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的措施

心理健康的措施

心理健康的措施

心理健康的措施范文第1篇

一.常见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与初中相比,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面,由于知识的覆盖面扩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加快,考试增多,学生对学习成绩非常关注,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学校、老师、家庭及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因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焦虑情绪。成绩来源于考试,而高考也是选拔性考试,这给高中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平时重要的考试中会施加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考试前后或考试中,经常出现情绪高度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发展到严重时即会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亦出现厌学情绪。

( 二)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初高中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不同。在新的环境下,他们与新老师的交流不够,也可能导致不适感产生,而有的学生往往会偏执地感知这一切。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环境压抑感,消极情绪日益增长,师生关系也日趋紧张,其次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在不和谐家庭生活的中学生,往往有种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等等。

( 三) 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量的激增,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现象。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生理的发育,首先是情绪化心理严重,学生生理上的剧变,必然引起在情感上的变化、情绪焦躁,难以自我控制,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喜怒无常、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其次是早恋。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增加,加入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出现“早恋”问题。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心理冲突加剧,会产生种种心理的病态反应,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而我们社会、家庭、学校等对于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还处于最初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孩子的成长。家庭中,有的粗心的父母根本不关心或没有意识到子女的这些问题,学校里,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对此加以教育引导,从而导致学生的不良性格倾向、性格忧郁、早恋等恶性结果的出现。

二.应对措施

高中生的所有心理健康问题都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找到原因,只有将这些因素协调起来形成合力,共同面对,才能有效地避免和解决问题。

第一,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不仅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在当前的高考压力下,学生的心理负担本来就很重,家长对子女不应该提出过高的要求,进而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一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而学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高中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拓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渠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同时也要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全面解决高中生心理问题。

第二,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于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培养学习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会获得极大的内动力,而这种内在动力是无限的,它能帮助学生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让学生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自我能力的一种体现,让学生领悟到学习是内在的需求,他们会在战胜学习困难和挫折时获得愉悦和满足。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这无疑是减轻学习负担进而减轻心理负担、有效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惊呼社会空气。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没有稳固,极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干扰。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会危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净化社会空气,在全社会中共同营造一个适合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此外大多数高中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多是由非专业人员兼职,因此可以聘请一些心理学教师,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做兼职心理辅导员。同时,为了照顾学生的心理,心理辅导可以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信件等隐蔽形式进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总之,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掌握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运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面协调配合和关心支持,灵活机动地创造良好的学生心理发展环境,争取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身心健康的高中学生。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45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此病起病急骤,并发症多,尤其以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多见,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加之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因此,做好心梗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护理措施

休息:包括精神和体力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第1周内,尤其是发病前3天,尽量减少搬动,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可在床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告诉患者这样做是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疼痛,防止心肌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第4~5天,患者如无并发症,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可床上静坐、洗漱,但注意动作应缓慢,时间不宜过长。第2周,可在床边步行,走廊散步。各种运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并需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运动量以不引起心率增加20次/分为宜,若运动时心率增加<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逐渐提高活动耐力。病情不能有效缓解,或有并发症,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给氧:心肌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即发生心肌细胞损伤。根据病情,持续或间断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氧供。最初3天应持续高流量吸氧,流量以6L/分为宜,疼痛减轻和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分,维持1~2天。吸氧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吸氧效果,做好患者鼻腔的清洁护理,保持鼻导管通畅。每天更换鼻导管1次。

进行心电监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最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连续心电监护,要有专人陪护,及时发现心率、心律变化,电极位置要固定好,随时检查连接是否紧密,防止患者翻身发生脱落,医护人员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随时监测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患者疼痛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患者,避免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可告诫患者或家属,精神过度紧张、激动,可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多种并发症。要求医、护、患及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抢救配合,护士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消除不良情绪。提供安全和舒适的医疗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抢救工作,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不可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避免患者情绪紧张激动,不利于配合治疗。

疼痛护理: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复性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故应及时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杜冷丁止痛,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烦躁不安的可肌注安定,并随时询问患者疼痛有无缓解及伴随症状,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变化。

溶栓的护理:心肌梗死不足6小时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溶栓、抗凝治疗,使用期间,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严密监测血压、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二便颜色及出凝血时间测定。

