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趣味;音乐快乐;素质教育;快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程应尊崇的教育理念是,以欣赏、审阅音乐为中心,以发展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的,要应用多彩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中学生的动力源泉,利用音乐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操,本论文将对目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快乐教学法做探讨。

1初中音乐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孩子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喜爱音乐,是众多初中生的天性,然而,当前现状是喜欢音乐的中学生却十分厌恶上音乐课,纵观初中生对音乐课的评价,主要有以下问题,乐曲落后、难理解,课程枯燥没有新意;课堂总体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整节课只听老师自己不是哆来咪,就是分析歌词,将充满艺术的音乐课生生变成了文绉绉的语文课,很难让学生积极起来;音乐课程太重视乐理知识,造成音乐课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分析乐理,几乎没有唱歌时间;音乐课上除了乐理就是练打节奏,唱音符,阅读歌词,没有一点新创意,这些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中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甚至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了伤害或是负担。

1.2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在中学生的教育中,对于音乐、美术等的教育一直都不太收到重视,也一直没有将音乐、美术等教育与其它方面的教育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所有人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存在偏见,从而使得在实际教育中,只注重音乐教育表面的形式,对音乐教育益智等作用根本认识不清,忽视音乐教育中感情、欣赏、创造、沉浸等的体会,对于音乐教育,仅是将其它教育的形式与目标照搬过来,凡此种种,必将导致初中音乐教育审美性与艺术性的严重缺失。

2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快乐教学法

2.1营造良好的课前音乐氛围

在音乐课上课之前的休息时间,可以播放些愉悦、欢快、喜乐的音乐,使学生提前进入音乐课堂的氛围之中,在播放音乐的同时,也可以插播学习唱歌的技巧、乐谱的知识等,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2让小乐器走进初中音乐课堂

许多中学生不但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期望,但是在中学生能够负担起各种乐器的,毕竟还是占少数,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对音乐课的期盼与渴望,可让小乐器进入音乐教育课堂,将学生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分组,分类进行重点培养,同时,鼓励学的快的学生带动稍滞后的学生,这样不但培养了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有助于初中生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2.3在音乐教育上创造不同的教学手段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利用编故事、设情景、问问题、配乐诗朗诵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唤起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憧憬,使学生爱上音乐,并愿意走进音乐课堂,去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例如,音乐课中教学生们演唱走进时,教师可利用有关文化的知识,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之后教学生们演唱歌曲,再教学生如何配舞,这就使学生们在了解文化、藏族舞蹈的同时慢慢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4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学习与创新的基础前提是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接触、去创造,而创造后成功的喜悦又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创新的动力,曾有先人说过,没有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营造与音乐课堂意境相符的情景,教师们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可尝试各种花样的开场方式,比如教师可以以一曲优美的舞蹈开始整节课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2.5在音乐教育上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

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偏重于对中学生技能的训练及识谱能力的提高,授课时,教师通常要用较大的精力去解决中学生的识谱问题,然后才会让中学生接触音乐作品,这样的教育方式使中学生认为音乐只是枯燥乏味的五线谱,而忽略了艺术的魅力,最终导致中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为了摒弃这种弊端,使中学生能够从心里喜欢上音乐,应大胆采用音乐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比如在教授诸如音符、休止符、音节等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时,可以先将写有不同音符及休止符、音节的小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然后采用问答的方式,由学生就拿到的卡片向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再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其认识,并辅以音乐作品及相应的曲谱,让学生能够马上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喜悦,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这音乐这门艺术。

2.6让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教育课堂

在流行音乐风靡的今天,中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的喜爱并会伴随产生追星等现象,若能将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一定会充分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隔膜,而且目前的流行音乐也不乏一些积极上进的音乐作品,只要我们能正确的引导,并加以利用,也可以促进教师的再学习,并起到调节课堂氛围的作用,在选取流行音乐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适宜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作品,如黄家驹歌颂母亲的《真的爱你》、较为励志的《不再犹豫》等,张雨生意境优美的《大海》等作品均为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既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3结束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并不断挖掘新的授课方式,使中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只有依靠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戴纯.浅谈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5)

[2]王景利.初中音乐愉快教学方法浅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7)

[3]薛克利,高兴花.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验;实践;有效性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笔者在本文中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毕业论文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

