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汉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乡贤”:“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的群体追求和故乡情怀。

随着时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社会的架构并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作为农村中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贤人,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协调冲突、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有利于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可以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

面对乡村的传统秩序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的情况,如何让乡土社会更好地粘合起来,让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风筝不断线”,让人走得再远也不至于“失魂落魄”、没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关键人物。乡贤大都对传统和现代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

因而,现代乡贤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传统与现代有了“可译性”。乡贤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社区的荣誉感,这样的乡贤文化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他们以身作则提供正能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乡贤何在

可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村落被遗弃空置。同时,如同清末民国时期,乡村文化精英出于经济等利益的考虑纷纷走出农村,定居城市。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也很少再返回家乡。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正所谓“秀才都挤进城里”,有人不禁叩问“乡贤何在”?

近些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光明日报》去年推出“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在全国各地发掘“新乡贤”和“乡贤文化”与新乡村建设的新闻故事、新闻人物和新鲜经验,给出了重要启示。从现实情况看,新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

有的乡贤扎根本土,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如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包括乡村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他们视野开阔,资源广泛,对于哺育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当年从乡村走出,经过了社会的磨砺,成为精英。如今返回故乡,或以自己毕生所集聚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

“乡贤文化”从某种意义来看,就是某一个地域中的优秀文化。一方乡贤,在一方乡土中的人文道德力量不可谓不大,由一乡及一县,由一县及一省,由一省及全国,所谓聚溪成流,其影响不可忽略低估。当前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实践表明,乡贤文化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乡贤在农村基层建设,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在当今农村社会中呼唤新乡贤。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像古代的乡贤一样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并进一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新农村需要的是“新乡贤文化”,新乡贤文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手,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同时,对于当下乡村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新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核

新乡贤文化倡导民主法治理念、开放竞争意识、包容创新氛围、幸福平等精神等现代文明因子;从文化主体上说,新乡贤既包括道德模范、社会贤达等,也包括以自己的专长、学识和财富建设乡村、改善民生的优秀人物。因此,新乡贤文化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

新乡贤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含义,“友善、诚信、敬业、爱国”这四个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从乡贤文化来看,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一:友善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引领先进文明风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我省共有50.9万乡村教师――他们既是托起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梦想的脊梁,也是经年累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群体。9月22日,2015年“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教师” 新闻报道活动在广州启动,“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这项表彰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励乡村教师安教乐教,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活动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广东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今年11月,全省将评选表彰300名乡村优秀教师、20名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位乡村优秀教师(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将获得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并将参加在广东省优秀学校的跟岗培训。

广东省有着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届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时任省委书记同志亲自接见全体乡村优秀教师,并作重要讲话。受表彰奖励的303名“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分别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市的优秀学校,结合各自专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对口跟岗培训学习。评选表彰活动使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村教师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今年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因我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而专门征求我省的意见。

据悉,今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范围,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在职、在岗乡村教师,需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特别提出,对农村教师要有三条保证:一是要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二是要保证享有实惠的物质生活,既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不能老是要求他们“要守得住清贫”。三是要有系统的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应该是持久、普及而又催人奋进的。为此,2015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除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给予每人万元奖金外,还有5000元跟岗培训费。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思路

绍兴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风尚良好、文化繁荣发达、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目标,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按照统分结合、软硬结合的建设思路,已建成491家功能齐全的农村文化礼堂。礼堂建设力推其移风易俗、传道教化、文化传承、乡愁乡风等软功能的延伸,打造农民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对加快推动“两富两美”的现代化浙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2015年下半年开始,绍兴市委宣传部委托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对农村文化礼堂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大规模调研,看到了收获也发现了问题。

一、传统农业的终结和新农村建设下民间艺术的困境

虽然绍兴市历来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城市文化的营造,但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村民对传统民间艺术依然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的家族式传承后继乏力,岌岌可危;民间艺术不注重系统资料存留造成其资料素材难以妥善保护,文化资源流失严重;部分依赖口述的戏曲艺术等传统民艺更是在现代化推进下日趋衰退、消亡。分析其衰退原因如下:

(一)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

经济格局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村落原有秩序。祖辈沿袭下来的道德伦理逐渐瓦解,传统宗法趋于碎片化、边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都造成了农村青壮年人口大规模迁徙,乡村人口或农村青壮年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的工商业循环过程,乡村逐渐成了“无主体的熟人社会”,整个村庄主体性的缺失,间接造成了乡村内在内聚力的消弭。因此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渐渐贫瘠,民间艺术生活环境内村民的主体意识逐渐衰亡,使得民间艺术的自发性原动力显得格外惨白无力。

(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社会形态和文化格局产生了巨变

到2015年底,绍兴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3.2%。农村土地大量的开发征用,农民获得高额的拆迁补偿款,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更是对其生存范式、生活观念等带来的冲击。如此时代背景下,新生代的农民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于父辈,渴望积极拥抱市场经济,融入城市生活。村庄权力精英不再考虑公共道德问题,权力运作突破了村庄伦理。因此,怎样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对村社共同体解体,抑制乡村社会的个体化趋向,重建村社集体的公共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初期的有形的物质设施向无形的精神建设需要转变

经过几年的建设,浙江省的文化礼堂早已初见规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现有各类文化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丰富了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全面展示了村落文化的魅力。目前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政府支持下的外部推动力,转化为获得村民普遍认同感的文化认同和内在需求,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外部物质形态转化转化为村民精神、情感的归宿,显得必要而迫切。

二、“小地方大社会”:民间艺术之于文化礼堂的“生命”意义

费孝通先生提出:“我们现在不光要发展经济,也要重新认识人文资源,另外,还要利用这些原有的资源给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服务于我们新的生活”。广布在乡野的民间艺术不仅有着大量精美的建筑与丰富珍贵的物质遗产,还有那一方水土乡民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以及庞大的无形文化遗存。

(一)凝聚村庄精神力量,提升文化礼堂建设的认同感、参与度和创造力

村民既是文化礼堂的建设主体,又是农村文化礼堂服务的对象。民间艺术是乡间民众智慧的产物,但不直接关乎农事,它来源于乡村生活但高于生活,是自古农民心理和乡间文化的忠实反应。如绍兴市兴浦村将一千多年的制扇传统文化融入礼堂建设,通过对扇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深刻解读,生动阐述了兴浦人的“真、善、美”;下方桥社区将非遗搬进文化礼堂,设立“三六九”伤科陈列馆,实现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二)传承民族传统文脉,增强文化礼堂建设的生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民间艺术自农耕文明以来,历经时空演变依然保有盎然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是广袤田野上乡民文化认知、道德修为、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的直接折射。优秀的民间艺术是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充分挖掘其文化底蕴,发挥其功能优势,不仅是新农村文化的强劲动力,也是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本土民间艺术的重要举措。如浙江省文化馆已连续两年举办文化礼堂优秀民间艺术展示,让大批优秀节目脱颖而出,有效地增强了文化礼堂的文化内涵。

三、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长效发展思路

在中国艺术体系中,民间艺术始终保持着功利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有着认知、教化、记志、表意、抒情和娱乐等多重的积极社会意义,非常适合成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因此,合理利用区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破解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瓶颈,转变建设思维,完善相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保障文化礼堂建设的质量,提高文化礼堂建设的创新性和深度,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推进有重大的意义。

(一)主体重塑

利用民间艺术传承的文化自觉性,因势利导的树立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推动农村文化礼堂深入建设的良好基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乡村文化根源的实际需求,确立农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不动摇。如绍兴市政府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不仅着眼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确立,同时还要关照到弘扬农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等,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点的书法、戏曲、石刻等民间艺术项目。做到既能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加以积极拓展推广,同时也能和时代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引导农民珍惜自己的文化,寻求自己的精神归宿,能主动承担传承民艺,发展优秀传统艺术的使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层次丰富,内容饱满的健康文明新生活。

