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内涵;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高中生而言,就需要认识到不同经济形式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对他们之间的区别予以辨析,从而正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下,所有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的,不受到国家或是地方政府的引导限制。从市场经济的内涵上来说,其就是一种具备很强自主性的经济模式,产生生产的多少、销售的价格、销售的渠道等等,都是有市场主导的,市场需求多,那么就多生产;市场需求少,那么就少生产,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虽然市场经济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或是滞后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整体把控,不会出现盲目生产的问题。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信息复杂,千变万化,再不能及时获知信息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生产盲目或是滞后,最终导致损失。但是市场经济可以让市场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促进经济的最大化效益。[1](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和“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模式,其是商品生产、交换、售卖的全过程总和。说的直白一点,商品经济就是以直接交换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形式。根据商品经济形式的内涵,可以发现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具有交换性。商品经济的本质是商品交换,所以交换性就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第二,开放性。商品经济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实现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行业差别。正因为存在行业差别,才会产生商品交换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行业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也逐渐提升,使得商品经济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特征。第三,进取性。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者也是逐利者,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积极进取,对生产技术予以革新,或是扩大生产规模,表现出了很强的进取性。[2]

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市场形式的差异。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市场都是最为核心的载体,没有了市场,经济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对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来看,市场形式之间的差异是二者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别。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市场的形式是一种多层次多线条的球状化结构,即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而每个行业内部又会朝纵向和横向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市场形式。而商品经济的市场,是一种单层次的多线条结构,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交互是比较浅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而且存在差异化的行业经济区别。所以对比来看,在市场的形式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就存在差异。(二)市场类型的差异。除去市场形式上的差异,在市场的类型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市场类型上,其只有一种类型,也就是商品交换市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而市场经济除了商品交换市场之外,还具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是和商品经济存在的最大区别。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即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形式来获得资源。而商品经济的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劳动成果才能交换得到。换句话说,在商品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双方是一种交易关系,也可以说是交换关系。而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中,经济活动双方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一份契约达成当前的经济交易活动,而不是商品经济中的交换,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区别。[3](三)经济发展的差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的未来就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二者在最终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是在经济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时产生的,这从商品经济出现的时间点就可以看出来。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产生市场资源配置的需求,在经济规模较小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一需求的。因此,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三、结束语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一、我国民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地位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以经济法为基本法来调整市场经济的运行,实则不然,笔者认为,民法才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归属关系是财产交易的前提,而交易最终向财产的归属转换。马克思在描述商品交换过程中曾指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商品占有者……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民法作为反映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法律,是市场交易活动的最基本准则,如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只有首先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才能有可能发生与其它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当然,只有这些商品的所有人在交换商品时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整个商品交换的过程才能得以有序进行,进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即平等、自主、高效、竞争的健康的经济体制。因此,民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当然地处于基本法地位。

二、 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民法是一切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最早、最完备、最基础的法律。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并且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发的特点在于:民法是权利法而非义务法,是私法而非公法,是实体法而非程序法,具有任意性而非强制性,重点强调自愿、公平、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我国的民法统一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民法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保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护他们发挥独立性、主动性的最好法律手段、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确认和保障了商品生产者的独立性并允许和鼓励主体依法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保障主体依法对其行为进行选择地自由。为了保障交换着对于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利,使交易双方通过何以来完成交换行为,我国民法以所有权制度确认财产的归属,利用债权制度保障交换的正常秩序。为了使进入市场的商品交换着,彼此把对方视为商品所有者,并基于其自主自愿而发生等价有偿的交换行为,《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就成为市场活动的最基本的法律准则。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的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客观需要的法律?D?D民法,是商品交易活动的最基本规则。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它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的基本法律制度全面地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中主体之间的独立性、财产所有权的自主性、相互经济交往的协商性、损害经济利益的补偿性,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行为规范。如: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以及债权制度(主要限于合同领域),分别反映或者说规制了,商品交换中的当事人、交换客体以及交换规则。而民法中的商法从其产生到不断的壮大无疑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民法与商品经济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保险法、金融法等商事法律的诞生,就与保险市场、金融市场的出现密切相关,是人们对这些市场产生法律调整的诉求之落实。一部“正义”的民法,就应该是对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某些人身权(如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等),是公民从事商品经济活动及与他人产生财产性利益的前提条件,而某些民事主体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往往也会遭受到财产损失。实践证明,保护财产权、人身权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会计 现代市场 会计市场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会计的基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一个有效的会计市场。然而什么是会计市场,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信息市场,是会计信息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侯文铿1974年);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注册会计师市场,是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场所(丁平准1997年)。笔者认为,从认识现代会计和现代市场着手,探讨会计市场涵义,更有利于把握会计市场本质。

    一、对现代会计的认识

    虽然理论界对会计的精确含义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对会计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亦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从目前会计实践和近几年来会计权威机构给会计所下的定义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具有以下意义则是可以肯定的。

