偏心采用加腋处理,如图3标准层10层KL-23(2)优化前后比对图所示。

从而减小混凝土用量且梁配筋相应减小(主要是构造配筋梁及与筒体相连的框架梁的上部钢筋配筋减小以及箍筋用量的减小);从10层KL-23(2)优化,可以看出,截面变小后,第一跨左支座配筋明显减小,第二跨底部纵筋减小。

待建项目整体优化完毕后,重新计算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比较优化前后的工程量指标的差别,从而可以有效的判断优化的效果,待建项目优化前后主要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通过对待建项目的优化,从砼钢筋的这项指标上以目前6月份宁波地区造价信息二级钢筋的价格考虑,Y=(7*21485+37*7820)*5045/1000=2218463.1即砼钢筋的这项指标上优化了就近222万元。

虽然最后的优化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优化的效果,但通过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充分说明了优化后取得了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

3.3 利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有效的利用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必须是建立了具有完善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EXCEL建立完善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如图4所示,在具有完善的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后,利用技术经济指标价值法模型确定设计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

将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分为技术指标类和经济指标类, 分别求出技术指标价值和经济指标价值;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x代表技术指标价值,以纵轴y代表经济指标价值。

x=1.0,y=1.0的坐标点表示技术经济最佳方案,即理想设计图纸S0。将设计好施工图的技术经济价值也可以在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S0比较S与理想设计图纸S0的距离大小,确定设计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或优化后取得的效果。[3]

如图5所示。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研究

0 引言

一项新的技术,例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其都需要经历一个全寿命周期,即可行性分析研究,开发研发,直到投入市场使用。对于一项新的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它是否符合当地情况,基本国情的要求,是否符合环保、进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质量管理、安全的有关要求,都是需要研究评价的问题,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分类及评价内容

1.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分类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主要有技术类和产品类两种。针对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特点,在推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推广方式。

技术类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有手段、方法、工艺等。例如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用于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则人们必须先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重大的事故可以有效的预防,若发生可以及时的解决,而且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具有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使用并且成本低、速度高、容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

产品类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在推广过程中较容易接受,因为研发出来的产品有一定的形状,其特点和功能较容易看出,在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做广告图片进行宣传或交用户试用等方法。

1.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评价内容

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进度、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其评价主要内容如下:

(1) 对建筑工程管理进度的影响评价

主要是评价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其进度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包括与新技术相关的,关系到建筑工程进度的相关方面。工序进度与建筑工程总进度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当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非关键路线有影响时,最终没有成为关键路线,则对建筑工程的总进度没有影响,若使建筑工程的关键路线发生了改变,则建筑工程总进度则会发生变化。若新技术影响到建筑工程关键路线,毫无疑问,则一定会对建筑工程总工期产生影响。

(2) 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评价

主要评价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其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分成附属工程、主体工程及基础工程三个部分,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上,主要是对其附属工程质量、主体工程质量及基础工程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受到客观的技术和管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客观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工艺的水平及性能是否能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管理因素不列为技术评价内容。

(3) 对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的影响评价

建筑工程安全的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运营安全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两个部分。建筑工程是否安全受客观的技术和管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体现着对建筑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和维养期这四个时期安全的影响。新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中实质上是对运营期安全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的评价主要是对施工期安全评价,其他各个时期的安全评价则会有工程质量或其他因素进行评价。

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选择评价方法

本文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评价方法采用层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模拟人的决策、判断及分析的方法。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思维过程及逆行模型化、数量化和系统化,不仅能过保持决策者的决策准则和思维过程一致,而且还能够简化问题的计算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结合起来,使其关系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处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法对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如图1所示。

对建筑工程新技术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然后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让有关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最终计算其权重值,作层次总排序和层析单排序,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选择出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定,并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新技术进行应用推广,把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来。

3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对象及效益

3.1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对象

在我国,建筑行业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即政府干预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国际化进程和建筑市场化加快,很多人对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如何发展和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观念滞后,没有一定的紧迫感。在进入市场经济中,由于建筑行业的社会化、知识化等各方面的程度低,不能够用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来解决建筑行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对象应该以施工单位为主体。

3.2 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行业,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筑工程单位的一个微观主体,施工单位的利益与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使用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单位及建筑行业有追求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在当前新技术的推广模式下,并没有考虑施工单位的需要,只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施工单位只是被迫接受新技术,并没有发挥其主动性,以至于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效益低下。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建筑质量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企业多不胜数,但仅有很少一部分建筑企业规模较大,很多的施工单位规模都较小,有的甚至是一个包工头再加上几十个工人就形成了一个建筑企业,以至于建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所以在推广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上很难收到一定的成效。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中各种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将被新的管理模式所替代。如何能够正确的,有效的推广新技术则是建筑工程管理行业能否稳步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应该为新技术的推广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服务网络,使其能够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优化推广模式,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新技术推广的多元化,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良美.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李学伟.邱渐根.建筑新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6)

[3] 王伯鲁.郭淑兰.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导报.2002(17)

[4] 冯之浚.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I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

[5] 吴之乃.王有为.吴慧娟.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