2.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

总之,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论文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2]《初中音乐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3]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全国音乐教学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开设较早,但课堂器乐教学发展缓慢。器乐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掌握乐器基本演奏技能,在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对音乐理解和再创造,使学者具有体验美、表达美等能力的教学形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还需不断努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现状概述

1.关于课堂器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器乐教学在国外起步较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很多精华的东西,对外国器乐发展的研究对我国器乐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美国自1994年至今,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提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教育”这一观点,后来美国小学阶段要求每位学生都学习一种乐器。日本课堂器乐教学在小学就占很大比重,学校较重视器乐教学的发展。

于1927年创立的国立音乐院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转型。此后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小学和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有了一定的发展。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将器乐正式列为初级中学乐歌,与乐理、唱歌并重。1932年至1948年相继出台新文件提出培养儿童唱歌奏乐的要求。建国初期,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等不少文献要求学校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乐器表演等音乐实践进行审美教育塑造感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把器乐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写进了文件。

2.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特点

(1)乐器使用简单。乐器是学生对音乐进行实践的载体,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使用的乐器应适合随堂学习,所以,应具备携带方便、演奏简单易学等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不同基础上快速学习。

(2)课堂随堂教授。音乐课是初中生学习乐器的主阵地,必须随堂进行器乐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巩固学生器乐演奏基本技巧,而且有利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和学生互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乐器学习的乐趣。

(3)注重培养器乐基础技能。初中学生器乐基础水平普遍不同,课堂器乐教学应重视学生乐器演奏基础的培养,为更好地学习器乐演奏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在中学音乐的学习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提高音乐修养。

3.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器乐学习兴趣有限。器乐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生对器乐的兴趣也各不相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对没有兴趣的学生强制要求学习器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则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2)学生器乐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器乐学习要依靠乐器来实现,由于个人兴趣不同,家庭对乐器学习的教育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学习过乐器机理,而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有的学生对乐器的学习比较深入,有的学生只是略懂皮毛。乐器基本功的不同就导致了课堂难易程度的不同。

(3)课堂教学设计不规范。器乐课堂教学也需要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教师需要规划教学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避免在短短几周教完一学期内容,避免随心所欲地讲,期末还完不成进度,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

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策略分析

1.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

学生的兴趣是开展课堂器乐教学的前提。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乐器不仅是一种演奏器具,还是一种学习的学具。通过学习演奏课堂乐器,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掌握简单的演奏技能,提高音乐鉴赏素质和自身音乐修养。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合适的器乐:

(1)乐器简单易学。比如,挑选七孔竖笛、口风琴、口琴等简单而又容易固定音高的乐器让学生学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突显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学校可以成立艺术团队来配合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除了课堂外有机会学习。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器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如果学生对一课堂没有兴趣,每节课都味同嚼蜡,如此煎熬的学习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器乐的兴趣呢?重在激发学生对器乐课堂的好奇心,要抓住学生最初的好奇心,在学生学习乐器之前,运用语言和示范展示,吸引学生调动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多多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喜欢这个课堂。

如,课前教师演奏一曲《赛马》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思考是在表现什么场景、表达什么感情、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等问题,演奏结束后大家讨论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兴趣。

3.努力克服困难

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想办法积极克服困难。乐器学习也是如此。正因为乐器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并非人人都是音乐家。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加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个学生遇到的困难,相应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可一概而论。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告知学生勤加练习并悉心指导;谱面上的问题要灌输节奏音高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再如《赛马曲》中,音阶较高,节奏较快,比较难奏的部分学生能流利地演奏时教师就可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在学习读谱、唱谱、演奏的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水平。但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起步较晚,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经验还不丰富,学校、家长、学生的器乐教育和器乐学习意识不高,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存在很多缺陷。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努力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为音乐教育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5-01

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尖子,而在于普及音乐。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音乐天赋”有一定认识,认为“天赋”是学好音乐的重要条件之一。把学校音乐课中的后进生情况归咎于“天赋”问题上,存在误区。的确,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能够投入音乐,进入音乐学习状态;但也有脱离课堂状态,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这样的后进生存在了一定的忽视。

初中学生,年龄在13-15岁左右,这个阶段,是获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也是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教师的关爱。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初中音乐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存在一些后进生问题。然而初中音乐课堂后进生又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特点。现归纳为以下A、B、C、D四类,分析针对他们的教育。