    (一)会计已成为具有一定会计能力的专职会计人员从事的专业性的活动。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资本大规模积聚和集中,通货膨胀加剧,会计业务与会计方法越来越复杂化,使得会计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会计工作的专业化、独立化已经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项必要分工。现代经济活动绝大部分是从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来进行的,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设立,都必须有一定的会计人员,这不仅是一种客观要求,而且已成为包括《公司法》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法规的规定。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力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二)会计的行为结果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决策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个人经验和会计信息。经济越发展,经济活动越复杂,个人经验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小,会计信息的作用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决策者所拥有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不同,经济决策成败的概率必然不同。一项科学的经济决策,离不开必要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三)会计活动不仅包括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处理过程,而且包括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验证、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决策制定者,经济决策制定者不仅包括主体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而且包括会计主体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国家政府主管机构。由于外部经济决策者所处的地位,以及其会计知识的局限性,必然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独立审计与验证,必然需要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如果没有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活动,则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必然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发展。所以,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活动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对现代市场的认识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扩大。我国经济学家对现代市场的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产生于本世纪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才有实质性的突破。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实践来看,市场具有以下经济含义:

    (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产品只有处在市场上才成为商品,有了市场,产品才转化为商品。因此,处在市场上的交换物都要有商品的一般特征,即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生产的扩大;社会分工越细,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范围也就越大,从而带来市场的范围和容量扩大。商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什么样的商品,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商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分工环境下,商品的范围不同。目前不仅人力、财力和物力成为商品,而且技术、信息、服务也已经成为商品。

    (二)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那么在市场上必然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主体,即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必然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市场所反映的本质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或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及买者与卖者的关系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处在市场上的经济决策者,虽然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但也必须在考虑自身得益的同时,顾及到对方的利益以及政府政策和规则的协调,否则商品交换就难以实现,商品生产及其一切经济活动将难以继续进行。交换关系的存在要求培育市场。

    (三)市场是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机制。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两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计划机制是以计划为基础,由政府机构给经济单位配置经济资源;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由经济单位自行配置经济资源。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由于市场机制是以经济决策者的趋利避害行为,以及对自身的荣誉、社会评价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为动力,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通过经济资源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配置经济资源的,所以市场机制能够使经济单位处于主动地位,经济决策具有自主性、及时性和微调性,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最佳形式。

    三、对会计市场的认识

    基于上述对现代会计与现代市场的认识,我们不难推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资源市场,是对会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资源的流动、流向、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作是会计资源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一) 会计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会计资源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会计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不同的会计资源,其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会计人才的使用价值是加工处理、验证和传递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会计资源的价值是凝结在会计资源上的社会必要劳动。不同的会计资源的价值,在质的方面是相同的,但在量的方面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会计资源,其价值的构成要素有所不同。会计人才的价值包括本人及其家属生活资料的价值和教育训练的费用,而会计信息的价值则包括其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和风险价值。会计资源所具有的一般商品属性为其进入市场交换配置提供可能性,并成为前提条件。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会计的基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一个有效的会计市场。然而什么是会计市场,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信息市场,是会计信息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侯文铿1974年);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注册会计师市场,是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场所(丁平准1997年)。笔者认为,从认识现代会计和现代市场着手,探讨会计市场涵义,更有利于把握会计市场本质。

一、对现代会计的认识

虽然理论界对会计的精确含义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对会计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亦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从目前会计实践和近几年来会计权威机构给会计所下的定义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具有以下意义则是可以肯定的。

(一)会计已成为具有一定会计能力的专职会计人员从事的专业性的活动。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资本大规模积聚和集中,通货膨胀加剧,会计业务与会计方法越来越复杂化,使得会计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会计工作的专业化、独立化已经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项必要分工。现代经济活动绝大部分是从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来进行的,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设立,都必须有一定的会计人员,这不仅是一种客观要求,而且已成为包括《公司法》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法规的规定。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力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二)会计的行为结果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决策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个人经验和会计信息。经济越发展,经济活动越复杂,个人经验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小,会计信息的作用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决策者所拥有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不同,经济决策成败的概率必然不同。一项科学的经济决策,离不开必要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三)会计活动不仅包括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处理过程,而且包括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验证、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决策制定者,经济决策制定者不仅包括主体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而且包括会计主体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国家政府主管机构。由于外部经济决策者所处的地位,以及其会计知识的局限性,必然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独立审计与验证,必然需要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如果没有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活动,则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必然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发展。所以,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活动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对现代市场的认识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扩大。我国经济学家对现代市场的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产生于本世纪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才有实质性的突破。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实践来看,市场具有以下经济含义:

(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产品只有处在市场上才成为商品,有了市场,产品才转化为商品。因此,处在市场上的交换物都要有商品的一般特征,即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生产的扩大;社会分工越细,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范围也就越大,从而带来市场的范围和容量扩大。商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什么样的商品,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商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分工环境下,商品的范围不同。目前不仅人力、财力和物力成为商品,而且技术、信息、服务也已经成为商品。