饮食的护理:心梗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加之绝对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降低,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原则。因此,开始2~3天,应以流质饮食为主,以后随着病情缓解可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和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排便护理:大小便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非常重要,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都必须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常因便秘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发病后,患者不习惯卧床排便,进食量减少而发生便秘,应说服患者养成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意义。可嘱患者每日清晨食用蜂蜜20ml加温开水饮用,加强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急性期可给予缓泻剂,如果导片,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排便时应有医护人员在旁守护。

恢复期护理: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在急性期要高度重视,恢复期也要提高警惕,许多并发症可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护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工作,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肌梗死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健康的措施范文第3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全国14个地区的在校中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普通样本9728名,样本入组标准:①能上学没有重型精神病,但不排除轻型心理障碍。②受试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③填表人为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知情监护人,要求填表人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取样时间为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

1.2研究工具

1.2.1儿少心理问题筛查表

小学生由父母填写,中学生可以自己填写,也可以与父母讨论填写。每个条目为0,1记分,如果条目描述的问题与自己(孩子)相符圈1,否则圈0,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包括有15个分测验:注意问题、活动问题、品行问题、情绪问题、强迫问题、社交问题、认知与社会能力问题、躯体运动问题、言语问题、学习问题、精神病性、情感问题、人格问题、性问题、睡眠与饮食问题。

1.2.2儿少心理健康量表

小学生由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填写,中学生可以自己填写,也可以与父母讨论填写。在每个维度中只选择一个与自己(孩子)情况最相符的等级,测试时间一般需要15~20分钟。

记分方法有两种:维度分是按等级记分,即被试选择的等级,1=过度性病理行为,2=过度性神经质行为,3=高健康状态,4=一般健康状态,5=低健康状态,6=缺失性神经质行为,7=缺失性病理行为,1和7属于疾病状态,2和6属于亚健康状态,3~5属于健康状态。在计算领域分和总分时采用5级评分,对原始等级进行转换,5=高健康状态,4=一般健康状态,3=低健康状态,2=亚健康状态,1=疾病状态,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2结果

2.1儿少心理问题患病率

根据CCMD-3诊断标准和频数分布计算出划界分及对应的患病率,结果显示注意问题、社交问题、学习问题、言语问题、人格问题、睡眠饮食较严重,各问题患病率在2.3%-19.5%。

2.2儿少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比例

结果发现父母评定儿童在情绪反应、注意力、思维内容处于病态比例较高,思维内容、注意力、自信与自尊、责任感、学习与工作、人际交往等处于亚健康比例较高。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患病率并不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群。同一学生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心理问题。两个量表都反映出注意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其他国内外的常见心理问题为多动症、情绪问题、对立违抗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人格问题、自信与自尊、责任感这些方面也经常出现问题,可能与中小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成熟有关,另外可能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较高和比较重视有关。

心理健康的措施范文第4篇

1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人们的一切活动均是以思想为主导的,当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兴趣欠缺时,就不会主动表现这方面的能力。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塑造体形,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更是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信心、自尊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康体质与气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身运动才能和天赋,获得师长同学认同,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长,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当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王子公主,没吃过苦,所以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常选择逃避,培养和磨练其意志品质十分必要。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精神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心态积极地看待面临的问题或困境,形成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健康精神和完美意志品格,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活动单人无法完成,必须要学会与他人配合来解决问题。如,学生们常常需要针对不同项目与不同同学进行配合或竞争,在竞争、配合过程中自然需要进行感情交流。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相互评价意识,这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健康人格的养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2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探讨。实践表明,应从如下环节着手:

2.1 首先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不断革新体育教学观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体质教育,也关注学生运动技巧、技能的培养,却常常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情绪的变化;没有对学生间差异给予足够重视;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不恰当,教学方式创新不足,给人以呆板的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即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身心两方面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参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情绪,树立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均得到健康。

2.2 在体育教学中努力构建成功体验环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为学生营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是极为有利的。实践表明,若让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经历失败,必然会给其自信心带来严重损害,不仅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会对其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特长情况,让每位学生均能充分地展示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完成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自信心。