A类:感到考试学科课程压力大,无心上音乐课,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其他课程的学生。

面对此类学生,音乐教师甚为气愤,但反思一下,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悲哀,我们的课存在一定的不够吸引学生的问题。音乐课堂是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虽然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如果音乐课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由衷感到“我要学”,此类现象自然消失。笔者认为,治理后进生情况,与治理疾病有一定共通之处:一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即上文所说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对症处理”。除了对新生进行一定的入学教育,让学生懂得音乐课相关纪律观念,平时上课前也可以说明一下此类问题。在上课铃前,我如果早到,会允许学生各自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其他课程,并向他们解释:待会儿上课铃响,你们就应该将别的课的书本收至桌面以下,而不是压在音乐课本下面,不能放在“桌面”上,至于你放在C盘还是D盘,随便你。提醒不宜多,形成习惯即可。另外,这类问题也要和学校相关部门协调好,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B类:不主动参与,感受不到快乐的学生,长此以往,越发感到音乐课程难度大,听不明白、学不进去,对于课堂提问,寄希望于别人回答。这类学生可能只是少数,也可能是多数,因课程难度而异。

面对此类学生,音乐教师会感到无奈,恨铁不成钢,或者认为他们只要不违反课堂纪律即可。我们的课堂,是应面向全体学生的,人人参与。解决此类问题,从根本上,应降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难度,将课堂预设的总体难度降低,以满足、适应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对于不同学生,还应有相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而不是“一刀切”的要求。

对于课堂提问,分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较难回答的,可自由发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指定学生来回答的问题。有时也可采用“快乐大转盘”的形式,转盘指针停在某个座位号上,某个学生就回答该问题。此外,如果这节课知识性较强,内容相对枯燥,如学习五线谱知识,就可以分组抢答比赛。经调查,之前学过乐器会五线谱的学生,不参加抢答,但可以回答大家感到困难的问题。

C类:思维活跃而分散,喜欢对音乐课本语言和课堂用语乱联想的学生。学生进入青春期,思维、智力不断发展,同时,性别意识增强,对异性充满好奇,容易对一些词语产生不恰当的过多联想,曲解语义。这样的学生虽不是很多,有严重表现的仅为极个别,但他们不能进入正常的课堂学习过程,而且很容易带动其他学生思维分散。

其实,此类学生往往反而具有较强的音乐学习力。只是作为教师,不应盯着他的不妥表现看,不应直接针对其不妥的语言、表现进行批评。解决此类问题,分两方面:一、加大音乐课堂艺术氛围渲染力。教师艺术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述、示范,结合各种课堂活动,会给学生感染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即使是后进生,他也能感受到,在这样的氛围中,他该怎样做。二、不直指学生的不妥语言和表现。当学生对词语曲解时,可装作不在意,继续感染整个课堂。

D类:对教师、对音乐课有抵触,故意捣乱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品行较差,其他课程成绩也差,在其他课上也违纪。虽然是个别,但难以避免完全不存在。

这种后进生,问题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有学生自身原因,有家庭背景原因,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关注教育上的举措。教师更要注意和这类学生的亲和力,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在课堂上,不应有任何偏见和冷落,更不能体罚、心罚。如果这类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取得高出其他课程的成绩,这会是他学习自信心的一个起点,甚至因此逐步转化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课后,应多和这样的学生谈心,给他们人生观的指导,给他们文化课程学习方法的建议,甚至短期内改变大家对你印象的小窍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这些帮助都在感动之中。以美育情,以情感人。可以结合优秀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包括对课堂上所听音乐的感受。即使他说“很难听”“我只喜欢xx流行歌曲”,那是我们课堂音乐教学做得不够,而不是学生的错。

综观不同类型的后进生,我们应树立正确观念,有信心让他们转化为优秀学生,有的甚至可以十分优秀。后进生有很大的潜能,有很多闪光点。我们应材施教、应班施教,但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确实很不容易。从后进生抓起,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放弃,既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校教育中课堂的一员,课堂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和不可替代性。当然,后进生问题,学校教育还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使后进生存在的缺点、问题得到综合的修整、治理。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影响也是深远的。但教育对人的培养并非万能,我们不应急于求成,也不需将所有问题原因指向教育工作者,而是应当持之以恒地去做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育课题范文第5篇

