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辅导员工作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大都是由辅导员进行的。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责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

2.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生刚进入校园,第一次接触到的老师往往不是任课老师而是辅导员。在第一次接触中,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将来大学学习生活已经将来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要和学生相处融洽,以作为知心朋友为目标。只有做了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学生想什么,才能正确一你到学生,才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组织者。

二、艺术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角色扮演上的问题

1.作为思想教育者的角色扮演存在理解偏差

现今高校招聘的绝大部分艺术专业辅导员都是应届或者刚刚毕业不久的艺术相关专业大学生。这些辅导员在上大学期间由于自身性格、艺术大环境和艺术培养模式的影响,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追求开放性和实用性。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自我认知的约束和对学生无用,应该以所谓艺术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引导学生,从而影响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角色重要性的判断。

2.寻求自身发展方向和途径存在困惑

自高校不断扩招后,专职辅导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很多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加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像艺术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作为“过来人”刚开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有一些问题;认为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讲政治”、“造表格”和“哄学生”等,这跟自己的专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所学几年的专业知识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自身未来发展在起跑线上落下其他专业背景辅导员一大节。这些是一部分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

三、艺术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进行角色扮演中的优势

1.有利于与艺术专业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经历过大学艺术专业培养和艺术环境的影响,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着非常深刻的身心体会,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辅导员和学生都是接触艺术,共同话题较多,容易进行交流,学生也愿意主动沟通,有助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2.有利于探知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中问题并反映给专业教师

不同的专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是有较大不同的。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是艺术专业学生出身,对艺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较深的理解,对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较易洞察到并及时跟专业教师反映有针对的解决问题。

3.有利于指导艺术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经历过大学教育,有和本专业相关联的就业经验且了解艺术专业就业形势,这能够从就业市场前景角度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结合社会专业岗位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规划,用身边成功的就业案例激励学生,让学生具备专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了解艺术专业的发展道路与前景。

四、对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做好角色扮演的建议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打好政治理论基础对于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而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进入大学时文化素养相比其他专业较薄弱,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有不足,应通过经常参加培训、向同事学习和自学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2.学习多种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

高校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合理的素质结构是履行其岗位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作为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应加强对心理学、管理学、交际学和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艺术专业辅导员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掌握更高超的技巧,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使学生信服,从而能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对艺术专业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3.寻找艺术专业与学生工作的结合点,做出工作特色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

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

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

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五、结语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里面,艺术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学校要培养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艺术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以及艺术精神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掘学生艺术潜能,让他们更加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因此,大学生要综合自身的能力,让他们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创新能力。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对艺术的美学进行鉴赏,对创新的科学观念进一步进行理解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但是,要将对艺术理解和对科学理论的认识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就需要人类的具体感情作为支撑。可以说,就创造性来说,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产生相应共鸣的。艺术要和科学产生相应的联系就离不开创造性,它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粘结了艺术和科学,使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共通性。可见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就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艺术精神的、拥有创造力的人才。高校在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为国家提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还能够在文化创意软件的开发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定的动力,是推动国家未来经济软实力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施。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者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而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外,还有类似艺先锋、庶吉这样的权威培训机构在不断促进此板块的发展。新式学堂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开始的地方,它起始于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技术的进步迫切地需要一大批的专门技术人才。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课堂上把手工和画图这两门课程作为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这也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先开始成型的重要条件。然而进入1820年以后,中国就陷入了长期的侵略危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几乎举步不前,历史历经了多方面的变革,随后出现了一大批的具有先进意识的人才为我国艺术教育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立了很多艺术教育课程,并且在发展的前提下获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但是,随着世界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挑战开始迎接高校的艺术教育。虽然我国没有一个很早的创意产业的起步,但是发展速度就像我国的经济一样是相当快的。

三、结语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陶瓷英语;艺术教育;现代化

作为中国的历史符号之一,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陶瓷对我国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以及世界人民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陶瓷艺术对于我国美学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传承陶瓷艺术教育对于陶瓷文化的发展、弘扬、创新乃至国际化都有着重大意义。

1 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陶瓷艺术是中国的一项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其工艺的传承一直都是采用古老而又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拜师授义、或者家族内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途径也是丰富多彩,这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毋庸置疑,陶瓷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掀起了陶瓷艺术教育的高潮。自从熊希龄1906年在湖南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学校,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陶瓷艺术教育学校。再到近代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陶瓷美术设计系,建立了五年制独立的本科。陶瓷艺术教育不但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也在自身发展与提高中摸索前进。当代的陶瓷艺术教育更是“艺术无国界”,许许多多艺术家从海外归来,把西方的一些先进教育经验和艺术理念传授回来,加以本土优良的传统技艺去探索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新方法、新道路。