(二)空间拓展

农村文化礼堂还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农村现有公共文化空间资源,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建设原则,采用新建、改建、扩建等形式。使礼堂从建筑群落向乡村文化、向旅游休闲地进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矩阵的一大景观。如坝内村古采石场遗址陡峭险峻,路经村内的美丽西桐线还是绍兴东部的最美骑行线,是绍兴市的生态运动线。通过区委区政府(镇政府)与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商,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坝内石文化主题公园和石文化旅游特色体验小镇等方式的开发,将东湖旅游与坝内石文化体验串联起来,尽最大可能的开发东湖石文化与绍兴东部的最美骑行线,从而促进并提升坝内村及文化礼堂的建设与运行,实现双赢局面。

(三)服务下乡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政府的政策工程,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中应突出以满足、丰富、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本,不管是在政策指导、文件下发,还是送文化下乡,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农民群众的实际环境、层次、需求等视角出发,避免官本位的思考或处事方式。如对于偏远乡村,村民以老年人与小孩为主的空心村,又如柯桥区、上虞区工业经济发展较高,外来人口众多,如何让本地人与外来人口共同获得文化认同,共同体会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得在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均能获得满足。特别是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管理等现实问题能在“春娃学堂”中得到解决与提升,最终使得该部分子女获得跟城里孩子一样的素质教育与素养的提升。

(四)传承再造

近年来民间艺术发展遭遇整体衰退的困境,民间艺术的支撑力量和创作主体日益老龄化、边缘化,个别民艺类别濒临失传。那么合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现有条件基础,发挥民间艺术骨干力量,拓展民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有别于传统家族式的传承机制,未尝不可。民间艺术的传承,除了政府大力支持外,更多的还是要让传统民艺文化后继有人,传承有道。因此要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的平台,充分发挥“乡村知识分子”“民艺传人”等乡村文化能人的骨干作用,打破家族式传统的封闭落后做法,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广泛的民艺基础,激发农村的文化艺术活力,最终达到教化认知的目的,这是柔性治理最直接、最理想的形式之一,是民艺生命力历久弥新的长久之道。

(五)价值深挖

文化礼堂建设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用散落于民间、存活在百姓记忆之中的民间艺术等文化元素,把区域文化艺术资源发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的“项目”,让农民记得住乡愁,守护好文化根脉。同时利用文化礼堂项目的推进,以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加强文化产业化运作,增强民间艺术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补充。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本村的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继而通过文化礼堂这个平台,实现最佳输送。如绍兴东浦镇就可以利用东浦黄酒小镇的政策红利,整合“酒乡、水乡、桥乡”的元素,将文化礼堂的一部分改造成旅游服务中心,在此间能为游客制定系统性的旅游服务体系,将酒文化、古村形象、名人资源、特色小吃等能反映当地风土民情、地方特色的东西打包推出。综上所述,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好农村文化大礼堂项目,利用好现有的优秀民艺资源,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管理学的知识重新梳理传统文化脉络,引导农民对传统民艺的认同,积极拥抱市场经济浪潮,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探索多种建设途径,立足“两富”“两美”浙江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基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A]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新乡贤正在涌现

2005年,裴春亮离开县城,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接过村主任这个位置。他的抱负坚决而明晰:让百姓富,使风俗淳。十年劳心劳力,他做到了。如今的裴寨,家家住别墅,风景美如画,人人谦恭有礼。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也做到了。村支书的一个电话,让这位出生于1986年的大学生放下城里的工作,一头扎进农村。短短几年,偏僻贫困的山联村一跃成了“江苏最美村庄”,百姓富而有礼,生活有滋有味。

今年全国两会上,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党支部书记张天任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乡贤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新乡贤“新”在何处?

何谓新乡贤文化?“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材料”中这样提到:“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乡贤文化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发扬传统乡贤品格,又凝练现代乡贤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

“一般而言,有德行、有才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

呼唤更多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