尽管此次调查由于时间所限,未能对学校及其所在地区的音乐教育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但窥斑见豹,所反映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出问题也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深思。下面就本次调查的三个方面所获得的结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一、 教学设备设施情况

这次调查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将学校按地(市)、县(市)、乡(镇)学校分为三类,分别对应中小学《器材配备目录》中的一二三类方案,高级中学由于国家尚未颁布《器材配备目录》,暂且采用初中第一类方案。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85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能完全达到国家《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其中音乐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如:专用音乐教室、音乐教学配套挂图、教材配套录音带和教学用键盘乐器等四项,在调查的85所学校中,只有18所学校配备有专用音乐教室,占被调查学校的21%;25所学校配备了教学挂图,占被调查学校的29%;29所学校配备有教材录音带,占被调查学校的34%;被调查的50所小学中只有14所小学配备了教材录音音,28所初中学校中只有11所配备了教材录音带,7所高中学校中有5所配备了教材录音带(山西正在进行“高中课改”试验);教师用键盘乐器配备情况稍好,所有学校或多或少都配备有老师键盘器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但在调查的8所小学一类学校中有4所没有按国家要求配备钢琴,7所中学一类学校中只有2所配备了钢琴。

儿童打击乐器应该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器材设备,但50所小学有27所竟连1件打击乐器都没有,配备不足10件的有7所,其它的16所小学中达到《器材配备目录》数量要求的也只有11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收录机或教学音响系统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设备,并且应当对音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调查中只有20%左右的学校为音乐教师配备了专用的收录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与英语教师所用收录机型号相同,另外80%左右的学校为共用。

五线谱电教板在调查中我们只发现了2块;节拍器、音叉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均未配备。

从上面的数字来看,这音乐教学设备设施与国家《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几年国家、地方对艺术教育方面有一些投入,但看起来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二、 师资配备情况

最近几年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师范院校都相继成立了音乐系(科),或举办了音乐侧重班,缓解了前些年中小学音乐教师极度缺乏的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85所中小学共有专职音乐教师105名,平均每所学校1.24名。其中调查的50所小学共有音乐教师53名,28所初中共有40名,7所高中共有音乐12名,初、高中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比率远远高于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的配备比率,当然这与我们这次访问的小学中乡(镇)一级的小学样多有很大关系。

小学音乐教师的分布不均是这次调查反映出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被调查的50所小学中配备2-3名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有7所,配备4-5名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有3所,最多的一个学校配备有6名专职音乐教师,同时我们也看到,还有25所小学连一名专职音乐教师都没有配备,占到了被调查小学数的50%,而这些学校中80%是乡(镇)小学。

从音乐教师的学历情况来看,初、高中音乐教师大部分是专科学历,极个别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还有部分初、高中教师为中专学历,其中高中音乐教师学历偏低,不符合国家对高中教师学历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多为中师或幼师毕业,18%左右的教师通过进修拿到了专科学历。

由此看来,学校的音乐师资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乡镇学校音乐教师比较缺乏,城市学校音乐教师又过于集中,许多音乐教师即使分配到乡镇学校,也会千方百计调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这无疑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地方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可喜的尝试,具体做法是:①新分配的教师必须在乡镇学校服务3年以上才允许调动;②县(市)学校教师轮流下乡代教;③积极培训有音乐特长的其它学科教师,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兼职音乐教学。

三、 音乐教学情况

按照《大纲》的要求,音乐课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小学每周应当不少于2节音乐课,初中应不少于1节音乐课,高中一二年级或间周一节开设两学年,或每周一节开设一学年。

从课表显示,小学基本能开齐开足音乐课,但没有配备专职音乐教师的乡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况令人担忧。通过了解,许多学校的兼职音乐教师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并且许多学校是班主任教师兼代音乐课,音乐教学时间、质量能否保证不得而知。

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问题较多,主要是初三年级基本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开设音乐课,部分学校初三年级只给部分升高中无望,而对音乐较感兴趣的同学开设音乐课,企望其中能有学生考上艺校、师范音乐侧重班,为学校提高一些升学率,而课程的内容也已完全脱离了初中音乐教材,变成了“音乐专业课”。

高中学校可能由于“高中课改”的原因,音乐课开设情况好于小学、初中,但学校对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趴。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对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不闻不问,认为可有可元,一些重点高中的学校领导甚至认为自己学校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开设音乐欣赏课是“吃了亏”,是挤占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