2.3 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缓解和调节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学校体育教学活中,教师和学生间的接触直接而真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状态、意志、情绪、思想和能力等均会有所表现,会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对竞争胜负结果的好胜心。这时,教师若只是依据表面情况简单地通过批评来解决问题是不恰当的,即便学生近于压力有所改变,却难以取得实质上的较好效果,甚至给学生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教师应当于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发掘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并运用适当的体育运动方式加以治疗。实践也证明,采用恰当的锻炼、运动方式,使沮丧、焦虑、压抑、忧郁和紧张等相对消极的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使学生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2.4 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各类体育运动的技能形成均应遵循某种规律性。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某项运动技能的过程,由生疏到了解和熟练协调,最终达到能够准确运用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层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兴奋、胆怯、紧张等情绪,甚至可能因缺乏毅力和耐心而产生消极心理。这时,教师就应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予以化解。如,采用激趣法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采用竞赛法开展教学,使学生保持参与教学活动的不懈动力。可以说,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2.5 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类游戏或训练活动,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体育教学多于开放空间当中进行,如果能让学生相互了解,对学生产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心理的极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消除闭锁的心理。所以,教师应多增设一些互助性更强的合作类教学活动,使学生们拥有更多的交流空间,并通过互相帮助,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当然,在组织合作类游戏或训练时,教师应依据学生能力科学分组,以使小组间实力均衡,小组内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和应变能力帮助极大,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还能使班级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心理健康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杀人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时期,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很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摆在他们面前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会造成其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或者心理障碍,而心理健康不但会影响到自身,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1]。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

一、目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探析

1.环境的改变。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譬如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高中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把大学描绘得特别美好,但当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而在中学时是尖子生的学生,上大学时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面临着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他们就废寝忘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下去,就会相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等多种焦虑并发症。

2.学业引起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里,部分大学生因学业也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因种种原因,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上课睡觉、抄作业,甚至经常逃课等不良现象;二是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特别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如学生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有被留级、退学的危险),教学进度快,如果仍按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将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三是部分学生认为考入大学,即万事俱备,只等毕业,放松自己,导致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造成多门挂科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大学生心中往往充满困惑、忧郁、痛苦,容易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

3.自我意识导致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因自我意识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常见。如有些大学生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展示自我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2]。

4.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步入大学就意味着需要过集体生活,然而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际,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有一些大学生以前从没住过校,没集体生活的经历,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大学,同寝室的同学要朝夕相处,但经历、认知、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都有所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其次,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同伴,交往活动少,且家庭对其教育不当也造成一些负面效果,如以自我为中心。交际困难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封闭、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5.恋爱问题引发的情感困扰。

恋爱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比较常见。大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渴望交友恋爱,憧憬美好的爱情。但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阅历欠缺,对恋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经济上尚未独立、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6.就业择业困难造成的心理焦虑。

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数以百万计,如201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630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求职人数众多,就业择业竞争太激烈。这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找工作难,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其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校生人数众多,而只有少数教师具备相应的咨询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困惑的学生都倾向于向熟悉的辅导员老师谈自己的境况,寻求一些帮助。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在引进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同时,也鼓励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攻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其次,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再次,要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及时了解班级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做好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和预防。

2.从学生一进校就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

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发现及对心理危机的早干预。同时,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会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学校课堂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设置学分,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正常实施,使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要求。二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课程需要编写和选用针对性强、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的教材。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根据年级不同开展“分层”课堂教学。如新生入校时的心理适应教育、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教育、实习期的创业心理教育、毕业前的人生职业规划和择业心理调适等教育。四是将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3]。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近年来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关怀与彼此支持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

5.教育学生合理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学习、读书向来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本人也把学习视为一种提高自己、改变现状、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在同学中的地位有很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注学业是同关注自我紧密联系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根据客观条件来调整个人的需要和心理期望。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4]。

6.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应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要教育他们既正确认识自己,又客观评价他人。其次,要教给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要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学会信任、学会尊重、学会宽容,用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最后,学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

7.培养大学生成熟的恋爱观。

对于大学生来说,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生活等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会陷入困惑、烦恼和痛苦之中。因此,培养大学生成熟的恋爱观极其重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一个人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就会理智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大事,正确地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问题,使爱情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其次,要教育学生处理好爱情与成才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是复兴中华、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主力军,历史使命重大,要教育他们珍惜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正确处理好爱情与成才的关系。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高校应不断探求更多更好的方法防止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调适心态,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