当然,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1)如何改进陶瓷艺术教育的僵化模式?从小学到大学,中国的“填鸭式教育”、“虎妈教学法”一直占领者主导地位。教育模式的单一僵化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灵感是艺术的源泉,照搬课本的教育方式根本没办法唤起学生的兴趣,难以学到艺术的精髓,创造力、创新力更是无从谈起。(2)陶瓷艺术教育如何国际化、世界化?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应该是博采众长的发展形势。而当前的陶瓷艺术教育更像是闭门造车,极少数人外出学习,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沟通是个大问题。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不佳。不管是对外宣扬我国的陶瓷文化或者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日常英语沟通能力,更需要专业的陶瓷英语水准加上一些艺术性名词,否则就会闹出不必要的笑话。

2 陶瓷英语在陶瓷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会了。为我国的一大瑰宝,不仅仅要为国外展示,也要走出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这并不是否定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水平。我国陶瓷艺术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沉淀,为陶瓷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清楚的认识到这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继往开来的继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首先要认识到陶瓷英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大名鼎鼎的中国瓷都―景德镇,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陶瓷博览会都不仅仅能获得大量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自身的广告效应做出巨大贡献。借助着陶瓷巨大的文化效应,每年去景德镇参观的人数大增,这给景德镇的消费带来的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同时更加快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同样如此,艺术无国界,要想把我国的陶瓷产品扬名海外就必须知道国外的客户需要什么。这就要求陶瓷艺术者能够走出国门,听到外面的声音。这其中陶瓷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正确的陶瓷英语使用对陶瓷教育意义重大。每一门专门外语都涉及到专业词汇,特别对于非日常使用的词汇来说。陶瓷英语更需要专业加上一些艺术功底,让本来美好的事物展现出来。比如我们日常听到的青花瓷的翻译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这属于基本事物的名词,不涉及到艺术领域,而到了描述陶瓷艺术的时候,良好的专业英语的作用就展现出来了。比如写意liberal style、吊灯洋莲开光式reserved panel design with pendent lamp and lotus等等。专业的英语需要磨练,更需要日常的生活积累,否则难以表达出来其中正确的语境。

再次,良好的陶瓷英语水平对于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有重大意义。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教育是为了培养实用人才。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比如英国的胡佛汉顿大学经常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先由教授介绍有关背景,然后参观藏室进行实物教育。当下,建立开放的、面向国际的办学体系,增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将成为艺术类高校普遍的发展大势。这种趋势还将导致生源结构的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相关联的专业陶瓷英语。如果我们在利用电脑资源以及软件设计进行国内外的交流的同时,不断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势必会更好的发展国内的艺术教育水平。

3 总结语

要想让外界充分领略我们国家灿烂的陶瓷文化,同时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我们瓷器的成型技艺和名瓷,掌握有关的陶瓷英语以及正确熟练的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传承中国优良的陶瓷艺术基础上不断的吸收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才能对我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文锋,李建华.陶瓷英语对当代景德镇发展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0(6).

[2] 郑鹏.景德镇艺术纵观[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 改革与调整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基本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经济的新内容和新载体,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处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和前景,正在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覆盖面甚广,既包含设计、研发、咨询、会展、包装印刷等生产的内容,又包含文化艺术、时尚消费、信息服务、娱乐等消费内容,属于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结合点。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类型,其本身必然具备了一系列与其他产业类型相区别的特质。具体说来,文化创意产业有如下主要特征:一、附加值高、渗透性强;二、参与人员主要是知识性劳动者,强调的是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三、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的产品属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交融集成的创新产物,具有个性化、艺术化、特色化等特点;四、产业组织呈网络化、集群化,企业组织在初期可呈扁平化、小型化、个体化发展特点;五、产业技术呈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上述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特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最主要的生产力核心是大量的知识性劳动者,而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正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知识性劳动者的主要来源与人才蓄水池。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