(二)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那么在市场上必然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主体,即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必然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市场所反映的本质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或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及买者与卖者的关系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处在市场上的经济决策者,虽然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但也必须在考虑自身得益的同时,顾及到对方的利益以及政府政策和规则的协调,否则商品交换就难以实现,商品生产及其一切经济活动将难以继续进行。交换关系的存在要求培育市场。

(三)市场是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机制。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两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计划机制是以计划为基础,由政府机构给经济单位配置经济资源;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由经济单位自行配置经济资源。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由于市场机制是以经济决策者的趋利避害行为,以及对自身的荣誉、社会评价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为动力,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通过经济资源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配置经济资源的,所以市场机制能够使经济单位处于主动地位,经济决策具有自主性、及时性和微调性,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最佳形式。

三、对会计市场的认识

基于上述对现代会计与现代市场的认识,我们不难推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资源市场,是对会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资源的流动、流向、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作是会计资源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一) 会计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会计资源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会计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不同的会计资源,其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会计人才的使用价值是加工处理、验证和传递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会计资源的价值是凝结在会计资源上的社会必要劳动。不同的会计资源的价值,在质的方面是相同的,但在量的方面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会计资源,其价值的构成要素有所不同。会计人才的价值包括本人及其家属生活资料的价值和 教育训练的费用,而会计信息的价值则包括其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和风险价值。会计资源所具有的一般商品属性为其进入市场交换配置提供可能性,并成为前提条件。

(二)在会计资源交换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交换关系。会计资源是一种商品,那么在交换过程中必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主体-会计资源的供应主体和会计资源的需求主体,二者之间必然要发生一系列的交换关系。从总体来看,会计资源的交换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会计资源的交换价值关系和供求关系。交换价值关系,主要包括会计人员与会计主体、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于会计人才的交换关系,会计主体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会计主体与其外部经济决策者之间关于会计信息的交换关系等。会计资源的供求关系中,主要包括会计人才的供求关系,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供求关系和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等。可见,会计资源的交换与供求关系是很复杂的,它必然需要一个有效的方式与手段加以理顺,而市场规则与作用恰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会计资源交换与供求关系的复杂性为会计资源进入市场提供了必要性。

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工商管理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调控市场经济,使得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主要由国家引导的特性,其体系下的销售情况、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价格,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调控,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工商管理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对规范市场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作为工商管理的基础,可以凸显管理的工作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的规律,以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工商管理职能分析

工商管理的职能在于规范市场经济和调整经济发展措施。工商管理作为促使我国市场经济朝有序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对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紧密,营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健全工商管理制度,明确工商管理职能,以此达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工商管理有效的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规划良好的经济活动,维系市场的长治久安。工商管理具有调整经济发展措施的职能,其主要表现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环境日益变化也相对复杂,只有根据市场来调整相应的经济发展措施,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发展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满足现实需要。工商管理充分发挥出调整经济发展措施的职能,加快市场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现有的经济资源,帮助更多的企业抓住市场经济这一机遇,促使我国企业发展找到正确路径。工商管理还需在遏制不良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构建出公平诚信的市场大环境,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

二、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现有的知识经济标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下,不断强化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巩固市场经济地位的目的。明确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根据当前资本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增强工商管理这一管理手段的调控力度,促使我国市场经济朝理想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深化经济改革,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人才,实现多元化的经济建设。依托工商管理原则,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来监督市场发展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巩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的综合能力。

三、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人类社会进步、商品生产销售促进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成立工商管理部门,对商品生产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以此确保各阶层权益不受侵害。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这一在商品生产交易行为下产生的经济形式应运而生,工商管理部门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进而提高我国的市场经济效益。因此,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是促进工商管理的基础,只有营造出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才能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工商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我国工商管理的职能在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具有功利性。市场经济不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主要推动因素来源于产品或企业制造等价格,因此,在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产生的竞争力上升,恶性竞争等不良行为也随之发展,这就需要工商管理充分发挥出部门的职能效用价值,确保市场经济环境朝稳定的方向发展。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并通过自身监管能力来避免受众群体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监督产品市场价格的工商管理部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表现为促进国际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当前市场资源的综合配置条件下,产生出多样化的经济体系,并且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而改革。通过工商管理来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强化经济体制的健全,并且维护市场经济利益。发挥出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两者合理交流,促使工商管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化要求。根据市场互动来构建相应的工商管理机制,并依托合理的工商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效果,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全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

(三)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具有协调一致性

协调一致性是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受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市场经济体系存在多样性。为提高市场经济体系的完整性,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需要基于专业管理标准构建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出科学化的管理效果,逐渐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层次。市场经济基于工商管理的辅助作用,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存性关系,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根据现实的经济发展需求,分析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体制,以此构建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协调一致的管理制度。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凸显,工商管理作为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调控国家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分析可知,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具有市场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工商管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关系。对二者间的关系作出正确认知,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商管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卫东.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的实际措施解析[J].中外企业家,201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