在新的产业背景下,肩负着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合格人才以及提供重要思想资源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与调整,特别是新的人才观急需普及,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形成。就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而言,现在社会各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意见和看法,有的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极大缓解了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扩张后带来的多种社会压力,终于有了一个新型的对口产业与之衔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就应以市场的产业需求为导向;另一些人士则认为“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就其发育的程度来看,尚不具有引导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格,相反,艺术设计教育应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之关系的理解有着不同思路,但大家对于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应尽快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期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这一看法完全一致。不过,对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和调整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士共同思考与实践,以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三、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正身处新产业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过程之中,不断思考、探索与努力是常态。就笔者体会而言,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强化市场意识,调整学科结构。在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及教学中,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市场规则,要研究市场、服务市场,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是闭门造车,强调按行业规范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与专业教学。借鉴理工科专业培育与发展的相关经验,创建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平台,积极参与应用项目的研发,以项目带动教学科研,以科研促进设计创作,形成艺术设计教育水平提升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这方面的重点在于改革专业教学模式,建立专业平台,调整和提高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使之充分与市场接轨,并大力培养与吸纳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人才。目前,各高校都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深入进行学科调整、专业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这一大背景下,笔者所在的四川美术学院在近年来也深入进行了专业整合、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各项工作,优化了专业设置,在整合强化传统优势专业之外,申办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新专业、交叉学科专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以及创新创意能力养成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2009年新设立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实行了“以用促创、以创促研、以研带学”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核心教学模式,以创促研、以研带学,以创新性游戏项目创作统摄和带动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作训练课)教学,用项目创作促进创新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创意能力。以用户、市场为导向,将游戏创意制作的全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科研创作项目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实战训练,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厚基础、重创新”。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重视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在应用层面的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改变以往专业思维过于狭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限制过死的弊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覆盖的行业很多,学生择业方向变数较多(包括个人兴趣、环境因素等),且还要适应如今专业融合层出不穷,学科交叉日益增多的趋势,在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相关课程以及创作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宽专业课程整体口径,也成为了一种适合的选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和专业工作室制的实施,以及项目实践课程、选修课体系的调整完善,也将对这一进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与“方法论”思路并重。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尊重学生创作中的个性表现,在教学机制上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探索和丰富增强学生想象力的措施和方法。另一方面,任何一种产业类型和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与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遵守行业规范,注重过程优化与控制,总结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和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研究资料对比表明:东方教育讲究的是学生自身的体会和领悟,而西方教育更注重“方法论”,更讲究过程的控制和解决流程的全面讲授。两种思路谁更有优势,这在国内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这两种思路其实可以视为飞翔的两翼,是设计思维放与收的循环(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的培养是“放”,行业规范的遵循,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是“收”),两者均不可缺少,不可偏颇。比如,笔者所在的游戏设计专业,在专业技术课程(如三维游戏美术设计、游戏特效设计等课程)教学实践以及游戏制作环节中,强调要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强化进程控制,以适应游戏产业项目开发系统性、协同性、标准化的要求(图1)。另一方面,在游戏创作、游戏概念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又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世界观设计、系统策划、整体风格设计、游戏机制创新、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大胆尝试、充分想象,增强游戏产品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能力(图2)。

(四)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组织、产业技术特点,增强学生合作能力、角色意识,同步跟踪行业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呈网络化、集群化,企业组织早期一般呈扁平化、小型化、个体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创意行业中的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要适应这些变化,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角色意识,要具备较好的合作能力与习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设计好教学环节及模式,指导学生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以协同合作的方式进行(如项目组、角色扮演的尝试),松散与集中同存、个体发挥与团队协作并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各专业)新技术、新设计工具应用广泛,更新频繁,呈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化方向发展,这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和融入行业新技术、行业新工具,随时关注专业前沿技术,构建专业知识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以便从教与学两方面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

(五)在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种流派、观念的同时,要注重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必要思想资源。借鉴外来各种流派、观念,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是符合当今经济、信息全球化趋势,符合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融合大方向的举措。但不应一味模仿其他文化、其他国家的技术与风格,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找寻独特原创的、能够表现民族文化艺术活力的元素和理念,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资源支持。比如,近年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作品展,主题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非常好地契合了这一思路,得到了各界好评。而学生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创作的游戏作品也在多个重要赛事、展会上展演、获奖,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学生以本土地域文化(重庆)及校园文化(黄桷坪校区)为创作背景及设计元素的独立游戏作品《Magic beans campus》获游戏界顶级独立游戏开发大赛――2012第四届独立游戏节IGF(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学生组优秀奖(亚太区前三名中唯一大陆学生作品)(图3);以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为背景的独立游戏《Infinite 无尽迷踪》《尘缘》《达文西苏醒》等囊括2013中国学院奖第三届游戏大赛二维游戏一、二、三等奖(图4、5),获得了广泛认可。

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直面这些挑战,并加以调整和变革,才能开创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才能充分满足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产业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注: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编号:11206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